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知识到制度:明清河工漕运文献的生产机制考察
1
作者 毕鲁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防洪与京杭运河漕粮运输相互交织,水利事业成为经世要务,立足于治河保漕的政治现实,治水官员自发书写水利知识,水利机构编制制度依据,大量记载治水过程、规范漕运行为的河工漕运文献纂辑生成。河工漕运文献或抄蕞各类...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防洪与京杭运河漕粮运输相互交织,水利事业成为经世要务,立足于治河保漕的政治现实,治水官员自发书写水利知识,水利机构编制制度依据,大量记载治水过程、规范漕运行为的河工漕运文献纂辑生成。河工漕运文献或抄蕞各类文书、档案、水利文献的类编成书,或在保留原文献上重刊、增修,其文本特征蕴藏治水实践中国家营造治水权威性与官员群体寻求决策合理性的主观取向,反映明清治水政治遵奉成法成例的政治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工漕运文献 生产机制 治水政治 知识资源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的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京彪 夏建新 +3 位作者 冯金朝 郭泺 石莎 薛达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91-3299,共9页
作为山地农业的典型模式之一,哈尼梯田以其悠久历史和文化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但对其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内涵的综合分析尚待完善。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 作为山地农业的典型模式之一,哈尼梯田以其悠久历史和文化景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但对其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内涵的综合分析尚待完善。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结合生态学、民族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及其生态文化内涵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哈尼族社区通过以涵养和分配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完美地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一难题,而以迁徙文化、宗教文化、习惯法以及传统知识为支柱构建的生态文化体系则是保障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有效实施的生态文化内涵。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与生态文化理念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民族生态学 水资源管理 传统知识 习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修复工作中的知识管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许卫红 王阿陶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9,共5页
分析了古籍修复工作中的知识构成,提出构建融合古籍修复档案管理和工作流管理的集成系统,并打造知识共享平台,从而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实现知识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古籍修复 知识管理 工作流 知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家古村生态治水智慧的探究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宏宇 陈勇越 +2 位作者 解文龙 邱微 张成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40-44,52,共6页
历时数百年至今仍在有效运转的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生态治水智慧的鲜活载体,其具备的低技术、低成本、低冲击、适应式、复合化等特征恰恰正是现代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在进行"东西方哲学传统"、"城... 历时数百年至今仍在有效运转的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生态治水智慧的鲜活载体,其具备的低技术、低成本、低冲击、适应式、复合化等特征恰恰正是现代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在进行"东西方哲学传统"、"城市与村落"和"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与现代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特征对比的基础上,以井陉于家古村为例,尝试从古代八大防洪方略的视角,解析北方传统村落的治水机制,并总结凝练其生态治水智慧的特点及古代治水知识体系。最后阐述将其应用于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芾 生态智慧 传统村藩 于家古村 古代治水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水分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银巧 李存东 +2 位作者 郭新宇 赵传德 赵春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5-169,共5页
农田水分管理与模型构建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知识模型的构建原理,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玉米水分管理专家知识表达体系中,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分阶段定量灌溉与玉米和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 农田水分管理与模型构建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知识模型的构建原理,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玉米水分管理专家知识表达体系中,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分阶段定量灌溉与玉米和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具有系统性和适用性的玉米水分管理动态知识模型,可用于设计不同地区不同降雨年型玉米生育期所需的灌溉定额和灌水定额。利用北京昌平、山东泰安、辽宁沈阳3个不同地区的常年气象资料和玉米品种农大108的品种特征资料对不同生态点常年气候条件下玉米水分管理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北京昌平区不同降雨年型气象资料和玉米品种农大108的品种特征资料对同一生态点不同降雨年型常年播期条件下的玉米水分管理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点常年气候条件下节水效果不明显,灌溉制度随生态点变化显著;同一生态点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丰水年和平水年节水效果显著,分别为8.6%和31.9%,且玉米苗期是否灌水随水分年型变化不明显,拔节期和灌浆期随水分年型变化显著。模型设计结果与当前高产玉米实际农作制度体现较好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知识模型 水分管理 专家系统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信息学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向先全 陶建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87-1593,共7页
水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水范围内运用知识的新途径、元知识。它着重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3S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并结合传统水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研究与水环境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模拟、预测... 水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水范围内运用知识的新途径、元知识。它着重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3S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并结合传统水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研究与水环境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模拟、预测和结果显示等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几种不同的水环境概念及水环境研究模型,阐述了近年生态水力学模型的制约因素。生态水力学模型建立在时空一致性和质量能量守恒等假设上,而水生态系统的高度复杂性、非线性和时空特异性制约模型的发展。从"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两个视角出发,重点阐述数学模型、数据挖掘、数据同化、数据驱动、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商业软件等水信息学方法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目前水信息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法交叉结合的研究还比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加强,包括基于数据的各方法手段的结合、基于数据和基于过程的两者结合、水环境的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的结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信息学 水环境 知识发现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的专家知识库子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雪蛟 韩宪忠 +1 位作者 苑迎春 王克俭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3189-3193,共5页
"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基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解决当今农业水肥利用不当等重要问题。基于实用性和操作性,针对"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的专家知识库子系统涉及的架构、功能、数据存储、检索算法及操作页面给... "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基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解决当今农业水肥利用不当等重要问题。基于实用性和操作性,针对"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的专家知识库子系统涉及的架构、功能、数据存储、检索算法及操作页面给出概要设计,并具体介绍了该子系统核心层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知识库 知识检索 知识管理 专家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家流水,户户园林——古洛阳都城理水智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一帆 田国行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32-39,共8页
通过梳理洛阳古代都城水系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文献,辨识出洛阳对雨洪资源有机调控的生态智慧,认为全面统筹城市空间的"家家流水,户户园林"思想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的重要途径。并根据当代高密度人居环境城市现状,利用GIS... 通过梳理洛阳古代都城水系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文献,辨识出洛阳对雨洪资源有机调控的生态智慧,认为全面统筹城市空间的"家家流水,户户园林"思想是解决城市雨洪灾害的重要途径。并根据当代高密度人居环境城市现状,利用GIS平台划分流域,模拟水流路径。提出基于城市空间尺度与湿地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提升水系连接度,构建自然水系与城市管网相融合的生态排水界面,从而真正解决城市雨洪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雨洪管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都城 水系连接度 雨水管理 再分配 生态排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对森林保持水土作用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关传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对森林保持水土作用认识的萌芽 ,汉晋时期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 ,唐宋时期有了明确的认识 ,明清时期产生了普遍的认识。古代人通过对森林实行“以时禁发”、注重森林防火、严禁砍伐和毁坏森林、划定森林“保护禁... 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对森林保持水土作用认识的萌芽 ,汉晋时期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 ,唐宋时期有了明确的认识 ,明清时期产生了普遍的认识。古代人通过对森林实行“以时禁发”、注重森林防火、严禁砍伐和毁坏森林、划定森林“保护禁区”等措施 ,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提倡营造护堤林、边防林、行道树、风水林等植树造林的实践活动 ,发挥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森林 水土保持 生态系统 环境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转换视角下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进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简迎辉 王可迎 +1 位作者 沈菊琴 欧阳红祥 《水利经济》 2023年第2期41-46,94,95,共8页
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健康、高效运行,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行偏差问题。从知行转换视角出发,在梳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水利工程... 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健康、高效运行,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行偏差问题。从知行转换视角出发,在梳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分析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偏差的成因,利用动因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遵循“行为意向影响因素—行为意向—行为”的逻辑分析了知行转换的内在机理,构建了“利益、激励约束、绩效评价和协同”四位一体的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推进机制总体框架,并结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特点,对4个机制的运行展开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利益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内驱力,运行内容主要包括利益诉求信息的收集处理、合理利益诉求的满足和各方利益合理诉求的引导等;激励约束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外驱力,由于精细化管理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特性,其运行方式需从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考虑;评价机制是激励约束机制的前置环节,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外驱力,运行主体内容包括结果或成效端口和管理要素端口两部分;协同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知行转换的重要保障,包括外部政产学研协同和内部“三全育人”协同两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精细化管理 知行转换 推进机制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管理系统构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佩 贾振兴 +1 位作者 郑秀清 张旭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80,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发的状况,以及当前应急救援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本体论引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系统中,提出基于本体知识的突发性水污染表示方法和推理规则,在规范领域内概念及明确相应属性和关系的基础上,建立... 针对目前国内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发的状况,以及当前应急救援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本体论引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系统中,提出基于本体知识的突发性水污染表示方法和推理规则,在规范领域内概念及明确相应属性和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应急管理系统领域本体,以实现突发性水污染风险源数据库及应急监测网络与其他相关数据库的信息共享,使专家系统为突发性水污染应急救援提供的辅助决策合理、可实施性提高。以渤海湾的溢油事故为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根据推理机制和规则集可以提出合理的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突发性水污染 应急管理 知识表示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行业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晶晶 童纪新 《水利经济》 2015年第1期51-54,75-76,共4页
分析水利行业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和知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南京瑞迪科技集团实例进行实证检验,为水利行业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管理后续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利行业 项目导向型企业 知识管理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发展水利综合经营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国华 吴文锦 江建军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在简要分析水利综合经营作用的基础上 ,针对水利综合经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水利综合经营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水利产业 综合经营 现代企业制度 知识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山湖湖条》解读与赤山湖管理分析
14
作者 陈菁 张蕴倩 张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459,467,共6页
历史上赤山湖作为秦淮河流域的重要水利枢纽,它不仅承担着湖区周边及秦淮河下游的灌溉防洪功能,还在长期用水管理过程中,形成以"五尺水则"为代表的有效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赤山湖湖条》内容的解读,从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和... 历史上赤山湖作为秦淮河流域的重要水利枢纽,它不仅承担着湖区周边及秦淮河下游的灌溉防洪功能,还在长期用水管理过程中,形成以"五尺水则"为代表的有效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赤山湖湖条》内容的解读,从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对赤山湖的水利管理进行历史考察,探究赤山湖功能发挥与湖区管理体系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现代水利工程尤其是河湖工程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山湖 湖条 管理 灌溉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于雨洪管理的贡献及启示——以北京玉泉水系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晨 曹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118,共5页
以自然山水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在雨洪管理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梳理了北京玉泉水系的形成脉络,解析了其"纵向连续、横向贯通、均匀分布、次第蓄排"的水系空间结构及其对旧北京城雨洪管理的突出贡献,总结了古代北京城... 以自然山水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在雨洪管理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梳理了北京玉泉水系的形成脉络,解析了其"纵向连续、横向贯通、均匀分布、次第蓄排"的水系空间结构及其对旧北京城雨洪管理的突出贡献,总结了古代北京城雨洪管理过程中从系统出发梳理水系统、尊重自然保护湿地、行业统筹建立蓝色基础设施等雨洪管理上的思想和方法,以期为当今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山水保护、雨洪管理和风景营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 玉泉水系 雨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水量考核管理的多级主题嵌套模式研究
16
作者 何欣欣 罗军刚 解建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研究基于多级主题嵌套模式的区域用水总量考核管理方法及系统应用,为实现区域用水总量考核工作的系统化和流程化管理提供支撑。【方法】以区域用水总量考核为研究对象,从服务对象层面和业务应用层面入手,以综合集成平台为工具,... 【目的】研究基于多级主题嵌套模式的区域用水总量考核管理方法及系统应用,为实现区域用水总量考核工作的系统化和流程化管理提供支撑。【方法】以区域用水总量考核为研究对象,从服务对象层面和业务应用层面入手,以综合集成平台为工具,对面向用水量考核管理的多级主题嵌套模式进行系统介绍和应用。【结果】基于现有的用水量考核方法,考虑区域用水总量的时变性,采用"组件+知识图"的信息化手段,将用水量考核相关的模型、方法及流程进行组件式封装,以结构化的方式快速、灵活地搭建出多级主题嵌套模式下的用水量考核管理系统。实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将用水量考核业务流程化,能够对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师-团-连"三级区域用水量分层逐级地进行嵌套式考核,可进行时间尺度动态调整下的用水量考核管理,能够从不同角度可视化展示用水量考核结果,提高了用水量考核管理工作效率。【结论】面向用水量考核管理的多级主题嵌套模式具有可操作性、高效性、实用性,可为落实用水量考核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主题嵌套模式 用水量考核管理 组件 知识图 综合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聚落理水理念对海绵型乡村建设的启示——以岳阳市张谷英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晏雪晴 唐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264-266,共3页
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和乡村振兴政策为指导背景,采用实地考察及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对岳阳市张谷英古聚落选址时自然水系的选择利用及对水系的人工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诠释其从生态环境和人工构筑层面呼应海绵系统的“渗、蓄、滞、净、... 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和乡村振兴政策为指导背景,采用实地考察及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对岳阳市张谷英古聚落选址时自然水系的选择利用及对水系的人工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诠释其从生态环境和人工构筑层面呼应海绵系统的“渗、蓄、滞、净、排、用”6个过程,初步印证海绵城市理念与张谷英古聚落理水理念的一致性,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聚落 理水 海绵乡村 湖南岳阳 张谷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