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温度场下航空工装基准点热偏移预测与补偿技术研究(特邀)
1
作者 张洋 宿一品 +4 位作者 逯永康 李俊卿 陈启航 闫瑞帝 刘巍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9,I0001,共17页
非均匀温度场引起的基准点热偏移是航空工装测量坐标系与整机全局坐标系配准精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虚拟测点动态优化与温度场精确重建的基准点热偏移预测与配准补偿方法。首先,采用了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全域... 非均匀温度场引起的基准点热偏移是航空工装测量坐标系与整机全局坐标系配准精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虚拟测点动态优化与温度场精确重建的基准点热偏移预测与配准补偿方法。首先,采用了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全域温度场重建算法(GPR-GTFR),准确表征复杂非均匀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特性。其次,建立基于有限元法的基准点热偏移计算模型,定量分析温度场作用下基准点的热偏移量。同时,针对稀疏测点分布导致的温度场建模精度不足及模型简化引起的预测误差,提出了虚拟测点动态优化策略,并采用改进的自适应动态局部搜索土拨鼠优化算法(ADLSPDO)进行求解,以提升基准点热偏移预测精度。最后,利用预测结果修正基准点标称位置,降低工装测量坐标系与整机全局坐标系间的配准误差。实验表明,该方法在X、Y和Z方向上补偿后的均方根误差(RMSE)较补偿前分别降低84.5%、77.9%和78.8%,显著提高了配准精度。研究成果对非均匀温度场下航空工装基准点精度保持及大尺寸测量中因基准点热偏移引起的配准误差补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工装 非均匀温度场重建 基准点热偏移预测 配准误差补偿 大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淑睿 林嘉睿 +3 位作者 张辉 史慎东 滕明鑫 杨凌辉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29,共9页
多基站整体测量场的构建是目前实现制造空间大尺寸三维测量最有效的手段,其精度评价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测量任务规划的合理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过程中的多源观测数据融合问题,建立了以几何约束为核心的... 多基站整体测量场的构建是目前实现制造空间大尺寸三维测量最有效的手段,其精度评价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测量任务规划的合理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过程中的多源观测数据融合问题,建立了以几何约束为核心的整体测量场数学模型,提出了以仪器观测量不确定度、仪器位姿参数不确定度、目标点坐标不确定度为指标体系的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方法。根据测量结果的统计信息实现了仪器观测量现场不确定度的快速准确评定;利用GUM法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传播过程,建立了仪器位姿参数不确定度和目标点坐标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整体测量场精度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测量场 精度评价 测量不确定度 误差分析 大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度角度并行传感的多目标位姿测量
3
作者 杨朔 韩野 +4 位作者 杨凌辉 吴腾飞 史慎东 董文博 邾继贵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740,共13页
大尺寸空间精密位姿测量技术是航空、航天、船舶、射电望远镜等高端装备实现自动化、高精度装配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针对传统方法无法同时兼顾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度角度并行传感的多目标位姿测量方法。通过光电扫... 大尺寸空间精密位姿测量技术是航空、航天、船舶、射电望远镜等高端装备实现自动化、高精度装配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针对传统方法无法同时兼顾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度角度并行传感的多目标位姿测量方法。通过光电扫描测角实现空间多目标的自主识别并提供高精度角度约束,同时利用高动态光束偏转机构引导绝对测距光束,主动实施逐点扫描测距,从而实现长度、角度并行测量。然后,设计了一种集成化位姿测量合作靶标,构建了长度角度加权融合的精确位姿测量模型。最后,提出了系统参数的高精度快速标定方法,详细分析了位姿测量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并研究了合作靶标相对测量基站的位置、姿态与位姿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激光跟踪仪进行精度对比,该方法的位置、姿态测量准确度分别优于0.131 mm和0.041°,测量重复性分别优于0.034 mm和0.018°,多目标测量过程中平均每个目标耗时0.9 s。该方法同时具有较高的多目标位姿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测量 大尺寸测量 光电扫描 绝对测距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MIN指南对老年人口腔衰弱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赵慧敏 周子月 +5 位作者 李鸿雁 聂优爱 孔令磷 费杨 田紫薇 梁丽霞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口腔衰弱(oral frailty,OF)评估工具,为选择合适的OF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口腔衰弱(oral frailty,OF)评估工具,为选择合适的OF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基于共识驱动的健康测量工具选择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SMIN)指南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结果本文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7个英文测评工具及2个中文版工具。1个工具内容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均为充分,为A类推荐;6个工具均没有“任何等级证据证明内容效度充分,且内部一致性充分(至少为低质量证据)”,为B类推荐;2个工具由于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其内部一致性的不充分,为C类推荐。结论未来研究者应遵循COSMIN指南,规范开发流程,完善测量属性报告,开发并验证适合我国老年人OF的本土化评估工具,为OF的识别与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衰弱 工具 量表 系统评价 老年人 测量学属性 COSMIN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的动态校准装置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瑜 胡晓磊 +2 位作者 郭志敏 傅云霞 张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5,共7页
为满足时变几何量的瞬时动态测试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的动态校准装置。该装置采用直线运动导轨和运动发生器、长度标准器激光干涉仪,以基于GNSS驯服时钟的同步触发器实现同步测量并确保时间准确稳定,并使用动态校准... 为满足时变几何量的瞬时动态测试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的动态校准装置。该装置采用直线运动导轨和运动发生器、长度标准器激光干涉仪,以基于GNSS驯服时钟的同步触发器实现同步测量并确保时间准确稳定,并使用动态校准软件实现控制一体化。经综合分析激光干涉仪的最大允许误差、直线运动导轨的直线度、环境因素、触发信号间时延及激光干涉仪测量时延等因素,该装置的长度示值的测量不确定度为Q[1.8μm,3×10^(-7)L](k=2)。与同型号激光干涉仪的比对实验和激光跟踪仪瞬时长度测试实验,证明了不确定度评定的合理性以及该装置在瞬时动态准确度测试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动态校准 激光干涉仪 同步测量 大尺寸测量 时变几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大尺寸组件外形数字化组合测量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巍 李锐 +2 位作者 林俊盛 门宇 爱博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6-113,共8页
现代飞机装配制造过程中,面对一些大尺寸组件的外形测量任务,单独使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存在数据融合困难、累积误差较大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与摄影测量系统的组合测量方法。利用摄影测量系统建立全局测量... 现代飞机装配制造过程中,面对一些大尺寸组件的外形测量任务,单独使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存在数据融合困难、累积误差较大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与摄影测量系统的组合测量方法。利用摄影测量系统建立全局测量坐标系,通过相同视觉标志点匹配来获取局部视角测量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的变换关系,完成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局部扫描数据自动拼接。通过将测量数据模型与设计原型进行对比,获得大尺寸组件外形质量分析报告。在保证测量效率的条件下,组合测量方法可以提高型面测量精度。以某机前框组件外形精度的测量分析为例,测量精度可达23.6μm,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 数字化测量设备 三维激光扫描仪 数字摄影测量 组合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顾超伟 缪东晶 +2 位作者 严利平 刘洋 李建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0-348,共9页
为实现大尺寸范围内的坐标跟踪测量,研制了一种小型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设计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结构,实现减小系统体积与提高抗干扰能力。设计了系统的光学模块,通过优化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的目标偏差量采集部分的光路,实现目标允许最... 为实现大尺寸范围内的坐标跟踪测量,研制了一种小型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设计了光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结构,实现减小系统体积与提高抗干扰能力。设计了系统的光学模块,通过优化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的目标偏差量采集部分的光路,实现目标允许最大偏差量的增大。通过开展位置敏感探测器的标定实验,完成位置敏感探测器的线性区间与偏差比例系数的测量,为跟踪控制算法开发提供了关键参数。进行了跟踪控制模块的设计,并完成跟踪控制算法的开发,实现系统的快速跟踪测量。开发了系统三维可视化测量软件,实现用户对系统与目标的空间位置及运动状态的实时掌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跟踪稳定性与位移分辨力分别为20μm和40μm,系统的跟踪速度最高可达480 mm/s,加速度最高可达506 mm/s^(2),跟踪距离范围不小于70 m,具有三维坐标测量与三维可视化功能,与现有跟踪仪相比具有体积、重量以及测角范围上的优势,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激光跟踪 三维坐标测量 三维可视化 跟踪控制 标定 大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面板C/FOG工艺制造虚拟计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暾东 黄智斌 +2 位作者 高凤强 郑鹏 谢玉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针对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的“Chip/FPC on Glass”(C/FOG)工艺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计量延迟大、生产异常无法提前预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C/FOG工艺生产制造虚拟计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生产机台上的传感器采集生产过程中... 针对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的“Chip/FPC on Glass”(C/FOG)工艺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计量延迟大、生产异常无法提前预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C/FOG工艺生产制造虚拟计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生产机台上的传感器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过程状态数据,构建基于多尺度一维卷积及通道注意力模型(MS1DC-CA)的虚拟计量模型。通过多个尺度的卷积核提取不同尺度范围内的状态数据特征。在对含有缺失值的原始数据预处理中,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的K近邻填补方法(PSO-KNN Imputation)进行缺失值填充,保留特征的同时,减少因填充值引入的干扰。最后在实际生产采集的数据上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实际不良率主要集中在0.1%~0.5%,该虚拟计量模型的拟合均方误差为0.397 7‱,低于其他现有拟合模型,在平均绝对误差、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拟合优度3种评价指标下也均优于其他现有的拟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G工艺 虚拟计量 缺失值填充 多尺度一维卷积 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率加权叠加的冲击电压刻度因数评估方法
9
作者 范佳威 周峰 +5 位作者 雷民 龙兆芝 刁赢龙 李文婷 胡康敏 刘少波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5-1434,共10页
冲击高压信号为幅值高、持续时间短、频率覆盖范围宽的单次脉冲波形,电压转换装置受分布参数的影响,其刻度因数难以直接溯源至现有的国家基准或标准量值。提出一种基于多频率分量加权叠加的冲击电压刻度因数评估方法。根据帕萨瓦尔定理... 冲击高压信号为幅值高、持续时间短、频率覆盖范围宽的单次脉冲波形,电压转换装置受分布参数的影响,其刻度因数难以直接溯源至现有的国家基准或标准量值。提出一种基于多频率分量加权叠加的冲击电压刻度因数评估方法。根据帕萨瓦尔定理,针对冲击电压转换装置,建立冲击刻度因数与多频率交流刻度因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暂态的、单次的波形刻度因数溯源难题转化为稳态的、周期的交流刻度因数获取与频段权重计算的问题,通过分析该评估方法的计算误差优于0.05%。最后提出了基于该评估方法的实施方法,开展了基于标准电容分压器的计算验证,其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02%。结果表明,基于多频率分量加权叠加的冲击电压刻度因数评估方法能够准确评估冲击电压转换装置的冲击刻度因数并具有电学计量手段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冲击电压 刻度因数 溯源 电压转换装置 频率分解 加权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坐标尺寸测量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3
10
作者 叶声华 邾继贵 +2 位作者 张滋黎 周虎 郭磊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1-6,共6页
大空间范围内的坐标尺寸测量是大型装备制造及精密工程安装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也是精密测量技术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当前重大基础装备工业的快速发展,大空间坐标尺寸测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渐突出,现有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 大空间范围内的坐标尺寸测量是大型装备制造及精密工程安装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也是精密测量技术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当前重大基础装备工业的快速发展,大空间坐标尺寸测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渐突出,现有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必须发展新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以此为背景,结合正在发展的大尺寸组合式测量方法,阐述了大空间坐标尺寸测量的应用现状、组合式测量方法、全局空间测量与控制等几方面问题,试图反映该技术领域的技术现状、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大尺寸 坐标尺寸 精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精密光电高温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原遵东 赵琪 +3 位作者 段宇宁 王铁军 常富元 吴继彧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7-261,共5页
根据温标传递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了新的精密光电高温计。该高温计测量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结合有效波长原地测量技术,直接依据Planck辐射定律计算被测温度,具备单一参考点分度确定温标的技术能力。该高温计测温范围为800℃~2200℃,在小... 根据温标传递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了新的精密光电高温计。该高温计测量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结合有效波长原地测量技术,直接依据Planck辐射定律计算被测温度,具备单一参考点分度确定温标的技术能力。该高温计测温范围为800℃~2200℃,在小目标和窄谱带的测量条件下,具有分辨率高、辐射源尺寸影响小、自动化测量等特点。在900℃时温度分辨率为0 01℃。在800℃~2200℃温度范围内,置信水平为0 99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 0℃~2 4℃。结构参数和性能测试表明,精密光电高温计不仅适用于温度精密测量,而且可作为温标的传递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光电高温计 国际温标 传递标准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PS测角不确定度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耿磊 邾继贵 +2 位作者 熊芝 杨学友 叶声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2,共7页
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wMPS)是一种基于多向定位原理的新型网络式测量系统,为分析系统单站的测角不确定度,建立了角度测量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测角精度的误差源并给出误差的评估方法,利用蒙特卡罗统计法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测角误差的分... 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wMPS)是一种基于多向定位原理的新型网络式测量系统,为分析系统单站的测角不确定度,建立了角度测量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测角精度的误差源并给出误差的评估方法,利用蒙特卡罗统计法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测角误差的分布。提出一种以多面棱体和平行光管作为调整手段,多齿分度台为角度参考基准的发射站水平角不确定度分析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的有效性并获取测量空间内发射站的水平角不确定度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 wMPS 测角误差 水平角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固定点-高温计”方式传递961.78℃以上国际温标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小丰 原遵东 +4 位作者 王景辉 柏成玉 董伟 郝小鹏 王铁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持续对高温基准装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升了光电高温计信噪比、非线性和辐射源尺寸效应等关键性能,并完善了光电高温计性能参数测量平台。与之前高温温标通过钨带灯传递不同,以“参考固定点-光电高温计”方式...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持续对高温基准装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升了光电高温计信噪比、非线性和辐射源尺寸效应等关键性能,并完善了光电高温计性能参数测量平台。与之前高温温标通过钨带灯传递不同,以“参考固定点-光电高温计”方式进行了银点以上高温温标的复现和传递,该方式可以避免光电高温计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并将高温温度上限从2200℃延伸至2474℃,实验分析得到961.78—2474℃的温标扩展不确定度(k=2)为0.08—0.62℃。2009年中英西三国温标复现比对结果验证了三国国际温标的一致性,并支持了上述不确定度评定。新传递方法可为精密光电高温计提供最高水平校准,并可扩展应用于900nm等红外高温计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国际温标 光电高温计 固定点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空间异面直线夹角的检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文川 裘祖荣 张国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27-1433,共7页
针对实际工程中相距数米至数十米的若干几何元素之间的空间夹角,提出了大尺寸空间异面直线夹角激光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根据常见待测直线元素不同的实体存在形式,设计了相应的实体体现方法,并建立了异面夹角测量所需的公共基准;... 针对实际工程中相距数米至数十米的若干几何元素之间的空间夹角,提出了大尺寸空间异面直线夹角激光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根据常见待测直线元素不同的实体存在形式,设计了相应的实体体现方法,并建立了异面夹角测量所需的公共基准;对于待测元素在公垂线方向距离很远的情况,采用单束线结构激光作为公共基准。然后,针对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给出了系统检测框架的设计思路。最后,提出了公共基准与待测元素空间关系的获取方法。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公共基准与各个待测元素构成的夹角并通过三角关系间接获得了待测元素异面夹角的检测结果。在30次系统测量中,系统重复性精度达到±0.020 85°,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系统满足测量要求,验证了测量原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 角度测量 光学基准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时培明 李培 +1 位作者 韩东颖 刘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8-633,共6页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难以检测的难题,提出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多稳随机共振系统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更好的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首先对大频率信号进行尺度变...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难以检测的难题,提出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多稳随机共振系统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更好的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首先对大频率信号进行尺度变换使之满足随机共振条件,将频率压缩后的信号通过多稳系统,调整参数使其发生随机共振得到信号的频谱特征,并与双稳随机共振方法得到的特征频率进行比较,仿真和实例结果均表明:相同条件下,多稳随机共振方法比双稳随机共振方法得到的频率准确,可以增强信号的幅值,有效地检测出被噪声淹没的微弱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弱信号检测 随机共振 多稳态 变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大尺寸三维测量系统中的结构参数标定算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钟凯 李中伟 +3 位作者 史玉升 王从军 张李超 黄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5-429,共5页
针对现有的大尺寸物体形貌测量技术测量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大尺寸三维测量技术,该技术将结构光测量系统(SLS)与室内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利用室内GPS系统追踪固定在SLS顶部的至少3个传感器,实时跟踪SLS在全局坐标系... 针对现有的大尺寸物体形貌测量技术测量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大尺寸三维测量技术,该技术将结构光测量系统(SLS)与室内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利用室内GPS系统追踪固定在SLS顶部的至少3个传感器,实时跟踪SLS在全局坐标系下的三维位姿,然后利用预先标定的系统结构参数将SLS测得的局部三维数据自动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为了保证数据的整体拼合精度,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结构参数标定算法,该算法利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等效模拟室内GPS,对粘贴在SLS上的3个圆形标志点进行跟踪定位,借助全局坐标系下的参考物体标定出系统的结构参数,并通过测量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 室内全球定位系统(GPS) 结构参数 标定 自动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器的大尺寸测量系统坐标统一化方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德元 唐文彦 +2 位作者 张晓琳 马强 王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45-1852,共8页
针对大尺寸测量系统坐标统一化过程中公共点的测量误差不可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可现场溯源的标准器取代传统的独立公共点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标准器,并用更高精度等级的三坐标测量机对标准器上各个目标点之间的空间几何位置关系进行标... 针对大尺寸测量系统坐标统一化过程中公共点的测量误差不可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可现场溯源的标准器取代传统的独立公共点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标准器,并用更高精度等级的三坐标测量机对标准器上各个目标点之间的空间几何位置关系进行标定,把这些几何位置关系作为约束条件。现场应用中多站大尺寸测量仪分别测量标准器上的目标点,计算出各个几何关系与通过标定的约束关系之差,将这个差值与设定的误差限进行比较,确定公共点的测量值是否有效。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提出了7参数坐标配准算法对大尺寸测量进行空间坐标数据配准。用激光跟踪仪和激光雷达及4个标准器进行现场实验,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坐标配准误差得到降低。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把一根经过检定的基准尺放置于测量空间的12个不同位置,使用标准器约束前后的两组坐标配准参数分别计算基准尺长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标准器约束方法能够提高大尺寸测量系统坐标统一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 标准器 坐标统一化 约束 现场溯源 坐标配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边法的大尺寸位姿测量系统的自标定算法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缪东晶 李建双 +3 位作者 郑继辉 李连福 蒋远林 康瑶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70-75,共6页
为了准确测量大尺寸范围内的位姿参量,基于激光多边法建立了大尺寸位姿测量装置。对该装置的轨迹发生子系统与激光多边位姿测量子系统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装置系统参数的自标定算法,将系统参数的自标定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问题... 为了准确测量大尺寸范围内的位姿参量,基于激光多边法建立了大尺寸位姿测量装置。对该装置的轨迹发生子系统与激光多边位姿测量子系统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装置系统参数的自标定算法,将系统参数的自标定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在5 m×3 m×2 m范围内,分别进行了理论测长数据与带噪声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标定算法可有效求解系统参数;随着被测位置数目增至48个,可将特征点坐标值的最大误差从近700μm降至23μm,平均误差从近450μm降至约16μm,误差标准差从近110μm降至约3μm,特征平面角度的最大误差从近145″降至约3″,平均误差从近43″降至约2″,误差标准差从近27″降至约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多边法 大尺寸 位姿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级标准海水不确定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川 罗嫣 +1 位作者 于涛 赵虹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中国一级标准海水作为有证标准物质,不确定度是其一项重要的质量参考指标。参考了国际标准海水(IAPSO SSW)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引入GB/T 15000.3《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等标准中相关的统计方法,对... 中国一级标准海水作为有证标准物质,不确定度是其一项重要的质量参考指标。参考了国际标准海水(IAPSO SSW)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引入GB/T 15000.3《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等标准中相关的统计方法,对定值不确定度、均匀性不确定度、长期稳定性不确定度3个分量进行了逐一分析。以P1批次一级标准海水的数据为例,计算得出以上分量的电导率比不确定度分别为5.00×10^-6、5.05×10^-6、4.50×10^-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8.42×10^-6,扩展不确定度为1.7×10^-5。依据不确定度传播规律,计算得出盐度扩展不确定度为6.6×10^-4(或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中国一级标准海水 标准物质 盐度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温固定点校准精密光电高温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卢小丰 原遵东 +3 位作者 董伟 王铁军 栾海峰 肖小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8,共5页
通过复现温度间隔相近的3个高温固定点黑体,可以实现0.65μm高温计在900-2 500℃、0.9μm高温计在600~2 000℃范围内的内插,不确定度最好水平分别达到0.3~1.2℃和0.3~0.6℃(k=2)。通过其他非分度固定点黑体和高温变温黑体的验证,2种波... 通过复现温度间隔相近的3个高温固定点黑体,可以实现0.65μm高温计在900-2 500℃、0.9μm高温计在600~2 000℃范围内的内插,不确定度最好水平分别达到0.3~1.2℃和0.3~0.6℃(k=2)。通过其他非分度固定点黑体和高温变温黑体的验证,2种波长高温计与高温基准温标的一致性优于0.1℃。应用高温固定点可以满足精密光电高温计接近国际最高水平的校准,提升高温校准的不确定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温标 高温计 高温固定点 内插方程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