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阻率测井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丰波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针对当前随钻地质导向对丰富地层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自主研发的关键难题,本文对一种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磁波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介绍了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多频天线调谐网络进... 针对当前随钻地质导向对丰富地层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自主研发的关键难题,本文对一种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磁波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介绍了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多频天线调谐网络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双频调谐网络及驱动电路模块,实现了多深度天线系在特定工作频率下的最佳发射效率及发射能量。仪器实际测试表明,多深度天线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际天线发射调谐响应及功率达到了设计要求。本研究为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的自主研制及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双频调谐 天线系结构 随钻测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50无磁钻铤螺纹孔不同成形工艺的组织与疲劳寿命研究
2
作者 秦才会 王仡仡 +4 位作者 徐志刚 杨中娜 曹云风 潘佳鑫 崔丽颖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用超景深显微镜研究断口形态,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定点测量疲劳条带间距,建立了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裂纹长度a的数学公式,计算了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并估算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寿命。结果钻铤模拟件与失效件的裂纹位置一致,断口性质相同,均为高周弯曲疲劳断口;钻铤模拟件切削螺纹孔的试验寿命为545.8 h,与钻铤螺纹孔的实际寿命526 h十分接近;由Paris公式计算出螺纹孔的裂纹萌生寿命占总疲劳寿命的84%;加上盖板槽并拧紧螺钉可使螺纹孔的使用寿命延长210%。结论冷挤压成形螺纹孔使表层330μm内生成纤维状细晶组织、显微硬度增加,加工表面完整性改善,相较于切削螺纹孔,冷挤压螺纹孔的无磁钻铤疲劳寿命提升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磁钻铤 随钻仪器 螺纹孔疲劳裂纹 切削与冷挤压 疲劳寿命反推 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中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的多尺度智能融合与动态验证
3
作者 袁三一 许言午 +2 位作者 谢仁军 陈帅 袁俊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7,共11页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不同阶段、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频率的地震资料、已钻井和随钻井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渐进式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实现了简单高效的随钻信息更新。实例应用表明,随着多元信息的逐步加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成像精度显著提升,薄层弱反射得以更清晰显示。随钻更新的地震信息在钻头前方地质体预测中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测井、录井和钻井工程的多种数据验证,确保了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结果的保真性,为钻井工程提供了更清晰、更准确的地层信息,从而提升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 随钻更新 随钻测井 多元信息融合 薄层弱反射 人工智能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多深度电阻率天线系研究与设计
4
作者 李丰波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对随钻电阻率探测的实际需求和国产随钻电阻率仪器装备自主研发的迫切需要,本文对随钻电阻率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式的多深度多频率的随钻电阻率天线系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仪器探测...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对随钻电阻率探测的实际需求和国产随钻电阻率仪器装备自主研发的迫切需要,本文对随钻电阻率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式的多深度多频率的随钻电阻率天线系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仪器探测特性进行了考察及参数优化,该设计可实现多种深度的井下地层电阻率测量,同时能进行对称性电阻率补偿测量,消除井眼和工况影响。基于不同源距和不同频率测量组合,可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地层电阻率信息;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地层纵向分辨率,对薄互层具有较高的探测能力。本研究对我国随钻电阻率仪器的自主研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我国复杂地层尤其是薄互层的油气资源开发也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天线结构 随钻测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WD测量系统在桩1-平5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盛明仁 王振光 李军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34,共3页
介绍了无线随钻测量 (L WD)系统的技术特性和施工要点。结合桩 1 -平 5井设计与施工要点 ,提出了应用 L WD测量井眼轨迹参数和地质参数 (含自然伽马及电磁波电阻率 )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讨论了L WD测井资料的评价及目的层垂深的校核问题。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随钻测井 lwd 石油钻井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声波数据遥传中的声通信仿真研究
6
作者 赵傲耸 陈浩 何晓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5-364,共10页
实时高效的数据遥传是制约随钻测井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随钻声波遥传技术利用周期钻柱中的声载波传输测井数据,有望突破目前的低速遥传限制.随钻声信道是流固耦合的复杂波导,然而理论模型大多将其简化为自由钻柱,而忽略了充液井孔的耦... 实时高效的数据遥传是制约随钻测井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随钻声波遥传技术利用周期钻柱中的声载波传输测井数据,有望突破目前的低速遥传限制.随钻声信道是流固耦合的复杂波导,然而理论模型大多将其简化为自由钻柱,而忽略了充液井孔的耦合效应.本文从信道建模理论出发,构建了基于四端口传播矩阵的全波信道函数,并提出低复杂度的单载波相干声通信方案,从理论上评估了随钻声信道响应特性与传输性能.通过与有限差分法的对比验证了本文信道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随钻声信道具有离散带隙的幅度特性和非线性失真的相位特性;信道通带内传输的调制载波具有显著的群延迟,补偿后的系统传输性能得到提升;189.5 m信道通带内能实现单载波20 bps的有效数据传输.本文结果为随钻声波遥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声波遥传 钻柱信道 群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WD资料在水平井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司马立强 范玲 吴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相对直井而言,水平井最本质的不同在于:介质并不以井眼为对称轴呈径向对称。因此,在水平井测井解释中,各向异性、薄层、倾斜层等情况变得更为复杂。LWD(随钻测井)是在地层刚被钻开、泥浆侵入刚开始时进行的,所得数据具有即时和真实两大... 相对直井而言,水平井最本质的不同在于:介质并不以井眼为对称轴呈径向对称。因此,在水平井测井解释中,各向异性、薄层、倾斜层等情况变得更为复杂。LWD(随钻测井)是在地层刚被钻开、泥浆侵入刚开始时进行的,所得数据具有即时和真实两大特性,所以将其用于水平井测井评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判别地层、识别油气层(特别是天然气储层)。从识别层界面、储层评价、识别流体界面等方面介绍了利用LWD资料进行水平井测井评价的常用方法。并以四川油气区实钻的一口碳酸盐岩水平井为例,评价了LWD资料在该井的应用效果,进而提出LWD资料用于水平井测井评价中尚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随钻测井 储层评价 层界面 气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ILOG随钻测井井下仪器系统总线接口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姜天杰 李辉 +2 位作者 姚文彬 刘建强 党煜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30,共5页
DRILOG随钻测井系统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在十二五期间研制。由于井下特殊的高温高压环境以及仪器之间特殊连接方式,仪器之间的互联需要采用一种单芯总线,该单芯总线除了用于供电外还用于传输信号,仪器的机械钻铤外壳... DRILOG随钻测井系统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在十二五期间研制。由于井下特殊的高温高压环境以及仪器之间特殊连接方式,仪器之间的互联需要采用一种单芯总线,该单芯总线除了用于供电外还用于传输信号,仪器的机械钻铤外壳相连作为系统地,实现供电信号复用。重点针对单芯TBUS(TOOL BUS)总线关键器件参数对总线带载能力的影响问题,分析并研究了关键器件参数设计选择方法。设计了一种供电和信号耦合的物理层接口,通过现场实验和300井次的作业测试,结果表明该物理接口设计能有效降低总线信号波形畸变,提升总线系统的带负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供电信号复用 单芯总线 信号耦合 畸变 带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随钻发射换能器瞬态响应研究
9
作者 王佳乐 车小花 +2 位作者 乔文孝 赵琪琪 陶声越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806,共8页
用于随钻声波测井的压电换能器常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为了提高测井仪器的检测性能,需要对换能器的瞬态响应进行研究。该文利用有限元谐波响应分析扫频计算了随钻单极发射换能器的离散电-声传递函数,对比了窄方波激励电压信号作用下采用离... 用于随钻声波测井的压电换能器常处于脉冲工作状态,为了提高测井仪器的检测性能,需要对换能器的瞬态响应进行研究。该文利用有限元谐波响应分析扫频计算了随钻单极发射换能器的离散电-声传递函数,对比了窄方波激励电压信号作用下采用离散电-声传递函数和有限元瞬态分析两种方法计算的随钻单极发射换能器的辐射声压波形,探讨了窄方波激励电压信号的脉冲宽度对辐射声压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窄方波激励电压信号脉冲宽度为0.5倍的谐振周期时,随钻单极发射换能器产生的辐射声压波形幅度较大;相较于直接进行有限元瞬态分析,采用离散传递函数法有着更快的计算速度。研究结果验证了采用离散传递函数法实现换能器瞬态响应快速分析的可行性,并为井下声源激励信号和电路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发射换能器 传递函数 复发射电压响应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录数据的潜山地层压力评价新方法
10
作者 陈现军 徐长敏 +3 位作者 郭书生 陈玉鑫 孙挺 师淑怡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6,共13页
基岩潜山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是制约其安全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以琼东南盆地潜山地层为例,通过测井、录井、测试等数据的综合分析,阐明潜山地层的压力分布及测录井参数的响应特征,构建测录参数交会超压幅度识别图版,建立基于测录井二元... 基岩潜山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是制约其安全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以琼东南盆地潜山地层为例,通过测井、录井、测试等数据的综合分析,阐明潜山地层的压力分布及测录井参数的响应特征,构建测录参数交会超压幅度识别图版,建立基于测录井二元/多元数据耦合的潜山地层压力机器学习评价新方法。结果表明,潜山带超压与上覆沉积岩地层超压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成压和保压条件共同决定现今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测井低波速、低密度特征表明潜山内部裂缝更为发育,更有可能存在流体充注和超压的条件,录井D_(c)指数、机械比能等参数偏小表征同样的骨架和裂缝发育程度下,需要的破岩能量和破岩的难度均较小,井底压持效应以及岩石的三轴压缩强度更低,超压幅度更大;传统的单一测井、录井参数或者简单的二元线性及非线性拟合评价潜山储层压力的适用性较差,采用随机森林法建立的基于测录井二元/多元数据耦合的潜山地层压力机器学习评价新方法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测井及录井参数 地层压力评价 基岩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随钻声波与密度测井的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11
作者 王铁成 卫乾 +5 位作者 熊伟 王强强 张宁俊 史亚会 杨兵 王新华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0,共7页
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是油气资源高效开采的前提,目前已形成了多种地层压力随钻监测方法,并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测井数据开展地层压力预测是一种常用的地层压力监测方法,然而目前通过该方法求取地层压力过程中还存在伊顿常数等关键参... 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是油气资源高效开采的前提,目前已形成了多种地层压力随钻监测方法,并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测井数据开展地层压力预测是一种常用的地层压力监测方法,然而目前通过该方法求取地层压力过程中还存在伊顿常数等关键参数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导致在部分区域内误差较大。该文基于声波测井地层压力评价方法及密度测井地层压力评价方法,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随钻测井数据的地层压力监测方法,通过多测井数据计算得到的地层压力与实测地层压力数据间的耦合影响,对地层压力预测值实现快速迭代优化。研究成果表明相较于单独通过声波测井数据及密度测井数据得到的地层压力评价结果,通过该文方法能够更快速地得到地层压力预测值,且误差更小。与dc指数法及岩石强度法等目前常用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相比,通过该文方法得到的地层压力评价结果误差最小。研究成果通过浙江油田ZT区块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随钻监测 随钻声波测井 随钻密度测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铀矿勘查系统QuantyU在钻孔编录中的应用分析
12
作者 张跃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12-317,共6页
通过桌面及移动端数字铀矿勘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铀矿勘探工程编录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输出成果图件的全流程数字化,语音模块植入、班报传递等辅助功能的应用进一步简化野外编录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相比于其他探矿工程编录系统,数字铀矿... 通过桌面及移动端数字铀矿勘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铀矿勘探工程编录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输出成果图件的全流程数字化,语音模块植入、班报传递等辅助功能的应用进一步简化野外编录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相比于其他探矿工程编录系统,数字铀矿勘查系统QuantyU在移动端数据采集、物探曲线绘制、软件协同等方面更具有专一性和包容性。结合应用实践及大数据挖掘需求,对数字铀矿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提出改进方向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铀矿 QuantyU 钻孔编录 勘探工程 钻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前探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3
作者 闫森 高文凯 +4 位作者 张孝辉 王家进 张春华 贾衡天 曹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7,共8页
随钻前探技术作为随钻测井领域关键新兴技术之一,可以对钻头前方未钻地层进行实时探测,从而有效降低钻井事故风险,提高钻井效率。为了促进我国随钻前探技术发展,对随钻前探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随钻电磁波前探、随钻声波前探和随钻地... 随钻前探技术作为随钻测井领域关键新兴技术之一,可以对钻头前方未钻地层进行实时探测,从而有效降低钻井事故风险,提高钻井效率。为了促进我国随钻前探技术发展,对随钻前探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随钻电磁波前探、随钻声波前探和随钻地震前探的工作原理,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简述了随钻前探工具和仪器的发展进程,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多方法融合是未来随钻前探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议随钻电磁波前探技术应朝向多频率、多间距测量模式发展;应加强相控阵随钻声波前探理论和技术研究,或探寻将超声换能器前置等方式来增强前探声波能量的技术方法,为后续随钻声波前探仪器的开发奠定技术基础;我国应加大随钻VSP技术攻关研究,可进行高精度传感器研发、井下可控震源取代钻头震源方向的探索,以克服PDC钻头震源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高效安全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前探 随钻测井 随钻地震 电磁波 声波前探 地层预测 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地层三压力钻前预测方法
14
作者 付群超 万肖箭 +3 位作者 陈沛 刘挺 刘宏坤 李志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5,共8页
海洋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采用传统的地层三压力剖面计算模型时存在预测可信度低、计算效率不足等问题。为此,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为主体架构,引入岩石力学物理模型作为物理约束条件,通过在损失函数中联合优化数据拟合... 海洋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采用传统的地层三压力剖面计算模型时存在预测可信度低、计算效率不足等问题。为此,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为主体架构,引入岩石力学物理模型作为物理约束条件,通过在损失函数中联合优化数据拟合误差与物理残差项,实现物理约束的数学嵌入,同时考虑地质、测井、录井及现场工况等多源数据,建立了物理-数据双驱动的地层三压力钻前预测模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2))进行模型评估。该模型在北部湾涠西南凹陷乌石区块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显示,地层三压力钻前预测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小,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符合现场应用效果。基于机器学习的地层三压力钻前预测方法可以为深层、超深层安全高效钻进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岩石力学 机器学习 地层三压力 钻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超浅层开路电缆测井方案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郑体文 郭书生 +2 位作者 王世越 卢志崇 赵中会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南海超深水超浅层井钻探作业周期短,起下隔水管时间在钻探作业中占比大,施工成本高,采用无隔水管的开路钻探作业方式能有效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但是,深水浅层开路钻探给测井作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开阔海域表层涌浪对电缆及... 南海超深水超浅层井钻探作业周期短,起下隔水管时间在钻探作业中占比大,施工成本高,采用无隔水管的开路钻探作业方式能有效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但是,深水浅层开路钻探给测井作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开阔海域表层涌浪对电缆及测井仪器产生冲击,仪器进入水下井口难度大,平台升沉和浅层环境影响仪器稳定坐封并带来作业风险等。为此,对现有3种测井工艺进行对比与论证,创新提出了开路电缆测井作业技术方案:井口悬挂套管隔绝浅层涌浪,通过水下机器人(ROV)实时定位与引导,实现测井仪器精准入井;改进仪器坐封机构,并设置张力预警,确保仪器稳定坐封,从而保证作业安全。南海琼东南盆地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案应用效果良好,可实现从常规测井到定点测井作业项目全覆盖。开路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能够降低钻探成本和保障地质资料的获取,为超深水超浅层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 超浅层 开路钻探 电缆测井 琼东南盆地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随钻声波仪器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16
作者 付欣 李晓童 苟阳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0-282,共13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非常规油气藏迈进,研发深层资源勘探开发的核心装备及关键技术至关重要。随钻声波测井仪器是深地探测的关键装备,其核心技术受国外技术封锁。受到钻井作业、仪器偏心、泥浆循环等多种噪声源的影响,国内研制...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非常规油气藏迈进,研发深层资源勘探开发的核心装备及关键技术至关重要。随钻声波测井仪器是深地探测的关键装备,其核心技术受国外技术封锁。受到钻井作业、仪器偏心、泥浆循环等多种噪声源的影响,国内研制的仪器存在接收声波信号质量差的问题,影响现场使用效果。针对一种随钻阵列声波仪器的总体设计,介绍发射电路、发射换能器和阵列式接收模块,并采用一种基于自编码器构架的CNN算法对随钻声波测井数据在时频域内进行降噪处理,提升了仪器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含噪声信号经过STFT变换的时频特征图作为网络输入,U型结构的神经网络能够学习数据中信号和噪声的稀疏表示同时生成时频域掩码,实现信号和噪声的分离。针对随钻声波数据缺乏开放数据集的问题,针对该仪器进行理论建模,并对不同模型参数进行大量理论模拟计算得到信号数据库,采集高质量噪声数据建立噪声数据库,合成含噪声的随钻声波数据集。通过训练后神经网络能够对复杂多源井下噪声进行智能降噪,本算法对测试数据和仪器现场采集的声波信号均能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极大提升了在低频噪声、电路超调、复杂震荡和突变噪声等多源噪声干扰下仪器的接收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声波仪器 降噪 卷积神经网络 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LWD曲线的环境因素影响及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瀚玮 夏宏泉 +1 位作者 陈宇 赵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2,共7页
随钻测井(LWD)曲线受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页岩地层的实际特征,导致地质导向钻井精度不够,降低了优质页岩地层的钻遇率。以威远页岩气产业示范区水平井随钻测井曲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 随钻测井(LWD)曲线受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页岩地层的实际特征,导致地质导向钻井精度不够,降低了优质页岩地层的钻遇率。以威远页岩气产业示范区水平井随钻测井曲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随钻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构建了校正图版,利用最优拟合和数值迭代等方法建立图版公式化的校正模型,并结合室内页岩岩心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形成了适用于页岩地层随钻测井曲线环境因素影响的校正方法。利用该方法处理了威远12口页岩气水平井的随钻测井资料,结果表明,校正后的随钻测井曲线消除了地层电性各向异性、相对夹角、井眼环境、仪器偏离间隙和钻井液密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所钻遇地层的实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随钻测井 环境影响 校正方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歧峰 倪虹升 +2 位作者 岳喜洲 张鹏云 宫法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可以提供丰富的地下信息,帮助完成储层位置确定和边界探测等任务,但常用的基于物理方程的迭代反演方法计算效率较低,在实时地质导向中受到诸多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 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可以提供丰富的地下信息,帮助完成储层位置确定和边界探测等任务,但常用的基于物理方程的迭代反演方法计算效率较低,在实时地质导向中受到诸多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资料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将残差块中的卷积层和池化层替换为全连接层,并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来理解输入数据的关联性,以解决非线性回归问题;通过评估模型深度和宽度,并使用贝叶斯超参数调优算法找到随钻电磁波电阻率反演方法中最优的超参数,以提高反演模型的性能。该方法在模型试验中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8.5%;在实际测井资料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7.2%,单点反演时间约为0.01 s。研究表明,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反演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演测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残差网络 随钻测井 方位电阻率 深度学习 多头注意力机制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录井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战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1,共11页
录井具有样品条件及制样工序复杂、采集项目多而离散、人工经验依赖性强且人均产值低等特点,亟需加强智能化转型,但相比于其他石油工程技术,智能录井技术进展缓慢,且局限于应用层面。为此,从智能钻井的进展与成效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智能... 录井具有样品条件及制样工序复杂、采集项目多而离散、人工经验依赖性强且人均产值低等特点,亟需加强智能化转型,但相比于其他石油工程技术,智能录井技术进展缓慢,且局限于应用层面。为此,从智能钻井的进展与成效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智能钻井在硬件系统、控制系统、应用系统方面的进展与差距;然后,从地质录井、工程录井、智慧平台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录井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数据+”驱动和视觉驱动的岩性识别、流体识别、井下与地面风险识别及预警等。通过对比智能钻井与智能录井的现状,提出智能录井应强化井下智能录井、智能录井机器人等硬件系统及多场数字孪生、多元采集智能控制、多模态录井大模型、智能解释评价等软件系统的研发。同时强调,既要高度重视,又要理性看待智能录井的发展,要在回顾评价、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做好战略定位与研发流程优化,实现进度追赶与作用发挥。这些分析与观点,对推动智能录井实现良性、快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录井 智能钻井 机器人 数字孪生 大模型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多参数测井的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厚度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哲 高保彬 +2 位作者 雷文杰 李东会 李子馨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0-200,共11页
【背景】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有效的地层特征探测方法对于井下工作开展至关重要,精确掌握煤层及其顶底板围岩的地层特征信息,有助于煤层瓦斯治理,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方法】采用底抽巷穿层钻孔进行多参数测井,重点分析了低位上行钻... 【背景】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有效的地层特征探测方法对于井下工作开展至关重要,精确掌握煤层及其顶底板围岩的地层特征信息,有助于煤层瓦斯治理,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方法】采用底抽巷穿层钻孔进行多参数测井,重点分析了低位上行钻孔轨迹信息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等参数的变化特性;通过综合对比多个钻孔的轨迹数据钻孔视频成像和测井结果,详细描述了工作面煤层及周围岩层的分布特征,并准确界定了各岩石类型及其真厚度;基于钻孔测井曲线特征和对应区域成孔视频,识别煤层中煤体结构异常区域和煤层含水区域。【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包括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煤4种岩石,不同岩性具有显著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岩性划分结果和对应的钻孔轨迹信息,能有效划分煤层及其顶底板围岩层位。对单个钻孔开展重复性测井,提高了岩石岩性和厚度的识别精度,孔内厚度测量误差控制在0.2 m内,验证了测井结果的可靠性。煤层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曲线交会图表明,底抽巷第三、第四组钻孔之间存在长8.4 m,厚1.1 m的煤体结构异常区域;自然伽马、电阻率曲线交会图曲线和钻孔视频表明,第6组钻孔间存在长3.4 m,厚0.9 m的含水区域,研究结果与工作面瞬变电磁法勘测结果相一致,区域表现为弱富水性。多参数测井为快速判别井下钻孔的目标层位提供了高效手段,在推进矿井地质信息的透明化建设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测井 钻孔轨迹 岩石类型 岩性划分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