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助爆环锥的微型反拱爆破片快速加压失效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梁浩 余耀文 +1 位作者 陈长海 蒲炜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8,共9页
为探究带助爆环锥反拱爆破片在快速加压工况下的失效机理及爆破压力影响因素,结合爆破试验,对爆破片的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爆破片结构参数对爆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反拱带锥型爆破片的爆破可分为稳定压缩、根部塌... 为探究带助爆环锥反拱爆破片在快速加压工况下的失效机理及爆破压力影响因素,结合爆破试验,对爆破片的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爆破片结构参数对爆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反拱带锥型爆破片的爆破可分为稳定压缩、根部塌陷、高速翻转-刺破和高速翻转-断裂4个阶段。其中,爆破片的根部塌陷主要由压缩膜力引起;在根部塌陷之后,爆破片丧失了稳定性,并开始高速翻转;爆破片与助爆环锥接触后,接触区域的膜力和剪力迅速增大,超过屈服极限,此时,爆破片的断裂失效模式为拉伸-剪切混合失效。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受爆破片拱高、厚度及直径影响较大,受助爆锥结构参数的影响很小。爆破片的爆破压力随拱高和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厚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反拱爆破片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拱爆破片 爆破压力 失效机理 助爆环锥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稳定点自动分析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超 邓扬 +3 位作者 李爱群 周泰翔 李雨航 钟国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200,共9页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简称OPTICS)算法自动清洗稳定点集,通过遍历性搜索的方式确定输入参数;然后,提出结合度矩阵去噪的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local density adaptive spectral clustering,简称SC-DA)算法分析稳定点集,并以簇中值作为模态参数的代表值,实现模态参数的自动化识别;最后,将含有密集模态的外滩大桥作为识别对象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简称FDD)法的频率结果最大相差仅为0.012 3 Hz,且在线识别的准确率达到82.86%,显著高于基于层次聚类的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了无人工干预下模态参数的自动、准确识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自动化 聚类分析 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算法 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算法 随机子空间法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翼展开锁定冲击下基板补强优化设计
3
作者 刘发 杨金水 +3 位作者 戚志刚 孙明明 解晓莉 林君毅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基于蜂窝夹层板等效理论和三明治夹芯板理论获得太阳翼基板的各向异性等效性能参数,分别建立太阳翼基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太阳翼展开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等效准确性,初步实现了结构薄弱区域的定位。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基于二... 基于蜂窝夹层板等效理论和三明治夹芯板理论获得太阳翼基板的各向异性等效性能参数,分别建立太阳翼基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太阳翼展开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等效准确性,初步实现了结构薄弱区域的定位。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基于二维Hashin失效准则,揭示了各特征参数变化对结构在铰链展开冲击载荷作用下破坏机理的影响规律,进而给出了满足结构安全条件下的补强优化方案,补强后基板铰链附近剪切应力约减小了73.3%,为太阳翼基板结构的强化设计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 基板结构 展开冲击载荷 局部破坏分析 补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结构的龙伯透镜微观结构融合技术
4
作者 高羡明 任晓松 +2 位作者 牛金召 卢少辉 张衍龙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2-491,共10页
针对龙伯透镜天线的结构轻量化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不同类型(P型和I-WP型)的混合结构的龙伯透镜设计。首先对P型和I-WP型多孔结构的水平集函数进行并集布尔运算,建立混合结构的模型,利用局部插值原理保证梯度结构连续性;基于S参数反演法... 针对龙伯透镜天线的结构轻量化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不同类型(P型和I-WP型)的混合结构的龙伯透镜设计。首先对P型和I-WP型多孔结构的水平集函数进行并集布尔运算,建立混合结构的模型,利用局部插值原理保证梯度结构连续性;基于S参数反演法计算基础多孔结构的等效介电常数,并分析混合结构不同体积分数占比对介电常数的映射规律;通过离散法进行基于基础多孔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的龙伯透镜的设计,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3种不同结构的龙伯透镜天线。在CST软件中和微波暗室内对不同结构的龙伯透镜的焦距进行仿真和试验,选取标准增益喇叭进行馈电,在焦距为10 mm处3种龙伯透镜的增益均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混合结构型龙伯透镜在达到电磁性能的同时在轻量化方面具有优势,其体积分数相比I-WP型减少19.86%,相比P型减少3.81%,并且提高馈源增益约13 dBi,并且对馈源所发出的电磁波具有良好的汇聚效果。以上研究可为其他类型龙伯透镜天线的轻量化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伯透镜 轻量化 混合结构 局部插值 水平集函数 S参数反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层状岩隧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与数值模拟
5
作者 魏晓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以铜川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的方法,对水平层状岩隧道的支护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泥岩和砂岩在受力过程中的破坏临界厚度分别为1.65、1.36 m。针对不同岩体特性和地质条件,提出了支护参数优化方法... 以铜川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的方法,对水平层状岩隧道的支护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层状泥岩和砂岩在受力过程中的破坏临界厚度分别为1.65、1.36 m。针对不同岩体特性和地质条件,提出了支护参数优化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优化了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建立了考虑岩体力学行为的数值模型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通过对现场25个Ⅲ级、Ⅳ级围岩断面变形数据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为水平层状岩隧道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可指导类似工程施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水平层状岩 参数研究 数值模拟 支护结构 破坏临界厚度 现场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中不同转组分析方法的比较
6
作者 梁芷玥 徐利珊 +2 位作者 李柯柯 于米铼 安胜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3-1102,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临床试验中处理转组的常用方法,为不同场景下发生转组后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肿瘤临床试验中患者转组的数据特征,分别模拟不同场景(样本量、患者预后、转组概率、治疗效果、膨胀因子)中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意... 目的通过比较临床试验中处理转组的常用方法,为不同场景下发生转组后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肿瘤临床试验中患者转组的数据特征,分别模拟不同场景(样本量、患者预后、转组概率、治疗效果、膨胀因子)中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意向治疗法(ITT)、符合方案法(PP)、删失法(PPcents)、实际治疗法(Treated)、秩保留结构加速失效模型(RPSFTM)、逆概率删失加权法(IPCW)、两阶段估计模型(TSE)、参数迭代法(IPE)所估计的治疗效应误差、均方误差与覆盖率。结果样本量对各方法的结果影响不大。相较于传统方法,复杂方法(RPSFTM、IPCW、TSE、IPE)在各种情况下误差均较低。IPCW法在转组概率较高时误差显著增加。TSE法在风险较低且转组概率较高时,误差和均方误差最低。IPE法在转组概率较低时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膨胀因子较小时可能会略低估治疗效应。结论转组概率较低且膨胀因子较小的情况下优先考虑IPE法或IPCW法;在转组概率较低且膨胀因子较大的情况下选择IPE法;在转组概率较大,膨胀因子较小且风险比较小的情况下选TSE法;其余情况建议选择RPSFTM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转组 逆概率删失加权法 秩保持结构失效模型 两阶段估计法 迭代参数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iger型索穹顶冲击动力响应与失效机理研究
7
作者 陈联盟 黄奔程 +4 位作者 曾一洪 李泽斌 黄开宇 李桅 董石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5-154,共10页
针对当前索穹顶结构缺乏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和失效机理的研究现状,该文基于ANSYS/LS-DYNA分析软件,提出了Geiger型索穹顶结构冲击动力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冲击作用下结构的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响应,并进一步结合美国规范UFC4-023... 针对当前索穹顶结构缺乏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和失效机理的研究现状,该文基于ANSYS/LS-DYNA分析软件,提出了Geiger型索穹顶结构冲击动力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冲击作用下结构的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响应,并进一步结合美国规范UFC4-023-03的倒塌准则,对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价,提出了三种失效模式,即结构轻微损伤、结构局部损伤和结构整体失效。随后,基于冲击破坏杆件数和杆件内力损伤程度,提出了结构整体损伤指数的概念,通过参数分析,探索了索穹顶结构在不同冲击物参数下整体损伤指数的变化特点及不同设计参数下的抗冲击性能。研究发现了整体损伤指数与三种失效模式之间的关系:当失效模式为结构轻微损伤时,其整体损伤指数小于0.3;当失效模式为结构局部损伤时,其整体损伤指数位于0.3~0.8之间;当失效模式为结构整体失效时,其整体损伤指数大于0.8。基于此提出了失效模式控制方程。冲击荷载越靠近结构中心,结构发生整体失效概率越大,反之则局部损伤和轻微损伤概率越大。提高初始预应力水平和杆件截面面积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穹顶结构 冲击荷载 失效模式 动力响应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冻结时考虑导体传热的接地装置散流失效模型
8
作者 袁涛 常飞童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任健行 范荣全 曾文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484-9495,I0032,共13页
西藏地区新能源送出走廊不可避免的会途经极寒冻土地区,接地装置面临着冻结失效的风险。以往的研究中,接地装置散流性能计算前提是将冻土考虑成静态水平分层结构,忽略接地装置与杆塔相连时整体的散热效应对土壤冻结结构的影响,导致实际... 西藏地区新能源送出走廊不可避免的会途经极寒冻土地区,接地装置面临着冻结失效的风险。以往的研究中,接地装置散流性能计算前提是将冻土考虑成静态水平分层结构,忽略接地装置与杆塔相连时整体的散热效应对土壤冻结结构的影响,导致实际运行中接地装置散流性能分析不准确。因此,该文首先建立考虑接地导体传热的土壤水热场耦合模型,计算得到杆塔散热条件下土壤的冻结结构;然后,在此冻结结构下构造接地装置冲击散流失效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与传统模型对比,探究接地导体的半径、长度和土壤初始温度等因素对接地装置散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接地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其所接触的土壤易形成局部冻结,与传统模型相比,-10℃低气温下相同接地装置失效时刻提前约18 d;若低温持续时间相同,半径6 mm的单根垂直接地导体达到3.3 m就不会失效,而传统模型下则是1.6 m,相差约2倍。此外,减小接地导体半径或降低接地导体导热系数均可减缓局部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过程 冲击接地电阻 局部冻结结构 低温 接地装置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佘治成 陈利新 +2 位作者 徐三峰 肖云 张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哈拉哈塘奥陶系油藏是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储层发育,储层储渗空间主要由大小不等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组成,宏观上离散,局部连续,储集体空间多尺度,缝洞体空间形态及分布复杂。水驱是这类油藏最主要的开发方式,经过15 a开发... 哈拉哈塘奥陶系油藏是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储层发育,储层储渗空间主要由大小不等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组成,宏观上离散,局部连续,储集体空间多尺度,缝洞体空间形态及分布复杂。水驱是这类油藏最主要的开发方式,经过15 a开发,注水失效单井和单元逐年增多,水驱失效后,注气成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最重要手段,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哈拉哈塘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并且建立了6因素注气选井标准,从岩溶背景、井储关系、钻揭深度、储量规模、生产动态及剩余油类型等6个方面选井,依据注气时机、注气方式、注气量、焖井时间及指示曲线等5个方面进行注气参数设计,取得了一些注气选井原则和注气参数设计的初步认识,以期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局部连续 水驱失效 注气提高采收率 注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多孔结构剪切变形及破坏特性研究
10
作者 张祖蔚 张晨帆 +3 位作者 邓庆田 杨智春 李新波 温金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基于理论建模、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研究了二维多孔结构剪切变形及破坏特性,分析几何参数改变对整体抗剪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取剪切变形规律,采用框架剪切夹具进行剪切实验,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变形... 基于理论建模、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研究了二维多孔结构剪切变形及破坏特性,分析几何参数改变对整体抗剪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取剪切变形规律,采用框架剪切夹具进行剪切实验,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剪切变形破坏主要为靠近结点处单元胞壁的拉伸破坏与剪切破坏,损伤从结构边缘向内部渐进扩展。单元胞尺寸、壁厚对结构的剪切性能有明显影响,厚度与排列角度对剪切性能影响较小;在正六边形、内凹型和半凹型多孔结构中,正六边形的二维多孔结构的抗剪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多孔结构 抗剪切性能 几何参数 破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漩涡型灌水器结构设计及其优化
11
作者 李海洋 魏立山 +3 位作者 于东平 杨帅 杨越 王亚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8,共8页
分流漩涡型灌水器是一种先分流再产生漩涡从而达到消能目的的灌水器。为研究灌水器流道结构参数对水力特性和抗堵塞性能的影响,选取分水体与流道边壁的距离、分水体与阻水体头部的距离、阻水体齿倾斜角度和阻水体齿到流道边壁的距离4个... 分流漩涡型灌水器是一种先分流再产生漩涡从而达到消能目的的灌水器。为研究灌水器流道结构参数对水力特性和抗堵塞性能的影响,选取分水体与流道边壁的距离、分水体与阻水体头部的距离、阻水体齿倾斜角度和阻水体齿到流道边壁的距离4个特征参数研究其水力性能,选取粒径为0.125 mm、密度为2500 kg/m3的泥沙颗粒研究其抗堵塞性能。结果表明,灌水器流态指数为0.4812~0.5068,分水体与流道边壁的距离对流态指数影响最大;灌水器流量系数为2.2093~3.2906,分水体与流道边壁的距离和阻水体齿端到流道边壁的距离均对流量系数有影响。研究发现主漩涡区是易堵塞区域,在多数情况下流态指数与颗粒滞留时间呈负相关规律。最后对该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水力性能和抗堵塞性能,可为分流漩涡型灌水器水力性能评估和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性能 分流漩涡 结构参数 局部水头损失 颗粒轨迹 灌水器流道结构 设计优化 抗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结构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局部破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亚玲 刘玉存 +3 位作者 耿少波 王万月 薛建英 刘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9-236,共8页
选用工程中常见的单箱双室和单箱三室截面形式,按照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14个缩尺比例为1∶10的钢箱梁试验模型,在一定的药量和爆炸距离下,通过改变钢箱梁试验模型的高度、顶板厚度、U肋的间距和厚度、横隔板及纵板的间距和厚度等结构参数... 选用工程中常见的单箱双室和单箱三室截面形式,按照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14个缩尺比例为1∶10的钢箱梁试验模型,在一定的药量和爆炸距离下,通过改变钢箱梁试验模型的高度、顶板厚度、U肋的间距和厚度、横隔板及纵板的间距和厚度等结构参数,对其进行了近距离爆炸的破坏性试验。试验表明:超压值的大小与钢箱梁顶板的破坏状态有关;运用能量法可以很好的预测钢箱梁结构顶板的塑性变形值及顶板破损状态和破损的程度;破坏状态与破坏程度是一个多参数共同影响的综合结果,顶板厚度、U肋、横隔板间距等参数可以提高钢箱梁顶板的抗爆能力,尤其是U肋的约束作用尤为显著,破坏程度的降低幅度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结构 爆炸冲击 局部破坏 结构参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性模拟及边坡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41
13
作者 唐小松 李典庆 +1 位作者 周创兵 方国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84-2291,共8页
为了研究表征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性的Copula函数对边坡可靠度的影响规律,简要介绍了Copula函数的基本定义,收集了水利水电工程中4组岩基抗剪强度参数试验数据,采用AIC准则识别出表征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结构最优的Copula函数。提出了无... 为了研究表征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性的Copula函数对边坡可靠度的影响规律,简要介绍了Copula函数的基本定义,收集了水利水电工程中4组岩基抗剪强度参数试验数据,采用AIC准则识别出表征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结构最优的Copula函数。提出了无限边坡失效概率计算的直接积分方法,以无限边坡可靠度问题为例系统地研究了Copula函数的类型对边坡可靠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征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性的Copula函数类型对边坡可靠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Copula函数计算的边坡失效概率具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随边坡安全系数的增加(或失效概率的减小)而增加、随抗剪强度参数间负相关性的增强而增大、随变异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常用的Gaussian Copula函数并不是表征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结构最优的Copula函数,Gaussian Copula函数构造抗剪强度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将会明显低估边坡的失效概率,不能为了计算简便而盲目采用Gaussian Copula函数表征抗剪强度参数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抗剪强度参数 相关结构 联合分布函数 COPULA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圆孔结构破坏过程变形场演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马少鹏 王来贵 赵永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82-1086,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岩石材料破坏过程变形场监测系统(Geo-DSCM系统),观测了受单轴压缩的岩石圆孔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场演化。圆孔结构由大理岩方板在中心钻孔加工而成,以0.02 mm/min的位移加载速度进行单轴压缩至破坏。实验结果表明,载荷... 采用自行设计的岩石材料破坏过程变形场监测系统(Geo-DSCM系统),观测了受单轴压缩的岩石圆孔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场演化。圆孔结构由大理岩方板在中心钻孔加工而成,以0.02 mm/min的位移加载速度进行单轴压缩至破坏。实验结果表明,载荷水平较低时圆孔结构的拉应力集中部位发生变形集中现象;当载荷水平接近加载曲线的峰值点时,变形集中在两条共轭的与加载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局部化带上;之后,变形的集中迁移到其中一条带上集中,结构最终在此带上形成宏观裂纹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结构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 变形局部化 变形场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对冲流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与消能效果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霖 白丹 +3 位作者 王新端 何靖 周文 程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7-82,共6页
双向对冲流滴灌灌水器是1种可形成急转流、正反双向流、以及对冲混掺流等加大能量耗散效果的新型灌水器。为研究灌水器的水力性能以及流道几何参数对水力特性的影响,取灌水器几何参数作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安排25组试验方案,开展水力性... 双向对冲流滴灌灌水器是1种可形成急转流、正反双向流、以及对冲混掺流等加大能量耗散效果的新型灌水器。为研究灌水器的水力性能以及流道几何参数对水力特性的影响,取灌水器几何参数作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安排25组试验方案,开展水力性能测试,计算流道的局部损失系数,同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和方差分析,建立几何参数与流态指数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灌水器流态指数为0.432~0.464,其水力性能良好。单元流道的局部损失系数为6.698~19.130,显示优越的消能效果。挡水件与分水件最大过水通道宽度对流态指数的影响最大。建立的几何参数与流态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R2=0.94,且验证表明其估算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小于5%,可可靠地估算流态指数。研究可为双向对冲流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预研和评估、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 结构 流速 滴灌灌水器 工作机理 几何参数 局部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结构参数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苏红 刘丽芳 +1 位作者 阎建华 俞建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73,共5页
通过7组实验比较和分析研究,评价了编织结构参数(如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轴向纱数与编织纱数之比,三维四向/五向,厚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且对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通过7组实验比较和分析研究,评价了编织结构参数(如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轴向纱数与编织纱数之比,三维四向/五向,厚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且对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编织角、复合材料尺寸、纤维体积含量、轴向纱数与编织纱数之比等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复合材料有两种破坏模式,一种是裂纹沿纤维束扩展,另一种是纤维束拉断,后者为主要破坏模式。这些结果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破坏模式 拉伸性能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火灾引起整体钢结构倒塌初始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适才 田相凯 +2 位作者 张磊 李易 陆新征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为研究局部火灾下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机理,分别考虑中柱及边柱受火破坏类型,设计了4个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火灾试验研究。试验在立体火灾试验炉内进行,采用恒载升温模式。试验过程中,首层中柱或边柱以及与之相连的钢梁受火,中间层... 为研究局部火灾下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机理,分别考虑中柱及边柱受火破坏类型,设计了4个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火灾试验研究。试验在立体火灾试验炉内进行,采用恒载升温模式。试验过程中,首层中柱或边柱以及与之相连的钢梁受火,中间层钢柱和梁柱节点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受火柱底部与自制测力支座通过螺栓连接。通过试验得到了受火梁、柱的温度场分布和位移反应的变化规律,以及受火中柱的轴力变化过程,对引起整体钢结构倒塌的初始破坏过程和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火灾 整体钢结构倒塌 破坏机理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guchi方法的复合材料易碎盖结构参数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登安 吴秀平 +2 位作者 杨国平 王校培 周光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7-802,共6页
为获得冲破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易碎盖,对影响其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Taguchi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结构参数薄弱区高度、内外侧搭接高度及厚度对易碎盖冲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信噪比、极差分析和指标趋势分析,比较了... 为获得冲破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易碎盖,对影响其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Taguchi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结构参数薄弱区高度、内外侧搭接高度及厚度对易碎盖冲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信噪比、极差分析和指标趋势分析,比较了不同结构参数及因素水平对冲破性能的影响程度,获得了最优薄弱区结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薄弱区高度对易碎盖冲破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内外侧布条搭接高度及厚度对冲破性能影响较小;薄弱区高度为18 mm、内外侧布条搭接高度分别为4 mm和5 mm、搭接厚度分别为0.1 mm和0.2 mm时,易碎盖的冲破性能最接近设计目标;Taguchi方法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guchi试验方法 复合材料 易碎盖 结构参数 冲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非规则隔震结构性能参数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向真 王铁成 雷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6-199,共4页
本文提出了考虑内部刚度分布层单元构造方法。该法将楼板视为剪切弯曲深梁,并用单元平均刚度、刚度偏心距和弹力半径来构造侧移刚度分布。以U型和L型结构为算例,用反应谱方法和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隔震体系性能参数对非规则结构的局... 本文提出了考虑内部刚度分布层单元构造方法。该法将楼板视为剪切弯曲深梁,并用单元平均刚度、刚度偏心距和弹力半径来构造侧移刚度分布。以U型和L型结构为算例,用反应谱方法和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隔震体系性能参数对非规则结构的局部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规则 隔震结构 性能参数 局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在局部化剪切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宏儒 胡再强 +1 位作者 冯飞 刘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03-2810,共8页
基于破损力学理论,将结构性黄土抽象成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结构块和摩擦带组成的二元介质模型。对结构性黄土体来说,局部化剪切带问题也是土体的破损问题,剪切带萌生发展的实质就是结构块向摩擦带转化的动态过程。应用结构性土的双参数... 基于破损力学理论,将结构性黄土抽象成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结构块和摩擦带组成的二元介质模型。对结构性黄土体来说,局部化剪切带问题也是土体的破损问题,剪切带萌生发展的实质就是结构块向摩擦带转化的动态过程。应用结构性土的双参数破损率二元介质本构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结构性土中局部化剪切带萌生、扩展的过程,研究了不同缺陷方案下局部化剪切带的形态、特性与规律,发现结构性土中局部化剪切带的发展起初是由一段段不连续的微小局部破坏区域在外荷载逐步作用下渐进扩展连接贯通而形成整体剪切带的破坏形式。二元介质本构模型和常规有限元的结合,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局部化剪切带萌生、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二元介质模型 双参数破损率 局部化剪切带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