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交往中情感交互的实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情感交互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内容,受时空、信任的限制。在数字技术体系支持下,人工智能(特别是智能情感机器人)通过模拟、传达人的情绪情感,促进人机交互深入发展;互联网(特别是沉浸式体验互联网、元宇宙)通过建构数字空间,使人们实现线... 情感交互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内容,受时空、信任的限制。在数字技术体系支持下,人工智能(特别是智能情感机器人)通过模拟、传达人的情绪情感,促进人机交互深入发展;互联网(特别是沉浸式体验互联网、元宇宙)通过建构数字空间,使人们实现线上面对面“具身”情感交互。借助数字媒介实现的情感交互不能等同、也无法代替人们现场具身交往中的情感交互,但数字媒介可以突破时空、信任限制,推动情感交互普遍实现,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的情感需要,使人获得更多情感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获得愈多情感信息,愈能促进人们的交往及实践活动深入发展;重建“情感共同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情感 交往 信息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情包—广告文本一致性与广告诉求对社交媒体广告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晓 黄思琢 李林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近年来,表情包因其趣味性在社交媒体广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同于以往简单地附属在广告文本中的表情符号,现有社交媒体广告中的表情包常来自网络热梗,拥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背景信息,经由改编后作为独立的第二方与第一方广告文本进行... 近年来,表情包因其趣味性在社交媒体广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同于以往简单地附属在广告文本中的表情符号,现有社交媒体广告中的表情包常来自网络热梗,拥有特定的含义和丰富的背景信息,经由改编后作为独立的第二方与第一方广告文本进行互动,提升广告的趣味性,从而影响第三方用户的参与意愿。研究基于良性冲突理论,通过实验发现:表情包—广告文本一致性(态度效价一致的互动方式vs.态度效价不一致的互动方式)与广告诉求(信息vs.情感)交互影响用户的转发意愿。具体而言,信息型广告中,一致(vs.不一致)的互动方式预测了更积极的用户转发意愿;情感型广告中,不一致(vs.一致)的互动方式预测了更积极的用户转发意愿;此外,感知趣味性在互动方式与广告诉求交互影响转发意愿中起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包 社交媒体广告 广告信息诉求 广告情感诉求 良性冲突理论 转发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能力对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菲 陈天真 +3 位作者 游旭 薛保双 杨云斌 杜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3-891,共9页
目的·探究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在不同情绪背景下的抑制控制表现及心理机制,了解情绪调节困难对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28名男性AUD住院患者(AUD组)和28名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健... 目的·探究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在不同情绪背景下的抑制控制表现及心理机制,了解情绪调节困难对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28名男性AUD住院患者(AUD组)和28名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采用情绪Go/Nogo任务(愤怒/中性表情面孔)评估被试行为抑制功能,结合层级贝叶斯漂移扩散模型(hierarchical drift-diffusion model,HDDM)量化他们的认知参数(漂移率、决策阈值、非决策时间)。通过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DERS)和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进行临床评估,并运用bootstrap法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AUD组在DERS总分及所有子维度(目标导向行为、冲动控制、策略获取、情绪清晰性)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为层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UD组误按率[F_((1,54))=8.62,P=0.005]与遗漏率[F_((1,54))=4.28,P=0.043]更高,且愤怒面孔刺激反应时普遍延长[F_((1,54))=12.26,P=0.001]。认知建模显示AUD组漂移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_((1,54))=15.56,P<0.001],提示信息加工效率受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显示,在愤怒面孔刺激条件下,漂移率部分中介组别对误按率的影响,总间接效应值为9.564(95%CI 3.874~16.387);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水平情绪调节困难(比平均值高1个标准差)条件下间接效应增强至10.133(95%CI 3.963~17.927),而低水平(比平均值低1个标准差)时效应为9.011(95%CI 3.778~14.921)。结论·AUD患者信息加工效率的降低部分解释了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障碍,且该影响与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存在关联。提示社会威胁信息加工异常可能是AUD患者,特别是在情绪调节能力较弱的个体抑制控制功能损害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抑制控制 情绪调节 认知建模 信息加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越多越好吗?——直播商务中主播情感诉求双重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霍佳乐 郝辽钢 +1 位作者 彭宇泓 张悦言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4,共17页
情感诉求是直播商务中广受主播和商家追捧的营销策略,然而鉴于情感对于个体行为决策影响的复杂性,因此主播情感诉求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和机理尚不明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真实直播商务数据和行为实验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主... 情感诉求是直播商务中广受主播和商家追捧的营销策略,然而鉴于情感对于个体行为决策影响的复杂性,因此主播情感诉求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和机理尚不明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真实直播商务数据和行为实验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主播情感双重影响模型。研究一获取了3万余条分钟级主播语言内容以及真实购买行为数据,运用文本情感挖掘和计量模型的方法,分析了直播商务中主播情感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情感与营销效果并非呈正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关系。为进一步探究非线性关系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二运用行为学实验的方法,再次验证主播情感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情感如何通过积极和消极双重力量影响消费者购买。研究发现,主播情感诉求一方面会带来积极影响,即有利于消费者对主播态度的提升,进而带来高购买意愿;另一方面主播情感诉求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即不利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信息识别,进而负向影响其购买意愿。进一步地,研究发现这一双重影响会受到产品类型的调节:对于享乐型产品,主播情感诉求带来的负向影响不再显著,但对实用型产品而言,情感诉求的双重影响依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商务 主播情感 产品信息识别 主播态度 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情绪标签和原型网络的对话情绪识别
5
作者 张洪通 王健 +2 位作者 徐博 杨亮 林鸿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对话情绪识别的目标是识别对话中话语的情绪,尽管已经有一些先进的监督对比学习方法被提出用于区分不同的情绪类别,但情绪标签中的内在信息仍未得到充分利用.情绪标签包含特定的语义和复杂的相互关系,可以被用作对比学习的样本,以提高... 对话情绪识别的目标是识别对话中话语的情绪,尽管已经有一些先进的监督对比学习方法被提出用于区分不同的情绪类别,但情绪标签中的内在信息仍未得到充分利用.情绪标签包含特定的语义和复杂的相互关系,可以被用作对比学习的样本,以提高情绪识别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标签引导的原型对比学习方法用于对话情绪识别,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对比目标,其中情绪标签被视为正负样本,构建的标签嵌入参与了对比训练过程,有效地丰富了对比样本.此外,该方法利用原型网络关注数据的整体分布和平均特性.在3个广泛使用的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对话情绪识别上的性能超越了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对比学习 标签信息 原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测评信息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珩宇 朱奕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7,共9页
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服装测评信息对服装消费者行为决策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分别从用户处理信息的中心路径线索(内容专业性与内容丰富性)和边缘路径线索(内容吸引力与内容交互性)探究服装测评... 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服装测评信息对服装消费者行为决策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分别从用户处理信息的中心路径线索(内容专业性与内容丰富性)和边缘路径线索(内容吸引力与内容交互性)探究服装测评信息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并通过问卷调研对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服装测评信息的专业性、丰富性、吸引力与交互性对购买意愿正向影响显著;感知信任在中心路径线索与购买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情感态度在服装测评信息两个路径线索与购买意愿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认知需求正向调节中心路径线索对感知信任的影响,负向调节边缘路径线索对情感态度的影响,但在中心路径线索对情感态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内容营销影响消费意愿形成的内在逻辑,为服装从业者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测评信息 购买意愿 消费者信任 情感态度 认知需求 详尽可能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情绪及句子框架对二语词汇情绪学习的影响
7
作者 冯圆 宋佳 郭晶晶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40,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语境的情绪性和句子框架对二语情绪信息学习的影响及二语习得年龄的调节作用。选取早期和晚期汉-英双语者通过语境学习词汇,并采用外显和内隐测试任务评估词汇情绪信息的学习。结果发现,早期双语者能够有效利用句子框架线... 本研究旨在探讨语境的情绪性和句子框架对二语情绪信息学习的影响及二语习得年龄的调节作用。选取早期和晚期汉-英双语者通过语境学习词汇,并采用外显和内隐测试任务评估词汇情绪信息的学习。结果发现,早期双语者能够有效利用句子框架线索,低限制性句子框架比高限制性句子框架更能促进积极情绪学习,而高限制性句子框架可以促进消极情绪学习。这表明语境中的情绪信息可以迁移到学习词上,且早期双语者可以借助句子框架更好学习词汇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语境情绪 句子框架 情绪信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活似然估计meta分析的神经性厌食症大脑功能活动差异性研究
8
作者 王彦博 卜玉莲 +5 位作者 沈天笑 张伊冰 占世坤 孙伯民 张璟 胡柯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3-369,共7页
目的通过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meta分析探寻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神经活动差异性,及其与AN患者临床症状的关联性。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5年3月发表的关... 目的通过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meta分析探寻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神经活动差异性,及其与AN患者临床症状的关联性。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5年3月发表的关于AN神经活动影像学研究的meta分析文献,从识别出的588篇文献中筛选并纳入4篇专注于AN组与HC组神经活动差异的meta分析,共包含212名受试者和21组坐标。采用ALE meta分析方法,通过GingerALE软件对报告的脑区改变及其峰值坐标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探究AN组与HC组在大脑功能活动方面的差异。结果与HC组相比,AN组患者在左海马旁回/杏仁核(ALE值=0.39×10^(-2))、右海马旁回/杏仁核(ALE值=0.39×10^(-2))和枕下回(ALE值=0.39×10^(-2))的激活增强(P<0.01,FWE校正),而在布罗德曼17区(ALE值=0.61×10^(-2))的激活减弱(P<0.01,FWE校正)。结论AN患者的关键脑区(如海马旁回、枕下回和杏仁核)表现出显著的功能激活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激活似然估计 META分析 海马旁回 杏仁核 布罗德曼17区 视觉信息处理 情绪调节 记忆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中医情志数据科学化探析
9
作者 田雨 王舒怡 +2 位作者 赵博衡 方震 杨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5,I0001,I0002,共6页
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的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诊断信息数据科学化是必然的发展道路。在中医诊断客观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中医情志信息数字化采集和识别方法。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对情志进行了溯源... 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的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诊断信息数据科学化是必然的发展道路。在中医诊断客观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中医情志信息数字化采集和识别方法。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对情志进行了溯源和分类,分析了中医情志致病的原因,以及情志与呼吸、心跳的关系。毫米波雷达能检测呼吸与心跳两大生命体征,又与中医望情绪一致,有无感观测的共同点。据此提出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情志信息数据科学化模式,为中医情志诊断提供客观数据支持。该模式包括两部分:第一,毫米波雷达采集指标的确定,并从中医角度解释采集指标与情志的关系;第二,建立毫米波雷达情志识别模型,用于中医情志状态的识别。最后探讨了基于毫米波雷达中医情志数据科学化的应用方向,为后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情志 信息采集 呼吸波 心冲击波 中医药数据科学 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生气情绪下EASI模型关键因素对幼儿错误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艾思琪 占芳 +1 位作者 段紫莹 钱国英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采用实验法,结合情绪即社会信息(EASI)模型,考察认知闭合需求、客观时间压力和教师情绪表达适宜性对幼儿在教师生气情绪表达下错误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闭合需求、客观时间压力和教师情绪表达适宜性对幼儿错误行为主效应显著,错误... 采用实验法,结合情绪即社会信息(EASI)模型,考察认知闭合需求、客观时间压力和教师情绪表达适宜性对幼儿在教师生气情绪表达下错误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闭合需求、客观时间压力和教师情绪表达适宜性对幼儿错误行为主效应显著,错误行为频率受客观时间压力和教师情绪表达适宜性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客观时间压力低时,教师情绪表达适宜下的幼儿错误行为频率显著低于情绪表达不适宜;客观时间压力高时,教师情绪表达适宜和不适宜下的幼儿错误行为频率差异不显著。认知闭合需求、客观时间压力、教师情绪表达适宜性均是影响幼儿反馈类型为接受型、拒绝后接受型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即社会信息(EASI) 模型 幼儿错误行为 认知闭合需求 客观时间压力 情绪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倾向个体对言语情绪信息的加工偏向
11
作者 李雨桐 李璇 +2 位作者 岳泽明 李亚红 隋雪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055,共15页
已有研究发现抑郁倾向个体存在情绪信息加工偏向,情绪言语加工相较于图像加工有其独特性。本研究设计3个实验探究抑郁倾向个体在不同加工任务下对言语情绪信息的加工偏向。实验1词汇判断任务,实验2效价判断任务,实验3自然阅读任务,操纵... 已有研究发现抑郁倾向个体存在情绪信息加工偏向,情绪言语加工相较于图像加工有其独特性。本研究设计3个实验探究抑郁倾向个体在不同加工任务下对言语情绪信息的加工偏向。实验1词汇判断任务,实验2效价判断任务,实验3自然阅读任务,操纵了组别变量(抑郁倾向组和对照组)和词汇效价。结果发现,实验1组别效应不显著,与效价交互作用不显著。实验2抑郁倾向组对消极词和积极词的判断都比对照组快。实验3在情绪词区域的凝视时间上,组别与效价交互作用显著,抑郁倾向组对积极词的凝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在情绪词后区域,在首次注视时间上,组别和效价的交互作用显著,但只在消极词后区域的首次注视时间上,抑郁倾向组显著长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与健康个体比,抑郁倾向个体对消极言语情绪信息存在加工偏向。句子阅读过程中对积极情绪信息注视更短,并存在溢出效应。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抑郁认知理论,提示抑郁倾向个体负性认知图式可能已经形成;本研究也为从言语加工角度对抑郁倾向个体进行干预提供了实验证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倾向 言语情绪信息 加工偏向 眼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融入如何影响老年人退而不休?——基于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
12
作者 葛伟 杨茗文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对策,在数字社会中探讨老年人退而不休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使用2018和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析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及异质性和机制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融...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对策,在数字社会中探讨老年人退而不休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使用2018和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析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及异质性和机制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融入显著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促进老年人退而不休。(2)数字融入通过给予老年人情感和信息社会支持进而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3)对自我老化态度好但生活满意度低的中部农村老年人,数字融入提高其劳动参与作用相对更大。数字社会下老年人再就业的长寿红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因此政府应增加对老年人再就业的财政支持,重视老年人情感和信息社会支持,并为弱势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数字技能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融入 退而不休 劳动参与 情感社会支持 信息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分歧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影响——以微博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茂然 马小懿 +1 位作者 高松 王洪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1,共9页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再传播是目前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研究情感特征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作用,揭示情感信息影响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机制,对于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维持健康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认知失调理论...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再传播是目前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研究情感特征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作用,揭示情感信息影响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机制,对于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维持健康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引入情感分歧特征进行情感分析,以社交媒体中帖子的转发数与评论数作为信息再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构建了情感分歧与情感倾向影响信息再传播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微博平台上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论]通过对回归模型结果分析,情感分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促进帖子的转发与评论;正面情感倾向性能够显著促进帖子的转发效果,对帖子的评论数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帖子内容的情感倾向性能够调节帖子内容中的情感分歧对帖子转发的影响,而评论情感倾向能够调节评论内容中的情感分歧对帖子评论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情感分歧 微博 信息再传播 情感分析 情感倾向 认知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重症患者负性情绪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宁 王欣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4-937,共4页
ICU环境封闭,有创操作频繁,患者负性情绪高发。目前,信息化技术在重症领域应用广泛。文章主要围绕信息化技术在重症患者负性情绪调节中的应用与效果、发展与建议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提供新思路,为促进ICU... ICU环境封闭,有创操作频繁,患者负性情绪高发。目前,信息化技术在重症领域应用广泛。文章主要围绕信息化技术在重症患者负性情绪调节中的应用与效果、发展与建议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ICU护士对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提供新思路,为促进ICU信息化建设和人文护理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重症患者 负性情绪 情绪调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信息增强和对比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佳 宋泓 +2 位作者 陈大鹏 王斌 张增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72-3381,共10页
因具有突出的表征和融合能力,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多模态情感分析领域。已有的研究大多利用文字、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多模态信息对人物的情绪进行分析,并主要使用复杂的融合方法。然而,现有模型在长时间序列中未充... 因具有突出的表征和融合能力,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多模态情感分析领域。已有的研究大多利用文字、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多模态信息对人物的情绪进行分析,并主要使用复杂的融合方法。然而,现有模型在长时间序列中未充分考虑情感的动态变化,导致情感分析性能不佳。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非语言信息增强和对比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网络模型。首先,使用长程文本信息去促使模型学习音频和视频在长时间序列中的动态变化,然后,通过门控机制消除模态间的冗余信息和语义歧义。最后,使用对比学习加强模态间的交互,提升模型的泛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集CMU-MOSI上,该模型将皮尔逊相关系数(Corr)和F1值分别提高了3.7%和2.1%;而在数据集CMU-MOSEI上,该模型将“Corr”和“F1值”分别提高了1.4%和1.1%。因此,该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利用模态间的交互信息,并去除信息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多模态融合 信息增强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的行人疏散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英华 李俊逸 郭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1,共7页
为分析应急疏散过程中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提出基于热传递原理的情绪感染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场域模型相结合的疏散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量化的恐慌值影响行人决策偏好,并引入信息扩散模型,修正成功接收到出口信息的... 为分析应急疏散过程中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提出基于热传递原理的情绪感染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场域模型相结合的疏散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量化的恐慌值影响行人决策偏好,并引入信息扩散模型,修正成功接收到出口信息的人群的疏散路径,模拟研究恐慌情绪作用下行人受到信息引导后疏散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恐慌情绪感染主要出现在人群聚集时期,伴随恐慌的蔓延,整体疏散效率降低,且对小规模行人疏散影响效果更显著;随着危险源向出口靠近,恐慌情绪使行人做出非理性决策的可能性更大,导致出口处人群出现分散再聚集现象;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降低恐慌情绪影响、提高疏散出口利用率,且信息传递影响效果随疏散人数的减少和危险源向出口的靠近而有所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应急疏散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递 恐慌情绪 应急疏散 元胞自动机 场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运动对负性情绪信息有意遗忘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潇 金雨薇 +1 位作者 刘荣 宋耀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目的:探究急性运动是否可作为一种干预手段作用于大学生负性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以及情绪材料的性质和时间耦合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02名大学本科女生随机分为编码前运动组、编码后运动组和对照组,以10 min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为运... 目的:探究急性运动是否可作为一种干预手段作用于大学生负性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以及情绪材料的性质和时间耦合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02名大学本科女生随机分为编码前运动组、编码后运动组和对照组,以10 min中等强度持续运动为运动干预方式,采用项目法有意遗忘范式,以低唤醒负性词、高唤醒负性词和中性词为记忆材料,比较不同组别被试在自由回忆正确数、再认的辨别力指数d’及相对应的有意遗忘效应值上的差异。结果:编码前运动组在再认任务中的有意遗忘效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编码前运动组忘记指令词语d’显著低于对照组,编码后运动组的自由回忆正确数呈现出低于编码前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趋势。结论:编码前运动通过提升个体对信息的抑制控制能力促进有意遗忘的执行,编码后运动则通过干扰记忆巩固过程降低整体回忆表现。提示急性运动可提升个体主动抑制负性情绪信息记忆编码的能力,而在经历负性情绪事件后进行的急性运动能够帮助个体更快遗忘相关负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运动 有意遗忘 负性情绪信息 时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语音情感识别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郭丽丽 王龙标 +1 位作者 党建武 丁世飞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87-5508,共22页
语音情感识别是情感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机交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准确地识别说话人的情感信息,有助于机器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进而提供良好的交互性以提升用户的体验.以离散语音情感为对象,对语音情感识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述.... 语音情感识别是情感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机交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准确地识别说话人的情感信息,有助于机器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进而提供良好的交互性以提升用户的体验.以离散语音情感为对象,对语音情感识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在全面回顾情感识别发展历程的同时,提出一个语音情感识别综述框架.其次,介绍情感描述方法以及常用的情感语料库,旨在为语音情感识别提供基础支撑.然后,概述语音情感识别过程,主要包括特征提取和识别模型,重点归纳总结传统分类模型、经典深度模型、其他先进模型,并介绍常用的评价指标,同时基于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总结.最后,探讨语音情感识别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声学特征 相位信息 分类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语义信息增强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梦云 张景 +2 位作者 张换香 张晓琳 刘璐瑶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76-2486,共11页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人类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文本、视觉和语音,即多模态。针对以往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未能有效地获取多模态情感特征表示,以及没有充分考虑在多模态特征融合过程中冗余信息对实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人类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文本、视觉和语音,即多模态。针对以往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未能有效地获取多模态情感特征表示,以及没有充分考虑在多模态特征融合过程中冗余信息对实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跨模态语义信息增强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BiLSTM网络挖掘各单模态内部存在的上下文信息。通过跨模态信息交互机制对多种模态间的信息交互进行建模,得到文本对语音、视觉,语音对文本、视觉,视觉对文本、语音六种信息交互特征,将目标模态相同的信息交互特征进行拼接,得到信息增强后的单模态特征向量,有效地获取模态间共享和补充的深度语义特征。另外,使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分别计算原始单模态特征向量和信息增强后的单模态特征向量间存在的语义相关性,提高识别关键情感特征的能力,降低冗余信息对情感分析的负面干扰。在公共数据集CMU-MOSI和CMU-MOSEI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既能增强情感特征表示,也能有效降低冗余信息的干扰,在多模态情感分类准确率和泛化能力上的表现优于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信息增强 信息交互 多头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息加工对瞳孔大小的调节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葛乙平 李硕 +1 位作者 王莉 蒋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8-872,共15页
瞳孔大小作为反映个体心理状态的窗口在社会互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非社会性信息(如刺激物理属性等因素)加工被发现影响瞳孔大小变化之外,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瞳孔大小与个体社会信息加工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系统综... 瞳孔大小作为反映个体心理状态的窗口在社会互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非社会性信息(如刺激物理属性等因素)加工被发现影响瞳孔大小变化之外,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瞳孔大小与个体社会信息加工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社会性刺激(如面孔和生物运动)本身以及社会性刺激含有的情绪信息对于瞳孔大小的影响,总结出瞳孔大小变化不仅可以反映个体对社会信息的感知,同样可以体现个体对更为复杂的社会互动情境的加工。这种社会性信息加工相关的瞳孔大小变化主要涉及个体的情绪唤醒和社会性注意过程。此外,对于自闭症谱系患者这一在社会互动中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有关研究发现其对社会性刺激存在异常的瞳孔反应模式。这一特异性为进一步采用瞳孔指标对自闭症进行早期诊断提供了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大小 社会信息加工 社会性刺激 情绪 自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