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cycle fatigue behavior of K416B Ni-based superalloy at 650 ℃ 被引量:1
1
作者 XIE Jun SHU De-long +3 位作者 HOU Gui-chen YU Jin-jiang ZHOU Yi-zhou SUN Xiao-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628-2635,共8页
A study on the low-cycle fatigue(LCF)behavior of K 416 B alloy was conducted at 650℃.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LCF behavior of K 416 B alloy at 650℃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fatigue lif... A study on the low-cycle fatigue(LCF)behavior of K 416 B alloy was conducted at 650℃.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LCF behavior of K 416 B alloy at 650℃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alloy is determined by the level of material strength.When tension-compression fatigue occurs,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lloy is reflected in the form of dislocation slip,and the deformation dislocations are bowed out in the matrix by Orowan mechanism,which leads to a dislocation configuration similar to the Frawk-Reed source.At the late stage of low-cycle fatigue,the fatigue-induced cracks develop from the alloy surface.As fatigue test proceeds,it is possible for the cracks to continue development along the regions of eutectic and the bulk M 6 C carbide due to stress concentration,thus causing the alloy to show cleavage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416B alloy low cycle fatigu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fatigue crac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rior cyclic oxidation on high temperature low cycle fatigue life of bare and Pt-Al coated superalloy Rene®80 被引量:1
2
作者 Mohammad Mehdi Barjesteh Karim Zangeneh Madar +1 位作者 Seyed Mehdi Abbasi Kourosh Shirv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3-59,共17页
The prediction of fatigue life of metallic alloys is justly accept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mena in the field of metallurg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At elevated temperatures,oxidation of the surfaces h... The prediction of fatigue life of metallic alloys is justly accept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mena in the field of metallurg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At elevated temperatures,oxidation of the surfaces has an effective role in the fatigu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the alloys.In the present work,the effect of prior cyclic oxidation on the high temperature low cycle fatigue(HTLCF)properties of nickel-based superalloy Rene®80 has been assessed in the uncoated state and in the Pt-aluminide(Pt-Al)coated condition at 930℃.To apply cyclic oxidation,simulation of engine thermal exposure was carried out by exposing coated and uncoated fatigue specimens in the burner rig(120 cycles at 1100℃).The cyclic oxidation procedure led to a changing in the coating microstructure from the dual-phase(ξ-PtAl_(2)+β-(Ni,Pt)Al)to single phase(β-(Ni,Pt)Al).Results of HTLCF tests showed an improvement in the HTLCF life around 11.5%in the unexposed coated specimen(pre-cyclic oxidation)as compared to unexposed bare specimen,while this rise for exposed coated specimen(post-cyclic oxidation)was only 5%.Although a mixed mode fracture morphology(ductile and brittle)was observed on the fracture surfaces of failed specimens,the wider regions of brittle fracture belonged to exposed coated/uncoated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e®80 superalloy Pt-aluminide cyclic oxidation low cycle fatigue FRACT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音叉式整体叶盘低周疲劳寿命可靠性研究
3
作者 王珏 窦唯 +2 位作者 金志磊 姜绪强 李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8-286,共9页
涡轮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构件,其低周疲劳寿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安全性能。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音叉式整体叶盘开展流场分析和静强度分析,并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获得了设计工况下整体叶盘的低周疲劳寿命。采... 涡轮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构件,其低周疲劳寿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安全性能。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音叉式整体叶盘开展流场分析和静强度分析,并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获得了设计工况下整体叶盘的低周疲劳寿命。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以转速、密度及弹性模量为随机输入变量,建立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的Kriging代理模型。通过大样本抽样,得到了音叉式整体叶盘的低周疲劳寿命概率分布,进而得出其疲劳寿命可靠度曲线。结果表明:整体叶盘的低周疲劳寿命呈右偏态分布,近似威布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音叉式整体叶盘 低周疲劳寿命 KRIGING模型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压缩空气储能透平高压内缸低周疲劳分析
4
作者 马义良 宋业琛 +4 位作者 田硕 刘洋 关淳 余海鹏 邢冠一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196,202,共5页
基于有限元弹塑性方法对某压缩空气储能透平高压内缸进行了低周疲劳分析,为了得到更加合理、精确的瞬态温度场,采用了三维流体计算得到内缸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瞬态温度场的计算,在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两种工况下进行了内缸的低周疲劳... 基于有限元弹塑性方法对某压缩空气储能透平高压内缸进行了低周疲劳分析,为了得到更加合理、精确的瞬态温度场,采用了三维流体计算得到内缸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瞬态温度场的计算,在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两种工况下进行了内缸的低周疲劳分析,得到了内缸在循环温度场和压力场下的塑性应变,根据材料的应变与疲劳寿命关系评估了高压内缸的低周疲劳寿命,为透平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储能透平 对流换热系数 弹塑性 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反演方法的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疲劳失效分析
5
作者 郭素娟 罗甘霖 +1 位作者 金鑫 司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1,共6页
以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应变幅水平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其低周疲劳强度特征,并对失效试样的疲劳失效位置进行了规律统计。结合纳米压痕试验和有限元反演方法,获取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对比和相关参量,反... 以25Cr2Ni2MoV钢焊接接头为对象,开展了不同应变幅水平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其低周疲劳强度特征,并对失效试样的疲劳失效位置进行了规律统计。结合纳米压痕试验和有限元反演方法,获取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对比和相关参量,反演出其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3个区域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得到了焊接接头的局部轴向应变分布特征,揭示了焊接接头疲劳失效位置随载荷水平变化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应变水平下,焊接接头的最大轴向应变主要集中在靠近热影响区的母材,低周疲劳失效位置也集中在这里;当载荷水平居中时,热影响区附近母材和焊缝中心轴向应变相当,低周疲劳失效位置在两处随机出现;当载荷水平较大时,最大轴向应变出现在焊缝中心处,疲劳失效位置也主要出现在焊缝中心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低周疲劳 失效机理 纳米压痕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易璇 江荣 +3 位作者 李张辉 张强 刘建涛 宋迎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1-609,共9页
系统探讨了温度对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FGH4108低周疲劳变形机制的影响。通过在400~850℃温度下开展应变控制低周疲劳(Low-cycle fatigue,LCF)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系统探讨了温度对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FGH4108低周疲劳变形机制的影响。通过在400~850℃温度下开展应变控制低周疲劳(Low-cycle fatigue,LCF)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等表征手段,揭示了温度主导下合金从循环硬化向循环软化主导机制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600℃及以下FGH4108合金表现出显著的循环硬化趋势,700℃以上则发生软化,尤以850℃最为显著。断裂模式由穿晶逐步过渡至沿晶,变形机制亦由基体内位错累积转向位错剪切γ'相及层错、孪晶协同机制。TEM观察显示,高温下γ'相稳定性下降,局部区域出现明显的层错结构及局域γ'剪切行为。EBSD分析表明,600~850℃范围内晶内局部畸变整体分布稳定,表明温度对位错密度影响相对有限。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FGH4108合金高温疲劳行为的演化机制,为新一代粉末高温合金的服役性能评估与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高温合金 低周疲劳 循环变形 位错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1Cr18Ni9不锈钢低周疲劳性能及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梅婷 杨英 +5 位作者 邹斌 郁红敏 邹同飞 胡正纬 蒋运庆 张宏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9,共12页
目的探究热处理前后1Cr18Ni9不锈钢材料的低周疲劳力学响应是否存在变化,以及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探究微观组织结构演化对宏观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同样加载条件和加载环境下,分别对不经热处理(即母材试样)和经... 目的探究热处理前后1Cr18Ni9不锈钢材料的低周疲劳力学响应是否存在变化,以及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探究微观组织结构演化对宏观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同样加载条件和加载环境下,分别对不经热处理(即母材试样)和经过热处理的试样进行了由应变控制的室温低周疲劳测试,分别获取了各组试样的力学行为特征。针对2组试样分别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尺度的微结构表征,包括母材试样和热处理试样的疲劳断口截面形貌、初始态和变形态晶粒结构表征以及变形态位错形貌分析等。结果室温低周疲劳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试样表现出比母材试样更加优异的抗疲劳性能,主要体现为更好的材料强度、优异的材料韧性以及更高的疲劳寿命。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促进了材料内部退火孪晶的生长,并降低了初始位错密度;热处理加工使合金整体的塑性变形行为更加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疲劳变形过程中局部区域微裂纹的萌生,从而有利于延长材料的疲劳寿命;热处理后,在变形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加密集且广泛分布的位错胞状结构,与变形微孪晶之间相互作用,有效阻碍了后续位错的运动,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塑性应变能力;热处理后试样产生马氏体相变的门槛值降低,促进了奥氏体基体向马氏体板条的转变,马氏体板条的体积分数约占20%,从而提高了合金抗疲劳破坏的能力。结论1Cr18Ni9不锈钢材料在经过热处理后,其抗低周疲劳破坏能力得到提升,合金中相应的微观组织结构在热处理后发生变化,引起了马氏体相变,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特征解释了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8Ni9不锈钢 热处理 低周疲劳 微观结构演化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幅对40CrNi4Mo1V钢的高温低周疲劳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段汇川 黄建文 +5 位作者 刘艳 王兴茂 蔡波 周红凯 岑一鸣 孙远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3,共6页
700℃下对40CrNi4Mo1V钢进行应变控制的高温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应变幅对疲劳行为及高温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用体视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别表征了低周疲劳后的宏观断口及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700℃下40CrNi4Mo1V钢在应变... 700℃下对40CrNi4Mo1V钢进行应变控制的高温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应变幅对疲劳行为及高温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用体视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别表征了低周疲劳后的宏观断口及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700℃下40CrNi4Mo1V钢在应变幅为0.35%~0.85%时均出现了循环软化,低周疲劳寿命随应变幅的增大而减小,但应变幅为0.7%~0.85%时疲劳寿命相近,40CrNi4Mo1V钢应变幅与疲劳寿命的关系符合Manson-Coffin方程。在高应变幅下40CrNi4Mo1V钢的疲劳抗力较好,这与应变导致的晶粒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4Mo1V钢 高温低周疲劳性能 应变幅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对新型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组织及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江荣 刘宜龙 +4 位作者 张磊成 聂金凤 刘建涛 张义文 宋迎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7-311,共15页
为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合金成分设计已成为改善涡轮盘用粉末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关键手段。针对试制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研究了Ta含量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加载条件下(即试验温度、加载波形)的低周疲劳(LCF)试验... 为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合金成分设计已成为改善涡轮盘用粉末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关键手段。针对试制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研究了Ta含量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并通过不同加载条件下(即试验温度、加载波形)的低周疲劳(LCF)试验,评价了不同Ta含量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疲劳失效断口特征和变形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Ta含量提高0.8 wt.%后,二次γ′相尺寸增大、形貌由近球状演变为立方状,γ/γ′晶格错配度增大。循环变形行为则随着温度的升高,由循环硬化及循环稳定转变为循环软化;而Ta含量差异对第四代粉末高温合金的循环变形行为以及主要变形机理的影响有限。在650℃下,循环硬化与基体中多滑移系统位错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在750℃下,基体中的位错密度有所降低,循环软化归因于位错和层错对γ′相的反复剪切,其中,位错剪切机制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高温合金 微观结构 低周疲劳 循环变形 裂纹萌生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Mg和Mg-3Gd合金拉-拉低周疲劳的变形和断裂模式
10
作者 夏利红 李天骄 +2 位作者 黄康 郑江 蒋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3-2672,共20页
稀土元素对纯镁单向载荷下的变形模式和力学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对循环载荷下变形模式和断裂模式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仍不明晰。本文将准原位电子背散射衍射观测和滑移迹线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了纯Mg和Mg-3Gd(质量分数,%)合金在拉-... 稀土元素对纯镁单向载荷下的变形模式和力学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对循环载荷下变形模式和断裂模式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仍不明晰。本文将准原位电子背散射衍射观测和滑移迹线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了纯Mg和Mg-3Gd(质量分数,%)合金在拉-拉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变形模式,并探明3%(质量分数)Gd对变形模式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疲劳过程中纯Mg的变形模式为基面滑移+拉伸孪生(压缩区间)→基面滑移+退孪生(拉伸区间);Mg-3Gd合金的变形模式为基面滑移(拉伸区间)→基面滑移(压缩区间)。3%Gd促进了位错基面滑移,抑制了拉伸孪生。同时,Gd有效提升了相邻晶粒施密德因子与几何协调因子m′的乘积mk平均值,促进了基面滑移传递,提升了晶间变形协调性。此外,Gd降低了驻留滑移带诱导开裂倾向,抑制了穿晶和沿晶开裂,使疲劳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低周疲劳 变形模式 断裂模式 变形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梯度影响的低周疲劳寿命模型
11
作者 李斌潮 杨茂 +1 位作者 刘畅 王珺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针对温度、应力复合梯度影响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低周疲劳寿命评估需求,将弹性模量、疲劳强度系数、疲劳延性系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引入经典Manson-Coffin低周疲劳寿命模型,并与考虑应力梯度影响的概率体积积分寿命模型相结合,开展多因... 针对温度、应力复合梯度影响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低周疲劳寿命评估需求,将弹性模量、疲劳强度系数、疲劳延性系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引入经典Manson-Coffin低周疲劳寿命模型,并与考虑应力梯度影响的概率体积积分寿命模型相结合,开展多因素复合梯度影响低周疲劳寿命模型研究,给出了基于典型材料试验数据的梯度影响疲劳寿命评估流程,利用温度梯度下已知材料疲劳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预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模型对不同梯度影响的适用性。研究表明:计入梯度影响,模型预测中位寿命曲线及寿命估计区间与试验数据吻合度更理想;同时,随着梯度的增加,相同完整概率对应寿命在不断增加,结构寿命的分散程度同步增加;此外,模型拓展了传统“体方法”的使用范围,特别是针对二次以上复合梯度的寿命预测问题,提高了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具有更为一般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室 复合梯度 低周疲劳 完整概率 体积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镍基单晶合金LCF寿命分析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万超 陆山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662,共6页
镍基单晶合金力学性能和疲劳失效特性的取向相关性,使得低周疲劳因素的确定成为国内外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修正的晶体学理论和试验微观滑移现象,对DD3和PWA1480两种镍基单晶合金低周疲劳损伤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发... 镍基单晶合金力学性能和疲劳失效特性的取向相关性,使得低周疲劳因素的确定成为国内外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修正的晶体学理论和试验微观滑移现象,对DD3和PWA1480两种镍基单晶合金低周疲劳损伤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同时考虑最大剪应力范围、最大剪应变范围、应力比和法向应变,可以解释镍基单晶材料的微观滑移损伤机理和解决疲劳失效取向相关性的问题,其低周疲劳寿命模型与实验数据的回归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947 6和0.967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合金 低周疲劳 滑移系 晶体取向 正交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回环数据的42CrMo高强度钢低周扭转疲劳性能分析
13
作者 邢文松 龙震海 黄杰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2,共8页
滞回环是低周塑性加载过程中连续监测到的应力-应变数据环,包含丰富的材料疲劳损伤累积信息。但由于滞回环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及分析等方面存在困难,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为深入评估42CrMo高强度钢低周扭转疲劳性能,提出基于滞回环特征数... 滞回环是低周塑性加载过程中连续监测到的应力-应变数据环,包含丰富的材料疲劳损伤累积信息。但由于滞回环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及分析等方面存在困难,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为深入评估42CrMo高强度钢低周扭转疲劳性能,提出基于滞回环特征数据的疲劳试验分析方法。采用扭转疲劳试验机获取材料的滞回环数据,设计特征提取算法获得循环应力、剪切模量、残余应力和塑性应变等随加载周期的演化规律以及材料的循环软化特性;通过试验设计及分析证实42CrMo材料不满足Masing特性,并且加载应变幅越大,非Masing特性越显著;通过低周扭转疲劳试验数据分析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特性和应变-寿命关系特性,计算得到剪切模量G、循环强度系数K′、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疲劳强度指数b、疲劳强度系数τ′f、疲劳延性指数c、疲劳延性系数γ′f等。基于滞回环特征数据的疲劳试验分析方法,充分利用扭转疲劳试验中间大量加载滞回环数据提取每一周期的滞回环特征,用丰富的分析数据描述材料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高强度钢 低周扭转疲劳 滞回环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4高强度螺栓低周疲劳试验及破坏机理研究
14
作者 焦晋峰 付兴强 +2 位作者 杜慧君 陈鹏程 路国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笔者基于自行设计的加载装置进行了15个M24高强度螺栓低周疲劳试验,通过分析螺栓的承载力退化情况和断口形貌特征,揭示其低周疲劳破坏模式和疲劳破坏机理,并应用不同损伤理论探究其损伤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位移控制的疲劳荷载作用... 笔者基于自行设计的加载装置进行了15个M24高强度螺栓低周疲劳试验,通过分析螺栓的承载力退化情况和断口形貌特征,揭示其低周疲劳破坏模式和疲劳破坏机理,并应用不同损伤理论探究其损伤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位移控制的疲劳荷载作用下,高强度螺栓呈现局部颈缩变形和脆性断裂两种破坏模式;螺栓疲劳断口区域性特征明显,扩展区表面粗糙度小且高差较大,而瞬断区表面粗糙度大但高差小。发生颈缩变形破坏的螺栓承载力退化速度在加载初期达到最大,而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螺栓承载力退化速度在接近其疲劳寿命时达到最大;疲劳断口表面粗糙度与加载幅值呈正比关系;对于高强度螺栓的疲劳损伤发展,基于延性变量损伤理论的预测效果与加载幅值呈正比关系,基于刚度变量损伤理论的预测效果与加载幅值呈反比关系,且高强度螺栓疲劳损伤累积主要集中于疲劳寿命前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螺栓 低周疲劳试验 断口分析 承载力退化 损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与孔壁承压接触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刘洪良 赵兵 +2 位作者 项平 田海 贾良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09,共7页
螺栓与孔壁承压接触是摩擦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中的常见问题。通过滞回试验,研究了螺栓与孔壁承压和未承压接触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的滑移机理。基于有限元分析,分析了螺栓预紧力与保证荷载比值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螺栓与孔壁承压接触是摩擦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中的常见问题。通过滞回试验,研究了螺栓与孔壁承压和未承压接触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的滑移机理。基于有限元分析,分析了螺栓预紧力与保证荷载比值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螺栓与孔壁承压接触时,摩擦阻尼器的滞回性能及超低周疲劳性能较差,稳定滑动摩擦力退化率的平均值为41.8%;采取措施限制摩擦阻尼器盖板与摩擦板之间的滑移,可避免螺栓与孔壁承压接触,大幅提升滞回性能和超低周疲劳性能,稳定滑动摩擦力退化率的平均值降低至18.6%。为提高摩擦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应采取构造措施避免螺栓与孔壁承压接触;若无法完全避免,建议将螺栓预紧力控制在其保证荷载的6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器 滞回试验 螺栓承压接触 滞回性能 超低周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塑性理论及其在金属高低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安琪 霍元明 +6 位作者 周子鑫 严祯荣 何涛 王昭昭 纪宏超 孙悦 王新宇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作为结构材料的主要失效方式,金属的高低周疲劳性能影响设备的服役寿命。晶体塑性理论从微观结构出发用于描述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在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金属材料高低周疲劳的问题... 作为结构材料的主要失效方式,金属的高低周疲劳性能影响设备的服役寿命。晶体塑性理论从微观结构出发用于描述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在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金属材料高低周疲劳的问题,本文对晶体塑性基本理论与本构模型进行了梳理,列举了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法的疲劳指示因子,介绍了近15年来晶体塑性有限元法在金属材料高低周疲劳中的应用,并对应用晶体塑性有限元法于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进行了拓展,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 低周疲劳 高周疲劳 疲劳指示因子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用碳/环氧复合材料低周疲劳特性
17
作者 汪莹 李敏 +1 位作者 张智明 刘逸众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4-280,共7页
为研究无人机用碳/环氧复合材料在极端应力下的疲劳特性,强化其结构耐久性设计。制备无人机用T300/6511单向层合板,开展98%、95%、93%和90%四级应力水平下的拉伸疲劳实验,绘制应力幅值(S)-对数寿命(lg N)曲线,构建基于Hashin失效准则、... 为研究无人机用碳/环氧复合材料在极端应力下的疲劳特性,强化其结构耐久性设计。制备无人机用T300/6511单向层合板,开展98%、95%、93%和90%四级应力水平下的拉伸疲劳实验,绘制应力幅值(S)-对数寿命(lg N)曲线,构建基于Hashin失效准则、考虑性能退化的疲劳模型。采用扫描电镜观测疲劳断口及内部损伤,并与仿真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层合板平均断裂强度为767.0 MPa,实验拟合得到疲劳寿命预测公式S=386.09-10.43×lg N;该疲劳损伤分析模型较好地预测和模拟了此无人机用单向层合板疲劳寿命和损伤演化行为。在疲劳初期,试样两侧边90°表层基体率先开裂;随后步入中期,损伤以分层和裂纹为主;末期大量0°纤维断裂,多损伤耦合,结构逐步失稳;最后当损伤贯穿横面,发生疲劳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碳/环氧复合材料 低周疲劳 疲劳断口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船用高强钢低周疲劳裂纹扩展及裂尖塑性区演化的试验与仿真方法研究
18
作者 刘洪瑞 乐京霞 +1 位作者 徐志亭 蒋怡然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9,共12页
船体结构的断裂破坏往往是低周疲劳与累积塑性两种破坏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研究某船用高强钢考虑累积塑性作用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及塑性区尺寸,本文根据ASTME647标准进行某船用高强钢CT试件在拉-拉循环载荷作用下低周疲劳裂纹扩... 船体结构的断裂破坏往往是低周疲劳与累积塑性两种破坏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研究某船用高强钢考虑累积塑性作用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及塑性区尺寸,本文根据ASTME647标准进行某船用高强钢CT试件在拉-拉循环载荷作用下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并采用DIC方法测量不同裂纹长度下的裂尖塑性区尺寸。随后,通过引入Chaboche模型,建立扩展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裂尖塑性区尺寸,探究不同载荷因素对塑性区尺寸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进行方法有效性验证。最后,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和Irwin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累积塑性应变的裂尖塑性区尺寸预估模型,并建立基于循环塑性区尺寸的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区尺寸 Chaboche组合硬化模型 低周疲劳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强化及热暴露时间对DZ125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
19
作者 李奎 金向明 +5 位作者 冷坤 陈才临 赵宇 江龙刚 郝龙龙 杨杰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91-201,共11页
目的 镍基高温合金DZ125常用于复杂服役环境的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材料。喷丸强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本文旨在探索喷丸强化对DZ125合金的疲劳寿命影响。方法 使用S110铸钢丸对DZ125合金试样(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K_t=2.5)进行喷... 目的 镍基高温合金DZ125常用于复杂服役环境的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材料。喷丸强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本文旨在探索喷丸强化对DZ125合金的疲劳寿命影响。方法 使用S110铸钢丸对DZ125合金试样(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K_t=2.5)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同时考虑了热处理时间(100 h和200 h)对试样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并对试样进行拉-拉疲劳试验。结果 常温下,DZ125合金的喷丸试样与非喷丸试样的疲劳寿命相比,表现为光滑试样的疲劳寿命差异不明显,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提高400%;高温下,表现为光滑试样的疲劳寿命大幅降低,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提高565%。喷丸强化引入的残余应力场,随热处理时间延长,表面残余应力逐渐降低。喷丸强化在光滑试样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493 MPa,随着热暴露时长增加至100 h和200 h,表面残余应力数值分别降低至-267 MPa和-248 MPa。结论 喷丸处理显著提高了DZ125合金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常温下疲劳寿命是未喷丸试样的4倍,高温下疲劳寿命是未喷丸的5.7倍。然而,对于光滑试样,喷丸在常温下的效果不明显,但在高温下会由于氧化损伤导致疲劳寿命降低。热处理虽然对残余应力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喷丸试样的疲劳寿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DZ125合金 低周疲劳寿命 残余压应力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叶片-轮盘的低周疲劳寿命可靠性设计优化
20
作者 李金星 李国嘉 +1 位作者 唐勃 谢永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70-2679,I0018,共11页
为保障多源不确定性因素下燃气轮机压气机的疲劳可靠性,该文建立压气机叶片-轮盘可靠性优化设计框架;针对多源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两阶段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和解耦法相融合的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该方法在优化迭代过程中自适应加点构建... 为保障多源不确定性因素下燃气轮机压气机的疲劳可靠性,该文建立压气机叶片-轮盘可靠性优化设计框架;针对多源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两阶段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和解耦法相融合的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该方法在优化迭代过程中自适应加点构建高精度代理模型,同时分两阶段进行可靠性优化,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可靠性优化效率;同时,提出一种改良约束边界双点采样(improved constrained boundary double-point sampling,ICBS-DP)的主动学习策略,通过设计驱动的局部建模策略和双加点方法进一步降低了计算成本;通过短柱可靠性优化数值算例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开展压气机叶片叶根-轮盘轮槽的低周疲劳寿命可靠性设计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显著提高了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轮盘的低周疲劳寿命均值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叶片轮盘 流固耦合 低周疲劳 KRIGING模型 可靠性分析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