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北中高海拔地区防火树种筛选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世友 王秋华 +3 位作者 张尚书 李培勇 滕云贵 高峰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5-58,共4页
通过测试、分析滇东北中高海拔地区10种植物叶和枝的相对含水率、着火点温度、粗脂肪含量、灰分含量、热值5个与抗火性相关的因子,产生叶和枝的抗火性排序.结合10种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造林学特性,筛选出野八角、矮杨梅为滇东北中高... 通过测试、分析滇东北中高海拔地区10种植物叶和枝的相对含水率、着火点温度、粗脂肪含量、灰分含量、热值5个与抗火性相关的因子,产生叶和枝的抗火性排序.结合10种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造林学特性,筛选出野八角、矮杨梅为滇东北中高海拔地区的防火树种,野八角的综合防火性能优于矮杨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树种 筛选 滇东北 中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海拔林下培育木耳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袁长波 王艳芹 +4 位作者 姚利 付龙云 迟明峰 王广来 曹德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158-159,167,共3页
[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芽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 [目的]解决木耳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法]在500~1600 m的中高海拔林区培育木耳,调查木耳菌棒发菌需时、耳芽发生天数、子实体生长天数、商品外观、市场效果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较传统栽培,林下培育产出的木耳产品具有野生木耳的口感和风味;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中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且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结论]林下培育木耳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生物学效率达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海拔林区 林下 木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中高海拔区榨菜菜头干物质累积与形状的动态变化
3
作者 张先淑 谭祥国 +1 位作者 谭明权 许明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28-30,共3页
为榨菜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榨菜品种永安小叶为试材,采用对比法研究重庆中高海拔区(海拔700m)和低海拔区(海拔300 m)榨菜膨大后菜头干物质累积和形状变化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菜头干物质的变化均呈"S"型曲线... 为榨菜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榨菜品种永安小叶为试材,采用对比法研究重庆中高海拔区(海拔700m)和低海拔区(海拔300 m)榨菜膨大后菜头干物质累积和形状变化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菜头干物质的变化均呈"S"型曲线,用Logistic方程y=k/[1+e^((a+bt))]可很好地拟合,膨大后45~48d进入线性增长期,线性增长持续时间33~35d,增长高峰期在膨大后64d左右;低海拔区菜头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达1.04g/(株·d),较中高海拔区提高40.54%;低海拔区菜头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中高海拔区。菜头增长期,中高海拔区菜头形状指数低于低海拔区,呈由快到慢地下降,而低海拔区则呈由慢到快地下降,其变化过程均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菜头 干物质 形状 中高海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高海拔地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茂羊 蒋文翠 +1 位作者 孔维博 耿庆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24-133,共10页
【目的】探明高寒高海拔地区雅砻江中游段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雅砻江中游段及相似类型工程扰动区生态修复的植被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抽样调查法统计植物特征,分析雅砻江中游段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物种组成、优势种、... 【目的】探明高寒高海拔地区雅砻江中游段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雅砻江中游段及相似类型工程扰动区生态修复的植被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抽样调查法统计植物特征,分析雅砻江中游段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物种组成、优势种、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研究海拔梯度对其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雅砻江中游段共有植物507种,隶属105科312属,其中,蕨类植物10科16属24种,裸子植物3科9属15种,被子植物92科287属468种。海拔<2700 m,植物类型以灌草为主,物种数为103种,优势种为金合欢、华西小石积、小马鞍叶羊蹄甲、余甘子、牡荆、油橄榄、扁核木、刺悬钩子、蔷薇、火棘、蓼和黄茅;海拔2700~<3500 m的植物类型以乔灌草为主,物种数为305种,优势种为川滇高山栎、云南松、高山松、多变柯、腋花杜鹃、大白杜鹃、地盘松、白桦、丽江云杉和滇高山栎;海拔3500~<4500 m的植物类型以灌草为主,物种数为86种,优势种为长苞冷杉、大果红杉、杜鹃、冷箭竹、大箭竹、两色杜鹃和西南委陵菜;海拔≥4500 m以高山草甸为主,物种数为13种,优势种为风毛菊、红景天、侧茎垂头菊和矮金莲花。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多样性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Pielou均匀度指数(E)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同海拔各层级植物多样性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多样性受海拔的影响最大,草本受其影响最小。【结论】雅砻江中游段不同海拔梯度优势种存在差异,海拔梯度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具有直接影响,其植被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高海拔地区 雅砻江中游段 海拔梯度 植物群落 多样性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杭县杂交中稻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庆祥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上杭县步云乡中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中稻品种,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199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步云乡主推品种进行推广;中浙2优58、嘉优中科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 为筛选出适宜上杭县步云乡中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中稻品种,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199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步云乡主推品种进行推广;中浙2优58、嘉优中科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加大示范。总结了各品种在步云乡种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产量 比较试验 中高海拔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