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法制备衣康酸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静 元跃 +2 位作者 刘艳梅 王智文 陈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21,共13页
衣康酸(itaconic acid,IA)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之一,可以替代石油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也可发挥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有望在医药研发领域成为潜在药物候选分子。结合国内外研... 衣康酸(itaconic acid,IA)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附加值平台化合物之一,可以替代石油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也可发挥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有望在医药研发领域成为潜在药物候选分子。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综述了衣康酸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以及产量提高策略,并对衣康酸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生物工程 工艺优化 生物催化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新视角:代谢重编程诱导训练免疫耐受
2
作者 罗维 高文月 +2 位作者 王宇航 刘延松 艾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80,共12页
近年发现先天免疫同样具备免疫记忆特征,即训练免疫(trained immunity,TI)。已有研究表明,高脂膳食诱导先天性免疫细胞TI,致使其对继发性代谢紊乱的免疫应答显著增强,是诱发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机... 近年发现先天免疫同样具备免疫记忆特征,即训练免疫(trained immunity,TI)。已有研究表明,高脂膳食诱导先天性免疫细胞TI,致使其对继发性代谢紊乱的免疫应答显著增强,是诱发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机制。通过诱导先天性免疫细胞TI耐受来打破IR与TI间的恶性循环,抑制多种IR继发性代谢紊乱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是早期防治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新策略。众所周知,运动干预发挥抗炎效应促进机体代谢稳态,但目前运动抗炎效应的潜在机制尚未阐明。最近发现,TI耐受过程主要由代谢重编程驱动,而运动已被证明能调节多种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衣康酸(itaconate)是最新发现的平衡先天性免疫细胞TI及其耐受的中心调控点,且运动可调节免疫反应基因1(IRG1)/itaconate信号。因此,深入探讨运动干预IR中TI及TI耐受、代谢重编程和IRG1/itaconate信号间的相互关系,总结运动改善IR的TI耐受机制,可为运动在IR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中的防治效应提供理论支持,为针对运动不耐受者的模拟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免疫 胰岛素抵抗 运动 代谢重编程 衣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HBP对铅锌尾矿区土样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龚伟 任赫赢 +4 位作者 孙可盈 陆盈 常亮亮 李美兰 刘白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该文以衣康酸、三乙醇及乙二甲酸为原料成功合成衣康酸型超支化聚合物(IA-HBP),并将其用于铅锌矿区土样中重金属的去除,研究发现土样中Pb、Cd、Zn均能高效地被IA-HBP淋洗去除,且在t=140 min、施用浓度为3%、pH=4.0及固液比=1∶15时,IA-... 该文以衣康酸、三乙醇及乙二甲酸为原料成功合成衣康酸型超支化聚合物(IA-HBP),并将其用于铅锌矿区土样中重金属的去除,研究发现土样中Pb、Cd、Zn均能高效地被IA-HBP淋洗去除,且在t=140 min、施用浓度为3%、pH=4.0及固液比=1∶15时,IA-HBP对Pb、Cd、Zn的去除率分别为73.6%、78.6%和58.8%。土柱淋洗实验证明,IA-HBP适用于高浓度Pb污染土样的淋洗修复。相比于对照组而言,IA-HBP淋洗可提高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和颗粒尺寸,降低重金属的生态毒性,为植物及微生物生长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但随着IA-HBP的添加,IA-HBP分子结构中的羧基释放出大量的H+,表明IA-HBP淋洗过程易发生土样酸化问题。综合考虑,结合IA-HBP的使用浓度对铅锌尾矿区土样重金属含量控制及植物、微生物生长情况来看,IA-HBP可应用于铅锌库区污染土样的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超支化淋洗剂 重金属 污染控制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吸-连续进样离子阱质谱快速检测血液中痕量毒物
4
作者 阮慧文 宋贵云 +4 位作者 樊志刚 杨娑娑 康健 花磊 王卫国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21,共9页
急性中毒已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如何快速对毒物进行确认以制定对应的诊疗方案是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虽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较长的周转时间,难以实... 急性中毒已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如何快速对毒物进行确认以制定对应的诊疗方案是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虽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较长的周转时间,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本研究基于热解吸-连续进样离子阱质谱开展3类9种常见毒物的检测,实现了血液样本中多类别毒物的快速筛查与准确定量。通过对农药、镇静安眠药、治疗药物标准品的检测,验证了质谱仪良好的毒物检测能力。为了提升血液中毒物定性识别的准确性,通过调节浮动直流电压,触发碰撞诱导解离,获取特征碎片离子。此外,结合简单高效的液液萃取方法,2 min内即可实现血液中毒物的快速、准确检测。仪器100次重复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41%,稳定性良好;基于3倍信噪比计算得到血液中毒物的检测限在1.3~3.9μg/L之间。该方法不仅能够通过精准的定性分析为针对性诊疗提供指导,还可对救治后血液中的毒物进行定量分析,及时掌握中毒抢救措施的效果。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适用于县级医院等资源有限的医疗机构,可用于急性中毒的快速诊断、药物浓度的实时监测以及疾病检测,为医生提供精准及时的信息,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离 连续进样离子阱质谱 急性中毒 热解吸 碰撞诱导解离(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沙门菌转录因子RipR的衣康酸检测方法建立
5
作者 范修齐 王志豪 +4 位作者 孔兰芳 鲁壮壮 蒋蔚 陈兆国 韩先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0,共7页
衣康酸是由巨噬细胞通过炎症刺激促使顺乌头酸脱羧酶生成,衣康酸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和杀菌作用,开展衣康酸检测方法研究,是研究其调控作用的关键。沙门菌转录因子RipR(STM3121基因编码)可通过结合STM3121启动子抑制其转录活性,... 衣康酸是由巨噬细胞通过炎症刺激促使顺乌头酸脱羧酶生成,衣康酸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和杀菌作用,开展衣康酸检测方法研究,是研究其调控作用的关键。沙门菌转录因子RipR(STM3121基因编码)可通过结合STM3121启动子抑制其转录活性,而RipR与衣康酸结合后可解除其抑制作用。基于此调控方式,可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报告基因AmCyan、STM3121及其启动子3个元件串联后构建衣康酸检测质粒,通过检测AmCyan的转录活性,可实现对衣康酸的定性检测。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重叠PCR技术,将AmCyan、STM3121及其启动子序列克隆至pACYC184质粒中,成功构建衣康酸检测质粒pACYC184-STM3121-AmCyan。其次,为了评价该质粒对衣康酸的检测作用,将其转化DH5α,成功获得DH5α-pACYC184-STM3121-AmCyan衣康酸检测模型菌株。最后,向该模型菌株分别添加外源和内源性(大肠杆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后的细胞裂解液)2种方式产生的衣康酸,验证该质粒对衣康酸的检测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均可成功诱导DH5α-pACYC184-STM3121-AmCyan模型菌株产生绿色荧光,而对照组不产生。本研究成功建立衣康酸检测方法,为后续开展衣康酸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沙门菌RipR 荧光报告基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因子框架的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评估
6
作者 曲洋 王铭铭 +2 位作者 周方卓 黄俊灵 常世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3,共11页
长期变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对能源供给与需求产生显著影响,理解和评估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对于降低能源转型风险至关重要。文中基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提出的“产生影响的气候因子”(CID)框架,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梳... 长期变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对能源供给与需求产生显著影响,理解和评估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对于降低能源转型风险至关重要。文中基于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提出的“产生影响的气候因子”(CID)框架,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梳理了气候变化对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显示,CID框架有助于全面评估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和风险。风、冷热、干湿、冰雪和其他CID类型对能源系统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将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纳入能源和电力系统的常规规划中,将气候变化引起的长期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以构建具有气候韧性的能源和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产生影响的气候因子(CID) 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及其衍生物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明轩 孙靖博 +4 位作者 胡魁 康昕沂 孙雪妍 宾峰 张千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衣康酸是免疫细胞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代谢物,由免疫应答基因1编码的顺乌头酸脱羧酶1催化顺乌头酸脱羧产生。作为新发现的代谢物,衣康酸成为代谢免疫学的研究热点。衣康酸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和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具有抗菌、... 衣康酸是免疫细胞三羧酸循环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代谢物,由免疫应答基因1编码的顺乌头酸脱羧酶1催化顺乌头酸脱羧产生。作为新发现的代谢物,衣康酸成为代谢免疫学的研究热点。衣康酸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和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的功能,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衣康酸及其衍生物的来源、生理功能及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脓毒症肝损伤和肝纤维化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衣康酸及其衍生物治疗肝脏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衍生物 肝脏疾病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通过抑制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介导的质膜破裂减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巨噬细胞泛凋亡
8
作者 陈梦瑞 谭小华 +3 位作者 钟文静 沙涵茜 梁丽莹 刘绍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0-985,共16页
目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S-ALI)是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巨噬细胞溶解性细胞死亡是SALI炎症级联反应的关... 目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S-ALI)是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巨噬细胞溶解性细胞死亡是SALI炎症级联反应的关键病理机制。其中,泛凋亡(PANoptosis)是以泛凋亡小体组装及激活为特征的新型溶解性细胞死亡方式,而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injurin 1,NINJ1)作为一种新型膜成孔蛋白,在泛凋亡质膜破裂(plasma membrane rupture,PMR)中发挥关键作用。衣康酸在机体抗炎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衣康酸在S-ALI巨噬细胞泛凋亡中的作用仍未阐明。本研究通过探讨衣康酸对S-ALI巨噬细胞泛凋亡的影响,旨在为治疗S-ALI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6~8周龄、体重18~20 g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J小鼠为实验对象,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经典S-ALI小鼠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观察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泛凋亡小体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及糖代谢组学检测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内衣康酸代谢途径相关酶表达及衣康酸含量的变化。采用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s)开展细胞水平实验;采用衣康酸衍生物4-辛基衣康酸酯(4-octyl itaconate,4-OI)预处理小鼠原代PMs,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诱导巨噬细胞泛凋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评估4-OI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泛凋亡巨噬细胞衣康酸代谢途径相关酶的表达和4-OI对泛凋亡巨噬细胞泛凋亡小体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检测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内及泛凋亡巨噬细胞NINJ1蛋白的表达;活细胞染料FM4-64荧光染色检测4-OI处理对泛凋亡巨噬细胞PMR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4-OI对泛凋亡巨噬细胞NINJ1蛋白表达及膜定位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4-OI对培养液上清及外周血血清中LDH释放的影响;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S-ALI小鼠肺组织内NINJ1多聚体形成和4-OI对泛凋亡巨噬细胞NINJ1多聚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中泛凋亡小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Gasdermin D(GSDMD)、Z-DNA结合蛋白1(Z-DNA binding protein 1,ZBP1)、胱天蛋白酶(caspase)-1和caspase-3]相关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混合系蛋白激酶样结构域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S345磷酸化水平升高(均P<0.05),糖代谢组学显示衣康酸含量代偿性升高;泛凋亡巨噬细胞衣康酸合成酶顺乌头酸脱羧酶1(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ACOD1)m RNA和免疫应答基因1(immunoresponsive gene 1,IRG1)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1)。4-OI可显著抑制泛凋亡巨噬细胞泛凋亡小体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逆转泛凋亡巨噬细胞培养液上清LDH的释放,恢复质膜完整性。同时,4-OI可显著抑制泛凋亡巨噬细胞成孔膜蛋白NINJ1的表达及其在细胞膜上寡聚。结论:衣康酸可能通过抑制成孔蛋白NINJ1介导的PMR减轻巨噬细胞泛凋亡,本研究结果有望为S-ALI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 泛凋亡 衣康酸 质膜破裂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miR-34a在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感染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9
作者 战盈瑾 周杰 +3 位作者 臧辰禧 马嘉霖 闫秀英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 【目的】探索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miR-34a(cid-miR-34a)对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China,LCDV-cn)复制的调控作用,揭示cid-miR-34a在LCDV-cn感染草鱼卵巢细胞(Grass carp ovary cells,GCO)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LCDV-cn致病机制解析和淋巴囊肿病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茎环RT-PCR获得cid-miR-34a,并测序鉴定;采用定量PCR(qRT-PCR)测定cid-miR-34a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的时序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cid-miR-34a的调控因子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靶基因;转染cid-miR-34a mimic过表达cid-miR-34a,转染cid-miR-34a inhibitor抑制cid-miR-34a表达,并用qRT-PCR检测cid-miR-34a、lncRNA、靶基因和LCDV-cn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的表达。【结果】cid-miR-34a长度为22 bp,保守性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cid-miR-34a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感染72 h达峰值后下降。lncRNA LRP1靶向结合cid-miR-34a,并调控cid-miR-34a的释放,且cid-miR-34a靶向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基因lrp1的表达,lncRNA LRP1、cid-miR-34a和靶基因lrp1形成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LCDV-cn感染GCO后,lncRNA LRP1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与LCDV-cn的感染呈正相关。过表达cid-miR-34a后,lrp1表达量降低,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降低;抑制cid-miR-34a表达后,lrp1表达量升高,LCDV-cn mcp表达和病毒滴度也升高。【结论】在LCDV-cn感染GCO过程中,lncRNA LRP1/cid-miR-34a/lrp1轴调控着病毒感染和复制。lncRNA LRP1竞争性结合cid-miR-34a,cid-miR-34a靶向抑制lrp1的表达,LRP1又发挥着促进LCDV-cn复制和疾病发展的作用。cid-miR-34a、lncRNA LRP1和lrp1均是抑制LCDV-cn感染和治疗淋巴囊肿病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淋巴囊肿病毒中国株 草鱼卵巢细胞 cid-miR-34a 长非编码RNA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平类药物裂解过程中去氢芳构化反应研究
10
作者 王晓云 袁艳春 +2 位作者 段敏敏 丁健桦 张小平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I0003,共10页
地平类药物作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理解这些药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对于研究其在复杂基体中的代谢过程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技术研究非洛地平... 地平类药物作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理解这些药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对于研究其在复杂基体中的代谢过程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技术研究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等地平类药物的质谱裂解行为,揭示裂解反应机理,并总结这类药物的基本裂解规律。结果表明,这些地平类药物在裂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丢失支链基团反应(例如,丢失HCl或CO+CH_(3)OH等)、质子迁移反应、脱水反应以及去氢芳构化反应。其中,去氢芳构化反应尤为重要,其产生的离子可以作为识别这类药物的特征诊断离子。本研究不仅准确解析了地平类药物去氢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而且为这类药物的精准鉴定和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指导,为地平类药物代谢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类药物 去氢芳构化 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ESI-CID-MS/MS)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辛基-衣康酸通过Nrf2/ARE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早期肾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泸宁 万进东 +2 位作者 陈佳瑶 林晓倩 杨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59,共6页
目的:研究4辛基-衣康酸(4-octyl itaconate,4-OI)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通路减轻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早期肾脏损... 目的:研究4辛基-衣康酸(4-octyl itaconate,4-OI)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通路减轻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早期肾脏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FD组、4-OI组3组;HFD组和4-OI组接受HFD喂养12周,4-OI组自HFD喂养第9周起接受4-OI干预。检测糖耐量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高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观察肾皮质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脂和肾皮质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及肾皮质Nrf2/ARE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4-OI干预可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肾近曲小管刷状缘断裂和上皮细胞脱落,降低肾皮质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protein,NGAL)表达和尿液上清液中的UACR含量(P=0.001、P=0.002、P=0.000),减轻肾皮质氧化应激,如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回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回降(P=0.040、P=0.000、P=0.001),增加Nrf2以及Nrf2/ARE通路相关分子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NAD(P)H脱氢酶(醌)1(NAD(P)H dehydrogenase[quinone]1,NQ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SOD1)蛋白表达水平(P=0.003、P=0.000、P=0.001、P=0.000)和mRNA表达水平(P=0.000、P=0.009、P=0.000、P=0.000)。结论:4-OI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降低肾脏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HFD导致的早期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肾小管 高脂饮食 4辛基-衣康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铵用于均相溶液聚合制备聚丙烯腈工艺研究
12
作者 赵亚奇 高子森 +5 位作者 王佳慧 李佳慧 苏文聚 张妍 杨春白雪 梁浜雷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3,共5页
为了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腈(PAN),以有机溶剂二甲亚砜(DMSO)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腈(AN)与衣康酸(IA)作为反应单体,通过改变引发剂种类、共聚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均相溶液聚合以制备出转化率和分子量均较高的... 为了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腈(PAN),以有机溶剂二甲亚砜(DMSO)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腈(AN)与衣康酸(IA)作为反应单体,通过改变引发剂种类、共聚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均相溶液聚合以制备出转化率和分子量均较高的PAN共聚物。结果表明:以3种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偶氮二异丁腈(AIBN)进行反应,采用APS作为引发剂所得PAN聚合物的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最高。第二单体IA的引入使聚合反应转化率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分子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IA质量用量为2%时,达到最大值。当共聚单体IA用量在1%~2%时,可得到较高转化率和分子量的PAN共聚物。由红外谱图可知,2240cm^(-1)附近为C≡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强度最强,说明AN单元在共聚物中是以长链连续性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衣康酸 过硫酸铵 均相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包装材料对发酵酸奶贮藏品质及活菌数的影响
13
作者 蒋伟 陈钟生 +1 位作者 张元 董同力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探讨不同阻隔性的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共聚物薄膜[poly(L-lactic-co-butanediol itaconate)nano-silica copolymer films,PLBI-SiO_(2)]包装对发酵酸奶贮藏效果,并对贮藏期间酸奶的理化指标和活菌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探讨不同阻隔性的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共聚物薄膜[poly(L-lactic-co-butanediol itaconate)nano-silica copolymer films,PLBI-SiO_(2)]包装对发酵酸奶贮藏效果,并对贮藏期间酸奶的理化指标和活菌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贮藏0~21 d期间,所有包装组的pH都呈现下降趋势,PLBI-SiO_(2)0.5%包装组与对照(市售)组在贮藏后期pH下降得到减缓;在贮藏期间,PLBI-SiO_(2)0.5%包装组与对照(市售)组能有效维持酸奶的质构特性与持水能力,同时也保持良好的感官评价与表观黏度;所有包装组的活菌数在整个贮藏期间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随包装阻隔性的提高,下降幅度得到减缓,PLBI-SiO_(2)0.5%包装组与对照组在贮藏21 d时,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都保持在10~7 CFU/mL以上。综合各项指标,PLBI-SiO_(2)0.5%包装组在贮藏21 d可以维持酸奶贮藏品质并几近于市售包装组,这为酸奶及其他发酵乳替代包装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贮藏 纳米二氧化硅 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纳米二氧化硅共聚物 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BI/PDBI薄膜的立构复合结晶对其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杜佳慧 孙滔 +4 位作者 郭久实 吴怡锋 任思颖 云雪艳 董同力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将聚(衣康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I)分别引入到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主链中,合成出等分子量的聚(乳酸-衣康酸丁二酯)共聚物——PLBI和PDBI,将两者共混制备成不同比例的PLBI/PDBI薄膜。随着PLBI与PDBI共混比例的增加,总结晶... 将聚(衣康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I)分别引入到聚(L-乳酸)(PLLA)和聚(D-乳酸)(PDLA)主链中,合成出等分子量的聚(乳酸-衣康酸丁二酯)共聚物——PLBI和PDBI,将两者共混制备成不同比例的PLBI/PDBI薄膜。随着PLBI与PDBI共混比例的增加,总结晶度(X_(total))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PLBI/PDBI50%能形成完全的立构复合晶体(SC)结构,X_(total)最高为32.44%,熔点高达189℃,热学性能大幅度提高。断裂伸长率先降低后增加,PLBI/PDBI共混薄膜在拉伸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断裂伸长率最高增大14倍为185%;PLBI/PDBI50%的拉伸强度为36.5 MPa,弹性模量达1014MPa,表现为脆性断裂。阻隔性能先增强后减弱,PLBI/PDBI50%薄膜的O2透过量降低至102 cm^(3)/(m^(2)·d),紫外线透射率降低至11.39%,O2透过量和紫外线透过率降低为PLBI或PDBI薄膜的50%,显著改善了PLLA的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立构复合结晶 聚衣康酸丁二醇酯 热学性能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水处理药剂的合成及其与静电场协同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展 闫美芳 +4 位作者 李娜 郑玉轩 高玉华 李海花 刘振法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599,共4页
采用不含磷氮的药剂衣康酸(I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合成了环保型的两元共聚物药剂,并系统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如下:原料质量比(IA∶SMAS)为2∶1,聚合温度为95℃,聚合时间为6 h;此外,引发剂... 采用不含磷氮的药剂衣康酸(I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合成了环保型的两元共聚物药剂,并系统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如下:原料质量比(IA∶SMAS)为2∶1,聚合温度为95℃,聚合时间为6 h;此外,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的添加量均为原料总质量的5%。经静态阻垢实验研究表明,合成的共聚物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和分散性能。将该共聚物与静电场结合用于阻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静电场的存在使IA/SMAS的阻垢性能提高了17%,静电与IA/SMAS共聚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甲基丙烯磺酸钠 阻垢剂 静电场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二甲酯对H_(2)O_(2)诱导的AML-12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巍元 张锐 马海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衣康酸二甲酯(dimethyl itaconate,DMI)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衣康酸二甲酯作为一种生理调节剂用于防控畜禽因线粒体功能障碍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鼠肝细胞系(AML-1...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衣康酸二甲酯(dimethyl itaconate,DMI)对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衣康酸二甲酯作为一种生理调节剂用于防控畜禽因线粒体功能障碍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鼠肝细胞系(AML-12细胞)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对照组(NC)、0.5 mmol·L^(-1)DMI处理组、150μmol·L^(-1)H_(2)O_(2)处理组和0.5 mmol·L^(-1)DMI+150μmol·L^(-1)H_(2)O_(2)处理组。分别检测AML-12细胞中ATP含量、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线粒体活性氧(m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等生化指标,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0~0.5 mmol·L^(-1)DMI和0~150μmol·L^(-1)H_(2)O_(2)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DMI处理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AML-12细胞中mROS水平升高以及MMP的异常下降,以及ATP含量和mtDNA拷贝数的下降(P<0.01)。DMI处理极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小鼠肝细胞中p-AMPK、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蛋白水平的下降(P<0.01),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预处理则可逆转这一效应。[结论]DMI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缓解H_(2)O_(2)诱导的AML-12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二甲酯 线粒体功能障碍 AMPK-SIRT1-PGC1α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聚乙二醇单醚酯封端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17
作者 王理杰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151,共7页
为丰富水性聚氨酯亲水单体的来源与种类,从而提高涂层织物水蒸气透过率,以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衣康酸(IA)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含碳碳双键的衣康酸聚乙二醇单醚酯(IM)。将IM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型水性聚氨酯(HWPU)混合,经紫外线接枝... 为丰富水性聚氨酯亲水单体的来源与种类,从而提高涂层织物水蒸气透过率,以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衣康酸(IA)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含碳碳双键的衣康酸聚乙二醇单醚酯(IM)。将IM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型水性聚氨酯(HWPU)混合,经紫外线接枝得到IM封端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剂(WPU-IM),采用直接涂覆法将其涂布于涤纶织物。通过吸水率、拉伸、耐静水压和水蒸气透过率测试对WPU-IM涂膜、织物涂层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IM质量分数为2.1%时,WPU-IM涂膜断裂强度为8.61 MPa,断裂伸长率为325%,吸水率为17.4%,水接触角为79.2°;WPU-IM涂层织物耐静水压值为18.86 kPa,透湿率为4086.3 g/(m^(2)·d),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剂 亲水单体 聚乙二醇单醚 衣康酸 水性聚氨酯 紫外接枝 织物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智设计平台运营模式研究
18
作者 薛水晶 郭伟 +2 位作者 刘金剑 邵宏宇 王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21,共12页
目的研究开放创新平台的群智设计模式分类,剖析不同群智设计模式的运行特征,既为其他群智创新平台的设计提供指导,也为用户、企业选择合适的平台开展创新活动,为实现知识分享、知识变现等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典型群智设计平台进行调研... 目的研究开放创新平台的群智设计模式分类,剖析不同群智设计模式的运行特征,既为其他群智创新平台的设计提供指导,也为用户、企业选择合适的平台开展创新活动,为实现知识分享、知识变现等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典型群智设计平台进行调研,基于现有研究及调研内容,建立群智设计模式分类指标。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服务性、商业性、社交性、组织性4个维度对研究平台进行全面分析并评估赋值。通过对研究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将研究平台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模式平台的运行特征差异。结果将群智设计平台分为4类模式,即技能型知识变现模式、专业型知识创新模式、项目型知识交易模式、兴趣型知识分享模式。结论不同模式群智设计平台在设计服务性、商业性、社交性、组织性方面存在差异。技能型知识变现模式通过用户专业技能的商业化转化促进知识交流;专业型知识创新模式则侧重于高质量设计服务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以推动创新;项目型知识交易模式强调交易驱动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兴趣型知识分享模式则着重于用户间的社交互动与知识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设计 开放创新 模式研究 系统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基薄膜的制备及其在葡萄保鲜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悦 胡健 +2 位作者 云雪艳 成培芳 董同力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0-147,共8页
目的改善聚乳酸基薄膜的包装性能,探究聚乳酸基薄膜对贮藏期间内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在聚(L-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主链上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引入聚衣康酸丁二醇酯(Poly(Itaconic Acid Butanediol),PBI),制备出聚乳酸共衣康... 目的改善聚乳酸基薄膜的包装性能,探究聚乳酸基薄膜对贮藏期间内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在聚(L-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主链上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引入聚衣康酸丁二醇酯(Poly(Itaconic Acid Butanediol),PBI),制备出聚乳酸共衣康酸丁二醇酯(Poly(L-Lactic Acid Itaconic Acid Butanediol),PLBI),进一步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在PLLA侧基嫁接3-氨基-1-丙醇(3-Amino-1-Propanol,3AP),制备出具有-OH为侧基的聚乳酸共聚物。探究PLLA/PLBI-3AP薄膜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气体透过性能。对包装后的葡萄进行贮藏,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葡萄的气氛组成、感官品质和质量损失率,探究不同包装膜对葡萄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与PLLA薄膜相比,PLLA/PLBI-3AP薄膜的Tg降低了19.9℃,断裂伸长率增加为31倍,CO_(2)/O_(2)选择透过比升高到3.0,水蒸气透过率增加了44%。从葡萄保鲜结果表明,PLLA/PLBI-3AP薄膜可有效抑制葡萄果实的腐败变质,提高葡萄的感官品质。结论聚乳酸基薄膜应用于葡萄保鲜,可延长葡萄的货架期至2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保鲜 衣康酸丁二醇酯 3-氨基-1-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性聚(L-乳酸)/单宁酸接枝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娅洁 杜乐 +3 位作者 胡健 孙滔 云雪艳 董同力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4,29,共6页
分别合成聚(衣康酸-co-丁二醇)(PBI)和低分子量聚(L-乳酸)(OLLA),将两者混合后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L-乳酸-co-衣康酸-co-丁二醇)(PLBI)。然后,采用单宁酸(T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开环反应,制备了带有双键的光敏单宁酸(pTA... 分别合成聚(衣康酸-co-丁二醇)(PBI)和低分子量聚(L-乳酸)(OLLA),将两者混合后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L-乳酸-co-衣康酸-co-丁二醇)(PLBI)。然后,采用单宁酸(T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开环反应,制备了带有双键的光敏单宁酸(pTA)。最后,采用紫外光照表面接枝法制备了一系列抗菌性PLBI-pTA薄膜,对其化学结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亲水性、疏水性及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接枝pTA后,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结晶度均降低,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升高,最高可达328.1%,使PLBI-pTA薄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薄膜的水接触角由72.20°减小至30.47°,薄膜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提高。另外,随着pTA含量的增加,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逐渐提升,最高可达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聚(衣康酸-co-丁二醇) 光敏单宁酸 力学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