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兼论加快推进陕南地区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东 朱肖霏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9期53-70,共18页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区域统筹发展关系重大。受经济、文化、历史和区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不仅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中部地区一些省份内部的发展也有梯度差异。陕西作为共建“一带...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区域统筹发展关系重大。受经济、文化、历史和区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不仅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中部地区一些省份内部的发展也有梯度差异。陕西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区,其南北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弱、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陕南地区占陕西总面积的35%以上,而2023年其经济总量在陕西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却为11.7%,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创新驱动发展的潜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面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欠发达地区要精准把握发展机遇,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发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上,科学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化保护、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因地制宜与创新发展、内部协调发展与奋力争先、区域发展定位与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五大关系,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导向,充分发挥陕南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高质量推进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欠发达地区 协调发展 五大关系 转型升级 陕南地区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中大型气田滚动勘探技术体系与成效——以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A边际气田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奎 胡德胜 +4 位作者 宋瑞有 龚宇 肖大志 黄安敏 朱玉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促进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A边际气田开发,引入目标搜索研究、目标评价研究、目标钻探研究等完整气田滚动勘探技术体系。A边际气田目标搜索除利用传统的区带油气潜力目标搜索技术外,提出评价过程目标搜索技术,共搜索了5个油气潜力... 为了促进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A边际气田开发,引入目标搜索研究、目标评价研究、目标钻探研究等完整气田滚动勘探技术体系。A边际气田目标搜索除利用传统的区带油气潜力目标搜索技术外,提出评价过程目标搜索技术,共搜索了5个油气潜力区块,并优选A4构造进行油气目标评价。从圈闭解释与落实、圈闭烃类检测两方面对A4构造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开展研究。A4构造中部预测优势含气区具有强振幅属性、低密度、低速度、低纵波阻抗、低纵横波速度比等有利含气信息特征,总体为Ⅲ类AVO异常,且能够升级HL_0气组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部署滚动探井A4-1井实施钻探,在黄流组钻遇气层超20 m,莺歌海组二段钻遇可疑气层近10 m,获得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近30亿立方米,钻探效果好。滚动勘探研究在深水A边际气田的应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A边际气田后续滚动勘探活动,而且证实了滚动勘探同样适用于深水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滚动勘探 勘探成熟区 深水区 中央峡谷 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华中解放区红色海关机构及职能实践研究
3
作者 掌孝恩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4年第6期32-48,共17页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内战。华中皖江、浙东、苏南等根据地北撤,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连成一体成立苏皖边区政府,建立适应战时特点的财经管理制度,灵活开展税收征管、货物检查等海关职能工作。战略进攻后,华中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内战。华中皖江、浙东、苏南等根据地北撤,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连成一体成立苏皖边区政府,建立适应战时特点的财经管理制度,灵活开展税收征管、货物检查等海关职能工作。战略进攻后,华中解放区适时调整海关工作职能,开展群众性护税和武装收税,统一进出口税新政;淮海、渡江战役相继胜利后,海关职能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停征进出口货物税,改产销税为货物税,实行新民主主义国家保护关税制度。解放区红色海关职能的发挥,不仅在经济上驰援了战争、战胜了敌人,还为新中国海关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解放区 红色海关 海关机构 海关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央苏区扩红运动中多元主体的作用
4
作者 张淑芬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1931年底至1934年,中央苏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扩红运动。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动员运动,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群团组织、苏区民众都广泛参与其中,共同构成了扩红运动的多元主体。他们在扩红运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 1931年底至1934年,中央苏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扩红运动。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动员运动,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群团组织、苏区民众都广泛参与其中,共同构成了扩红运动的多元主体。他们在扩红运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扩红运动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 扩红运动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虎头帽的工艺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竞琼 张吉升 孙宁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针对中原地区虎头帽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与民艺采风的方式,对虎头帽的制作纸样、制作工艺与制作材料逐一进行了研究。在纸样方面,包括帽身纸样与五官纸样2个组成部分,对眼、鼻、牙、嘴等五官部位纸样分别作了记录并... 针对中原地区虎头帽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考察与民艺采风的方式,对虎头帽的制作纸样、制作工艺与制作材料逐一进行了研究。在纸样方面,包括帽身纸样与五官纸样2个组成部分,对眼、鼻、牙、嘴等五官部位纸样分别作了记录并制图;在工艺方面,对帽身与五官的制作步骤与制作方式作了记录与分析;在材料方面,从面料、里料、衬料与辅料等方面逐一作了记录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原地区虎头帽范式与随机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整料与零料相结合、拼贴与刺绣相结合的工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虎头帽 工艺 纸样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彭慧 舒廷飞 杨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339-8340,共2页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从中得出了有益启示,最后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农民集中居住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南地区高校校级领导健康与健身状况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秋珍 王超英 +1 位作者 张先松 李金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7-89,共3页
采用抽样调查法,对中西南地区高校校级领导健康与健身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西南地区高校领导的健康现状、患病和亚健康概率、生活和工作习惯、健身频率和持续时间、健身项目及对健身活动的认识等。
关键词 中南地区 西南地区 高校 领导 健康 健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城市如何融入都市圈——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勇 高汝熹 罗守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338-4341,共4页
随着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功能的完善,都市圈周边城市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以铜陵市为例,研究都市圈周边城市如何融入都市圈实现自身经济发展。铜陵紧邻长三角,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经济起飞阶段。... 随着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功能的完善,都市圈周边城市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以铜陵市为例,研究都市圈周边城市如何融入都市圈实现自身经济发展。铜陵紧邻长三角,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经济起飞阶段。面对长三角扩容的机遇,铜陵应该积极争取融入长三角,正确定位,努力成为“长三角经济后花园,”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都市圈 中部崛起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被引量:18
9
作者 石晓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共7页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丰富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很不相称。收入偏低、认知不足、环境污染、宣传不够是制约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优势分析,结合体育旅游市...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丰富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很不相称。收入偏低、认知不足、环境污染、宣传不够是制约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优势分析,结合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环境提出了六省联动发展,形成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六圈七轴"多中心、网络化、开敞性的开发格局,培育体育旅游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缔创内陆腹地高融聚态、大辐射面、深和谐度、强竞争力的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资源 中部地区 体育旅游市场 体育旅游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丘陵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婧 关欣 盛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73-3675,3698,共4页
以醴陵市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与基本农田保护现状,探讨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对耕地需求量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了预测,然后针对中南丘陵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提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耕地与基本农田... 以醴陵市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与基本农田保护现状,探讨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对耕地需求量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了预测,然后针对中南丘陵区土地利用的特点提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耕地与基本农田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基本农田 土地资源 湖南醴陵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推进策略——基于某县10所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姬秉新 王从华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县城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县域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依然严重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依然很不均衡,师资力量依然非常不... 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县城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县域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依然严重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依然很不均衡,师资力量依然非常不均衡,城乡学校教学质量也存在太大差距。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的推进策略是:(1)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在提供充足财政支持的同时,确保办学经费的合理分配;(2)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科学合理地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必须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着重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明显差距,乡镇和农村学校应提升办学质量而非扩大办学规模;(3)扎扎实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4)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建设城乡学校教师合理流动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县域 义务教育 城乡学校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环境和成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3-105,92,共4页
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关键是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目前中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在成长环境和成长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民营科技企业 成长环境 成长机制 投资环境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传统男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智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立足于传承地方文化,振兴地方民族产业,应用调研法、文献法、实践验证法等对中原传统男装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它的概念范畴、思想特征与着装特征,并联系现代男装消费现状与趋势推敲其在男装成衣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想,从现代男装... 立足于传承地方文化,振兴地方民族产业,应用调研法、文献法、实践验证法等对中原传统男装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它的概念范畴、思想特征与着装特征,并联系现代男装消费现状与趋势推敲其在男装成衣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想,从现代男装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基本的可供产业借鉴的传承、创新的3点措施:弱其形而强其意,轻其构而重其色,去其范而承其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传统男装文化 现代成衣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格局与变化分析——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广元 唐志红 文倩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62-65,共4页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地貌分区、高程分带、坡度分级和叠加分析等过程,分析了湖南醴陵市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中南丘陵区地形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地貌分区、高程分带、坡度分级和叠加分析等过程,分析了湖南醴陵市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中南丘陵区地形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河谷平原,土地利用方式以水田、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以水田减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为主要特征;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山地和丘岗坡地,土地利用方式以旱地和林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旱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丘陵区 地貌分区 高程分带 坡度分级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中原的贫困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根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213-6215,共3页
结合河南贫困地区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河南贫困地区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和谐中原 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 县域经济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琳琳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7-60,共4页
分析了农业对中部崛起的影响力,阐述了中部崛起必须依赖农业的原因,结合目前中部农业发展现状,指出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是解决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较为现实可行的路径,提出建设生态农业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中部崛起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水土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景新超 梁勇 +1 位作者 李希灿 高明秀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1,共6页
研究目的:寻求适合中部粮食主产区土地整理的增量经济型的水土重构施工阶段的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比较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土壤重构技术施工阶段的增量经济型目标及其技术需求;评价筛选出了适合中部粮食主... 研究目的:寻求适合中部粮食主产区土地整理的增量经济型的水土重构施工阶段的技术体系。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文献比较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土壤重构技术施工阶段的增量经济型目标及其技术需求;评价筛选出了适合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特点的土壤重构技术施工关键技术;按施工先后顺序组配形成了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项目土壤重构技术施工阶段综合技术体系。研究结论:不同整理区的区域特点、土地整理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水土重构技术也应因地制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用来指导中部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整理中的水土重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中部粮食主产区 增量经济型 水土重构技术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成藏时期的关键证据:气烃包裹体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陈杰 叶加仁 +4 位作者 刘金水 曹强 盛溢勇 余汉文 赵牛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73,共10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勘探已证实深部的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其中对气烃包裹体的研究薄弱,缺乏确定天然气成藏时期的关键证据。为了揭示西湖凹陷天然气的成藏时期,通过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勘探已证实深部的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其中对气烃包裹体的研究薄弱,缺乏确定天然气成藏时期的关键证据。为了揭示西湖凹陷天然气的成藏时期,通过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包裹体岩相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微测温等系统实验测试,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埋藏史、古地温演化史、烃源岩热演化史等分析,开展了该凹陷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储层发育高密度单相纯烃包裹体、高密度单相含烃包裹体、常规气液两相纯烃包裹体和常规气液两相含烃包裹体共4种气烃包裹体;②储层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主要为CH_(4),部分含有C_(2)H_(6)和CO_(2),其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于140~150℃;③该区有2期天然气充注和成藏,并且以晚期为主,第一期发生在中新世晚期,成因为原油裂解,储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捕获超临界态流体形成单相气烃包裹体,天然气成藏规模较小,第二期发生在上新世—更新世,以CH4为主的烃气自烃源岩中大量排出,向圈闭中大规模充注并成藏,是西湖凹陷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时期。结论认为,天然气成藏时期的确定为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的深化勘探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发现更多新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西湖凹陷 中央背斜带 气烃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天然气成藏时期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老城中心区发展及更新理论比较
19
作者 关于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5期36-37,共2页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老城中心区城市更新演化过程的分析,比较了双方有关老城中心区的城市更新理论产生、发展的背景及实施效果,从而在进行老城中心区更新研究或规划时,能根据具体城市的发展阶段和特征借鉴国外对应的更新理论和...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老城中心区城市更新演化过程的分析,比较了双方有关老城中心区的城市更新理论产生、发展的背景及实施效果,从而在进行老城中心区更新研究或规划时,能根据具体城市的发展阶段和特征借鉴国外对应的更新理论和规划方法,达到归纳适合自身特点规划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中心区 城市更新 中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后发山地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究——以宜昌市秭归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双 聂晶鑫 +1 位作者 孙双辉 刘合林 《城乡规划》 2021年第5期9-17,共9页
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山地城镇等传统边缘地区高品质城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中部的宜昌市秭归县为例,对其人口城镇化的现状特征、问题、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探究了山地城镇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 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山地城镇等传统边缘地区高品质城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中部的宜昌市秭归县为例,对其人口城镇化的现状特征、问题、模式进行分析,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探究了山地城镇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研究发现,受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等的影响,山地城镇的人口城镇化存在劳动力外流严重、发展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呈现出与发达地区所不同的非工业化驱动人口城镇化的模式。研究认为,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山地城镇应采取"产业—公服"耦合驱动的新型人口城镇化模式,并以特色产业、公共服务设施质量及覆盖度等方面为抓手,促进该城镇化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人口城镇化 山地城镇 发展模式 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