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洋文 周倩 +2 位作者 杜拾平 程军勇 张荣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1.71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叶片氮、磷、钾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11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46 kg/株;影响土壤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33 kg/株+过磷酸钙1.28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土壤酶活性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22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树高和茎粗增长量与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效氮、磷、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上,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影响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施肥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薄壳山核桃 生长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氮添加对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叶片磷组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赵莹 刘志 +2 位作者 王东男 任浩 谷加存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0,共11页
【目的】探究长期氮(N)添加对植物叶片磷(P)组分重吸收的影响,以深入理解N沉降对树木生理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20年N添加试验平台,对两树种... 【目的】探究长期氮(N)添加对植物叶片磷(P)组分重吸收的影响,以深入理解N沉降对树木生理及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20年N添加试验平台,对两树种叶片全P和P组分含量的变化开展研究,分析长期N添加对叶片全P和P组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结果】(1)长期N添加使兴安落叶松叶片残余P含量显著降低23.66%,水曲柳显著降低24.47%(p<0.05)。N添加处理下,兴安落叶松叶片残余P和无机P含量显著高于水曲柳(p<0.05)。(2)长期N添加显著影响了两树种的P重吸收特征。在全P水平上,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的重吸收率分别提高18.08%和14.31%。在组分水平上,兴安落叶松表现出显著的重吸收率变化:叶脂质P重吸收率显著降低27.62%,而代谢P、核酸P和无机P重吸收率分别提高6.82%-11.68%(p<0.05);相比之下,水曲柳仅叶片代谢P重吸收率显著降低(p<0.05)。重吸收度比较发现,兴安落叶松衰老叶中叶脂质P重吸收度大幅下降89.70%,而代谢P和无机P重吸收度分别提高25.22%和28.89%(p<0.05);水曲柳则仅无机P重吸收度显著提高28.89%(p<0.05)。(3)两树种在P组分与重吸收特征的关联性上表现出差异:兴安落叶松主要体现为P组分含量与其重吸收率的相关性,而水曲柳则表现为P组分含量与重吸收度的相关性。长期N添加下,兴安落叶松的叶代谢P、核酸P和无机P含量与重吸收率呈显著正相关,而水曲柳的叶片全P、残余P和脂质P含量与重吸收度显著正相关,且长期N添加导致水曲柳叶片代谢P、核酸P和无机P含量与其重吸收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长期N添加显著降低了两树种叶片残余P含量。兴安落叶松表现出叶脂质P的重吸收率和重吸收度显著降低,而代谢P等组分的重吸收率和重吸收度显著提高;水曲柳则表现为代谢P重吸收率降低和无机P重吸收度显著提高。这些差异反映了两树种对N添加的不同P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氮添加 叶片磷组分 养分重吸收 磷重吸收率 磷重吸收度 兴安落叶松 水曲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后时间对大兴安岭越橘叶、枝、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蔡慧颖 宋宇轩 +2 位作者 陆磊琴 何永琴 孙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8-78,共11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大兴安岭地区选择4个不同火烧后恢复时间的重度火烧迹地及1个未火烧区域,以主要灌木植物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为研究对象,测定越橘叶片(当年生叶、多年生叶)、枝条(当年生枝、多年生枝)、细根(吸收根...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大兴安岭地区选择4个不同火烧后恢复时间的重度火烧迹地及1个未火烧区域,以主要灌木植物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为研究对象,测定越橘叶片(当年生叶、多年生叶)、枝条(当年生枝、多年生枝)、细根(吸收根、运输根)的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土壤化学属性、胞外酶活性,分析越橘不同功能型叶、枝、根化学计量特征随火后时间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土壤属性及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火后越橘不同器官C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枝、根,N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根、枝,P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枝、叶、根。在火后2 a,当年生叶的N质量分数升高,P质量分数降低,之后,两者逐渐恢复。多年生叶N质量分数在火后2 a无变化,随后逐渐降低。P质量分数则相对稳定。火后多年生枝的C质量分数升高,不同火后时间对当年生枝的C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不同枝龄枝条的N质量分数均随火后时间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质量分数则相对稳定。吸收根及运输根的N质量分数随火后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而P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土壤属性及胞外酶对不同功能型器官的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存在差异。相比多年生叶,当年生叶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C获取酶(β-1,4-葡萄糖苷酶,BG)、N获取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更敏感。当年生枝的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土壤属性(P质量分数、w(C)∶w(N)、w(N)∶w(P))变化的影响,而多年生枝则受土壤C获取酶的影响。吸收根的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土壤N质量分数的影响,而运输根则受土壤属性及胞外酶活性的共同影响。不同火后时间对越橘叶、枝、根的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叶龄 枝龄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梗绞股蓝叶片和根系养分含量对土壤养分及细根形态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凤园 李豆豆 +3 位作者 文定梅 甘家霞 郭宝林 孙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目的】明确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规律,为长梗绞股蓝在不同生境(土壤、海拔)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助力长梗绞股蓝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提升。【方法】采用3个... 【目的】明确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规律,为长梗绞股蓝在不同生境(土壤、海拔)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助力长梗绞股蓝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提升。【方法】采用3个种源的长梗绞股蓝(陕西八道、四川平武、甘肃康县)作为试验材料,于海拔510 m和1150 m分别种植。在生长季末,采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长梗绞股蓝叶片、细根养分含量及细根形态特性(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直径)。【结果】随海拔升高,土壤水解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在高海拔下,长梗绞股蓝叶片N、P含量较高,而叶片K含量较低;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同元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对叶片多种养分影响显著。长梗绞股蓝细根C、P含量在不同海拔间无明显差异,在低海拔下不同种源细根K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土壤养分对细根K含量影响极显著。长梗绞股蓝的细根主要分布在10 cm土层,在0~10 cm土层长梗绞股蓝根长度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2%,根表面积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0%;叶片C含量、细根K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叶片P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长梗绞股蓝田间管理中可重点关注栽培地土壤P、K元素的利用情况,同时保证长梗绞股蓝生长环境资源分配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绞股蓝 叶片养分 细根养分 土壤养分 细根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对鄂西柑橘果实膨大期和转色增糖期叶片养分、酶活性及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5
作者 钟韵 黄志坤 +4 位作者 朱士江 郝琨 朱子荣 张威 陈洪德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9,共12页
[目的]探究调亏灌溉对鄂西柑橘果实膨大期(Ⅲ)和转色增糖期(Ⅳ)叶片养分(氮、磷、钾)、酶活性(SOD、POD、CAT)及根区土壤养分(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方法]选择鄂西6 a生“爱媛28”为研究对象,以充分灌水为对照(CK:Ⅲ期和Ⅳ... [目的]探究调亏灌溉对鄂西柑橘果实膨大期(Ⅲ)和转色增糖期(Ⅳ)叶片养分(氮、磷、钾)、酶活性(SOD、POD、CAT)及根区土壤养分(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方法]选择鄂西6 a生“爱媛28”为研究对象,以充分灌水为对照(CK:Ⅲ期和Ⅳ期的日灌水量分别为4.0、2.5 L),在Ⅲ期Ⅳ期各设置4个亏水处理,即轻度亏水(LD:70%CK)、中度亏水(MD1:55%CK)、偏重度亏水(MD2:40%CK)和重度亏水(SD:30%CK),探究柑橘叶片养分、酶活性及根区土壤养分在不同生育期受水分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 1)IV-MD1处理显著促进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的提升,其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增加8.05%、2.13%和12.42%,且该处理叶片养分的增长速率与积累量均达到最大。2)Ⅲ-MD1处理有效增强柑橘树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其中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增强,分别提升63.3%和104.5%。3)Ⅲ-MD1处理显著提高上、中层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其质量分数分别提升74.54%、17.61%和73.53%、43.58%;Ⅳ-MD1处理显著优化土壤养分的纵向分布,减少养分淋溶损失,其上、中层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上升59.23%和51.67%。4)典型性相关分析揭示土壤与叶片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叶片磷素和钾素均与土壤速效钾呈正相关,而与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及叶片氮素呈负相关。[结论]Ⅳ-MD1处理有利于土壤和叶片养分积累及保护酶更好发挥作用,是鄂西柑橘种植较适宜的滴灌节水管理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柑橘灌溉制度和提高柑橘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调亏灌溉 叶片养分 叶片保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降低晋北草地建群种赖草叶片钾重吸收效率
6
作者 高阳阳 林茂 +5 位作者 梁雯君 郝杰 刁华杰 王常慧 苏原 董宽虎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6-812,共7页
养分重吸收是植物重要的养分保存策略,然而氮添加对植物钾重吸收效率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以晋北赖草草地为研究对象,依托2017年建立的不同水平氮添加实验平台,测定建群种赖草叶片和茎秆的钾含量,计算钾重吸收效率,探究氮添加对钾重... 养分重吸收是植物重要的养分保存策略,然而氮添加对植物钾重吸收效率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以晋北赖草草地为研究对象,依托2017年建立的不同水平氮添加实验平台,测定建群种赖草叶片和茎秆的钾含量,计算钾重吸收效率,探究氮添加对钾重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赖草叶片和茎秆钾含量均随氮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氮添加显著降低赖草叶片钾重吸收效率,而对茎秆钾重吸收效率无影响。叶片钾重吸收效率与成熟和衰老叶片钾浓度负相关,而茎秆钾重吸收效率与成熟茎秆钾浓度正相关与衰老茎秆钾浓度负相关。植物钾含量和钾重吸收效率与土壤速效钾无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氮添加对植物钾浓度的影响因器官差异而不同,氮添加会降低植物钾的内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输入 养分重吸收 叶片 茎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比施肥对紫椴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姜芙蓉 杨立学 +1 位作者 宋欣程 申方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目的]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探究配比施肥对紫椴生长、光合、叶片养分含量以及叶片解剖性状的影响,为紫椴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7年生的紫椴为试验材料,采用N、P、K3因素... [目的]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探究配比施肥对紫椴生长、光合、叶片养分含量以及叶片解剖性状的影响,为紫椴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7年生的紫椴为试验材料,采用N、P、K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_(9) (3~4),设置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分别为T1 (N_(1)P_(1)K_(1))、T2 (N_(1)P_(2)K_(2))、T3 (N_(1)P_(3)K_(3))、T4 (N_(2)P_(1)K_(2))、T5 (N_(2)P_(2)K_(3))、T6 (N_(2)P_(3)K_(1))、T7 (N_(3)P_(1)K_(3))、T8 (N_(3)P_(2)K_(1))、T9 (N_(3)P_(3)K_(2)),共9个处理并设对照CK,测定叶片养分含量、气体交换参数、解剖性状以及树高、地径增长量等指标。[结果]1)合理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紫椴树高和地径增长量(P<0.05),其中均以T5处理的紫椴树高、地径增长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155.86%和115.92%。2)不同配比施肥处理紫椴叶片全N和全P含量无显著变化,叶片N含量和P含量分别在T1和T2最高,但叶片N:K值显著提升(P<0.05),叶片全K含量和K:P值显著降低,钾含量在T9最低,低于CK32.5%。3)不同配比施肥处理紫椴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与CK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净光合速率在T4下最大,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T5下达到最大,胞间CO_(2)浓度在T3下表现最佳。4)配比施肥对紫椴叶片结构及组织厚度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对叶片组织紧密度无显著影响。其中,栅海比均高于CK,处理T5的栅海比表现最好,相较于CK提高了65.96%。叶片组织疏松度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范围为0.29~0.42;各处理叶片组织紧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范围为0.31~0.49。[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提高紫椴的光合能力和养分积累能力,促进紫椴的生长。综合来看,本试验中T4的处理效果最好,即: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施肥量分别为28.3、42.9、10.8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配比施肥 生长量 叶片养分 光合特性 叶片解剖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营养与重金属生态风险的栾树和金叶白蜡污泥产品施用阈值研究
8
作者 朱坤 彭祚登 +2 位作者 赵云 孙振军 刘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9-799,共11页
【目的】北京山区面积大,有巨大的消纳污泥产品的潜力。我们研究了污泥产品对石质山地景观生态林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金叶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叶片中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适宜的施用量,为提高景... 【目的】北京山区面积大,有巨大的消纳污泥产品的潜力。我们研究了污泥产品对石质山地景观生态林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金叶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叶片中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适宜的施用量,为提高景观生态林生长质量、防范可能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原位试验于2023年7月在北京市石质山地新造林地区开展,设置5个污泥产品施用量水平,分别为0、16、32、48、64 kg/株,依次记为CK、T1、T2、T3、T4,于2024年5月采集叶片样本,分析叶片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及重金属含量,采用隶属函数−熵权法综合计算两种彩叶树的适宜污泥产品施用量。【结果】栾树和金叶白蜡4个污泥产品处理的叶片N含量均显著高于CK,随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N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T3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4.253、28.810 g/kg,而叶片P、K含量却无明显变化规律。栾树和金叶白蜡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大致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CK或与CK无显著差异,T3处理下栾树和T2处理下金叶白蜡叶片脯氨酸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CK的2.50和4.62倍。随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栾树叶片Zn、Pb、Ni含量均有增加趋势,但与CK无显著差异,而Cu含量在T1、T2和T4处理下显著高于CK;金叶白蜡叶片的Cu、Zn、Pb、Ni含量均在T2处理下最低,Hg含量在T2处理下却是最高,其中Cu和Ni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b、Hg含量变化趋势与其相反,Zn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综合评价得出栾树叶片在T3处理下综合得分值最大(0.553),各项监测性状指标值较为均衡;金叶白蜡叶片在T2处理下综合得分值最大(0.620)。【结论】施用污泥产品没有造成栾树和金叶白蜡叶片重金属的积累,也没有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树种叶片的营养状况。综合考虑两树种叶片的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确定栾树和金叶白蜡的污泥产品最适施用量分别为48和32 kg/株,在该施用量下,两树种生长状况最佳,且重金属污染风险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产品 栾树 金叶白蜡 叶片 营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茎叶粉对赣南藏香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粪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熊平文 徐川辉 +9 位作者 艾高祥 季华员 胡艳 陈将 宋琼莉 宋文静 韦启鹏 陈小连 邹志恒 陈和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90-3304,共15页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GBSLM)对赣南藏香猪初产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粪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初产妊娠赣南藏香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GBSLM)对赣南藏香猪初产母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粪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初产妊娠赣南藏香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T1和T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和20%GBSLM的试验饲粮。试验自妊娠第70天开始至分娩后第28天结束。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在母猪妊娠第105天,T1和T2组的总能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1组的粗脂肪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2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在母猪分娩后第15天,T2组的总能、干物质、粗脂肪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CON组相比,T1和T2组母猪妊娠第105天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3)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螺旋菌门是3个组共有的优势菌门。T1和T2组母猪妊娠第105天的粪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CON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T2组母猪分娩后第15天粪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链球菌属、狭义梭菌属1和土芽孢杆菌属是3个组共有的优势菌属。T1和T2组母猪妊娠第105天的粪中UCG-005菌属、理研菌科RC9肠道群属和普雷沃氏菌科_NK3B31群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可提高母猪总能、干物质、粗脂肪、磷和粗灰分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TP含量,调节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在本试验条件下,金荞麦茎叶粉可运用到赣南藏香母猪饲粮中,添加量以10%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茎叶粉 赣南藏香母猪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粪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陕西延安苹果产区土壤养分与叶片养分状况分析
10
作者 张香竹 付锦涛 +1 位作者 邢英英 王秀康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23-27,36,共6页
分析黄土高原陕西省延安市苹果园土壤养分与叶片养分丰缺状况,对指导该区果园合理施肥,提高苹果产量与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洛川县、富县、延长县3个苹果产区为研究对象,于果实膨大期,分别采集苹果园0~20、20~40、40~60、60~8... 分析黄土高原陕西省延安市苹果园土壤养分与叶片养分丰缺状况,对指导该区果园合理施肥,提高苹果产量与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洛川县、富县、延长县3个苹果产区为研究对象,于果实膨大期,分别采集苹果园0~20、20~40、40~60、60~80 cm土层土壤和叶片样品,分析各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丰缺状况。结果表明,在垂直水平上,3个苹果产区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3个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丰富,其中洛川县含量最高,富县含量较低;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均缺乏;速效钾含量偏高,富县含量较高,延长县含量最低。叶片养分状况为:全氮含量丰富,延长县含量最高,洛川县含量最低;全磷含量均缺乏;全钾含量处于适中。建议在后期追肥时,增加施肥深度,增施磷肥和氮肥,适当增施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苹果园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丰缺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1
作者 李怿慧 朱文琰 +2 位作者 杜晓军 刘龙昌 王宇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79,共11页
叶片功能性状响应环境产生的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河南省20个草地样点(按照土壤类型合并为5个地区)进行调查取样,测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叶片碳、氮、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等8种叶... 叶片功能性状响应环境产生的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河南省20个草地样点(按照土壤类型合并为5个地区)进行调查取样,测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叶片碳、氮、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等8种叶片功能性状,结合土壤养分、土壤水热条件及气候因子,探索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信阳平原地区的狗牙根叶片养分与叶干物质含量(0.215 g·kg^(-1))显著高于驻马店地区(0.045 g·kg^(-1))、南阳地区(0.057 g·kg^(-1))、信阳洼地地区(0.093 g·kg^(-1))及豫西地区(0.132 g·kg^(-1))(P<0.05)。2)狗牙根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片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磷含量与叶片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3)土壤磷含量、土壤水分、土壤pH及气候因子(年均温、年均降水量)能够解释73.6%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随环境的变化,其中土壤磷含量的载荷相对最大。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由土壤磷含量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叶片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15种常见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12
作者 刁克强 李佳琦 +6 位作者 李晗 郭翠华 姜慧新 贾涛 邢世帅 张连玉 张崇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6-32,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山东省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树叶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采集山东省境内15种常见新鲜树叶,测定初水分及鲜样基础和干物质基础(绝干基础)两种状态下的常规营养成分,计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评定15种树叶... 研究旨在探讨山东省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树叶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采集山东省境内15种常见新鲜树叶,测定初水分及鲜样基础和干物质基础(绝干基础)两种状态下的常规营养成分,计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评定15种树叶的营养品质。结果发现:①15种树叶初水分为46.41%~72.62%。②干物质基础测定的树叶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鲜样基础,两种测定基础下,15种树叶根据各营养成分所得的排序也存在较大差异。③鲜样基础下,15种树叶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半纤维素(HCEL)、纤维素(CEL)、无氮浸出物(NFE)、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平均值分别为36.47%、3.86%、5.09%、2.36%、5.99%、14.44%、8.64%、5.08%、5.09%、3.44%、19.18%、10.73%;干物质基础下,15种树叶的DM、Ash、CP、EE、CF、NDF、ADF、ADL、HCEL、CEL、NFE、NFC平均值分别为100.00%、10.91%、14.32%、6.47%、16.09%、39.35%、23.42%、13.85%、15.93%、9.47%、52.21%、28.95%。④不同树叶GI2001值优劣排序为桑叶、杏树叶、桃树叶、苹果叶、板栗叶、构树叶、银杏叶、梨树叶、竹叶、国槐叶、杨树叶、柳树叶、柿子叶、松针和法桐叶,其中以桑叶、杏树叶、桃树叶、苹果叶、板栗叶、构树叶6种树叶的GI2001值较高。综上,干物质基础下测定的树叶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鲜样基础,两种测定基础下,15种树叶根据各营养成分所得的排序也存在较大差异;树叶类饲料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高的CP、EE和NFC,并含有较低的NDF和ADF;从GI2001上看,桑叶、杏树叶、桃树叶、苹果叶、板栗叶、构树叶等6种树叶的营养品质较高,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建议生产中重视树叶类饲料在鲜样基础状态下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叶类饲料 常规营养成分 饲料分级指数 营养价值评定 非常规饲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不同形式蔗叶添加物对云南红壤及甘蔗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郭家文 刘凯 +3 位作者 刘高源 高欣欣 杨昆 潘波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0-1110,共11页
连续耕作导致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下降,添加外源物提升土壤肥力成为研究焦点。然而,目前对于不同形式蔗叶添加物如何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甘蔗生长的机制尚未被充分探究。通过桶栽模拟试验,探究蔗叶生物炭、蔗叶灰和粉碎蔗叶处理对云南红... 连续耕作导致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下降,添加外源物提升土壤肥力成为研究焦点。然而,目前对于不同形式蔗叶添加物如何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甘蔗生长的机制尚未被充分探究。通过桶栽模拟试验,探究蔗叶生物炭、蔗叶灰和粉碎蔗叶处理对云南红壤基础养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组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甘蔗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蔗叶生物炭在提升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组分方面表现最优异,粉碎蔗叶次之。这归因于它们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但粉碎蔗叶处理中的营养成分由于缺乏保护而不能被固存。2)3种处理均未显著促进甘蔗产量提升,但甘蔗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SPAD)和甘蔗锤度显著增加,尤其是生物炭对二者的提高效果最显著,说明蔗叶生物炭在提升甘蔗品质的应用上更有优势。3)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的SPAD与土壤中碳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但与TP和pH表现较弱的负相关,这表明对蔗田土壤改良时应尽量增加富含碳氮的物质,但需注意磷的施用量,且要关注土壤酸碱度的变化。综上所述,蔗叶生物炭在改良土壤和提升甘蔗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同时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生物炭与蔗叶同施可能获得更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叶利用 土壤养分 溶解性有机碳氮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丰产性文冠果品种叶片营养成分和叶茶适制性
14
作者 张文秀 柴春山 +3 位作者 张洋东 张德 薛睿 吴国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9,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丰产性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叶片营养成分差异并对其叶茶适制性进行评价,为茶用型文冠果良种选育和制茶工艺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和辽宁省等4个省级行政区引进目前生产上推... 【目的】分析不同丰产性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叶片营养成分差异并对其叶茶适制性进行评价,为茶用型文冠果良种选育和制茶工艺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和辽宁省等4个省级行政区引进目前生产上推广种植较多的10个丰产性文冠果品种,在田间嫁接管护1年后,于2024年4月采集嫩叶,测定其蛋白质、总灰分、脂肪、总多酚、可溶性糖、水浸出物、总生物碱和儿茶素类含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营养成分间的差异显著性,采用聚类分析对各品种进行归类,并基于绿茶产品国家相关标准,探讨其制茶适制性。【结果】文冠果叶片中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39.02%),总灰分(6.02%)和水浸出物(46.16%)的质量分数符合绿茶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与绿茶相比,总多酚(6.36%)和总生物碱质量分数(0.24%)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7.25%)高,脂肪质量分数(2.08%)与绿茶接近。文冠果叶片中儿茶素类平均质量分数低(0.053%),蒙冠1号儿茶素类质量分数(0.099%)最高。【结论】文冠果叶茶具有高营养,低碱、低多酚,滋味醇和不苦涩,适饮性强的特点。从营养成分来看,其作为茶叶原料使用具有安全性和开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叶片 营养成分 儿茶素类 叶茶适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城区26个落叶阔叶树种秋叶颜色及其养分指示意义
15
作者 相淑洁 王兴昌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目的]探讨衰老叶颜色及其养分的指示作用,旨在丰富景观色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法]以地处哈尔滨的东北林业大学主校区26个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衰老叶颜色指数和养分的关系,记录落叶物候,采集衰老叶并测定其颜色指数和氮浓度,评... [目的]探讨衰老叶颜色及其养分的指示作用,旨在丰富景观色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法]以地处哈尔滨的东北林业大学主校区26个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衰老叶颜色指数和养分的关系,记录落叶物候,采集衰老叶并测定其颜色指数和氮浓度,评价彩叶植物资源。[结果]衰老叶为红紫色的树种叶变色至凋落结束日的时间显著长于其他颜色树种,红叶树种观赏期较长;衰老叶越红的树种相对红度指数越高、相对绿度指数和绿红植被指数越低;衰老叶N含量为5.38~20.39 mg·g^(-1),仅2个树种完全重吸收。衰老叶N含量与各颜色指数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衰老叶N含量分别与比值绿度指数和相对红度指数呈显著正、负相关(R^(2)=0.31)。衰老叶颜色越红,养分浓度越低,绿色衰老叶的N含量是红叶的2.3倍。[结论]衰老叶变色具有一定的养分指示作用,秋叶变色是养分保守策略的体现;应用观赏期长和观赏价值较高的红叶树种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化景观,丰富景观色彩,提高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叶 彩叶树种 颜色指数 养分重吸收度 衰老叶N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的化学计量特征
16
作者 葛艳灵 田沁瑞 +3 位作者 林峰 高雅洁 王安宁 陈立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9-91,共13页
为揭示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间化学计量特征的耦合关系及其对养分循环的调控作用,以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油松×刺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深度... 为揭示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间化学计量特征的耦合关系及其对养分循环的调控作用,以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油松×刺槐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深度(h)为0<h≤60 cm土壤和微生物系统中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重点分析纯林及混交林中各组分间的养分循环及耦合机制。结果表明:油松×刺槐混交林展现出显著的养分协同效应,其叶片C质量分数较刺槐纯林显著提高了22.41%。维持较高N、P质量分数的三种林分的土壤及微生物生物量C、N、P质量分数均呈随土层加深显著降低的垂直分异规律。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叶片及土壤w(C)∶w(N)、w(C)∶w(P)由高到低依次为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其中,油松×刺槐混交林及油松纯林的凋落物w(C)∶w(N)及w(C)∶w(P)均显著高于刺槐纯林,说明混交林及油松纯林林下凋落物分解速率较低,更有利于养分储存。三种林分叶片w(N)∶w(P)均大于16.00,说明该地区人工林生长均受P的限制。Person相关性分析及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PLS-PM)证实,叶片、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各组分间化学计量比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养分变化具有高度耦合性。油松×刺槐混交林通过凋落物分解,驱动土壤与微生物互作,实现磷活化与氮保留的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凋落物、土壤、微生物 生态化学计量 养分循环 人工林 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基土壤修复肥对烤烟生长、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7
作者 李小龙 林郑希 +3 位作者 刘光亮 陈爱国 刘高峰 谢海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18-23,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福建邵武烟区的烟叶质量,以‘翠碧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以移栽前土壤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用量的高碳基土壤修复肥(0、225、450、675和900kg/hm^(2),分别对应T_(0)、T_(1)、T_(2)、T_(3)和T_(4))对烤烟株高等农艺... 为进一步提高福建邵武烟区的烟叶质量,以‘翠碧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以移栽前土壤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用量的高碳基土壤修复肥(0、225、450、675和900kg/hm^(2),分别对应T_(0)、T_(1)、T_(2)、T_(3)和T_(4))对烤烟株高等农艺性状、赤星病等病害发生情况、土壤pH等土壤化学指标和总糖等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方面,高碳基土壤修复肥能促进上部叶的开片。病害发生方面,施用该肥料对烟草花叶病和青枯病的发生无影响。烟叶化学成分方面,施用该肥料可改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有效提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土壤化学指标方面,随着该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和全钾较T0增量呈下降趋势,有机碳和有机质增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速效钾较CK增量呈下降趋势,有机碳和有机质增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碱解氮增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上,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高碳基土壤修复肥有利于邵武烟区烟叶生长,其中上部烟叶质量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基土壤修复肥 烤烟 生长发育 土壤养分 烤后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重庆江津地区九叶青花椒种植园土壤性状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赵尚远 孔发明 +9 位作者 张浩然 彭清 李志琦 王帅 赵敬坤 白子龙 杨林 江浩立 石孝均 王洁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60,共11页
【目的】解决重庆江津地区九叶青花椒因施氮不合理导致的土壤性状恶化及果实产量、品质受限问题,探索适宜施氮水平,优化施肥策略,推动当地花椒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重庆市江津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以8年生九叶青花椒Zanthoxylum ar... 【目的】解决重庆江津地区九叶青花椒因施氮不合理导致的土壤性状恶化及果实产量、品质受限问题,探索适宜施氮水平,优化施肥策略,推动当地花椒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重庆市江津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以8年生九叶青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 var.novemfolius为试材,设置5个施氮水平N0、N1、N2、N3、N4(N含量分别为0、135、180、225、270 g/株)。在果实成熟期,对九叶青花椒产量进行测定,并采集土壤及树体的枝条、叶片和果实,分析干物质质量、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和品质,计算土壤质量指数。通过冗余分析识别与产量、品质相关的关键因子,并利用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探讨施氮量与树体养分、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九叶青花椒树体干物质和养分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施氮不足(N1)和过量(N3、N4)都显著降低了树体干物质和养分含量,分别平均下降13.21%和15.60%。施氮量增加时,土壤碱解氮质量比上升,而土壤pH值、有机质及交换性钙、交换性镁质量比显著下降。土壤质量指数在N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0.65)。花椒的产量和品质指标随施氮量增加先升后降,在N2处理下最佳,较施氮不足(N1)和过量(N3、N4)分别平均提高39.61%和31.79%,品质综合值分别平均提高148.28%和107.03%。冗余分析显示,产量、品质与土壤质量指数、叶片氮质量比、叶片钙质量比、枝条镁质量比显著相关。PLS-PM分析表明,施氮通过影响土壤性状(路径系数0.74)增强了叶片、枝条和果实的养分吸收,最终影响产量与品质。【结论】适宜施氮能改善土壤性状,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推荐8年生九叶青花椒最佳施氮量为180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青花椒 施氮水平 养分吸收 产量与品质 土壤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煌芒烂心病发病区域土壤和叶片养分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彭杨 刘荣 康专苗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9-13,共5页
为探索芒果烂心病果园养分供需关系,试验选用贵州鲁容金煌芒烂心病发生的果园,开展土壤和叶片养分评价,并对土壤和叶片矿质养分和微量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芒果园发病区土壤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中氮含量偏低,全磷和... 为探索芒果烂心病果园养分供需关系,试验选用贵州鲁容金煌芒烂心病发生的果园,开展土壤和叶片养分评价,并对土壤和叶片矿质养分和微量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芒果园发病区土壤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中氮含量偏低,全磷和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中等;芒果园土壤中有效铁、锰含量较丰富,有效铜、锌含量属于中上等水平,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中有效硼相对缺乏,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整体偏高;芒果园发病区芒果植株叶片全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变异系数较小,在6.53%~18.93%之间;发病区芒果植株叶片微量矿质元素变异系数在4.91%~15.02%之间。叶片中钾和锰含量受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小,其他矿质养分元素和微量元素受土壤养分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煌芒 烂心病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区优势灌木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20
作者 赵文君 吴鹏 +3 位作者 崔迎春 周华 刘娜 杨永艳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探讨喀斯特典型灌木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养分的适应策略,有助于理解灌木种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策略,对深入探索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茂兰喀斯特灌木常见种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 longipes)和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探讨喀斯特典型灌木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养分的适应策略,有助于理解灌木种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策略,对深入探索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茂兰喀斯特灌木常见种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 longipes)和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其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养分含量等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土壤养分等指标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灌木种圆果化香树和香叶树叶功能性状变异性均以叶钾含量(LK)变化幅度最大(67.84%),LA变化幅度居中,叶有机碳(LSOC)含量变化幅度最小(6.17%);植物叶功能性状间有一定相关性,LA与L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氮(LN)与叶磷(L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N与LK、L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AD表明,土壤养分对圆果化香树和香叶树解释度分别为50.47%和40.92%。其中SOC、TP是影响喀斯特典型灌木叶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土壤因子。表明喀斯特灌木可通过一定的叶性状变异来适应外部环境,通过调整LA、LK、LN等来增强自身防御与养分存储能力,土壤养分是喀斯特灌木叶功能性状特征变化的重要原因(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叶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茂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