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File S-函数在时域路面不平度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潘双夏 陈助碧 冯培恩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年第4期379-384,共6页
时域路面不平度建模对道路汽车振动时程分析、汽车台架试验、车路耦合动力学分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FileS-函数编程的方法来实现时域路面不平度的线性滤波和谐波叠加模拟生成,使用M-FileS-函数可方便地更改参数(路面不平度等级和车... 时域路面不平度建模对道路汽车振动时程分析、汽车台架试验、车路耦合动力学分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FileS-函数编程的方法来实现时域路面不平度的线性滤波和谐波叠加模拟生成,使用M-FileS-函数可方便地更改参数(路面不平度等级和车速),并可被Simulink直接调用.仿真结果表明,线性滤波法和谐波叠加法均能在谱一致准则下生成不同路面及车速下的时域路面不平度,但谐波叠加法的效果和精度优于线性滤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le s-函数 线性滤波 谐波叠加 时域路面不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中部428构造带近S-N向走滑断裂的形成时期及其在中生代期间的调节转换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子涵 于海波 +2 位作者 张参 戴黎明 李法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1,共11页
渤海湾盆地中部428构造带自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叠加改造过程,区域内发育了大量的近S-N向与近EW向褶皱、断层构造,并控制了潜山的形成。然而目前对428构造带的研究仅局限于探索区域内潜山构造成因及其油气圈闭特性,对区域内... 渤海湾盆地中部428构造带自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叠加改造过程,区域内发育了大量的近S-N向与近EW向褶皱、断层构造,并控制了潜山的形成。然而目前对428构造带的研究仅局限于探索区域内潜山构造成因及其油气圈闭特性,对区域内的断裂系统,尤其是发育的大量近S-N向断裂的形成时期及其后期演化过程中所起到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鉴于此,为明确其形成时期、探索其对区域构造格局演化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石臼坨凸起东侧428构造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域典型的地震剖面进行精确解析,对其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428构造带与石臼坨凸起东侧连接处存在一条近S-N向走滑断裂;(2)该走滑断裂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印支期。根据古生界褶皱和薄底构造的分布特征可知,该走滑断裂最初为近E-W向逆冲推覆断裂的侧向断坡;(3)近S-N向走滑断裂阻挡了燕山期NWW向的逆冲推覆作用,从而控制古生界和中生界大量协调褶皱的发育。而近E-W向断裂表现为压扭性质,控制了中生界雁列式褶皱的形成。基于以上认识,认为该近S-N向走滑断裂在印支-燕山期均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转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向走滑断裂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构造叠加 428构造带 石臼坨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叠加法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方吉 兆文忠 朴明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6-192,共7页
针对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从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叠加法的动态结构应计算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正确性,该方法以时变载荷作用下焊接结构的动平衡为基础,考虑结构自身振动加速度对用于评价焊缝疲劳寿命的结构应力的影响,... 针对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从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叠加法的动态结构应计算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正确性,该方法以时变载荷作用下焊接结构的动平衡为基础,考虑结构自身振动加速度对用于评价焊缝疲劳寿命的结构应力的影响,实现了动态载荷下焊接结构的动态结构应力计算,有效地拓宽了主S-N曲线疲劳预测方法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结构应力 动力学 s-N曲线法 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重合网格法的等大共面的三维表面裂纹交互因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其青 谢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有限元重合网格法是一种发展中的简单、可行的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文中将该方法扩展应用于分析三维线弹性断裂力学多裂纹问题。详细地介绍了有限元重合网格法在多裂纹问题中的基本原理,并以受远端均匀拉伸应力作用的含2个等大共面的... 有限元重合网格法是一种发展中的简单、可行的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文中将该方法扩展应用于分析三维线弹性断裂力学多裂纹问题。详细地介绍了有限元重合网格法在多裂纹问题中的基本原理,并以受远端均匀拉伸应力作用的含2个等大共面的半椭圆表面裂纹的有限宽有限厚板为例,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三维多裂纹交互因子,同时详细讨论了结构几何参数、裂纹形状参数、相对裂纹位置和裂纹前沿位置对裂纹交互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重合网格法 表面裂纹 多裂纹 裂纹交互因子 三维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M网络中ON-OFF源迭加的泊松过程近似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荣恒 李福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0-26,共7页
研究了ATM网络的特性,并用批到达泊松过程去近似描述该网络的多个输入ON-OFF源的迭加过程,获得了排队系统Mr/G/1的解。
关键词 ON-OFF源 泊松过程 迭加 ATM网络 排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间距及铺层角度对复合材料分层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学领 孙秦 +1 位作者 原梅妮 菊池正纪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0,共4页
分层问题是复合材料层合板最常见问题,据统计约60%的层合板失效都与分层相关。通过基于虚裂纹闭合技术(VCCT)的重合网格法(S-FEM),分析了不同铺层角度及裂纹间距对应变能释放率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可看出,应变能释放率随铺层角度增加而减... 分层问题是复合材料层合板最常见问题,据统计约60%的层合板失效都与分层相关。通过基于虚裂纹闭合技术(VCCT)的重合网格法(S-FEM),分析了不同铺层角度及裂纹间距对应变能释放率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可看出,应变能释放率随铺层角度增加而减小;在裂纹尖端距离相对较小时,距离对能量释放率的影响要远大于铺层角度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合网格法(s-FEM) 复合材料分层 应变能释放率(sERR) 虚裂纹闭合技术(VC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有限元重合网格法研究非等大共面表面裂纹交互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伟 黄其青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9-832,共4页
有限元重合网格法是一种发展中的简单、可行的有限元方法。文中首先详细介绍有限元重合网格法在多裂纹问题中的基本原理,其次应用该方法计算分析受远端拉伸应力作用的两个非等大共面的有限大体中表面裂纹交互因子,同时详细讨论裂纹形状... 有限元重合网格法是一种发展中的简单、可行的有限元方法。文中首先详细介绍有限元重合网格法在多裂纹问题中的基本原理,其次应用该方法计算分析受远端拉伸应力作用的两个非等大共面的有限大体中表面裂纹交互因子,同时详细讨论裂纹形状参数和相对裂纹位置对裂纹交互因子的影响。文中结果和结论可为工程三维结构广布损伤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重合网格法 表面裂纹 多裂纹 裂纹交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结构模态结构应力法程序开发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尚超 王东坡 +1 位作者 李向伟 方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I0003,共8页
主S-N曲线法作为疲劳计算的新方法在焊接结构疲劳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为了实现该方法在试验载荷下基于稳态动力学计算结果开展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引入台架模型作为边界条件,实现将试验载荷作为仿真分析的输入,基于模态叠加法的稳... 主S-N曲线法作为疲劳计算的新方法在焊接结构疲劳分析中被广泛采用.为了实现该方法在试验载荷下基于稳态动力学计算结果开展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引入台架模型作为边界条件,实现将试验载荷作为仿真分析的输入,基于模态叠加法的稳态动力学理论获得较准确的焊缝动态响应.其次在主S-N曲线法的准静态计算流程基础上,扩展其内涵,提出基于模态结构应力叠加的动态结构应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稳态动力学计算的模态坐标与焊缝的模态结构应力进行叠加,实现动态结构应力计算及动态等效结构应力计算,再采用主S-N曲线进行寿命评估预测.进一步开发了焊接结构模态结构应力法疲劳评估软件,基于该软件开展了车体疲劳评估和疲劳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更能有效地识别出动态加载下车体的疲劳破坏部位,验证了该方法在试验动态载荷加载下开展焊接结构疲劳评估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研究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理论和拓展主S-N曲线法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模态叠加法 s-N曲线法 动态结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多相位分段调制干扰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彦鸿 俞道滨 +1 位作者 王宏艳 贾鑫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6,共6页
针对部分相参干扰的信号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相位分段调制的干扰方法,对其原理进行详细说明,给出了干扰输出的数学推导,得到多矢量叠加的结果。以脉冲多普勒雷达为例,分析脉间多相位分段调制干扰在多普勒域的干扰效果,通过对调制参... 针对部分相参干扰的信号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相位分段调制的干扰方法,对其原理进行详细说明,给出了干扰输出的数学推导,得到多矢量叠加的结果。以脉冲多普勒雷达为例,分析脉间多相位分段调制干扰在多普勒域的干扰效果,通过对调制参数的设置可以得到范围可控的局部遮盖效果。最后进行仿真验证,说明应用该干扰技术能够在多普勒域产生遮盖效果,有效破坏雷达对目标速度信息的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相参干扰 信号设计 多相位分段调制 多矢量叠加 脉冲多普勒雷达 局部遮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