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表面原位引发可控/“活性”聚合制备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志军 彭凯 +4 位作者 方少明 田俊峰 李丁丁 贾陆军 冒小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4,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合成了Fe3O4纳米粒子,用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PS)对其进行表面接枝修饰,然后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HTEMPO·)为稳定自由基介... 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合成了Fe3O4纳米粒子,用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PS)对其进行表面接枝修饰,然后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HTEMPO·)为稳定自由基介质,采用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在修饰后的Fe3O4纳米粒子表面原位引发聚合,制备了粒径小、分布窄、磁含量高的磁性聚苯乙烯(PS)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合成的Fe3O4粒子为尖晶石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与反应时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所制备的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粒径在20-30nm之间.热重(TG)分析得到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磁含量为62.6%.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结果表明,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1.7emu·g-1,呈现单磁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纳米粒子 接枝 磁性聚苯乙烯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有机硅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褚奇 罗平亚 +1 位作者 冯俊雄 苏俊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1-996,共6页
以内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含双键的有机硅为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有机硅共聚物。以有机硅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5%的淡水钻井液的滤失量为依据,通过正... 以内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含双键的有机硅为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有机硅共聚物。以有机硅共聚物质量分数为0.5%的淡水钻井液的滤失量为依据,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有机硅共聚物的合成条件:n(AM):n(AMPS):n(NVP)=3:1:1,有机硅单体摩尔分数2.0%(基于AM,AMPS,NVP的总物质的量),BPO的质量分数0.4%~0.6%(基于AM,AMPS,NVP的总质量),聚合温度80℃。用FTIR手段表征有机硅共聚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机硅共聚物的淡水钻井液、NaCl质量分数为4.0%的盐水钻井液及饱和盐水钻井液均具有较好的降滤失性能和较强的抗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有机硅共聚物 降滤失剂 钻井液 滤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清泉 林淑英 陈焕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6-449,共4页
对聚合物分子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精密控制是当前聚合物研究的重要领域 ,“活性” 可控自由基聚合可以对自由基聚合进行控制 ,其综合了自由基聚合和离子聚合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实现“活性” 可控自由基聚合的 5种途径 ,认为利用“活性”
关键词 可控自由基聚合 活性自由基聚合 研究进展 聚合物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 原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剖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闫霜 杨隽 +1 位作者 高玉军 徐黎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905-908,共4页
针对江汉油田谢凤桥段油藏高温、高盐地层的特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丙烯酰胺(AM)为主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NH4)2 S2 O8-Na2 SO3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制得了一种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剖剂... 针对江汉油田谢凤桥段油藏高温、高盐地层的特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丙烯酰胺(AM)为主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NH4)2 S2 O8-Na2 SO3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接枝共聚制得了一种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剖剂。采用 IR 表征其化学结构并通过黏度测试评价其耐温、耐盐性能。结果表明,该剂是一种交联网状结构的弱凝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流动性,其最佳的成胶条件为:CMC 为2.50 g,CMC: AM 为1:4,交联剂 BIS占主剂总质量的0.05%,引发剂占主剂总质量的1.3%,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40℃;该弱凝胶深部调剖剂适用的地层温度为80~120℃,适用的粗盐浓度为0~25%,完全满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弱凝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 丙烯酰胺 自由基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可控接枝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德娟 傅英娟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66,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接枝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新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接枝聚合技术,包括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主要阐述了聚合机理、优缺... 介绍了近年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接枝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新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接枝聚合技术,包括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主要阐述了聚合机理、优缺点和自在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可控接枝聚合改性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活性-可控自由基接枝聚合技术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表面接枝反应控制PS亲水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志军 王振保 +2 位作者 路文忠 马亚洲 何领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50,共4页
在2,2,6,6-四甲基-1-哌啶氧自由基(TEMPO)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波长为253~254nm的紫外光引发氮氧调控自由基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到聚苯乙烯(PS)薄膜上,制得PMMA刷子层。通过红外光谱检测了这个调控自由基聚合... 在2,2,6,6-四甲基-1-哌啶氧自由基(TEMPO)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波长为253~254nm的紫外光引发氮氧调控自由基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到聚苯乙烯(PS)薄膜上,制得PMMA刷子层。通过红外光谱检测了这个调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历程。结果表明,PMMA在PS薄膜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为“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所得到的PMM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窄(1.13~1.36),相对分子质量可被控制在11764~52403g/mol范围内。红外光谱显示PMMA被接枝到PS薄膜表面。PMMA刷子层能够控制PS表面亲水性能,随着接枝时间的延长,水接触角由92°下降到72°,接枝后的PS表面水润湿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能 光引发 氮氧调控自由基接枝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苯乙烯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自由基聚合——“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6
7
作者 郭清泉 陈焕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9,63,共5页
自由基聚合是生产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重要方法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综合了自由基聚合和离子聚合的优点 ,使自由基聚合具有可控性。本文对目前可以实现“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途径和各自机理进行介绍 ,指出应该重视对“活性”
关键词 自由基聚合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高分子量聚合物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 原子转移 引发转移终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体系中的RAFT活性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勇 张心亚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1,66,共5页
由于细乳液的独特的成核机理,该体系中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日益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克服细乳液体系中的RAFT普遍遇到的聚合速率降低以及乳液稳定性下降等问题的研究,包括链转移剂(CTA)的特... 由于细乳液的独特的成核机理,该体系中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日益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克服细乳液体系中的RAFT普遍遇到的聚合速率降低以及乳液稳定性下降等问题的研究,包括链转移剂(CTA)的特性以及RAFT低聚物、非离子乳化剂、助稳定剂和增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 RAFT 聚合速率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E法合成双亲性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及用于颜料分散剂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强 王莉莉 +4 位作者 李坚 邓健 方建波 汪称意 陈建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78-2385,共8页
以1,1-二苯基乙烯(DPE)为分子量调节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可控自由基聚合(DPE法)。研究了溶剂、DPE用量及反应温度对于聚合的影响,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43)的含有DPE半醌式休眠种结构的聚甲基... 以1,1-二苯基乙烯(DPE)为分子量调节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可控自由基聚合(DPE法)。研究了溶剂、DPE用量及反应温度对于聚合的影响,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43)的含有DPE半醌式休眠种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以PBMA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PDI=2.0)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BMA-b-PDMAEM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得共聚物组成与GPC测试结果相近。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试表明嵌段共聚物在11℃和35℃处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色浆的流变和粒径测试及漆膜性能测试表明,将所得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作为酞菁蓝颜料分散剂,可以明显提高酞菁蓝颜料在丙烯酸酯树脂中的分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乙烯法 可控自由基聚合 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分散 粒度分布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体系中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郭小丽 易昌凤 +1 位作者 彭慧 徐祖顺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综述了当前细乳液体系中的4种"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包括稳定自由基细乳液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细乳液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细乳液聚合和退化转移自由基细乳液聚合,介绍了近年来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乳液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聚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表面PS-r-P4-VP共聚物“刷子”的制备与表征
11
作者 朱海燕 王雪兆 +3 位作者 尹家兴 李丁丁 魏永豪 陈志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采用原位活性聚合法在玻璃表面接枝聚苯乙烯与聚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PS-r-P4-VP)"刷子",并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接枝共聚物后,Si(1s/2p)、O(1s)的吸收峰强度降低,C(1s)吸收峰强度增强并出现... 采用原位活性聚合法在玻璃表面接枝聚苯乙烯与聚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PS-r-P4-VP)"刷子",并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接枝共聚物后,Si(1s/2p)、O(1s)的吸收峰强度降低,C(1s)吸收峰强度增强并出现了N(1s)(吡啶环)的特征吸收峰;椭圆偏振仪测试结果表明,接枝PS-r-P4-VP的厚度随聚合时间延长而增加,表面均方粗糙度则减小;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结果表明,随着St配比的增加,玻璃表面聚合物"刷子"粗糙度降低;红外光谱(FT-IR)表明,玻璃表面的聚合物为PS-r-P4-VP;透光率测试表明,在玻璃表面接枝PS-r-P4-VP并不影响玻璃的透光率;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玻璃表面接触角随着St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接枝 聚合物“刷子” 聚苯乙烯与聚4-乙烯吡啶无规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PS微球表面PEMA刷子的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陈志军 王振保 +2 位作者 周思凯 路文忠 马亚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1,30,共4页
将含有双键的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化学锚接在交联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再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甲基丙烯酸乙酯(EMA)氮氧调控自由基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将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接枝在交联PS微球表面,制备了PEMA刷子层;研究了聚合反... 将含有双键的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化学锚接在交联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再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甲基丙烯酸乙酯(EMA)氮氧调控自由基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将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接枝在交联PS微球表面,制备了PEMA刷子层;研究了聚合反应机理,并对所合成交联PS接枝PEMA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存在下,EMA的聚合反应为”活性”自由基聚合,所得到的PEMA摩尔质量分布在1.18~1.3范围,摩尔质量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9000~57000g/mol);红外光谱显示PEMA被接枝到了交联PS微球表面,交联PS微球粒径在0.5~1.2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聚合物刷子 氮氧调控自由基接枝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天然橡胶接枝共聚物的研究综述
13
作者 廖禄生 廖建和 +3 位作者 李一民 陈永平 黄桂春 陈桂雄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74-80,共7页
通过聚合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NR)是改善NR性能和扩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人们主要通过自由基聚合(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FRP)法合成NR接枝共聚物,本文就其反应机理和反应工艺进行了综述,并从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可控性... 通过聚合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NR)是改善NR性能和扩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人们主要通过自由基聚合(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FRP)法合成NR接枝共聚物,本文就其反应机理和反应工艺进行了综述,并从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可控性和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角度对NR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接枝共聚物 自由基聚合 结构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N-乙烯基咪唑及混合物的沉淀聚合
14
作者 冯树波 崔莎莎 +1 位作者 杜艺菲 许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5-1660,共6页
在不同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聚N-乙烯基咪唑PNVI及其共聚物。实验发现,正己烷和环己烷适宜于PNVCL的沉淀均聚,甲苯适宜于PNVI的沉淀均聚,而两种单体共聚时,采用正己烷-甲苯混合溶剂可实现共聚物的沉淀聚... 在不同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聚N-乙烯基咪唑PNVI及其共聚物。实验发现,正己烷和环己烷适宜于PNVCL的沉淀均聚,甲苯适宜于PNVI的沉淀均聚,而两种单体共聚时,采用正己烷-甲苯混合溶剂可实现共聚物的沉淀聚合。考察了溶剂用量、引发剂AIBN用量、聚合温度、时间和搅拌对聚合物收率和温敏性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对温敏性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沉淀聚合得到的PNVCL具有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PNVI不具有LCST,共聚物的LCST突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溶液聚合 分子量可控 温敏型聚合物 沉淀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FT过程的MMA可控自由基聚合及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景云 何军坡 +2 位作者 姜洪进 刘洋 杨玉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59-1764,共6页
用二硫代酯调控的可逆加成 -裂解链转移过程 ( RAFT)研究了 MMA的聚合动力学及分子量分布 ,分析了引发剂浓度和二硫代酯浓度对反应速度及可控性的影响 .用 RAFT方法合成了嵌段共聚物 PMMA-b-PS及带有自旋标记的嵌段共聚物 PMMA-b-PS.
关键词 活性自由基聚合 RAFT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体系 动力学 嵌段共聚物 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NI ATRP引发机理延缓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明鲁 岳湘安 +1 位作者 贺杰 李晓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热分解引发剂引发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过快、聚合体系中活性自由基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正向与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SR&NI ATRP)应用于成胶时间控制。在就地聚合凝胶中加入三氯化铁、配体和氯乙酸钠,可使自由基聚... 针对热分解引发剂引发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过快、聚合体系中活性自由基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正向与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SR&NI ATRP)应用于成胶时间控制。在就地聚合凝胶中加入三氯化铁、配体和氯乙酸钠,可使自由基聚合机理转换成SR&NI ATRP引发机理,从而使活性自由基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达到延长成胶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50~80℃条件下,使用热分解引发剂的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小于10 h;相比于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四钠)和1,10-菲罗啉(phen),2,2’-联双吡啶更适合充当SR&NI ATRP的配体,在60℃条件下,当加入其质量分数为0.05%~0.09%时,可使成胶时间达到25 h以上;另外,通过调整三氯化铁、2,2’-联双吡啶和氯乙酸钠的质量分数,可控制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为20~40 h,满足就地聚合凝胶深部调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就地聚合凝胶 成胶时间 自由基聚合 SR&NI ATRP引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在制备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昊轩 赵磊 +4 位作者 王景红 朱琳 郑宇飞 雷良才 李海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14,共5页
热塑性弹性体既具有热固性弹性体的高弹性,又具有可多次加热塑化的特点。这是由于大分子之间存在大量的物理交联导致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同大分子结构参数如不同组分之间的配比、侧链分子量、接枝密度等紧密相关。可控/活性自由基聚... 热塑性弹性体既具有热固性弹性体的高弹性,又具有可多次加热塑化的特点。这是由于大分子之间存在大量的物理交联导致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同大分子结构参数如不同组分之间的配比、侧链分子量、接枝密度等紧密相关。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具有合成方法简单、适用单体广等优点,可以用于设计合成复杂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从而实现对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精确调控。该领域的研究受到大量关注,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及过氧化物引发DT聚合动力学
18
作者 丁网 施赛杰 +3 位作者 李智 沈政 黄健 王晓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4,共4页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具有经典自由基聚合不同的特征。文章以碘仿为链转移剂,比较了等离子体及过氧化物引发丙烯酸(AAc)的衰减链转移(DT)聚合动力学。结果表明:碘仿对过氧化物引发体系聚合速率的抑制较等离子体体系明显,同时过氧化物引发DT...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具有经典自由基聚合不同的特征。文章以碘仿为链转移剂,比较了等离子体及过氧化物引发丙烯酸(AAc)的衰减链转移(DT)聚合动力学。结果表明:碘仿对过氧化物引发体系聚合速率的抑制较等离子体体系明显,同时过氧化物引发DT聚合的分子量更接近于理论值,也更容易在单体转化率较低时得到窄分子量分布(PDI)的聚合物。两种方法引发DT聚合的分子量均与单体转化率呈正比关系,其PDI分别低至1.48、1.64,符合可控/活性聚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自由基聚合 衰减链转移聚合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聚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聚合物刷制备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磊 谭昊轩 +4 位作者 郑宇飞 朱琳 王景红 李海英 雷良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7-150,共4页
简要叙述了聚合物刷的结构与特性,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RP)、开环聚合(ROP)及多种活性自由基聚合联用技术制备聚合物刷的方法及其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进... 简要叙述了聚合物刷的结构与特性,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RP)、开环聚合(ROP)及多种活性自由基聚合联用技术制备聚合物刷的方法及其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概述了这几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最后对聚合物刷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刷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可自由流动消光浆的配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逐中 王位 金棋奇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9期5-10,共6页
通过采用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得的分散剂对不同的二氧化硅消光剂(气相法和沉淀法、有表面处理及无表面处理等)进行试验,得到了浓度高达20%~25%的可流动的适合不同涂料体系的消光浆。这种消光浆添加方便,同时也可节省分散及贮存... 通过采用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得的分散剂对不同的二氧化硅消光剂(气相法和沉淀法、有表面处理及无表面处理等)进行试验,得到了浓度高达20%~25%的可流动的适合不同涂料体系的消光浆。这种消光浆添加方便,同时也可节省分散及贮存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光剂 分散剂 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 高浓度 自由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