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natural ventil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ot-humid regions
1
作者 喻伟 沈艳 丁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68-74,共7页
The current ventilation condition of the hot and humid regions was analyzed through on-site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residents in this region expect to improv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rough natural ventila... The current ventilation condition of the hot and humid regions was analyzed through on-site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residents in this region expect to improv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rough natural ventil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n,it comes to a conclusion by the field test that natural ventilation has certain practical effect on improving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CFD simulation software is employed to verify the test result. Based on PMV modified model,and according to norms,geography and climate combined with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results,the application of the time and effectiveness of natural ventilation in hot and humid region were analyzed,to some extent,providing a basis for reducing the air-conditioner's runtime with natural venti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ventilation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RESIDENTIAL BUILDING hot-humid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能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兴强 张心舒 +2 位作者 谢裕慧 曾泉 章永奎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8,共17页
本研究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构建了一项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宏观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对微观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基于2010年-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节能减排数据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本研究发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企业的节能减排... 本研究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构建了一项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宏观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对微观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基于2010年-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节能减排数据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本研究发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企业的节能减排绩效显著更高,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有助于企业的节能减排.进一步,CEO的海外经历强化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企业节能减排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此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在污染行业和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更为突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的绿色创新和产业链的环保协作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抑制公司层面的碳排放.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治理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企业节能减排 CEO海外经历 准自然实验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㶲分析的天然气处理厂增压系统节能优化
3
作者 冯梁俊 彭星煜 +2 位作者 蒋炜 许艺欣 段青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2,共7页
目的针对常规天然气处理厂因设备老化、气源波动导致的能耗高、㶲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㶲分析与响应面法的协同优化策略。通过工艺参数调整降低不可逆㶲损,提升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方法以西北某天然气处理厂(年处理量55×10^(8)m^(3))... 目的针对常规天然气处理厂因设备老化、气源波动导致的能耗高、㶲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㶲分析与响应面法的协同优化策略。通过工艺参数调整降低不可逆㶲损,提升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方法以西北某天然气处理厂(年处理量55×10^(8)m^(3))为研究对象,基于Aspen HYSYS构建工艺模型,并进行㶲分析,确定增压系统为关键耗能单元(㶲损占比68.13%)。采用敏感性分析与Box-Behnken设计,优化压缩机吸气压力(1.8~2.5 MPa)、吸气温度(6~20℃)、排气压力(4.8~6.0 MPa)及空冷器出口温度(35~55℃)4个参数,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963,预测误差<0.9%),并通过方差分析验证模型显著性(P<0.0001)。结果优化后最佳参数组合为:吸气压力2.5 MPa、吸气温度6.03℃、排气压力4.8 MPa、空冷器出口温度55℃,单位产品气消耗㶲降至6.35 kJ/m^(3),不可逆㶲损减少5104.68×10^(4)kJ/h。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年节能量达1.134×10^(7)kW·h,CO_(2)减排2100 t,投资回收期6~7个月。结论结合㶲分析与响应面法,可在无须设备改造的前提下实现天然气处理厂增压系统节能优化。揭示了压缩机压力参数对㶲损的非线性影响机制,提出参数敏感性排序(排气压力>吸气压力>吸气温度>空冷器温度),为现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兼具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复杂工况下的动态适应性、多能源耦合影响机制及实时调控技术,以提升模型的工业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处理厂 㶲分析 响应面法 工艺参数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被引量:60
4
作者 钟军立 曾艺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建筑节能 风压 热压 高层建筑 机械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住宅建筑夏季室内热舒适实地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柳 周书兵 +2 位作者 闫海燕 邹梦琳 高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9-375,共7页
为了研究内蒙古包头市住宅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和人体热适应状况,从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入手,采用客观热环境参数测试结合现场主观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361个有效样本,通过分析得出包头自然通风住宅夏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23.... 为了研究内蒙古包头市住宅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和人体热适应状况,从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入手,采用客观热环境参数测试结合现场主观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361个有效样本,通过分析得出包头自然通风住宅夏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23.8℃~26.9℃,居民夏季中性温度为24.9℃,期望温度为24.6℃.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分析了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夏季的热适应状况.本文研究成果为今后严寒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的热环境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并为热适应实地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自然通风 热舒适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热系统及外伴热管体系性能优化技术评述 被引量:13
6
作者 戚学贵 谭晓勇 +1 位作者 徐宏 许林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伴热是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油气结蜡和实现流体物料降黏储运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外部热源(即伴热介质)提供热补偿从而控制物料的温度。简述了伴热技术在天然气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对伴热系统及外伴管... 伴热是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油气结蜡和实现流体物料降黏储运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外部热源(即伴热介质)提供热补偿从而控制物料的温度。简述了伴热技术在天然气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对伴热系统及外伴管体系性能优化技术进行了评述。首先对各种结构形式伴热系统的技术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常用光滑外伴热管系统存在传热热阻大和调控不便等缺点。然后进一步从传热优化和控制优化角度,对外伴热管伴热系统性能优化技术进行了讨论,剖析了优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导热胶泥和设置智能温控装置等措施从传热和控制两方面优化了外伴热管体系的伴热性能,产生了节能潜力。基于以上分析结果,预计蒸气外伴热管伴热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油气田和石化领域的主要伴热系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储运 蒸气 传热 控制 最优化 节能 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厂房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及结构改进 被引量:18
7
作者 万鑫 苏亚欣 杨艳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03-108,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方法)对某钢铁厂房的自然通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及DO辐射模型对该工业厂房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值的对比吻合很好。在该基础上,进一步对...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方法)对某钢铁厂房的自然通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及DO辐射模型对该工业厂房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值的对比吻合很好。在该基础上,进一步对热源分布和进风口、天窗排风口结构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做了计算,结果表明:适当的减小排风口高度以及缩短生产线热源的间距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然通风的效果。研究成果为工业厂房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建筑节能 自然通风 建筑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热舒适性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磊 龚波 余南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4-258,共5页
为了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潜力,在分析国内外对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我国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性评价模型,模型综合了考虑人的主动适应性及风速对温度和湿度的补偿作用,并以成都某高校教学楼为例来说明该模型... 为了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潜力,在分析国内外对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我国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性评价模型,模型综合了考虑人的主动适应性及风速对温度和湿度的补偿作用,并以成都某高校教学楼为例来说明该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今后自然通风(或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建筑的设计,运行管理及现有建筑的评价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自然通风 自适应模型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能源现状与内燃机的发展机遇 被引量:40
9
作者 朱剑明 彭代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客观分析了世界能源的现状以及目前出现的新能源基本概念,提出了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正确道路是要坚定不移地利用好传统能源,并切实有效地开展新能源的研发并使之产业化。如果忽视了传统能源的技术进步和优化使用,盲目无绪地开展新能源的... 客观分析了世界能源的现状以及目前出现的新能源基本概念,提出了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正确道路是要坚定不移地利用好传统能源,并切实有效地开展新能源的研发并使之产业化。如果忽视了传统能源的技术进步和优化使用,盲目无绪地开展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这将会陷入一个巨大的投资上的无底洞,甚至会丧失中国多年来在汽车和内燃机工业上积累的成果,在新能源的应用技术上有可能被发达国家再次甩在后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能源 节能减排 可燃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相变蓄能通风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士凌 卢军 李永财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0,111,共5页
针对太阳能通风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相变蓄热材料在日间进行蓄热,夜间利用储存热量热压通风的新型系统,使建筑物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通过分别对相变温度为63℃、44℃的相变蓄热材料进行通风实验,得到不... 针对太阳能通风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相变蓄热材料在日间进行蓄热,夜间利用储存热量热压通风的新型系统,使建筑物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通过分别对相变温度为63℃、44℃的相变蓄热材料进行通风实验,得到不同相变温度下系统夜间通风量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相变温度分别为63℃、44℃的相变蓄热材料棕榈酸和月桂酸,太阳能通风系统在夜间通风10 h累计通风量分别为806.6 m3、615.4 m3,单位面积水平集热面通风量分别为53.8 m3/h、41 m3/h。使用棕榈酸的通风系统效果要优于使用月桂酸。提出的太阳能通风屋顶结合相变蓄热系统能有效的强化建筑物夜间自然通风,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减少空调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建筑节能 太阳能 相变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风井系统风机切换期间的矿井风流状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平 朱贵旺 +1 位作者 方恩才 高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共4页
根据通风网络回路能量守恒定律,介绍了热风压对通风网络分支风流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考虑热风作用条件下网络风流状态控制原理,针对潘三煤矿热风压对网络分支风流影响的实例,提出并实施了热风压作用下矿井通风网络风流状态的控制... 根据通风网络回路能量守恒定律,介绍了热风压对通风网络分支风流状态影响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考虑热风作用条件下网络风流状态控制原理,针对潘三煤矿热风压对网络分支风流影响的实例,提出并实施了热风压作用下矿井通风网络风流状态的控制措施,达到了有效控制网络分支风流状态,实现潘三煤矿西风井风机切换期间矿井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切换 自然风压 能量守恒 风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气站中的LNG提压汽化综合用能系统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骞 厉彦忠 谭宏博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49,6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加气站中LNG提压汽化综合用能系统,利用LNG汽化过程的压力能产生动力驱动低温泵,不需要额外消耗电能。系统同时可以利用中间冷媒回收LNG冷量,能量利用率优于传统天然气加气站,降低了运营成本,节能效果明显。
关键词 CNG L—CNG 天然气加气站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臻 肖益民(指导) +2 位作者 渠永通 陈永江 曹树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28,共6页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节能措施,在民用建筑中已经得到广泛利用,对于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和效果值得深入研究。以重庆地铁1号线沙坪坝站为原型,通过搭建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模型实验台,模拟运行公共区内多个典型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节能措施,在民用建筑中已经得到广泛利用,对于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和效果值得深入研究。以重庆地铁1号线沙坪坝站为原型,通过搭建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模型实验台,模拟运行公共区内多个典型工况,对不同工况下的自然通风规模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热压是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主要动力之一,且出入口之间的高差对其影响有限;自然通风的路径主要由出入口通道—站厅层—出入口通道组成,流经站台层的规模较小;同时适度增加出入口数量,可以增加自然通风量,有效促进自然通风的效能。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应的设计和运行建议,为非空调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风节能提供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自然通风 模型实验 数据分析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农村地区Trombe墙结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艳 张良恒 +2 位作者 姜亚慧 董浩然 郝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0-997,共8页
Trombe墙结构是一种依托于房屋南墙,以热压来提高室内热舒适性的结构。文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夏季青岛地区Trombe墙结构和北窗的位置、尺寸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季,Trombe墙结构不会使室内温度升高,并可以强化室内的... Trombe墙结构是一种依托于房屋南墙,以热压来提高室内热舒适性的结构。文章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夏季青岛地区Trombe墙结构和北窗的位置、尺寸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季,Trombe墙结构不会使室内温度升高,并可以强化室内的自然通风,提高房间的热舒适性;随着北窗位置的改变,室内空气最高流速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当北窗距屋顶高度为0.5 m时,室内高度约为1.7 m处,空气平均流速约为0.075m/s;随着北窗宽度的逐渐增加,Trombe墙结构可有效增大从北窗流入室内的空气流量,并使得室内空气流速略有下降,当北窗宽度为1.4 m时,室内气流的整体流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mbe墙 自然通风 北窗尺寸 节能 青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建筑综合症与生态建筑 被引量:9
15
作者 姜坪 赵秉文 卫军锋 《南方建筑》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普遍的室内卫生难题之一。文中强调了病态建筑综合症是由多种非特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主体作用因素和客体作用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是通风系统问题和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受感染的人群也表...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最普遍的室内卫生难题之一。文中强调了病态建筑综合症是由多种非特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主体作用因素和客体作用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是通风系统问题和室内的各种挥发性污染源,受感染的人群也表现出非特定症状的综合症。建筑设计者们应是避免和消除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主力军。指出建筑设计应从早期注重人体对气候生物的反应,发展为利用替代能源和适用技术,并且逐渐转向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建筑综合症 生态建筑 作用因素 共同作用 定性因素 通风系统 建筑设计 适用技术 替代能源 和谐统一 污染源 挥发性 设计者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本质及经济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习江鹏 郗恩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从节能减排的概念出发,通过类别分析与比较,透视出节能减排的经济学内涵与本质,并阐述了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可行性和适应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表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其实质就是保持运输资源的最充分利用,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最... 从节能减排的概念出发,通过类别分析与比较,透视出节能减排的经济学内涵与本质,并阐述了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可行性和适应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表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其实质就是保持运输资源的最充分利用,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最低的污染排放满足最大的交通运输需求。交通运输实施节能减排的理论分析将对我国进一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资源优化配置 节能减排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工厂重烃脱除工艺方案比选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凡平 田广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工厂重烃脱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多种重烃脱除方案的优劣性。以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处理规模为100×104 m3/d(20℃,101.325kPa)的广元LNG工厂现有装置为例,在脱水单元后新增1套脱重烃装置可取得良好的重... 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工厂重烃脱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多种重烃脱除方案的优劣性。以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处理规模为100×104 m3/d(20℃,101.325kPa)的广元LNG工厂现有装置为例,在脱水单元后新增1套脱重烃装置可取得良好的重烃脱除效果,减少重烃闪蒸气量,提高天然气液化率,降低LNG产品的比功耗,促进装置长周期满负荷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重烃脱除 变温吸附 工艺改造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氨生产过程天然气消耗状况的诊断和调优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开仕 曾凤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7,共3页
以合成氨生产的二段转化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系统的天然气消耗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诊断,提出了降低天然气消耗的调优方案。通过调整一、二段转化炉负荷,改造原转化系统等,使吨氨燃料天然气消耗从现有的350m3降至150m3左右,吨氨总天... 以合成氨生产的二段转化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系统的天然气消耗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诊断,提出了降低天然气消耗的调优方案。通过调整一、二段转化炉负荷,改造原转化系统等,使吨氨燃料天然气消耗从现有的350m3降至150m3左右,吨氨总天然气消耗从1060m3降至840m3,实现了节能和环保双重效益,显著降低了合成氨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天然气 节能 转化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LNG产业发展策略刍议 被引量:21
19
作者 华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146,共6页
作为天然气产业链的一部分,LNG产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包括:1协调进口LNG和管输气贸易安排,提升中国在国际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2制订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长期发展战略,争取到2030年中国能用8 000×104 t/a LNG替代近1×10... 作为天然气产业链的一部分,LNG产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包括:1协调进口LNG和管输气贸易安排,提升中国在国际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2制订液化天然气汽车(LNGV)长期发展战略,争取到2030年中国能用8 000×104 t/a LNG替代近1×108 t/a柴油,减少成亿吨的石油进口量;3对小型LNG液化产能和LNG罐箱车船运输进行统筹协调,与管网协同互补;4统一调度LNG设施,使其在波动很大的天然气管网调峰中发挥重要作用;5开发和推广新型低温冷媒和换冷、储冷技术,有效利用LNG冷能;6中国LNG产业将形成新型低碳产业群,每年具有数万亿元产值,提供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制造出新的高端出口品种,年减排数亿吨CO2和10%的细颗粒物(PM2.5)及其他污染,节约数百亿千瓦时的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产业链 LNGV 罐箱运输 天然气调峰 冷能利用 节能减排 低碳产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电产业低碳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艳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与调整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天然气发电产业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对我国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与调整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天然气发电产业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对我国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电力工业内部与关联领域的角度探讨了天然气发电行业的节能减排贡献;从发电产业运行管理和市场两个方面提出了天然气发电行业低碳发展的机制,包括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机制、产业集群与生态工业园区、能效标杆管理、清洁发展机制、碳交易机制、白色证书机制以及环保折价机制;最后提出了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电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机制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