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中马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开慧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
文摘
中国与马来西亚初中数学教材在编排体系、教材内容、教材编写特点等方面均有许多异、同之处.中方教材追求数学定义的精确化、严格化.马方教材更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容易理解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教材编写方面,中方偏重数学学科特点,偏重推理证明,偏重知识效率;而马方偏重学生学习特点,偏重实际计算,偏重知识的广泛性.
-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材编写
学生学习
实际生活
数学学科
知识
编排
重数
严格化
数学定义
-
Key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xt book
comparison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清末中学博物教科书中进化论内容的演变及其社会影响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谭永平
-
机构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0,共5页
-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批准号:10&ZD095,首席专家:徐岩)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1898年《天演论》的出版在清末思想界“炸响惊雷”,它对清末初创的中小学课程也有显著影响。1902年我国正式设立中学博物课,最初5年内出版的中学博物教科书中进化理论却几乎阙如,其原因可能与当时博物课程的宗旨、《天演论》作为政论传入有一定关系。1907年之后,尽管博物课程的宗旨依旧,有些中学博物教科书中却开始有独立章节介绍进化理论,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进化论进入博物教科书的过程,是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具有“比较价值”的体现;它的出现,是《天演论》的出版惊雷炸响后降落的春雨,对提高博物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培植国人的科学理性,促进进化观念乃至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清末
中学博物教科书
进化论内容
-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nature text books for middle schools
evolution
-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一文商榷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培芬
-
机构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1年第2期61-63,共3页
-
文摘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课本第三册中《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一文,错误地认为甲骨文是书籍的雏形。甲骨文是古代(尤其是商代后期)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一种古老文字,其内容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甲骨文的这种性质和用途就决定了它只是当时文字使用的一个特殊方面而已,不是当时流行于社会的主要文字形式,甲骨卜辞更不是所谓的书籍。当时的书籍是先商时代就已经产生并一直流传于后世的“典”、“册”。
-
关键词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中学
语文教学
文字形式
教材分析
-
Keywords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books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 books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