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水蓄能耦合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及研究展望
1
作者 陈来军 王欣雨 +3 位作者 刘瀚琛 崔森 郑天文 梅生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47-4457,共11页
为满足“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需求,发展经济高效的储能技术势在必行,抽水蓄能耦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pumped hydro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PH-CAES)因其兼具抽水蓄能高效与压缩空气储能能量密度高、调节范围宽的优... 为满足“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需求,发展经济高效的储能技术势在必行,抽水蓄能耦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pumped hydro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PH-CAES)因其兼具抽水蓄能高效与压缩空气储能能量密度高、调节范围宽的优势而逐渐兴起。该文首先对PH-CAES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与其他大规模新型物理储能技术路线进行对比分析;其次,结合PH-CAES的技术特点,梳理总结了PH-CAES电站建库选址优化、水气共容舱可靠储气和液体活塞高效运行3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PH-CAES的未来发展趋势,从选址规划、流程优化和运行控制等方面梳理了建议关注的重点方向,以期为PH-CAES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抽水蓄能 选址规划 水气共容舱 液体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缓冲过程的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昊 张宇飞 +2 位作者 李瑞雄 孙昊 王焕然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8,共11页
为了确保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耦合缓冲罐的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方法,建立了耦合缓冲罐系统的动态热力学模型,并搭建实验平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揭示了缓冲罐内空气温度及压力的动态演化机理,探究了缓冲... 为了确保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耦合缓冲罐的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方法,建立了耦合缓冲罐系统的动态热力学模型,并搭建实验平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揭示了缓冲罐内空气温度及压力的动态演化机理,探究了缓冲罐设计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缓冲罐的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表现出较好的等温性能,循环过程中空气温度最大温差为30 K;耦合缓冲罐后,储能系统压缩机组的绝热效率提高8百分点;敏感性分析表明,储能功率的变化对储气室内空气热力学参数影响较小,缓冲罐体积随系统储能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储能规模的变化对储气室内空气热力学参数影响较小,储气室内空气温度变化呈周期性波动;为保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增大系统储能规模,缓冲罐体积会随之增加。研究为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连续、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塞 绝热-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缓冲罐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喷雾参数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珂 崔倩 何青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8-866,共9页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不需要对热量进行存储,系统结构简单、理论效率高,但是要实现等温压缩和膨胀是非常困难的。通过液体喷雾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温度的变化量,使压缩和膨胀过程更加接近等温过程。为此建立了基于液体喷雾的等温压缩...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不需要对热量进行存储,系统结构简单、理论效率高,但是要实现等温压缩和膨胀是非常困难的。通过液体喷雾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温度的变化量,使压缩和膨胀过程更加接近等温过程。为此建立了基于液体喷雾的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热力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液体喷雾参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液体喷雾技术可以显著地减小空气温度的变化量,压缩过程的温度变化量由49.58 K降低到9.85 K,膨胀过程的温度变化量由37 K降低到12.03 K;液体活塞内的能量损失由14.32%降低到4.43%;系统的循环效率由62.11%提高到76.60%,储能密度由1.857 MJ/m^(3)提高到3.473 MJ/m^(3)。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等温压缩 液体活塞 液体喷雾 热力学特性 循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多级活塞筒偏心弹射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宋士泽 姜毅 +1 位作者 赵远扬 沈博晗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5,共9页
液体推进剂晃动会改变火箭质心并对贮箱产生动态载荷,不利于发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液体火箭多级活塞筒偏心弹射过程中的姿态偏移与液体晃动耦合问题,运用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FEM-SPH),建立了液体火箭及其发射系统流固耦... 液体推进剂晃动会改变火箭质心并对贮箱产生动态载荷,不利于发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液体火箭多级活塞筒偏心弹射过程中的姿态偏移与液体晃动耦合问题,运用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FEM-SPH),建立了液体火箭及其发射系统流固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了液体火箭多级活塞筒偏心弹射全过程,探究了液体火箭适配器数量及空间分布对火箭初始扰动、火箭贮箱受力及适配器自身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火箭偏心弹射诱使火箭偏航角偏移,弹射过程火箭氧化剂贮箱所受的侧向晃动载荷高于同级燃料贮箱,位于火箭上部的第一道适配器受力变化更显著。适配器上疏下密分布时火箭偏航角和适配器受力变化最大,适配器上密下疏分布时各贮箱受到晃动力峰值最大。适配器由四道增至六道可使火箭弹射偏航角减小26.9%,各贮箱所受侧向晃动力峰值平均降低24.1%,第一道适配器受力变化量减小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 多级活塞筒弹射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适配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密封结构及泄漏量计算
5
作者 王硕琨 杜文海 +1 位作者 巩宁峰 聂连升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6,共5页
活塞密封作为超高压液驱压缩机的重要结构,对压缩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对某320 MPa液驱活塞压缩机低压级活塞重新设计为液体密封结构,并校核其强度。根据Navier-Stokes方程推导密封液体在活塞两端密封处的泄漏量及流速计算公式,并代入32... 活塞密封作为超高压液驱压缩机的重要结构,对压缩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对某320 MPa液驱活塞压缩机低压级活塞重新设计为液体密封结构,并校核其强度。根据Navier-Stokes方程推导密封液体在活塞两端密封处的泄漏量及流速计算公式,并代入320 MPa压缩机低压级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内油液流动方向为气缸方向,总流量为4.7×10^(-7)m^(3),周期内最大流速为0.15 m/s,验证了所设计的液封结构从强度和泄漏量上满足工程要求,为超高压液驱活塞压缩机的密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压缩机 液封活塞 强度校核 超高压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同步润滑高水基柱塞泵及其系统建模与特性研究
6
作者 姜浩 余浪 李永康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1-389,共9页
扩大高水基柱塞泵转速范围利于煤矿综采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宽幅智能化调控。针对传统低压润滑条件下由关键摩擦副润滑不足导致的高水基柱塞泵转速受限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阶梯形柱塞、满足高转速运行的高水基柱塞泵结构及其同步润滑方法... 扩大高水基柱塞泵转速范围利于煤矿综采工作面供液系统的宽幅智能化调控。针对传统低压润滑条件下由关键摩擦副润滑不足导致的高水基柱塞泵转速受限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阶梯形柱塞、满足高转速运行的高水基柱塞泵结构及其同步润滑方法。为深入了解其系统特性与摩擦副同步润滑效果,构建基于AMESim/Simulink的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对润滑腔与工作腔压力动态耦合、阀芯启闭特性,以及反映同步润滑条件下摩擦副润滑效果的滑靴副油膜特性开展研究。进一步,讨论泵转速对其影响。最后,通过样机试验测试高水基柱塞泵在高转速工况下的流量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同步润滑方法可使柱塞泵润滑腔在柱塞排液阶段同步产生随转速升高而压力增大的润滑油。随着泵转速的增大,滑靴副膜厚下降,但静压作用时间延长会引起泄漏量增大。在500~2000 r/min转速范围内滑靴的油膜厚度介于8.1~17.5μm,满足流体润滑需求;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500 r/min和1500 r/min时,实测流量脉动小于数值计算结果,柱塞泵的模拟与试验平均输出流量偏差分别约为7.8%和8.1%,流量脉动随着转速增大而增大,新型高水基柱塞泵可满足高速工况运转需求;同时,相对于柱塞运动,柱塞工作腔与润滑腔压力的建立,以及吸、排液阀的启闭均会产生滞后,且随着泵转速的增加更为明显,从而影响系统容积效率与流量脉动率。研究结果验证了新型同步润滑高水基柱塞泵应用于高转速工况的可行性,同时指出了部分不足及其产生原因,为新型同步润滑柱塞泵的后续改进和优化奠定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基介质 径向柱塞泵 同步润滑 阶梯柱塞 滑靴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何青 时金凤 贾明祥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8,共9页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的大型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以及关键设备与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现状;对液体活塞、水泵和水轮机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归纳和说明...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的大型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以及关键设备与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现状;对液体活塞、水泵和水轮机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归纳和说明;分析了现有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对系统中液体活塞技术以及水泵和水轮机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已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动力设备的选用以及示范项目的推进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 液体活塞 水泵 水轮机 可逆式水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稳定双罐式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过程热力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宇飞 金鹏 +4 位作者 王海洋 李向东 王焕然 席光 李瑞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共12页
为确保双罐式液体活塞膨胀过程的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运行方式。该运行方式下,膨胀阶段完成后液体活塞进入膨胀后的吸气阶段,实现罐体水位的下降,从而保证了循环稳定性。通过建立相关的热力学模型,探究了... 为确保双罐式液体活塞膨胀过程的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运行方式。该运行方式下,膨胀阶段完成后液体活塞进入膨胀后的吸气阶段,实现罐体水位的下降,从而保证了循环稳定性。通过建立相关的热力学模型,探究了高压空气在近等温膨胀过程中的热力性能变化特性,并揭示了不同运行特征下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的释能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该运行方式使系统在第二次循环后进入稳定循环阶段;系统呈现出较好的等温性能,当膨胀比为5时,循环过程中空气最低温度达到282.3 K;空气与液滴换热占比随喷嘴数量的变化较为显著,喷嘴数量由2增加至18时,空气与液滴换热占比由20.2%增加至72.8%;在单个循环周期时长为4 800 s时,液体活塞膨胀释能效率和液体活塞膨胀释能量提升率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6%和18.1%;液体活塞运行条件不同情况下,最佳喷淋时刻的无量纲压力存在差异。该研究为提高双罐式液体活塞近等温膨胀过程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塞 近等温膨胀 热力性能 喷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条件下金属颗粒对气液两相流动与混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余波 邓晰文 +1 位作者 雷基林 肖杰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机活塞腔的换热性能,通过加入金属颗粒来提升振荡状态下的两相混合程度。采用振荡流动试验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金属颗粒在振荡状态下的运动学特性和两相振荡流动特性,进一步讨论转速、充液率对金属颗粒运动... 为进一步提升柴油机活塞腔的换热性能,通过加入金属颗粒来提升振荡状态下的两相混合程度。采用振荡流动试验方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金属颗粒在振荡状态下的运动学特性和两相振荡流动特性,进一步讨论转速、充液率对金属颗粒运动和最大气泡直径和混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是影响气液两相流振荡流动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转速的增加,金属颗粒到达方腔上壁面时间缩短,瞬时速度增大,相对于270 r/min,330 r/min冲击上壁面的平均速度变化率增加133%,冲击壁面的强度增加。相对于25%充液率,75%充液率的金属颗粒冲击上壁面的最大瞬时速度降低68%,充液率过高,降低颗粒冲击上壁面强度。50%充液率左右和高转速条件下,颗粒冲击壁面强度降低,但气液两相流混合程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内冷油腔 气液两相流 可视化 金属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油参数对离子液体氢气压缩机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漪 郭怡 +1 位作者 唐宇明 曹峻豪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8,共9页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建立了离子液体压缩机的能耗分析模型,分析了离子液体压缩机中的能量转化机制,将整个系统的能量损耗分为液压损耗、油缸损耗和气缸损耗,再进一步根据损耗发生部件和原因细分为溢油损耗、补油损耗、管... 为了研究离子液体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建立了离子液体压缩机的能耗分析模型,分析了离子液体压缩机中的能量转化机制,将整个系统的能量损耗分为液压损耗、油缸损耗和气缸损耗,再进一步根据损耗发生部件和原因细分为溢油损耗、补油损耗、管道损耗、缓冲损耗、摩擦损耗、进气阀损耗、排气阀损耗和换热节能等7个部分,对单级离子液体压缩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所有压损中,溢油损耗、补油损耗、缓冲损耗是最主要的3个部分,通过调节补油压力和补油泵流量可改变这3个损耗的大小并影响压缩机的绝热效率;补油压力的变化主要影响溢油损耗值,当补油压力从1 MPa增大到6 MPa,溢油损耗增大了20.6%,绝热效率降低了10.57%;补油泵流量变化主要影响补油损耗值,当补油泵流量从20 L/min增大到120 L/min,补油损耗增大了35.8%,绝热效率降低了21.84%。研究可为离子液体氢气压缩机的高效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压缩机 能量分析 自由活塞 绝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液耦合作用的柱塞泵三角槽空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伟 夏士奇 +2 位作者 孙成杰 杨斌 王成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柱塞泵在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空化现象,建立了液压油黏度计算方程。方程在考虑黏温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了气液耦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柱塞泵结构特点,建立了柱塞泵内部流体域仿真模型,并通过压力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柱塞泵在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空化现象,建立了液压油黏度计算方程。方程在考虑黏温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了气液耦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柱塞泵结构特点,建立了柱塞泵内部流体域仿真模型,并通过压力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探究了三角槽宽度角和深度角结构参数对柱塞泵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在出口压力均值上的对比误差小于4%,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柱塞泵工作实况;考虑气液耦合作用的黏度模型在配流盘内、外死点处均存在黏度下降;三角槽宽度角和深度角的增加均导致气体体积分数下降,有利于抑制空化现象,且内死点空化现象较外死点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空化 黏度 气液耦合 三角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孔道内液柱活塞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一卉 丁信伟 +1 位作者 姜海峰 张立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3-887,共5页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是利用正位移原理工作的流体能量回收装置,核心部件是沿周向开有轴向贯通孔道的转子,其通过转子孔道内形成的液柱活塞传递能量并控制掺混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孔道内流体质量传递模型,说明了...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是利用正位移原理工作的流体能量回收装置,核心部件是沿周向开有轴向贯通孔道的转子,其通过转子孔道内形成的液柱活塞传递能量并控制掺混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孔道内流体质量传递模型,说明了液柱活塞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影响液柱活塞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系统流量和转子转速对液柱活塞形成和运动规律有较大影响,液柱活塞能够根据流量变化和转子转速进行自适应调节,因此能够稳定地在孔道内往复移动以保证获得最大的容积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柱活塞 旋转式压力能交换器 掺混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双作用热声发动机结构参数不一致性对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爽 张丽敏 罗二仓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2,共8页
针对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结构参数不一致性对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讨论了回热器长度、液体活塞摩擦阻力以及液体活塞质量不对称的情况下,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仅改变一个基本单元的一... 针对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结构参数不一致性对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讨论了回热器长度、液体活塞摩擦阻力以及液体活塞质量不对称的情况下,系统热声转换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仅改变一个基本单元的一个特定的结构参数时,整个气-液双作用行波热声发动机性能参数均发生改变,并且表现出不对称性。系统结构参数的不一致性对体积流率、压力振幅、相位以及气体温度的沿程分布均有明显影响。回热器产生的净声功率受结构参数不对称性影响显著,甚至可能出现某一基本单元回热器不产生声功率或消耗声功率的情况,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热声发动机 双作用 液体活塞 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的压力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珂 雷田 +2 位作者 林小钢 金滔 张玙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46,共5页
采用气液耦合振动是提升热声发动机系统压力振幅以及降低谐振频率的有效方式。根据热声理论,对气液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系统进行了模拟,重点讨论了平均工作压力对压力振幅、压比和谐振频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热声板叠产生声功率以... 采用气液耦合振动是提升热声发动机系统压力振幅以及降低谐振频率的有效方式。根据热声理论,对气液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系统进行了模拟,重点讨论了平均工作压力对压力振幅、压比和谐振频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热声板叠产生声功率以及各部件消耗声功率随平均工作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实验,以验证模拟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模拟计算和实验数据均表明,增大平均工作压力可显著提升系统压力振幅,这对于利用其驱动后续负载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气液耦合振动 液体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何青 王珂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共9页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应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配置灵活、效率高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给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应用先进的储能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配置灵活、效率高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介绍了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及其等温控制技术,分析了现有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情况,重点分析比较了抽水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地面综合储能技术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等温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尚待研究以及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等温压缩空气储能 热力学循环 控温技术 液体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近等温压缩空气耦合储能过程热压匹配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文 令兰宁 +4 位作者 李瑞雄 王海洋 陶瑞 金鹏 王焕然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25-3434,共10页
利用液体活塞机构强化储能过程压缩空气与环境的热量传递,可以有效降低压缩热耗散,提升储能过程电能向空气压力势能的转换效率。考虑到绝热压缩与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优势,本工作将近等温压缩与绝热压缩方式进行合理融合提出了复合压... 利用液体活塞机构强化储能过程压缩空气与环境的热量传递,可以有效降低压缩热耗散,提升储能过程电能向空气压力势能的转换效率。考虑到绝热压缩与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优势,本工作将近等温压缩与绝热压缩方式进行合理融合提出了复合压缩空气储能,通过建立不同压缩空气方式的热力计算模型,深入分析了绝热压缩与近等温压缩耦合作用下的高效储能特征,澄清了近等温压缩对储能系统高效运行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压缩空气储能过程的㶲效率高于传统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同时,近等温压缩空气对复合压缩空气储能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即变压排气液体活塞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㶲效率比恒压排气高3%,且变排气压工况下能够更好适应储气室内压力的变化,弱化储气室充气过程的温度效应;近等温压缩空气过程增加喷淋能够使㶲效率提升3.3%,且不同时段喷淋对液体活塞近等温压缩空气效能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塞 复合压缩 空气储能 喷淋 恒压与变压排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活塞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传昌 陆宏圻 廖定佳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气液活赛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用于输送有毒、高温或放射性液体。装置在运行时,气液活塞筒内的气液交界面必须稳定在活塞筒内,形成稳定的脉冲运动,才能保证装置正常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影响气液活塞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稳定性的... 气液活赛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用于输送有毒、高温或放射性液体。装置在运行时,气液活塞筒内的气液交界面必须稳定在活塞筒内,形成稳定的脉冲运动,才能保证装置正常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影响气液活塞式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基础上,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导出了装置稳定性的基本方程组以及简化方程组。通过试验对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活塞 脉冲液体射流泵 装置稳定性 脉冲时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能供暖系统及其新型压缩机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国勋 留沧海 +1 位作者 张健平 刘丽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7-60,共4页
针对目前燃煤锅炉供暖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风能供暖的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储能实例进行了阐述;考虑到风能的不稳定,提出了利用高压压缩空气进行储能并对储能容积进行了计算。针对目前柱塞式压缩机效率低的问题,对液... 针对目前燃煤锅炉供暖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风能供暖的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储能实例进行了阐述;考虑到风能的不稳定,提出了利用高压压缩空气进行储能并对储能容积进行了计算。针对目前柱塞式压缩机效率低的问题,对液体活塞式压缩机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集成创新,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及热能再利用的压缩机,并对该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该新型压缩机具有较高的效率。用FLUENT软件对该压缩机进行了仿真,说明了该压缩机可以实现近似的定温压缩过程。利用该新型压缩机,能有效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和系统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供暖系统 液体活塞式压缩机 定温压缩 压缩空气储能 效率 高效换热 热能再利用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汽车液压减振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戎红俊 彭宇明 +2 位作者 李国华 杨明亮 黄海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7-181,共5页
以某国产液压减振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建立减振器AMESim一维仿真模型,仿真得到其不同速度下的阻尼特性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表明用AMESim所建立的一维仿真模型真实可靠,... 以某国产液压减振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建立减振器AMESim一维仿真模型,仿真得到其不同速度下的阻尼特性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表明用AMESim所建立的一维仿真模型真实可靠,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最后,基于该仿真模型研究常通孔节流面积、复原孔节流面积、阀片刚度、开阀压力和活塞缝隙等几个关键设计参数对减振器动态特性的影响情况,仿真模型能够指导实际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的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IM 汽车 减振器 常通节流孔 活塞缝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鑫鑫 彭枧明 +1 位作者 孙铭泽 吴冬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4-541,共8页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室测试,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角速度以及活塞外表面螺旋槽螺距与半径等参数对射流式冲击器前后腔之间泄漏...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室测试,对SC-86H型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活塞与缸体密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角速度以及活塞外表面螺旋槽螺距与半径等参数对射流式冲击器前后腔之间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密封段长度、环状间隙尺寸、角速度以及活塞表面螺旋槽螺距均对射流式液动冲击器性能影响较小;活塞运动速度与泄漏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活塞螺旋槽半径的增大,泄漏量会明显增大。活塞回程与冲程初期阶段,活塞运动速度较小,活塞处瞬时泄漏量占进入缸体前后腔流体流量的比例较大,使活塞无法快速加速运动,尤其是当活塞杆直径较大时,回程阶段泄漏量对活塞运动的影响更显著,导致冲击器工作性能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高能射流式液动冲击器 活塞 缸体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