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ory effects of seed soaking with a beneficial microbial agent on the rhizosphere soil microflora of edible lilies
1
作者 MAN Hua-li LI Hui +3 位作者 SHI Gui-hong YANG Hong-yu LI Mou-qiang SHI Gui-ying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4-1005,共12页
【Background】The application of beneficial-microbial seed soaking prior to sowing represents a novel technology that has not been employed in Lanzhou lily cultivation.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impact ... 【Background】The application of beneficial-microbial seed soaking prior to sowing represents a novel technology that has not been employed in Lanzhou lily cultivation.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s soaking method on the fungal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Methods】Lily bulbs were soaked in a seed treating agent containing beneficial microbes(SP treatment)for 4 hours.Subsequently,they were planted in soil in July and sampled in September to assess plant growth,rhizosphere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nd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structures.In addition,we employed the software PICRUSt and FUNGuild to predict bacterial pathways and fungal functions.【Results】Under SP treatment,there were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in fungi and bacteria community structures,accompanied by improved soil nutrient status.Notably,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ominant microorganism groups,such as the fungi Basidiomycota,Pseudeurotium,Cladophialophora,Microascus,and Dactylonectria,as well as the bacteria 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Ochrobactrium,Lysobacter,and RB41,underwent notable changes.Microorganism function prediction results indicated a reduction in pathotrophic fungi(including plant pathogens)and an increase in endophytic and saprotrophic fungi under SP treatment.Among the top 20 metabolism pathways,80%were upregulated in SP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CK.【Conclusions】Seed soaking with beneficial microbial strain promotes the growth of Lanzhou lily bulbs.The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soil microbial structures,enhancing the accumulation of endophytic fungi,reducing the abundance of pathogens,and improving soil functions.Furthermore,specific microbial groups are found to be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soil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ble lily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 seed treating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PROPHYLAX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与RNA-Seq技术 被引量:63
2
作者 张春兰 秦孜娟 +2 位作者 王桂芝 纪志宾 王建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6,共6页
转录组是特定细胞或组织在特定时间或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通过对转录组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体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构变异及发现新基因等。转录组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平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内容也在... 转录组是特定细胞或组织在特定时间或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通过对转录组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体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构变异及发现新基因等。转录组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平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内容也在逐渐完善。RNA-Seq作为一种新的转录组研究手段,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能够更为快速、准确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物体转录信息。主要比较近年来转录组研究的几种方法和几种RNA-Seq的研究平台,并着重介绍RNA-Seq的原理、用途、步骤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等内容,为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RNA-SEQ 新一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植物转录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梁烨 陈双燕 刘公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7-1326,共10页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以其高通量、低成本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生物学研究者在开展工作时的首选。在所有的新一代测序技术中,454测序系统是最早实现商业化且发展相对成熟的一种,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生物学研...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以其高通量、低成本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生物学研究者在开展工作时的首选。在所有的新一代测序技术中,454测序系统是最早实现商业化且发展相对成熟的一种,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生物学研究中。文章以454测序系统为例,综述了新一代测序系统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植物转录组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植物研究领域中可能的发展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测序平台 454测序技术 植物转录组 EST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与寄主植物营养关系的DNA分子追踪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倩 包伟方 +2 位作者 曾娟 杨益众 陆宴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2-480,共9页
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食物营养关系错综复杂,利用田间直接观察法、肠道内含物形态学分析、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都难于全面解析,常造成营养关系的缺失。近年来,DNA分子追踪技术迅速发展,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能有效鉴别植食性昆... 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食物营养关系错综复杂,利用田间直接观察法、肠道内含物形态学分析、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都难于全面解析,常造成营养关系的缺失。近年来,DNA分子追踪技术迅速发展,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能有效鉴别植食性昆虫取食寄主植物的种类,为这一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全面介绍了3种DNA分子追踪技术——诊断PCR技术、克隆测序技术和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其中诊断PCR技术包括单一PCR技术和多重PCR技术,适用于目标昆虫与已知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分析;克隆测序技术能够在寄主植物种类未知的前提下,解析目标昆虫完整的寄主植物种类信息;下一代测序技术实现了短时间内对混合样品的测序,加之昆虫与植物DNA条形码序列数据库大量扩增,有效地提高寄主植物的鉴别能力。诊断PCR技术和克隆测序技术已在追踪地下害虫的取食行为、植食性昆虫取食范围及其在寄主植物间的转移与选择习性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且进展明显。综合考虑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本文提出将DNA分子追踪技术与同位素标记等其他方法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以便系统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追踪技术 诊断PCR 克隆测序 下一代测序 植食性昆虫 寄主植物 营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研究新技术:RNA-Seq及其应用 被引量:215
5
作者 祁云霞 刘永斌 荣威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1202,共12页
转录组是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转录组研究能够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功能以及基因结构,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RNA-Seq作为一种新的高效、快捷的转录组研究手段... 转录组是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转录组研究能够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功能以及基因结构,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RNA-Seq作为一种新的高效、快捷的转录组研究手段正在改变着人们对转录组的认识。RNA-Seq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组织或细胞中所有RNA反转录而成的cDNA文库进行测序,通过统计相关读段(reads)数计算出不同RNA的表达量,发现新的转录本;如果有基因组参考序列,可以把转录本映射回基因组,确定转录本位置、剪切情况等更为全面的遗传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医学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等。文章主要介绍了RNA-Seq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并就RNA-Seq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为今后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 转录组 新一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