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申特色发展作为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方法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范涌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素质教育的根本旨归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实质在于建立学生个性发展的支持系统。因而,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与素质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上形成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正是因为如此,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与素质教育相伴而... 素质教育的根本旨归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实质在于建立学生个性发展的支持系统。因而,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与素质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上形成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正是因为如此,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与素质教育相伴而生。但是,由于功利主义的教育实践逻辑和行政本位的教育治理逻辑等原因,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与素质教育面临同样的尴尬命运,二者貌合而神离。特色发展为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自下而上”的变革通道和力量,加之“后普及时代”教育“内卷”的渐退,以及少子化和信息化驱动“小班化”“个性化”教育,以特色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具备越来越多的现实基础。以特色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在于,从“规划—实施—评估”三维一体化专项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从“入口—过程—出口”三维一体化构建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制度体系,从“区域—学校—教师”三维一体化提升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变革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特色发展 多样化发展 素质教育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的历史经验与时代回响
2
作者 屠莉娅 刘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9,共14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而兴起的教改实验在全国广泛开展,形成了第二次教育实验运动的高潮。作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四大模式中的一种,杭州大学教学论专业与杭州市天长小学合作开展的整体改革“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基础教育整体改革而兴起的教改实验在全国广泛开展,形成了第二次教育实验运动的高潮。作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四大模式中的一种,杭州大学教学论专业与杭州市天长小学合作开展的整体改革“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简称“天长实验”),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采用综合实验方法探索学校整体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思想和方法体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系统追溯以“天长实验”为代表的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的发展理路,反思其对于中国化教育实验学体系的建构,以及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理论与实践发展所作出的特有贡献。以此为基,阐发基础教育领域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的中国经验、思想与方法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改革综合实验 天长实验 方法体系建构 教育实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构的演进规律与方法论省思——基于1161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
3
作者 黄亚婷 潘仁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6,314,共15页
学术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学说体系与学术成果系统,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支点。通过对198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 学术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学说体系与学术成果系统,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支点。通过对198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以来的1161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在理论基础上历经了从“本土高教理论”到“西方高教理论”再到“他学科理论”的更迭,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了从“体系化建设”到“制度化实践”再到“整合性探索”的转换,在研究方法上凸显为从“思辨研究”到“质性研究”再到“混合研究”的更新,在理论贡献上体现为从“原创型贡献”到“解释型贡献”再到“再构型贡献”的演变。这体现了学科范式转型中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构的演进特征与规律,揭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术体系建构深受本土高等教育学学术成果、他学科学术成果与西方高等教育学学术成果共同影响的复杂性与多元性。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构方法论需以“学术脉络”为主干,立足“学科继承性”做好“学科创新”;以“学科自主”为要义,立足“学科主体性”做好“学科整合”;以“中国自主”为根本,立足“学科民族性”做好“学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术体系 自主知识体系 方法论 学术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的逻辑理路与方法艺术
4
作者 代玉启 程凌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3,204,共8页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理性分析、准确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逻辑起点。调查研究应精准发力,聚焦青年群体与“硬核问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调研开路,以战略性调研确定重大目标和发展定位,以对策性调研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以前瞻性调研洞悉社会历史的新现象新特点新趋势,以跟踪性调研动态掌握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以解剖式调研分析异质性群体特征、矛盾和诉求,以督查式调研保障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既要注重研究分析的科学性,也要讲求调查方法的艺术性,善用丰富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善以不同的距离掌握调查节奏,处理好科学性和经验性的相互关系,注重由道德层面上升到方法论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方法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政的存在形态及其学术殿堂建设论要
5
作者 张澍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1,F0002,共1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集中呈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成就样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立了...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中国话语权的自主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是这一知识体系的集中呈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成就样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唤醒性存在形态”,将其“工作性存在形态”发挥到极致,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创造其“专业性存在形态”“学科性存在形态”,创新性地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殿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建设的质量,需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个方面着手,贯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境性方法论原则、学术性方法论原则、学理性方法论原则以及学究性方法论原则。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学术殿堂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和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殿堂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梗阻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思宁 辛悦凯 +1 位作者 房广顺 郑舒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在“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理念,发挥体育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WSR方法论“物理-人理-事理”的三维分析框架,探究“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 在“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理念,发挥体育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WSR方法论“物理-人理-事理”的三维分析框架,探究“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框架,提出发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五育并举”育人作用、践行高校体育新文科创改策略、强化体育强国建设战略引领等目标导向。在“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科技与人文基础薄弱、创新与管理运行困难、执行与参与效能欠佳等现实梗阻。据此提出推进路径:夯实科技与人文基座,发挥“五育”育人优势;拉动创新与管理引擎,落实新文科创改要求;提升执行与参与效能,深化体育强国战略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高等教育 体育 WSR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徐良润 杨明莹 +4 位作者 郭映武 王赟 徐晶晶 侯菊艳 马云红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教育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科一病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各67例/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教育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科一病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各67例/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以结核病科三病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各69例/名为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健康教育),排除治疗第2个月末时两组患者各脱组1例后(家属也随即脱组),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数分别为66例(名)和68例(名)。分析不同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抗结核治疗后的第2、5、6个月末患者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痰培养和痰涂片结果。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和家属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分别为(6.00±1.30)分和(5.93±0.65)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分别为(6.77±1.23)分和(7.01±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9,P<0.001;t=-7.549,P<0.001)。抗结核治疗后的第2、5、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分别为(39.61±9.09)分、(36.97±9.63)分、(34.18±7.53)分和(46.21±12.97)分、(44.40±11.93)分、(44.16±9.0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73±8.44)分、(40.29±8.55)分、(38.17±8.95)分和(50.75±12.63)分、(49.94±11.85)分、(48.52±13.30)分],MMAS-8得分[(6.97±0.98)分、(7.02±0.86)分、(7.31±0.6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8±0.81)分、(6.63±0.89)分、(6.77±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42;t=2.099,P=0.038;t=2.792,P=0.006;t=2.045,P=0.043;t=2.689,P=0.008;t=2.222,P=0.028;t=-5.737,P<0.001;t=-2.580,P=0.011;t=-3.755,P<0.001)。结论:健康信念模式下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可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肺结核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和患者服药依从性水平,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肺结核患者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自我护理 病例管理 健康教育 护理方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饮食餐盘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俞承滢 蒋新军 +2 位作者 邢树平 陈开宁 李斌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0,共5页
从糖尿病健康饮食餐盘的起源与发展、国内外应用的健康饮食餐盘及其作用、相关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患者设计制作有效、实用、标准饮食护理工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 餐盘 营养治疗 健康教育 糖尿病管理 食物交换份法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与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晶 王祖嫘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1,共12页
国际中文教师教育作为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衔接不畅、人才供需明显脱节等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应对全球中文教育治理体系的差异化特征、精准回应学习者差异化需求。归根到底在于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 国际中文教师教育作为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衔接不畅、人才供需明显脱节等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应对全球中文教育治理体系的差异化特征、精准回应学习者差异化需求。归根到底在于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因此,亟须加强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文章对当前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形成的多维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八大核心研究领域:国际中文教师专业素养能力多维评价、教师认知与专业发展解构、职前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教师培训效能评估机制、教师教育理论体系范式建构、智能教学技术研发赋能教师教育、区域国别教师教育发展战略以及师资标准研制与制度创新;同时提出三重复合方法论框架:其一,全球教育比较与整体系统思维的整合范式;其二,跨学科研究范式与工程化研究思维的协同机制;其三,在方法论实施层面,定量与质性混合研究方法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平衡研究的客观效度与解释深度,显著提升实证研究的信度水平。三重复合法为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范式建构提供方法论支撑与学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师 教师教育 教师发展 三重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中介方法论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晓革 张祥兰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0,共8页
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的不断深入,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发展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尚不能很好地阐释或指导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究其原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没有真正地遵循实践逻辑。从中介方法论... 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的不断深入,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发展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尚不能很好地阐释或指导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究其原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没有真正地遵循实践逻辑。从中介方法论的角度解释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逻辑的方法论意蕴,得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具有融合性、关系性与生成性三大关键属性。基于实践逻辑的中介方法论,进一步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即立足真实情境,运用实践思维;坚持全面协同,优化实践机制;基于素养导向,生成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育理论 实践逻辑 高质量发展 中介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方法创新的三重“加法”:问题+方法理论+数据技术+协作——专访首届“全球教育研究方法创新奖”获得者Herb Marsh教授
11
作者 王晨娅 严蒙蒙 +1 位作者 董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共9页
当前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化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对于促进中国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变革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 当前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化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对于促进中国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变革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以迎接未来教育研究的挑战,成为中国教育研究者亟须共同探讨的现实难题。为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师生团队邀请“全球教育研究方法创新奖”首届获得者之一赫伯·马什教授进行了对谈。马什教授结合在自我概念领域的研究经验,展示了如何通过“实质性—方法论协同”实现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深入阐述了教育研究方法创新的三重“加法”:以“问题+方法”驱动教育研究的持续创新;以“理论+数据”促进教育研究的推陈出新;以及以“技术+协作”应对教育研究的全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 实质性—方法论协同 自我概念 大鱼小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教育研究样本模拟中的保真度与偏差分析——以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例
12
作者 杜君磊 李爽 +1 位作者 陈靖茜 李晶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6,共14页
利用大语言模型生成模拟样本开展实验或调研,已成为教育研究范式革新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鲜有研究通过与真实样本对比,系统检验模拟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为此,本研究聚焦混合学习情境中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调研,基于173名7—... 利用大语言模型生成模拟样本开展实验或调研,已成为教育研究范式革新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鲜有研究通过与真实样本对比,系统检验模拟样本在教育研究中的可行性。为此,本研究聚焦混合学习情境中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调研,基于173名7—8年级真实学生的基本特征(基础型)与在线学习行为指标(增强型)设计了两类提示词,系统比较了GLM-4-plus、GPT-4o与o1-preview三种大语言模型所生成的模拟样本在信效度、数据分布及假设检验等方面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GPT-4o与o1-preview在信效度、性别分布、亚群特征,以及与在线行为指标的相关性上具有较高保真度,而GLM-4-plus的整体表现相对逊色。此外,增强型提示词有助于提升模拟样本的结构效度并缓解性别偏差。研究还发现,与人类样本相比,模拟样本在多样性与变量关系上存在一定误差。本研究为理解大语言模型关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机器思维”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在教育研究中应用大语言模型生成的模拟样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教育研究方法 模拟样本 在线自我调节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范式融合——玛格丽特·阿切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13
作者 郭洞天 吕立杰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9,共13页
玛格丽特·阿切尔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在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创造性地走上一条调和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范式融合之路。在关于教育系统变革的比较研究中,阿切尔延续实证主义以因果解释作为比较教育目标,在吸纳... 玛格丽特·阿切尔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在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创造性地走上一条调和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范式融合之路。在关于教育系统变革的比较研究中,阿切尔延续实证主义以因果解释作为比较教育目标,在吸纳相对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历史与比较的分析方法,并建构了形态发生模型这一比较分析框架。阿切尔对于比较教育学科的研究视域、分析框架以及方法论作出了独特贡献,能够为当下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启迪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切尔 比较教育思想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理解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辛治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6,共12页
“流动性”是中国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普遍特征,包含家庭生命周期和居所的变动、家庭亲子结构和夫妻结构的复杂与多元、家庭关系的变化与变形,以及家庭功能的流变等。一方面,家庭迎合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而处于流动状态。另一方面,... “流动性”是中国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普遍特征,包含家庭生命周期和居所的变动、家庭亲子结构和夫妻结构的复杂与多元、家庭关系的变化与变形,以及家庭功能的流变等。一方面,家庭迎合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而处于流动状态。另一方面,家庭又成了社会变革及其风险的避风港。在分与合的双重作用力下,家庭呈现出“点—网”联合体特征,家变得轻盈而流动,但又不至于流失和流散。无论是观察和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还是治理和支持家庭教育的政策,都应该随着家庭的流动性特征而及时就位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方法论 流动性 “点—网”家庭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受教育权——基于“理由束”方法论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靖 陶文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共13页
对于“何为受教育权”这一问题,既有的受教育权方法论并未提供有效的应答策略。描述性方法论界定的受教育权概念缺少区分性和普遍性特征,评价性方法论因无力解决并不稳定的教育价值立场问题而使得受教育权概念陷入正当性“陷阱”。对此... 对于“何为受教育权”这一问题,既有的受教育权方法论并未提供有效的应答策略。描述性方法论界定的受教育权概念缺少区分性和普遍性特征,评价性方法论因无力解决并不稳定的教育价值立场问题而使得受教育权概念陷入正当性“陷阱”。对此,在理由论的基础上,受教育权可被视为依附于一束理由的“要求”。在该“理由束”中,结合欧洲人权法院相关判决,受教育者的自我实现是初级内在理由,平等接受教育为次级内在理由,而包括国家干预在内的其他理由则构成外在理由;受教育权的初级和次级内在理由属于立法范畴的理由,又因无法在立法上穷尽外在理由,所以外在理由被分配至司法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权 欧洲人权法院 方法论 理由束 权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实践构建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省思——走向经验为基的精致否证主义逻辑
16
作者 宋萑 吴雨宸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共15页
“教育理论要回归实践”是教育学领域的共识。基于实践的教育理论构建亦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加以关照,结合对否证主义立场以及经验视角的理解,回到事实经验层面不断否证的路径揭示了方法论建设中应持有的一种新逻辑,即经验为基的精致... “教育理论要回归实践”是教育学领域的共识。基于实践的教育理论构建亦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加以关照,结合对否证主义立场以及经验视角的理解,回到事实经验层面不断否证的路径揭示了方法论建设中应持有的一种新逻辑,即经验为基的精致否证主义,其核心在于采取一种对已有理论和先入之见进行批判性审视的态度,并不断寻找新的事实去质疑。在经验为基的精致否证主义方法论逻辑下,无论哪一种研究方法都能从中寻找到扎根实践的理论构建可能,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不同教育研究形式在设计和实施中的新原则,关注不同研究之间的对话,以促成扎根实践的教育理论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构建 方法论 经验为基 精致否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逻辑、生发范畴与价值意蕴——基于方法论的视角
17
作者 张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在于,多种类的自然科学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人文科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多样化的定量分析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工具支撑、多元化的大数据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在于,多种类的自然科学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人文科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多样化的定量分析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工具支撑、多元化的大数据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这种转向推动了教育科学在哲学问题求解模式上的变革,促进了对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性的辩护,强化了教育科学与认知科学的不断融合。然而,人类的教育思维模式与教育行为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自然主义方法依然具有一定限度,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不能忽略相关变量在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平衡问题、理论建构与方法驱动之间的张力问题以及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之间的控制问题。未来的教育科学需要建构从思辨到逻辑、从经验到理论、从观察到实验的一整套的系统论证方法,真正夯实自身的“科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自然主义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哲学视域中体育学方法论的形态表征、内在逻辑与发展启示
18
作者 郑旗 王俊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6,共8页
体育学方法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何提升伴生成长于科技的体育学研究方法使用水平,既是关乎体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性问题,更是哲学问题。研究发现,(1)技术哲学所承载的认识论功能、解释性工具价值以及方法论意义,对于进... 体育学方法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何提升伴生成长于科技的体育学研究方法使用水平,既是关乎体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性问题,更是哲学问题。研究发现,(1)技术哲学所承载的认识论功能、解释性工具价值以及方法论意义,对于进一步认识与深化体育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价值;体育学方法论随着技术进步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并逐渐形成了以技术为中介环节,实现主体与客体、认知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特征。(2)从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来看,体育学方法论呈现出显性机械体形态的哲学表征,即强调体育学方法论的规范性和流程性,追求精确、高效和稳定;同时,体育学方法论还具有隐性生物体形态的哲学属性,即关注体育学方法论的生命力和可成长性,强调其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使用环境中持续完善、走向成熟的能力。(3)体育学方法论的内在发展逻辑可归纳为由描述走向经验、由经验走向建构、由外在走向内在3个阶段,基于经验、顺应规律和追求融合分别是其3个阶段的核心要义。鉴于此,体育学方法论有必要从技术哲学中汲取养分,发掘体育学方法论的哲学本质、坚持经验性与规范性的基本手段、更新体育学研究的方法工具,进而推动体育学方法论走向新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技术哲学 体育学方法论 形态表征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一种“教师教育体系”的理论阐释
19
作者 康晓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57-64,共8页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研究者关于“教师教育体系”话语表达的基本逻辑是“善”的教师需要“善”的教师教育活动,“善”的教师教育活动需要“善”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从整体上认识教师教育活动运行规律、追求“善”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体系 “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论 教师教育活动 教师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性内涵、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笔谈)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应强 冯建军 +2 位作者 文雯 曹哲 夏天添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共18页
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构筑从“教育强国思想论”到“教育强国实践论”层面的一以贯之的教育强国建设路径。建设教育强国,方法论问题是首要问题,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包括教育强国观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两者统一于具体的教育强... 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构筑从“教育强国思想论”到“教育强国实践论”层面的一以贯之的教育强国建设路径。建设教育强国,方法论问题是首要问题,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论包括教育强国观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两者统一于具体的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观的前提,是确立多元教育强国观。要以战略思维把握教育强国的战略性内涵;以系统思维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体系。新时代必须站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学的地位。教育强国建设呼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彰显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文化教育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教育学、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教育学、基于系统观念的开放的大教育学。从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而言,教育强国建设须坚持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涵,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创新动力,把注重补齐短板弱项作为基本路径。同时,教育强国建设还要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培育和发展一种关注人的发展、倡导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教育学 方法论 创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