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agent system appl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game theory in bi-directional coordination network model 被引量:3
1
作者 ZHANG Jie WANG Gang +3 位作者 YUE Shaohua SONG Yafei LIU Jiayi YAO Xiaoq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2期279-289,共11页
The multi-agent system is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complex intelligent proble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ame theory, the concept of loyalty i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ts' individual incom... The multi-agent system is the optimal solution to complex intelligent proble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ame theory, the concept of loyalty i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ts' individual income and global benefits and build the logical architecture of the multi-agent system. Beside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the cyclic neural network is optimized, the bi-directional coordination network is built as the training network for deep learning, and specific training scenes are simulated as the training background. After a certain number of training iterations, the model can learn simple strategies autonomously. Also,as the training time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rises gradually. Strategies such as obstacle avoidance, firepower distribution and collaborative cover are adopted to demonstrate the achievability of the model. The model is verified to be realizable by the examples of obstacle avoidance, fire distribution and cooperative cover. Under the same resource background, the model exhibits better convergence than other deep learning training networks, and it is not easy to fall into the local endless loop.Furthermore, the ability of the learning strategy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rules,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YALTY GAME theory bi-directional coordination network multi-agent system learning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rdination-theoretic approach to modelling grid service composition process
2
作者 Meng Qian Zhong Liu +2 位作者 Jing Wang Li Yao Weiming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713-720,共8页
A grid service composite process is made up of complex coordinative activities.Developing the appropriate model of grid service coordinative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grid service composition.Accor... A grid service composite process is made up of complex coordinative activities.Developing the appropriate model of grid service coordinative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grid service composition.According to the coordination theory,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ocess of the grid service composition by using UML 2.0,and proposes an approach to modelling the grid service composi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coordination theory.This approach helps not only to analyze accurately the task activities and relevant dependencies among task activities,but also to facilitat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grid service orchestration to further realize the connectivity,timeliness,appropriateness and expansibility of the grid service 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ss modelling grid service service composition coordination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结构的企事业过程工程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宇辰 陆伯鹰 高仲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10,共4页
过程工程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对于能够支持复杂系统分析的分布式企事业过程工程环境的需求.该文分析了复杂系统过程模型描述和分析对过程工程环境体系结构的要求,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过程工程环境的体系结构,描述了该系统所使用的联... 过程工程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对于能够支持复杂系统分析的分布式企事业过程工程环境的需求.该文分析了复杂系统过程模型描述和分析对过程工程环境体系结构的要求,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过程工程环境的体系结构,描述了该系统所使用的联邦式结构、Agent定义形式和基于改进协议网的Agent协作方式,并对在该结构下系统逻辑结构划分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过程工程环境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薄壁轴套柔性检验方法及工序能力评价
4
作者 李厚佳 许耀东 +1 位作者 张梦梦 朱欢欢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航空航天零件要求精度高,合格率要达到100%,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员测量带来的误差。精密薄壁轴套零件作为连接元件在工作中起到轴向定位和径向紧固的作用,对机械传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零件的测量精度和合格率,... 航空航天零件要求精度高,合格率要达到100%,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来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人员测量带来的误差。精密薄壁轴套零件作为连接元件在工作中起到轴向定位和径向紧固的作用,对机械传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零件的测量精度和合格率,需要将测量产生的工艺误差控制在零件公差的1/3以内,工艺误差包含定位误差、夹紧变形误差等。试验利用光固化柔性夹具对轴套进行夹紧,减少金属夹具对轴套产生的变形和损伤,消除夹紧变形误差。利用对同一个轴套零件进行重复测量,获得定位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并结合工序能力计算,来判定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夹具 三坐标测量 垂直度 不确定度 概率 工序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频带极坐标格式处理的水下目标层析成像研究
5
作者 戴文舒 鲍凯凯 +2 位作者 张国军 张文栋 陈新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5-331,342,共8页
声层析成像模型慢时间维和快时间维空间分辨率均相同,仅取决于发射信号最高频率,分辨率较聚束合成孔径声呐性能更优。现有的水下层析成像多采用时域反投影算法,计算量大。根据投影切片理论,提出了一种分频带极坐标格式融合的波数域成像... 声层析成像模型慢时间维和快时间维空间分辨率均相同,仅取决于发射信号最高频率,分辨率较聚束合成孔径声呐性能更优。现有的水下层析成像多采用时域反投影算法,计算量大。根据投影切片理论,提出了一种分频带极坐标格式融合的波数域成像方法,将宽带发射下圆环空间谱的直角坐标系插值求逆傅里叶变换问题转换为单频点圆形空间谱的求逆后的融合问题,减小了常规宽带波数域圆环插值带来的估计误差,克服了圆环形空间谱进行插值逆变换时重建的目标分布函数为中空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效率,并且有效地抑制了单频波数域成像结果为贝塞尔函数时的高副瓣影响,相同条件下,较聚束合成孔径声呐成像精度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带处理 声层析 极坐标格式处理 波数域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乡村道路识别
6
作者 曹新宇 张太红 +1 位作者 赵昀杰 姚芷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6,共8页
针对目前智能农机在乡村复杂环境下行驶时对周围特征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以乡村道路场景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PP-LiteSeg模型。首先使用STDC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确保特征信息完整;然后将条形池化引入简单金字塔模... 针对目前智能农机在乡村复杂环境下行驶时对周围特征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以乡村道路场景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PP-LiteSeg模型。首先使用STDC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确保特征信息完整;然后将条形池化引入简单金字塔模块,加强特征的提取能力,并将坐标注意力加入统一注意力融合模块,进一步加强多尺度特征的融合,捕获更为丰富的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对乡村复杂场景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下,所提模型可以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建筑物、柏油路、障碍等单个类别的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能够有效地分割乡村道路场景。改进模型可为智能农机在乡村道路场景下的安全行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乡村道路 特征识别 条形池化 坐标注意力 场景分类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处理的断路器组件位姿估计方法研究
7
作者 徐仲光 吴自然 +2 位作者 吴琼露 吴桂初 李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7,共7页
小型断路器(MCB)的自动柔性装配需要运用视觉处理技术,令机器人得知组件的类型、坐标和姿态,使装配生产更加灵活、高效。针对小型断路器组件种类较多、形状各异、尺寸较小的问题,在分析了组件特点和点云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小型断路器(MCB)的自动柔性装配需要运用视觉处理技术,令机器人得知组件的类型、坐标和姿态,使装配生产更加灵活、高效。针对小型断路器组件种类较多、形状各异、尺寸较小的问题,在分析了组件特点和点云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断路器组件空间定位与姿态识别方法。通过对原始点云数据预处理,得到精简的点云簇,然后使用改进的4PCS算法对点云簇与模板点云粗配准,最后运用点到面的ICP算法进行精配准,得到组件的最佳刚性变换矩阵,完成配准。该方法平均减小配准误差68%,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装配 机器视觉 点云处理 坐标定位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研究
8
作者 宋政雨 陈沛 +2 位作者 石良 左大杰 陈韬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74,共13页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跨境客流不断增加,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作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通关效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研究了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问题。在分析磨憨站和磨丁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的基础上,...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跨境客流不断增加,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作业压力越来越大。为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通关效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研究了跨境旅客通关流线优化问题。在分析磨憨站和磨丁站跨境旅客通关流线的基础上,利用排队论和分段交叉作业统筹图,分别计算了中老铁路口岸站单个跨境旅客平均通关时间和整列跨境旅客通关时间,发现口岸站通关“瓶颈”主要在于旅客走行和边检作业;为验证理论计算,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模拟了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通关过程,得到仿真通关时间和口岸站跨境旅客密度图,印证了理论计算和通关“瓶颈”分析的合理性;对通关“瓶颈”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通过再次仿真对比了优化前后的通关时间,验证了流线优化措施能够有效压缩通关时间,对于提升中老铁路口岸站跨境旅客通关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跨境旅客 通关流线 排队论 交叉作业统筹图 Anylogic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沟浜协同措施下氮磷时空迁移特征
9
作者 蒋嫄可 刘连华 +2 位作者 张晴雯 黄雪良 燕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3,共13页
我国南方平原河网区河道纵横,但断头浜与小河道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弱,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挑战。为提升平原河网区沟渠水质净化功能,需要结合沟浜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沟渠—池塘—断头浜—小河协同治理。本文以太湖流域典型沟浜为... 我国南方平原河网区河道纵横,但断头浜与小河道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弱,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挑战。为提升平原河网区沟渠水质净化功能,需要结合沟浜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沟渠—池塘—断头浜—小河协同治理。本文以太湖流域典型沟浜为研究对象,聚焦氮磷迁移问题,通过连续原位监测全封闭、半封闭和全开放3种沟浜协同治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季沟塘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变化,分析氮磷迁移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明晰不同沟浜协同治理措施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整个水稻生长季,沟塘水在施肥后第7天后铵态氮、总氮和总磷浓度降低并趋于稳定状态,施肥是影响沟塘氮磷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空间沿程路径上,不同沟浜协同治理措施是影响氮磷迁移的关键因素。3种沟浜协同治理措施下,全封闭模式对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15%和55.40%,且全封闭模式排水贮存后循环进入农田,因此对周围水体污染的环境风险较小;半封闭模式下,沟塘沿程的拦截对稻田退水中的氮磷具有很好的净化与消纳效果,全生长季总氮和总磷的浓度呈降低趋势,对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8%和74.75%,显著降低了排水接纳河流的污染风险;开放模式对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27%和18.18%,对氮磷的去除水平较低,但仍具有一定去除效果。沟浜协同治理对氮磷均具有一定拦截净化效果,有效保障了地表水水质功能达标,减轻了稻田退水对周围受纳水体环境的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浜协同 稻田退水 氮磷 去除率 迁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空无人集群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10
作者 党晨光 李超 +2 位作者 封慧勇 韦卓 王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59,共7页
针对相关领域对无人机/无人车(UAV/UGV)集群协同作战效能评估的需求,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陆空无人集群效能评估方法;围绕陆空无人集群系统城市作战OODA决策链,构建较为全面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陆空无人集群效... 针对相关领域对无人机/无人车(UAV/UGV)集群协同作战效能评估的需求,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陆空无人集群效能评估方法;围绕陆空无人集群系统城市作战OODA决策链,构建较为全面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陆空无人集群效能评估模型;最后以3架空中无人机与3辆地面无人车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陆空无人集群协同作战效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可以提供科学的陆空无人编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人车 陆空协同 无人集群 层次分析法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轮-水稻行线位姿关系的水田除草机器人视觉导航
11
作者 刘子翔 李彦明 +2 位作者 肖扬帆 黄飞 郭溢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0-227,共8页
除草机器人在进行田间除草作业时,需要获得准确的导航信息以防止在除草过程中损伤水稻幼苗。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或卫星定位系统在水田环境下并不能直接得到车身与水稻行的相对位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稻行线与车轮航向位姿关系的视... 除草机器人在进行田间除草作业时,需要获得准确的导航信息以防止在除草过程中损伤水稻幼苗。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或卫星定位系统在水田环境下并不能直接得到车身与水稻行的相对位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稻行线与车轮航向位姿关系的视觉导航方法。通过优化滑窗算法提取图像中车轮和水稻行的特征点,将得到的车轮航向点和水稻行线点通过坐标转换公式,由像素坐标转化为世界坐标,得到车轮在水稻行之间行进的位置信息,进而得到导航信息。算法部署在Nvidia Jetson TX2平台上,处理每帧图像得到导航信息的时间可稳定在0.25 s内。导航信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横向偏差提取平均误差为20.3 mm,航向角偏差提取平均误差为1.76°,可以满足除草机器人作业行进间导航的实时性与行线跟踪准确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机器人 视觉导航 图像处理 位姿关系 滑窗算法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脑-机接口实验教学模式设计
12
作者 龚晓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8-221,共4页
聚焦“软硬协同、交叉创新”培养理念,针对传统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进口设备昂贵、实验设计单一、本科生实践不充分等问题,设计了BCI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内实验中集成脑电信号采集、特征解码及... 聚焦“软硬协同、交叉创新”培养理念,针对传统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进口设备昂贵、实验设计单一、本科生实践不充分等问题,设计了BCI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内实验中集成脑电信号采集、特征解码及控制反馈模块,形成“硬件层—算法层—应用层”全链条实验教学载体;在课外鼓励学生积极交叉创新实践,使学生经历“问题发现—方案设计—应用实现”过程。该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在生物电子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技术 软硬协调 交叉创新 智能信息处理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信息输入下的软线重构与抓取验证
13
作者 邱介禄 王明明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444,共10页
针对使用机器人对柔性物体进行操作的复杂任务,设计了一种简洁高效的软线抓取方法。首先利用双目相机和图像处理方法对软线进行测量,结合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从图像中还原了其特征点的空间坐标信息;采用Frenet标架对软线进行了建模重构... 针对使用机器人对柔性物体进行操作的复杂任务,设计了一种简洁高效的软线抓取方法。首先利用双目相机和图像处理方法对软线进行测量,结合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从图像中还原了其特征点的空间坐标信息;采用Frenet标架对软线进行了建模重构,以获取软线上任意点的位置与弯曲方向信息;提出了六自由度机械臂的位姿表示及转换方法以及相机的标定流程,将曲线任意弧长处的坐标值和Frenet标架方向转换为夹爪末端的位姿参数,最后开展了目标点处沿软线弯曲方向抓取软线的地面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线 视觉感知 深度相机 图像处理 坐标计算 曲线重构 位姿转换 机械臂抓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功能协调的村庄发展对策——以沙湾市为例
14
作者 王湘贻 陈前利 +2 位作者 刘润香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 黄胡薇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22-230,共9页
选取新疆沙湾市北部、中部、南部不同区位条件的乡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3个乡镇的行政村的生产、生活、生态3种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三生”功能协调性。结果表明,大部分村庄处于低度耦合状态,少部分为轻度耦合状... 选取新疆沙湾市北部、中部、南部不同区位条件的乡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3个乡镇的行政村的生产、生活、生态3种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三生”功能协调性。结果表明,大部分村庄处于低度耦合状态,少部分为轻度耦合状态,根据“三生”功能值及耦合协调度,将村庄划分为生产-生活功能主导、生活-生态功能主导、生产-生态功能主导、“三生”功能融合发展、“三生”功能融合较差5种类型,并分别提出发展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功能协调 层次分析法 发展对策 新疆沙湾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技术与坐标变换的板式换热器孔组形位检测方法
15
作者 孙佳乐 曹松晓 徐志鹏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3,共8页
板式换热器作为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安装位置精度直接影响整机的装配质量,进而关系到整车制冷系统的稳定性。由于板式换热器生产量大、检测指标多,现有的人工检测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无法定量追溯、容易错漏等缺点。因此... 板式换热器作为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安装位置精度直接影响整机的装配质量,进而关系到整车制冷系统的稳定性。由于板式换热器生产量大、检测指标多,现有的人工检测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无法定量追溯、容易错漏等缺点。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板式换热器孔组形位在线检测方法,以实现板式换热器孔组形位检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建立孔位置坐标变换模型,使用单部工业相机经不同位置的多次拍摄获取安装孔与接头孔的二维图像,通过相机标定、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等手段,实时测取换热器孔组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孔组位置度的在线检测。实验选用六组样品分别采用三坐标影像仪以及线激光测量产品位置度并与本文方法测得位置度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测量系统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检测方法的测量误差小于0.025 mm,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能够满足生产线自动化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位测量 坐标变换 图像处理 板式换热器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的内在因素-时间关系研究
16
作者 崔铁军 李莎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ystem fault evolution process,SFEP)内在的因素与时间关系,基于量子力学提出了研究方法。首先论述了SFEP的组成和特征;其次建立了因素-时间坐标空间;最后研究了SFEP的量子态和经典态中因素-时间关系。结果表... 为研究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ystem fault evolution process,SFEP)内在的因素与时间关系,基于量子力学提出了研究方法。首先论述了SFEP的组成和特征;其次建立了因素-时间坐标空间;最后研究了SFEP的量子态和经典态中因素-时间关系。结果表明:SFEP在组成结构和层次结构上适合表示为量子叠加态;因素-时间坐标空间是由时间和因素集合平面构成的;测量使SFEP由量子态转化为经典态,同时产生了时间属性,失去了因素属性。SFEP从因素投影到时间时,具有连续的因果关系,投影为对应测量时刻的系统故障概率分布,为时间的函数;SFEP从时间投影到因素时,具有不连续的相关性,投影为所有时刻的系统功能状态的叠加态,为因素的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安全学 量子力学 系统故障演化过程 因素-时间坐标空间 因素-时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划分的配电网源-荷-储分层协调规划方法
17
作者 黄振琳 仲卫 吴巨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7-246,共10页
提出基于集群划分的配电网源-荷-储分层协调规划控制策略。首先,提出考虑负荷预测下电气距离的配电网综合指标集群划分方法;其次,在集群划分的基础上提出双层联合规划模型,上层针对集群内源、荷的不确定性建立源-储选址定容模型,下层以... 提出基于集群划分的配电网源-荷-储分层协调规划控制策略。首先,提出考虑负荷预测下电气距离的配电网综合指标集群划分方法;其次,在集群划分的基础上提出双层联合规划模型,上层针对集群内源、荷的不确定性建立源-储选址定容模型,下层以节点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参与的电压控制模型;然后,通过退火策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对上下层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某实际35 kV/10 kV配电网络中验证该源-荷-储双层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实现了配电网源-荷-储不同空间响应的协调规划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集群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协调规划 粒子群算法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退火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基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背景
18
作者 黄娇丽 杜丽娟 +1 位作者 孙钦菊 韦璐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167-170,共4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我国农业领域的专业发展及人才需求也发生显著变化。广西拥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和独特的农业产业体系,基于食品类专业群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深入剖析,以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当前该课程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我国农业领域的专业发展及人才需求也发生显著变化。广西拥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和独特的农业产业体系,基于食品类专业群与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深入剖析,以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当前该课程在职业本科教育中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改革路径。研究发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方案可提升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课程职业本科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该研究可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贮藏与加工 职业本科 教育改革 广西特色农业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blend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雅琳 马杰 +2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张传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52-557,共6页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nd neural network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redicting compositions and rule models for expert reasoning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An expert reasoning method based on these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solve blen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nclud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the first blending process and area optimization for the second blending process, and to determine optimal mixture ratio which will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fied rates of agglomerate Pb, Zn and S compositions are increased by 7.1%, 6.5% and 6.9%, respectively, and the fluctuation of sintering permeability is reduced by 7.0%, which effectively stabilizes the agglomerate compositions and the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 area optimization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test method with uncertain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based on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被引量:2
20
作者 Han-shan Li Xiao-qian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643-1652,共10页
To objectively obta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the projectile fuze proximity explosion when projectile intersects the head of missile target, we propose a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test ... To objectively obta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the projectile fuze proximity explosion when projectile intersects the head of missile target, we propose a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test method, which is made up of six plane detection screens and a flash photoelectric dynamic detection scree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based on seven plane detection screens with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established.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of the dynamic seve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creen planes and the time values,the analytical function of the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parameters under non-linear motion is derived. The projectile signal filtering method based on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is explored in this work. Additionally, the projectile signal recognition algorithm using 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duration and the signal peak error for the projectile passing through the detection screen, the signals attribution of the same projectile passing through six detection screens are analyzed for obtaining precise time values of the same projectile passing through the detection screens. On the basis of the projectile fuze proximity explosion test, the linear motion model and the proposed non-linear motion model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same group of projectiles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parameters. The comparison of test results verifies that the proposed test method and calculation model in this work accurately obtain the actual projectile proximity explosion position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multi-screen array plane Flash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arget Projectile signal processing Particle swarm Proximity explosion fuze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