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及其对呼吸健康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海波 杜龙飞 +3 位作者 任睿 王巍嵩 贺华波 施恒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1,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车速下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TWPs的散射轨迹受车辆外部流场和车尾涡旋的影响,不同粒径的磨损颗粒物在散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分层现象;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呈先升高后保持稳定的现象,且扩散高度随车速差异逐渐稳定在3.45~3.76 m;在横向上,最大扩散宽度稳定在6.0 m左右;颗粒物质量浓度沿车侧方向遵循近似的正态分布,在车速为20 km/h,距车辆左右对称面宽度为4.3 m、距地面高度为0.4 m处,达到峰值85.1μg/m^(3),在距离对称面宽度为4.0~5.0 m,高度为0~1.0 m范围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危险区域。研究获取了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对生物体呼吸健康的影响,为大客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非尾气”排放 气固两相流模型 轮胎磨损颗粒物 质量浓度分布 呼吸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主元分析的电站锅炉NO_x质量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林 王小成 +7 位作者 郭亦文 姜守义 高林 侯玉婷 周俊波 姜肇雨 刘涛 王芸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8-74,共7页
目前,国内电站大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喷氨装置喷氨调节阀自动控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度主元分析,阐述了机组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质量浓度非线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构造的模型以及模糊调节和时滞补偿控... 目前,国内电站大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喷氨装置喷氨调节阀自动控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度主元分析,阐述了机组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质量浓度非线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构造的模型以及模糊调节和时滞补偿控制,发展了新型的喷氨控制策略。运行控制结果表明,在动态和稳态过程中,烟囱出口NO_x质量浓度均能长时间稳定地控制在设定值附近,有效解决了SCR脱硝系统喷氨自动投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净排放 喷氨控制 主元分析 非线性模型 模糊调节 时滞补偿 nOx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耕人为土N_2O排放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白红英 耿增超 张一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88,共5页
以黄土高原南部典型旱耕地—休闲地土壤为对象 ,研究了中等水分条件下 (6 5 %的田间持水量 )土壤 N2 O排放的动力学特征 ,以及土壤深度和氮磷营养因子对 N2 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肥和未施肥处理 ,土壤 N2 O排放累积量随时间 t的... 以黄土高原南部典型旱耕地—休闲地土壤为对象 ,研究了中等水分条件下 (6 5 %的田间持水量 )土壤 N2 O排放的动力学特征 ,以及土壤深度和氮磷营养因子对 N2 O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肥和未施肥处理 ,土壤 N2 O排放累积量随时间 t的变化均符合修正的 Elovich方程 y=bln(t) +a。反应初始浓度 (a)和表观反应速率(dy/ dt)大多数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增 ,但 15℃时以 10 cm深处反应初始浓度最大 ;2 5℃时 ,表观反应速率以 15cm深处最高 ,即在中等水分条件下 ,随温度升高 ,试验土壤 10~ 15 cm深处为 N2 O产生的活跃场所。磷素对土壤N2 O的减排效应不仅表现在排放总量上 ,也存在于动力学参数初始浓度和表观反应速率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二氮 排放动力学 农田生态系统 耕层土壤 旱耕人为土壤 影响因素 反应初始浓度 表观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旋流燃烧锅炉低NO_x高效燃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岳峻峰 邹磊 +1 位作者 张恩先 贾涛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51,68,共7页
针对某厂660 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通过变O_2体积分数、变不同层燃烧器风量分配方式、变内二次风量、变同层燃烧器风量分配方式和变燃尽风量等试验对其进行了性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投产后锅炉炉渣碳质量分数和CO排放体积浓度较高,但通... 针对某厂660 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通过变O_2体积分数、变不同层燃烧器风量分配方式、变内二次风量、变同层燃烧器风量分配方式和变燃尽风量等试验对其进行了性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投产后锅炉炉渣碳质量分数和CO排放体积浓度较高,但通过高O_2体积分数运行、开大内二次风量和设置合理的外二次风配风方式及燃尽风风门开度,可有效降低炉渣碳质量分数和CO排放体积浓度,其中内二次风量的影响最大;在各影响因素中,运行O_2体积分数和燃尽风量大小对NO_x排放影响最大。通过综合优化调整,锅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各项主要性能参数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旋流燃烧器 nO_X排放 灰渣碳质量分数 CO体积浓度 燃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在流化床中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别如山 黄兵 +2 位作者 宋兴飞 纪晓瑜 朱少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9-483,共5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灰熔点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对酒糟的灰成分、灰熔点及着火温度进行了测试,并在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酒糟燃烧试验,对不同含水率酒糟的着火特性、烧结特性和NOx排放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酒糟灰中K2O和Na2...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灰熔点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对酒糟的灰成分、灰熔点及着火温度进行了测试,并在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酒糟燃烧试验,对不同含水率酒糟的着火特性、烧结特性和NOx排放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酒糟灰中K2O和Na2O的含量很低,只有4.936%;酒糟灰的软化温度较高,高于1 290℃;干燥酒糟的挥发分较高,高于250℃就能够着火燃烧;当石英砂的平均粒径为300μm、流化床内的流化速度大于0.36m/s时,流化状况良好;在900℃下,酒糟在石英砂流化床中燃烧不会出现烧结现象;在不同的燃烧温度下,NOx排放质量浓度均较大,且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酒糟可以在石英砂流化床中燃烧,且燃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流化床 烧结特性 灰熔点 流化速度 nOx 排放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调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继录 邹天舒 +2 位作者 冷杰 吴景兴 刘学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1-746,共6页
对某电厂1 000MW燃煤锅炉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分析了一次风配风均匀性、煤粉细度、燃烧器配风、运行中氧的体积分数以及燃尽风率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层燃烧器外二次风采用两端和中间开度大的配风方式可以改善由于大风箱... 对某电厂1 000MW燃煤锅炉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分析了一次风配风均匀性、煤粉细度、燃烧器配风、运行中氧的体积分数以及燃尽风率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层燃烧器外二次风采用两端和中间开度大的配风方式可以改善由于大风箱两端进风引起的沿炉膛宽度方向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差.随着炉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增加,锅炉的热效率先提高后降低.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在3.0%左右时,锅炉热效率达到最高.随着燃尽风率的逐渐降低,锅炉热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逐渐提高.综合考虑锅炉效率、NOx排放质量浓度以及屏式过热器管壁金属温度,在额定负荷下,燃尽风率以保持在25%左右为宜,此时锅炉热效率为93.9%,NOx排放质量浓度为306.1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燃烧调整 燃烧器 燃尽风率 nOx排放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电站锅炉燃烧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19
7
作者 高芳 翟永杰 +2 位作者 卓越 韩璞 陆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8-933,940,共7页
电站锅炉燃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为了在同一个模型中实现高效率、低污染物排放的优化目标,对标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进行了扩展.借助某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锅炉的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数据,建立了以锅炉热效率和NOx... 电站锅炉燃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为了在同一个模型中实现高效率、低污染物排放的优化目标,对标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进行了扩展.借助某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锅炉的现场燃烧调整试验数据,建立了以锅炉热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为输出的共享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共享模型中的锅炉运行工况进行了寻优.结果表明:在共享LSSVM模型中,锅炉热效率和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可达到0.028%和2.16%,搜索得到的高效率和低NOx排放的参数组合可为电站锅炉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模型 多输出系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算法 锅炉热效率 nOX排放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联用技术定量测定人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及其代谢产物 被引量:6
8
作者 贾艳艳 鹿成涛 +8 位作者 宋颖 丁莉坤 杨静 陈敏纯 李雪晴 宋薇 周伦 冯智军 文爱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了定量测定人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和去甲伊伐布雷定浓度,建立了HPLC-MS/MS联用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V(甲醇)∶V水(5mM醋酸铵+1%甲酸)=80∶20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Diamosil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 为了定量测定人血浆中伊伐布雷定和去甲伊伐布雷定浓度,建立了HPLC-MS/MS联用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V(甲醇)∶V水(5mM醋酸铵+1%甲酸)=80∶20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Diamosil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469.2→177.1(伊伐布雷定),m/z455.2→177.1(去甲伊伐布雷定),m/z285.1→193.1(地西泮)。伊伐布雷定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01 3~101.3μg/L,定量下限为0.101 3μg/L;去甲伊伐布雷定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85~25.5μg/L,定量下限为0.085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15%,平均回收率>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去甲伊伐布雷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血浆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络合法分离-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法分析土壤和植物中低含量(ppm级)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宁 朱庆增 +6 位作者 谢曼曼 宋智甲 王道聪 贾秋唤 岑况 储国强 孙青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1-479,共9页
尿素络合法和5?分子筛法是常用的分离富集环境样品中正构烷烃的方法,但由于复杂的处理流程对于低含量正构烷烃的回收率普遍较低。本文通过优化尿素络合法分离富集正构烷烃的实验条件,建立了尿素络合法分离-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 尿素络合法和5?分子筛法是常用的分离富集环境样品中正构烷烃的方法,但由于复杂的处理流程对于低含量正构烷烃的回收率普遍较低。本文通过优化尿素络合法分离富集正构烷烃的实验条件,建立了尿素络合法分离-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土壤和植物中低含量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方法。即采用正己烷-丙酮溶解样品,在4℃冰箱中与2 mL尿素-甲醇饱和溶液反应48 h;用去离子水溶解尿素络合物,加入正己烷后分离出有机相和水相,分别用正己烷、丙酮-正己烷萃取有机相和水相中的正构烷烃。中长链正构烷烃的回收率达79%~104%,高于5?分子筛法和已有尿素络合法的富集效果;单体碳同位素的分析精度为0.09‰~0.63‰(1σ)。利用改进的方法分析实际样品,大幅降低了未分峰和共流出物的干扰,提高了实际样品中ppm级中长链正构烷烃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和植物样品 低含量正构烷烃 尿素络合法 单体碳同位素分析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气体同位素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体积分数对低十六烷值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庆生 黄豪中 +3 位作者 王雪强 班智博 王庆新 周承忠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5,共7页
在一台转速为1 600,r/min、喷油量为21,mg/cyc的4缸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不同进气氧体积分数对正丁醇/汽油/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方式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纯柴油和掺混30%,汽油、30%,正丁醇和15%,正丁醇+15%,汽... 在一台转速为1 600,r/min、喷油量为21,mg/cyc的4缸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不同进气氧体积分数对正丁醇/汽油/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方式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纯柴油和掺混30%,汽油、30%,正丁醇和15%,正丁醇+15%,汽油的混合燃料,降低进气氧体积分数,缸内压力和缸内平均温度迅速下降,放热率始点推迟,滞燃期延长,当量燃油消耗率增加,NO_x排放大幅降低,CO排放增加.在进气氧体积分数较高(大于19%,)时,碳烟(soot)排放变化较小,进一步降低进气氧体积分数,soot排放急剧增加.在相同的进气氧体积分数下,掺混30%,汽油、15%,正丁醇+15%,汽油和30%,正丁醇的混合燃料与纯柴油相比,放热率峰值依次升高,滞燃期依次延长,NO_x排放无明显变化,CO排放增加,而soot排放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醇/汽油/柴油 进气氧体积分数 低温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汽油机燃用丁醇-汽油混合燃料超细颗粒排放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计维斌 楼狄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5,共6页
对某未做任何结构调整的电控进气道多点喷射汽油机燃用国-Ⅳ汽油和纯丁醇,以及丁醇体积比分别为10%、15%、20%、50%、85%的汽油-丁醇混合燃料的超细颗粒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特性及负荷特性下,与纯汽油相比,随所燃... 对某未做任何结构调整的电控进气道多点喷射汽油机燃用国-Ⅳ汽油和纯丁醇,以及丁醇体积比分别为10%、15%、20%、50%、85%的汽油-丁醇混合燃料的超细颗粒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特性及负荷特性下,与纯汽油相比,随所燃用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中丁醇含量的升高,该机的超细颗粒物排放的总数量浓度和总质量浓度均有所增加,且在接近最大扭矩转速和试验转速的高负荷时最明显;超细颗粒物排数量增加主要是由其中的核模态颗粒排放数量增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喷汽油机 丁醇混合燃料 颗粒数量浓度排放 颗粒质量浓度排放 颗粒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交通排放污染物浓度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晓春 丘建栋 +2 位作者 屈新明 徐炜铃 丁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尾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掌握中国深圳市交通排放所带来的路边空气污染状况,探索交通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典型道路交通排放的路边监测实验,以研究空气污染中的交通排放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监测了...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尾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掌握中国深圳市交通排放所带来的路边空气污染状况,探索交通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典型道路交通排放的路边监测实验,以研究空气污染中的交通排放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监测了典型道路的交通流、气象数据和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通过对比监测点与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控制点的数据,分析道路移动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当交通流量较小时,路边监测点与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控制点数据一致;当交通流量(特别是货运量)大时,路边监测点的数据显著高于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控制点的;通过对NOx和CO的质量浓度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揭示了交通流量和气象对交通排放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排放污染物质量浓度整体趋势与总交通量较为一致.结果表明,深圳市各区NOx和CO质量浓度主要受到机动车(尤其是货车)排放的影响,光照强度、风向和风速对污染物的排放扩散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尾气污染 污染物质量浓度 路边监测实验 关联分析 道路移动源 交通排放扩散 交通流量 光照强度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信号R/S分析与环管反应器中浆液质量浓度测量
13
作者 姜晓静 张晓欢 +2 位作者 吕淼 王靖岱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1-696,共6页
根据固体颗粒碰撞壁面产生不同频段声信号的机理,结合小波分解及R/S分析手段,获得了代表固体颗粒运动的声信号特征频段,并建立了环管反应器中浆液质量浓度的声发射预测模型.在环管反应器中,以水-玻璃珠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在流速... 根据固体颗粒碰撞壁面产生不同频段声信号的机理,结合小波分解及R/S分析手段,获得了代表固体颗粒运动的声信号特征频段,并建立了环管反应器中浆液质量浓度的声发射预测模型.在环管反应器中,以水-玻璃珠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在流速为5-8 m/s的条件下特征频段能量与浆液质量浓度的关系.发现在流动稳定的情况下,将声发射信号在0-100 kHz做二阶Daubechies 9尺度小波分解并结合R/S分析,得到代表固体颗粒运动的特征频段,特征频段下的声发射信号能量和流体速度的3次方之比与浆液质量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浆液质量浓度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8%,表明声发射技术能快速、准确、非插入地实现环管反应器中浆液质量浓度的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浆液质量浓度 R/S分析 环管反应器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内树皮与煤混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谭巍 宋景慧 +1 位作者 李季 杨勇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分别在热重分析仪和在35.5k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树皮和煤的混合燃烧试验,热重试验表明:在树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15%的煤后,混烧时失重速率(DTG)曲线和纯树皮类似,仍呈现双峰特性,但挥发分燃烧峰变小,固定... 分别在热重分析仪和在35.5k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树皮和煤的混合燃烧试验,热重试验表明:在树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15%的煤后,混烧时失重速率(DTG)曲线和纯树皮类似,仍呈现双峰特性,但挥发分燃烧峰变小,固定碳燃烧峰稍有增大,着火温度趋向于接近树皮的着火温度,燃烬温度趋向于接近煤的燃烬温度。在循环流化床的燃烧试验表明:相比于树皮单独燃烧,混烧可使燃料沿炉膛放热更均衡,燃烧更稳定,同时降低了CO排放,但NOx,SO2等污染物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煤灰具有较好的固氯效果,烟气中HCl浓度和飞灰中Cl含量均显著减少。通过热重试验和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得出煤的最佳添加量应为5%一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 混烧 飞灰Cl含量 污染物排放 混烧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气质量浓度在线测量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娟 蔡小舒 陈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4,62,共7页
针对排放烟气中汞气质量浓度在线测量系统在标定过程中排放汞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饱和蒸气原理的光谱法汞气质量浓度在线测量标定方法,并在258.65~273.55K内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小温差范围内,可... 针对排放烟气中汞气质量浓度在线测量系统在标定过程中排放汞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饱和蒸气原理的光谱法汞气质量浓度在线测量标定方法,并在258.65~273.55K内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小温差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改变饱和汞蒸气质量浓度,从而对其进行标定,经温度系数修正后可扩大标定温度区间;实验得到的标定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0.9985,测得的汞气实际质量浓度与标定质量浓度的最大偏差仅为5.2%;该标定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气质量浓度 在线测量 标定 原子吸收光谱 排放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铝-锂合金阳极氧化液中的Li含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琳燕 古雅菁 +5 位作者 欧阳小琴 肖胜辉 张斌斌 万莹 王春霞 冯长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1,共5页
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铝一锂合金铬酸阳极氧化液中b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标准溶液中加入铬酸酐、钇离子和氯化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铬酸酐和钇离子的加入,使测量方法的准确度提高,铷元素的加... 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铝一锂合金铬酸阳极氧化液中b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标准溶液中加入铬酸酐、钇离子和氯化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铬酸酐和钇离子的加入,使测量方法的准确度提高,铷元素的加入,能够抑制铬元素含量的测量结果随重复测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 72μg/g;样品的回收率为99.428%~100.426%,相对标准偏差RSD(n=24)为0.236%。该方法准确、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监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铝.锂合金 阳极氧化液 锂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背景下颗粒物在线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畅 陆勇 +1 位作者 陈璐 上官秋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1-225,共5页
燃煤电厂进行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机组颗粒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针对现有颗粒物测试方法测量原理及在超低排放背景下应用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集采样与测量于一身的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鼓泡方式将颗粒分成2部分,通过激光散射法进行测量... 燃煤电厂进行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机组颗粒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针对现有颗粒物测试方法测量原理及在超低排放背景下应用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集采样与测量于一身的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鼓泡方式将颗粒分成2部分,通过激光散射法进行测量,通过参比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参比误差随着待测颗粒物浓度增加而趋于稳定。该方法为准确测量超低排放条件下颗粒物浓度、制定燃煤电厂低浓度排放颗粒物测试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颗粒物 超低排放 测量方法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金矿集区矿业活动对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建伟 贾煦 +2 位作者 刘向东 程贤达 商连南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矿业活动会促进重金属向生态系统扩散,并在周边农田土壤中累积而引发潜在生态风险。豫西金矿集区矿业生产历史悠久,但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选冶、加工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空间分布和生态风险的关注,... 矿业活动会促进重金属向生态系统扩散,并在周边农田土壤中累积而引发潜在生态风险。豫西金矿集区矿业生产历史悠久,但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选冶、加工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空间分布和生态风险的关注,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为掌握该矿集区矿业活动对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程度,支撑服务矿集区生态修复和周边农业安全生产,本文在金矿集区周边农田采集375件土壤样品,采用冷蒸气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ICP-OES/MS)检测了样品中Cu、Pb、Zn、Ni、As、Hg、Cd、Cr重金属元素含量。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了矿集区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特征、空间分布和生态风险,分析评价了矿集区矿业活动对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矿集区周边农田土壤中Cu、Pb、Zn、Ni、As、Hg、Cd、Cr含量平均值都低于国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但均高于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47、3.24、2.06、1.05、1.03、1.52、2.77、1.07倍,但都低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2)区内重金属元素空间变异系数(CV)顺序为:Pb(90.72%)>Hg(85.25%)>Cd(65.65%)>Zn(44.0%)>Cu(33.66%)>As(31.72%)>Ni(24.23%)>Cr(13.61%)。Pb、Hg、Cd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且分布位置均在矿业活动场所周边,显示矿业活动等外缘因素是引起重金属元素累积的主导因素。(3)8种重金属地累积指数分别为-0.1、0.74、0.33、-0.56、-0.60、-0.29、0.62、-0.49,其中Cu、Ni、As、Hg、Cr元素未累积,Cd、Pb、Zn元素为中等累积。(4)8种重金属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平均值介于2.06~83.62,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192.07,整体表现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本研究揭示:(1)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是造成Cd、Pb、Zn局部累积的主要因素,Ni、Cr、Cu、As、Hg以自然背景因素为主。(2)虽然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目前尚不严重,但仍需加强源头防控,避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进一步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集区 农田土壤 重金属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 地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酸性废气的处理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1,共3页
对炼油厂酸性废气的来源及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碱吸收法生产硫氢化钠工艺来处理酸性废气,并介绍了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同时通过对实施后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的分析,验证了此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炼油厂酸性废气的来源及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碱吸收法生产硫氢化钠工艺来处理酸性废气,并介绍了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同时通过对实施后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的分析,验证了此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厂 酸性废气 液碱 硫氢化钠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流化除雾器除雾性能实验研究
20
作者 张成刚 陈旺生 +2 位作者 朱能天 涂阳哲 韩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2,共6页
针对目前除雾器存在的除雾效率不高、易堵塞、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流化除雾器,其具有高效、低阻、防堵塞等优点。探讨了流化除雾器的除雾原理,并研究了流化除雾器的除雾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化除雾器除雾机理主要为惯... 针对目前除雾器存在的除雾效率不高、易堵塞、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流化除雾器,其具有高效、低阻、防堵塞等优点。探讨了流化除雾器的除雾原理,并研究了流化除雾器的除雾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化除雾器除雾机理主要为惯性碰撞、拦截;除雾器阻力随着流化风速、除雾介质堆积厚度和表观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除雾介质粒径为30 mm,堆积厚度为16 cm,进口雾滴质量浓度为90 g/m^3,流化风速由5.7 m/s增大至7.5 m/s时,排放质量浓度由4.17 mg/m^3增大至41.94 mg/m^3,除雾效率均高达99.95%以上,阻力均在210 Pa左右,表明流化除雾器具有良好的除雾性能,且由于除雾介质处于流化状态,因此可有效防止除雾器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雾器 除雾机理 除雾效率 排放质量浓度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