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复合与光提取效率竞争机制对Micro-LED光效的影响
1
作者 刘志强 江莹 +7 位作者 莫梦月 闫金健 李鹏岗 黄凯 李金钗 卢卫芳 康俊勇 张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2-689,共8页
[目的]基于表面复合引起的尺寸效应,研究Micro-LED器件的尺寸、形状与光效的关系.[方法]利用SimuLED软件,通过设计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器件,探究器件表面复合占比与周长面积比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器件形状对Micro-LED性能的影响.[结果]器件... [目的]基于表面复合引起的尺寸效应,研究Micro-LED器件的尺寸、形状与光效的关系.[方法]利用SimuLED软件,通过设计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器件,探究器件表面复合占比与周长面积比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器件形状对Micro-LED性能的影响.[结果]器件表面复合速率与周长面积比成线性比例关系;器件形状通过表面复合占比与光提取效率共同影响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在本文研究的3种芯片形状中,圆形芯片的内量子效率最高,正六边形芯片的外量子效率最高,而方形芯片的内、外量子效率以及光功率均最低.[结论]当器件的尺寸受限时,可以通过优化器件形状,以降低表面复合占比和提高光提取效率,进而提高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 尺寸效应 表面复合速率 周长面积比 光提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Micro LED微显示阵列加工及光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媛 肖秧 +4 位作者 冯晓雨 何龙振 张鹏喆 宁平凡 刘宏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9-725,共7页
Micro LED器件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但Micro LED显示像素巨量转移和光提取效率低的问题为其应用带来挑战。开发了具有高转移效率和出光效率的单片64×64 Micro LED微显示阵列,提出了倒装型GaN基单片Micro LED微显示... Micro LED器件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优点,但Micro LED显示像素巨量转移和光提取效率低的问题为其应用带来挑战。开发了具有高转移效率和出光效率的单片64×64 Micro LED微显示阵列,提出了倒装型GaN基单片Micro LED微显示阵列芯片和Si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及集成工艺。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Micro LED微显示阵列光学特性进行了建模分析,设计了一种提高Micro LED微显示阵列出光效率的光提取结构。结合仿真结果,开发了一种在Micro LED蓝宝石衬底表面制备光子晶体结构的聚焦离子束(FIB)微纳加工工艺,并进行了器件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蓝宝石衬底上加工的光子晶体结构可以提高Micro LED器件的表面出光效率,光功率平均值提升了16.36%,对Micro LED微显示阵列加工及微显示像素光提取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LED 微显示阵列 光子晶体结构 聚焦离子束(FIB) 出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态分解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3
作者 李开明 代肖楠 +2 位作者 张袁鹏 姚佳文 罗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62,共12页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 针对弹道目标平动导致微动特征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弹道目标微动回波建模的基础上,对目标的慢时间-距离像序列进行微多普勒(micro-Doppler, m-D)特征曲线分离;其次,将分离后的数据向量移位堆叠构建为增广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DMD;然后,利用分解后的模态幅值对各模态进行排序,结合损失函数等信息选取主要模态;同时,利用主要模态中的零频率模态完成弹道目标的平动补偿,从其他主要模态中提取出自旋频率和锥旋频率等微动特征信息;最后,对基于DMD的弹道目标平动补偿与微动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性能分析与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态分解 弹道目标 微多普勒 平动补偿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引线系统中旋转偏心检测与补偿方法
4
作者 王跃宗 曲道多 王盛逸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空心杯转子线圈的自动引线微操作系统中,线圈的几何中心很难与旋转台的回转中心重合,因此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偏心现象,进而导致线圈引线失败。为此,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线圈偏差的方法。从分析线圈偏心源出发,建立偏心数学模型,设计了... 在空心杯转子线圈的自动引线微操作系统中,线圈的几何中心很难与旋转台的回转中心重合,因此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偏心现象,进而导致线圈引线失败。为此,提出了一种检测和补偿线圈偏差的方法。从分析线圈偏心源出发,建立偏心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偏心模型与图像特征提取算法结合的偏差测量方法,并提出基于自动控制与补偿模型的校正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以及偏心补偿的有效性,基于均方根误差的评价,模型对于偏差预测以及特征提取算法均具有较高的精度,补偿后的最大残余误差小于4μm,平均补偿幅度约为98.6%,引线实验展示了所提方法的优良性能。提出的偏心检测补偿方法具有精度高、复杂度低、效率高、实时性,以及嵌入式等优点,且在微操作以及微装配领域具有更合适、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杯转子线圈 旋转偏心 模型 特征提取 微操作 微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抽采钻孔用高性能微泡沫钻孔冲洗液研制
5
作者 张学博 屈朕 +1 位作者 王攀 潘荣锟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4,共13页
针对传统的清水和无水冲洗液易导致钻孔变形和坍塌的问题,通过优选发泡剂、稳泡剂、膨润土和降滤失剂,构建一种微泡沫钻孔冲洗液体系,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建立松软煤层相似材料模型,开展抽采钻孔模拟实验,分析微泡沫钻孔冲洗液的护孔效... 针对传统的清水和无水冲洗液易导致钻孔变形和坍塌的问题,通过优选发泡剂、稳泡剂、膨润土和降滤失剂,构建一种微泡沫钻孔冲洗液体系,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建立松软煤层相似材料模型,开展抽采钻孔模拟实验,分析微泡沫钻孔冲洗液的护孔效果。研究表明:①微泡沫钻孔冲洗液体系黏度适中,流变性能良好,动塑比高,滤失量小,密度为0.38 g/cm^(3),半衰期超过90 h,具有较厚的水化膜,稳定性强,粒径大小呈现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158μm;②微泡沫钻孔冲洗液携岩能力约为清水的67倍;③煤层岩样在微泡沫钻孔冲洗液中的膨胀量为0.2 mm,滚动回收率为96.4%,表明微泡沫钻孔冲洗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能够维持瓦斯抽采钻孔的孔壁稳定性;④微泡沫钻孔冲洗液抗温性能良好,护孔效果好,能够有效阻止水分渗入煤层,防止抽采钻孔孔壁失稳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瓦斯抽采 微泡沫钻孔冲洗液 性能评价 护孔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区域特征和特征融合的微表情识别
6
作者 曹春萍 张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86-1992,共7页
微表情运动微弱、短暂和局部化的特点,使得难以从微表情视频序列中相关的局部区域中提取有效特征,进而导致准确识别微表情变得十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残差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出一种结合多区域特征提取模块(Multi-region Featur... 微表情运动微弱、短暂和局部化的特点,使得难以从微表情视频序列中相关的局部区域中提取有效特征,进而导致准确识别微表情变得十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残差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出一种结合多区域特征提取模块(Multi-region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MFEM)和多层特征融合模块(Multi-level Feature Fusion Module,MFFM)的微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对微表情视频序列采用欧拉视频放大算法实现运动增强得到灰度序列,并结合TV-L1光流法的光流序列作为输入.有效特征提取阶段中,利用MFEM模块提取多个相关的局部区域中的显著特征,增强网络提取有效特征的能力;通过MFFM模块减少信息丢失,产生更综合的特征,提高模型学习微表情特征的能力;然后进行时序建模并分类.在casme2和samm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4.959%、74.265%,UF1分别为0.855和0.604,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表情识别 残差网络 多区域特征提取 多层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条件下目标螺旋桨参数估计方法
7
作者 韩闯 冷冰 +1 位作者 兰朝凤 邢博闻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9-2162,共14页
螺旋桨广泛应用于各类航空与航海设备中,如无人机、直升机以及水下舰船,尤其在水下目标探测中,目标的螺旋桨能提供丰富的特征信息。螺旋桨的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频率能够反映其结构和动态行为,成为识别海洋目标的重要指标。准确识别水下... 螺旋桨广泛应用于各类航空与航海设备中,如无人机、直升机以及水下舰船,尤其在水下目标探测中,目标的螺旋桨能提供丰富的特征信息。螺旋桨的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频率能够反映其结构和动态行为,成为识别海洋目标的重要指标。准确识别水下目标螺旋桨的参数,如桨叶数目、桨叶长度以及转速等,对于目标的身份识别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水下探测环境复杂多变,杂波干扰成为常态,对微动特征精准提取构成了挑战,尤其是强杂波背景下,信号处理的难度显著增加。以水下目标螺旋桨参数识别为例,该文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螺旋桨参数估计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复数域变分模态分解(CVMD)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新方法。首先分析了螺旋桨回波信号的复杂特性,探讨了传统方法在噪声环境下的局限性。随后,引入CVMD算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和去噪处理,有效提高了信号的分离能力和抗噪声能力。通过时频分析获取目标闪烁参数,并将其作为先验信息对稀疏字典进行降维处理,降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运算量,提高了微动特征参数的估计精度,利用OMP算法,精确提取了螺旋桨的微多普勒特征,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最后,比较了CVMD-OMP方法与传统方法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展示了其在水下声学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潜力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 信号去噪 特征提取 复数域变分模态分解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CT扫描的砂砾岩孔隙结构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雯硕 梁利喜 +2 位作者 缑健儒 丁乙 刘向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9-1007,共9页
针对砂砾岩渗透性差、颗粒大小混杂、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利用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及三维重构技术对玛湖乌尔禾组砂砾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连通性展开研究,通过建立结合常规阈值分割与顶帽算法的孔隙结构提取方法,解决了微裂缝难... 针对砂砾岩渗透性差、颗粒大小混杂、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利用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及三维重构技术对玛湖乌尔禾组砂砾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及连通性展开研究,通过建立结合常规阈值分割与顶帽算法的孔隙结构提取方法,解决了微裂缝难以提取的难题。研究发现,乌尔禾组砂砾岩主要以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和微裂缝为主,三维结构以片状和孤立结构为主。砂砾岩样品等效半径小于30μm的孔隙虽然占比较高,但其对总孔隙体积的贡献却相对较低,而大于60μm的孔隙虽然较少,但其占据着总孔隙体积50%以上,为主要储集空间。实验样品以Ⅲ级连通域为主,有较好的连通性,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开采。强非均质砂砾岩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对深入了解砂砾岩孔隙结构特征、寻找和开发砂砾岩油气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CT 砂砾岩 乌尔禾组 微裂缝提取 孔隙结构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层次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武子轩 王烨 于洪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针对现有的特征提取方法忽略文本局部和全局联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层次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对不同尺度特征进行捕捉,更好地表示文本语义。其次,将层次特征嵌入文本表示中,得到具有标签... 针对现有的特征提取方法忽略文本局部和全局联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层次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对不同尺度特征进行捕捉,更好地表示文本语义。其次,将层次特征嵌入文本表示中,得到具有标签特征的文本语义表示。最后,在标签层次结构的指导下对输入文本构建正负样本,进行对比学习,提高分类效果。在WOS、RCV1-V2、NYT和AAPD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评价指标上表现出色,超过了其他主流模型。此外,针对层次分类提出层次Micro-F 1和层次Macro-F 1指标,并对模型效果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多标签文本分类 多尺度特征提取 对比学习 层次micro-F 1 层次Macro-F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萃取-解吸土壤中7种芳香族化合物
10
作者 李丙阳 王钊 +1 位作者 陈佳 邱洪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79,共8页
利用氧化石墨烯功能化修饰固相微萃取(GO@SPME)针,结合气相色谱(G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建立了检测土壤中7种挥发性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包括甲苯、氯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和萘)的快速萃取和解吸策略。考察了萃取液... 利用氧化石墨烯功能化修饰固相微萃取(GO@SPME)针,结合气相色谱(G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建立了检测土壤中7种挥发性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包括甲苯、氯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和萘)的快速萃取和解吸策略。考察了萃取液体积、搅拌速率、萃取温度、加盐量、解吸温度、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对目标物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在土壤样品中加入内标物质(氘代甲苯),经甲醇提取,顶空固相微萃取快速富集,再结合GC-FID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在15 s内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快速萃取与解吸(萃取时间12 s,解吸时间3 s)。土壤样品中7种挥发性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89,方法检出限(LOD,S/N=3)为1.71~11.60μg/g,定量下限(LOQ,S/N=10)为5.70~38.67μg/g;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60、120、180μg/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7.3%~1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成本较低,数据稳定可靠,适用于土壤样品中芳香族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氧化石墨烯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快速萃取-解吸策略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骨架的在线微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酚类化合物
11
作者 张成江 秦悦 +6 位作者 李玉凰 谭梦 雷佳红 蒋红 蒋欣庆 张艳飞 张浪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3-1690,共8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共价有机骨架(COF)在线微固相萃取(μ-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检测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以1,3,5-苯三甲酰肼(Bth)和1,3,5-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p)为有机单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Bth-Tp COF材料,其结构和形貌表征表明材料... 该文建立了一种共价有机骨架(COF)在线微固相萃取(μ-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检测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以1,3,5-苯三甲酰肼(Bth)和1,3,5-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p)为有机单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Bth-Tp COF材料,其结构和形貌表征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将Bth-Tp作为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5种酚类的分离富集,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考察了影响萃取性能的主要因素;与4种商业化材料相比,其萃取效果显著优于商用材料。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环境水样中5种酚类化合物进行检测。方法在0.50~20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检出限(S/N≥3)为0.10~2.00μg/L,饱和萃取容量为2.65~7.84μg。在3个浓度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2.5%~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7.0%。与传统的酚类化合物富集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在线微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酚类化合物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融合模型共轭涡旋光干涉微位移测量
12
作者 杨雪娇 刘吉 +6 位作者 武锦辉 袁涛 王仕杰 姬翔峰 于丽霞 张博洋 陈相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31-2341,共11页
针对涡旋光干涉微位移测量技术中传统干涉条纹位移反演算法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模型共轭涡旋光干涉微位移测量方法。采用集成FasterNet轻量化骨干网络与CARAFE动态上采样模块的YOLOv8s-Seg分割网络对干涉图像中的... 针对涡旋光干涉微位移测量技术中传统干涉条纹位移反演算法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模型共轭涡旋光干涉微位移测量方法。采用集成FasterNet轻量化骨干网络与CARAFE动态上采样模块的YOLOv8s-Seg分割网络对干涉图像中的花瓣区域进行精确分割,以抑制相位信息提取过程中背景噪声和光束畸变的干扰。设计14层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对花瓣区域进行多尺度分层特征提取,构建花瓣形态变化与旋转角度的精准映射关系,实现亚纳米级位移的高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0~500 nm标准位移内,花瓣区域分割的平均精度(mAP)达96.5%,整体位移测量精度优于0.94 nm,平均绝对误差为0.63 nm。通过独特的双网络协同架构,该方法增强了对条纹畸变和噪声的抗干扰性能,在微位移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位移测量 共轭涡旋光干涉 YOLOv8s-Seg分割网络 多尺度分层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湿地遥感分类和解译研究进展
13
作者 薛曌娜 王毅勇 +1 位作者 霍轩琳 余函菲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小微湿地是在自然界长期演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小型、微型湿地系统。相比较大面积湿地,小微湿地独特的自然属性及遥感数据的局限性,使得其在遥感信息提取和识别方面存在较多技术难点,因而长期被忽视。... 小微湿地是在自然界长期演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功能的小型、微型湿地系统。相比较大面积湿地,小微湿地独特的自然属性及遥感数据的局限性,使得其在遥感信息提取和识别方面存在较多技术难点,因而长期被忽视。随着可持续湿地保护与管理的不断发展,小微湿地的生态功能重要性变得不容忽视,逐渐受到生态学研究者更多的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小微湿地遥感解译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微湿地的分类体系、小微湿地遥感影像数据源、小微湿地信息提取方法,总结了小微湿地遥感解译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预测了新技术在小微湿地遥感解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遥感分类 遥感解译 信息提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材料在固相微萃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丙阳 陈佳 邱洪灯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10,共16页
固相微萃取(SPME)是样品前处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萃取剂是影响萃取效果的核心要素。骨架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可调的孔径,非常适合用作SPME纤维涂层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农业、法医鉴定、环境处理、分离分析以及... 固相微萃取(SPME)是样品前处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萃取剂是影响萃取效果的核心要素。骨架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可调的孔径,非常适合用作SPME纤维涂层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农业、法医鉴定、环境处理、分离分析以及催化传感等领域的样品前处理中。诸多研究表明,骨架材料与SPME的结合所带来的技术突破不仅局限于材料和方法本身,同时也有望在更多前沿新型的应用领域中大放异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骨架材料在固相微萃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阐明了SPME技术的原理支撑,再从应用性、多样性、创新性以及前瞻性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不同种类骨架材料在SPME技术中的应用,最后对这些工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材料 固相微萃取 纤维涂层 样品前处理 共价有机骨架 金属有机骨架 氢键有机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汽车零部件防伪特征提取算法自动匹配技术
15
作者 洪颖 杨博 +4 位作者 黄家才 江鹏飞 侯若涵 王金陵 方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158-8166,共9页
针对当前汽车零部件多特征提取智能溯源与真伪鉴别系统在提取多种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纹理(如连续型、非连续型等)特征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汽车零部件防伪特征提取算法自动匹配技术。该算法结合人工智能自... 针对当前汽车零部件多特征提取智能溯源与真伪鉴别系统在提取多种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纹理(如连续型、非连续型等)特征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汽车零部件防伪特征提取算法自动匹配技术。该算法结合人工智能自动匹配技术与微观视觉图像处理及神经网络混合算法,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防伪特征提取与识别。首先对采集的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微观视觉特征图像进行频域变换、滤波和降噪处理;然后根据二维频域特征判断纹理类型(包括连续型、非连续型和轮廓型);针对不同纹理类型,从算法库中选择适合的算法,提取并分析关键属性特征点。最后,构建深度学习框架,搭建汽车零部件微观视觉特征识别模型,并与先验特征库进行匹配,完成分类与真伪判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取并识别汽车零部件表面的防伪特征,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通过与先验特征库的匹配,算法能够准确区分真伪,提供可靠的防伪验证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多种汽车零部件材料表面纹理特征提取的复杂性,提升了防伪和溯源系统的准确性。基于微观视觉和神经网络的自动匹配技术显著增强了汽车零部件真伪鉴别的精确度,为汽车零部件的防伪提供了一种创新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微观图像处理 神经网络 自动匹配 微观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竹提取液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分析
16
作者 邢朝阳 詹晟 麻等俊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7-201,共5页
竹子深加工产业因在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快速发展。针对鲜竹提取液生产废水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COD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联用水解酸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两级生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 竹子深加工产业因在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快速发展。针对鲜竹提取液生产废水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COD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联用水解酸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两级生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产生的新生态Fe^(2+)可催化Fenton系统生成活性自由基,快速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使BOD_(5)/COD从0.18提升到0.37。废水预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MBBR两级生化系统,确保系统的抗冲击性。实际进水COD、BOD_(5)、NH_(3)-N分别为6112~6320、1090~1180、35~38 mg/L,出水COD、BOD_(5)、NH_(3)-N分别为78~91、21~23、2~3 mg/L,出水指标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直排要求。项目运行成本为4.27元/m^(3),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可为“双碳”经济相关产业发展背景的同类型废水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液 铁碳微电解 FENTON氧化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制方式对厚鳞柯风味成分与感官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罗玮倩 黄俊添 +2 位作者 廖宗浪 黄百祺 邹素娴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97-106,共10页
为扩大厚鳞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检测方法,探究不同熟制手段对厚鳞柯种仁... 为扩大厚鳞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检测方法,探究不同熟制手段对厚鳞柯种仁风味物质与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炒制、水煮和烘烤处理后,厚鳞柯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从17种分别增至最高种数23、30、26种,并新产生1-辛烯-3-醇、苯乙醛、乙酸龙脑酯、吡嗪类化合物等风味成分。相比起水煮,炒制和烘烤方式对焦香风味的增强更为明显,且炒制会在更短时间达到熟制极限。此外,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炒制和烘烤更适合作为厚鳞柯的熟制方式,熟制最佳时间分别为10和20 min。因此,熟制处理可进一步改善厚鳞柯的风味,为扩大厚鳞柯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电子舌 感官特性 厚鳞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平台的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18
作者 叶祥龙 张柯 +2 位作者 宋程程 尹湘凡 梁琴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针对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的问题,对调频连续波体制下的微动目标回波特性理论建模,根据实际场景设置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的仿真参数,通过模拟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旋翼无人机回波的过程对其回波微动特性仿真分... 针对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的问题,对调频连续波体制下的微动目标回波特性理论建模,根据实际场景设置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的仿真参数,通过模拟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旋翼无人机回波的过程对其回波微动特性仿真分析,并基于上述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算法框架,在基于DSP平台的该算法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中值滤波的谱峰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快速估算旋翼无人机最大微多普勒频率的方法估算其旋翼转速,同时提出一种无人机旋转轴数量估计方法,由于无人机旋转轴转速之间存在细微差异,并且频谱上的二次谐波放大了该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求取频谱上二次谐波数量的方法来估计旋转轴的数量。整个算法框架在DSP平台运行时间维持在20 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特性理论建模 回波微动特性仿真 微动特征提取算法框架 中值滤波 谱峰估计 旋转轴数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Zn^(2+)固载硅胶整体柱对8-羟基-2′-脱氧鸟苷固相微萃取性能研究
19
作者 彭传云 袁慕坤 +5 位作者 李舒琪 刘红燕 张少文 吴春来 赵丹 苗亚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6,共8页
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常用于评价个体DNA氧化损伤,是一个典型的生物标记物.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自组装技术分别将Cu^(2+)和Zn^(2+)固载到硅胶中,应用于复杂样品中痕量8-OHdG的固相微萃取(SPME).在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下,结合高效液... 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常用于评价个体DNA氧化损伤,是一个典型的生物标记物.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自组装技术分别将Cu^(2+)和Zn^(2+)固载到硅胶中,应用于复杂样品中痕量8-OHdG的固相微萃取(SPME).在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构建了尿样中8-OHdG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Cu^(2+)和Zn^(2+)固载硅胶整体柱对8-OHdG的富集倍数分别达到61.64和51.20,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新建立SPME-HPLC-UV分析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1~100和1.22~100 nmol·L^(-1),R^(2)>0.99,方法的检测限LODs(S/N=3)为0.31和0.42 nmol·L^(-1).3个浓度加标实验显示,基于Cu^(2+)固载硅胶整体柱建立的分析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1.5%和102.0%之间,日内和日间RSDs在2.7%至9.7%之间(n=3).说明构建的SPME-HPLC-UV分析方法可以灵敏、可靠、准确地检测实际尿样中的8-OH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固载硅胶整体柱 Zn^(2+)固载硅胶整体柱 溶胶-凝胶 固相微萃取 8-OH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CT的麦粒内害虫侵染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红涛 裴震宇 +3 位作者 张晓东 谭联 常艳 朱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80,共7页
准确检测粮粒内部早期虫害侵蚀,可提前判断储粮受侵染状况,对及时确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基于Micro-CT系统的麦粒内部早期侵染无损检测的方法。试验以显微CT投影数据的振荡幅度和灰度差来确定Micro-CT最佳参数组合... 准确检测粮粒内部早期虫害侵蚀,可提前判断储粮受侵染状况,对及时确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基于Micro-CT系统的麦粒内部早期侵染无损检测的方法。试验以显微CT投影数据的振荡幅度和灰度差来确定Micro-CT最佳参数组合。麦粒主要成分厚度1~6 mm变化时,距麦粒茸毛端基准面等距离处的灰度立方体的平均灰度值,会随着厚度的降低而增大。分析麦粒长轴朝向与旋转台面之间的夹角为0、45?、90?的麦粒平均灰度值,得麦粒平均灰度值由0时的80.406上升至90?时的88.544。用FDK算法(Feldkamp,Davis,Kress)重建试验中侵染粒的投影数据,统计得出米象横截面外观由单个圆形变成卵圆形再转变为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组合,米象与虫洞之间的空隙逐渐增大,虫洞从表皮侵蚀至麦粒腹沟再扩张至表皮附近。利用Mimics平台绘制的三维可视化数据可得,米象发育过程中米象外观由杆状变为椭球形再发育出各个器官,米象长度由卵期0.37~0.5 mm发育到成虫期2.7~4.3 mm,宽度由卵期0.26~0.3 mm发育到成虫期0.97~1.3mm,米象体积在蛹期达到最大,虫洞由表皮逐渐向麦粒中心延伸扩展并最终贯穿整个麦粒。结果表明,利用Micro-CT系统进行无损检测可准确表达各龄期侵染粒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过程,为麦粒内部害虫的早期自动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参数提取 昆虫防治 位置效应 侵染变化 micr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