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汽轮机安全性的循环流化床机组耦合新型MEA碳捕集系统调峰性能评估
1
作者 付旭晨 辛力坚 +3 位作者 段元强 段伦博 魏超 陈晓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1-758,共8页
循环流化床(CFB)机组与胺法(MEA)碳捕集系统的热量耦合点在原机组的汽轮机侧,汽轮机安全性直接影响耦合后碳捕集系统的整体调峰性能。基于Aspen Plus构建了传统MEA碳捕集系统,研究了提升CO_(2)吸收率的优化措施。通过优化分析贫液负荷... 循环流化床(CFB)机组与胺法(MEA)碳捕集系统的热量耦合点在原机组的汽轮机侧,汽轮机安全性直接影响耦合后碳捕集系统的整体调峰性能。基于Aspen Plus构建了传统MEA碳捕集系统,研究了提升CO_(2)吸收率的优化措施。通过优化分析贫液负荷、级间冷却、富液分流等对再生能耗的影响,得到综合改进吸收剂、吸收侧和再生侧的新型MEA碳捕集系统。结果表明,新型系统的能耗比传统系统降低36.3%。分析了CFB机组耦合新型碳捕集MEA系统后对汽轮机最小出力的影响,并进行耦合贫富液储能MEA系统的CFB机组调峰性能研究,发现该系统可有效进行调峰,在平缓工况下调峰系数可达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mea系统 再生能耗 贫富液储能 调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A-BP神经网络的多孔质轴承参数优化
2
作者 闫如忠 余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7-182,共6页
为了提高圆盘类多孔质静压止推轴承的静态特性,采用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创建圆盘类多孔质静压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的预测模型,完成轴承静态承载力、静刚度以及耗气量的高精度预测,其预测误差分别低于2%、5%以及5%... 为了提高圆盘类多孔质静压止推轴承的静态特性,采用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创建圆盘类多孔质静压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的预测模型,完成轴承静态承载力、静刚度以及耗气量的高精度预测,其预测误差分别低于2%、5%以及5%。基于此模型,以最大化静态承载力和静刚度、最小化耗气量为优化目标值,采用遗传算法对轴承的多孔质参数组合进行多目标优化,实现轴承参数的快速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此轴承静态承载力提高了64.53%,静刚度提高了31.93%,耗气量降低了5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质静压止推轴承 mea-BP神经网络 静态特性预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A碳捕集过程的溶剂降解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展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
目的吸收剂降解是工业烟气碳捕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关于乙醇胺(MEA)溶剂降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降解过程,缺乏对MEA溶剂降解过程完整机理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MEA氧化降解和热降解的溶剂降解模型,使其能够更为... 目的吸收剂降解是工业烟气碳捕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关于乙醇胺(MEA)溶剂降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降解过程,缺乏对MEA溶剂降解过程完整机理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MEA氧化降解和热降解的溶剂降解模型,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实际工业生产过程。方法建立了反应器的动态模型,并利用粒子群(PSO)算法,基于MEA溶剂降解的实验数据,构建了数据驱动的MEA溶剂降解模型。基于实际工厂数据,建立了一个包含MEA溶剂降解过程的稳态模型,并对关键设备中溶剂的降解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工艺参数对溶剂降解的影响,并提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效降低溶剂降解的操作方法与建议。结果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工业生产数据较为吻合,可有效预测工业烟气碳捕集过程中MEA溶剂的降解情况,并在优化工艺操作参数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潜力。结论该模型的建立可为碳捕集的模拟研究和工艺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溶剂降解 乙醇胺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水与MEA的CO_2捕集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双忱 王梦璇 +2 位作者 孙云雪 崔基伟 陈伟忠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8,共7页
介绍了氨水及MEA捕集CO2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吸收液中吸收剂的质量分数、CO2体积分数、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氨水、MEA脱碳效率的影响,通过吸收容量试验分别测定了氨水和MEA的CO2吸收容量,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 介绍了氨水及MEA捕集CO2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吸收液中吸收剂的质量分数、CO2体积分数、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氨水、MEA脱碳效率的影响,通过吸收容量试验分别测定了氨水和MEA的CO2吸收容量,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产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吸收剂的质量分数和pH值均可增大脱碳效率;温度对氨水和MEA的脱碳效率均有较大的影响;氨水对CO2的吸收容量远远大于MEA的吸收容量;氨法工艺在吸收剂再生、能耗以及副产品利用价值等方面优于MEA吸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mea 脱碳效率 烟气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EA+MEA/DEA混合胺液脱碳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杰 郭清 +4 位作者 花亦怀 唐建峰 冯颉 褚洁 付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143,共7页
混合胺液脱碳法具有吸收能力强、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再生能耗低等许多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采用带有磁耦合搅拌的高压反应釜,进行了不同浓度配比MDEA+MEA、MDEA+DEA混合胺液对CO2的吸收与解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向... 混合胺液脱碳法具有吸收能力强、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再生能耗低等许多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采用带有磁耦合搅拌的高压反应釜,进行了不同浓度配比MDEA+MEA、MDEA+DEA混合胺液对CO2的吸收与解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向2.0mol/L的MDEA中加入1.0mol/L的MEA,混合胺液对CO2的吸收解吸综合性能才有显著改善;②MDEA/DEA配比为2.0/1.0时CO2吸收反应很快达到平衡,但该配比在酸气负荷较高的情况下CO2吸收速率较低;③MDEA/DEA配比为2.6/0.4的混合胺液较MDEA单一胺液对CO2的吸收性能并无明显改善;④2.3/0.7配比的MDEA+DEA混合胺液对CO2的吸收负荷与CO2吸收速率均保持较高水平;⑤向MDEA中添加DEA对其CO2解吸性能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只有2.0mol/L的MDEA+1.0mol/L的DEA混合胺液CO2解吸性能稍好,但不如相同配比的MDEA+MEA混合胺液。该成果为天然气脱碳胺液的配方优选和脱碳工业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EA mea DEA 天然气脱碳 吸收 解吸 混合胺液 CO2吸收速率 CO2吸收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式反应器用于测定乙醇胺溶液吸收CO_(2)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思 赫佳琳 +3 位作者 唐思扬 钟山 鲁厚芳 梁斌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29,335,共9页
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是常见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吸收动力学是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基础。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测定耗时长,且测试数据受实验装置影响较大。搭建了一套可自动控制的搅拌式动力学测试装置,考察了不同搅拌速率下5 mol/L乙醇胺(MEA)... 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是常见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其吸收动力学是工业反应器的设计基础。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测定耗时长,且测试数据受实验装置影响较大。搭建了一套可自动控制的搅拌式动力学测试装置,考察了不同搅拌速率下5 mol/L乙醇胺(MEA)的水溶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在200~850 r/min搅速下,施伍德准数和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与湿壁塔接近,动力学拟合数据可以用于填料塔和降膜式反应器的设计;在1000~1500 r/min搅速下,液相湍流程度加剧,部分气体被卷入液相主体,动力学拟合数据可以用于搅拌鼓泡式反应器的设计。吸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质控制段、传质-反应共同控制段和反应控制段,其中工业应用5 mol/L的MEA水溶液进行CO_(2)捕集时的有效吸收负荷范围基本位于传质-反应共同控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二氧化碳 吸收 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无水溶剂捕集CO_2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超 陈绍云 +2 位作者 陈思铭 王广博 张永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109,共3页
采用多种MEA无水溶剂(MEA+苯甲醇、MEA+二甘醇、MEA+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CO2的吸收研究,通过与MEA水溶剂比较研究无水溶剂的性能以及工业应用潜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苯甲醇、二甘醇、N-甲基吡咯烷酮)代替水,其吸收能力与解吸能力... 采用多种MEA无水溶剂(MEA+苯甲醇、MEA+二甘醇、MEA+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CO2的吸收研究,通过与MEA水溶剂比较研究无水溶剂的性能以及工业应用潜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溶剂(苯甲醇、二甘醇、N-甲基吡咯烷酮)代替水,其吸收能力与解吸能力均有所降低,但其解吸速率大大增加,解吸能耗降低;通过3次循环实验,得出无水溶剂的稳定性较好,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 苯甲醇 二甘醇 N-甲基吡咯烷酮 无水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水与MEA喷雾捕集CO_2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牛振祺 郭印诚 林文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4-517,共4页
为了研究喷雾捕集CO2技术的可行性,并比较新型吸收剂——氨水与传统吸收剂——MEA喷雾捕集CO2的能力,用微细雾化喷头将氨水与MEA溶液雾化,在喷雾塔中与模拟烟气逆向接触。研究了不同的氨水与MEA浓度、氨水与MEA流量、气体总流量、温度对... 为了研究喷雾捕集CO2技术的可行性,并比较新型吸收剂——氨水与传统吸收剂——MEA喷雾捕集CO2的能力,用微细雾化喷头将氨水与MEA溶液雾化,在喷雾塔中与模拟烟气逆向接触。研究了不同的氨水与MEA浓度、氨水与MEA流量、气体总流量、温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喷雾捕集CO2技术可达很高的CO2脱除率(96.0%以上);CO2脱除率随着氨水、MEA浓度和流量的提高而增大,其中流量提高时MEA吸收CO2的脱除率增大幅度较大,可由36.9%增加到63.2%;随烟气流量的增大,MEA和氨水吸收CO2的脱除率分别下降16.5%和17.3%。在可比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的MEA溶液相比,氨水脱除CO2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喷雾 吸收 氨水 一乙醇胺(m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MDEA复合胺溶液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清方 陆诗建 +1 位作者 刘晓东 张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127-1131,共5页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MEA-MDEA不同配比的复合胺溶液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酸碱度与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溶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MEA-MDEA不同配比的复合胺溶液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酸碱度与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溶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值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0.5 mol/L MEA-0.5 mol/L MDEA是MEA-MDEA复合胺体系中最佳配比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复合胺溶液 乙醇胺(mea) 二乙醇胺(DEA) N-甲基二乙醇胺(M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越 姚占全 +2 位作者 李昊 维利思 云振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3,共9页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沸石粉(ZP)、硅灰(SF)和粉煤灰(FA)分别等质量取代水泥制备沸石粉混凝土、硅灰混凝土及粉煤灰混凝土,并进行抗压强度、核磁共振(NMR)及电镜(SEM)试验;随后利用灰熵关联度结合ANN-MEA模型对混凝...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沸石粉(ZP)、硅灰(SF)和粉煤灰(FA)分别等质量取代水泥制备沸石粉混凝土、硅灰混凝土及粉煤灰混凝土,并进行抗压强度、核磁共振(NMR)及电镜(SEM)试验;随后利用灰熵关联度结合ANN-MEA模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掺入ZP,SF及FA对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有较强的改善作用,当三者掺量分别为10%,5%,20%时,各类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与水化结构改善最明显,各种混凝土大孔占比分别为11%,13%,15%,其中又以ZP掺量为10%时混凝土对应的大孔占比最少,水化结构的改善效果最为优越,因此其中ZP掺入时强度最高.通过微观试验分析可知ZP对混凝土微观水化结构改善效果优于SF及FA;该模型利用微观性质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其测试集结果的均方误差只有2.7%,拟合优度为0.960,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这说明了微观性能预测宏观性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粉 硅灰 粉煤灰 ANN-mea 电镜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对MEA吸收-解吸CO_2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杜敏 张力 Bo Feng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2-419,共8页
实验研究了己二酸对MEA水溶液吸收-解吸CO2的影响。在0.4mol·L-1MEA的CO2吸收富液解吸过程加入一定量的己二酸并分析了其对CO2解吸能耗和解吸速率的影响,发现解吸速率明显升高,析出单位体积CO2的能耗显著降低;对解吸还原后的贫液... 实验研究了己二酸对MEA水溶液吸收-解吸CO2的影响。在0.4mol·L-1MEA的CO2吸收富液解吸过程加入一定量的己二酸并分析了其对CO2解吸能耗和解吸速率的影响,发现解吸速率明显升高,析出单位体积CO2的能耗显著降低;对解吸还原后的贫液进行了CO2二次吸收的实验,发现因加酸引起的CO2二次吸收量变化小于7%;为去除不确定因素对CO2二次吸收力下降的影响,直接在MEA吸收CO2过程加入相应剂量的己二酸,发现会导致MEA溶液吸收CO2能力明显下降。增加MEA浓度至7mol·L-1和12mol·L-1,发现随浓度的增加,己二酸对MEA溶液吸收CO2能力影响减弱,而CO2解吸能耗下降仍然明显,解吸速率也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加己二酸于CO2解吸过程有降低CO2捕集成本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 mea CO2吸收 CO2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溶液捕集CO_2的反应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嘉慧 张建 +2 位作者 李玉星 窦治 王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44,共6页
单乙醇胺(MEA)捕集CO_2具有吸收速率快、吸收量大等优点,是CO_2化学吸收法中应用最普遍的吸收剂。本文利用自主开发的量热系统测量了MEA溶液吸收CO_2的吸收热、解吸热以及吸收量,考察了CO_2负载率、温度、压力、活化剂等对吸收热、解吸... 单乙醇胺(MEA)捕集CO_2具有吸收速率快、吸收量大等优点,是CO_2化学吸收法中应用最普遍的吸收剂。本文利用自主开发的量热系统测量了MEA溶液吸收CO_2的吸收热、解吸热以及吸收量,考察了CO_2负载率、温度、压力、活化剂等对吸收热、解吸热和吸收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吸收热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在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随CO_2负载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吸收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压力对吸收热的影响不大,但压力越大,对CO_2的吸收量越大;活化剂的添加有效的降低了单一溶剂MEA的吸收热和解吸热。此外,解吸过程中汽化潜热的回收利用可有效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 mea 活化剂 反应热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参数对MEA法捕集CO_2吸收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庆领 范连翠 +1 位作者 李太星 陈海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5-588,共4页
为了得到MEA溶液吸收烟气中CO2的规律,采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不同MEA质量分数的吸收液吸收CO2过程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为:随着贫液体积流量的增加,CO2吸收率逐渐增大,且随着MEA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O2的吸收率也是逐渐增... 为了得到MEA溶液吸收烟气中CO2的规律,采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不同MEA质量分数的吸收液吸收CO2过程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为:随着贫液体积流量的增加,CO2吸收率逐渐增大,且随着MEA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增加,CO2的吸收率也是逐渐增大的,但增大幅度逐渐变小。当吸收液中MEA的摩尔流量不足时,吸收液体积流率对CO2吸收率的影响比较明显,随着MEA摩尔流量的增加,影响越来越小。MEA质量分数偏低时,随着吸收液温度的升高,CO2吸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当MEA质量分数较高时,CO2吸收率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有限。烟气温度对CO2吸收率影响较小。吸收率随塔板数增多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 CO2吸收率 PRO/Ⅱ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EA-MEA混合有机胺水溶液吸收CO_2 被引量:28
14
作者 任铮伟 李盘生 +1 位作者 路琼华 黎四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98-703,共6页
研究了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一乙醇胺(MEA)混合有机胺水溶液吸收CO_2的过程.根据双膜理论,导出了简化近似宏观动力学模型,用以预测混合有机胺水溶液吸收CO_2的速率.该模型考虑了化学反应之间的交互作用,用三次多项式近似表示反应组分... 研究了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一乙醇胺(MEA)混合有机胺水溶液吸收CO_2的过程.根据双膜理论,导出了简化近似宏观动力学模型,用以预测混合有机胺水溶液吸收CO_2的速率.该模型考虑了化学反应之间的交互作用,用三次多项式近似表示反应组分在膜中的浓度分布.在各种条件下测定了搅拌反应器内MDEA/MEA水溶液吸收CO_2的速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混合 有机胺 吸收 MDEA m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富氧燃烧下氨水与MEA脱碳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彦飞 王春波 崔彩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2,共7页
针对微富氧燃烧下烟气组分(约30%~40%CO2),利用填料塔进行了氨法与MEA脱碳实验研究,考察了CO2浓度、溶液浓度、氨水流量、烟气温度、气体流量、NH3与CO2摩尔比等因素对脱除率的影响,并进行MEA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氨水浓度为6... 针对微富氧燃烧下烟气组分(约30%~40%CO2),利用填料塔进行了氨法与MEA脱碳实验研究,考察了CO2浓度、溶液浓度、氨水流量、烟气温度、气体流量、NH3与CO2摩尔比等因素对脱除率的影响,并进行MEA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氨水浓度为6%时,CO2浓度从低浓度(10%)到高浓度(35%),脱除效率变化不大;提高氨水浓度、增大氨水流量,均可提高脱除率;当烟气温度为50℃,脱除率最高;气体流量越大,脱除率越低;随着NH3与CO2摩尔比增大,脱除率升高,且升高的趋势减缓。在可比条件下,通过实验对比,得出氨水比MEA脱碳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富氧燃烧 碳的脱除 氨水 m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AN-GP的高风速区概率风谱建模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芸 王浩 林禹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69,共6页
针对实测高风速样本匮乏、难以准确捕获强/台风概率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带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生成对抗网络(WGAN⁃GP)的高风速区概率风谱建模方法。以江阴长江大桥2019—2020年的高风速实测数据为基础,将平均风速与风谱参数... 针对实测高风速样本匮乏、难以准确捕获强/台风概率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带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生成对抗网络(WGAN⁃GP)的高风速区概率风谱建模方法。以江阴长江大桥2019—2020年的高风速实测数据为基础,将平均风速与风谱参数同时作为WGAN⁃GP的输入变量,生成符合实测数据分布规律的高质量新样本,扩充了高风速样本数据集,并建立了高风速区概率风谱模型。结果表明,高风速区间的谱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中标准差σ_(u)及无量纲参数A_(u)和B_(u)的均值分布参数与平均风速线性正相关,Au和Bu的标准差分布参数与平均风速线性正相关,σ_(u)的标准差分布参数与平均风速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风谱 生成对抗网络(GAN) 强/台风 实测 大跨度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EA对MEAs影响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志芳 张海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69,共8页
本文针对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的成立及其首次会议的召开,从全球环境治理的角度,分析UNEA对多边环境协定(MEAs)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参与MEAs的现状以及可能受到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参与UNEA有关MEAs的全球环境治理行动中的对策。本文... 本文针对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的成立及其首次会议的召开,从全球环境治理的角度,分析UNEA对多边环境协定(MEAs)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参与MEAs的现状以及可能受到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参与UNEA有关MEAs的全球环境治理行动中的对策。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围绕MEAs这一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领域,以MEAs建立、审核、实施等运行的关键过程为分析要素,首先从国际层面展开影响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将相关结论延伸到国内层面的分析中,最终提出中国的对策。在国际层面,针对MEAs的建立、审核、实施等全过程受到UNEA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UNEA的成立和运行"加强了世界银行(WB)、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审批中的作用,削弱了MEAs的独立性"、"确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法律权威,为全球范围整合MEAs资源做法理铺垫"、"推动UNEP开展化学品领域MEAs的协调,开启MEAs全球资源整合的尝试"、"加强了联合国专业机构的作用,影响MEAs运行全过程"等结论。并作出"UNEA在不打破现有MEAs运行机制的前提下,强化了UNEP在目前以MEAs为主体的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的判断;在国内层面,对应国际层面的分析结论,研究UNEA所引起的中国参与MEAs的利弊,得出"如若忽略经济发展指标的影响因素,WB与UNDP介入GEF项目审批程序后的MEAs的运行机制,对中国继续申请国际援助项目、深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相比以往有更多利好"、"UNEP在化学品综合协调和治理方面的尝试,也是中国对目前国内多领域环境问题交叉出现所需要积累的经验,对中国解决环境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矛盾是有益的尝试"的结论。最后,结合中国国内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需求,并考虑到UNEA针对GEF资金申请提出的资格审核指标中,有将GDP等总量指标有纳入的风险,本文最终提出中国的参与对策:积极参与MEAs治理行动,继续扩大引进成效;加强与UNDP技术交流,助力环境合作走出战略;积极参与UNEA整合协调全球环境治理的实践尝试及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环境大会( UNEA) 多边环境协定( meas)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TETA二元复配溶液吸收烟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晓东 陆诗建 袁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28-32,共5页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乙醇胺(MEA)为主体的三种二元混合胺溶液MEA-TETA(三乙烯四胺)体系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CO2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量和pH值与吸收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二乙醇胺)溶液进...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对乙醇胺(MEA)为主体的三种二元混合胺溶液MEA-TETA(三乙烯四胺)体系吸收和解吸模拟烟道气中CO2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吸收速率、吸收量和pH值与吸收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目前工业应用较广的MEA、DEA(二乙醇胺)溶液进行了对比;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值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结果表明,0.7 mol.L-1MEA-0.3 mol.L-1TETA是较佳的MEA-TETA混合胺体系,混合胺二种组分之间存在较弱的负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混合胺溶液 乙醇胺(mea) 二乙醇胺(DEA) 三乙烯四胺(TE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MEA材料的研究及制作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峰 辛文利 +1 位作者 吕玲 梁国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4-56,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膜电板制作材料的研究、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电极结构的研究、MEA的制作工艺等。
关键词 mea 质子交换膜 膜电极结构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膜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溶液的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涛 范连翠 李庆领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1期7675-7679,7698,共6页
以MEA溶液吸收CO2后形成的富液为研究对象,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研究了再沸器热负荷、解吸塔塔板数、再沸器压力等因素对富液中CO2解吸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再沸器压力与贫液出口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层塔板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CO2... 以MEA溶液吸收CO2后形成的富液为研究对象,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研究了再沸器热负荷、解吸塔塔板数、再沸器压力等因素对富液中CO2解吸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再沸器压力与贫液出口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层塔板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CO2解吸率随着再沸器热负荷和解吸塔塔板数的增加而增大;再沸器压力通过影响吸收液沸点温度和吸收液沸腾时的蒸汽量,来影响CO2解吸率,且再沸器压力越大,塔底贫液温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 CO2解吸率 PRO/Ⅱ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