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1
作者 李学威 王兆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进行分析,探讨TiC粒子浓度、电流密度以及pH值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最后以得到的正交试验结果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完成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训练设计,应用改进PSO算法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寻优,实现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Ni-tic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 脉冲负荷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Approach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chining of General Cylindrical Cam Using Relative Velocity and Inverse Kinematics
2
作者 Se-Hwan Park Byong-Kook Gu +1 位作者 Joong-Ho Shin Geun-Jong Yoo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5-,共1页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eq uipments to accomplish an accurate motion transmiss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 lds of industries, such as machine tool exchangers, textile machinery and automa t...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eq uipments to accomplish an accurate motion transmiss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 lds of industries, such as machine tool exchangers, textile machinery and automa tic transfer equip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hap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cylindrical cam. The design approach uses the relative velocity concept and the manufacturing approach uses the inverse kinematics concept. For the shape desig n, the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cam and the follower roller are calculated bas ed on relative velocity of which the direction is on the common tangential line, and then the whole shape of cam is determined from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ordi nate system.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the lo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utter path can be allocated corresponding to the designed shape data. The in tegral NC code for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is created using the inverse kinematics concept from the data of the lo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utter path. 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machine tool is designed t o having an alternative size in fabricating the general cam, while the tool must be fitted to diameter size of the follower in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Finally, CAD/CAM program, "Cylindrical DAM", is developed on C++ lan guage. This program can perform shape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kinematics simul ation, which can make integral NC code for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easily on fields of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Cam Mechanism(CCM) shape design rel ative velocity method NC Code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center inverse kinema 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2618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过程及高温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龙春光 张厚安 +1 位作者 唐果宁 彭成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40-743,共4页
利用退火实验、金相观察及高温拉伸实验, 采用复合材料与基体合金对比的方法, 对XD 法( 即原位反应法) 制备的TiC(6 % )/2618 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过程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XD 法在2618 合... 利用退火实验、金相观察及高温拉伸实验, 采用复合材料与基体合金对比的方法, 对XD 法( 即原位反应法) 制备的TiC(6 % )/2618 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过程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XD 法在2618 合金中加入的硬度高而尺寸细小的TiC 增强相能阻碍基体的再结晶, 使其再结晶温度至少提高了50 ℃; 同时, 在高温拉伸时, TiC 粒子能有效阻碍位错运动, 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结晶 复合材料 XD法 碳化钛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C_(1-x)、(Ti_(1-x)Nb_x)C电子结构的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崔万秋 雷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8-203,共6页
采用离散变分x_α法(DV-X_α法)对TiC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结构中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通过选取分子簇模型,模拟了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情况.采用多重散射离散变分X_α法,通过自治迭代来求解局域密度泛函方程,得到了各... 采用离散变分x_α法(DV-X_α法)对TiC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结构中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通过选取分子簇模型,模拟了理想晶体、空位和掺杂缺陷情况.采用多重散射离散变分X_α法,通过自治迭代来求解局域密度泛函方程,得到了各个分子簇模型的电子结构.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在理想TiC结构的态密度图中,费米能级位于两峰之间.但在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态密度不为零,这提供了TiC导电性的来源.在空位模型中,发现电子态密度在费米能级处有较大的值,说明空位的存在有利于提高TiC的导电能力.对于Nb掺杂后的电子结构,在费米能级处存在一个电子态密度峰,因而也有利于提高其导电性.在计算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分子簇模型边界条件带来的电行转移效应对电子结构的影响,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势,得到了较精确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钛分子簇 tic分子簇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和反应温度对原位合成SiC-TiC超细粉末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继林 田修营 +2 位作者 彭红霞 胡传跃 彭秧锡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1-645,共5页
以碳化硅(SiC)、二氧化钛(TiO_2)和不同种类碳源为初始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氩气气氛下原位合成SiCTiC超细粉末。探讨了不同碳源和不同反应温度对所合成的SiC-TiC超细粉末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 以碳化硅(SiC)、二氧化钛(TiO_2)和不同种类碳源为初始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氩气气氛下原位合成SiCTiC超细粉末。探讨了不同碳源和不同反应温度对所合成的SiC-TiC超细粉末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所合成的SiC-TiC超细粉末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合成SiC-TiC超细粉末的适宜条件为1450℃保温2 h;以炭黑或葡萄糖为碳源合成超细粉末的适宜条件为1500℃保温2 h。三种碳源中以炭黑为碳源时所合成的SiC-TiC超细粉末粒度最小且合成出的粉末样品分散性好,大部分球状颗粒在0.5~1.0μm左右。在SiC粉末中原位合成的TiC颗粒,以粒径在0.1~0.2μm左右的不规则的多样化结构颗粒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Si C Ti C 超细粉末 碳热还原法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结构Pt/TiC/TiO_2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甲醇氧化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传胜 张雪茹 +3 位作者 郑家房 郭亚男 田茶 张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47,共6页
确定了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的最佳参数,对采用最佳参数制备的TiO_2纳米线进行碳化处理,再在其表面沉积铂得到Pt/TiC/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阶段产物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测试了Pt/TiC/TiO_2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结... 确定了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的最佳参数,对采用最佳参数制备的TiO_2纳米线进行碳化处理,再在其表面沉积铂得到Pt/TiC/TiO_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阶段产物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测试了Pt/TiC/TiO_2催化剂的催化甲醇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水热参数为NaOH溶液浓度1 mol·L-1、水热温度160℃、水热时间20h,所得TiO_2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0nm、长度超过1μm;碳化后得到了TiC/TiO_2纳米线,沉积铂后,其表面被纳米级铂颗粒所覆盖;Pt/TiC/TiO_2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的起始氧化电位(对比Ag/AgCl)为0.34V,比Pt/TiO_2催化剂催化下的负移了约0.15V,其正扫电流密度峰值比Pt/TiO_2催化剂催化下的大8倍以上,碳化明显提高了Pt/TiO_2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线 复合纳米结构 Pt/tic/TiO2催化剂 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法制备TiC内涂层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焦更生 李贺军 王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88-1590,共3页
用包埋法制备了碳/碳复合材料TiC内涂层。对制备涂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的制备条件为制备温度2173K、保温时间为2h、Ti和C的配比为3:1。
关键词 包埋法 tic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法制备的TiC/2618复合材料的时效特征
8
作者 龙春光 张厚安 刘厚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5-27,共3页
为了制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用X射线衍射技术、显微组织观察、退火及硬度试验对XD法 (即原位反应法 )制备的TiC(6w % ) / 2 618复合材料及其时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XD法能成功制备多元素基体TiC/ 2 618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为了制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用X射线衍射技术、显微组织观察、退火及硬度试验对XD法 (即原位反应法 )制备的TiC(6w % ) / 2 618复合材料及其时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XD法能成功制备多元素基体TiC/ 2 618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经淬火后采用 190± 5℃、保温 2 0h的时效处理工艺较为合适 ,且TiC的加入改变了 2 618合金的时效规律 ,使其在 190℃温度下的时效曲线出现双峰值现象 ,但这一现象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特征 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法 铝基 碳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腐蚀TiC基金属陶瓷的成分优化组合
9
作者 贺小祥 王兴庆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26-528,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成分变化对TiC-WC-Cr3C2-16wt%(Co+Ni)-Mo金属陶瓷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A2B4C2为TiC基金属陶瓷最佳耐腐蚀配方组合;在TiC基金属陶瓷中,Mo含量和Co/Ni含量比对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影响最大。
关键词 tic基金属陶瓷 组成 耐腐蚀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对自蔓延高温合成Ti_3AlC_2相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封小鹏 陈秀娟 +2 位作者 高恒蛟 史鉴 张树纲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1,共4页
以Ti、Al和C粉末为原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n(Ti):n(Al):n(C)=2:1:1体系中,未添加TiC时,合成产物中有大量的杂相Ti2AlC生成;当添加≤22.5%(原子数分数)TiC时,合成产物中TiC的含量减少,Ti3AlC2的含量显著增多,Ti2AlC杂... 以Ti、Al和C粉末为原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n(Ti):n(Al):n(C)=2:1:1体系中,未添加TiC时,合成产物中有大量的杂相Ti2AlC生成;当添加≤22.5%(原子数分数)TiC时,合成产物中TiC的含量减少,Ti3AlC2的含量显著增多,Ti2AlC杂质相消失;添加>22.5%(原子数分数)TiC时,合成产物Ti3AlC2的含量减少,TiC的含量增多。分析了TiC对合成产物物相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C系 tic TI3ALC2 显微组织 K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TiC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鑫涛 王锦霞 +2 位作者 谢宏伟 崔富辉 翟玉春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传统上,TiC一直采用碳热还原法进行生产.该法存在温度高,设备要求严格和产品纯度低等不足.为了加深针对上述不足和TiC产品特殊需求而开发的一些非传统的TiC合成方法的了解,文中根据反应机理,将非传统的TiC合成方法按照活泼金属热还原法... 传统上,TiC一直采用碳热还原法进行生产.该法存在温度高,设备要求严格和产品纯度低等不足.为了加深针对上述不足和TiC产品特殊需求而开发的一些非传统的TiC合成方法的了解,文中根据反应机理,将非传统的TiC合成方法按照活泼金属热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直接碳化法和电化学还原法等进行了分类和评述.对比发现,电化学还原法合成TiC具有原料成本低、合成温度低、工艺简单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该法必将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非传统合成方法 电化学还原法 熔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粉体合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珍 凌永一 +4 位作者 尹艺程 王子昊 张婧 贾全利 刘新红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46-1656,共11页
T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在多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合成TiC粉体的方法较多,本文综述了碳/金属热还原法、熔盐辅助合成法、机械合金化法等几种主要合成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T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在多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合成TiC粉体的方法较多,本文综述了碳/金属热还原法、熔盐辅助合成法、机械合金化法等几种主要合成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可为低成本、大规模合成高纯度、形貌可控的TiC粉体提供参考,还对TiC粉体未来合成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粉体 组成 结构 碳/金属热还原法 熔盐辅助合成法 机械合金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制备TiC/TiB复合陶瓷涂层的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鹏 陈涛 刘德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96,共5页
通过激光熔覆技术,以Ti+B4C为原始粉末,在钛合金表面原位制备了TiC/TiB复合陶瓷涂层。基于响应面法,建立了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与陶瓷涂层几何特征和显微硬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光斑直径对涂层厚度、高度差和显微... 通过激光熔覆技术,以Ti+B4C为原始粉末,在钛合金表面原位制备了TiC/TiB复合陶瓷涂层。基于响应面法,建立了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与陶瓷涂层几何特征和显微硬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光斑直径对涂层厚度、高度差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涂层的高度差随光斑直径增加而增大;显微硬度随激光功率增加而提高;激光工艺参数对涂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对激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一组较优的工艺参数:激光功率P=400 W、扫描速度V=7 mm/s、光斑直径D=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工艺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tic/TiB复合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
14
作者 王香 李庆芬 +1 位作者 马旭梁 曾松岩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采用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组织现察表明:TiC_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_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 采用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组织现察表明:TiC_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_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拉伸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D^(TM)法 制备 ticp/ZA-12复合材料 ti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硬质合金/Ti/TiC/Ta-c多梯度复合涂层的残余热应力分析
15
作者 候逸群 张锁怀 +1 位作者 徐少丽 丁鑫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Ansysworkbench软件分析了硬质合金梯度涂层的热应力缓和机制。比较了单层Ta-c涂层、Ti/Ta-c复合涂层及Ti/TiC/Ta-c多梯度复合涂层对热应力场的影响。分析了Ti/TiC/Ta-c多梯度复合涂层中Ti、TiC、Ta-C层厚度和涂层... 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Ansysworkbench软件分析了硬质合金梯度涂层的热应力缓和机制。比较了单层Ta-c涂层、Ti/Ta-c复合涂层及Ti/TiC/Ta-c多梯度复合涂层对热应力场的影响。分析了Ti/TiC/Ta-c多梯度复合涂层中Ti、TiC、Ta-C层厚度和涂层沉积温度等因素对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涂层中,等效应力最大值皆出现在最表层的Ta-c层中,且Ti/Ta-c复合涂层所受等效应力最大,为354.74 MPa;单层的Ta-c涂层等效应力值最小,为132.89MPa;在Ti和Ta-c之间增加TiC过渡层时,等效应力减小为251.76 MPa。TiC、Ta-C层厚度对热应力的影响较大;涂层热应力随着涂层沉积温度的升高逐渐呈线性关系递增,且随温度的增加,Ta-c层中的sp^(3)键会向sp^(2)键转化,转化过程中碳sp^(3)键释放应力,会使涂层残余应力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热应力 硬质合金/Ti/tic/Ta-c多梯度复合涂层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储集层横向预测方法探索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国栋 唐伟 +2 位作者 翟瑞国 付国强 刘迎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4-86,共3页
针对河流相储集层薄、纵横向变化大、连续性差和泥质干扰严重等特点 ,从储集层追踪、储集层特征参数的提取与结构重建等方面入手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波阻抗技术、地质统计学和多元统计等对河流相储集层进行横向预测。目前 ,利用... 针对河流相储集层薄、纵横向变化大、连续性差和泥质干扰严重等特点 ,从储集层追踪、储集层特征参数的提取与结构重建等方面入手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波阻抗技术、地质统计学和多元统计等对河流相储集层进行横向预测。目前 ,利用钻井资料标定色标进行波阻抗剖面的储集层追踪是描述储集层宏观特性的有利手段。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就其采样的储集空间来说处于两个极端 ,但应用统计方法 ,如多元统计、地质统计学等 ,可以把这两种信息综合起来。其具体实现是依据岩心、测井 ,参照井间地震建立储集层变化模型 ,并借助这一模型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将这些不同分辨尺度的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图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河流相 储集层 横向预测方法 特征参数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设备调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田志强 宋琦 +1 位作者 潘金山 杨菊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76,共6页
铁路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灾难性及救援时效性等特点,其应急救援资源的调度优化关系到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对铁路突发事件种类及其应急救援资源需求的分析,提出静态应急救援能力需求条件下的设备调度问题,建立最小化应急救援结... 铁路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灾难性及救援时效性等特点,其应急救援资源的调度优化关系到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对铁路突发事件种类及其应急救援资源需求的分析,提出静态应急救援能力需求条件下的设备调度问题,建立最小化应急救援结束时间和调度费用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出于对应急救援工作时效性的考虑,设计以应急救援结束时间优先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算例表明:采用该启发式算法制定的应急救援设备调度方案优于先到先参与的调度策略,能够在不影响救援工作结束时间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省设备调度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 设备调度 分层序列法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体孔隙裂隙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程庆迎 黄炳香 李增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调查了煤岩体的孔隙裂隙的观察描述方法以及物理测试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原理、适用条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密度法能得到煤的孔隙率,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核磁共振法可分析煤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孔容积、比表面... 调查了煤岩体的孔隙裂隙的观察描述方法以及物理测试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原理、适用条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密度法能得到煤的孔隙率,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核磁共振法可分析煤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孔容积、比表面积等信息。透射电子显微镜适合研究煤的超微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扫描法、声发射以及电磁辐射探测技术可研究煤岩体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损伤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 孔隙 裂隙 压汞法 计算机层析扫描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Runge-Kutta方法在卫星交会对接中的非线性动力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庆军 叶学华 +1 位作者 王博 王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9-1307,共9页
卫星交会对接问题是实现太空平台等空间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考虑了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而引起的卫星交会对接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首先,采用能量方法给出Lagrange函数;然后,通过引入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以及Legendre变换,得到Hamilton方程... 卫星交会对接问题是实现太空平台等空间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考虑了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而引起的卫星交会对接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首先,采用能量方法给出Lagrange函数;然后,通过引入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以及Legendre变换,得到Hamilton方程;随后,采用辛Runge-Kutta方法求解该Hamilton方程,并与传统的四阶Runge-Kutta方法对比.数值结果表明:辛Runge-Kutta方法能够在积分过程中长时间保持系统的固有特性,为天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空间交会对接 非线性动力学 HAMILTON系统 辛Runge-Kutt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佳佳 薛联青 +2 位作者 刘晓群 李永坤 张竞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19,共3页
基于洞庭湖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洞庭湖流域四种极端降水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四种极端降水指数在洞庭湖流域不同测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 基于洞庭湖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洞庭湖流域四种极端降水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四种极端降水指数在洞庭湖流域不同测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基本上未通过置信水平检验,非常湿天、极端湿天在西北和东南方向的各测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雨日数在位于北部的部分测站表现为上升趋势,日最大降水量在大部分测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各指数突变年主要集中于20世纪后期,2001年后明显减少,表现突变减少年的测站数量明显多于表现突变增加年的测站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Mann-Kendall检验法 滑动t检验法 变化特征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