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for Productive Landscape of Rape Flower Sea in Cold Reg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Jiaxin Wu Zhiheng +2 位作者 Zhu Xuanbo Pan Shengkai Yan Yongq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The cold regions are located in high latitudes and cold climates.The local excellent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scarce.The plant speci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both ornamental and productive benefits of ... The cold regions are located in high latitudes and cold climates.The local excellent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scarce.The plant speci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both ornamental and productive benefits of landscape of flower sea construction are also even fewer.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to introduce and screen the plant resources suitable for cold regions to create the landscape of flower sea.The rape,an oilseed crop,was used as a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create a productive flower landscape with both ornamental and economic values in cold regions.Four rape flower varieties,Qingza No.5,7,9,and 11,were introduced from Qinghai Huf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Ltd.They were planted in the experimental practice base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ree batches.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yield of rape flowers on different sowing dates were studied.The fuzzy probability method wa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varie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pe flowers grew well in Harbin City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sowing period,which could form a good landscape of flower sea and had a considerable rapeseed yield.It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cold urban and rural areas,such as Harbin City.In 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strategies of creating a productive landscape of rape flower sea were propos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were analyzed.It could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a uniform landscape of flower sea in cold regions,hel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and promote local economic in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e flower sea productive landscape cold regio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economic benef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the Method of Maximizing Deviation to Make Decision for M ultiindices 被引量:12
2
作者 Wang Yingmi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361005,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3期21-26,共6页
This paper takes the synthesizing evaluation about industrial economic benefits by examples and proposes a new method named maximizing deviation method for multiindices decision. The new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deter... This paper takes the synthesizing evaluation about industrial economic benefits by examples and proposes a new method named maximizing deviation method for multiindices decision. The new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among the multiindices and also can obtain the exact and reliable evaluation results without subj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indices decision Multiindices ranking economic benefits evaluation Maximizing devi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imple Additive Weighting Method for Time-SeriesMultiindices Decision Mak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3
作者 Wang Yingming(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361005, P. R. China)(Received January 16, 1998)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1期4-10,共7页
This paper takes the evaluation of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 by an example and proposes a simple additive weighting method for time-series multiindices decision making. The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e weight... This paper takes the evaluation of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 by an example and proposes a simple additive weighting method for time-series multiindices decision making. The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among the multiindices and the years respectively and it also can obtain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series multiindices DECisION MAKING economic benefit evaluation SIMPLE ADDITIVE weight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ssland Degradation,Construction and the Econmic-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agriculture
4
作者 WANGHua YUHua-ying +1 位作者 OKAMOTOChinobu WANGYu-she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Natural grassland in the West of Northeastern China is located in 40°0′- 43°5′N latitude and 117°0′ -127°5′Elongitude. It lies in the Liao River Valley, the Songhua River Valley and Nen River V... Natural grassland in the West of Northeastern China is located in 40°0′- 43°5′N latitude and 117°0′ -127°5′Elongitude. It lies in the Liao River Valley, the Songhua River Valley and Nen River Valley. About 130 years ago, this region had rich natural grassland resources, was numerically 26.67 millions in hectare of grasslands. Since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the grassland has been destroyed seriously in 3 times. Up to now, this region only preserved about 2 millions in hectare of the grasslands. In addition, 3.33 millions in hectare of the grasslands have changed from primary grassland to desertification, salinizatio-nalkalinization and degeneration grasslands in the form of patches of bare soil(their simple form of a name is'3 kinds of degeneration grasslands'). This paper indicaed that in any period both grasslands destruction and its restoration were relevant to economic changes and economic systems, particularly to market econmy in that time. The follow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transform of retrogressive grasslands: ① to return reclaimed grassland as farmland to primary grassland in order to greatly increase-economic ecological benefits; ② to close desertification, salinizationalkalinization and degradation grasslands in the form of patches of bare soil; ③to develop grassland-agriculture for establishment of stable production bases of concentrated feed crops and coarse herbage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technological strategy economic benefit grassland destruc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业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适度缴费率研究——基于个人收益和基金可持续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增文 姚金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6,共11页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过高,严重抑制其参保积极性。理论上缴费率的降低会提升养老金个人收益,但同时又会使得基金财务状况恶化,因此缴费率并非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缴费率,能够在保证基金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增加...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过高,严重抑制其参保积极性。理论上缴费率的降低会提升养老金个人收益,但同时又会使得基金财务状况恶化,因此缴费率并非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缴费率,能够在保证基金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增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收益、促进其参保的目标。本文通过构建个人收益测算和全国基金精算模型发现:(1)随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率从20%降至16%,男性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个人净收益分别增加15.47%和10.60%;2050年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赤字规模增加5.17%。(2)在养老金个人收益和基金可持续性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适度缴费率分别为16.53%和19.97%。(3)与基准情形相比,引入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使得养老金个人收益和基金可持续性均得到大幅提升,为降费创造了更大空间,此时即使男性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率均降至16%,基金仍然能够可持续运营。上述结论均通过敏感性测试。综上,为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本文认为应适当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率、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加大对缴费困难人群的参保补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人员 职工养老保险 适度缴费率 养老金个人收益 基金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国Ⅲ升国Ⅳ:环境效益与经济代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洪波 张奇 +1 位作者 张宗毅 王允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270,共12页
近年来,我国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治理的关注日益增多。以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政策国Ⅲ标准升国Ⅳ标准为背景,以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减排环境价值和经济代价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省域层面上,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这一政策进行... 近年来,我国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治理的关注日益增多。以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政策国Ⅲ标准升国Ⅳ标准为背景,以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减排环境价值和经济代价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省域层面上,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这一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进一步展开减排情景模拟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时间范围内(2022年12月1日—2023年11月1日),全国共创造548万元左右的减排环境效益值,其中河南省创造76万元的最高效益;从台均效益上看,全国国Ⅳ拖拉机的台均环境效益约为51元。而实现该体量的环境效益需要支付的台均经济代价约为1191元,约为台均环境效益的23倍。到2030年综合情景下,CO、HC、NO_(X)和PM颗粒物的减排量将增加54.32%、42.25%、40.25%和46.44%。在国家更新第五轮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前,提升国Ⅳ标准拖拉机利用率是兼顾减排量、经济代价和环境效益中最有效的途径,技术升级降本是优化政策收入成本比最有利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拖拉机 环境规制 费效分析 环境效益 经济代价 情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晶晶 唐菲 +3 位作者 高俊兰 史丹 张国龙 施六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索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综合效益,合理利用林下空间,扩大薄壳山核桃种植经济效益。[方法]2022—2023年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种植基地,对照薄壳山核桃纯林栽植,开展薄壳山核桃-大豆-油菜、薄壳山核桃-大豆-小麦... [目的]探索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综合效益,合理利用林下空间,扩大薄壳山核桃种植经济效益。[方法]2022—2023年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种植基地,对照薄壳山核桃纯林栽植,开展薄壳山核桃-大豆-油菜、薄壳山核桃-大豆-小麦、薄壳山核桃-玉米-油菜、薄壳山核桃-玉米-小麦、薄壳山核桃-油牡丹共5种林农复合模式研究,分析不同模式对薄壳山核桃生长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纯林相比,薄壳山核桃-大豆-油菜、薄壳山核桃-大豆-小麦、薄壳山核桃-油牡丹3种模式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薄壳山核桃-油牡丹模式促进作用最显著,其余2种模式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不同林农复合模式增收依次为薄壳山核桃-油牡丹(26256.0元/hm^(2))>薄壳山核桃-大豆-小麦(11040.0元/hm^(2))>薄壳山核桃-大豆-油菜(10950.0元/hm^(2))>薄壳山核桃-玉米-小麦(7953.6元/hm^(2))>薄壳山核桃-玉米-油菜(7863.6元/hm^(2))。[结论]薄壳山核桃-油牡丹模式综合效益最佳,既能促进薄壳山核桃生长,又可获得较高收入,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林农复合模式 生长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婷婷 申玉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为探究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体重相似且健康状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肉牛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它们随机划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肉牛。其中,对照组肉牛饲喂单纯... 为探究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体重相似且健康状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肉牛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它们随机划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肉牛。其中,对照组肉牛饲喂单纯的玉米秸秆青贮,3个试验组分别为试验Ⅰ组(65%玉米秸秆+35%紫花苜蓿)、试验Ⅱ组(50%玉米秸秆+50%紫花苜蓿)、试验Ⅲ组(35%玉米秸秆+65%紫花苜蓿),预试验14 d,正式试验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和Ⅱ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 <0.05),而Ⅲ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Ⅰ组的日均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Ⅰ和Ⅱ组的料重比(F/G)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其中试验Ⅱ组的F/G值最低。(2)试验Ⅰ、Ⅱ和Ⅲ组对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3)经济效益分析,试验Ⅰ和Ⅱ组的增重收益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Ⅱ组经济效益最高。综合各项指标看,将50%玉米秸秆与50%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后饲养肉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紫花苜蓿 肉牛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规划建模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广义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9
作者 王万乐 钟鸣 HUNT John douglas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23,共13页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产生重大影响。针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广义经济效益评估分析需求,本文提出基于城市经济-土地利用-交通整体规划(Urban-Integrated Econ...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产生重大影响。针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广义经济效益评估分析需求,本文提出基于城市经济-土地利用-交通整体规划(Urban-Integrated Economy, Land Use, and Transport, U-IELUT)建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广义经济效益评估框架和方法。在传统“四阶段”交通规划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城市经济和人口预测、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配、城市空间开发,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广义经济效益评估模块,构建面向交通基础设施广义经济效益评估的“PECAS+(Production, Exchange and Consumption Allocation System)”广义经济效益评估模型。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基于武汉“PECAS+”广义经济效益评估模型测算其直接经济效益和广义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地铁2号线在2027年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10.43亿元;广义经济效益中,动态集聚效益约为2.64亿元,约为直接经济效益的25.3%,说明广义经济效益尤其是集聚效益等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忽略。同时,还探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小区的影响差异,即广义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布,可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供多维度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效益评估 经济-土地利用-交通整体规划模型 广义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收益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物业开发研究
10
作者 陶思宇 赵悦 +3 位作者 冯涛 彭其渊 陈昕梅 罗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分为7类,分别是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公共休闲服务、文化和绿化业态,根据每种业态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分别制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测算方法。建立以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考虑多方约束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总体量及每种业态的组合配比,为我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 物业开发模型 土地价值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调控对中龄米老排人工林材种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1
作者 唐继新 陈东成 +2 位作者 潘启龙 刘衡 蒋志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1,共10页
【目的】分析密度调控对中龄米老排人工林材种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其人工林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亚热带区域内中龄阶段实施模式Ⅰ密度调控策略(经历1次间伐,伐后林分密度为1200株/hm^(2))的哨平米老排试验林和... 【目的】分析密度调控对中龄米老排人工林材种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其人工林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亚热带区域内中龄阶段实施模式Ⅰ密度调控策略(经历1次间伐,伐后林分密度为1200株/hm^(2))的哨平米老排试验林和模式Ⅱ密度调控策略(经历3次间伐,伐后林分密度为520株/hm^(2))的青山米老排试验林为对象,在各林分中伐取了14株不同径阶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以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计算各材种出材量,并通过更新重置成本法分析不同林分的经济效益。【结果】(1)模式Ⅰ与模式Ⅱ林分之间的小径材和中径材非累计出材量的差异均显著(P<0.05)。(2)从第25年起,模式Ⅱ林分的小径材累计出材量低于模式Ⅰ;从第21年起,模式Ⅱ林分的中径材和大中径材累计出材量均高于模式Ⅰ,但两林分各材种累计出材量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3)模式Ⅰ与模式Ⅱ林分各材种累计出材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小径材累计出材量先随林龄的增长而递增,然后小幅递减,最后趋于稳定;中径材累计出材量先随林龄增长而增长,然后趋于稳定;大径材和大中径材的累计出材量随林龄的增长而递增。(4)以中小径材为经营目标,模式Ⅰ与模式Ⅱ林分的最佳轮伐期分别为17~19年和17~21年,经济效益差异不显著;以大中径材为主要经营目标,从第23年起模式Ⅱ林分的动态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模式Ⅰ(P<0.05),且模式Ⅱ林分的轮伐期应≥26年。【结论】模式Ⅰ与模式Ⅱ的密度调控措施对米老排人工林不同材种的累计出材量和静态经济效益影响不显著,但对动态经济效益的影响显著。两种模式林分的最优经营策略(动态经济效益最大)均为生产中小径材,两者在该策略下的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当生产大中径材时,两种模式的动态经济效益均随林龄增长显著下降,其中模式Ⅰ林分会出现亏损,但模式Ⅱ仍能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密度调控 树干解析 材种结构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攻击者视角的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攻击策略
12
作者 张赟宁 涂迅 +2 位作者 张磊 郭钟仁 肖嵩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09-3019,I0103-I0105,共14页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能源互联网面临严重的网络攻击威胁。攻击者可利用通信层的漏洞,集成庞大的分布式僵尸网络。现有的网络攻击手段难以适配具有随机空间分布特性的僵尸网络,并且多侧重攻击的破坏性而忽视了对攻击隐蔽性的研究...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能源互联网面临严重的网络攻击威胁。攻击者可利用通信层的漏洞,集成庞大的分布式僵尸网络。现有的网络攻击手段难以适配具有随机空间分布特性的僵尸网络,并且多侧重攻击的破坏性而忽视了对攻击隐蔽性的研究。该文提出了从分布式僵尸网络实现对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效益破坏的新型攻击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僵尸节点的重要对象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模型,通过信息收集判断邻域中重要程度最高的节点,并推导出在有限攻击资源下影响DoS攻击效果的显式因素。其次,提出僵尸节点间的共谋虚假数据注入(false data injection,FDI)攻击策略,并分析不同的FDI攻击实现形式,旨在寻找对能源系统经济性最具破坏性的攻击模式。考虑典型的恶意节点检测机制,制定了僵尸节点自调节过程,使得攻击的实现对防御措施具有鲁棒性。最后,通过IEEE39-32节点的热电耦合系统拓扑仿真验证了所提攻击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经济效益 分布式僵尸网络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鳜工厂化循环水驯化模式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
13
作者 吴明林 蒋阳阳 +5 位作者 周蓓蓓 孙永旭 周翔 李海洋 李正荣 王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67-70,共4页
为探究工厂化循环水驯化模式下的饲料鳜驯化效率,以鳜早苗为试验材料,在长方形驯化池中开展为期52d的驯化试验,测定鳜的成活率等生长性能,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驯化结束后饲料鳜的苗种规格为43尾/kg,成活率为90.72%,增重率为924.6... 为探究工厂化循环水驯化模式下的饲料鳜驯化效率,以鳜早苗为试验材料,在长方形驯化池中开展为期52d的驯化试验,测定鳜的成活率等生长性能,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驯化结束后饲料鳜的苗种规格为43尾/kg,成活率为90.72%,增重率为924.67%,饵料系数为1.07。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下净利润达78832元,总体驯化成活率>42.43%即可实现盈利。综合表明,该驯化模式具有周期短、操作简单、可控性强、驯化成活率高且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可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鳜 驯化 工厂化循环水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灌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初探
14
作者 何进勤 雷金银 +2 位作者 桂林国 罗昀 金建新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6期63-69,共7页
针对引黄灌区不同种植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变化不明等生产实际问题,以该区典型种植模式——蔬菜连作、玉米连作、粮菜轮作、麦后复种为研究对象,通过3年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结合周边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 针对引黄灌区不同种植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变化不明等生产实际问题,以该区典型种植模式——蔬菜连作、玉米连作、粮菜轮作、麦后复种为研究对象,通过3年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结合周边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及其产量效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引黄灌区滴灌种植蔬菜连作和麦后复种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较高,与漫灌相比,分别节水25.0%~44.7%,节肥23.1%~54.4%。滴灌种植下,连作种植(蔬菜连作和玉米连作)与轮作种植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锌含量降低5.7%~28.7%,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降低幅度逐渐增大;同时连作种植显著增加了下层(20~100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玉米连作较其他处理表层土壤有效锌含量降低11.4%~28.0%,蔬菜连作80~100cm剖面土壤硝态氮含量(9mg·kg^(-1))增加近1倍。由此可见,无论蔬菜连作还是玉米连作0~100 cm剖面土壤养分淋失较高,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种植方式 土壤养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紫云英还田的水稻产量和效益的量化研究
15
作者 王建红 冯含笑 +6 位作者 曹凯 张贤 徐静 斯林林 徐昌旭 王佳宇 曹卫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8,共10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南方稻区7省(自治区)典型稻田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量化紫云英还田及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明确紫云英在水稻生产上的增产增效作用以及化肥替代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云英(milk ve... 【目的】通过对我国南方稻区7省(自治区)典型稻田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量化紫云英还田及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明确紫云英在水稻生产上的增产增效作用以及化肥替代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紫云英(milk vetch)”、“紫云英与化肥配施(milk vetch combined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和“水稻产量(rice yield)”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百度学术数据库检索2024年4月30日之前的文献。然后基于以下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1)试验地点在中国南方稻区;2)数据限于大田定位试验;3)试验限于紫云英−水稻轮作系统,并包含不种紫云英休闲对照、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单施化肥和单施紫云英处理;4)观测结果包含样本量、均值和标准误差。最终获得39篇文献,4850个水稻产量数据。运用数据正态区间估值方法,计算紫云英和化肥的水稻增产率、紫云英的化肥替代率、紫云英及化肥的肥料产投比等特征值。【结果】我国南方稻区紫云英的水稻增产率平均为48.3 kg/t,单季稻低于双季稻但高于早稻系统。化肥的水稻增产率平均为6.18 kg/kg,紫云英的化肥替代率平均为8.52 kg/t。紫云英鲜草产量在22.5 t/hm^(2)时,紫云英产投比平均为2.23,化肥产投比平均为2.66,这些指标在早稻、单季稻、双季稻系统间均无显著差异,紫云英作为肥用的经济价值平均为187.7元/t;当紫云英的鲜草产量低于9.92 t/hm^(2)时,紫云英在紫云英-水稻系统中的经济效益表现为负效益。紫云英-水稻轮作系统的水稻增产潜力比冬闲-水稻轮作系统增加729 kg/hm^(2)。【结论】在我国南方稻区长期紫云英−水稻轮作制度下,紫云英作为肥用的经济价值平均为187.7元/t,对水稻的增产率平均为48.3 kg/t,化肥替代率8.52 kg/t。综合紫云英提升水稻增产潜力等结果,南方稻区应充分重视利用冬闲田种植紫云英,并采用可提升紫云英鲜草产量的生产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紫云英 水稻增产量 紫云英的化肥替代率 紫云英产投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双层强化学习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16
作者 张薇 王浚宇 +1 位作者 杨茂 严干贵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29-3544,共16页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 考虑异质能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时间差异性,提升系统设备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调控的灵活性,是实现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冷-热-电RIES的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DBLPPO)调度模型。首先将RIES内部能源的出力、储存和转换构建高维空间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数学模型;其次基于改进的分布式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对其进行序贯决策描述,构建内部双层近端策略优化(PPO)的控制模型,局部网络采用“先耦合-再解耦”的求解思路对冷-热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多时间尺度优化决策,最终实现RIES冷-热力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调度和协同优化运行;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能克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复杂随机场景下的“维数灾难”问题,实现RIES各能源网络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协同优化管理,还能加快模型的最优决策求解速度,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多时间尺度 分布式双层近端策略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协同优化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壶藻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7
作者 刘东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为了给裂壶藻(SC)在生产富含DHA鸡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本研究以720羽2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SC1、SC2、SC3和SC4分别添加0.5%、1%、2%和4%的SC粉至基... 为了给裂壶藻(SC)在生产富含DHA鸡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本研究以720羽2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SC1、SC2、SC3和SC4分别添加0.5%、1%、2%和4%的SC粉至基础日粮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蛋品质,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CK相比,SC1、SC2、SC3和SC4组蛋鸡的产蛋率、日均采食量、料蛋比和不合格蛋率无显著变化(P > 0.05)。SC4组蛋鸡的平均蛋重显著降低3.48%(P<0.05),其余各组蛋鸡的平均蛋重处于同一水平(P > 0.05)。与CK相比,SC1、SC2、SC3和SC4组鸡蛋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无显著变化(P > 0.05)。蛋黄颜色在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颜色变化为SC3 > SC2 > SC1 > CK > SC4。随着SC粉添加浓度的增加,鸡蛋中EPA、DHA和ω-3PUFA的含量显著升高,且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毛利润在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SC2 > SC3 > CK > SC4 > SC1。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2%及以下的SC粉不会影响蛋鸡的生长性能和蛋品质,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在本研究条件下,SC粉的适宜添加量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白藜芦醇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8
作者 刘先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28,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白藜芦醇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43±2)kg健康状况优良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育肥猪仅饲喂基础日粮...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白藜芦醇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60头体重(43±2)kg健康状况优良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育肥猪仅饲喂基础日粮,另外3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0、200以及300 mg/kg的白藜芦醇,试验为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白藜芦醇后,育肥猪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13.48%、26.97%和25.84%;料重比显著降低10.30%、20.17%和20.17%(P<0.05);但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白藜芦醇后,育肥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并且添加量为200、300 mg/kg时效果更明显。但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不显著(P>0.05)。(3)日粮添加白藜芦醇后,育肥猪的增重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4.85%、10.65%和4.99%;毛利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18.83%、40.06%和31.95%。结论:日粮添加100、200、300 mg/kg的白藜芦醇,能显著提高育肥猪ADG,显著降低F/G,同时显著提升其抗氧化功能和养殖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00mg/kg的白藜芦醇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育肥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功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鱼优蛋白肥替代化肥对贝贝南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张莹 陈艳利 +3 位作者 攸学松 马超 穆生奇 徐进 《蔬菜》 2025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减少过量施用化肥,提高南瓜产量和品质,以贝贝南瓜为研究对象,在坐果期追施纯天然有机肥鱼优蛋白肥料替代化肥,设置T1(常规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30 kg)、T2(667 m~2追施鱼优蛋白肥料30 kg)、T3(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20 kg)、T4... 为减少过量施用化肥,提高南瓜产量和品质,以贝贝南瓜为研究对象,在坐果期追施纯天然有机肥鱼优蛋白肥料替代化肥,设置T1(常规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30 kg)、T2(667 m~2追施鱼优蛋白肥料30 kg)、T3(667 m~2追施三元复合化肥20 kg)、T4(追施鱼优蛋白肥20 kg)和CK(不追肥)处理,研究追肥鱼优蛋白替代化肥对贝贝南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效果最佳,可有效促进果实横径生长发育,比CK及化肥追施处理T1、T3分别显著提高24.14%、5.88%、20.94%,可改善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3.83%,比CK显著提高5.34百分点,T2虽较化肥追施处理T1显著降低0.96百分点,但较减量化肥追施处理T3显著提高1.47百分点,且果肉质地致密、甜度高、面度高、纤维少、强粉、细腻、干,口感综合表现最佳;与CK、T1、T3、T4处理相比,T2处理平均单果质量分别显著提高37.50%、12.82%、7.69%和4.76%,667 m~2产量分别显著提高40.03%、11.04%、15.38%和6.26%,667 m~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7.41%、9.88%、13.88%和5.67%。因此,在大棚贝贝南瓜种植中推荐每667 m~2追施30 kg鱼优蛋白肥料替代化肥(分2次追施,每次用量1/2),以促进设施南瓜的提质增效及可持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贝南瓜 鱼优蛋白肥料 品质 产量 经济效益 最佳施用量 化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种植和常规种植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研究
20
作者 张鹏 杨旭昆 +8 位作者 陈璐 王文治 米艳华 刘振环 李茂萱 苏雯 王相全 杨彦雄 郭陆军 《农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2-19,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机种植模式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试验采取田间相邻种植,设置“水稻+蚕豆+水稻”轮作模式下有机和常规2种模式的水稻种植方式,采用重复和对照组设计。各项... 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机种植模式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试验采取田间相邻种植,设置“水稻+蚕豆+水稻”轮作模式下有机和常规2种模式的水稻种植方式,采用重复和对照组设计。各项指标的检测依据对应的国家标准进行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云南水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种植模式的镉、砷低于常规水稻,铅、铬、铜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种植水稻,有机+模式除镉含量低于常规水稻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常规水稻,通过方差分析P>0.05,各项安全品质指标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营养品质除膳食纤维低于常规种植,其余营养品质均高于常规种植,有机+模式各项营养品质指标均高于常规种植,有机种植模式营养品质总体上要高于常规种植,有机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营养品质,但经过方差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有机种植前期生产投入成本高,产量低于常规种植,但有机稻米市场价格优势明显,最终收益为常规种植的2.5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常规种植和有机种植2种不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进一步优化云南水稻产业结构、改善部分地区种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种植 常规种植 云南水稻 品质影响 经济效益 水稻品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