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校近期发表IF≥4.0的SCI论文摘要(英文)——CCND1 G870A polymorphism contributes to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a meta-analysis
1
作者 Dong Jing Ma Hongxia +6 位作者 Jin Guangfu Hu Zhibin Shen Hongbing Lu Cheng Peng Yuzhu Guo Xirong Wang Xinru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7-1317,共1页
关键词 多态性 乳腺癌 易感性 细胞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C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储存中龙葵素积累的影响
2
作者 尤倩 熊雨婕 +4 位作者 刘晓 刘梦梦 薛建平 张爱民 薛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4,共9页
【目的】探究5-Azacytidine(5-azaC)作为甲基化抑制剂在马铃薯块茎储存中,对龙葵素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新鲜收获后的马铃薯块茎,研究5-azaC处理对光照和避光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储存中DNA甲基化和α-茄碱的积累情况。【结果】光... 【目的】探究5-Azacytidine(5-azaC)作为甲基化抑制剂在马铃薯块茎储存中,对龙葵素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新鲜收获后的马铃薯块茎,研究5-azaC处理对光照和避光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储存中DNA甲基化和α-茄碱的积累情况。【结果】光照储存5、15和25 d时马铃薯块茎中α-茄碱含量分别为12.7、33和37.3 mg/100 g,对应储存时间点避光组中α-茄碱含量分别为光照组的14.2%、22.4%和25.9%;5-azaC处理可诱导马铃薯块茎中DNA去甲基化,且处理光照组在储存5、15和25 d时α-茄碱含量下降,分别为未处理组的51.8%、59.4%和74.8%。上述储存时间避光组中α-茄碱在5-azaC处理下分别降低了25.1%、70.5%和54.9%倍。【结论】α-茄碱含量受光照诱导,5-azaC可通过诱导马铃薯块茎基因组去甲基化,进而抑制α-茄碱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龙葵素 甲基化抑制剂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R标记和DNA条形码技术的苍术基原鉴别研究
3
作者 陈研 冯露露 +1 位作者 黄荣 齐伟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0-501,共12页
目的开发出能同时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分子标记方法,并探究不同种质资源苍术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对不同地区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及关苍术A.japonica Koidz.ex Kitam基因组DNA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结合SRAP、ISSR... 目的开发出能同时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分子标记方法,并探究不同种质资源苍术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对不同地区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及关苍术A.japonica Koidz.ex Kitam基因组DNA的差异片段进行测序,结合SRAP、ISSR、DAMD分子标记方法,优化PCR反应体系,筛选并转换成特异性标记,同时,采用条形码方法分析种间序列差异。结果通过SRAP、ISSR、DAMD三种分子标记方法的PCR扩增,共筛选出198对能稳定扩增且重现性好的引物,转换出7对能稳定、快速鉴别北苍术和关苍术的SCAR引物。条形码方法检测出北苍术ITS2序列长度为454 bp,关苍术ITS2序列长度为453 bp,与其他苍术属植物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北苍术、关苍术及其他苍术属植物均各自聚为一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依据ITS2二级结构,4种苍术属植物在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均有明显差异,可以直观地进行区分。结论所开发的特异性SCAR标记为苍术属植物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新方法,DNA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北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关苍术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Direct amplification of minisatellite region DNA(DAMD)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SNP Detection Method With Improved Specificity Based on Dual-competitive-padlock-probe
4
作者 ZHANG Qin-Qin LI Jin-Ze +6 位作者 ZHANG Wei LI Chuan-Yu ZHANG Zhi-Qi YAO Jia DU Hong ZHOU Lian-Qun GUO Zhe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21-3033,共13页
Objective The detection of RN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is of great importance due to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otein expression related to various diseases and drug responses.At present,splintR ligase-assist... Objective The detection of RN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is of great importance due to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otein expression related to various diseases and drug responses.At present,splintR ligase-assisted methods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for RNA direct detection,but its specificity will be limited when the fidelity of ligases is not ideal.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reate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specificity of splintR ligase for RNA detection.Methods In this study,a dualcompetitive-padlock-probe(DCPLP)assay without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enzymes or reactions is proposed to improve specificity of splintR ligase ligation.To verify the method,we employed dual competitive padlock probe-mediat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DCPLP-RCA)to genotype the CYP2C9 gene.Results The specificity was well improved through the competition and strand displacement of dual padlock probe,with an 83.26%reduction in nonspecific signal.By detecting synthetic RNA samples,the method demonstrated a dynamic detection range of 10 pmol/L-1 nmol/L.Furthermore,clinical samples were applied to the method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and the genotyping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qPCR method.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 highly specific direct RNA SNP detection method,and provided a novel avenue for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GENOTYPING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dual padlock pro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 Vitro Slow Growth Preservation of Vaccinium uliginosum
5
作者 Dai Zhiguo Zhang Youlai +4 位作者 Yang Lie Li Hongmei Li Zheng Gao Qingyu Zhang Bingxi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4期31-45,共15页
As an important wild blueberry resource,Vaccinium uliginosum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t present,the wild resources are under destruction.The conservation of wild Vaccinium uliginosum resources is imminen... As an important wild blueberry resource,Vaccinium uliginosum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t present,the wild resources are under destruction.The conservation of wild Vaccinium uliginosum resources is imminent.However,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its germplasm resources.In vitro pre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germplasm conservation.In this study,one strain of wild Vaccinium uliginosum was used as material.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25℃,15℃,10℃,or 0℃),media(WPM,1/2WPM or 1/3WPM),medium supplements(sorbitol or mannose),and photoperiod(8,10,12,or 14 h•d^(-1))on the growth,survival rate and rejuvenation rate of the plantlets were studied.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plantlets during preservation were analyzed.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analysis of genomic DNA methylation of plantlets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he genetic stability of the plantlets after preserv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ermplasm preservation of Vaccinium uliginos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cinium uliginosum L. slow growth in vitro preservation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的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晓莉 汤浩茹 +3 位作者 丁建 李明章 郑晓琴 杨足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6-680,共5页
彩色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var.coloris)为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 var.deliciosa)的红心变种,数量稀少,十分珍贵,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采用RAPD技术研究彩色猕猴桃红美,TJ-DD—19,TJ- DD-54,TJ—DD-75和... 彩色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var.coloris)为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 var.deliciosa)的红心变种,数量稀少,十分珍贵,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采用RAPD技术研究彩色猕猴桃红美,TJ-DD—19,TJ- DD-54,TJ—DD-75和Ckou—DD-18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它们与3个有代表性美味猕猴桃品种川猕1号,秦美和海沃德的遗传差异性。从120个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18个引物,共扩增出24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06条,占85.1%。各引物扩增的条带数在5~18条不等,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带数为13.4条。结果表明,彩色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具有复杂的遗传关系,它们除了变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外,变种内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同时,采用UPGMA法聚类的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部分反映了猕猴桃的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猕猴桃 美味猕猴桃 红果肉 遗传差异 RAPD(Random amplification of polymorphIC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MSAP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勇 邓科君 +3 位作者 张韬 彭金华 周建平 任正隆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9-564,共6页
为了获得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模式及位点等表观遗传信息,采用EcoRⅠ和HpaⅡ/MspⅠ双酶切建立适合于黑麦基因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体系,在全基... 为了获得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模式及位点等表观遗传信息,采用EcoRⅠ和HpaⅡ/MspⅠ双酶切建立适合于黑麦基因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体系,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黑麦DNA甲基化修饰位点。以12对MSAP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检测到甲基化修饰位点226个,"CCGG/GGCC"位点甲基化修饰比例为51.72%。对部分黑麦基因组甲基化修饰位点进行回收,最终分离了22条存在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组DNA序列。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黑麦基因组中包括转座子序列、散在重复序列以及单拷贝蛋白质编码序列在内的多种类型DNA序列中均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现象。同时发现,在甲基化检出序列中都存在明显的"CpG"二核苷酸成簇富集现象,这些区域分布与MSAP分析结果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应用MSAP技术分离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有效性以及黑麦基因组序列中DNA甲基化修饰潜在位点分布特征和生物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 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建立的SNP分型新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瑞恒 刘利民 +3 位作者 赵金玲 孙学科 孙琳琳 周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方法,对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分型。方法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根据PCR片段长度差异进行分型。选择SNP位点共11个,每个SNP位点设计... 目的建立一种新方法,对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分型。方法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根据PCR片段长度差异进行分型。选择SNP位点共11个,每个SNP位点设计两条长度不同、3’末端分别与SNP两个等位基因碱基配对的上游引物,同时为了增加特异性,在两条等位基因上游引物的3’末端第3或第4位碱基人为引入错配。在距离上游引物100~300bp范围内的合适位置,设计下游共用引物,并进行荧光标记。所有位点经过复合扩增后,PCR产物经ABIPrismTM310型遗传分析仪电泳分离,确定每个SNP的基因型。结果每个SNP位点纯合子为单一产物峰,杂合子则为长度不同的两个产物峰。不同的SNP位点扩增产物长度不同,根据产物长度和产物峰的数量进行SNP分型,一次完成11个SNP位点分型,其结果与直接测序完全一致。结论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片段长度差异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SNP分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生物学 单核苷酸多态性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复合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P/RSAP标记鉴定印度南瓜种子纯度的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泽发 孙小武 +3 位作者 董亚静 罗育才 曾永贤 邹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和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SAP)标记对印度南瓜品种杂交种子纯度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E1M5和R1R7可很好地区分出红栗二号、红栗、锦栗二号和锦栗南瓜,利用RSAP分子标记R1R7可检测出锦栗... 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和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SAP)标记对印度南瓜品种杂交种子纯度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E1M5和R1R7可很好地区分出红栗二号、红栗、锦栗二号和锦栗南瓜,利用RSAP分子标记R1R7可检测出锦栗杂交种子纯度,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检测结果吻合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南瓜 RSAP SRAP 纯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棉花基因组基于毛细管电泳的MSAP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晓伟 袁有禄 +5 位作者 荣平 朱新宇 刘亚泰 江鹏 刘尚 汪保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6,共9页
以棉花杂交种中棉所29为材料,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法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进行甲基化鉴定,以初步探讨棉花耐盐的分子机理.应用24个引物组合,中棉所29在0.4%盐水胁迫... 以棉花杂交种中棉所29为材料,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法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进行甲基化鉴定,以初步探讨棉花耐盐的分子机理.应用24个引物组合,中棉所29在0.4%盐水胁迫及清水对照下,平均每引物组合检测甲基化位点数分别为69.2和56.7,差异达显著水平.盐胁迫下的DNA甲基化水平与清水对照下相比,52.6%位点表现出甲基化水平提高,即发生了超甲基化;19.7%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即表现为次甲基化;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29盐胁迫后发生了广泛的DNA甲基化变化,包括超甲基化和次甲基化,以及其它甲基化类型的转变;发生超甲基化位点极显著地多于发生次甲基化位点.盐胁迫下的中棉所29与对照相比,DNA总体甲基化水平显著提高,暗示中棉所29有提高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以应对盐胁迫的潜在机制,棉花基因组整体甲基化水平的提高可能与棉花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甲基化序列的初步克隆及比对分析表明,盐胁迫前后多个ATP合成相关基因甲基化程度维持在同一水平,其表达不受甲基化影响,这也可能是中棉所29耐盐性较强,在一定时间盐处理后能维持正常生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盐胁迫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胚苗水稻单倍体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特异位点的分析及功能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绍华 薛晶晶 +2 位作者 张红宇 徐培洲 吴先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5,共7页
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对水稻单倍体SARⅡ-628及它与蜀恢527、蜀恢363的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用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在双亲及杂交后代中共检测到765个DNA甲基化位点,与双亲相比,杂交后代DNA甲基化水平均有... 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对水稻单倍体SARⅡ-628及它与蜀恢527、蜀恢363的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甲基化位点进行了分析。用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在双亲及杂交后代中共检测到765个DNA甲基化位点,与双亲相比,杂交后代DNA甲基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分析两个杂交组合与双亲的甲基化带型差异,发现非单倍体遗传及单倍体独立遗传两种甲基化差异位点。对部分甲基化位点的序列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位点主要涉及细胞构造、代谢途径、应激反应等生物学功能。推测这类功能基因的甲基化修饰调控着相关基因的开启与关闭,为植物的生存、生长、发育及进化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胚苗水稻 单倍体 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引物PCR扩增反应的单管SNP快速测定法 被引量:32
12
作者 卜莹 古卓良 +1 位作者 张晓丹 周国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建立一种在单管中进行单核苷酸多型性 (SNP)快速测定的高效廉价方法 .以人ABCA1基因中的I82 3M为研究对象 ,设计 4种引物进行PCR扩增 ,其中两种引物用于扩增一段含有SNP位点的DNA片段 ,另两种引物为SNP位点特异性引物 ,4种引物在单管中... 建立一种在单管中进行单核苷酸多型性 (SNP)快速测定的高效廉价方法 .以人ABCA1基因中的I82 3M为研究对象 ,设计 4种引物进行PCR扩增 ,其中两种引物用于扩增一段含有SNP位点的DNA片段 ,另两种引物为SNP位点特异性引物 ,4种引物在单管中同时进行PCR扩增反应 ,根据延伸产物的长度确定SNP的类型 .为提高SNP测定的特异性 ,在特异性引物的 3′端倒数第 3个碱基引入了一个人为错配碱基 ,使引物的错误延伸率显著降低 ,大大提高了SNP分析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 ,操作简便 ,可在单管中完成SNP的测定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型性 人类基因组 核苷酸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扇贝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基因组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5 位作者 董迎辉 郑利兵 刘志鸿 周丽青 孙秀俊 郑言鑫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6-982,共7页
基因组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水产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虾夷扇贝选育群体-"玉贝"和普通虾夷扇贝群体的DNA甲基化差异,本文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 基因组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水产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虾夷扇贝选育群体-"玉贝"和普通虾夷扇贝群体的DNA甲基化差异,本文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了两群体的DNA序列中CCGG位点的甲基化情况。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1对引物组合能够在两个群体中得到稳定扩增、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片段;11对引物在"玉贝"和对照群体中分别共检测到1432和1442个位点,其中发生甲基化的位点分别为306和341个,总甲基化率分别为21.5%和23.65%,"玉贝"总甲基化率下降2.15%;全甲基化位点分别为152和236个,全甲基化率为10.68%和16.37%,"玉贝"全甲基化率下降5.69%;半甲基化位点分别为154和105个,半甲基化率为10.82%和7.28%,"玉贝"半甲基化率上升3.54%;"玉贝"群体的甲基化多态性条带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群体,分别为31%和29.167%,尤其是B类型条带链,"玉贝"群体明显高于对照群体。这说明,通过对虾夷扇贝生长和耐热性状的累代选育导致了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改变,本研究为进行虾夷扇贝抗逆基因的筛查提供了参考数据,丰富了表观遗传学在扇贝中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玉贝”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22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石美森 百茹峰 +1 位作者 于晓军 唐剑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6-1142,共7页
调查了广东汉族群体2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通过自行建立的两组Y-ST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Multiplex Ⅰ: DYS505,DYS533,DYS576,DYS588,DYS634,DYS643;Multiplex Ⅱ: DYS461,DYS48... 调查了广东汉族群体2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通过自行建立的两组Y-ST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Multiplex Ⅰ: DYS505,DYS533,DYS576,DYS588,DYS634,DYS643;Multiplex Ⅱ: DYS461,DYS481,DYS504,DYS508,DYS607)和应用进口Powerplex Y System(DYS19,DYS389Ⅰ/Ⅱ, DYS390,DYS391,DYS392,DYS393,DYS385,DYS437,DYS438,DYS439),对广东汉族216名无关男性个体进行22个STR基因座的复合分型,用ABI310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统计22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并结合已公开发表的其他12个群体“扩展单倍型”的数据资料,分析广东汉族群体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3组复合扩增系统均可成功进行分型,基因多样性GD值在0.3299(DYS634)~0.9425(DYS385);22个Y-STR基因座共同构成的单倍型214种,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9。广东汉族和潮汕汉族的遗传距离最近(?0.0030),与东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远(0.0195)。22个Y-STR基因座联合检测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对建立Y染色体STR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行法医学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复合扩增 遗传多态性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SRAP扩增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24
15
作者 彭飒 郭美丽 +1 位作者 陈跃华 郭庆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红花SRAP扩增的各种因素,建立能够稳定扩增红花基因组的体系,为研究红花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建立分子辅助标记育种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方法:用CTAB法提取红花DNA,设计Taq酶浓度(0.02、0.040、.06 U/μl)、dNTP浓度(0.15... 目的:探讨影响红花SRAP扩增的各种因素,建立能够稳定扩增红花基因组的体系,为研究红花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建立分子辅助标记育种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方法:用CTAB法提取红花DNA,设计Taq酶浓度(0.02、0.040、.06 U/μl)、dNTP浓度(0.15、0.25、0.30 mmol/L)、Primer浓度(0.15、0.30、0.45μmol/L)3因素3水平27次实验和Mg2+浓度(0.5、1.0、1.5、2.0、2.5、3.0、3.5、4.0 mmol/L)8水平单因素实验。在25μl体系中加入模板DNA 20 ng。对体系进行优化,用琼脂糖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了适合红花的SRAP体系,Taq酶浓度为0.02 U/μl,dNTP浓度为0.25 mmol/L,Primer浓度为0.30μmol/L,Mg2+的浓度为3.0 mmol/L,优化后的体系目标条带增多,重现性好,得到了较好的扩增效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适合红花SRAP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核酸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测序技术检测12个Y-SNP及其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宏 张林 +3 位作者 周斌 张海军 梁伟波 沈月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应用SNaPshotKit对Y染色体上12个SNP位点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对四川地区78个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陈旧骨骼和性犯罪案件的相关物证进行检验。方法对SRY2627、SRY1532、M13、M20、SRY8299、Tat、M69及M9、92R7... 目的应用SNaPshotKit对Y染色体上12个SNP位点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对四川地区78个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陈旧骨骼和性犯罪案件的相关物证进行检验。方法对SRY2627、SRY1532、M13、M20、SRY8299、Tat、M69及M9、92R7、M17、M19、M112两组共12个Y-SNP位点进行复合扩增,PCR产物经纯化处理后,采用SNaPshotKit试剂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建立了12个Y-SNP位点的微测序快速检测系统,在四川地区人群中发现M9、SRY8299二个位点存在变异。结论复合扩增结合微测序技术能够同时对多个Y-SNP的多态性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建立的检测系统在法医学个体识别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NP 微测序 遗传多态性 复合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多态性位点在F_2群体中的分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树坤 钟鸣 +5 位作者 徐正进 张丽 张喜娟 马慧 陈丽静 郭志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468,共5页
建立了一套完整、稳定、高效的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同时利用110对SRAP引物对水稻品种沈农606和丽江新团黑谷进行比较扩增,其中35对引物可以检测到多态性,约占所用引物的31.82%。用该35对引物进一步对上述两个品种配... 建立了一套完整、稳定、高效的水稻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同时利用110对SRAP引物对水稻品种沈农606和丽江新团黑谷进行比较扩增,其中35对引物可以检测到多态性,约占所用引物的31.82%。用该35对引物进一步对上述两个品种配制的杂交后代的F2进行检测,共扩增出1683条带,平均每对引物4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3条,平均每对引物4.09条多态性条带。有24个多态性位点在F2群体中的分离显著或极显著地偏离了理论比值而表现异常分离,比率为16.78%。这些偏分离位点中偏向沈农606基因型的有11个;偏向丽江新团黑谷基因型的有12个;仅有1个偏杂合体类型。卡方检验说明,标记位点的偏分离是配子体和合子体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扩增体系 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群体27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瑛 张楚楚 +4 位作者 李燃 彭珊 欧雪玲 童大跃 孙宏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0-656,共7页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情况。【方法】采集885名中国南方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和911对父子血样,采用YfilerPlus扩增体系对样本进行扩增,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与分型,统计相关遗传多态性参...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突变情况。【方法】采集885名中国南方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和911对父子血样,采用YfilerPlus扩增体系对样本进行扩增,并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与分型,统计相关遗传多态性参数,观察Y-STR基因座突变情况。【结果】885名无关男性个体中共观察到880种单倍型,其中875种单倍型为唯一单倍型,5种单倍型分别出现两次。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9 987 2,系统识别能力(DC)为0.994 350 3。27个Y-STR基因座基因多态性(GD)在0.434 4(DYS438)-0.960 5(DYS385a/b)之间。在911个父子对共246 23次等位基因传递中共观察到113次突变事件,其中108次突变事件为一步突变,5次突变事件为二步突变。11个父子对观察到2个基因座同时突变,1个父子对发生3个基因座同时突变。平均突变率为4.6×10-3(95%CI:3.8×10-3-5.5×10-3)。【结论】YfilerPlus体系包含的27个Y-STR基因座在中国南方汉族群体中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对于法医学实践中个体识别、父系亲缘关系鉴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YfilerPlus PCR扩增体系 遗传多态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清瑶 饶华春 +1 位作者 刁勇 杨会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2-67,共6页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因其分布广、数量大而在疾病研究特别是多基因疾病研究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因此临床研究和诊断需要一种快速、简易、准确、经济的SNP检测方法。近年来,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结果准确而在SNP检测领域显示了巨大应用潜力,并受到越来越多相关科研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系统的对AS-PCR技术在SNP分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作了全面综述,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通过与其他检测平台联合,AS-PCR可促进SNP检测技术由实验室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进程,为诸多疑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分型 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储小曼 闵佩清 +2 位作者 张静 孔诚 蔡卫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法及特异性等位基因 扩增(PCR ASA)法分别建立了CYP3A的CYP3A4亚型三个新突变点(CYP3A4 4、 5、 6)及CYP3A5亚型的 CYP3A5 3基因分型方法,并对中国肾移植人群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CYP3A4 4、 5、 6、CYP3A5 3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5%、0.76%、0.75%和27.83%;个体突变率分别为2/133、3/197、3/200和 55/115。 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中国肾移植人群中CYP3A4 4、 5、 6、CYP3A5 3的存在可能使其表达的药 物代谢酶活性改变,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特异性等位基因扩增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