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SH方法筛选与鉴定AC3基因缺失小鼠主要嗅觉表皮内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4
1
作者 曹振龙 郝江叶 +8 位作者 周艳芬 张喆 倪志华 胡远想 刘伟丽 李永超 Daniel R.Storm 马润林 王振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4-583,共10页
腺苷酸环化酶3(Adenylate cyclase 3,AC3)基因在小鼠主要嗅觉表皮(Main olfactory epithelium,MOE)内的嗅觉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AC3缺失是否会导致MOE内与之相关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尚待确定。文章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 腺苷酸环化酶3(Adenylate cyclase 3,AC3)基因在小鼠主要嗅觉表皮(Main olfactory epithelium,MOE)内的嗅觉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AC3缺失是否会导致MOE内与之相关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尚待确定。文章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以AC3敲除(AC3-/-)及其同窝出生的野生型(AC3+/+)小鼠MOE为材料,构建了正向和反向两个消减文库,采用斑点杂交对消减文库进行初步筛选,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其进行验证。斑点杂交筛选获得了386个差异表达克隆,随机选取其中的80个进行DNA序列测定,经序列比对后发现有62个在GenBank上获得了与之相匹配的基因信息,其中24个上调差异表达克隆对应于kcnk3、mapk7、megf11等基因,38个下调差异表达克隆对应于tmem88b、c-mip、skp1a、mlycd等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GO)方法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功能注释,发现它们主要集中在分子结合、细胞周期、生物和细胞过程等功能方面。选取其中上调基因kcnk3和下调基因c-mip、mlycd、tmem88b及trappc5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在AC3-/-小鼠MOE内kcnk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是对照组小鼠的1.27倍,而c-mip、mlycd、tmem88b和trappc5的表达量显著下调,为对照组小鼠的20%、7%、32%和29%。这些基因的功能与K+通道、细胞发育与分化、脂肪代谢和膜蛋白转运等密切相关。推测它们可能与AC3基因共同作用,调节小鼠MOE内的嗅觉信号传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环化酶3 主要嗅觉表皮 差异表达基因 抑制性消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酸化可改善核抗原免疫荧光染色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振山 张喆 +3 位作者 翟云鹏 刘明琛 张燕花 周艳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6,共6页
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IF)技术广泛用于细胞或组织内抗原定性、定量或定位检测。然而,依常规染色步骤操作,在有些胞核抗原的检测中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有研究者采用盐酸酸化预处理用于细胞增殖标记物5-溴-2-脱... 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IF)技术广泛用于细胞或组织内抗原定性、定量或定位检测。然而,依常规染色步骤操作,在有些胞核抗原的检测中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有研究者采用盐酸酸化预处理用于细胞增殖标记物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的荧光染色并获得良好效果。但此方法是否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胞核抗原,尚不清楚。为系统全面分析盐酸酸化在胞核抗原免疫荧光染色中的作用,本文以成年C57BL小鼠主要嗅觉表皮(MOE)为材料,分别对Ki-67、5-甲基胞嘧啶(5m C)和5-羟甲基胞嘧啶(5hm C)三种不同类型的胞核抗原进行盐酸酸化处理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当血清封闭和抗体浓度等条件一致时,室温下盐酸酸化2 h,Ki-67的染色效果最佳,而阴性对照与未酸化组均未出现阳性信号;同样经过盐酸处理2 h,5m C和5hm C染色也呈现较强的阳性信号。该研究表明,在一些胞核抗原免疫荧光染色中,使用盐酸酸化处理可显著提高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酸化 细胞核抗原 免疫荧光染色 主要嗅觉表皮(m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环化酶3缺失对小鼠主要嗅觉表皮组织内相关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艳芬 韩绍芳 +4 位作者 舒俐 张晶 刘明琛 沈丽敏 王振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6-822,共7页
主要嗅觉表皮(main olfactory epithelium,MOE)是哺乳动物感知气味分子的主要嗅觉器官。在MOE组织内,大多数嗅觉神经元通过c AMP信号传导通路感知气味信息。作为嗅觉c 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之一,腺苷酸环化酶3(adenylyl cyclase 3,ac3... 主要嗅觉表皮(main olfactory epithelium,MOE)是哺乳动物感知气味分子的主要嗅觉器官。在MOE组织内,大多数嗅觉神经元通过c AMP信号传导通路感知气味信息。作为嗅觉c 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之一,腺苷酸环化酶3(adenylyl cyclase 3,ac3)基因敲除小鼠嗅觉探测功能丧失。除c AMP信号传导通路外,MOE内AC3相关因子AC2和AC4,以及肌醇1,4,5-三磷酸(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IP3)信号通路和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均有表达。然而,敲除ac3是否会对ac2和ac4以及IP3和Shh信号通路成员产生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AC3缺失(AC3-/-)及其野生型小鼠(AC3+/+)MOE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发现AC3缺失后,MOE内的ac2和ac4,以及IP3信号通路中的IP3受体ip3r1及钙调蛋白calm1和calm2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Shh信号通路中的受体patched(ptch)与smoothened(smo)、以及核转录因子gli1与gli2的表达也受到了影响。总之,AC3基因缺失不但导致小鼠MOE组织中c AMP信号通路受损,同时AC3相关因子,IP3信号通路和Shh信号通路的传导也受到抑制。本文对于阐明AC3基因敲除小鼠嗅觉丧失的原因及其嗅觉探测机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嗅觉表皮 腺苷酸环化酶3 腺苷酸环化酶2 腺苷酸环化酶4 c AMP信号通路 IP3信号通路 SH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环化酶3缺失下调小鼠嗅觉受体基因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艳芬 王伟娜 +5 位作者 袁焕娜 张梦迪 吴向博 王亚文 王晓婷 王振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43-1151,共9页
主要嗅觉表皮组织(MOE)是哺乳动物感知气味分子的重要器官,气味诱导是嗅觉受体神经元(ORN)活动的起点,嗅觉受体(OR)结合气味分子后通过环腺苷酸(c AMP)信号通路向下游传递信号。腺苷酸环化酶3(AC3)是此通路中的重要分子。为了探讨AC3缺... 主要嗅觉表皮组织(MOE)是哺乳动物感知气味分子的重要器官,气味诱导是嗅觉受体神经元(ORN)活动的起点,嗅觉受体(OR)结合气味分子后通过环腺苷酸(c AMP)信号通路向下游传递信号。腺苷酸环化酶3(AC3)是此通路中的重要分子。为了探讨AC3缺失对小鼠MOE内ORs基因表达的影响,本文以AC3敲除型小鼠(AC3-/-)和野生型小鼠(AC3+/+)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了部分ORs基因及与其相关因子在MOE中的表达。qRT-PCR表明,3月龄AC3-/-小鼠MOE中嗅觉受体Olfr15、Olfr16、Olfr533、Olfr536、Olfr1507和Olfr642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出生后PND7、PND30和PND90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AC3-/-小鼠MOE原位杂交显示,嗅觉受体Olfr15、Olfr536和Olfr1507表达的细胞数目均减少。进一步qRTPCR分析发现,3月龄AC3-/-小鼠嗅觉受体相关因子Rtp1、Rtp2、Reep1、Lhx2、Emx2和Ric-8b的表达也均发生显著下调。由此推测,AC3缺失导致的ORs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嗅觉行为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环化酶3 主要嗅觉表皮组织 嗅觉受体神经元 嗅觉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环化酶3缺失对小鼠主要嗅觉表皮组织内DNA甲基化的影响
5
作者 周艳芬 王亚文 +3 位作者 王晓婷 舒俐 李淑娟 王振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4-484,共11页
腺苷酸环化酶3 (adenylate cyclaseⅢ,AC3)是嗅觉系统中的重要成分,AC3缺失后小鼠的主要嗅觉表皮组织(main olfactory epidermal,MOE)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MOE内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 DNA甲基化在动物发育、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腺苷酸环化酶3 (adenylate cyclaseⅢ,AC3)是嗅觉系统中的重要成分,AC3缺失后小鼠的主要嗅觉表皮组织(main olfactory epidermal,MOE)随年龄增长逐渐变薄,MOE内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 DNA甲基化在动物发育、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AC3缺失后小鼠MOE内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改变以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本文采用DNA甲基化免疫共沉淀芯片(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MeDIP-chip)筛选AC3缺失小鼠MOE内启动子区甲基化差异表达基因,利用甲基化特异PCR (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进一步检测部分甲基化差异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和表达差异.结果表明,AC3缺失小鼠中有1 978个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发生了改变,占总探针数的9%,其中727个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1 251个甲基化水平降低.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启动子甲基化发生改变的基因主要涉及的功能分别与嗅觉受体、神经发育、cAMP信号通路、ATP结合、钙离子调控、乙酰化修饰、转录因子等相关. MSP检测表明,嗅觉受体基因Olfr1153、Olfr231、Olfr378、Olfr651、Olfr69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升高,Cngb1、Pde4a和Olfr1394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降低. qRT-PCR结果显示,基因Cngb1、Hcn4、Olfm1、Olfr1394、Olfr1153、Olfr231、Olfr378、Olfr69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Pde4a和Olfr65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总之,AC3缺失后MOE内嗅觉受体基因、神经发育相关基因、cAMP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发生显著改变,影响核苷酸切除修复、DNA复制、错配修复等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综合调控小鼠MOE内的基因表达数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受体基因 DNA甲基化 腺苷酸环化酶3 cAMP信号通路 主要嗅觉表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