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李格铬 王景龙 崔晓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93例盆腔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1例。对照1组予以甲硝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HMGB1、IL-2、MCP-1、SIgA水平及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7%(30/31)、83.87%(26/31)、90.32%(2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盆腔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盆腔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1组出现7例复发,复发率为22.58%,对照2组及研究组均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对照2组及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1组(χ^(2)=8.857,P=0.012)。结论加减大血藤煎剂能够有效调节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大血藤煎剂 盆腔炎 HMGB1 IL-2 MCP-1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Angiopep-2 peptide modified scutellarin-loaded PEGylated PAMAM dendrimer nanoparticles on ischemic stroke by modulating the Toll-like receptors-dependent MyD88/IKK/NF-κB signaling pathway
2
作者 LIU Xin LI Yu-tao +5 位作者 LIU Wei ZHANG Feng-ming CHEN Zeng-zhen ZENG Zhi-yong XU Meng-shu SUN Xiao-ju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9-1020,共2页
OBJECTIV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in chemotherapy of ischemic stroke is the construction a suitable delivery system to overcome the po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 and its low permeability across the blood brai... OBJECTIV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in chemotherapy of ischemic stroke is the construction a suitable delivery system to overcome the po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 and its low permeability across the blood brain barrier(BBB).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dendrimer,polyamidoamine(PAMAM),was synthesized as the nano-drug carriers.Angiopep-2,which has been proved excellent ability to cross the BBB,was exploited as the targeting ligand to conjugate PAMAM via bifunctional polyethylene glycol(PEG).Then scutellarin(STA)was encapsulated into the 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NPs)to formulate Angiopep-2 modified STA-loaded PEG-PAMAM NPs.Ischemic strok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Angiopep-2-STA-PEG-PAMAM NPs.RESULTS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distribu-tion demonstrated that 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sma concentration from 1 h to 10 h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nd improve accumulation in brain(4.7-fold)compared with STA solution.Moreover,prolonged elimination half-life(4.8-fold)and lower clearance(3.4-fold)were observed.The brain uptake study of 6-coumarin confirmed that Angiopep-2-PEG-PAMAM NPs possessed better brain targeting efficacy(3.2-fold)than PEG-PAMAM NPs.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obviously ameliorated infarct volume,neurological deficit,histopathological severity and neuronal apoptosis.In addition,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markedly inhibited the calcium content and the levels of IL-12p40,IL-13,IL-17 and IL-23.Furthermore,Angiopep-2-STA-PEG-PAMAM NP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m 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HMGB1,TLR2,TLR4,TLR5,My D88,TRIF,TRAM,IRAK-4,TRAF6,IкBα,IKKβand NF-кBp65.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ngiopep-2modified scutellarin-loaded PEG-PAMAM nanocarriers possessed remarkabl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n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cascades and HMGB1/TLRs/MyD 88-induced NF-κB activation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N cerebral ischemia Angiopep-2 modified PEG-PAMAM nanoparticles brain targeting HMGB1/TLR/MyD 88/IKK/NF-κB pathways neuropro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曹际娟 徐君怡 +3 位作者 曹冬梅 张丕桥 栾凤侠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多种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小麦为对照进行特异性实验,以B73-6-1样品模拟制备10个含量梯度的添加样品进行灵敏度实验。结果: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品系鉴定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m/m)。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地鉴定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B73-6-1 B72-8-11b B102-1-2 品系鉴定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2+1维变形Boussinesq方程的N孤子解(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灵晓 苏婷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759,共3页
研究了一个2 +1维变形Boussinesq非线性发展方程:utt-uxx-uyy-3(u2)xx-uxxxx=0,运用Hirota双线性方法得到它的N孤子解.
关键词 2+1维变形Boussinesq方程 HIROTA双线性方法 N孤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极板机电耦合强非线性系统主共振-1/2亚谐参数共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志安 李熙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研究环形极板机电耦合系统的强非线性问题。按照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环形极板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振动方程。转化后的振动方程是杜芬-马修方程,有两个外激频率。应用改进多尺度法求得系统的主共振-... 研究环形极板机电耦合系统的强非线性问题。按照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环形极板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振动方程。转化后的振动方程是杜芬-马修方程,有两个外激频率。应用改进多尺度法求得系统的主共振-1/2亚谐参数共振的幅频响应曲线,分析了不同的系统参数对共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极板机电耦合系统 改进多尺度法 强非线性 简谐激励 主共振-1/2亚谐参数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负载型中空纤维膜强化微藻固碳
6
作者 王雅琴 刘景超 +3 位作者 白丽菊 陆诗建 陈思铭 唐华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5,共11页
微藻固碳在应对温室效应、能源危机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固碳效率低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提出使用有机胺负载型中空纤维膜(疏水聚丙烯(PP)膜)提高微藻固碳性能。首先,对中空纤维膜进行疏水改性,接... 微藻固碳在应对温室效应、能源危机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固碳效率低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提出使用有机胺负载型中空纤维膜(疏水聚丙烯(PP)膜)提高微藻固碳性能。首先,对中空纤维膜进行疏水改性,接着通过物理方法将2-氨基-2-甲基-1-丙醇(AMP)负载于中空纤维膜;然后,将其浸没到微藻培养系统中作为CO_(2)气体进入培养液的媒介。过程中,AMP负载型PP膜可强化CO_(2)向微藻培养液的传质过程,从而强化CO_(2)脱除效率;AMP负载型PP膜可起到分隔CO_(2)与胺的化学反应场以及微藻吸收CO_(2)的生物反应场的作用,避免复杂混合反应;PP膜上的AMP及AMP与CO_(2)反应后的氨基甲酸盐不会溶解于培养液,不与微藻细胞直接接触,大大减小对微藻细胞的损伤,不影响细胞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效率;AMP负载型PP膜与微藻体系呈现分离状态,可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23.16 mg/L AMPPP膜强化技术可使生物质质量浓度(0.88 g/L)和CO_(2)固定效率(183.23 mg/(L·d))显著提高。与Blank组、Blank-PP组和123.16 mg/L AMP组相比,生物质浓度分别提高了28.05%、18.04%、183.57%,CO_(2)固定效率分别提高了58.23%、44.16%、168.42%。同时,该强化技术通过物理隔离作用消除AMP直接接触导致的氧化应激(SOD活性降低)与细胞损伤(分形维数仅增加5.9%),胺基化膜表面吸附CO_(2)后生成的氨基甲酸酯通过水解反应.使培养液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提升,CO_(2)脱除效率达83.5%,显著优于溶解性AMP体系,突显了这种膜介导方法在微藻CO_(2)固定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CO_(2)固定 胺改性膜 2-氨基-2-甲基-1-丙醇(AMP) 膜介导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常温捕收剂DLG-2浮选石英 被引量:1
7
作者 宫贵臣 朱一民 +2 位作者 骆斌斌 韩跃新 李艳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检验东北大学新合成的浮硅捕收剂DLG-2的性能,以石英单矿物为对象进行了浮选试验,并借助Zeta电位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该药剂在石英表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p H≥10,DLG-2用量为40mg/L,矿浆温度≥22℃,无Ca^(2+)活化的条... 为检验东北大学新合成的浮硅捕收剂DLG-2的性能,以石英单矿物为对象进行了浮选试验,并借助Zeta电位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该药剂在石英表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p H≥10,DLG-2用量为40mg/L,矿浆温度≥22℃,无Ca^(2+)活化的条件下,DLG-2浮选石英的回收率可达99.5%左右。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DLG-2在石英表面的吸附形式有静电吸附、键合吸附和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脂肪酸 石英 活化剂 DLG-1 DLG-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林炜凯 黎芷鑫 +3 位作者 李季 吴立友 周艳利 毛凯凤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14-2919,共6页
目的:探究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Border制备M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并连续给药4周: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15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 mL;贝那普利组(18只)灌胃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 目的:探究加味芪黄饮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Border制备M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并连续给药4周:空白组(20只)和模型组(15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 mL;贝那普利组(18只)灌胃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加味芪黄饮低、高剂量组(各18只)分别灌胃给予加味芪黄饮4 mg/kg、8 mg/kg。各组均分别于造模后第2到6周末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造模后第6周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及肾母细胞瘤抑制基因1(WT-1)的表达水平,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人血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24 h尿蛋白、BUN、Scr、TG、TC、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Alb降低(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组24 h尿蛋白、BUN、Scr、TG、TC以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lb均升高(P<0.05,P<0.01);且加味芪黄饮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变化更显著。结论:加味芪黄饮可能通过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提高Bcl-2、WT-1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细胞凋亡,保护肾脏足细胞,从而延缓膜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芪黄饮 膜性肾病 足细胞 肾功能 细胞凋亡 B细胞淋巴瘤-2 Bcl-2相关X蛋白 肾母细胞瘤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学强 刘伟区 +2 位作者 谭建权 王政芳 何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5-49,共5页
采用八氟戊醇(F8)改性水性聚氨酯,制备了含氟水性聚氨酯(FWPU),并且通过红外光谱对FWPU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8含量对FWPU乳液及其涂膜的影响。研究表明,F8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能。当F8含量为8%时,涂膜的吸水率从未改性的... 采用八氟戊醇(F8)改性水性聚氨酯,制备了含氟水性聚氨酯(FWPU),并且通过红外光谱对FWPU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8含量对FWPU乳液及其涂膜的影响。研究表明,F8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能。当F8含量为8%时,涂膜的吸水率从未改性的12.2%减少到3.1%,接触角从80°提高到108°。乳液粒径先增大后减少,当F8含量为4%时,乳液粒径最大,达到157 nm。TGA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FWPU涂膜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氟戊醇 水性聚氨酯 乳液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成熟胚培养不定芽状态对其生根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买凯乐 邵砾群 +2 位作者 李荣珍 董丽芬 兰健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153,共7页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特有的针叶树种,木材坚实,富含松脂,耐腐朽,是优良的建筑、电杆、枕木、矿柱等用材。油松是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特有的针叶树种,木材坚实,富含松脂,耐腐朽,是优良的建筑、电杆、枕木、矿柱等用材。油松是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徐化成,1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成熟胚 改良1 2ms培养基 不定芽诱导 不定芽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测定法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志晓 王前 +1 位作者 郑磊 包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 目的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示;利用ROC曲线来评价IMA诊断AMI的阀值。结果AMI组IMA吸光度值为(1.195±0.320),胸痛组IMA吸光度为(0.855±0.068),两组差异显著(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7,当阀值为0.906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0%,诊断特异度82.9%。结论利用改良方法测定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1-亚硝基-2-萘酚 白蛋白-钴结合实验 二硫苏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ET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涛 王菲 吴全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甲基-1,3-丙二醇(MPO)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PO的加入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t_(1/2))延长;采用Jeziorny法分析了此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发现结晶...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甲基-1,3-丙二醇(MPO)改性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PO的加入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t_(1/2))延长;采用Jeziorny法分析了此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发现结晶速率常数(Z_c)随MPO的加入而减小,表明MPO的加入降低了PET的结晶能力,此改性共聚酯将在瓶材和板材方面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1 3-丙二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改性共聚酯 非等温结晶 差示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氮化合物BTATz的CMDB推进剂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仪建华 赵凤起 +4 位作者 王伯周 任莹辉 徐司雨 王瑛 李上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9-615,共7页
以新型高氮化合物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取代RDX制得了BTATz-CMDB推进剂试样,获得了燃速结果,并利用TG-DTG,PDSC,单幅照相、燃烧波温度分布和熄火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测试技术对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及燃... 以新型高氮化合物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取代RDX制得了BTATz-CMDB推进剂试样,获得了燃速结果,并利用TG-DTG,PDSC,单幅照相、燃烧波温度分布和熄火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测试技术对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BTATz的氧平衡值较低,用其取代双基推进剂中的NC和NG后,推进剂的各能量特性参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BTATz在推进剂中的含量不宜太高。BTATz-CMDB推进剂适用于常规无溶剂成型工艺进行制造;BTATz在燃速提升方面具有突出潜力,尤其在对推进剂主放热反应催化加速的催化体系(邻苯二甲酸铅、己二酸铜和炭黑的混合物)作用下,燃速提升效果更加明显;BTATz-CMDB推进剂燃烧时的火焰符合双基系推进剂火焰的一般特征,但由于BTATz不存在类似RDX那样的熔融过程,该类推进剂燃烧产生了发散火焰束,燃烧表面由熔融状变为疏松珊瑚状,火焰强度增强;随着压强升高,燃烧表面产生发散火焰束的活性点增多,暗区迅速变薄,增加了火焰区向燃烧表面的热反馈,加速了燃烧反应;催化体系对推进剂燃烧反应的气相区影响不大,它加强了凝聚相及表面附近的放热反应,改变了推进剂燃烧表面的结构,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催化剂(新生态)在推进剂的燃烧表面富集,催化了推进剂的分解和燃烧,促进了推进剂燃速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双(1氢-1 2 3 4-四唑-5-氨基)-1 2 4 5-四嗪(BTATz) 改性双基推进剂 燃烧特性 火焰结构 熄火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BO对PA6/NMA共混物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 何敏 +2 位作者 鲁圣军 刘阳夫 黄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67,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2,2'-(1,3-亚苯基)双(2-噁唑啉)(PA6/NMA/MPBO)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等测试研究了MPBO含量对P...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2,2'-(1,3-亚苯基)双(2-噁唑啉)(PA6/NMA/MPBO)共混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等测试研究了MPBO含量对PA6/NMA/MPBO共混物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PBO含量的增加,PA6/NMA/MPBO共混物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熔融焓以及结晶度均逐渐降低,热稳定性先增加后减小;当MPBO的含量为2份时,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2.4℃、80.05MPa、106.44 MPa,较纯PA6分别提高了26.9%、15.2%和17%;当MPBO的含量为3份时,PA6/NMA/MPBO共混物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达到最低值,仅为0.8 g/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 2 2’-(1 3-亚苯基)双(2-噁唑啉) 耐热改性剂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Q Kerr介质腔中非关联双模相干态光场与V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光场的等阶Y压缩效应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赖振讲 刘自信 孙金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1-396,共6页
本文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 ,详细研究了高 Q Kerr介质腔中非关联双模相干态光场与 V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双模光场的一次和二次等阶 Y压缩效应 ,结果表明 :1 )等阶 Y压缩特性强烈地依赖于 Kerr介质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系数 (x)和双模... 本文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 ,详细研究了高 Q Kerr介质腔中非关联双模相干态光场与 V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双模光场的一次和二次等阶 Y压缩效应 ,结果表明 :1 )等阶 Y压缩特性强烈地依赖于 Kerr介质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系数 (x)和双模光场中各模的平均光子数 n- 1、n- 2 ;当 x<1 ,n- 1=n- 2 <1时 ,不产生等阶 Y压缩效应 ;而当 x=2 .5、5、1 0以及n- 1=n- 2 =2、5时 ,光场可呈现出强烈的一次及二次等阶 Y压缩效应 ;2 )在 x以及 n- 1、n- 2 相同的条件下 ,不同压缩阶次的等阶 Y压缩效应的时间演化曲线的压缩周期与压缩阶次成反比 ,压缩度的幅度则随压缩阶数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3)在平均光子不变 (即 n- 1=n- 2 恒定 ) ,但Kerr介质不同 (即 x变化 )的条件下 ,相同压缩阶数的等阶 Y压缩效应的 Y压缩度曲线的时间演化周期与 Kerr介质的三阶非线性化系数 x成反比 ,压缩度的幅度则随 Kerr介质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系数 x的增大而增强 ;4)等阶 Y压缩效应的持续时间以及等阶 Y压缩度的大小等强烈地依赖于 Kerr介质的非线性程度和光场强度 ;一般而言 ,Kerr介质的非线性程度越高 (即 x越大 ) ,并且光场越强 (即 n- 1=n- 2 取值越大 ) ,等阶 Y压缩效应持续时间就越短 ,等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Q KERR介质腔 非关联双模相干态光场 V型三能级原子 等阶Y压缩 多模压缩态 量子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第一口中曲率半径水平井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元 尹洪生 +2 位作者 张东海 温振伟 王德良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59-62,共4页
云2-平1井为中原油田第一口中曲率半径水平井,是中原油田在复杂区块提高原油采收率、加大开发力度的重要举措。该井水平段长820.86m,闭合距1099.66m,钻穿油层562.5m,水平段多台阶,大幅度扭方位,同类型的水平井在国内并不多见。通过充分... 云2-平1井为中原油田第一口中曲率半径水平井,是中原油田在复杂区块提高原油采收率、加大开发力度的重要举措。该井水平段长820.86m,闭合距1099.66m,钻穿油层562.5m,水平段多台阶,大幅度扭方位,同类型的水平井在国内并不多见。通过充分准备,精密组织,仅用45d8h顺利钻完3200m的进尺,全井安全无事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中曲率半径 水平井 变方位 正电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基催化剂的酸调控及其在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宪飞 刘伟 +3 位作者 田林宇 李潘之 陈小平 任万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量提高.丁烯原料的评价结果表明:添加调节剂制备的含有较多缺陷位点的UiO-66显著提高了2-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360℃、体积空速为12 h-1时,UiO-66-HAC催化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收率高达12.7%,选择性高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调节剂 2-丁烯 1-丁烯 双键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多源遥感数据的河北省景县农田土壤水分协同反演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伯祥 陈晓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2-761,共10页
植被覆盖层对微波遥感反演地表土壤水分产生重要影响。以河北省景县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 SAR遥感数据和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采用改进水云模型和Oh模型的组合方法,对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在Sentinel-... 植被覆盖层对微波遥感反演地表土壤水分产生重要影响。以河北省景县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 SAR遥感数据和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采用改进水云模型和Oh模型的组合方法,对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进行定量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在Sentinel-1 VV极化条件下,改进水云模型和Oh模型的组合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决定系数(R 2)为0.6530,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01 cm 3·cm^-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327 cm 3·cm^-3,这3项反演精度评价指标均优于VH极化。该方法在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植被覆盖区农田土壤水分信息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水云模型 Oh模型 土壤水分 植被含水量 Sentine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T 共聚酯的结构表征及其结晶和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城华 陈延明 +2 位作者 吴佩华 林妍妍 王立岩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1,2-丙二醇(1,2-PG)改性共聚酯(PPET),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其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ET的... 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1,2-丙二醇(1,2-PG)改性共聚酯(PPET),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其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ET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在2900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在1.9~2.1之间;1,2-PG留在大分子链上的比例相对投料比减少,说明1,2-PG与乙二醇(EG)相比不容易接入到分子链上;同PET相比,PPET共聚酯的结晶能力降低,熔点降低,当1,2-PG的加入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PPET熔点较PET熔点降低了约24℃;PPET共聚酯具有与普通聚酯相近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丙二醇 改性共聚酯 结构 结晶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与皮肌炎相关性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悦 杨扬 范松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90-1898,共9页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常伴发恶性肿瘤。超过50%的皮肌炎患者体内存在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抗迁移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2抗体、抗核小体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NXP)-2抗体、...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常伴发恶性肿瘤。超过50%的皮肌炎患者体内存在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抗迁移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2抗体、抗核小体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NXP)-2抗体、抗转录中介因子(transcription intermediary factor,TIF)1-γ抗体、抗小泛素样修饰物激活酶(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activating enzyme,SAE)抗体]在皮肌炎相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揭示皮肌炎自身特异性抗体在皮肌炎并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可为准确评估皮肌炎患者发展为恶性肿瘤的风险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临床诊断皮肌炎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自身特异性抗体 恶性肿瘤 迁移抑制因子-2 核小体蛋白-2 转录中介因子1 小泛素样修饰物激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