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解广义互补问题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1
作者 于冬梅 刘大熠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1326,共16页
该文提出求解广义互补问题的Levenberg-Marquardt型方法.首先,结合一类互补函数,将广义互补问题等价重构为非线性方程组,进而提出一类带有线搜索的自适应修正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其次,在适当的条件下分析了算法的收敛... 该文提出求解广义互补问题的Levenberg-Marquardt型方法.首先,结合一类互补函数,将广义互补问题等价重构为非线性方程组,进而提出一类带有线搜索的自适应修正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其次,在适当的条件下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互补问题 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 线搜索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静态地层温度反演方法
2
作者 黄亚 万扶桑 +2 位作者 王中鹏 王磐 朱昱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6-402,共7页
静态地层温度(static formation temperature,SFT)是表征地热及油气储层热状态的重要参数,是储层特性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的关键.传统获取SFT的方法多依赖现场长期测试或物理模拟,不仅周期长,成本高,且在数据不完整或受扰动条件下预测精... 静态地层温度(static formation temperature,SFT)是表征地热及油气储层热状态的重要参数,是储层特性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的关键.传统获取SFT的方法多依赖现场长期测试或物理模拟,不仅周期长,成本高,且在数据不完整或受扰动条件下预测精度有限.为提升SFT的预测效率与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非线性拟合方法,结合Horner-LIU method(HLM)模型构建SFT预测公式,并利用LM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选取6组来自地热井与油井的实际井底温度(bottom hole temperature,BHT)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M算法拟合HLM模型的新方法在仅有少量BHT数据点(如前3~5个数据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高精度反演预测.所有数据集的预测偏差百分比均小于3.5%,回归系数均大于0.987,模型拟合效果优良且稳定性强.同时,通过泰尔不等系数(Theil inequality coefficient,TIC)对预测精度进行进一步评估,所有样本TIC值均低于3%,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工程 Horner-LIU method模型 井底温度 静态地层温度 关井时间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非单调自适应加速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3
作者 曹名圆 李蓉 +1 位作者 闫雪丽 黄庆道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6,共9页
提出一种新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非单调自适应加速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该算法使用一种新的自适应函数更新Levenberg-Marquardt参数,这种Levenberg-Marquardt参数的更新方式可提高过于成功的迭代中模型与目标函数的一致性,从而加快... 提出一种新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非单调自适应加速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该算法使用一种新的自适应函数更新Levenberg-Marquardt参数,这种Levenberg-Marquardt参数的更新方式可提高过于成功的迭代中模型与目标函数的一致性,从而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数值计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函数 非单调技术 加速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图像拼接 被引量:23
4
作者 伏燕军 杨坤涛 +1 位作者 邹文栋 何兴道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8,共3页
Levenberg-Marquardt(简称LM)算法是高斯一牛顿法和梯度下降法的结合,既有高斯牛顿法的快速收敛性,也有梯度下降法的全局搜索特性。将LM算法应用于图像拼接过程中变换矩阵的参数自动优化中,通过对多个对应点的自动优化后,可以较快得到... Levenberg-Marquardt(简称LM)算法是高斯一牛顿法和梯度下降法的结合,既有高斯牛顿法的快速收敛性,也有梯度下降法的全局搜索特性。将LM算法应用于图像拼接过程中变换矩阵的参数自动优化中,通过对多个对应点的自动优化后,可以较快得到变换矩阵,从而实现图像拼接。在LM算法中,以对应点距离的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给出此方法详细的实现过程与结果。与以灰度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相比,避免了提前采用插值算法,从而求得的M变换矩阵更精确。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图像拼接的精度高,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参数优化 变换矩阵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在测风激光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小林 孙东松 +5 位作者 钟志庆 王邦新 夏海云 董晶晶 沈法华 刘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0-504,共5页
分析了直接探测测风激光雷达中的Fabry-Perot标准具透过率的非线性理论模型。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优化估值,获得测量数据的最佳拟合曲线。数值计算表明,pseudo-Voigt函数能快速且很好地近... 分析了直接探测测风激光雷达中的Fabry-Perot标准具透过率的非线性理论模型。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优化估值,获得测量数据的最佳拟合曲线。数值计算表明,pseudo-Voigt函数能快速且很好地近似计算Voigt线形。对于Fabry-Perot标准具的宽带光透过率频谱响应曲线,可以采用Voigt函数拟合,也可以采用pseudo-Voigt函数拟合;当透过率频谱响应曲线用于风速反演时,若采用pseudo-Voigt函数拟合会造成低于1 m/s的测速偏差,因此必须采用Voigt函数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FABRY-PEROT标准具 Lorentz函数 Voigt函数 pseudo-Voigt函数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和广义S–变换的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的故障检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林海 许俊杰 +1 位作者 刘伟宁 蔡伯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2-1617,1622,共7页
本文利用传输线理论分析了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对轨道电路短路电流幅度包络的影响,提出了短路电流幅度包络的回归模型,并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根据机车信号的工作原理,将对短路电流幅... 本文利用传输线理论分析了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对轨道电路短路电流幅度包络的影响,提出了短路电流幅度包络的回归模型,并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根据机车信号的工作原理,将对短路电流幅度包络的检测转换为对机车信号感应电压幅度包络的检测.在利用L-M算法进行分段指数拟合以去除信号的衰减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广义S变换(GST)得到信号的瞬时频率变化,最终根据短路电流幅度包络的回归模型,对瞬时频率变化结果进行判决,得到发生故障电容的具体位置.实验表明,GST具有较高的时–频分辨率,可以此对故障电容进行准确定位.由于该方法的检测数据全部来自于机车信号的日常运用,使得利用本文方法可大大缩短补偿电容的检测间隔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目前检测方法在检测的及时性、成本和影响铁路运输等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广义S变换 莱文伯格–马夸特算法 短路电流 补偿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顿法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比较及在介损角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志钮 冯国义 +1 位作者 律方成 赵丽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9,共5页
首先分析了牛顿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原理,给出了它们在介损角测量中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仿真信号的计算结果表明,电压和电流信号都能准确获得时这两种算法均能有效计算介损角,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关键词 介损角 高阶正弦拟合算法 牛顿法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线性热变形补偿系数矩阵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俞慈君 宋凯 +3 位作者 李江雄 金涨军 樊新田 章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6-1064,共9页
根据增强参考系统点(ERS点)热变形的线性特点,建立ERS点线性热变形模型,利用线性热变形补偿系数矩阵对ERS点热变形进行补偿.提出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线性热变形补偿系数矩阵优化方法,构建多组补偿后的ERS理论值与测... 根据增强参考系统点(ERS点)热变形的线性特点,建立ERS点线性热变形模型,利用线性热变形补偿系数矩阵对ERS点热变形进行补偿.提出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线性热变形补偿系数矩阵优化方法,构建多组补偿后的ERS理论值与测量值之间最小加权距离误差函数的优化模型,采用LM算法求解.以壁板工装为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在多优化参数、多数据量情况下,优化时间在可以接受的工程应用范围内.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地减小了转站误差,修正转站参数,得到的单位温度下的热变形系数矩阵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 转站误差 激光跟踪仪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线性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辨识算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晓冬 马光 +2 位作者 刘倩 李泓锦 张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3-1268,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辨识算法对输出误差系统的参数进行辨识。运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解决高斯牛顿法无法求逆的问题。一般算法中采用系统输出代替未知变量,但是系统输出中带有测量噪声会影响系统辨识算法的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 提出一种新的辨识算法对输出误差系统的参数进行辨识。运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解决高斯牛顿法无法求逆的问题。一般算法中采用系统输出代替未知变量,但是系统输出中带有测量噪声会影响系统辨识算法的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辅助模型思想,建立辅助模型,用辅助模型输出代替系统中的未知变量。带有固定遗忘因子的辨识算法,收敛速度较慢,预测精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基于预测误差的可变遗忘因子,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算法的预测精度。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误差系统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辅助模型 可变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enberg-Marquardt神经网络在煤矿作业人员人因可靠性评价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峤 邓贵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430,共7页
依据人因可靠性原理、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煤矿生产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观测可靠度的概念,确立了一系列便于统计和赋值的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针对人因失误事件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以及数据的不完整性,利用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自... 依据人因可靠性原理、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煤矿生产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观测可靠度的概念,确立了一系列便于统计和赋值的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针对人因失误事件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以及数据的不完整性,利用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自学习性和自适应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矿作业人员人因可靠性评价模型.运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克服了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提高了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对于岗位工龄短或有效记录不足的煤矿作业人员,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人因可靠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矿作业人员人因可靠性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 神经网络 煤矿作业人员 人因可靠性 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 MATLAB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一种新解释 被引量:69
11
作者 张鸿燕 耿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5-8,共4页
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方法关系密切,标度总体最小二乘(Scaled Total Least Square,STLS)是最小二乘,数据最小二乘(Data Least Square,DLS)与总体最小二乘(Total Least Square,TLS)的统一与推广,但是... 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方法关系密切,标度总体最小二乘(Scaled Total Least Square,STLS)是最小二乘,数据最小二乘(Data Least Square,DLS)与总体最小二乘(Total Least Square,TLS)的统一与推广,但是它与LM算法的关系尚不清楚。给出了一种求STLS解的算法及其子空间解释与拓扑解释,利用矩阵分解揭示了LM算法与STLS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阻尼因子使得LS解转变为STLS解;噪声子空间的剔除与系数矩阵条件数的控制保证了LM算法的稳健性与收敛速度;STLS的鲁棒性保障了LM算法处理过参数化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度总体最小二乘 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嘉立 柳益君 +1 位作者 蔡秋茹 吴访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本文提出将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前向多层神经网络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方法通过利用二阶导数信息,可以提高收敛速度和增强网络的泛化性能。以麦秆增强复合板材为例,建立成型温度、成型压力、纤维含量和保温时间四个... 本文提出将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前向多层神经网络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方法通过利用二阶导数信息,可以提高收敛速度和增强网络的泛化性能。以麦秆增强复合板材为例,建立成型温度、成型压力、纤维含量和保温时间四个影响因子到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的非线性映射。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在预测力学性能中效果较好。最后利用该模型优化模压成型的工艺参数,找出最佳工艺参数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麦夸特算法 预测模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在应力测量中子衍射峰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龙 陈东风 +3 位作者 韩松柏 李峻宏 高建波 刘蕴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8-471,共4页
为满足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残余应力谱仪准确、快速数据处理的需求,将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应用于应力测量中子衍射峰位。本文详细描述了用于峰形拟合的目标函数,基于LM算法的衍射峰位计算流程以及相应Labview程序的实现,... 为满足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残余应力谱仪准确、快速数据处理的需求,将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应用于应力测量中子衍射峰位。本文详细描述了用于峰形拟合的目标函数,基于LM算法的衍射峰位计算流程以及相应Labview程序的实现,并利用该程序拟合一系列衍射峰。结果表明,该程序能准确、快速地计算衍射峰位,可用于高精度大批量的中子残余应力谱仪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衍射峰位 峰形拟合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中子残余应力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杨树枝干建模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春华 李萍萍 朱咏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2-276,271,共6页
采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杨树枝干模型进行参数拟合。为实现杨树动态三维可视化,采用实地测量法获得不同林龄杨树胸径,根据杨树胸径随林龄生长变化趋势选择胸径生长模型函数,采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其进行参... 采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杨树枝干模型进行参数拟合。为实现杨树动态三维可视化,采用实地测量法获得不同林龄杨树胸径,根据杨树胸径随林龄生长变化趋势选择胸径生长模型函数,采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其进行参数拟合。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不同枝与主干之间的关系,根据趋势曲线选择主枝随轮枝深度变化的关系函数,利用类心形曲线方程建立主枝长度与轮枝深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拟合。经实验数据分析,拟合算法与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对杨树枝干生长进行模拟,并利用OpenGL软件将动态模拟方程进行三维可视化,可视化效果图能真实地反映杨树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三维可视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和曲线正交拟合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占峰 王健 李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49,共6页
为了由测量点识别既有线路中的缓和曲线参数,研究了基于参数方程的缓和曲线正交拟合迭代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特征值分析,阐明了由于病态性的存在,在迭代过程中,常规的Gauss-Newton(GN)算法会发散.其次,提出了双目标优化模型,将GN算法与... 为了由测量点识别既有线路中的缓和曲线参数,研究了基于参数方程的缓和曲线正交拟合迭代优化方法.首先,通过特征值分析,阐明了由于病态性的存在,在迭代过程中,常规的Gauss-Newton(GN)算法会发散.其次,提出了双目标优化模型,将GN算法与最速下降法结合,确定了正交拟合缓和曲线的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同时提出了在寻优过程中,评估当前迭代位置距离最优位置的远近来动态设置LM参数.最后以一段缓和曲线的实测点为例,随机取样了5000例初值,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比了GN算法和LM算法拟合缓合曲线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GN算法拟合缓合曲线不收敛;对于不同的初始值,LM算法都收敛到相同的最优值,体现了LM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LM算法的迭代次数最少为5次,最大为50次,平均为16.8次,迭代次数和初值与最优值位置的远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和曲线拟合 正交最小二乘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Gauss-Newton算法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填埋场中降解产热参数反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珣 施建勇 +3 位作者 章涛 舒实 李玉萍 雷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1-518,共8页
填埋场中垃圾降解产热参数是研究填埋场温度变化及热资源利用的基础。基于室内试验得到的峰值产热模型、填埋场中热传导理论以及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提出了填埋场中降解产热参数的反演分析方法。结合填埋场实际工况,建立了填... 填埋场中垃圾降解产热参数是研究填埋场温度变化及热资源利用的基础。基于室内试验得到的峰值产热模型、填埋场中热传导理论以及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提出了填埋场中降解产热参数的反演分析方法。结合填埋场实际工况,建立了填埋场热传导一维模型并得到了温度的解析解。基于某一深度的温度数据,采用LM算法反演得到了填埋场的降解产热参数,采用反演得到的降解产热参数可以计算填埋场任意深度的温度。基于产热参数可以计算得到填埋场的峰值产热速率、峰值产热时间和总产热量。以中国无锡桃花山填埋场和美国密歇根填埋场为例,分别反演得到了降解产热参数,采用反演得到的降解产热参数计算反演点之外测点的温度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反演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对比发现,与实际填埋场相比,室内试验的降解产热峰值更大,且峰值时间更短。与密歇根填埋场相比,无锡桃花山填埋场的前期产热速率更大,到达降解产热峰值的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反演 热传导 产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地磁矢量校准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忠国 许丙琳 +3 位作者 高久翔 李婷 张金生 席晓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4-1210,共7页
三轴磁传感器误差校准的椭球拟合方法通常要先求得椭球参数,再通过矩阵分解才能得到误差校准参数,这将导致误差校准参数存在无穷多解。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地磁矢量校准方法。首先使用质子... 三轴磁传感器误差校准的椭球拟合方法通常要先求得椭球参数,再通过矩阵分解才能得到误差校准参数,这将导致误差校准参数存在无穷多解。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地磁矢量校准方法。首先使用质子磁传感器提供地磁场真值,利用改进的LM算法直接求解三轴磁传感器误差校准参数,然后利用加速度计测量恒定重力场作为辅助信息校准三轴磁传感器和加速度计坐标系之间的非对准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使得三轴磁传感器测量地磁总场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两个数量级,测量地磁分量的均方根误差减小一个数量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三轴磁传感器测量精度,最终获得加速度计坐标系下的高精度地磁场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磁传感器 矢量校准 非线性最小二乘 改进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鞍结分岔点快速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立亨 董树锋 +2 位作者 唐坤杰 毛航银 宋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52-2358,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该文提出了2种鞍结分岔点快速求取算法,分别采用二分搜索和抛物线近似来进行计算。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在潮流方程的不可行域也能求得最小二乘解的特性,二分搜索算法利用解得的最小二乘值... 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该文提出了2种鞍结分岔点快速求取算法,分别采用二分搜索和抛物线近似来进行计算。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在潮流方程的不可行域也能求得最小二乘解的特性,二分搜索算法利用解得的最小二乘值判断此算点是否处于潮流不可行域,通过二分搜索来快速逼近鞍结分岔点。抛物线近似算法对不可行域的最小二乘值-负荷裕度曲线进行抛物线近似,曲线的零点即为所求的鞍结分岔点。多个经典算例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连续潮流算法,二分搜索算法在保证计算准确地同时可以大幅度提升计算效率。而抛物线近似算法牺牲了一定的计算精度,在二分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并且得益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强鲁棒性,2种算法即使在面对大型病态算例时也可以收敛,保证了计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鞍结分岔点 负荷裕度 二分搜索 抛物线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改进Preisach模型磁特性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24
19
作者 黄雷 包广清 陈俊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006-6014,共9页
由于磁测量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磁滞建模所依赖的材料特性大数据库不够完备,因此一种抛开磁滞微观物理本质的唯象建模研究引起了关注。文中首先在Preisach模型的基础上,采用cosh分布函数,为兼顾磁滞功能和数值实现效率,引入Everett函... 由于磁测量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磁滞建模所依赖的材料特性大数据库不够完备,因此一种抛开磁滞微观物理本质的唯象建模研究引起了关注。文中首先在Preisach模型的基础上,采用cosh分布函数,为兼顾磁滞功能和数值实现效率,引入Everett函数建立磁滞特性解析表达式。然后将磁滞模型分析结果与电机常用硅钢片50WW600材料测量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做为适应度函数,通过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辨识Preisach模型参数。最后将不同工况下磁滞回线实际测量值与磁滞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文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电机电器的有限元精细分析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滞特性 PREISACH模型 分布函数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大规模系统无功补偿决策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燕思旻 沈沉 王雅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864-4872,5110,共9页
针对大规模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无功补偿选点和定容方法,在提高全网有功承载能力的同时改善关键节点的抗负荷扰动能力。首先设计了兼顾灵敏度和电压稳定裕度的节点薄弱性指标,用以识别电压薄弱环节;然后建立了计及电压稳定性的无功优化模... 针对大规模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无功补偿选点和定容方法,在提高全网有功承载能力的同时改善关键节点的抗负荷扰动能力。首先设计了兼顾灵敏度和电压稳定裕度的节点薄弱性指标,用以识别电压薄弱环节;然后建立了计及电压稳定性的无功优化模型;最后采用改进的自适应LM算法加以求解。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具有良好的寻优能力和计算性能。通过在标准系统和实际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验证了算法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性 薄弱环节 稳定裕度 无功补偿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