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ghts from model plants to improve cotton’s u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1
作者 PU Yuanchun WANG Peilin +6 位作者 ABBAS Mubashir IQBAL Asif DONG Qiang LUO Tong WANG Qianqian CAO Fei SONG Meizhen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5年第2期290-301,共12页
Nitrogen(N)and phosphorus(P)are mineral nutrients essential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playing a crucial role throughout the plant life cycle.Cotton,a globally significant textile crop,has a particularly high de... Nitrogen(N)and phosphorus(P)are mineral nutrients essential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playing a crucial role throughout the plant life cycle.Cotton,a globally significant textile crop,has a particularly high demand for N fertilizer across its developmental stages.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adequate or deficient N and P levels on cotton growth phases,focusing on their influence 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Key topics include the regulation of N-and P-related enzymes,hormones,and genes,as well as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N-and P-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from the aspects of N-P signaling integration to regulate root development,N-P signaling integration to regulate nutrient uptake,and regulation of N-P interactions—a frontier in current research.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N and P use efficiency are also discussed,including developing high-efficiency cotton cultivars and identifying functional genes to enhance productivity.Generally speaking,we take model plants as a reference in the hope of coming up with new strategies for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N and P in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 phosphorus use efficiency(pUE) Cultivation improvement nitrogenphosphorus transport mechanisms nitrogen-phosphorus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谢如林 谭宏伟 +5 位作者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美福 黄献华 董文斌 王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8-202,共5页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氮肥利用率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磷肥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和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于铁峰 刘晓静 郝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4-163,共10页
为探究施磷对紫花苜蓿增产效应、营养价值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探明施磷对紫花苜蓿蛋白质合成、积累影响的原因,选用品种甘农3号,在田间小区条件下优化氮肥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P_0:0 kg·hm^(-2);P_1:126 kg·hm^(-2);P_... 为探究施磷对紫花苜蓿增产效应、营养价值及氮、磷利用率的影响,探明施磷对紫花苜蓿蛋白质合成、积累影响的原因,选用品种甘农3号,在田间小区条件下优化氮肥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P_0:0 kg·hm^(-2);P_1:126 kg·hm^(-2);P_2:252 kg·hm^(-2))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营养价值、氮、磷利用率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126 kg·hm^(-2)处理紫花苜蓿年总产量最高,为33312.3 kg·hm^(-2),显著高于0和252 kg·hm^(-2)处理(P<0.05),126和252 kg·hm^(-2)处理的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粗蛋白含量和总蛋白产出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生产效率均显著高于0 kg·hm^(-2)处理(P<0.05),且各指标均在126 kg·hm^(-2)处理达最大值,252 kg·hm^(-2)处理反而下降,说明对紫花苜蓿施用磷肥可显著增产,提升品质及提高N、P利用率;磷肥的施用量在紫花苜蓿的产量、品质和利用率的角度均表现为报酬递减规律,说明在紫花苜蓿的生产中磷肥的施用量存在阈值。在施磷水平中表现最优的是126 kg·hm^(-2)。适宜的磷素主要通过激发NR和GS活性,加强自身的氮代谢能力促进对氮素的吸收和同化,从而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营养价值 n p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减施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郭智 刘红江 +2 位作者 张岳芳 周炜 陈留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63-2269,共7页
【目的】研究氮磷减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江苏太湖地区水稻生产合理减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大面积生产应用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材,采用野外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磷减施对水稻剑... 【目的】研究氮磷减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江苏太湖地区水稻生产合理减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大面积生产应用的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材,采用野外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磷减施对水稻剑叶色素含量、光合作用主要参数、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氮肥减施对水稻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影响较大。较常规施肥处理(T1)而言,减施15%氮肥处理(T2)条件下,灌浆前期水稻叶片Chla、Chla+b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未显著降低。随氮肥减施幅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色素含量及P_n显著下降。减施30%氮肥处理(T3)条件下,灌浆后期Chla、Chlb、Chla+b含量及P_n显著下降15.61%、22.28%、16.97%和18.47%(P﹤0.05)。然而,减磷处理(T4~T5)对水稻叶片色素含量未有显著影响,且P_n仅在减施30%磷肥处理(T5)条件下于灌浆后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14.15%(P﹤0.05)。氮肥减施(T2~T3)降低水稻产量达6.27%~12.91%,总穗数的显著降低是减产的主要原因,磷肥减施(T4~T5)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然而,氮肥减施处理(T2~T3)可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农学利用率及氮肥生理利用率分别达15.04%~31.88%、10.74%~13.84%和8.16%~9.57%。同时,氮磷减施(T2~T5)各处理对水稻氮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也未达显著水平。【结论】从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等综合考虑,氮磷适度减施在江苏太湖地区水稻生产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养分减投 净光合速率 稻谷产量 氮素利用率the late-maturing mid-season VARI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金露梅叶片化学计量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淑青 李文金 +1 位作者 张仁懿 王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9-634,718,共7页
通过三种养分添加处理,氮添加(5、10和15g·m-2)、磷添加(梯度同氮添加)、氮磷同时添加[(5g N+5g P)·m-2、(10g N+10g P)·m-2、(15g N+15g P)·m-2],对照(无养分添加),探讨养分添加对金露梅叶片性状氮含量(Nmass)、... 通过三种养分添加处理,氮添加(5、10和15g·m-2)、磷添加(梯度同氮添加)、氮磷同时添加[(5g N+5g P)·m-2、(10g N+10g P)·m-2、(15g N+15g P)·m-2],对照(无养分添加),探讨养分添加对金露梅叶片性状氮含量(Nmass)、磷含量(Pmass)、氮磷比(N∶P)、比叶重(LMA)、净光合速率(Pn)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处理水平上,除N或P显著提高金露梅叶片的N∶P外,氮、磷添加对叶片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不同氮、磷处理下添加水平对金露梅叶片的Nmass、N∶P、Pn和PNUE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养分水平提高,各性状的变化模式各不相同,叶片Pmass无明显变化,而叶片LMA虽有降低的趋势但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叶片Pmass与Nmas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347,P<0.001),叶片Nmass与N∶P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2=0.018,P<0.05),而叶片Pmass与N∶P呈显著负相关(R2=0.505,P<0.001);叶片LMA与Pn之间显著负相关(R2=0.02,P<0.05),而与PNUE之间显著正相关(R2=0.077,P<0.001)。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环境变化可以改变金露梅叶片的养分保持能力、光合能力以及养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氮含量 磷含量 氮磷比 比叶重 净光合速率 光合氮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浓度下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昌 许可 +1 位作者 黄悦 罗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3,共7页
磷(P)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测定低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氮磷浓度范围(NO_3-... 磷(P)常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之一,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实验对象,测定低磷浓度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营养盐的吸收利用和光合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氮磷浓度范围(NO_3-N:1~8 mg/L;PO_4~3-P:0.2~1.0 mg/L),小球藻生物量受初始磷浓度的影响较大,P=0.4 mg/L时小球藻生长最好.在实验磷浓度范围内,初始供磷水平影响小球藻对外源氮的吸收利用,氮(N)的吸收量会随着初始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在固定磷浓度条件下,提高氮浓度,小球藻叶绿体中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_v/F_m)均值也会随之增加,发生磷胁迫的F_v/F_m阈值为0.18~0.24.F_v/F_m值可综合表征小球藻的生长指标、氮和磷的吸收利用率并且研究营养盐胁迫下藻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氮(n) 磷(p) 磷胁迫 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调控对无芒雀麦氮磷钾累积、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唐仲霞 齐广平 +6 位作者 银敏华 康燕霞 马彦麟 汪精海 贾琼 汪爱霞 姜渊博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0,共11页
以三年生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灌溉梯度[在拔节期水分达到土壤水分下限时进行灌溉,各处理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W0)、45%(W1)、55%(W2)、65%(W3),灌水达上限85%田间持水量时停止]和4个施氮梯度[0 kg/hm^(2)(N0)、60 ... 以三年生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灌溉梯度[在拔节期水分达到土壤水分下限时进行灌溉,各处理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W0)、45%(W1)、55%(W2)、65%(W3),灌水达上限85%田间持水量时停止]和4个施氮梯度[0 kg/hm^(2)(N0)、60 kg/hm^(2)(N1)、120 kg/hm^(2)(N2)和180 kg/hm^(2)(N3)],分析水氮调控对无芒雀麦氮磷钾累积量及累积速率、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在拔节期前养分累积以氮素为主;拔节期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及累积速率在N2W3、N2W0、N3W3和N3W0处理下最高,且以钾素增长最为突出;各养分累积量与累积速率在抽穗期达到峰值,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W3与N2处理最高),并再次以氮素累积为主;磷素累积在无芒雀麦生育期内呈增长趋势,但整体偏低。N2W3处理在全生育期内能保持较高的养分累积量及累积速率。无芒雀麦总产量在灌水和施氮后分别提高了24.77%~58.09%和31.10%~85.86%;W3与N3处理更有助于无芒雀麦品质的改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在W2和N2处理下最高,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在W3和N1处理下最高;产量、相对饲喂价值及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在N2W3(12922.27 kg/hm^(2))、N3W0(141.54)及N1W3(171.52 kg/kg)处理下最高。综合考虑氮磷钾累积、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得出,在N2W3处理的基础上,兼顾在分蘖期与抽穗期适当添加氮肥,拔节期至孕穗期适当补充钾肥,全生育期注重磷肥施用,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三年生无芒雀麦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调控 氮磷钾累积 产量 品质 水氮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