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传感器感知的船舶柴油机热力参数监测研究
1
作者 邱亚兰 王建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09,共4页
柴油机是船舶动力的核心装置,对其热力参数进行监测可以有效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感知的船舶柴油机热力参数监测系统,设计系统基本结构,对热力参数相关的传感器进行硬件选型,设计燃油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基本结构,提... 柴油机是船舶动力的核心装置,对其热力参数进行监测可以有效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感知的船舶柴油机热力参数监测系统,设计系统基本结构,对热力参数相关的传感器进行硬件选型,设计燃油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基本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并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决策融合,在此基础上使用构建的监测系统对等多个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得到的决策融合结果能够有效排除异常传感器对热力参数监测结果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船舶柴油机 热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环境下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研究
2
作者 殷存举 张薇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1326,共6页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法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展开重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其次利用逐步回归特征选择方法选取出最有信息量的特征,以减少冗余信息降低维度;最后,通过计算选择特征在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权重与偏置,并结合深度自动编码器网络(DAEN网络),完成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的深度融合。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均方误差可维持在1.0 dB以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在3.5%以下,拟合度为0.96,融合耗时在8.5s以下,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经验小波变换方法 逐步回归特征选择 DAE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互异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赵小强 李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333,共11页
为了解决单传感器单一分支网络的输入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以及在不同域信号转换过程中丢失特征信息,导致故障诊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互异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设计了数据预处理模块,以数据级的融合方式实现来... 为了解决单传感器单一分支网络的输入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以及在不同域信号转换过程中丢失特征信息,导致故障诊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互异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设计了数据预处理模块,以数据级的融合方式实现来自多传感器的多角度故障特征互补,充分考虑了轴承设备多传感器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将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频率切片小波变换(FSWT)处理后的信号融合为多域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以多域信号独立作为模型输入的形式确保不同域信号在转换过程中关键的特征信息不会丢失。该方法针对不同的域信号设计了相对应的互异网络结构对多传感器数据高维非线性空间中的低维特征关键提取,这也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了更加可靠方便的维修手段。当其中一个分支网络的输入受到外界干扰时,另外两个分支网络会起到纠错的作用,不仅增强了网络的容错能力,同时也会增加网络的特征互补能力。利用记忆单元将特征视为不同的时间步,以此建立不同故障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了防止模型陷入局部最优,使用适配于所提模型的学习率余弦退火算法优化模型训练。在两个轴承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拥有好的故障诊断效果和泛化能力,可以满足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轴承故障诊断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多传感器 互异网络 数据融合 特征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泵故障PSO-BP诊断层与D-S决策层融合诊断
4
作者 刘源 李建国 王飞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为了解决用单一(振动,压力,温度)传感器对液压泵故障诊断时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粒子群(PSO)与BP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方式使BP网络获得更强全局寻优性能,利用D-S证据理论来完成多传感器信号的融合处理,从而获得更优的诊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用单一(振动,压力,温度)传感器对液压泵故障诊断时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粒子群(PSO)与BP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方式使BP网络获得更强全局寻优性能,利用D-S证据理论来完成多传感器信号的融合处理,从而获得更优的诊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融合算法联合诊断时柱塞磨损达到99.12%的准确率。采用优化处理的融合算法测定磨损故障时获得了几乎为100%的支持度,通过对比可以排除其它故障。单一(振动,压力,温度)传感器诊断精度基本没有超多90%,通过DS决策层把数据进行融合后精度都在98%以上,因此充分证明了PSO-BP诊断层与D-S决策层融合模型的可行性。本研究具有很高的液压泵故障诊断效率,尤其适用于一些微弱的故障信息,对提前侦测故障危险具有很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 故障诊断 多源传感器 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诊断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断路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宝 王朝廷 +3 位作者 黄伟民 杨为 袁欢 王小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68,共9页
为解决单源传感器故障诊断可识别故障种类少、诊断精度低的问题,该文利用电流与振动传感器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搜索(sequential forward selection,SFS)的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多源特征筛选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兰... 为解决单源传感器故障诊断可识别故障种类少、诊断精度低的问题,该文利用电流与振动传感器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搜索(sequential forward selection,SFS)的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多源特征筛选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兰德指数(adjusted rand index,ARI)来衡量聚类效果,对提取出的多源传感器特征进行筛选融合得到最优特征集。在此基础上,模拟了9种断路器故障,将其划分为3类,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别对单源传感器特征和多源融合特征进行分类,以验证该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其他3种常见分类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多源融合特征识别准确率明显高于单源特征,在3类故障中分别达到95.0%、92.5%、96.5%,且在多种分类器下均能得到相似结果,兼具有效性和普适性,该文方法为多源传感器背景下的断路器故障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多源传感器 数据融合 特征筛选 模糊C均值聚类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学习的热成像与激光雷达融合深度补全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睿 马国梁 +1 位作者 郭健 许立松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深度补全是一种利用稀疏深度数据生成高分辨率稠密深度图的环境感知技术。然而,现有深度补全算法在昏暗或低照度场景中预测深度图的准确度不足,在极端光照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深度学习的热成像与激光... 深度补全是一种利用稀疏深度数据生成高分辨率稠密深度图的环境感知技术。然而,现有深度补全算法在昏暗或低照度场景中预测深度图的准确度不足,在极端光照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深度学习的热成像与激光雷达融合深度补全方法,用于训练网络模型在低光照或无光照的条件下生成像素级稠密的深度图。所提网络为编码器-解码器架构,以热图像和激光雷达的稀疏深度图作为编码器输入,在不同图像尺度上进行特征融合,解码器逐层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上采样和深度预测,生成稠密深度图。其次,设计了基于自注意力与跨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融合模块嵌入到编码器,通过自适应加权增强特征融合效果,提升预测稠密深度图的准确度。最后,构建了自监督学习框架,利用温度重建损失和稀疏深度损失进行自监督训练,无需额外的深度真值标注过程。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能稳定生成稠密深度图。相较于现有深度补全基准方法,平均绝对误差在MS2和VIVID数据集上分别降低了44.49%和25.28%。在低光或无光环境下,通过融合热成像与激光雷达数据的互补优势,显著提高了深度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为低光照场景下的环境感知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补全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热成像 自监督学习 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物氧化提金槽温度监测的数据融合策略
7
作者 李海龙 南新元 +1 位作者 蔡鑫 侯登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89,共8页
为提高生物氧化槽温度估计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数据融合策略。利用鲁棒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底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克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序贯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对滤波后的数据进行局部融合,保证融合结果的一致性与高... 为提高生物氧化槽温度估计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数据融合策略。利用鲁棒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底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克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序贯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对滤波后的数据进行局部融合,保证融合结果的一致性与高精度。利用改进的斑马优化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进行全局融合,提升算法的泛化能力与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方法能够提高生物氧化槽温度估计的精度,为后续的控制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氧化提金 温度监测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无迹卡尔曼滤波 序贯分析 自适应加权融合 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无人多车编队的车辆识别跟踪控制系统
8
作者 庞明喜 代昌华 +3 位作者 王志航 肖文山 石德乾 王鼎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06-4215,共10页
面向有人车引导的无人多车编队场景,设计并实现无人车在编队行驶中的车辆识别与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后融合动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激光雷达、相机和毫米波雷达3种传感器作为数据源,分别使用欧式聚类、深度学习和运动学推... 面向有人车引导的无人多车编队场景,设计并实现无人车在编队行驶中的车辆识别与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后融合动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激光雷达、相机和毫米波雷达3种传感器作为数据源,分别使用欧式聚类、深度学习和运动学推理的方法对潜在目标进行检测,进而提出后融合方法将多源检测结果融合以实现对前方车辆的准确检测。基于前车轨迹生成期望路径并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对期望路径进行平滑和滤波。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车辆道路误差模型并设计鲁棒H∞控制器进行车辆轨迹跟踪控制仿真。仿真与实车验证结果表明:在测试路段对前方车辆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大于95%;实时期望路径相对于真实轨迹的均方差和轨迹平均变化率在滤波前后分别降低17.3%和48.6%;侧向控制位置误差和航向角误差相较于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分别降低了29%和41%;车辆编队以最高54 km/h的速度实现编队整体的稳定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多车编队 无人驾驶 轨迹跟踪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庚松 刘艺 +4 位作者 郑奇斌 杨国利 刘坤 王强 刁兴春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1-1905,共25页
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所搭载的传感器愈发精确和多样,赋予了无人机强大的感知能力,也使得多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分析成为无人机应用的一大挑战.数据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其通过检测、关联、组合、估计的流程实现多传感... 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所搭载的传感器愈发精确和多样,赋予了无人机强大的感知能力,也使得多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分析成为无人机应用的一大挑战.数据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其通过检测、关联、组合、估计的流程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利用,获取准确的无人机状态和目标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撑.对无人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研究展开综述:介绍无人机系统组成;回顾并分类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类方法的特点;归纳概述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无人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动态系统状态估计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在输电线路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10
作者 吴海涛 史梦梦 +2 位作者 王鹏 靳苏喆 仲元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7-1004,共8页
我国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通信系统、电力监测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复杂环境下输电线路的监测难题日益凸显,对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 我国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通信系统、电力监测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复杂环境下输电线路的监测难题日益凸显,对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西电东送的大跨越输电走廊,穿越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常规的通信网络难以全面覆盖,而北斗系统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了准确把握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了北斗系统在输电线路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具体梳理了其在杆塔姿态监测、故障定位与应急通信、智能巡检及覆冰监测等方面的直接应用,深入分析了北斗系统与多传感器数据的融合监测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北斗短报文通信、高精度定位和形变监测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技术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充分利用北斗通信、差分定位等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监测水平,降低了监测成本,为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BDS) 输电线路监测 电力线舞动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智能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异构信息融合跟踪算法
11
作者 王凯 胡玉东 +1 位作者 高长生 荆武兴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0,共8页
为了提高主动雷达/红外探测器对助推滑翔飞行器的跟踪精度,充分发挥各类型观测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异构信息融合跟踪算法。针对红外探测器与主动雷达的采样频率不同的问题,对该探测系统构建了多尺度模型。在快尺度模... 为了提高主动雷达/红外探测器对助推滑翔飞行器的跟踪精度,充分发挥各类型观测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异构信息融合跟踪算法。针对红外探测器与主动雷达的采样频率不同的问题,对该探测系统构建了多尺度模型。在快尺度模型下,根据红外探测器的观测数据,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完成对目标状态的初步估计;在慢尺度模型下,利用融合后的主动雷达的观测数据,采用量测转换卡尔曼滤波算法完成对目标状态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可以实现更准确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滑翔飞行器 多尺度模型 异构传感器 数据融合 轨迹跟踪 主动雷达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猪舍环境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豪 荣丽红 +2 位作者 李娟 徐文龙 仝志民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5-71,78,共8页
在智能化养殖背景下,针对猪舍环境数据融合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型数据融合算法。首先对猪舍环境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估计,然后将估计值和测量值发送到头节点进行一致性分析和加权数据融合,最后将头节点的集... 在智能化养殖背景下,针对猪舍环境数据融合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型数据融合算法。首先对猪舍环境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估计,然后将估计值和测量值发送到头节点进行一致性分析和加权数据融合,最后将头节点的集群数据融合值发送给汇聚节点,并基于一致性分析,在汇聚节点上对不同头节点的集群数据融合值进行加权数据融合。通过实例试验验证,该算法能在保证猪舍环境湿度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利用自适应多速率测量模式减少无线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传输量和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环境湿度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速率测量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机器人作业平台最优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13
作者 李蓉萱 闫洪峰 +4 位作者 李法镰 赵传波 李璐 刘成李 邓育荣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26-33,共8页
为提升宽幅机器人作业平台在田间作业的精度并减少由于土壤土质不均和农机几何形状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行驶横向偏移,提出一种最优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融合北斗卫星定位和机器视觉技术,监测和控制车辆行驶... 为提升宽幅机器人作业平台在田间作业的精度并减少由于土壤土质不均和农机几何形状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行驶横向偏移,提出一种最优路径跟踪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融合北斗卫星定位和机器视觉技术,监测和控制车辆行驶状态参数。介绍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策略,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AMPC)方法相比较,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对于路径跟踪系统,NMPC有更快的响应和超调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机器人作业平台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无迹卡尔曼滤波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GAN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14
作者 杨星宇 宋春生 吴啸阳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7,共11页
针对数据集不平衡条件下基于多传感器数据的齿轮箱故障诊断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峭度指标数据融合及生成对抗神经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GAN)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信号峭度对多个传感器数据进行加权融... 针对数据集不平衡条件下基于多传感器数据的齿轮箱故障诊断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峭度指标数据融合及生成对抗神经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GAN)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基于信号峭度对多个传感器数据进行加权融合,使融合后的信号中突出齿轮箱的故障敏感成分;其次,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信号各频段的能量系数作为信号特征;最后,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实现信号特征的分类与识别。由于实际工况中,故障信号较正常信号更不易获取,所以采用GAN对数据集中故障数据部分进行扩展,并采用扩展后的数据集训练BP神经网络。试验分析表明,所述方法故障准确率高达98%,验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为多传感数据融合及故障诊断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故障诊断 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边坡滑坡预警模型与应用
15
作者 王贻朋 徐大伟 +4 位作者 魏明阳 李波 胡慧敏 杨明生 徐玉玲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3,共5页
边坡滑坡作为一种突发性、高破坏性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安全。由于单一传感器对多因素耦合效应的识别能力不足,使得滑坡预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预警模型。... 边坡滑坡作为一种突发性、高破坏性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安全。由于单一传感器对多因素耦合效应的识别能力不足,使得滑坡预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预警模型。借助于BP神经网络非线性特征提取能力,分别对倾斜仪、GNSS位移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合理训练与预测,综合3种传感器归一化的预测数据,利用加权评分的方式融合多传感器预测结果,完成滑坡风险的最终评分,建设高效、准确的监测系统。该预警系统在某输油管道附近的边坡被成功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BP神经网络 风险评分 地灾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优化设计及田间试验
16
作者 吴春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现代农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病虫...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现代农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病虫害等信息的全面采集与分析。该文设计一种农田信息采集机器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全面监测与数据采集,并结合视觉传感器、LiDAR和多光谱相机等多种传感器,开发了一套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用于实时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农田信息,此外机器人配备了智能导航系统,能够自主避障并高效完成预定的巡检任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在各类农田环境中均能稳定运行,数据采集精确度高,为农田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信息采集 智能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数据处理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联合应用的进展与展望
17
作者 李旌阳 何杰颖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3,共11页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单一遥感技术由于物理机制的限制,难以满足复杂地球系统观测对精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维度的需求.本研究对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结合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特性,总结...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单一遥感技术由于物理机制的限制,难以满足复杂地球系统观测对精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维度的需求.本研究对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结合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特性,总结其在灾害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梳理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进展,并分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时空分辨率差异、多传感器校准与数据处理复杂性等问题.研究表明,微波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融合能够提升观测精度与数据覆盖范围,为气象预报、灾害响应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持.未来需优化融合算法与数据处理技术,推动融合技术向产品化和实际应用转化,为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更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红外高光谱遥感 多传感器融合 地球观测 数据处理 时空分辨率 灾害管理 生态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的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光祥 李鹏 江德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225,共6页
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性能过差会增加汽车维护成本,缩短齿轮使用寿命。为了及时识别齿轮故障,保证汽车变速器总成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提出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的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性能过差会增加汽车维护成本,缩短齿轮使用寿命。为了及时识别齿轮故障,保证汽车变速器总成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提出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的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掌握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参考传感器融合模块、特征级并行多神经网络局部诊断模块和终端分类模块,结合变分模态分解、多通道加权融合和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训练算法,从信号采集、信号特征提取和信号特征分类3个步骤实现变速运行齿轮异常振动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在齿轮发生轻度磨损时,磨损振动信号的幅值在20~40 mV之间,磨损振动信号的频率在0~4000 Hz区间;中度磨损时,信号的幅值在30~55 mV之间,信号频率在3000~7000 Hz区间;重度磨损时,信号幅值在50~70 mV之间,信号频率在6000~12000 Hz区间,且各阶段诊断结果均与故障程度的实际转折点吻合。由此可知在各样本数量均相同的情况下,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预测值与真实值均相同,故障程度和故障类型的诊断性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数据融合 变速运行齿轮 异常振动信号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滤波与均值聚类的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加权融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丽 郭海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523,共5页
异质多源传感器之间工作频率存在差异,导致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加权融合后的观测误差较大,因此提出基于高斯滤波与均值聚类的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加权融合方法。采用高斯滤波对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空间单元格进行划分,建立基于单元格的... 异质多源传感器之间工作频率存在差异,导致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加权融合后的观测误差较大,因此提出基于高斯滤波与均值聚类的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加权融合方法。采用高斯滤波对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空间单元格进行划分,建立基于单元格的最佳连通域,保留传感器内部数据,完成传感器数据的高斯滤波平滑处理。引入均值聚类对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通过免疫粒子群搜索最优权重和参数,利用最优权重和参数完成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加权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降低融合后传感器数据的观测误差与均方误差,观测误差与均方误差最小值均为0.002。因此,说明所提方法提高了融合后异质多源传感器数据的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多源传感器 数据加权融合 高斯滤波 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聚合物挤出过程熔体密度监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彬彬 陈祝云 +1 位作者 张飞 晋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2,共9页
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挤出加工过程的高温、高压复杂工况,寻求能准确、在线监测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方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基于机器学习的质量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在聚... 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挤出加工过程的高温、高压复杂工况,寻求能准确、在线监测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方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基于机器学习的质量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在聚合物挤出加工过程中,由于数据类型、工艺参数、操作环境等多变性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可能难以捕捉聚合物加工中不同输入参数和输出质量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监测任务难以获得理想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熔体密度监测方法,用于在线监测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共混体系的熔体密度。首先,通过实时采集安装在挤出机模头处的近红外、拉曼及超声3种传感器数据,对3种传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融合后作为输入;然后,通过合理设计的网络结构,构建CNN–LSTM监测模型,利用CNN的特征提取能力与LSTM的预测能力,最终实现对聚合物共混过程中的熔体密度的实时监测。基于独立开发的多源传感数据实时采集装置获取的数据,利用所提方法对PC/ABS共混挤出过程的熔体密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监测聚合物熔体密度,其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975 5、0.006 3 g/cm3,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岭回归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多层感知机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方法的10次输入平均预测时间为1.523 5 s,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综上所述,所提出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CNN–LSTM的熔体密度监测方法显著提高了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实时监测精度,为挤出过程中聚合物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挤出加工 熔体密度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