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F气凝胶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勇 任洪波 +3 位作者 徐嘉靖 杜凯 张林 修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41-1844,共4页
以三聚氰胺(M)和甲醛(F)为原料,经溶胶一凝胶和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出密度156.82mg/cm^2的MF气凝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比表面测定仪(BET)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XRD结果表... 以三聚氰胺(M)和甲醛(F)为原料,经溶胶一凝胶和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出密度156.82mg/cm^2的MF气凝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比表面测定仪(BET)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XRD结果表明MF气凝胶是一种非晶材料;TEM和SEM结果表明MF气凝胶所有孔孔径均在10nm左右;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测试仪测得该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1015.98m^2/g)。孔径大小主要为5~30nm。所得MF气凝胶是一种具有nm量级3维网络结构的轻质多孔材料,有望在ICF实验靶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M) 甲醛(F) mf气凝胶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改性淀粉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智奇 梁祝贺 +1 位作者 张雷娜 吕建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改性淀粉胶粘剂。用红外光谱表征改性的每个阶段,验证其改性机理。X-ray衍射说明了MF对淀粉的结晶度影响不大,MF主要是交联改性的淀粉的无定型区;扫描电镜显示MF对淀粉颗粒形成塑化,改变了...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改性淀粉胶粘剂。用红外光谱表征改性的每个阶段,验证其改性机理。X-ray衍射说明了MF对淀粉的结晶度影响不大,MF主要是交联改性的淀粉的无定型区;扫描电镜显示MF对淀粉颗粒形成塑化,改变了淀粉颗粒的表面形貌,通过交联形成网状结构。结果表明,MF改性提高了淀粉胶粘剂的耐水性与稳定性,常温下保存7 d后,其耐水时间、粘度分别为96 h和500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胶粘剂 瓦楞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包封DCPD自修复微胶囊的合成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剑峰 夏正斌 +1 位作者 司徒粤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78-2984,共7页
自修复材料是目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它是由包封有活性物质的微胶囊、能使活性物质发生快速交联固化的催化剂和树脂组成。自修复用微胶囊的粒径与壁厚对微胶囊的力学性能有决定性影响,而微胶囊力学性能对自修复材料的应用起着非常重... 自修复材料是目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它是由包封有活性物质的微胶囊、能使活性物质发生快速交联固化的催化剂和树脂组成。自修复用微胶囊的粒径与壁厚对微胶囊的力学性能有决定性影响,而微胶囊力学性能对自修复材料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为壳材料,双环戊二烯(DCPD)为芯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自修复材料用微胶囊。并使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以及透射电镜等仪器研究酸值、反应时间以及乳化搅拌速率等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和壁厚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H较低,粒径分布较差,pH对壁厚影响不大;反应时间越长,微胶囊壁厚越厚,反应时间对粒径没有明显影响;乳化搅拌速率越大,粒径分布越好,乳化搅拌速率对微胶囊壁厚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材料 微胶囊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97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中密度纤维板(MDF)耐湿性能影响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书泓 罗朝辉 孙振鸢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35,共2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用MF97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备准耐水级MDF的结果。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 树脂 中密度 纤维板 耐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13NMR探讨影响MF树脂贮存稳定性的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书泓 罗朝辉 孙振鸢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11,14,共5页
本文利用C13NMR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分子结构对MF树脂贮存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己内酰胺提高MF树脂贮存稳定性的原因。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甲醛 树脂 贮存稳定性 C13-NMR mf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树脂和MF树脂共混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晓剑 张俊 +2 位作者 王文丽 谢瑾 杜官本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206,共5页
为研究脲醛树脂(UF)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及其共混树脂(MF+UF)的贮存特性,采用“碱-酸-碱”工艺分别合成了UF树脂和MF树脂,其摩尔比分别为1.3和2.0。将制备好的UF和MF树脂进行简单搅拌共混,得到MF+UF树脂,监测共混前后树脂及在贮存一... 为研究脲醛树脂(UF)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及其共混树脂(MF+UF)的贮存特性,采用“碱-酸-碱”工艺分别合成了UF树脂和MF树脂,其摩尔比分别为1.3和2.0。将制备好的UF和MF树脂进行简单搅拌共混,得到MF+UF树脂,监测共混前后树脂及在贮存一段时间后的性能变化,如外观形态、pH值、黏度、固化时间及结构等性能。结果表明,共混后树脂的固含量介于UF和MF之间;稳定性明显提升,贮存期可达3个月,固化速度则无明显差异;核磁共振图谱(NMR)分析得出,共混树脂中的亚甲基桥键比例提高至24.13%,亚甲基醚键比例则下降至25.03%,这种结构比例的变化为共混树脂稳定性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脲醛树脂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共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和含量核桃壳对其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向国 陈继飞 +4 位作者 江有利 田战勇 黄斯声 余大霜 张伟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7,共7页
探究了在木质刨花板中添加不同粒径和添加量的核桃壳对其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废弃物核桃壳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为胶黏剂。结果表明:在木材中添加一定量的核桃壳可以有效改善板材性能,但随着核桃壳... 探究了在木质刨花板中添加不同粒径和添加量的核桃壳对其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废弃物核桃壳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为胶黏剂。结果表明:在木材中添加一定量的核桃壳可以有效改善板材性能,但随着核桃壳添加量的增多,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下降,而内结合强度和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逐渐上升。核桃壳粒径太小或太大对板材性能都不利。当核桃壳添加量为30%,粒径为20~40目时,制得的单层刨花板其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3.19 MPa和1979.08 MPa,内结合强度为1.36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8.9%,符合GB/T 4897—2015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刨花板(P2型)的最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刨花板 农林废弃物 三聚氰胺脲醛树脂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二醇/纳米二氧化硅增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性能及其应用
8
作者 胡恒 刘如 +1 位作者 龙玲 孙玉慧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解决三聚氰胺甲醛浸渍胶膜纸脆性大、饰面胶合板龟裂问题,以二乙二醇(diethylene glycol,DG)和纳米二氧化硅(nano-silicon dioxide,NS)为改性剂对三聚氰胺-甲醛(melamine-formaldehyde,MF)浸渍树脂进行改性,并制备了浸渍胶膜纸和饰面... 为解决三聚氰胺甲醛浸渍胶膜纸脆性大、饰面胶合板龟裂问题,以二乙二醇(diethylene glycol,DG)和纳米二氧化硅(nano-silicon dioxide,NS)为改性剂对三聚氰胺-甲醛(melamine-formaldehyde,MF)浸渍树脂进行改性,并制备了浸渍胶膜纸和饰面胶合板。对MF树脂的化学结构变化、热稳定性能及浸渍胶膜纸的抗张性能、饰面板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加入DG和NS可提高MF树脂的黏度和固体含量,改性后MF树脂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与改性剂之间发生了化学结合;改性后树脂的初始热解温度略有下降,但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仍在370℃以上,热稳定性高。当DG添加量为8.0%、NS添加量为2.5%时,纸张抗张强度从MF的2.40 MPa提高至MFDGNS_(5)的4.41 MPa,提高幅度明显,当NS添加量为1.0%时,纸张断裂伸长率从MF的2.86%提高至MFDGNS_(2)的4.71%,提高幅度达64.69%;当NS添加量为1.0%和1.5%时,浸渍胶膜纸卷曲的最小曲率半径为7.5 mm,远小于MF树脂浸渍胶膜纸的12.5 mm,这个结果与断裂伸长率的趋势一致。当NS的添加量为1.5%时,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的磨耗值最低可达到46 mg/(100 r),无露底现象,表面胶合强度最高达到1.50 MPa;当NS添加量为1.0%和1.5%时,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的耐龟裂等级为4级。利用DG和NS改性MF树脂具有一定的增韧效果,可以防止饰面胶合板龟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二乙二醇 纳米二氧化硅 增韧防开裂改性 饰面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机物对MF树脂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月鸿 王旭 +1 位作者 林巧佳 卞丽萍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用单一和复合的纳米无机物直接加入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中,探讨其种类、用量、复合比例等对MF树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HTSi-03和纳米三氧化二铝HTAl-06以1:2的质量比复合,总用量为30g·m-2时,能显著提高MF树脂浸... 用单一和复合的纳米无机物直接加入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中,探讨其种类、用量、复合比例等对MF树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HTSi-03和纳米三氧化二铝HTAl-06以1:2的质量比复合,总用量为30g·m-2时,能显著提高MF树脂浸渍装饰纸层压板的耐磨性能,耐磨转数可达4300r,达到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国家标准家用Ⅱ级的要求。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一步分析了纳米无机物对提高MF树脂耐磨性的改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无机物 mf树脂 耐磨性 红外光谱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甲醛三聚氰胺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桂琮皓 孙楠 +1 位作者 张弛 周继博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传统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存在甲醛过量释放问题,影响了其在制革中的应用。为解决该问题,以三聚氯氰(TCT)为交联剂,通过分步控温,依次将其与对氨基苯磺酸钠(SE)和水解胶原蛋白(CH)反应,制得了一类新型无甲醛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TSP。红外... 传统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存在甲醛过量释放问题,影响了其在制革中的应用。为解决该问题,以三聚氯氰(TCT)为交联剂,通过分步控温,依次将其与对氨基苯磺酸钠(SE)和水解胶原蛋白(CH)反应,制得了一类新型无甲醛三聚氰胺树脂复鞣剂TSP。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测试表明,TCT成功实现了对SE和CH的交联,制得的TSP1粒径为387.32 nm,且具有两性性质,等电点达到4.29。应用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蓝湿革对TSP1的吸收率为73.23%。使用TSP1复鞣后,牛皮对加脂剂的吸收率达到89.36%。复鞣后坯革的增厚率达到37.50%,且丰满性、纤维分散等物理感官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TSP存放稳定性良好,且不存在游离甲醛释放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树脂 三聚氰胺树脂 甲醛 复鞣 三聚氯氰 水解胶原蛋白 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改性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合成及胶合板制品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谢恩俊 冯睿 +4 位作者 刘金明 宋少萌 吴程康 潘礼成 甘卫星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以葡萄糖为改性剂,与甲醛、尿素、三聚氰胺共缩聚合成了GMUF树脂胶黏剂,探讨了葡萄糖添加量及时间对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GMUF树脂胶合板属木质复合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遵循胡克定律。通过胶合强度测试分析了力学性能... 以葡萄糖为改性剂,与甲醛、尿素、三聚氰胺共缩聚合成了GMUF树脂胶黏剂,探讨了葡萄糖添加量及时间对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GMUF树脂胶合板属木质复合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遵循胡克定律。通过胶合强度测试分析了力学性能。与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相比,GMUF-1(1.67 wt%葡萄糖)的湿状胶合强度变化不大,为2.00 MPa,甲醛释放量降低了37.70%,为0.190 mg/L(干燥器法),达到了E_(0)级标准;此外,在0.7 MPa应力条件下,GMUF-1应变最小(3.16%),提高了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三聚氰胺 脲醛树脂 合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的表面改性及MF/纳米TiO_2复合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腊 于志明 张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2,共3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纳米TiO2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混合,制备MF/纳米TiO2复合树脂。红外分析表明偶联剂成功接枝于纳米TiO2表面;热失重分析得出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改性剂的添加量2%,改性温度70℃,改...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纳米TiO2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混合,制备MF/纳米TiO2复合树脂。红外分析表明偶联剂成功接枝于纳米TiO2表面;热失重分析得出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改性剂的添加量2%,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120min;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提高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研究TiO2添加量对MF/纳米TiO2复合树脂的粘度、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和抗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添加对树脂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影响很小,但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粘度和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表面改性 三聚氰胺甲醛 复合树脂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浸渍改性对杉木压缩吸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诗雨 胡极航 +2 位作者 孔静 杨志一 吕文华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9,55,共8页
采用质量分数为8%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elamine-urea-formaldehyde resin,MUF)树脂溶液浸渍处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通过准静态大变形压缩测试,考察杉木改性前后的压缩破坏模式、力学性能和压缩吸能特性等。结果表明:在改... 采用质量分数为8%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elamine-urea-formaldehyde resin,MUF)树脂溶液浸渍处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通过准静态大变形压缩测试,考察杉木改性前后的压缩破坏模式、力学性能和压缩吸能特性等。结果表明:在改性材增重率为33.22%时,抗湿胀率达64.44%,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改性处理未影响杉木的压缩破坏形态,纵向主要为纤维屈曲和撕裂,径向主要为早晚材逐层压溃破坏,弦向主要呈火柴棍状破坏;改性材弹性模量和破坏强度提高,横纹平台应力显著增大,顺纹平台应力略有降低,致密化应变减小,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差异减小;改性材径向和弦向的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增加了30%和17%,顺纹压缩吸能值及最大吸能效率则显著降低。低质量分数的MUF树脂浸渍处理可改善杉木的尺寸稳定性,缩小其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能量吸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准静态大变形压缩 破坏模式 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金立维 王春鹏 +2 位作者 赵临五 刘奕 蒋煜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采用三聚氰胺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醛与尿素的最终摩尔比达到 1. 1∶1,并且酸性阶段的甲醛与尿素摩尔比低于 1. 6∶1时,胶合板甲醛释放量才符合E1级(≤1. 5mg/L)。当三聚氰胺的... 采用三聚氰胺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醛与尿素的最终摩尔比达到 1. 1∶1,并且酸性阶段的甲醛与尿素摩尔比低于 1. 6∶1时,胶合板甲醛释放量才符合E1级(≤1. 5mg/L)。当三聚氰胺的用量超过 3%,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低于Ⅱ类板 0. 7MPa的标准。在树脂固化时,加入 1 %的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可以在提高胶合性能的同时降低甲醛释放量。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压制的胶合板、装饰贴面板、细木工板经检测均符合E1级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三聚氰胺 甲醛释放量 固化荆 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5
15
作者 樊耀峰 张兴祥 +2 位作者 王学晨 牛建津 蔡利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8-292,共5页
以正十八烷和环己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77μm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并在120℃~180℃对其进行热处理30min。通过SEM、DSC、DTA和TG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H值对纳米胶囊乳液... 以正十八烷和环己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壁材料,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77μm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并在120℃~180℃对其进行热处理30min。通过SEM、DSC、DTA和TG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性能进行分析发现,pH值对纳米胶囊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并影响到纳米胶囊的外观;环己烷的加入对未经热处理的纳米胶囊的表面形貌没有影响,但对结晶成核有很大影响;热处理温度影响纳米胶囊的热稳定性,在120℃~160℃处理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升高,热处理温度超过160℃后,继续提高热处理温度,热稳定性降低,其中160℃热处理获得的纳米胶囊的耐热温度在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 制备 性能 正十八烷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邢锋 石开勇 +2 位作者 倪卓 林燕玲 张萍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与化学结构.微胶囊表面粗糙,能够与建筑材料...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与化学结构.微胶囊表面粗糙,能够与建筑材料形成良好界面,在水泥和涂料等建筑材料中分布均匀,不破碎.采用DSC分析微胶囊储能材料的储热效果,硬脂酸丁酯/MF微胶囊储能效果明显,可以用于设计储能建筑材料.采用水化热测试仪研究该微胶囊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能微胶囊能降低水泥水化放热峰,提升放热低谷,提前第二放热峰的出现.储能微胶囊对水泥总体放热量影响较小,对水化热放热速率有明显影响,可用于混凝土水化过程中材料内部温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硬脂酸丁酯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与水溶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兆强 曾繁森 +1 位作者 刘春英 李卫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良好水溶性与稳定性的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是制得易于施工、性能优良建筑混凝土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树脂的水溶性取决于磺化基团和分子链的亲水性;而稳定性除了受工艺条件、配料比影响外,合成过程也是合成稳定树脂液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磺化 三聚氰胺 甲醛 水溶性树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实验优化可发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军霞 姚庆鑫 +2 位作者 杨金 周磊 谢建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4-478,共5页
用己内酰胺作改性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甲醛和三聚氰胺摩尔比(F/M)、溶液p H值、反应温度(T)和反应时间(t)对可发性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的储存期、固含量、黏度、MF泡沫密度及泡孔尺寸均匀性的影响,运用综合评分法和综合平衡法对... 用己内酰胺作改性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甲醛和三聚氰胺摩尔比(F/M)、溶液p H值、反应温度(T)和反应时间(t)对可发性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的储存期、固含量、黏度、MF泡沫密度及泡孔尺寸均匀性的影响,运用综合评分法和综合平衡法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最优水平组合:F/M=2.5,p H=8.0,T=90℃,t=60min。最优条件下合成的MF树脂可发泡性良好,制得的泡沫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泡沫 优化 制备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自修复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倪卓 杜学晓 +1 位作者 邢锋 周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1-357,共7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混合物为囊芯,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MUF)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一种用于自修复材料的微胶囊,研究了阴离子、非离子和高分子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MUF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影响.采...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混合物为囊芯,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MUF)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一种用于自修复材料的微胶囊,研究了阴离子、非离子和高分子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MUF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表征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形貌等性质,用圆环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不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水溶液/环氧树脂的界面张力,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MUF环氧树脂微胶囊粒径和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DBS有助于MUF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形成,SDBS水溶液/环氧树脂的界面张力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SDBS质量分数为0.5%后趋于稳定;在该条件下形成的MUF环氧树脂微胶囊形态良好,分散均匀,无粘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微胶囊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 环氧树脂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微胶囊壁材料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青梅 杨红卫 +2 位作者 周菁 张发广 郑保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99-602,共4页
用原位聚合法对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进行包囊,然后制备微胶囊制剂,并对用于该制剂的两种高分 子囊壁材料-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脲醛树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树脂皆为较好的生物农药用 微胶囊缓释剂型的囊壁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 用原位聚合法对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进行包囊,然后制备微胶囊制剂,并对用于该制剂的两种高分 子囊壁材料-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脲醛树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树脂皆为较好的生物农药用 微胶囊缓释剂型的囊壁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粒径大小与分布、悬浮性、缓释性等,包封 率均迭80%以上。其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悬浮性较脲醛树脂更好,缓释性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原位聚合法 阿维菌素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脲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