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砧木山定子MbNas1的克隆、表达与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国慧 石岩 +3 位作者 吕冰玉 王冰 于洋 韩德果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260-2263,共4页
以苹果砧木山定子(Malus baccata)为试材,根据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中克隆得到的尼克烟酰胺合成酶基因Mx Nas1(登录号:DQ403256)的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山定子c DNA中克隆到Nas1基因并命名为Mb... 以苹果砧木山定子(Malus baccata)为试材,根据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中克隆得到的尼克烟酰胺合成酶基因Mx Nas1(登录号:DQ403256)的全长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山定子c DNA中克隆到Nas1基因并命名为Mb Nas1,该基因全长为978 bp。预测该基因可编码325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26,相对分子质量为36.09 ku。Real-time PCR结果表明,正常供铁(EDTA-Na Fe,40μmol/L)时,该基因在山定子水培苗的新叶、老叶、根、茎的韧皮部中均有表达,在木质部表达量较低;缺铁处理(4μmol/L)时,该基因在根和新叶中的表达加强,第6天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在老叶中表达逐渐减弱;高铁处理(160μmol/L)时,该基因在根和新叶中的表达减弱,在第9天达到最小值,之后有所上升;在老叶中表达逐渐增强。基因枪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Mb Nas1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定子(Malus baccata) 尼克烟酰胺合成酶基因(Mb Nas1)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1基因变异与失眠、睡眠时长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数量性状的相关性
2
作者 袁灏琳 李念念 +5 位作者 胡珺晖 沈锦虹 高振飞 关建 刘峰 殷善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0-1503,共14页
目的·探索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1,NOS1)遗传变异rs7305526和rs11615756与失眠、睡眠时长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临床数量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Allen Human Brain Atlas... 目的·探索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1,NOS1)遗传变异rs7305526和rs11615756与失眠、睡眠时长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临床数量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Allen Human Brain Atlas数据集分析NOS1基因在人类全脑水平的表达模式,通过表达数量性状位点分析rs7305526和rs11615756对NOS1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nited Kingdom Biobank,UKB)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集,采用回归分析探讨rs7305526和rs11615756与失眠及睡眠时长2种睡眠性状的相关性。利用上海睡眠健康队列研究(Shanghai Sleep Health Study Cohort,SSHS)基于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临床监测数据,分析rs7305526和rs11615756与OSA临床数量性状(包括呼吸、血氧和睡眠结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NOS1基因在睡眠调节脑区(杏仁核、基底前脑、纹状体和丘脑)和呼吸中枢(间脑和脑桥被盖部)的部分核团呈较高的表达水平,而在大脑和小脑皮层、脑桥等区域呈低水平的表达或不表达。rs7305526和rs11615756与NOS1在大脑皮层的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此外rs11615756同样与杏仁核中NOS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UKB GWAS数据显示rs7305526与失眠、睡眠时长无显著相关,而rs11615756仅与睡眠时长呈显著负相关。SSHS临床监测数据显示,rs7305526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LSpO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2期时间占比等OSA临床数量性状的变化显著相关。虽然rs11615756仅与NREM 2和3期次数呈显著负相关,但在根据OSA严重程度分层后,rs11615756和rs7305526与部分呼吸血氧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NOS1基因变异与人类睡眠时长性状和OSA呼吸、血氧、睡眠结构性状存在显著关联,rs7305526(C>A)对睡眠性状的调节独立于对呼吸、血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NOS1基因 人类睡眠 临床数量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毅 周旭 +3 位作者 毕玮 杨宇明 李江 王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3-838,共6页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第一个酶,也是限速酶。本文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思茅松DXS基因片段,然后根据获得的基因...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第一个酶,也是限速酶。本文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思茅松DXS基因片段,然后根据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思茅松树皮中克隆得到完整的DXS基因(Pk DXS1)。Pk DXS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2 888 bp,含有1个2 22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40个氨基酸,该基因推断的蛋白与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old&Zucc)DXS蛋白的相似性为99%,与欧洲云杉(Picea abies(L.)H.Karst.)DXS的相似性为97%;经氨基酸序列比对,推断思茅松DXS具有高等植物DXS酶特有的叶绿体转运肽,二磷酸硫胺结合位点和转酮醇酶结构域。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树皮的创伤促进DXS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DXS CDNA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1AP基因非编码区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国芹 吕钦谕 +4 位作者 赵静 朱明环 禹顺英 易正辉 陈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NOS1AP)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并对NOS1AP基因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2... 目的·明确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or protein,NOS1AP)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并对NOS1AP基因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333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EOS)患者和491例非早发性精神分裂症(non-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non-EOS)患者,通过招募方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职工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体检中心的受检人群中筛选901名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用TaqMan探针检测3组人群NOS1AP基因rs12742393、rs4145621和rs1415263位点多态性。使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各位点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通过SNPstats在线网站进行最优遗传模型的分析。利用RNAfold软件和DNAstar软件对阳性多态性位点变异引起的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改变进行预测。结果·3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中均符合H-W遗传平衡(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EOS组与HC组相比,NOS1AP基因rs1274239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39)。遗传模型分析发现rs12742393位点最优基因型分布符合显性遗传模式(P=0.004)。软件预测发现,rs12742393位点A等位基因变异成C等位基因后,NOS1AP基因编码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重要改变,导致空间稳定性下降。结论·NOS1AP基因非编码区rs12742393位点对EOS易感性存在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氧化氮合成酶1接头蛋白基因 多态性 二级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苍兰ACC合成酶FhAC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媛 王月 +1 位作者 唐东芹 连芳青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2-428,共7页
以小苍兰品种"上农金皇后"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和染色体步移技术首次克隆到了ACC合成酶FhACS1基因的全长序列和编码序列。结果表明:FhACS1基因全长为2 576 bp,包含长为433 bp的5′端非编码区序列(5′-UTR)以及长为373 bp的... 以小苍兰品种"上农金皇后"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和染色体步移技术首次克隆到了ACC合成酶FhACS1基因的全长序列和编码序列。结果表明:FhACS1基因全长为2 576 bp,包含长为433 bp的5′端非编码区序列(5′-UTR)以及长为373 bp的3′端非编码区序列(3-′UTR);开放读码框(ORF)长度为1 371 bp,推定编码457个氨基酸。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FhACS1推导蛋白具备ACS蛋白的7个保守结构域;在氨基酸水平上,FhACS1与小果芭蕉的同源性最高(8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hACS1与孟宗竹BaACS(BAC56949.1)、水稻OsACS1(AAA33888.1)、小果芭蕉MaACS1(AAQ13435)的亲缘关系最近。在其已知启动子区域,发现有多个对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响应的顺式元件,以及对干旱和低温等逆境胁迫响应的顺式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苍兰 ACC合成酶 基因 序列分析 顺式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宋颖琦 杨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41-1643,1657,共4页
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PCR反应获得拟南芥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cDNA(AtMIPS1),开放读码框为1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MIP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MIPS1与植物MIPS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和相似性较高达... 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PCR反应获得拟南芥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cDNA(AtMIPS1),开放读码框为1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MIP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MIPS1与植物MIPS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和相似性较高达86%~90%与95%~96%,并含有MIPS基因的保守区域'334SYNHLGNNDG'.将该cDNA序列不改变阅读框架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SDS-PAGE结果表明:在0.12g/L IPTG诱导2 h的条件下得到最佳的蛋白表达效果,AtMIPS1的成功表达为其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肌醇-1-磷酸合酶类蛋白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山羊豆肌醇-1-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春艳 宋清晓 +1 位作者 刘建宁 高洪文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
探索新的基因和基因组合在植物耐盐性的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本试验根据在不同植物中功能相同的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250 mM NaCl胁迫后东方山羊豆(Galega.orientalis L.)幼嫩叶片中所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 探索新的基因和基因组合在植物耐盐性的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本试验根据在不同植物中功能相同的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250 mM NaCl胁迫后东方山羊豆(Galega.orientalis L.)幼嫩叶片中所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东方山羊豆中克隆了一种新的肌醇-1-磷酸合成酶基因GoMIPS,cDNA全长1 858 bp,3'非编码区为256 bp,5'非编码区为69 bp,开放阅读框为1 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的MIP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GoMIPS与其他植物MIPS基因氨基酸相似性高达87%~95%,GoMIPS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植物MIPS基因所具有典型的NAD+结合区(GWGGNNG)和底物结合位点(SYNHLGNNDG),且9种植物NAD+结合区位置比较保守,均起始于第68个氨基酸。这一结果暗示功能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山羊豆 肌醇-1-磷酸合成酶 CDNA末端快速扩增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CC合成酶基因(DL-AC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惠华 赖钟雄 +1 位作者 苏明华 林玉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854-860,共7页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分离得到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乙烯合成限速酶DL-ACS1(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FJ617537),共1 817 bp,包含了5&...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分离得到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乙烯合成限速酶DL-ACS1(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FJ617537),共1 817 bp,包含了5'非编码区(73 bp),开放阅读框(1 437 bp),3'非编码区(307 bp)。该cDNA开放阅读框的氨基酸序列(含478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ACS具有77%~63%同源性,属于ACC Synthase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龙眼体细胞胚胎(以下简称龙眼体胚)各阶段的表达量存在较大的时期差异,其中,球形胚(Stage 5)的表达量最高,鱼雷形胚(Stage 7)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胚性愈伤组织 ACC合成酶基因 基因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组山羊草属Psy1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王建武 何心尧 +2 位作者 王辉 夏先春 何中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9-437,共9页
类胡萝卜素含量是影响小麦面制品色泽的主要因素,而Psy1基因则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基因。为了了解小麦近缘种S组山羊草的Psy1基因多样性分布规律,以高大山羊草、双角山羊草及西尔斯山羊草为材料,应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对其进行P... 类胡萝卜素含量是影响小麦面制品色泽的主要因素,而Psy1基因则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基因。为了了解小麦近缘种S组山羊草的Psy1基因多样性分布规律,以高大山羊草、双角山羊草及西尔斯山羊草为材料,应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对其进行Psy1基因克隆。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YP7B-5检测获得的8个新Psy1-S1等位变异的部分序列覆盖了Psy1基因的第二外显子和第二内含子的全部以及第三外显子93.1%的区域。在与包括来自普通小麦的Psy1-B1d、栽培二粒小麦的Psy1-B1k以及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Psy1-S1a、Psy1-S1b、Psy1-S1c对应部分的序列综合分析发现一致性高达93.4%~98.5%,而且编码区序列差异均为同义突变,没有造成编码氨基酸的变化。而第二内含子序列则存在数个SNP及InDel,尤其是Psy1-S1h的161bp大片段插入和Psy1-S1i的177bp大片段缺失,导致与其他Psy1-B1/Psy1-S1等位变异产生较大的长度差异。分析表明,内含子的差异是造成Psy1基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籽粒黄色素 山羊草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1 基因片段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CtDX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政委 李磊 +6 位作者 余永亮 许兰杰 杨红旗 董薇 鲁丹丹 马新明 梁慧珍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9,共11页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DXS)是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在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红花DX...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DXS)是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在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红花DXS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结合红花转录组数据,以豫红花1号为试验材料,首次克隆得到1个红花DX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tDXS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红花CtDXS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2136 bp,编码711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是76503.10 u,蛋白质保守区预测表明,CtDXS1具有典型的转酮醇酶家族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CtDXS1与来自黄花蒿的DXS亲缘关系最近,属于DXS基因家族的Ⅰ类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CtDXS1基因在苞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和茎,在其他组织部位中表达量较低;不同花色红花基因表达定量分析表明,CtDXS1基因在黄色红花中表达量较高;干旱、低温胁迫能够诱导CtDXS1基因表达上调;茉莉酸甲酯(MeJA)能诱导CtDXS1基因的表达,而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对CtDXS1基因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CtDXS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Transetta(DE3)进行原核表达,成功表达了CtDXS1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 基因表达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蓝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BaDXS1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11
作者 薛生玲 江敏 +5 位作者 常嘉琪 刘洋 魏淋 周建坤 张芬 孙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1-777,共7页
本研究以芥蓝为实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Ba DXS1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2 139 bp,编码712个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表明,Ba DXS1蛋白的分子量为77.21 ku,等电点p I为8.59,不含跨膜区域,位于植物细胞叶绿体内。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 本研究以芥蓝为实验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Ba DXS1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2 139 bp,编码712个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表明,Ba DXS1蛋白的分子量为77.21 ku,等电点p I为8.59,不含跨膜区域,位于植物细胞叶绿体内。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芥蓝DXS1与甘蓝、拟南芥、烟草、番茄等植物的DXS蛋白序列的一致性达到79%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芥蓝DXS1与甘蓝DXS的亲缘关系最近。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ASY-Blunt E1-Ba DXS1,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发现该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体内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发香 王连臻 高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基于课题组前期得到的茄子低温转录组数据,筛选到1个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成酶基因SmACS。研究发现,SmAC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ACS的同源性最高,并且含有ACC合成酶特有的7个保守结构域... 基于课题组前期得到的茄子低温转录组数据,筛选到1个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成酶基因SmACS。研究发现,SmAC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ACS的同源性最高,并且含有ACC合成酶特有的7个保守结构域和11个不变的氨基酸残基。该SmACS基因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全长3550 bp,编码序列长1437 bp,含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属典型的ACS基因结构。其编码的蛋白质由47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54.03 kDa,等电点为6.48,亲水系数为-0.206,是一种定位于细胞质的不稳定的非分泌型亲水蛋白;该蛋白的主要构成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具有保守的Aminotran_1_2结构域,含有39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以丝氨酸和苏氨酸为主。SmACS蛋白主要与ACC氧化酶等发生相互作用。该基因启动子中含有脱落酸、乙烯、冷胁迫、水杨酸及伤口响应等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结果证实,SmACS基因受低温、高温、干旱和盐诱导而上调表达,其中尤以低温胁迫诱导效果最为显著。上述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茄子SmACS基因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叶贝母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阳 李锐 +1 位作者 杨千叶 赵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92-2497,共6页
【目的】MEP途径是合成生物碱、萜类物质前体的重要途径之一,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 (DXS)是MEP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为了解卷叶贝母DXS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贝母生物碱合... 【目的】MEP途径是合成生物碱、萜类物质前体的重要途径之一,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 (DXS)是MEP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为了解卷叶贝母DXS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贝母生物碱合成途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卷叶贝母FcDXS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潜在的功能。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FcDXS基因在野生状态(根、茎、叶、鳞茎)和组培诱导物(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2151 bp FcDXS基因ORF片段,编码716个氨基酸,并与NCBI公布的砂仁等植物DXS蛋白相似性达80%以上;在Fc DXS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预测中,得出Fc DXS蛋白主要由α螺旋构成; qRTPCR检测结果表明FcDXS基因在野生状态下鳞茎表达量最高,激素诱导状态的愈伤组织表达量则是野生鳞茎的5倍。【结论】Fc DXS蛋白质特征区及同源性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的结构域较保守,结合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证明,Fc DXS是一个有生物学功能且受激素诱导表达的蛋白质。本研究为后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卷叶贝母生物碱含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叶贝母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21全生育期表达载体的构建
14
作者 曹玉鑫 花龙 +2 位作者 赵天龙 李明容 夏志辉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2期133-137,145,共6页
利用PCR技术,以水稻品种明恢63基因组DNA与携Xa21完整基因组片段的载体pDBXa21作为模板,分别克隆了RSuS1启动子(RSP)、Xa21的开放阅读框至终止子的片段,并构建了RSP驱动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转基因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利用PCR技术,以水稻品种明恢63基因组DNA与携Xa21完整基因组片段的载体pDBXa21作为模板,分别克隆了RSuS1启动子(RSP)、Xa21的开放阅读框至终止子的片段,并构建了RSP驱动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转基因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证实,水稻蔗糖合酶基因1(rice sucrose synthase gene 1,RSuS1)在水稻种子中低表达,在叶鞘与叶中全生育期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21 蔗糖合酶基因启动子 白叶枯病 水稻 全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CaDXS和CaPDS基因沉默的表型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鑫 桂敏 +2 位作者 刘弟 张金峰 刘雅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沉默辣椒CaDXS和CaPDS基因,比较分析两者白化表型的差异,寻找新的辣椒沉默标记基因。【方法】利用双酶切克隆技术构建CaDXS和CaPDS基因的沉默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侵染辣椒,观察辣椒的沉默表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 【目的】沉默辣椒CaDXS和CaPDS基因,比较分析两者白化表型的差异,寻找新的辣椒沉默标记基因。【方法】利用双酶切克隆技术构建CaDXS和CaPDS基因的沉默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侵染辣椒,观察辣椒的沉默表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aDXS和CaPDS基因的沉默效率。【结果】农杆菌浸润21 d后,沉默CaDXS基因的辣椒叶片出现褪绿症状,沉默CaPDS基因的辣椒叶片出现白化。农杆菌浸润30 d后,沉默CaDXS基因的辣椒叶片出现较为明显的白化;沉默CaPDS基因的辣椒叶片白化程度加剧,新叶近乎白化。与CaDXS基因相比,沉默CaPDS基因导致的辣椒白化表型更明显和高效。沉默组辣椒叶片中CaDXS和CaPDS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沉默效率分别为86.80%和93.08%,表明辣椒CaDXS和CaPDS基因被成功沉默。【结论】CaDXS基因可以作为辣椒的沉默标记基因,但沉默CaPDS基因的辣椒白化表型出现更早且明显,因此,CaPDS基因比CaDXS基因更适合作为辣椒沉默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 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酶 辣椒 标记基因 烟草脆裂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DXS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晴 严雅玲 +2 位作者 严寒静 何梦玲 张宏意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是调控萜类合成途径中MEP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为探究广藿香DXS基因参与其主要萜类成分广藿香醇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依据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转录组DXS基因序列,以广藿香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PcDXS基...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是调控萜类合成途径中MEP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为探究广藿香DXS基因参与其主要萜类成分广藿香醇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依据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转录组DXS基因序列,以广藿香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PcDXS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28a-PcDXS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蛋白表达,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广藿香根、茎、叶、芽中DX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从广藿香叶中克隆到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151 bp和1908 bp的PcDXS1、PcDXS2基因序列,分别编码716、635个氨基酸。预测PcDXS1蛋白分子量78.33 kDa,为稳定非跨膜非分泌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PcDXS2蛋白分子量67.92 kDa,为不稳定非跨膜非分泌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PcDXS1、PcDXS2均含有DXP_synthase_N、Transket_pyr和Transketolase_C结构域模块,属于DXS超家族。PcDXS1、PcDXS2分别与半枝莲、糙苏的DXS基因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使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的PcDXS1、PcDXS2融合蛋白主要在沉淀中表达。PcDXS1、PcDXS2基因表达量均在根中最低,PcDXS1基因在叶中显著高表达,PcDXS2基因在叶、芽、茎中高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研究DXS基因在广藿香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广藿香萜类代谢途径的基因调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和激素诱导甘蔗ACC合成酶基因家族三个成员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爱勤 杨丽涛 +3 位作者 王自章 韦宇拓 何龙飞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4-737,共4页
ACC合成酶(ACS)是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克隆到甘蔗ACC合成酶基因家族3个成员Sc-ACS1、Sc-ACS2和Sc-ACS3的基础上,分别以它们作为探针,检测了激素诱导和环境胁迫对甘蔗苗期该3成员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诱导Sc-A... ACC合成酶(ACS)是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克隆到甘蔗ACC合成酶基因家族3个成员Sc-ACS1、Sc-ACS2和Sc-ACS3的基础上,分别以它们作为探针,检测了激素诱导和环境胁迫对甘蔗苗期该3成员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诱导Sc-ACS1在叶中表达,在根中不表达;Sc-ACS2在根、叶中表达;Sc-ACS3主要在根部表达,在叶中不表达。在甘蔗叶片中,Sc-ACS1对冷胁迫、暗培养和LiCl胁迫均有应答,并受植物生长激素IAA诱导而表达;Sc-ACS2无论是在生长激素诱导还是环境胁迫下,其mRNA均维持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ACC合成酶 基因家族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类型黄瓜ACC合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和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标记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向太和 王利琳 +3 位作者 庞基良 胡江琴 申屠连峰 吴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7,共6页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 黄瓜的性别分化与乙烯密切相关,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根据ACC合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设计PCR引物,从8个不同性别类型(雌雄同株、强雌性和全雌性)黄瓜品种中克隆了长度为1188bp的ACC合酶基因(CS-ACS2)片段(GenBank登记号为:DQ115884~DQ115886和DQ115875~DQ115879).经测序分析,3个雌雄同株性别类型品种的序列完全相同.与之相比,5个强雌性和全雌性品种中存在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标记,SNPs标记为4个A←→G和4个T←→C之间的转换.在8个SNPs中,有1个SNP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余7个SNPs都位于外显子区域.在7个位于外显子区域的SNPs中,有3个为非编码区的SNPs,4个为cSNPs.而在4个cSNPs中,有3个导致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雌雄同株性别类型相比,雌性系中均存在单核苷酸的变异,这提示ACC合酶基因CS-ACS2的单核苷酸变异可能与黄瓜雌性系的发生形成有关.另一方面,根据SNP多态性还发展了一个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标记C-MT700.利用CAPS标记C-MT700能将强雌性优良品种MT-705与其他黄瓜品种相区别,该标记在黄瓜育种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获得的SNPs标记和CAPS标记丰富了黄瓜的分子标记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性别类型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酶切扩增长度多态性(C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乙烯合成酶基因家族三个成员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爱勤 杨丽涛 +3 位作者 王自章 韦宇拓 何龙飞 李杨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492,共8页
ACC(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合成酶是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根据已克隆的植物ACS(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synthase)基因同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甘蔗叶片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3... ACC(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合成酶是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根据已克隆的植物ACS(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synthase)基因同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甘蔗叶片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3条特异性强的扩增片段:Sc-ACS1为1041bp、Sc-ACS2为1345bp和Sc-ACS3为1707bp。将序列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搜索,结果表明,3个片段均为ACS基因,推导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分别包含326、242和310个氨基酸。其中,Sc-ACS1和Sc-ACS3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别有98%和96%同源,与禾本科植物玉米ZmACS6、水稻OS-ACS2、毛竹等ACS基因家族也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98%,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3%-81%。甘蔗Sc-ACS2与水稻OS-ACS5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分别有91%和79%同源性,但与甘蔗Sc-ACS1和Sc-ACS3基因成员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只有45%和4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c-ACS1和Sc-ACS3基因与玉米ZmACS6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而Sc-ACS2基因与水稻OS-ACS5基因亲缘关系最近。Southern杂交表明三基因在基因组中确实存在而且是多拷贝基因。三个片段已在GenBank数据库中注册,注册号分别为AY620985、AY620986和AY788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ACC合成酶 基因家族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萜类合成关键基因DXS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浩宇 樊俊苗 +2 位作者 王婷 韩渊怀 杜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萜类物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化合物,对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有重要价值。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DXS)对萜类物质合成调控起关键作用,是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MEP)途径的第一个酶,也是该途径的一个限速酶,亚细胞定位... 萜类物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化合物,对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有重要价值。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DXS)对萜类物质合成调控起关键作用,是2-C-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MEP)途径的第一个酶,也是该途径的一个限速酶,亚细胞定位于类囊体中,具有质体转运肽序列和3个功能结构域:TPP结合结构域、转酮醇酶结构域和嘧啶结合结构域,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活性。目前已从178种植物中克隆分离到DXS基因,按蛋白同源性可分为3类:DXS1、DXS2和DXS3。DXS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昼夜节律性,与花朵、果实发育程度和品种有关。转外源或内源DXS基因的植株过表达或抑制表达都会引起植物光合色素(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内源激素(如脱落酸和赤霉素)和单萜等萜类物质含量的改变。重点综述了DXS蛋白的特性、基因的类型、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育种和代谢调节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DXS) MEP途径 萜类物质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