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reent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method via GVD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aofang Hu Yue Xin Hao 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732-744,共13页
In the constrained reentry trajectory design of hypersonic vehicles, multiple objectives with priorities bring about more difficulties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Therefore, a multi-objective reentry trajectory opti... In the constrained reentry trajectory design of hypersonic vehicles, multiple objectives with priorities bring about more difficulties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Therefore, a multi-objective reent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MORTO) approach via generalized varying domain (GVD) is proposed. Using the direct collocation approach, th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problem involving multiple objectives is discretized into a nonlinear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with priorities. In terms of fuzzy sets, the objectives are fuzzified into three types of fuzzy goals, and their constant tolerances are substituted by the varying domain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the objective with higher priority has higher satisfactory degree, the priority requirement is modeled as the order constraints of the varying domains. The corresponding two-side, single-side, and hybrid-side varying domain models are formulated for three fuzzy relations respectively. By regulating the parameter, the optimal reentry trajectory satisfying priorities can be achieved.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about the parameter is analyzed, and the algorithm to find its specific value for maximum priority difference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and the comparisons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vehicle reentry trajectory desig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generalized varying domain direct colloc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perative task allocation for heterogeneous multi-UAV us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30
2
作者 WANG Jian-feng JIA Gao-wei +1 位作者 LIN Jun-can HOU Zhong-x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32-448,共17页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UAVs in complicated tasks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cheapness and consistence,the performance of heterogeneous multi-UAVs with proper coo...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UAVs in complicated tasks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cheapness and consistence,the performance of heterogeneous multi-UAVs with proper cooperative task allocation is superior to over the single UAV.Accordingly,several constraints should be satisfied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cooperation,such as special time-window,variant equipment,specified execution sequence.Hence,a proper task allocation in UAVs is the crucial point for the final success.The task allocation problem of the heterogeneous UAVs can be formulated a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coupled with the UAV dynamics.To this end,a multi-layer encoding strategy and a constraint scheduling method are designed to handle the critical logical and physical constraints.In addition,four optimization objectives:completion time,target reward,UAV damage,and total range,are introduced to evaluate various allocation plans.Subsequently,to efficiently solve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an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MOQPSO)algorithm is proposed.During this algorithm,a modified solut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designed to guide algorithmic evolution;both the converg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ar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and boundary solutions which may produce some special allocation plans are preserved.Moreover,adaptive parameter control and mixed update mechanism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algorithm.Finally,both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ooperative task allocation HETEROGENEOUS CONSTRAIN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olution evalu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model for simultaneous reconfigur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llo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capacitors with considering uncertainties 被引量:9
3
作者 Sajad Najafi Ravadanegh Mohammad Reza Jannati Oskuee Masoumeh Karim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37-1849,共13页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solve a combinatorial problem consisting of distribution system reconfigur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zing and siting simultaneously a...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solve a combinatorial problem consisting of distribution system reconfigur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zing and siting simultaneously and to improve power system's accountability and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Due to finding solution which is closer to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load forecasting, market price errors and the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the variable output power of wind based DG units are put in consideration. This work employs NSGA-II accompanied by the fuzzy set theory to solve the aforementioned multi-objective problem. The proposed scheme finally leads to a solution with a minimum voltage deviation, a maximum voltage stability, lower amount of pollutant and lower cost. The cost includes the installation costs of new equipment, reconfiguration costs, power loss cost, reliability cost, cost of energy purchased from power market, upgrade costs of lines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DGs.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mproves power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in lower costs besides its preserve, with the operational indic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acceptable level.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s usefulness, it was applied on the IEEE 33-bus distribution system then 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with initial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reconfiguratio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tting and sizing capacitor allocation electric distribution system uncertainty modeling scenario based-stochastic programm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吕琴 王燕妮 +1 位作者 热比古丽·热合曼 甫凤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9,14,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级178名大二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教学前后分别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学... 目的 探讨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级178名大二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教学前后分别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学生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自信心和求知欲5个维度得分,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及学习驱动力、控制学习、扎实学习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5);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得分率及各维度得分率为65.85%~90.35%。结论 心理情景剧微电影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教学满意度,此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护理心理学 心理情景剧 微电影 教学法 批判性思维 学习积极主动性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伪善的影响机制研究
5
作者 鲁锦涛 郭帅帅 +2 位作者 王春燕 林文芳 郭晏伶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1通过情境实验对362名被试进行实验调查分析,发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下,随着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的提高,...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情境实验法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1通过情境实验对362名被试进行实验调查分析,发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下,随着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的提高,员工感知企业伪善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企业实质性社会责任行为中介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员工感知企业伪善的影响。研究2通过2(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高vs.低)×2(企业社会责任决策包容氛围:高vs.低)的情境实验对334份实验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对研究1结果进行了再次检验,进一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决策包容氛围强化了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对企业实质性社会责任行为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理想主义道德标准 员工感知企业伪善 重大突发事件 情境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usdorff距离和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
6
作者 李永刚 潘建铭 +2 位作者 刘淇玉 吴滨源 甘景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系统谐波阻抗变化及背景谐波电压变化均会影响谐波责任划分结果准确性,同时背景谐波电压波动亦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尚无统一方法同时解决上述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和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先,采用Hausdo... 系统谐波阻抗变化及背景谐波电压变化均会影响谐波责任划分结果准确性,同时背景谐波电压波动亦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尚无统一方法同时解决上述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和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先,采用Hausdorff距离算法筛选稳定数据段,计算等效系统谐波阻抗和等效背景谐波电压;然后,将等效参数和采样数据分别聚类,根据类簇配对法对等效参数类簇与采样数据类簇配对,确定运行场景,对多个运行场景下的谐波责任进行划分;最后,建立典型三馈线模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分别适用于解决系统谐波阻抗变化及背景谐波电压变化问题,又减小了背景谐波电压波动影响,提高了谐波责任划分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责任划分 背景谐波电压 系统谐波阻抗 类簇配对法 运行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S的无人两栖作战车系统需求分析与仿真
7
作者 孙雪 王东辉 +2 位作者 占正勇 刘文金 崔玉伟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针对未来战争对无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提出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和复杂环境的新型无人系统——两栖无人作战车系统,同时具备地面行驶、墙面爬行、空中飞行和协同作战能力。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 针对未来战争对无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提出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和复杂环境的新型无人系统——两栖无人作战车系统,同时具备地面行驶、墙面爬行、空中飞行和协同作战能力。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在分析其应用任务场景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任务场景、桌面模型、仿真验证,深入分析两栖无人作战车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扩展无人系统任务环境、提升自主作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系统 任务场景 ABMS方法 仿真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应用场景下构网型变流器的输出特性及其等价性分析
8
作者 李毅丰 张学 +2 位作者 韦统振 熊佳旺 裴玮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30,共13页
全球环境问题和化石能源枯竭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具有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然而,与传统同步机不同,传统的跟网型电力电子变流器无法为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持,从而增加了系统不稳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 全球环境问题和化石能源枯竭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具有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正在迅速发展。然而,与传统同步机不同,传统的跟网型电力电子变流器无法为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持,从而增加了系统不稳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构网型变流器被提出。构网型控制方法通过设计功率同步控制律来自主支撑变流器端口电压。基于这一概念,构网型变流器已经成功应用于微电网系统。但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部分微网内构网控制技术的简化条件不再适用,面对更多复杂应用场景的构网型变流器输出特性亟需分析和总结。为此,总结并分析了典型构网型变流器的小信号模型以及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输出特性,并分析了不同的典型构网型控制方法间的等效条件。同时,针对含有构网型变流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次系统地分析了构网型变流器“虚拟阻尼”“阻尼”和“阻抗”对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方法 复杂应用场景 输出特性 阻尼 阻抗 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碳达峰预测研究
9
作者 王雪同 鲁垠涛 +4 位作者 姚宏 胡倩 邱圣明 郭淑慧 费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0,53,共8页
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碳减排效果直接影响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论文核算了2000—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总量,利用GDIM解析了2006—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运用STIRPAT... 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碳减排效果直接影响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论文核算了2000—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总量,利用GDIM解析了2006—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运用STIRPAT扩展模型预测了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制造业产出规模、产出碳强度是影响制造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产出规模是碳排放最大的促增效应,而产出碳强度对碳减排贡献非常突出。技术创新发展虽然是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其相关因素并未带来大规模碳减排效应。低速、中速、高速情景下制造业均在2026年前实现碳达峰,改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碳减排措施可有效促进制造业整体的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GDIM)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面约束下交直流混联送端电网直流回降保供调控策略
10
作者 段龙翔 刘挺坚 +3 位作者 刘友波 邱高 叶希 高剑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5-175,共11页
受新能源间歇性短缺、区内负荷高峰的双重影响,清洁能源富集的送端电网将面临保供压力。现有研究鲜有考虑直流回降对送端区域负荷保供的作用。然而,清洁能源发电基地混合外送模式下,交流断面输电能力与直流外送功率存在耦合,须在保供调... 受新能源间歇性短缺、区内负荷高峰的双重影响,清洁能源富集的送端电网将面临保供压力。现有研究鲜有考虑直流回降对送端区域负荷保供的作用。然而,清洁能源发电基地混合外送模式下,交流断面输电能力与直流外送功率存在耦合,须在保供调控中协调直流回降功率与交流断面功率控制、负荷需求缺口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构建直流联络线的分挡控制模型,考虑直流外送功率与送端交流断面限额的耦合关系构建条件断面约束,以失电惩罚因子量化负荷重要程度,利用极端场景法分析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影响,松弛条件断面约束中逻辑判断的非线性因素,以提升模型求解效率。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策略可克服新能源容量缺口、断面通道卡口等不利因素,有效保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面约束 交直流混联电网 可再生能源 保供 极端场景 松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多情景格局预测:以重庆市为例
11
作者 沈祺林 牟凤云 +1 位作者 朱诗柔 朱智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7-2636,共10页
土地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区域生态安全系统产生严重影响。为探究近年来重庆市及2030年生态安全变化情况,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PLUS(patch-level land use simul... 土地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区域生态安全系统产生严重影响。为探究近年来重庆市及2030年生态安全变化情况,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PLUS(patch-level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模拟2030年自然发展、生态优先、发展优先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基于生态学角度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突变模型定量评价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结果表明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耕地面积减少3 995.14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147.36 km^(2),实现城市快速发展;2000—2020年重庆市生态安全处于一般安全等级以上面积占比呈增加-降低-增加-减少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三种情景下处于在相对安全及以上占64.53%、67.31%、55.97%;重庆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与人口密度、GDP等空间格局相反,与植被覆盖、坡度等自然数据空间格局相符。通过对往年及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生态评定,为生态及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评价 多情景模拟 突变级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场景化的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璐 方巧悦 +2 位作者 冀强 崔敏杰 张强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聚焦中国管理实践问题的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落实新发展格局下国家高层次商科人才培养战略的关键。本文以“商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为目标,以数字技术搭建场景化课程体系为核心,以组织化科研团队为支撑,以多元化桥接平台为载体,创... 聚焦中国管理实践问题的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落实新发展格局下国家高层次商科人才培养战略的关键。本文以“商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为目标,以数字技术搭建场景化课程体系为核心,以组织化科研团队为支撑,以多元化桥接平台为载体,创新性地提出“VR案例行动学习法”教学模式,通过“企业+”和“项目+”双元化场景赋能商科研究生由“科学素养”向“社会服务”转化,构建新型产学研用同频共振生态系统,逐步探索出“面向中国管理实践情境的数字场景化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打破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相对封闭性,显著提升商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解决诸如商业实践案例“融不进”课堂,“所学”与“所需”存在差距等问题,为高等教育商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新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场景化 VR案例行动学习法 商科研究生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下闭环供应链网络优化
13
作者 刘秀磊 杨玉香 马卫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4-696,共13页
为对比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影响,以经济成本最小、碳排放量最低、社会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不同政策下的多目标情景—模糊优化模型,分别用多情景优化和三角模糊数处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基于顾客需求和地区发... 为对比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影响,以经济成本最小、碳排放量最低、社会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不同政策下的多目标情景—模糊优化模型,分别用多情景优化和三角模糊数处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基于顾客需求和地区发展的双维度评价指标构建社会效益目标函数,然后设计适用于整数规划的多目标到达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证明,再制造补贴、碳税政策均能显著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两项政策的作用机制相似,两者均可通过调控实施力度影响企业的再制造规模,进而在促进减排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为了实现政策效用最大化,在实施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补贴的边际效益及企业承受的成本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补贴 碳税 闭环供应链 情景—模糊优化 多目标到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多情景内涝灾害的医疗服务韧性测度——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14
作者 舒建峰 彭翀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8,共13页
随着极端降雨事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城市空间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医疗设施是保障居民日常就医服务、提供应急医疗响应的核心要素之一,提升医疗设施应对多灾害风险的动态响应能力至关重要。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多情... 随着极端降雨事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城市空间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医疗设施是保障居民日常就医服务、提供应急医疗响应的核心要素之一,提升医疗设施应对多灾害风险的动态响应能力至关重要。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多情景内涝灾害模拟,并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开展多情景、多搜索半径下的医疗服务韧性测度。结果表明:①武汉市中心城区医疗服务资源整体丰富;10年、50年、100年一遇3种内涝灾害情景下,路段、医疗设施和人口活动单元出现不同比例的淹没风险;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单元呈现“圈层+飞地”特征。②搜索半径为9 min的紧急状态日常医疗需求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医疗服务韧性水平整体较高,3种内涝灾害情景下均有超过50%的单元表现出医疗服务功能上升的特征;同时,灾害级联效应造成约4%~5%的单元的医疗服务功能显著下降。③随着搜索半径从9、18 min增加至36 min,3种内涝灾害情景下医疗服务韧性水平均出现了显著下降;相比紧急状态下日常医疗服务韧性受影响的范围小、局部受影响程度大的特点,平时状态下日常医疗服务韧性呈现出受影响的范围更广、受影响程度更小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医疗服务资源多情景需求优化以及应对灾害风险的国土空间设施体系完善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灾害 情景模拟 医疗服务韧性 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综述与展望
15
作者 周丹 蒋达 +2 位作者 朱嘉炜 张琦 朱元龙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3-525,共13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内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系统实际规划与运行面临各种风险,给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削弱或消除不确定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是综合能源系统领域的重...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内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系统实际规划与运行面临各种风险,给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削弱或消除不确定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是综合能源系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首先,本文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分布式能源、负荷、交通以及能源价格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其次,重点对场景法、点估计法、区间分析法、模糊分析法以及不确定集等多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这些方法在综合能源系统能源预测、负荷预测、潮流计算、能源市场、系统规划、经济调度以及稳定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情况。最后,对未来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不确定性建模 场景法 点估计法 区间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MW和TOPSIS的新型储能场景适用性评价
16
作者 赵娟 李秉晨 +3 位作者 王喆 岳芬 惠子珈 张兴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3-455,共13页
目前,实际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技术类型和应用场景都较为单一,未来随着新储能技术类型及场景应用逐渐扩大,有必要建立考虑多种技术类型的场景适用性评价体系,以对比各场景的成熟度和各类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综合表现。首先,分析了典型场... 目前,实际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技术类型和应用场景都较为单一,未来随着新储能技术类型及场景应用逐渐扩大,有必要建立考虑多种技术类型的场景适用性评价体系,以对比各场景的成熟度和各类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综合表现。首先,分析了典型场景下为满足不同时间尺度有功功率平衡的电力系统调节需求,从功率、时长、响应时间等方面对比了不同场景对储能的技术需求;基于设定的能量型场景、功率型场景和综合场景,给出了实际中常见的典型配置方案。然后,提出一种BWM和TOPSIS相结合的储能适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包含技术、经济性、潜力和可持续性4类11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专家打分和BMW赋权法对三类场景赋权重,采用TOPSIS方法对11种典型配置方案进行场景适用性评价,研究结果可为规划布局新型储能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场景适用性评价 最好最坏法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及其随机性的智能电网自愈控制研究
17
作者 陆健 邹晓峰 +2 位作者 李凡 陈思源 刘小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164,共9页
提高配电网在故障情况下的自愈能力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以及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含有分布式新能源的配电网系统,文章研究了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其随机性的配电网自愈控制优化运行问题。文中论... 提高配电网在故障情况下的自愈能力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用电的可靠性,以及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含有分布式新能源的配电网系统,文章研究了考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及其随机性的配电网自愈控制优化运行问题。文中论述了含有分布式光伏新能源的配电网系统运行结构和模型,在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含混合整数的随机规划模型,并提出利用场景树方法和线性化方法将原自愈控制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规划进行求解,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在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随机性时文中所述自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自愈控制 分布式光伏新能源 线性化 场景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随机优化的电氢耦合微电网周运行策略
18
作者 陈铭宏天 耿江海 +4 位作者 赵雨泽 许鹏 韩雨珊 张育铭 张子沫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0,共9页
为充分发挥氢能的中长期存储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法随机优化模型的电氢耦合微电网两阶段周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微电网中电氢耦合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以最小化周运行成本为目标,分别设置电、氢储能的周期为周和日,建立基于周预... 为充分发挥氢能的中长期存储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法随机优化模型的电氢耦合微电网两阶段周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微电网中电氢耦合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以最小化周运行成本为目标,分别设置电、氢储能的周期为周和日,建立基于周预测数据的微电网第1阶段周调度模型。然后,利用预测误差的典型场景衡量风电不确定性,以日运行期望成本与两阶段储氢罐状态偏差惩罚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不确定性的第2阶段日前调度模型,并通过滚动求解,得到最终周运行方案。最后,算例表明,所提策略能降低微电网运行成本并提高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耦合 氢储能 多时间尺度 随机优化 场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情报场景下数智融合方法的应用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19
作者 刘博文 夏义堃 巴志超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9-644,共16页
数智时代的数据环境和科技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科技情报工作的“数智化”转型已成为赋能情报服务创新、挖掘情报价值潜力的聚焦点与着力点。从场景驱动的视角出发,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既能够结合应用需求洞察数智融合方法的演进态势... 数智时代的数据环境和科技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科技情报工作的“数智化”转型已成为赋能情报服务创新、挖掘情报价值潜力的聚焦点与着力点。从场景驱动的视角出发,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既能够结合应用需求洞察数智融合方法的演进态势,也可以为科技情报工作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场景变化提供方法支撑。基于对“数智融合”概念内涵的剖析界定,本文分析了数智融合方法应用对科技情报工作产生的深刻影响,回顾了2014—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揭示了科技情报场景下数智融合方法的应用特征与发展趋势,并基于DIKW(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概念链对科技情报场景进行结构性重塑;通过绘制数智融合方法演进脉络图,归纳、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四个未来发展的前沿场景及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情报场景中的研究方法呈现了显著的“数智融合”趋势,但相关理论和方法仍面临困难和挑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 科技情报场景 数智时代 数智融合 情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for mechanical dynamic assembly reli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7
20
作者 费成巍 白广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414-2422,共9页
To make the dynamic assembly reliability analysis more effective for complex machinery of multi-object multi-discipline(MOMD),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DCERSM)was proposed based on ext... To make the dynamic assembly reliability analysis more effective for complex machinery of multi-object multi-discipline(MOMD),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DCERSM)was proposed based on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ERSM).Firstly,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ERSM and DCERSM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strengths of DCERSM were proved theoretically.Secondl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DCERSM was established based upon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function(ERSF).Finally,this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blade-tip radial running clearance(BTRRC)of an aeroengine high pressure turbine(HPT)to verify its advantag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CERSM can not only reshap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complex turbo machinery,but also greatly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speed,save the computational time and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hile keeping the accuracy.Thus,the DCERSM is verified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the dynamic assembly reliability(DAR)analysis of complex machinery.Moreover,this method offers an useful insight for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the dynamic reliability of complex machin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machinery dynamic assembly reliability (DAR) blade-tip radial running clearance (BTRRC) radial deformat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DCERSM) multi-object multidiscipline (MO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