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虞祎 张晖 胡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8-986,共9页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判断,特别考虑到农业污染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种植业及畜牧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压力,为合理估计农业增长潜力及选择农业结构调整路径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构建过剩氮和灰水指标,量化了...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判断,特别考虑到农业污染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种植业及畜牧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压力,为合理估计农业增长潜力及选择农业结构调整路径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构建过剩氮和灰水指标,量化了农业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构建水盈余指标,反映在考虑环境协调的情况下水资源继续支撑农业生产的潜力。以2003—2012年全国各省为样本,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播种面积和牲畜饲养量变化对水盈余的影响,进而推断水资源可承载的最大播种面积和最大载畜量。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业污染造成的灰水发生量巨大,农业水足迹大大超过统计的农业用水量。在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增长1%,水盈余量将下降148.55亿m^3,牲畜饲养量每增长1%,水盈余量下降78.42亿m^3。以2012年水资源条件与农业生产状况为测算基础,全国水资源可承载的最大播种面积为1.69亿hm^2或最大载畜量35.70亿头生猪。河北、山西、江苏、河南、山东和宁夏6省的生产规模已经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上限,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及华南地区可以承载更多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各地区应根据比较优势,合理选择种植业和畜牧业的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最大种植面积 最大载畜量 过剩氮 灰水 水盈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农用地畜禽粪便氮负荷估算及利用途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安可栋 王妍艳 +1 位作者 卢阿虔 王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1,共5页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以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估算了郑州市土壤最大氮承载量和2009年畜禽粪便氮负荷量,同时对其环境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最终提出了畜禽粪便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郑州市单位面积土壤最大氮承载量为1...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以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估算了郑州市土壤最大氮承载量和2009年畜禽粪便氮负荷量,同时对其环境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最终提出了畜禽粪便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郑州市单位面积土壤最大氮承载量为144.9kg/hm2,2009年郑州市畜禽粪便氮负荷量为88.0kg/hm2。在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对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之后,将其全部施入郑州市农田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从局部来看,郑州市不同区域土地对畜禽粪便的消化能力不同,其中消纳畜禽粪便能力最强的是中牟县,单位面积土壤最大承载量高达200.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氮负荷 土壤氮素最大承载量 土壤供氮量 作物需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氮热力学吸附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朝炜 朱愿福 +2 位作者 李荣富 阮晓红 刘丛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5,共10页
通过对比未添加秸秆和添加秸秆情景下潮土和砂姜黑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实验,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氮热力学吸附性质的影响,为氮素在土壤垂向迁移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吸附反应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1砂姜黑土对氨氮的吸附能力要强于潮土,吸... 通过对比未添加秸秆和添加秸秆情景下潮土和砂姜黑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实验,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氮热力学吸附性质的影响,为氮素在土壤垂向迁移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吸附反应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1砂姜黑土对氨氮的吸附能力要强于潮土,吸附能力主要与土壤的黏粒含量有关.2在实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未添加秸秆和添加秸秆的所有样品的吸附等温线均能用Henry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同时,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未添加秸秆以及少量添加秸秆的样品.3添加秸秆的混合样品相对于土壤样品降低了对氨氮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未添加秸秆的土样对氨氮的吸附效率KH的平均值为41.88L·kg-1,饱和吸附量qm的平均值为823.85 mg·kg-1;少量添加秸秆的混合样对氨氮吸附效率KH的平均值为21.29L·kg-1,饱和吸附量qm平均值为732.06 mg·kg-1;大量添加秸秆的混合样对氨氮的吸附效率平均值为13.99L·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氨氮 吸附效率 吸附容量 潮土 砂姜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养结构对区域农田系统土壤氮素承载力的影响——以湘潭县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毅青 吴根义 +1 位作者 佘磊 刘永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4,共5页
以2011年为例,采用土壤表观养分平衡理论(soil-surface balance),分析湖南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的种养结构对湘潭县农田系统土壤氮素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8年,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耕地面积增加了7 180 hm2,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 以2011年为例,采用土壤表观养分平衡理论(soil-surface balance),分析湖南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的种养结构对湘潭县农田系统土壤氮素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8年,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耕地面积增加了7 180 hm2,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26 530 hm2,复种指数下降了58.06%;农作物产量增长了11.57%,生猪存栏量增长了111.94%。2011年,湘潭县区域农田系统氮素供给能力为540.94 kg/hm2,氮素消纳能力为236.40 kg/hm2,土壤氮素承载力为304.54 kg/hm2,表现为"盈余"状态。较高的氮素盈余主要源自于过量化肥氮的施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结构 农田系统 土壤氮素平衡 承载力 湖南湘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环境承载力的梓潼江流域氮肥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成 李冲 +5 位作者 沈开勤 杨国涛 杨斌 陈虹 王学春 胡运高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5,123,共9页
以梓潼江流域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氮足迹模型的土壤养分平衡模型,通过梓潼江流域稻田土壤氮素输入-输出通量分析,对稻田土壤氮承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梓潼江流域稻田土壤氮素输入总量小于输出总量,氮肥施用为主要... 以梓潼江流域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氮足迹模型的土壤养分平衡模型,通过梓潼江流域稻田土壤氮素输入-输出通量分析,对稻田土壤氮承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梓潼江流域稻田土壤氮素输入总量小于输出总量,氮肥施用为主要氮输入途径,占氮总输入的74.76%。稻谷氮输出是主要的氮输出途径,占氮输出量的52.66%;梓潼江流域稻田土壤蓄积氮量为68.0~88.2 kg·hm^(-2);稻田土壤氮承载总量为4154 t,土壤氮承载量为59.4~110.1 kg·hm^(-2);稻田土壤氮安全承载总量为4017.7 t,稻田土壤氮承载力为59.3~99.2 kg·hm^(-2)。氮承载量的分布趋势和氮承载力的分布趋势高度一致,大部分地区(除盐亭县及游仙区部分地区外)处于安全承载范围内。梓潼江流域稻季推荐氮肥投入量为105.0~167.9 kg·hm^(-2)。研究区内大部分区域推荐投入氮量在140±10 kg·hm^(-2);在承载量较大的游仙区,推荐投入氮量为120±10 kg·hm^(-2);南部县和射洪市属于研究区较高氮肥投入量区域,推荐投入氮量为150±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潼江流域 稻田土壤 土壤氮承载量 土壤氮承载力 氮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