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条件下预处理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损伤劣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凤池 王天岐 于昊天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8,共8页
研究经不同化学预处理后的橡胶粉对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抗冻性的提升能力。以4种不同化学试剂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废旧橡胶粉水泥土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抗压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下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微... 研究经不同化学预处理后的橡胶粉对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抗冻性的提升能力。以4种不同化学试剂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废旧橡胶粉水泥土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抗压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下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微观形貌的损伤劣化机理。在冻融循环条件下,预处理改性后废旧橡胶粉水泥土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量均有明显降低,相较于3次冻融循环的清水组试件,Na_(2)CO_(3)组、CaCl_(2)组和硅烷偶联剂组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6.2%、14%和23.3%。橡胶预处理对于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冻融循环前期影响较为明显。硅烷偶联剂能够改变胶粉表面基团从而获得较为密实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抗冻性能。基于橡胶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理论,提出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冻融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预处理 橡胶粉水泥土 冻融循环 损失率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治理工程潜在生命效益量化方法
2
作者 葛巍 李浩东 +3 位作者 张亚东 孙向鹏 周延卫 李宗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针对生命价值难量化导致河道治理工程潜在生命效益被忽略的问题,提出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洪效益中潜在生命效益量化方法。结合洪水生命损失,引入收入弹性系数法计算统计生命价值,构建洪水生命损失货币价值量化函数;对水利工程防洪效益计算... 针对生命价值难量化导致河道治理工程潜在生命效益被忽略的问题,提出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洪效益中潜在生命效益量化方法。结合洪水生命损失,引入收入弹性系数法计算统计生命价值,构建洪水生命损失货币价值量化函数;对水利工程防洪效益计算的频率法进行简化,提出了基于统计生命价值的河道治理工程潜在生命效益量化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结果表明:工程多年平均潜在生命效益为3073.54万元/a,其中中牟县占比39.5%,周口市川汇区、西华县、扶沟县和尉氏县城区共占比38.7%,沿线非城镇区域占比21.8%,河道治理工程的潜在生命效益主要在城区和人口密集区域。通过量化防洪效益中潜在生命效益,完善了水利工程防洪效益计算理论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工程 统计生命价值 潜在生命效益 生命损失 频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坡面溶解性碳流失特征及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3
作者 王璞 任宗萍 +3 位作者 马晓妮 王凯博 董彭蓓 贺国凯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64,共10页
[目的]为系统认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碳的流失过程、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对比分析梯田、草地、上梯下草、上梯下裸等水土保持措施下黄土坡面溶解性有机碳与无机碳随降雨过程的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量... [目的]为系统认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碳的流失过程、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对比分析梯田、草地、上梯下草、上梯下裸等水土保持措施下黄土坡面溶解性有机碳与无机碳随降雨过程的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量化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溶解性碳流失的拦蓄效益。[结果]各水土保持措施下坡面溶解性碳浓度随降雨过程无明显变化规律,但溶解性碳流失通量均较裸地显著降低(p<0.05),且以溶解性无机碳流失为主,其贡献碳流失量的79.5%~83.1%;草地、上梯下草、梯田和上梯下裸措施对坡面溶解性碳的拦蓄效益分别为76.9%、56.3%、47.6%和18.0%;坡面产流量是影响溶解性碳流失通量的决定因素,碳流失量与产流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深化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碳流失过程的认识,为黄土高原坡面水土保持碳汇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溶解性碳 流失过程 拦蓄效益 水土保持措施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罚对齐法:测量不变性检验的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温聪聪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90,I0008-I0013,共21页
Asparouhov和Muthén在2023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惩罚结构方程模型框架。惩罚对齐法是该模型框架在测量不变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范例。惩罚对齐法继承了多组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探索性因子分析框架内进行测量不变性检验和可以估计交叉载荷... Asparouhov和Muthén在2023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惩罚结构方程模型框架。惩罚对齐法是该模型框架在测量不变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范例。惩罚对齐法继承了多组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探索性因子分析框架内进行测量不变性检验和可以估计交叉载荷等优点,继承了对齐法使用成分损失函数、允许模型中存在一定量不等参数等优点,同时继承了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参数设置先验分布、通过检验模型参数的近似测量不变性达到潜因子均值比较的目的等优点。此外,惩罚对齐法还克服了传统测量不变性检验方法的一些不足。本文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为例,比较了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惩罚对齐法分析、基于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的惩罚对齐法分析拟合样本数据的效果,演示了如何使用惩罚对齐法进行测量不变性检验和多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变性检验 惩罚对齐法 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 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 对齐先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微米阵列凹槽结构下17-4PH叶片钢材料抗汽蚀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邸娟 贺磊 +2 位作者 王程波 范智航 彭超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2,共8页
17-4PH(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作为过流部件的一种常用材料,易受到严重的汽蚀破坏。借鉴阵列纹理结构的缓蚀作用,聚焦百微米级凹槽阵列表面结构下17-4PH叶片钢材料的汽蚀特性及抑制机制,基于超声波汽蚀试验平台,采用失重法得到试... 17-4PH(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作为过流部件的一种常用材料,易受到严重的汽蚀破坏。借鉴阵列纹理结构的缓蚀作用,聚焦百微米级凹槽阵列表面结构下17-4PH叶片钢材料的汽蚀特性及抑制机制,基于超声波汽蚀试验平台,采用失重法得到试验数据,借助Logistic方程拟合数据点,得到名义潜伏期等参数。结果表明:槽间距W和槽宽L在百微米区间的表面凹槽靶材,对汽蚀损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配比合适的凹槽阵列结构几何参数,可进一步减轻材料汽蚀损伤;槽宽为L=700μm、槽间距为W=400μm的凹槽阵列靶材,经连续汽蚀50 h后,潜伏期最长(22.79 h),质量损失量最小(10.92 mg),因而表现出最佳的抗汽蚀性能,本研究可为工程实际防汽蚀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凹槽 失重法 LOGISTIC方程 抗汽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随机工资的目标收益养老金计划的鲁棒最优投资和收益支付调整策略
6
作者 张欣茹 马世霞 +1 位作者 张雨萌 慕蕊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本文在目标收益计划(TBPs)下考虑了具有违约风险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投资和收益支付问题。养老金可以投资到无风险资产,价格服从Heston模型的股票和违约债券。特别地,TBPs成员的工资是随机的。利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分别推导出了违约... 本文在目标收益计划(TBPs)下考虑了具有违约风险和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投资和收益支付问题。养老金可以投资到无风险资产,价格服从Heston模型的股票和违约债券。特别地,TBPs成员的工资是随机的。利用随机最优控制方法,分别推导出了违约后和违约前的鲁棒最优策略和相应的值函数。此外,还考虑了模糊中性情况下的最优策略。最后给出数值分析来说明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从而为养老金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收益养老金计划 随机工资 模糊厌恶 违约风险 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获益赔偿的理论厘清与适用路径
7
作者 高郦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7,共9页
从规范目的考察,《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62条规定的违约获益赔偿是损害赔偿框架下的一种补充性计算方法,而非不当得利返还,亦不属于独立的获利剥夺请求权。在适用情形上,基于违约获益赔偿的实践性和违约责任体系的平衡性,违约获益... 从规范目的考察,《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第62条规定的违约获益赔偿是损害赔偿框架下的一种补充性计算方法,而非不当得利返还,亦不属于独立的获利剥夺请求权。在适用情形上,基于违约获益赔偿的实践性和违约责任体系的平衡性,违约获益赔偿主要适用于守约方似无损失或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在适用条件上,只有在守约方可得利益损失无法确定、违约方获益与违约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违约方具有过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违约获益赔偿方能成立。违约获益赔偿的具体数额受违约方过错程度、违约情节、违约方对获益的贡献等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获益 损害赔偿 违约责任 可得利益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变化
8
作者 王淼 牛健植 +3 位作者 杨涛 王迪 苗禹博 贾梦柔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共11页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为明晰区域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几率,笔者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ArcGIS,综合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2010、2015和2020年),并识别敏感性关键因子。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由...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为明晰区域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几率,笔者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ArcGIS,综合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2010、2015和2020年),并识别敏感性关键因子。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由东南至西北呈现降低趋势,中部、东部地区为极敏感和高度敏感主要分布区。2)2010—2020年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上表现为先增后减。研究区西侧敏感性等级较低,研究区南部、北部以及东部偏南区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等级降低,约占研究区面积的21%;东南部与东部偏北区域敏感性等级有所增加,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5.8%。3)植被覆盖度C因子主要在不敏感具有较大影响;土壤可蚀性K因子控制着研究区中部与东部绝大部分区域,主要为轻度及以上敏感等级,在各影响因子排序中均>90%;降雨侵蚀力R因子在研究区东部与西部对植被覆盖不足与土壤破坏严重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地形起伏度LS因子对整个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影响较小。此结果可为未来区域防治、水土保持治理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 土壤侵蚀敏感性 时空变化 关键因子识别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秘密民刑诉讼之间的衔接关系
9
作者 刘铁光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3,共20页
民刑裁判之间的协调性、民刑诉讼对同一事实基于相同规则认定结果的互认以及基于不同规则认定结果的单向决定与重新认定是民刑交叉案件民刑诉讼之间的衔接准则。基于上述衔接准则,民刑诉讼对商业秘密构成条件的认定,应遵循互否与互认的... 民刑裁判之间的协调性、民刑诉讼对同一事实基于相同规则认定结果的互认以及基于不同规则认定结果的单向决定与重新认定是民刑交叉案件民刑诉讼之间的衔接准则。基于上述衔接准则,民刑诉讼对商业秘密构成条件的认定,应遵循互否与互认的衔接关系;对商业秘密侵害行为的认定,应遵循基于不同认定规则“刑—民”之间肯定的单向决定、“民—刑”之间否定的单向决定、“刑—民”之间否定的重新认定、“民—刑”之间肯定的重新认定以及基于相同证明标准结果互认的衔接关系;对侵权损失和商业秘密许可费的认定应遵循基于不同规则“刑—民”之间的单向决定、“民—刑”之间的重新认定以及基于相同规则认定结果互认的衔接关系。商业秘密民刑诉讼之间并不存在必须进行先后选择的先决关系,鉴于司法效率的考量,仅在民刑诉讼并行未决的场合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其他情形民刑诉讼均无需中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 民刑诉讼 商业秘密构成条件 侵权损失或获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陕西省关中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布
10
作者 朱相君 王传明 +4 位作者 李雄飞 方利胜 张金钟 杨恺 刘政鸿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32,252,共10页
[目的]研究关中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中国土壤水土流失方程CSLE(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计算土壤侵蚀模数,采用ArcGIS的区域分析和叠加方法,分析关中地区土壤侵蚀... [目的]研究关中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中国土壤水土流失方程CSLE(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计算土壤侵蚀模数,采用ArcGIS的区域分析和叠加方法,分析关中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及植被覆盖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①2018—2022年,关中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568.67 km2,土壤侵蚀等级主要由中度及以上类型转移为微度和轻度。②关中地区土壤侵蚀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微度是关中地区主要的侵蚀类型;5 a间,微度及轻度侵蚀范围呈现从中间向两端扩大的趋势,强度及以上侵蚀范围则逐渐缩小。③8°~25°坡度带土壤侵蚀对坡度的敏感性较强;小于8°区域土壤侵蚀对坡度的敏感性较弱。④2018—2022年林地高覆盖度区域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比例为72.60%,是引起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⑤林地及耕地是研究区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结论]关中地区呈现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和高等级侵蚀强度比例减少的双下降趋势,土壤侵蚀状况好转。8°~25°坡度带是进行坡耕地治理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高覆盖林地对于减少水土流失面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中国土壤水土流失方程(CSLE) 土地利用 时空分布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川市岩溶区土壤侵蚀与石漠化耦合协调及驱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孙智杰 胡爔平 +4 位作者 何博轩 张贤亮 邵远爻 廖媛 孙林山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探究土壤侵蚀与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关联作用及其驱动因素,对岩溶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湖北省利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石漠化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土壤侵蚀... 探究土壤侵蚀与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关联作用及其驱动因素,对岩溶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湖北省利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石漠化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土壤侵蚀与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耦合协调关系,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利川市岩溶区土壤侵蚀程度以中度及以下等级为主,土壤侵蚀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2)石漠化程度以中度石漠化为主,热点区广泛分布;强烈土壤侵蚀区域的石漠化程度最为严重,重度石漠化区域的土壤侵蚀程度最为严重;3)土壤侵蚀与石漠化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弱的双变量空间正相关关系;4)土壤侵蚀与石漠化总体处于高耦合、低协调的状态,表现为低水平上的相互制约关系;5)土壤侵蚀的主导因子为植被盖度,石漠化的主导因子为岩石裸露率,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壤侵蚀 石漠化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 空间自相关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12
作者 程露 黎丽莉 毛智慧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2,共11页
深入了解区域的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可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开展提供参考。使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估算粤港澳大湾区2010和2020年的土壤侵蚀模数,探讨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2010和2020... 深入了解区域的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可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开展提供参考。使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估算粤港澳大湾区2010和2020年的土壤侵蚀模数,探讨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2010和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3.24和8.74 t/(hm^(2)·a),10 a间土壤侵蚀模数减少34%,土壤侵蚀呈好转趋势。2)大湾区的土壤侵蚀呈现中部侵蚀强度低、周围地区侵蚀剧烈的空间特征。2010—2020年大湾区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较为稳定,88.2%的地区未出现侵蚀强度等级变化。土壤侵蚀加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北部、西南部及东部沿海区域。3)土壤侵蚀模数随海拔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海拔>1000 m的地区侵蚀模数最大;坡度越陡,侵蚀强度越大.;草地和耕地是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侵蚀模数分别为13.96和13.43 t/(hm^(2)·a)。研究表明,大湾区的土壤侵蚀治理措施较为有效,未来需要进一步关注陡坡、高海拔、草地及耕地等区域的土壤侵蚀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模型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street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n perceived restoration benefits: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13
作者 Qingfeng Zhou Xueming Liu Donghui Dai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S01期10-23,共14页
Nowadays,crowded environment and high-speed life pace are likely to bring mental stress and fatigue to citizens.How to apply achievements of the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into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has... Nowadays,crowded environment and high-speed life pace are likely to bring mental stress and fatigue to citizens.How to apply achievements of the restorative environment into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ha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Earlier research does not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ecific component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at support restoration.This study explores whi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et environment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the street environment have an impact on subjective restoration.The streets were sampled from Shenzhen.Each street was represented by a single photo.The photo was quantified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t objective street components and also rated on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related to restoration.The rat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variables,being away,fascination,coherence,scope,the likelihood of restoration,and preference were provided by people of various ages and occup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elements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treet restoration benefits and preference,and its impact is robust;2)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safety and quiet are important to street restoration benefits and preferences;3)fascination and being away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streets,followed by coherence,and the scope of the stree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storative benefits.The study could provide evidence for policy-makers and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interven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et environment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storation benefits Shezh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其关键驱动因素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博福 刘海燕 +4 位作者 吴汉卿 吴之见 刘忠 朱锦奇 万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43,共12页
农田面源磷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流域内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关键源区及其影响因子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基于磷指数模型开展2000—2020年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估,选取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施用量为源因子,土壤侵蚀... 农田面源磷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流域内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关键源区及其影响因子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基于磷指数模型开展2000—2020年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估,选取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施用量为源因子,土壤侵蚀模数、年径流深、农田和水体间归一化距离指数为迁移因子,结合GIS技术评估了中国农田磷流失的关键源区;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法分析影响中国农田磷流失的关键因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农田磷流失风险指数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中国农田的磷流失的低、中、高、极高风险面积分别占农田总面积的43.8%、40.5%、13.4%、2.4%。2)中国农田磷流失在2000、2005、2010、2015、2020年高风险和极高风险总面积的年平均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南诸河流域、松辽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海河流域。3)影响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关键源因子和迁移因子分别为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归一化距离指数,其重要性特征值分别为129.53和65.12,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农田磷流失最主要影响因子。4)磷流失风险指数与源因子指数、迁移因子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选取的14个指标对磷指数的解释度达0.62,其中源因子和迁移因子对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0.77、0.19(P <0.001)。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参考,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宏观防控及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面源污染 磷指数模型 磷流失 风险评价 关键因子 随机森林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B信号在对流层大气波导中的传播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斌 张厶允 +2 位作者 陈子豪 闫孟宝 牟伟琦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对流层大气环境存在特殊大气结构“大气波导”,可形成电波超视距传播或产生雷达盲区等。目前,通过雷达、GNSS信号等可以对大气波导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演探测,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ADS-B信号具有应用范围广、信号密度大、实时性高等特点,... 对流层大气环境存在特殊大气结构“大气波导”,可形成电波超视距传播或产生雷达盲区等。目前,通过雷达、GNSS信号等可以对大气波导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演探测,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ADS-B信号具有应用范围广、信号密度大、实时性高等特点,为此提出利用ADS-B信号受到不同大气环境影响后能量损耗不同的特点对ADS-B信号与对流层大气环境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武汉地区ADS-B信号数据为例,基于抛物方程传播理论对路径损耗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ADS-B接收信号与仿真结果存在线性相关性并给出线性表述,为后续利用ADS-B信号反演大气波导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大气波导 抛物方程 ADS-B信号 传播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nstein-Uhlenbeck过程刻画的股票市场下的最优超额损失再保险和投资
16
作者 黄玲 刘海燕 陈密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56,共16页
本文在扩散逼近风险模型下研究了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和再保险策略.假设保险公司可购买超额损失再保险,并将盈余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成的金融市场,其中风险资产价格模型受Ornstein-Uhlenbeck过程影响.保险公司的目标是使终端财... 本文在扩散逼近风险模型下研究了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和再保险策略.假设保险公司可购买超额损失再保险,并将盈余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成的金融市场,其中风险资产价格模型受Ornstein-Uhlenbeck过程影响.保险公司的目标是使终端财富的期望指数效用最大化.利用随机控制理论和HJB方程,推导出了最优策略和值函数的显式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讨论了模型参数对最优策略和值函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B方程 ORNSTEIN-UHLENBECK过程 指数效用 超额损失再保险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损失率的气井合理配产方法研究
17
作者 罗建新 赵茂林 +2 位作者 张烈辉 刘继柱 范梓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合理配产对气井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配产方法一般是按照无阻流量的1/6∼1/3来进行。在研究气体在地层中的非达西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产量损失率的概念,通过量化非达西效应造成的产量损失,建立了气井产量损失率与无因次产量... 合理配产对气井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配产方法一般是按照无阻流量的1/6∼1/3来进行。在研究气体在地层中的非达西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产量损失率的概念,通过量化非达西效应造成的产量损失,建立了气井产量损失率与无因次产量的图版。对于每一个配产,可得到与其相应的产量损失率,非达西效应对气井产量的影响就有了定量化的表征。因此,可根据产量损失率来进行合理配产。对于某些高压气藏,由于地层压力高,气体压缩程度大,地层条件下非达西效应并不强,产量损失率比较低,这类气井就可以将产量配高一些。该配产方法可实现量化储层气体非达西渗流损失,实现气井合理配产。该研究成果能在气井常规配产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气井配产制度,更好地满足气井长期稳产、高效开发的需求,为气藏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方程 非达西渗流 产量损失率 合理配产 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使用损失:一种应当赔偿的财产损害
18
作者 李岩 唐浩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7,共16页
我国侵权领域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尚存争议,究其原因为损害的“差额说”导致。“差额说”由莫姆森(Mommsen)于1855年发表《利益说》一文提出,认为损害为受害人在损害事故发生后所有的财产数额与其在假设损害事故不发生的条件下应有的... 我国侵权领域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尚存争议,究其原因为损害的“差额说”导致。“差额说”由莫姆森(Mommsen)于1855年发表《利益说》一文提出,认为损害为受害人在损害事故发生后所有的财产数额与其在假设损害事故不发生的条件下应有的财产数额的差额。因受害人并未支出替代物费用,自然没有产生财产差额,故无损害的发生。莫姆森“差额说”的理论源头为罗马法上的“利益(interest)”概念,对抽象使用损失可赔偿性的否定来源于对罗马法上差额状态的误解。所谓“差额”关注的是物上利益的整体状态,而非简单的财产数额计算,因此“差额说”的真正内涵应当为侵权事件发生前后的利益变化。抽象使用利益的损失应当为一种财产性利益损失,原因有三:第一,抽象使用损失的范围可以凭借主观计算方法确定,物的抽象使用价值可以凭借“商业价值理论”获得财产价值属性,且其确定性要求并非绝对,仅需达到“相对确定”标准即可;第二,应当同等评价营利物的使用损失和自用物的抽象使用损失,加害人的侵权行为阻碍了权利人实现物上的使用利益,造成了受侵害人合理期待的落空,所谓财产的本质与意义不仅在于其本体,更包括利用该财产以达成人生的目的;第三,财产性利益损失的概念更加周延,避免了损害赔偿范围的盲目扩大,对抽象使用损失加以限制更契合中国特色《民法典》权益保护的理念。德国法早已承认抽象使用损失的可赔偿性,并通过司法实务建构出一套完整的规范系统,并以“规范的损害”概念填补传统“差额说”在使用领域赔偿上的不足。“规范的损害”是与“自然的损害”相对的概念,提出损害的定义不拘泥于法律规定,而是根据受损权益在法规范评价上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具有可赔偿性。根据《民法典》设立的“获利返还”制度,加害人代受害人实现了物的抽象使用利益,这一利益根据法秩序应归属于受害人,因此这一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因此抽象使用损失的可赔偿性符合法规范的评价。我国《民法典》亦受德国法影响,采取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和具体列举损害赔偿项目的结构,因此德国法上“规范的损害”概念对我国有可借鉴意义。与我国损害赔偿体系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规范评价的限制因素,即须满足“受损物为维系个人生活必需之物”和“可感性”要件。本文之目的即在介绍德国法上相关制度构建,并结合中国特色损害赔偿体系,为国内实务与学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利益 抽象使用损失 差额说 规范损害 获利返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FLUENT的云南某锡矿尾砂料浆管道输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廉柏栋 乔登攀 +6 位作者 杨天雨 王俊 陈剑 李绍腾 李勇明 高博 龙赣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21,共15页
以云南某锡矿井下充填管道为对象,经流变实验获得了该矿山全尾砂流变参数,并采用布金汉方程对尾砂料浆阻力损失进行了初步计算,最后运用ANSYS-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较优方案为C1,即水泥量为3... 以云南某锡矿井下充填管道为对象,经流变实验获得了该矿山全尾砂流变参数,并采用布金汉方程对尾砂料浆阻力损失进行了初步计算,最后运用ANSYS-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较优方案为C1,即水泥量为300 kg/m^(3),质量浓度为72%的尾砂料浆能够在管道内安全输送2600余米,充填流量可达110 m^(3)/h,满足了矿山井下充填制备站至各采场空区的充填需求,确保了充填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在管道内输送的尾砂料浆速度和压力存在边界层效应;管输阻力损失随尾砂料浆的屈服应力及黏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得出了阻力损失与屈服应力及黏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本文针对充填采矿法中矿山尾砂料浆合理、安全地管道输送,制定了简便高效的计算、模拟和分析方法,为充填采矿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 布金汉方程 ANSYS-FLUENT模拟 尾砂料浆管道输送 阻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继真 姜艳艳 张月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26-29,I0005,共5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识别法开展影像解译,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造林、种草、封育、地埂、水平阶/反坡梯田等面积共增加0.84万km^(2);对比2018—2022年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共减少约1.01万km^(2);从侵蚀强度来看,除轻度侵蚀面积增加约0.45万km^(2)外,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约0.43万、0.24万、0.28万、0.51万km^(2);从不同省份侵蚀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0.37万km^(2),辽宁省侵蚀面积变化最小,共减少约0.06万km^(2);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减少,以及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均可大幅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同时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也可有效阻止土壤侵蚀的发生。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持续进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