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压中冷柴油机活塞温度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雷基林 申立中 +2 位作者 毕玉华 杨永忠 颜文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了解4100QBZL型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热负荷问题,实测了最大扭矩工况点和标定功率工况点下活塞顶面21个特征点,燃烧室5个特征点,火力岸、环岸和群部10个特征点的温度,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活塞顶部测点的温度值计算模拟得到了活塞顶... 为了解4100QBZL型废气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热负荷问题,实测了最大扭矩工况点和标定功率工况点下活塞顶面21个特征点,燃烧室5个特征点,火力岸、环岸和群部10个特征点的温度,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活塞顶部测点的温度值计算模拟得到了活塞顶部的温度场分布和等温线图。结果表明,增压中冷柴油机活塞顶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差异较大,排气侧和燃烧室喉口处温度较高,离燃烧室中心越远其温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温度测试 活塞 硬度塞 增压中冷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涡轮增压器涡轮非稳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于立国 马朝臣 +4 位作者 施新 张志强 张强 朱智富 赵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0,共5页
分析并完善了车用涡轮增压器涡轮非稳态特性测量及计算的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搭建了涡轮非稳态特性试验台,为涡轮的非稳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试验研究手段。对某型号的涡轮与发动机在典型工况下匹配时的非稳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 分析并完善了车用涡轮增压器涡轮非稳态特性测量及计算的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搭建了涡轮非稳态特性试验台,为涡轮的非稳态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试验研究手段。对某型号的涡轮与发动机在典型工况下匹配时的非稳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观察到了"涡轮非稳态特性圈"的现象,即涡轮的非稳态特性围绕着稳态特性形成了一个特性圈,对涡轮的非稳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涡轮增压器 涡轮 非稳态特性 试验台 脉冲发生器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路琼琼 申立中 +2 位作者 徐劲松 王贵勇 李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共6页
基于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分析了柴油机电控单元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车载故障诊断系统的国际标准和电控系统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提出了针对各子模块的故障诊断控制策略,并完成了故障诊断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主要应用参数的标定,利用E... 基于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分析了柴油机电控单元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车载故障诊断系统的国际标准和电控系统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提出了针对各子模块的故障诊断控制策略,并完成了故障诊断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主要应用参数的标定,利用ETAS公司的ASCET软件实现控制策略的模拟仿真并在某型号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控制策略可有效地实现柴油机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高压共轨柴油机 故障诊断 ASCET软件 模拟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ECU的可靠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余淼 刘胜龙 +1 位作者 朱李晰 夏永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4,共5页
针对国内某型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自主研发关键技术,开展了ECU可靠性试验研究。根据相关可靠性试验标准及汽车发动机ECU的具体特性,研究了ECU可靠性筛选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试验原理和实施流程,开发了ECU可... 针对国内某型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自主研发关键技术,开展了ECU可靠性试验研究。根据相关可靠性试验标准及汽车发动机ECU的具体特性,研究了ECU可靠性筛选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试验原理和实施流程,开发了ECU可靠性试验系统,并制订出详细的ECU可靠性联合试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国内某型汽车发动机ECU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平台设计合理,试验方案可行,经过试验的ECU样品,其平均寿命MTTF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可靠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子控制单元 可靠性试验 发动机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评价的新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玉峰 王子玉 +2 位作者 姜莉 尹艳君 王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9,共7页
通过了柴油机进气道稳流试验及其评价方法,推导出压缩比、充气效率和进气压差对涡流比的修正公式。针对某六缸船用柴油机进行试验测试及仿真计算,获得其进气终了的涡流比修正值。研究结果表明:仅对压缩比和充气效率修正,获得的结果比稳... 通过了柴油机进气道稳流试验及其评价方法,推导出压缩比、充气效率和进气压差对涡流比的修正公式。针对某六缸船用柴油机进行试验测试及仿真计算,获得其进气终了的涡流比修正值。研究结果表明:仅对压缩比和充气效率修正,获得的结果比稳流气道试验的Riacardo涡流比降低了16.1%;而通过对进气压力修正后,计算结果比稳流气道试验结果增加了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进气道 涡流比 稳流气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曲疲劳试验的柴油机曲轴疲劳寿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渊博 郝志勇 张焕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84,共5页
针对某高负荷车用柴油机,在提高最高燃烧压力条件下使用原有曲轴,在谐振式弯曲疲劳试验台上进行了曲轴弯曲疲劳试验,采用仿真的方法分析了曲轴在弯扭耦合下的疲劳强度,并对曲轴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带斜油孔的六面体网格曲轴模型... 针对某高负荷车用柴油机,在提高最高燃烧压力条件下使用原有曲轴,在谐振式弯曲疲劳试验台上进行了曲轴弯曲疲劳试验,采用仿真的方法分析了曲轴在弯扭耦合下的疲劳强度,并对曲轴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带斜油孔的六面体网格曲轴模型应力计算更准确;通过模拟弯曲疲劳试验,可以更准确地获取曲轴的材料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子模型法可有效优化曲轴圆角结构,提高曲轴疲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曲轴 弯曲疲劳试验 疲劳寿命 仿真 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形成的发动机噪声源识别及声功率计算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洋 倪计民 +1 位作者 褚志刚 王卫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49,共6页
为实现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中声源声功率的计算及排序,给出了将波束形成输出的传声器阵列平面声压贡献量缩放为声源表面声强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某发动机标定工况下的噪声源识别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缸盖罩、发动机缸体... 为实现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中声源声功率的计算及排序,给出了将波束形成输出的传声器阵列平面声压贡献量缩放为声源表面声强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某发动机标定工况下的噪声源识别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气缸盖罩、发动机缸体、排气旁通阀、发电机是该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其辐射声功率依次为102.3、97.5、96.2、94.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发动机 台架试验 噪声源识别 波束形成 声功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_x和碳烟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攀 蔡忆昔 +1 位作者 李小华 王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1,共4页
利用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制备一种CeO2-CuO/-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应用X衍射分析仪(XRD)、电镜扫描仪(SEM)等表面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的性能。设计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NTP)发生器,并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NPAC... 利用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制备一种CeO2-CuO/-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应用X衍射分析仪(XRD)、电镜扫描仪(SEM)等表面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的性能。设计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NTP)发生器,并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NPAC)试验系统。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NPAC技术对柴油机有害排放的作用规律,探索了排放物浓度、流量、滞留时间等因素对有害排放转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PAC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NOx排放明显降低;在NPAC作用下,碳烟转化效率最高接近60%。标定转速工况下,CeO2-CuO/-γAl2O3催化剂活性较好,NOx排放转化率最高,在中高负荷工况下,转速越高对应的NOx转化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溶液浸渍法 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剂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K纳米LaMnO_3催化分解柴油机PM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闫亚洲 韩文赫 +3 位作者 张琳 蔡忆昔 王攀 郑荣耀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用K+取代纳米LaMnO3催化剂中20%的La3+,制备了纳米催化剂La0.8K0.2MnO3,利用SEM和BET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试验台架上研究了排气温度对催化分解碳烟排放的影响,利用SEM和EDS对La0.8K0.2MnO3催化分解前后的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用K+取代纳米LaMnO3催化剂中20%的La3+,制备了纳米催化剂La0.8K0.2MnO3,利用SEM和BET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试验台架上研究了排气温度对催化分解碳烟排放的影响,利用SEM和EDS对La0.8K0.2MnO3催化分解前后的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PM)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催化剂均属于纳米级颗粒,La0.8K0.2MnO3催化分解碳烟效果较好;La0.8K0.2MnO3催化分解后,PM样品的粒径变小,排列更致密,C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颗粒 纳米催化剂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的机体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震涛 张鹏伟 +3 位作者 李京鲁 李建锋 陈占善 俞小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1,共5页
介绍了一种发动机机体的疲劳试验与仿真计算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基于计算和试验的S-N曲线,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统计学的疲劳试验方法可获得机体的许用安全系数,而材料特性及制造工艺是造成仿真... 介绍了一种发动机机体的疲劳试验与仿真计算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基于计算和试验的S-N曲线,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统计学的疲劳试验方法可获得机体的许用安全系数,而材料特性及制造工艺是造成仿真与试验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疲劳试验的统计结果合理选择仿真计算中强度降低因子Kf,可以有效提高仿真计算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发动机 机体 疲劳计算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进气道的优化计算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玉梁 杨跃滨 +3 位作者 祖炳锋 王岍 李德胜 丛玉坤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5-71,共7页
针对某车用柴油机改善进气的需求,通过结构分析与气道稳流试验对气道的宏观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方法,得到原始进气道流场的微观信息,发现气门流通截面、气道直流段、螺旋入口段和螺旋室等结构严重影响此进... 针对某车用柴油机改善进气的需求,通过结构分析与气道稳流试验对气道的宏观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分析方法,得到原始进气道流场的微观信息,发现气门流通截面、气道直流段、螺旋入口段和螺旋室等结构严重影响此进气道流通能力的提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优化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气道进行CFD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气道内气体的流速连续稳定,多处流动损失消失。采用加工与直接修磨现有缸盖的方法快速对原始气道进行优化。气道稳流试验证明:优化后气道流量系数提高8%,涡流比降低18%。最终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采用优化方案后发动机的排气温度明显下降,其动力性与经济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车用柴油机 螺旋进气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性能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建模 被引量:5
12
作者 严运兵 孙文凯 +1 位作者 刘旺 张光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7,共5页
根据PUMA试验台架上得到的某型发动机稳态、动态有关参数的数据,基于仿真分析软件MATLAB,运用小波分析等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得到了该型发动机的有关特性。在完成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主要基于试验数据查表描述法的发动机... 根据PUMA试验台架上得到的某型发动机稳态、动态有关参数的数据,基于仿真分析软件MATLAB,运用小波分析等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得到了该型发动机的有关特性。在完成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主要基于试验数据查表描述法的发动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证明了所提出的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发动机 性能试验 稳态 动态 数据处理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缸压信号爆震识别及强度评价的动态窗口域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力 李玉华 +2 位作者 朱长友 刘小强 吴连成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2,共5页
针对时基缸压信号的爆震检测,引入爆震能量相对标识参数ΔEI表征高通爆震信号在爆震窗口和参考窗口内的累积积分能量之差。随机选取若干爆震事件和非爆震事件,计算各事件的ΔEI和爆震因子KF随窗口宽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爆震事件的... 针对时基缸压信号的爆震检测,引入爆震能量相对标识参数ΔEI表征高通爆震信号在爆震窗口和参考窗口内的累积积分能量之差。随机选取若干爆震事件和非爆震事件,计算各事件的ΔEI和爆震因子KF随窗口宽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爆震事件的ΔEI随窗口宽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当窗口宽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ΔEI会达到最大并基本保持恒定;据此现象进行爆震窗口域的动态判定,可准确识别爆震发生和合理评价不同工况下的爆震强度。分别采用西门子VDO角基算法和时基动态窗口域方法对表征各种爆震倾向的154FMI、156FMI和171FMI小型高速汽油机进行了爆震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两种方法的爆震识别和强度评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爆震识别 爆震强度 信号处理 燃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疲劳试验及其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迅 俞小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5,共5页
介绍了曲轴疲劳试验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给出了这些方法的优劣对比。在失效数据的处理方法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对比了目前常用的... 介绍了曲轴疲劳试验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给出了这些方法的优劣对比。在失效数据的处理方法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对比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分布函数的形式以及参数估计方法。以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了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下的数据统计回归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各种分布在曲轴失效数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可靠性 曲轴 疲劳试验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加载式曲轴弯曲疲劳试验载荷标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迅 俞小莉 +1 位作者 李红珍 李京鲁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5,共3页
从谐振加载式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的谐振加载的基本原理入手,推导了动载荷原型函数的合理简化形式。利用所推导出的函数形式,建立了最小二乘拟合的数值算法。这种方法在数学形式上比现有的方法严密,且原型函数容易建立,计算方便,收敛性好,... 从谐振加载式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的谐振加载的基本原理入手,推导了动载荷原型函数的合理简化形式。利用所推导出的函数形式,建立了最小二乘拟合的数值算法。这种方法在数学形式上比现有的方法严密,且原型函数容易建立,计算方便,收敛性好,是对谐振加载式曲轴疲劳试验载荷标定方法的一种有益改进。改进的原型函数及其数值方法可以更好的适应更精确的信号处理及数据采集系统。长时间的试验观察和实践检验表明:这种改进的标定计算方法符合谐振加载的基本规律,适应性强,标定精度高,优于其它拟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谐振式加载 曲轴 疲劳试验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汽油机泵气损失影响因素分解及共性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琦军 刘敬平 +1 位作者 易鹏 袁志鹏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134,共9页
基于多台先进车用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性能对标试验数据,分析了泵气损失及其关键影响参数的共性规律,低速泵气损失随着负荷增高而减小,高速泵气损失随着负荷增高而增大。从气体流动损失角度分析可知,泵气损失主要由节气门的节流损失、进排... 基于多台先进车用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性能对标试验数据,分析了泵气损失及其关键影响参数的共性规律,低速泵气损失随着负荷增高而减小,高速泵气损失随着负荷增高而增大。从气体流动损失角度分析可知,泵气损失主要由节气门的节流损失、进排气阀处的节流损失和涡后压力损失三部分组成。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与二次开发表明节气门节流损失只与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相关,且可以通过简单关系式预测;气阀节流损失和涡后压力损失只与通过的气体的质量流量及有效流通面积相关,两者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此三项损失的算术合成与泵气损失的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了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油机 泵气损失 影响参数 共性规律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骆清国 冉光政 +1 位作者 刘红彬 王旭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0,86,共6页
基于某型大功率密度柴油机建立了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试验台架,并进行了热平衡台架试验和智能化冷却控制试验。试验表明: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能保证观测点温度在目标温度±1℃范围内变化,所消耗的功率比原冷却系统平均减小约10%。试... 基于某型大功率密度柴油机建立了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试验台架,并进行了热平衡台架试验和智能化冷却控制试验。试验表明: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能保证观测点温度在目标温度±1℃范围内变化,所消耗的功率比原冷却系统平均减小约10%。试验证明了所建立的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性和稳定性,能够以较小的耗功保证柴油机在合适的热状况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动力机械工程 冷却系统 智能化控制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结冰风洞的航空发动机结冰与防冰试验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赖庆仁 柳庆林 +2 位作者 郭龙 张平涛 易贤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航空发动机结冰和防冰过程复杂,数值计算无法对其进行准确模拟,因此试验研究是发动机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国首座大型结冰风洞已具备开展飞机翼段结冰试验的能力,有必要进一步发展航空发动机结冰与防冰试验技术,以满足下一步我... 航空发动机结冰和防冰过程复杂,数值计算无法对其进行准确模拟,因此试验研究是发动机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国首座大型结冰风洞已具备开展飞机翼段结冰试验的能力,有必要进一步发展航空发动机结冰与防冰试验技术,以满足下一步我国航空发动机型号设计与适航取证的需求。依托3 m×2 m大型结冰风洞,发展了进气模拟技术和热气供气技术,提出了一套结冰风洞试验流程及方法,并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进气部件开展了结冰风洞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可真实模拟发动机内外流耦合和压气机引气防冰状态,且提出的结冰风洞试验流程及方法合理可行,实现了试验动态过程监测及进气道内流场压力测量,为下一步我国航空发动机结冰防护系统设计与安全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风洞 航空发动机 进气模拟 热气供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道倾角的直喷式汽油机进气道气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钱旺 陈以川 +2 位作者 胡宗杰 吴志军 李理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3,共6页
基于传统PFI汽油机进气道设计了2种倾角的GDI汽油机进气道,分别进行了2种不同倾角的GDI汽油机进气道的双气门开启、单气门开启2种方式下的气道稳流试验,研究了不同气道倾角的进气道气流特性,以及产生涡流和滚流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 基于传统PFI汽油机进气道设计了2种倾角的GDI汽油机进气道,分别进行了2种不同倾角的GDI汽油机进气道的双气门开启、单气门开启2种方式下的气道稳流试验,研究了不同气道倾角的进气道气流特性,以及产生涡流和滚流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门升程下,气道倾角α=39°的进气道比气道倾角α=34°的进气道流量系数大;就滚流比和涡流比而言,当气门升程较大时,单气门开启时比双气门开启时有所增大;当气门升程大于3mm时,α=39°的进气道比α=34°进气道的滚流比和涡流比均有所增大。此外,与普通PFI汽油机进气道相比,2种倾角的GDI汽油机进气道流通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式汽油机 进气道 稳流试验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活塞异形销孔结构设计与疲劳试验的综合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小青 刘世英 +1 位作者 张文利 郑永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针对某高负荷柴油发动机活塞在试验中出现销孔磨损及机油粘结的现象,基于对销孔表面承载和混合润滑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优化销孔表面应力分布的曲面设计方法。设计了6种不同幂指数函数销孔型面,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活塞销孔的第三主应... 针对某高负荷柴油发动机活塞在试验中出现销孔磨损及机油粘结的现象,基于对销孔表面承载和混合润滑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优化销孔表面应力分布的曲面设计方法。设计了6种不同幂指数函数销孔型面,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活塞销孔的第三主应力分布对比,用于确定销孔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利用发动机试验进行了对比考核。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幂函数形式的活塞销孔型面结构可有效的均衡应力分布,达到了实现销孔动力润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 销孔 设计 疲劳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