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虚拟同步机快速励磁控制和功角补偿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志帅 任永峰 +3 位作者 孟庆天 韩俊飞 陈建 贺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 针对以激磁电势为目标控制电压的双馈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下运行功角大而带来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采用快速励磁控制消除功角扰动对无功控制的影响,采用功角补偿消除激磁电势扰动对功角有功控制的影响的功率解耦方案。在分析双馈电机数学模型及双馈虚拟同步机整体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构建计及无功控制环节的双馈虚拟同步机小信号模型。通过分析无功环节PI控制器参数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快速励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无功扰动与功角变化的关系,确定功角补偿传递函数。设定风速扰动、电网频率扰动和电网电压扰动3种不同工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双馈虚拟同步机大功角运行时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功率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电机控制 感应电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功率解耦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磁暂态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邹明 王焱 +1 位作者 许建中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及占比越来越大,大规模风电场电磁暂态仿真速度极慢的问题愈加凸显。针对现有建模方法复杂、无法反映风电场内部特性、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磁暂态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该方法通过受控源传递端...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及占比越来越大,大规模风电场电磁暂态仿真速度极慢的问题愈加凸显。针对现有建模方法复杂、无法反映风电场内部特性、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磁暂态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该方法通过受控源传递端口间电压和电流信息,实现风电机组内部元件之间以及不同风电机组之间端口的解耦,从而将系统解算过程中高阶矩阵分解为多个小矩阵以实现快速仿真。基于节点分析法和基尔霍夫定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建模方法简单,通过仿真软件中现有模块拖拽即可搭建,可以准确仿真风电场的各种暂稳态工况,并且提速效果明显。同时,所提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可与现有文献所提方法互补,扩展其灵活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不同机组数量的风电场模型,验证了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的仿真精度及加速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可实现1~2个数量级的加速效果,且相比详细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风电机组 电磁暂态仿真 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 等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融合算法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灵活性运行优化研究
3
作者 包哲 张潇方 +2 位作者 李薇 许野 王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0-2344,共1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仿真模型的模拟精度,在建立燃气轮机机理仿真模型和BP仿真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型替代技术、BP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最优加权法、动态权重分配法,分别建立了3种燃气轮机串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和2种并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仿真模型的模拟精度,在建立燃气轮机机理仿真模型和BP仿真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型替代技术、BP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最优加权法、动态权重分配法,分别建立了3种燃气轮机串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和2种并联智能融合仿真模型;通过将上述仿真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遴选出模拟效果最优的仿真模型;以燃气轮机智能融合仿真模型作为燃气轮机的出力约束,建立了考虑热电解耦技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灵活性运行优化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提高仿真结果的模拟精度,而且通过对出力设备的灵活性调整,可有效应对负荷侧能源需求量的动态变化,避免出现能源浪费现象,提升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融合算法 燃气轮机 仿真模型 热电解耦 灵活性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用管段的水力解耦及非线性水轮机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云 张立翔 +1 位作者 郭亚昆 董鸿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3-108,共6页
研究具有共用管段水力系统的耦合问题,提出水力耦合分解成多个仅依赖于各自管段流量的单变量函数的解耦方法,以解决水力耦合带来的复杂性和困难。将传递函数描述的弹性水击水力动态转化为相对值形式的微分方程模型,与主接力器运动方程... 研究具有共用管段水力系统的耦合问题,提出水力耦合分解成多个仅依赖于各自管段流量的单变量函数的解耦方法,以解决水力耦合带来的复杂性和困难。将传递函数描述的弹性水击水力动态转化为相对值形式的微分方程模型,与主接力器运动方程构成水轮机的微分方程模型。解耦后的其他管段的耦合作用以附加输入扰动的形式出现在水轮机模型中,实现输入的解耦,可有效简化控制器的设计。仿真表明,所提出的解耦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耦合 解耦 附加扰动 水轮机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耦辨识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控制器参数的频域方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潘学萍 鞠平 +2 位作者 温荣超 吴峰 金宇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25 108,108,共8页
转子侧控制器主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对其进行准确建模至关重要。针对转子侧控制器模型结构复杂、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推导了转子侧控制器的解耦模型。基于该解耦模型,提出通过在输入信号的参考值上施加伪随机信号,根据输入信号和输... 转子侧控制器主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对其进行准确建模至关重要。针对转子侧控制器模型结构复杂、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推导了转子侧控制器的解耦模型。基于该解耦模型,提出通过在输入信号的参考值上施加伪随机信号,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辨识转子侧控制器各参数。与灵敏度比较发现,参数辨识精度与灵敏度结果一致。最后指出:即使转子侧控制器内环参数的辨识精度偏低,也基本不影响对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过程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转子侧控制器 解耦模型 频域灵敏度 频域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变量模糊神经网络实现双抽汽轮机热电负荷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裘浔隽 杨瑜文 林中达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79,共4页
由于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分别在双抽汽轮机电、热负荷协调控制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来实现解耦控制。以15MW双抽汽轮机为例,建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糊神经网络解耦控制的数字仿真。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负荷控制 双抽汽轮机模型 解耦 热电负荷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叶片位移场模型变形特征解耦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窦杨青 卜昆 +1 位作者 董一巍 张定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为了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精铸涡轮叶片的成形精度,提出一种涡轮叶片位移场模型的变形特征解耦方法。首先通过对批量叶片进行检测,获取型面数据后与叶片设计模型配准及偏差计算得到叶片精铸位移场;在对精铸位移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为了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精铸涡轮叶片的成形精度,提出一种涡轮叶片位移场模型的变形特征解耦方法。首先通过对批量叶片进行检测,获取型面数据后与叶片设计模型配准及偏差计算得到叶片精铸位移场;在对精铸位移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叶片铸件变形的分布规律。研究精铸涡轮叶片的变形特征,通过位移场的解耦分析把精铸位移场中的任意位移矢量分解成收缩误差变形矢量、弯曲变形矢量、扭转变形矢量。分离出的精铸变形特征可应用于精铸涡轮叶片模具型腔优化过程中,对提高模具型腔的设计质量及涡轮叶片的成形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模型配准 位移场 变形特征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内模-前馈控制策略的双馈风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超 王渝红 +2 位作者 李兴源 瑚跃进 王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8-42,70,共6页
针对双馈风机转矩扰动给转速调节性能以及电网故障给双馈机侧控制系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单一的控制策略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改进内模-前馈串级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改进的内模控制设计转速控制器削弱转矩扰动对转速跟踪性能的... 针对双馈风机转矩扰动给转速调节性能以及电网故障给双馈机侧控制系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单一的控制策略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改进内模-前馈串级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改进的内模控制设计转速控制器削弱转矩扰动对转速跟踪性能的影响。其次采用内模-前馈控制策略设计定转子侧电流环控制系统。在MATLAB/SMIULINK中搭建双馈风机模型并入微网系统中进行稳态和故障情况下的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改策略正确有效,设计的转速控制器能获得良好的跟踪性能和较高的稳态精度,电流环采用内模控制可以改善机侧和电网侧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转速控制 改进的内模控制 前馈解耦 暂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逆向解耦的超超临界机组机炉协调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江溢洋 王东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94,共6页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机炉耦合系统采用常规的PID控制时参数调整困难且难以获得好的控制效果的问题,先将耦合的多变量高阶被控对象解耦为具有典型二阶惯性环节的多个单入单出广义被控对象。对解耦后的单入单出广义被控对象,分别设计了PID控...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机炉耦合系统采用常规的PID控制时参数调整困难且难以获得好的控制效果的问题,先将耦合的多变量高阶被控对象解耦为具有典型二阶惯性环节的多个单入单出广义被控对象。对解耦后的单入单出广义被控对象,分别设计了PID控制器,基于内模控制原理整定PID控制器参数。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能够很好地消除变量之间的耦合影响,实现各被控变量良好的设定值跟踪能力和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解耦 内模控制 PID控制 机炉协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包锅炉汽轮机系统的非线性σ校正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智轩 卢子广 +1 位作者 胡立坤 彭宇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87-94,1,共8页
提出引入σ校正技术的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克服已知的系统干扰。存在未建模动态和未知干扰时,在任何有界的初始条件下,σ校正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跟踪误差都是有界的。针对典型的汽包锅炉汽轮机系统的非线性模型,... 提出引入σ校正技术的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克服已知的系统干扰。存在未建模动态和未知干扰时,在任何有界的初始条件下,σ校正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跟踪误差都是有界的。针对典型的汽包锅炉汽轮机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将静态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和σ校正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了协调控制器。讨论了静态全状态反馈线性化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干扰抑制能力和对多输入多输出摄动系统的鲁棒线性化问题。介绍了非线性σ校正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满足约束条件前提下的模型匹配条件的极点配置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解耦控制,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汽轮机控制 协调控制 非线性控制 静态解耦 复合模型参考自适应 σ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