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Study of Macerals in Coals and Source Rocks Using SIMS
1
作者 刘大锰 金奎励 毛鹤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7年第1期11-18,共8页
The authors applied the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 technique to the analysis of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vitrinites fusinites, fusinites bitumens and graptolites in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with ... The authors applied the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MS) technique to the analysis of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vitrinites fusinites, fusinites bitumens and graptolites in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 dscribed their SIMS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und that different macerals have differnt spectra which, reflected the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ifferences of macerals. Moreover, the change bod of parameter CH2+/CH3+ can b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rmal evolution regularity of macerals in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S technique is a powerful means for microara analysis of macerals in coals and source rocks. It is certain that the study level of macerals can be raised by detailed study of SIMS results of SIMS results of macer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ERALS of COALS and source ROCK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2
作者 于凡 郭莹莹 +5 位作者 李娜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构效关系。结果表明:F-1和F-2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790 Da和23510 Da,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27.05±0.95)%和(34.73±0.08)%,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5.39±0.33)%和(6.76±0.38)%。F-1和F-2的糖苷键构型均为α型,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化和硫酸化。综合比较不同质量浓度F-1和F-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二者均可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对铁氰化钾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分子质量较小的F-1糖链上的糖醛酸、半乳糖含量相对较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抗氧化活性优于F-2。该研究结果可为将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化学组成 结构特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老化沥青分子构成变化及其与流变性能和化学组成的构效关系
3
作者 席晗 孔令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0,共9页
为研究沥青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构成在紫外老化作用下的变化及其对流变性能与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工程中常用的四种沥青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试验,探究了沥青紫外老化前后分子量、分子相对质量分布等分子量指标的变... 为研究沥青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构成在紫外老化作用下的变化及其对流变性能与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工程中常用的四种沥青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试验,探究了沥青紫外老化前后分子量、分子相对质量分布等分子量指标的变化以及氢谱图、碳谱图、氢原子含量、分子结构参数等分子结构指标的变化,并在流变性能试验基础上,采用关联分析法对沥青流变性能进行分子构成分析,从分子层面解释紫外老化作用下沥青流变性能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紫外老化使沥青内部分子发生团聚现象,小分子不断减少并聚集成大分子,分子量分布边界逐渐变窄。由氢原子和分子结构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知,紫外老化后沥青中芳香环上烷基取代基增加,导致芳香环体积增大、沥青内部分子稳定性增强,宏观层面表现为沥青的流变性能下降。通过沥青流变性能和化学组成确定沥青的宏微观评价指标,并在采用关联法分析后发现,沥青流变性能受芳香环缩合度参数、芳香环周边氢取代率、数均分子量、芳香碳率、烷基和环烷支链、芳香结构的影响最大,且可对其进行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紫外老化 分子量 分子结构 流变性能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变黄湿度对高含水量上部烟叶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4
作者 何超超 蔡翼扬 +2 位作者 张洪霏 潘洪 艾复清 《作物研究》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为探明多雨条件下烤烟上部叶适宜的烘烤变黄湿度,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在烘烤变黄关键恒温点设置3个湿度处理,对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的烟叶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烘烤0~72 h,变黄湿度对上、下表皮厚度影响不大;随着... 为探明多雨条件下烤烟上部叶适宜的烘烤变黄湿度,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在烘烤变黄关键恒温点设置3个湿度处理,对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的烟叶组织结构及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烘烤0~72 h,变黄湿度对上、下表皮厚度影响不大;随着变黄湿度的降低,各处理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分别降低107.8~130.3、80.0~90.3μm,叶片厚度降低201.1~232.0μm,烟叶的烟碱、钾、还原糖、总糖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则分别增加12.6%~19.4%、16.4%~25.9%、117.0%~153.0%、138.4%~170.9%、18.1%~23.9%,而总氮、蛋白质、淀粉含量则分别降低17.5%~22.0%、24.5%~30.7%、74.7%~80.0%。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与淀粉、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总糖和烟碱含量负相关(r>0.8)。适当降低变黄湿度有利于改善高含水量上部烟叶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上部叶 含水量 化学成分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和结构的烟梗吸湿特性及其成因
5
作者 江威 郭中雅 +5 位作者 卢浥良 陈然 徐培刚 程棉昌 王智润 李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0,共7页
【目的】研究细梗、中等梗、拐头的吸湿特性及其成因,以优化不同尺寸和结构的烟梗分组加工技术。【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烟梗热湿特性分析装置考察3种烟梗的吸湿特性,使用扫描电镜观测样品表皮和梗横断面的微观结构,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 【目的】研究细梗、中等梗、拐头的吸湿特性及其成因,以优化不同尺寸和结构的烟梗分组加工技术。【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烟梗热湿特性分析装置考察3种烟梗的吸湿特性,使用扫描电镜观测样品表皮和梗横断面的微观结构,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检测烟梗的化学组成。【结果】细梗、中等梗、拐头吸湿能力依次降低,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大,吸湿速率和平衡含水率增大,其吸湿曲线符合Weibull模型。细梗、中等梗、拐头表皮的气孔数量依次减少;中等梗和细梗横断面的气孔明显大于拐头的气孔。细梗、中等梗、拐头的总糖、还原糖和总植物碱含量依次减少,蛋白质含量依次增加。【结论】细梗、中等梗、拐头的吸湿速率与其孔隙发达程度正相关,且吸湿速率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增大;拐头、中等梗、细梗的平衡含水率依次增大,原因是其总糖(或还原糖)含量依次增大,提供了更多的水分吸附位点。不同尺寸和结构烟梗的吸湿特性差异明显,有必要按照尺寸和结构对烟梗进行分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吸湿特性及成因 烟梗结构 化学组成 Weibu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的气滞胃痛胶囊化学成分快速鉴定及裂解规律研究
6
作者 孟营 郑莹 +3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6-1388,共13页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全面分析鉴定气滞胃痛胶囊化学成分的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全面分析鉴定气滞胃痛胶囊化学成分的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通过保留时间、质谱一级准分子离子峰、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数据从气滞胃痛胶囊80%甲醇提取物中鉴定出97个成分,包括黄酮类41个、生物碱类19个、有机酚酸类12个、皂苷类8个、萜类5个、苯丙素类10个、核苷类1个及醌类1个,其中50个成分经过对照品比对。同时对所鉴定成分的结构类型、药材来源进行归属并探讨了各类结构的裂解规律。该研究可为气滞胃痛胶囊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也可为具有相似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胶囊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裂解规律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实验设计——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滔 王钰婷 +4 位作者 高吕晋 邹易 朱博文 陈丽 李显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371-378,共8页
介绍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SPE)的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聚环氧乙烷(PEO)的改性策略及SPE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晶体结构,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法、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增强学生对极化和离子迁... 介绍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固态电解质(SPE)的综合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聚环氧乙烷(PEO)的改性策略及SPE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晶体结构,采用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法、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增强学生对极化和离子迁移数等概念的理解。该实验有助于学生将化学中的理论知识延伸至实际运用,提高理论水平,锻炼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态电解质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晶体结构表征 电化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磨料的制备及其对层间介质CMP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志博 王辰伟 +4 位作者 罗翀 杨啸 孙纪元 王雪洁 杨云点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329,共7页
以SiO_(2)为内核、CeO_(2)为外壳制备出了核壳结构复合磨料,用以提升集成电路层间介质的去除速率及表面一致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磨料的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以SiO_(2)为内核、CeO_(2)为外壳制备出了核壳结构复合磨料,用以提升集成电路层间介质的去除速率及表面一致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磨料的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复合磨料的表面物相结构及化学键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磨料呈现出“荔枝”形,平均粒径为70~90 nm,CeO_(2)粒子主要以Si—O—Ce键与SiO_(2)内核结合。将所制备的复合磨料配置成抛光液进行层间介质化学机械抛光(CMP)实验。实验结果表明,Zeta电位随着pH值的降低而升高,当pH值约为6.8时达到复合磨料的等电点。当pH值为3时,层间介质去除速率达到最大,为481.6 nm/min。此外,研究发现去除速率还与摩擦力和温度有关,CMP后的SiO_(2)晶圆均方根表面粗糙度为0.28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磨料 核壳结构 层间介质 化学机械抛光(CMP) 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旭 梁平 +2 位作者 李晓刚 张亮 刘智勇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21-26,共6页
介绍了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SCC)的类型、条件及特点。就环境因素、力学因素和材料因素对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环境因素方面,近中性和高pH值分别导致了不同类型的SCC,H2S和CO32--HCO3-浓度升高促进管线钢SCC的发生... 介绍了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SCC)的类型、条件及特点。就环境因素、力学因素和材料因素对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环境因素方面,近中性和高pH值分别导致了不同类型的SCC,H2S和CO32--HCO3-浓度升高促进管线钢SCC的发生,低温和外加过电位增加SCC的敏感性;力学方面,载荷类型及应变速率比实际应力对管线钢SCC的影响更重要;材料因素方面,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决定了显微组织,进而影响管线钢发生SCC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应力腐蚀开裂 环境 应力 应变速率 化学成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纤维的基本性质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爱民 孙智华 +4 位作者 付欣 孜木来提 张宏伟 陈港 林影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木棉纤维是热带木棉的果实纤维,具有中空、壁薄、拒水吸油等特点而被用于被褥、枕头絮填料、浮力及吸油材料等,而在造纸领域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木棉纤维的化学成分及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表征,对木棉纤维的打浆性能进行了初步研... 木棉纤维是热带木棉的果实纤维,具有中空、壁薄、拒水吸油等特点而被用于被褥、枕头絮填料、浮力及吸油材料等,而在造纸领域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木棉纤维的化学成分及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表征,对木棉纤维的打浆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木棉纤维的硝酸-乙醇纤维素、Klason木素、戊聚糖含量分别为43.73%、11.36%、37.43%;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研究显示木棉纤维表面光滑、壁薄中空、壁/腔比很小;X射线衍射测定木棉纤维的结晶度为31.29%。槽式打浆对木棉纤维主要起切断作用,用PFI磨磨浆11000转后,木棉纤维浆料的打浆度由17°SR提高到26°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化学成分 结构 打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粉和贝壳粉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夏静芬 钱国英 +1 位作者 陈亮 李彩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7-1471,共5页
珍珠粉是将珍珠贝壳动物马氏珠母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用物理的方法粉碎磨细而成的粉状物,自古以来就是名贵中药,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之功效。但是,市场上常出现以将蚌壳用碱去除其... 珍珠粉是将珍珠贝壳动物马氏珠母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用物理的方法粉碎磨细而成的粉状物,自古以来就是名贵中药,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之功效。但是,市场上常出现以将蚌壳用碱去除其表面的角质层研细而成的贝壳粉,混充珍珠粉。查阅文献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粉 贝壳粉 化学成分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淀粉的结构、成分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邓福明 木泰华 +1 位作者 陈井旺 ABEGUNDE Oluwaseyi Kemi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73-377,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甘薯淀粉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其独特的物化和功能性质,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和工业上潜在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甘薯淀粉的研究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结构 化学组成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刺槐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恒 冀晓东 +2 位作者 赵红华 杨茂林 丛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112,共9页
【目的】刺槐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北方人工林种植,深入研究刺槐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刺槐人工林建设经营以及木材的高效精细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对采自于山东省东营市刺槐林场的4株不同树龄人工林刺... 【目的】刺槐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北方人工林种植,深入研究刺槐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刺槐人工林建设经营以及木材的高效精细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对采自于山东省东营市刺槐林场的4株不同树龄人工林刺槐沿树干等分成0.65 m长若干小段并顺序编号,测定和分析每段木材的物理性质(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力学性质(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全部抗压强度、横纹弦向全部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以及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并通过SEM电镜扫描图对各段木材的微观构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刺槐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径向、弦向)、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随树干位置增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将木材气干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弦向)全部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分别进行线性和幂函数拟合,两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拟合度R2值为0.865~0.895。各段木材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含量随树龄及树干高度位置的变化规律与木材各项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相似。木材的微观构造中导管占比率随树龄增大而减少,随树干高度位置增加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结论】10年生、15年生、20年生、25年生刺槐木材的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为中级以上,是良好的家具和建筑用材。在利用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树龄木材和树干不同位置的差别。密度作为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直接要素,可根据相关方程通过刺槐木材的密度值估算部分力学性质的数值。刺槐木材纤维素含量与木材各项宏观力学性质相关度很高,而木材导管占比率的差异则从微观构造上揭示了木材密度变化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密度 力学性质 化学组分 微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0
14
作者 陈尚钘 勇强 +2 位作者 徐勇 朱均均 余世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9,共7页
研究了稀硫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化学组成变化及纤维素酶水解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 研究了稀硫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化学组成变化及纤维素酶水解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有所增加,而半纤维素含量大幅度降低,且预处理后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也逐渐增大。当处理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0.75%、温度150℃、时间80 min时,半纤维素降解率为98.02%,所得固体渣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为66.95%(纤维素酶用量20 FPUI/g纤维素)。稀酸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纤维表面和细胞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面积增大,孔洞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有利于纤维素酶水解作用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稀酸预处理 纤维素酶水解 化学组成 纤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法提取香根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飞生 文媛 赵鹏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2-214,共3页
为研究蒸馏法香根油化学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水蒸馏法香根油,在香根油中鉴定发现异丁香酚等21种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其中有5-甲基糠醛等12种化合物是香根油中首次发现的天然化合物,该发现对以香根油为原料的新食品添加剂研... 为研究蒸馏法香根油化学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水蒸馏法香根油,在香根油中鉴定发现异丁香酚等21种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其中有5-甲基糠醛等12种化合物是香根油中首次发现的天然化合物,该发现对以香根油为原料的新食品添加剂研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油 化学成分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和酶解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晶 张福蓉 +3 位作者 陈明 徐晨 权春善 范圣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07-14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Na 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和酶解得率的影响,为确定纤维原料碱法预处理的适宜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稀Na OH溶液对玉米秸秆分别在60、80、105℃下预处理,测定了预处理前后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和酶解得率,并采...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Na OH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和酶解得率的影响,为确定纤维原料碱法预处理的适宜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稀Na OH溶液对玉米秸秆分别在60、80、105℃下预处理,测定了预处理前后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和酶解得率,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 OH预处理能够有效脱除玉米秸秆中木质素,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比例,提高纤维素结晶度,产生的润涨作用导致纤维束状结构疏松。Na OH 80℃预处理1 h后,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结晶度达到63.7%,60 h的酶解得率达到71.4%;碱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则会充分暴露纤维表面纹孔,同时使纤维素分子内氢键重新形成,容易进一步损失半纤维素,降低纤维素的润涨程度,从而降低酶解效率。80℃条件下碱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玉米秸秆纤维结构,提高其转化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NaOH预处理 化学组成 纤维结构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玉米穗轴色素的分离及组成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立新 张军娜 +1 位作者 李余良 胡建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0,113,共4页
采用纸层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黑玉米穗轴色素进行分析研究,纸层析分离出三种主要成分,经纸层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法初步确定分别是矢车菊-3-葡萄糖苷、芍药定-3-葡萄糖苷和天竺葵-3-葡萄糖苷。该黑玉米穗轴色素... 采用纸层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黑玉米穗轴色素进行分析研究,纸层析分离出三种主要成分,经纸层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法初步确定分别是矢车菊-3-葡萄糖苷、芍药定-3-葡萄糖苷和天竺葵-3-葡萄糖苷。该黑玉米穗轴色素为花色苷类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玉米 穗轴 色素 组成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笋壳的化学成分及其纤维素特征 被引量:24
18
作者 贾燕芳 石伟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2,共5页
为探索笋壳纤维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笋壳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丰富,分别为36%-40%和35%-46%,木质素仅占1%-8%;2)笋壳纤维呈圆柱形... 为探索笋壳纤维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笋壳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丰富,分别为36%-40%和35%-46%,木质素仅占1%-8%;2)笋壳纤维呈圆柱形,有沟槽、脊、裂缝和螺旋扭曲;3)笋壳纤维属于典型的纤维素Ⅰ型,在红外光谱中,具有一般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4)经测定,笋壳纤维的结晶度为40%左右,与水稻秸秆纤维类似,但低于棉、麻纤维;5)在热重分析曲线中,笋壳纤维有2个失重阶,在190℃左右开始热分解,主失重温度约为310℃左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笋壳纤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复合材料、精细化工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 化学成分 生物纤维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子中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海 满文静 +8 位作者 杨柳 邢绪东 颜美玲 郭新月 苏晓琳 孙延平 杨炳友 王秋红 匡海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苍耳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质谱与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苍耳子70%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 目的研究苍耳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质谱与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苍耳子70%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甲酯(2)、咖啡酸乙酯(3)、5-O-咖啡酰基奎宁酸(4)、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5)、3-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6)、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9),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0)。结论本实验所测定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结构鉴定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黄丽 於洪建 吴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3-236,共4页
枸杞中富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因此,对枸杞子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枸杞中类胡萝卜素的化学成分,结构式、生理功能、提取方法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枸杞 类胡萝卜素 化学成分 结构式 生理功能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