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祥生 王应宗 +2 位作者 付克德 郇宜贤 张彦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93,共3页
实验观察表明,非生物体有消荧光现象,生物体也有消荧光现象。它是激光与物体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是一个多光子过程,并且荧光消失过程伴随二次谐波产生。荧光消失过程中,荧光能量部分地转换为二次谐波信... 实验观察表明,非生物体有消荧光现象,生物体也有消荧光现象。它是激光与物体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叶片的消荧光现象是一个多光子过程,并且荧光消失过程伴随二次谐波产生。荧光消失过程中,荧光能量部分地转换为二次谐波信号,经粗略计算,转换效率大约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荧光现象 多光子过程 二次谐波产生 植物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多光子解离亚磷酸三甲酯产生可见及紫外荧光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庆正 陶李 +1 位作者 俞书勤 孔繁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8-241,共4页
近年来,科学家们为了寻找一种在可见区工作的化学激光体系,重新对一些高放热的磷化物的化学发光反应发生兴趣.对磷化物光解行为的研究表明,光解过程和产物与燃烧反应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磷化物光解方面的初步探索.十年前,Merrow 和Nogar... 近年来,科学家们为了寻找一种在可见区工作的化学激光体系,重新对一些高放热的磷化物的化学发光反应发生兴趣.对磷化物光解行为的研究表明,光解过程和产物与燃烧反应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磷化物光解方面的初步探索.十年前,Merrow 和Nogar 曾用T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过程 自由基 亚磷酸三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飞秒激光诱导Ce^(3+)掺杂闪烁晶体的上转换发光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晨 杨旅云 +3 位作者 董永军 徐军 陈丹平 邱建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6-530,共5页
本文研究了红外飞秒激光照射下Ce3+掺杂的YAP和LSO两种闪烁晶体的上转换发光现象。实验发现在飞秒激光泵浦下,这两种晶体的荧光均来自于Ce3+离子的5d-4f跃迁。荧光强度与泵浦光功率之间的依赖关系揭示了Ce3+:YAP和Ce3+:LSO晶体的上转换... 本文研究了红外飞秒激光照射下Ce3+掺杂的YAP和LSO两种闪烁晶体的上转换发光现象。实验发现在飞秒激光泵浦下,这两种晶体的荧光均来自于Ce3+离子的5d-4f跃迁。荧光强度与泵浦光功率之间的依赖关系揭示了Ce3+:YAP和Ce3+:LSO晶体的上转换过程皆由三光子吸收过程所主导。分析表明,Ce3+:YAP和Ce3+:LSO晶体中的三光子吸收是三光子同时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闪烁晶体 多光子过程 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简并多光子Tavis-Cummings模型中的量子纠缠特性(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王云 刘宝元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7-1393,共7页
利用冯·纽曼约化熵理论研究了多模相干态光场与两等同二能级原子简并多光子相互作用系统量子纠缠演化特性,得到了多模光场量子纠缠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双模光场与两原子相互作用时量子纠缠的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量子纠缠随着... 利用冯·纽曼约化熵理论研究了多模相干态光场与两等同二能级原子简并多光子相互作用系统量子纠缠演化特性,得到了多模光场量子纠缠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双模光场与两原子相互作用时量子纠缠的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量子纠缠随着光子简并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着初始平均光子数的增加,量子纠缠演化的周期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当场与原子远离共振时,量子纠缠随着频率失谐量的增大而减弱;当失谐量足够大时,场与原子几乎总是处于纠缠状态.这些结论对于纠缠态或纯态的制备及获取光学系统中的量子信息研究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纠缠 多模光场 简并多光子过程 TAVIS-CUMMING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原子的多光子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学俊 刘强 徐向东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0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氢原子的多光子过程,特别是多光子跃迁几率与激光强度的关系,多光子电离过程中光电子的角分布。所得结果表明,前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一种计算多光子跃迁几率的方法是相当合理的,而且其应用也相当方便。
关键词 氢原子 多光子过程 跃迁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激光作用下四甲基硅的MPI和硅原子的(1+1)电离
6
作者 施德恒 能永建 +3 位作者 陆庆正 余枝广 马兴孝 孔繁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本文利用平行板电极装置及飞行时间质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四甲基硅进行了多光子电离光谱及飞行时间质谱的研究得到了激光激发波长在390.6nm处硅原子的一个单光子共振峰,获得了该分子在这个波长点处的飞行时间质谱。
关键词 四甲基硅 多光子电离 光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激光作用下四甲基硅的MPI和硅原子的(2+1)电离
7
作者 施德恒 刘新建 +3 位作者 陆庆正 余枝广 马兴孝 孔繁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6-371,共6页
本文报道了在390~371nm内利用平行板电极装置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四甲基硅进行MPI光谱及TOF质谱研究的实验结果,并据此讨论了该分子可能的MPI机理。
关键词 四甲基硅 多光子电离 光化学 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反Al_2O_3/SiO_2膜内超快激光预损伤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伟 邢昕 +7 位作者 韩冬佳 李泽汉 薛冰 小林孝嘉 杜鹃 赵元安 冷雨欣 邵建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3-127,共5页
利用紫外飞秒激光光谱技术研究了Al_2O_3/SiO_2高反射膜内的超快载流子动力学。通过实验,发现该反射膜Al_2O_3层的载流子动力学在紫外反射膜的激光诱导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泵浦-探测实验,发现紫外飞秒激光与光学薄膜作用后,... 利用紫外飞秒激光光谱技术研究了Al_2O_3/SiO_2高反射膜内的超快载流子动力学。通过实验,发现该反射膜Al_2O_3层的载流子动力学在紫外反射膜的激光诱导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泵浦-探测实验,发现紫外飞秒激光与光学薄膜作用后,光学薄膜反射率有所下降,且探测光反射率变化的峰值在约2.3 ps的时间内从417 nm左右转移到402 nm左右。为了更好的解释激光诱导载流子动力学,一个具体的理论模型被提出来,该模型指出导带自由电子弛豫过程中与晶格相互作用,产生距导带一个光子能量的中间缺陷态,其初始电子密度影响了材料损伤阈值高低。通过该理论模型得出的激光损伤阈值数据和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损伤 多光子过程 光学材料 超快激光光谱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门操控腔内多光子过程中原子最大相干性恢复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岸 刘小娟 +3 位作者 彭朝晖 刘明伟 贾春霞 姜春蕾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9-314,共6页
考虑初始处于最大纠缠态的两全同二能级原子,将其中一个注入单模真空态腔场中发生多光子共振相互作用,而将腔外原子及腔场视为腔内原子的环境,研究通过操作腔外原子实现腔内原子最大相干性恢复调控.考察对腔外原子作Hadamard门操作及基... 考虑初始处于最大纠缠态的两全同二能级原子,将其中一个注入单模真空态腔场中发生多光子共振相互作用,而将腔外原子及腔场视为腔内原子的环境,研究通过操作腔外原子实现腔内原子最大相干性恢复调控.考察对腔外原子作Hadamard门操作及基态测量前后两种情况下,腔内原子约化密度矩阵非对角元时间演化曲线.结果表明:对腔外原子操作前,腔内原子总是处于混合态或经典态,相干性不能恢复;对腔外原子操作后,腔内原子密度矩阵非对角元呈现周期性演化,最大相干性可周期性恢复,而且最大相干性恢复周期随光子数目k增大而变小.通过利用腔场与原子之间的共振相互作用和原子之间的纠缠,可实现腔内原子相干性恢复远程控制,与单光之过程相比,多光子过程更有利于原子相干性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门操作 基态测量 多光子过程 原子最大相干性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双光子吸收化合物NT-G1和NO-G1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国华 杨平 +5 位作者 蒋宛莉 郭晓稚 许贵宝 蒋雪璋 沈梁 王筱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0-603,共4页
选择氮杂芴(咔唑)为π中心,分别以三苯胺和二唑取代基为“枝”,合成了两个强双光子吸收的氮杂芴衍生物2,8 双(4 三苯胺乙烯基) N 乙基氮杂芴(简称NT G1)和2,8 双(2 (4’乙氧基) 5 (4’苯乙烯) 1,3,4 二唑) N 基氮杂芴(简称NO G1),... 选择氮杂芴(咔唑)为π中心,分别以三苯胺和二唑取代基为“枝”,合成了两个强双光子吸收的氮杂芴衍生物2,8 双(4 三苯胺乙烯基) N 乙基氮杂芴(简称NT G1)和2,8 双(2 (4’乙氧基) 5 (4’苯乙烯) 1,3,4 二唑) N 基氮杂芴(简称NO G1),进行了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表征。飞秒钛宝石激光器泵浦下,NT G1 和NO G1 溶液发出强双光子上转换荧光,且后者的双光子荧光发射截面是前者的7倍;双光子荧光法计算出NT G1 和NO G1 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别为215GM和454GM。分子构型优化表明,NT G1分子中心“氮杂芴”所在平面与两端苯环呈螺旋桨式排布;而NO G1 分子共轭长度增大,且中心的“氮杂芴”与两端延伸的“枝”呈平面构型;从结构上看,NO G1分子属“D A πA D”型,具有明显的pn 结模式,这些都使NO G1 分子具有更好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因而有较高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8-双(4-三苯胺乙烯基)氮杂芴 2 8-双(2-(4’-乙氧基)-5-(4’-苯乙烯)-1 3 4-噁二唑)-N-乙基氮杂芴 双光子吸收 双光子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过程的光强指数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文跃 魏杰 +2 位作者 张冰 方黎 蔡继业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0-136,共7页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三能级系统多光子过程的光强指数。给出了光强指数随激光光强变化关系图。并用此图对光强指数的过渡区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过渡区能向我们提供关于多光子过程的许多信息。同时,我们还用一些数值模拟计算,与文...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三能级系统多光子过程的光强指数。给出了光强指数随激光光强变化关系图。并用此图对光强指数的过渡区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过渡区能向我们提供关于多光子过程的许多信息。同时,我们还用一些数值模拟计算,与文献[9]结果的比较,以及我们的实验结果来表明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过程 光强指数 过渡区 吸收截面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腔场多光子过程的压缩现象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堂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采用推广的Jaynes-Cummings模型,研究了一个级联型三能级原子与初始处于相干态的双模场多光子作用过程,揭示了双模场多光子过程的压缩现象,并解释了双模压缩与单模压缩比较出现不同压缩深度的原因.
关键词 双模腔场 多光子过程 压缩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啁啾频率对势阱产生正负电子对的增强
13
作者 王莉 李烈娟 +1 位作者 麦丽开·麦提斯迪克 谢柏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用计算量子场论方法研究了非线性啁啾频率对势阱中正负电子对产生的增强效应。研究了由静态势阱和动态势阱组成的组合势阱中产生的正负电子对的密度、产额和能谱等性质随着啁啾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组合势阱的频谱和瞬时束缚态。发现非线... 用计算量子场论方法研究了非线性啁啾频率对势阱中正负电子对产生的增强效应。研究了由静态势阱和动态势阱组成的组合势阱中产生的正负电子对的密度、产额和能谱等性质随着啁啾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组合势阱的频谱和瞬时束缚态。发现非线性啁啾效应对低频区域比较敏感,与固定频率情况相比可以使粒子数增加2~3倍。与组合势阱相比,非线性啁啾效应对单个振荡势阱更敏感。在低频下单个振荡的势阱中正负电子对产额可提高多个数量级。这是因为在低频下单个振荡的势阱中,主要通过量子隧穿过程产生的正负电子对数目非常低。非线性啁啾效应增加了高频场成分,提高了多光子过程和动力学辅助机制。由于高频抑制作用,所以非线性啁啾效应对高频区域粒子的增量不大,甚至会抑制正负电子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电子对产生 非线性啁啾频率 计算量子场论 多光子过程 动力学辅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能级原子和两个压缩态光场多光子相互作用中的量子效应
14
作者 董俊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具有A型跃迁结构的三能级原子与两个压缩态光场多光子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些量子效应。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不同参数条件下原子能级布居数反转的时间特性,光场平均光子数及其统计性质的时间演化,并讨论了多光子过程对加深光场压... 本文研究了具有A型跃迁结构的三能级原子与两个压缩态光场多光子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些量子效应。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不同参数条件下原子能级布居数反转的时间特性,光场平均光子数及其统计性质的时间演化,并讨论了多光子过程对加深光场压缩状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多光子相互作用使系统的基本Rabi振荡频率增大,崩坍—复原持续期缩短,Mandel参数的改变加剧,光场的压缩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过程 光子统计 量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