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tool-path generation module for 5-axis control machining of impellers 被引量:4
1
作者 JUNG Hyoun-chul SON Hwang-jin JUNG Yoon-gy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424-3429,共6页
An impeller is difficult to machine because of severe collision due to the complex shape,overlapping and twisted shape of the impeller blades.So,most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software companies have developed ... An impeller is difficult to machine because of severe collision due to the complex shape,overlapping and twisted shape of the impeller blades.So,most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software companies have developed CAM module for manufacturing impeller according to their CAM software.But these dedicated modules are difficult to use for inexperienced users.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develop a tool-path generation module for impellers.For this purpose,it is based on Visual Basic language and used CATIA graphical environment.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for generated tool-path by the module is satisfactory.And it has slow processing speed compared to other commercial modules,but it is easy to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LLER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5-axis control machining tool path MOD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ool Path Re-generation Algorithm for Die & Mold Machining
2
作者 L P Zhang J Y H Fuh A Y C Nee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1-102,共2页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shorter product design a nd manufacturing lead-time, many mold companies are using 3-D CAD/CAM software s ystems i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 new product file is often issued to the mo ld ...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 shorter product design a nd manufacturing lead-time, many mold companies are using 3-D CAD/CAM software s ystems i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 new product file is often issued to the mo ld design department before it is completely finalized and the design may have t o be iterated many times during the mold design and making processes. In practic e, if a mold has been modified, all the tool paths that cover the modified regio n must be re-generated, no matter how small the modified region may be. With th e available tool path generation systems, if a tool path needs to be re-generat ed, all the cutter location (CL) points must be re-calculated, and none of the original CL points can be re-used. It would require as much time to re-gen erate the modified tool path as in the original cas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 ified region is usually quite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entire mold. The complete re-generation process is therefore highly unproductive and time-consum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fficient tool path re-generation approach for 3-axis d ie and mold machining. It is assumed in this research that a gouge-free too l path has been generated for the original mold and the same ball end-mill is to be used to generate the tool path for the modified mold. It is shown in th is work that if the boundary of the modified region is interference-free, the a ffected CL points are enclosed by a set of CL points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poi nts on the boundary of the modified region. An efficient tool path re-generatio 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in this research. With this algorithm, a closed CL cur ve is first generated from the boundary of the affected region. The CL points fo r the original mold are then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x and y values with the b oundary of the affected CL points. If the CL points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modi fication, they are output to the new CL file directly. Otherwise, they are remov ed and replaced by the new CL points. The algorithm has been tested using severa l industrial parts, and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efficient, robust, and the re-g enerated tool path is gouge-free and smoo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tool path Re-generation Algorithm for Die Mold Mach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映射的开式整体叶盘流道铣削路径生成方法
3
作者 韩江 张文强 +1 位作者 田晓青 夏链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696,共9页
针对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的粗加工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层厚曲面分层的加工策略,并根据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宽度变化的特点,在任一切削层曲面,利用测地偏移原理确定流道两侧刀具路径边界,确定步长和路径条数,提出了一种沿着流道纵向铣削的走... 针对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的粗加工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层厚曲面分层的加工策略,并根据整体叶盘类零件流道宽度变化的特点,在任一切削层曲面,利用测地偏移原理确定流道两侧刀具路径边界,确定步长和路径条数,提出了一种沿着流道纵向铣削的走刀路径规划方法。计算了流道边界的刀轴矢量,利用四元数插值计算流道边界中间刀位点的刀轴矢量。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采用叶盘轮毂回转面偏置或叶盘包覆回转面偏置的均匀分层法相比,变层厚曲面分层法可更好地适应包覆回转面至轮毂回转面的曲面变化,保证叶片表面质量,且加工后叶片表面余量较为均匀。最后通过加工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整体叶盘 曲面分层 测地偏移 粗加工 刀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乱点云等残留高度五轴刀具路径规划
4
作者 杜娟 司海宁 +1 位作者 陈璐 王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181,共4页
为了直接由点云生成刀具路径,提出了一种生成环形铣刀五轴等残高刀具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先对点云进行边界点提取以生成第一条刀具路径,然后分析环形铣刀在五轴加工时的位姿以计算残高点,再根据残高点计算下一行刀具路径的刀触点,最后根... 为了直接由点云生成刀具路径,提出了一种生成环形铣刀五轴等残高刀具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先对点云进行边界点提取以生成第一条刀具路径,然后分析环形铣刀在五轴加工时的位姿以计算残高点,再根据残高点计算下一行刀具路径的刀触点,最后根据刀触点和倾角生成刀位文件。传统的残高点计算方法需要计算点云局部轮廓点集内每个点到刀具截面的距离,计算量过大。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计算残高点初值的方法。通过对点云模型生成刀具路径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运行时间与传统的等残留高度法相比,提升了9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加工 散乱点云 刀具路径 等残留高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刀具许用载荷的复杂型腔多刀具优化铣削方法
5
作者 韩飞燕 赵一鹏 +4 位作者 李洪阳 张浩 王彻 彭先龙 张传伟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6-994,共9页
对于2.5D复杂型腔数控铣削粗加工,现有刀具组合优选方法未充分考虑刀具的实际许用载荷,且采用环切刀轨加工时切削载荷会突变,易导致崩刃、断刀,影响铣削粗加工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刀具许用载荷的复杂型腔多刀具优化铣削... 对于2.5D复杂型腔数控铣削粗加工,现有刀具组合优选方法未充分考虑刀具的实际许用载荷,且采用环切刀轨加工时切削载荷会突变,易导致崩刃、断刀,影响铣削粗加工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刀具许用载荷的复杂型腔多刀具优化铣削方法。建立了以刀具许用载荷为约束的铣削加工效率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从可用刀具集中选取最优刀具组合;根据所选刀具组合,给出了复杂型腔自适应加工区域划分方法及多刀具加工摆线-环切混合刀轨生成方法;以某2.5D复杂型腔零件铣削粗加工为对象进行算例分析,在刀具许用载荷约束下选取了最优刀具组合并生成了摆线-环切混合刀轨;最后与NX软件的摆线铣削方法进行加工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加工效率提高了25.9%,加工过程中机床负载变化平稳,验证了所提多刀具优化铣削方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铣削 复杂型腔 刀具许用载荷 刀具组合优选 摆线-环切混合刀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磨削机器人刀具路径精度的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朱铝芬 吕国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4-81,194,共9页
针对六自由度磨削机器人刀具路径的控制,在Levenberg-Marquardt和差分进化混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刀具规划路径精度增强控制策略。利用高频率激光跟踪仪对机器人的实际路径进行动态跟踪,通过Levenberg-Marquardt和差分进化混合算法,考虑... 针对六自由度磨削机器人刀具路径的控制,在Levenberg-Marquardt和差分进化混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刀具规划路径精度增强控制策略。利用高频率激光跟踪仪对机器人的实际路径进行动态跟踪,通过Levenberg-Marquardt和差分进化混合算法,考虑规划路径上的平均曲率变化率、弧长和刀具接触点数量,以改善绝对机器人定位精度。结果表明:补偿后,磨削机器人的最大定位误差从0.792 mm降至0.027 mm;经增强后,所提方法测量的路径精度在0.033~0.049 mm内变化。最后,对钛合金叶片进行了带补偿和不带补偿的机器人磨削实验,验证了所提刀具路径精度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机器人 刀具路径 路径精度 叶片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毛刺机器人打磨刀路规划与工具姿态优化
7
作者 郭万金 孙浩 +3 位作者 利乾辉 田玉祥 曹雏清 赵立军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2-1237,共16页
为解决机器人在打磨去除轮毂窗口边缘毛刺时存在刀位点稀疏或冗余与分布不均、作业工具姿态获取困难和变化剧烈等问题,提出一种含有刀位点规划和工具姿态获取与优化的轮毂窗口毛刺机器人打磨路径规划方法。采用NURBS曲线形态特征参数描... 为解决机器人在打磨去除轮毂窗口边缘毛刺时存在刀位点稀疏或冗余与分布不均、作业工具姿态获取困难和变化剧烈等问题,提出一种含有刀位点规划和工具姿态获取与优化的轮毂窗口毛刺机器人打磨路径规划方法。采用NURBS曲线形态特征参数描述轮毂窗口边缘曲线,开展轮毂窗口边缘机器人刀位点规划;提出一种考虑轮毂点云和窗口表面特征的轮毂窗口内侧面法向量获取方法,并建立刀位点处局部坐标系,描述机器人工具姿态;建立机器人末端工具姿态优化模型并优化求解,获得连续平滑的轮毂窗口机器人末端工具姿态;开展轮毂窗口边缘毛刺机器人打磨实验,验证所提轮毂窗口毛刺机器人打磨路径规划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轮毂窗口毛刺打磨去除过程中,机器人关节角曲线较平滑,机器人可以精准到达所规划的刀位点且其末端工具较好地接触窗口边缘并保持适宜的加工姿态;经毛刺打磨后的不同轮毂窗口边缘倒角最大不超过1.50 mm,多处不同位置倒角测量的最大平均值为0.64 mm,均在工艺规范规定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打磨 刀路规划 刀位点规划 工具姿态优化 轮毂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技术的零件尺寸精密测量系统设计
8
作者 陈阳 毛翠丽 +1 位作者 蔡恩泽 刘长昊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2,共4页
针对传统工业检测中人工测量工件尺寸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零件尺寸精密测量系统。文中以3个直径均为10 mm、高度不同的圆柱形零件为测量对象,使用普通工业镜头进行图像采集,通过图像处理得出圆柱直径在... 针对传统工业检测中人工测量工件尺寸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零件尺寸精密测量系统。文中以3个直径均为10 mm、高度不同的圆柱形零件为测量对象,使用普通工业镜头进行图像采集,通过图像处理得出圆柱直径在对准平面存在0.02 mm的误差,但测量结果因物距变化而产生的误差增大。因此采用双远心镜头进行测量,测得直径误差在0.02 mm,该测量误差不随物距的变化而增大,满足测量要求。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对零件尺寸进行精密测量,具有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尺寸测量 远心光路 卡尺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期防止相对贫困者返贫的政策干预路径研究——基于行为政策工具-胜任特征的二维视角
9
作者 雷杨 王淑珍 詹绍文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4期34-44,共11页
【目的】培养相对贫困者持续自我减贫的能力是后扶贫时期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路径。【方法】本文基于行为政策工具与胜任特征的二维视角,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探索精准扶贫时期扶贫政策文本中行为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及其与胜任特征间的匹... 【目的】培养相对贫困者持续自我减贫的能力是后扶贫时期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路径。【方法】本文基于行为政策工具与胜任特征的二维视角,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探索精准扶贫时期扶贫政策文本中行为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及其与胜任特征间的匹配关系;通过政策情景启动法的调查实验,分析不同行为政策工具对胜任特征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发现:(1)政策文本中行为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与行为政策工具干预相对贫困者自我减贫能力时的实际效果之间呈现反向匹配模式,表现为政策文本中,行为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为:说道型工具、激励型工具、鞭笞型工具、助推型工具,而其对胜任能力干预的实际效果从优到劣为:激励型工具、助推型工具、说道型工具、鞭笞型工具;(2)政策文本中“行为政策工具-胜任特征”的匹配与二者的最优匹配组合并不一致,表现为实验中助推型工具与“技能”特征匹配最为有效但政策文本中该工具较多干预的是“知识技巧”,实验中激励型工具与“社会角色”“特质”“动机”三个特征搭配均有效而政策文本中仅用于对“社会角色”的干预。【结论】在后扶贫时期,现有的政策工具无法高效提升相对贫困者持续减贫的能力,而应当重视助推工具的作用并调整助推工具的干预方向,扩展激励型工具的行为干预范围,构建后扶贫时期防止相对贫困者返贫的行为公共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特征 行为政策工具 政策干预路径 后扶贫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
10
作者 焦靖淞 周凯红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3-1551,共9页
针对目前侧铣加工非可展直纹面的刀位规划分析计算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比如计算过于复杂、计算时间长、精度较低等等,对侧铣刀位包络误差问题展开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ICS)的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首先,根... 针对目前侧铣加工非可展直纹面的刀位规划分析计算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比如计算过于复杂、计算时间长、精度较低等等,对侧铣刀位包络误差问题展开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ICS)的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首先,根据双参数球族包络理论研究了圆锥刀具在非可展直纹面上的加工过程的解析表示,设计了计算初始加工刀位方法;然后,展开了加工误差的计算,提出了单刀位下误差度量函数,使侧铣加工过程中各点位法向误差的平方和最小,设计了基于改进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刀位优化方法,并提出了圆锥刀侧铣刀位包络误差优化模型,采用两点偏置法确定了初始刀轴矢量,将抗体相似度-浓度指标引入免疫克隆选择算法中,以提升计算速度,使用改进算法对误差度量函数进行了求解,从而获得了优化后的侧铣加工刀位;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经改进的免疫克隆算法,优化模型在单刀位下的优化过程收敛速度提升了13.3%,优化后位姿集合形成的刀具包络误差降低了15.8%。该优化模型对于复杂曲面侧铣刀位规划方法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侧铣加工 侧铣刀位包络误差 改进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非可展直纹面 圆锥刀 刀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政策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中央政策文本的“主体-路径-工具”三维框架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龙云 江金波 +1 位作者 徐强 刘荣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4,共14页
机构改革开启了文旅融合政策创新的新篇章,中央发布的文旅融合政策对地方政策创新和行业实践发挥“风向标”作用,但学界一般关注的是文化旅游政策,而非融合相关政策,也鲜少以一个立体化的研究框架去分析其结构和关联特征。文章以中央政... 机构改革开启了文旅融合政策创新的新篇章,中央发布的文旅融合政策对地方政策创新和行业实践发挥“风向标”作用,但学界一般关注的是文化旅游政策,而非融合相关政策,也鲜少以一个立体化的研究框架去分析其结构和关联特征。文章以中央政策文本为例,构建了“政策主体-融合路径-政策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有以下发现。(1)文旅融合政策创新主体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等部门为主,发文方式独立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政策文件的主体属性包括单核、多核、单边等6种。(2)融合路径存在偏好性,以体制融合、业态融合和产品融合为主,其中,政策支撑、产业融合类型和高品质文旅产品等细分类别较为突出,其他路径政策内容相对较少。(3)政策工具的使用具有倾向性,以供给型为主、环境型为辅,需求型最少,其中,产业培育、目标定位、示范试点和公共服务是较为重要的工具类别。(4)文旅融合政策创新共有386条创新路径,提炼出6类典型政策创新路径。政策创新逻辑是以核心层部门为主,从体制、产品和业态等融合路径,调动供给型、环境型工具促进文旅融合。该研究进一步提出制定文旅融合专项政策、加强主体合作、优化融合路径和均衡政策工具4点政策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政策创新体系 政策主体 融合路径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㶲耗散法对数控加工刀具路径能耗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军 熊凤生 +1 位作者 姚晟 徐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针对数控加工中不同刀具路径加工的能耗问题进行研究,基于㶲(yòng)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㶲(yòng)耗散方法,对不同刀具路径加工进行能耗的评估;㶲耗散方法通过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热、切削液、机床待机、刀具切削磨损、压缩空气等能... 针对数控加工中不同刀具路径加工的能耗问题进行研究,基于㶲(yòng)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㶲(yòng)耗散方法,对不同刀具路径加工进行能耗的评估;㶲耗散方法通过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热、切削液、机床待机、刀具切削磨损、压缩空气等能耗源进行分析,并对各个能耗源进行数学建模,计算不同刀具路径加工情况下的能耗,通过比较不同刀具路径加工能耗的大小,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能耗较少的刀具路径,达到节能目的;最后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刀具路径对曲面进行加工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证明:实际加工的能耗与㶲耗散法评估的能耗一致,等间距环形刀具路径比往复刀具路径的总㶲能耗降低了10.93%,等间距环形刀具路径比斜45°刀具路径的总㶲能耗降低了15.24%,说明㶲耗散法评估刀具路径加工能耗是可行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㶲耗散法,通过㶲耗散把电能和物料能等不同类型的能量转化为同一形式进行计算,使能耗评估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能耗评估 刀具路径 耗散法 能耗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自由曲面数控加工中的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军 徐睿 +1 位作者 金岩 熊凤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在自由曲面的加工中,一直面临着加工时间长的问题,本研究以提高加工效率为目的,通过分析待加工自由曲面的面曲率、残余高度等参数,计算出合理的加工步长和行距,并以此为依据将待加工曲面离散成点云即为刀触点。将刀具路径规划问题转化... 在自由曲面的加工中,一直面临着加工时间长的问题,本研究以提高加工效率为目的,通过分析待加工自由曲面的面曲率、残余高度等参数,计算出合理的加工步长和行距,并以此为依据将待加工曲面离散成点云即为刀触点。将刀具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求解TSP问题的最优解,为避免遗传算法早熟陷入局部最优解,引入了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改进,使用改进后的混合算法进行刀具路径寻优。对优化方法进行了仿真加工、实验加工及测量,结果表明优化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刀路长度最多减少303.4mm,相对缩短了12.3%,加工效率提升较为明显,并且加工表面也取得了较好的加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模拟退火算法 遗传算法 刀具路径优化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曲线光滑处理的双向四阶Taylor拟合方法
14
作者 吴继春 周灭旨 +2 位作者 许可 胡柱 范大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13-3620,共8页
为了使数控轨迹更加光滑,以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轴的光滑曲线双向四阶Taylor拟合方法,通过优化使曲率更平缓来进一步降低拟合曲线的轮廓误差。首先,在参数曲线上选取有限均匀的数据点计算参数各阶导数以及曲率、挠率等... 为了使数控轨迹更加光滑,以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轴的光滑曲线双向四阶Taylor拟合方法,通过优化使曲率更平缓来进一步降低拟合曲线的轮廓误差。首先,在参数曲线上选取有限均匀的数据点计算参数各阶导数以及曲率、挠率等微分几何量,以建立Frenet坐标系;然后,在第i区间始末两个数据点分别进行前向和后向四阶Taylor展开,根据刀位点在始末两个数据点形成的参数空间的相对距离确定耦合权重的拟合曲线;最后,通过坐标反变换得到机床坐标系XYZ下的优化轨迹。通过对原始轨迹和双向四阶Taylor拟合进行比较表明,随着阶数的提高,轮廓误差逐渐降低,曲率均值、曲率极差和曲率的导数极差均趋近原始曲线。通过对标准圆和高速列车车轮踏面LM-32进行拟合测试表明,相比拟合曲线,所提方法得到的优化曲线曲率变化连续,轮廓误差小4μm~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刀具轨迹优化 Frenet坐标系 TAYLOR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民健身政策工具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fsQC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昭铭 张蕊 +2 位作者 马德浩 高升 孙磊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9,共17页
全民健身政策供给的合理性对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民健身政策工具使用作为条件变量,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作为结果变量,分析促进我... 全民健身政策供给的合理性对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民健身政策工具使用作为条件变量,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作为结果变量,分析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政策工具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我国全民健身政策工具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组态路径有治理型路径、激励型路径、能力建设型路径与权威型路径4类,其特征包括:一是,权威工具在我国全民健身政策工具组态中具有较高的效能;二是,能力建设工具在全民健身政策中供给较多,但在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4条组态路径中是以边缘条件出现;三是,五类组态路径呈现出差异对称性。研究建议:①应充分认识权威工具的能力效度,当激励工具和象征与劝解工具供给水平处于较低状态时,权威工具需要确立为核心条件,搭配系统变革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才可发挥全民健身政策组态效能。②在大量供给能力建设工具的情况下,应注重搭配权威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的使用,以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有效运转和资源配置合理化。③激励工具的使用需要搭配系统变革工具和象征与劝解工具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④应充分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水平,选择适用于各省的政策工具组态路径进行政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政策 政策工具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镜片尖边轮廓的五轴数控加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宏涛 项华中 +5 位作者 郑泽希 丁琦慧 张欣 王彭 张大伟 庄松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4-713,共10页
为了改善和优化眼镜镜片的加工流程,避免镜片尖边加工过程中刀轴矢量变化剧烈、影响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UG NX的五轴数控加工路径。利用智能镜框扫描仪对镜框边缘进行扫描,获得镜框凹槽点云数据文件,编写相应程序对符合... 为了改善和优化眼镜镜片的加工流程,避免镜片尖边加工过程中刀轴矢量变化剧烈、影响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UG NX的五轴数控加工路径。利用智能镜框扫描仪对镜框边缘进行扫描,获得镜框凹槽点云数据文件,编写相应程序对符合眼镜片加工标准的OMA文件中的球坐标数据进行坐标及格式转换等处理。基于NURBS曲线拟合算法,实现刀路轨迹的连续性并保证拟合曲线的精度。设计和建立一种控制刀轴矢量平滑变化的刀轴驱动约束方法,依靠曲线驱动刀轴及镜片曲面法向量约束刀轴使刀头平滑进给,并将刀轨文件经过后处理转换为NC文件。最后,对加工后的镜片进行误差测量,结果表明,通过点云数据拟合刀路曲线的方法提高了加工面的精确度和光滑性,有效缩减了加工流程,提高了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数控系统 非均匀有理B样条 曲线拟合 刀具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美超 王先亮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本文选取14个省级行政区已出台的154份体育产业政策文本,依据TOE理论框架划分政策工具类型,运用实地调查法、LDA主题模型和QCA方法揭示政策工具组合与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本文选取14个省级行政区已出台的154份体育产业政策文本,依据TOE理论框架划分政策工具类型,运用实地调查法、LDA主题模型和QCA方法揭示政策工具组合与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研究表明:省域体育产业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技术要素类、组织要素类和环境要素类3种;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仍较为依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同时需要数字体育技术、体育科技创新、数字体育服务等多种政策工具的有机组合与协同联动;政府支持下的技术主导型、环境引导型、“技术-环境”协同型路径是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路径。建议:优化体育产业政策工具体系,注重政策工具的要素匹配;加强统筹引领与顶层设计,推动省域体育产业多维度、协同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助推省域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政策 驱动路径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修正的激光扫描复杂零件加工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晋飞 杜川 贾蒙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针对降低复杂零件加工过程中的零件误差问题,设计基于误差修正的激光扫描复杂零件加工系统。以激光扫描为基础设计复杂零件加工系统的整体架构。基于系统整体架构利用激光扫描模块获取材料信息,并采用网格修正法修正扫描单元中的振镜误... 针对降低复杂零件加工过程中的零件误差问题,设计基于误差修正的激光扫描复杂零件加工系统。以激光扫描为基础设计复杂零件加工系统的整体架构。基于系统整体架构利用激光扫描模块获取材料信息,并采用网格修正法修正扫描单元中的振镜误差;将激光扫描结果传输至DSP控制模块内,通过直线、圆弧插补运算确定加工模块内不同加工单元的刀具加工路径,同时利用不同伺服单元的位置等反馈信号对比,实现机械手模块运动控制。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激光扫描误差控制在0.5 mm以下,符合风机应用标准,加工时间最高为37 min,有效提升了零件可应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修正 激光扫描 复杂零件 DSP芯片 刀具加工路径 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旋耕机组路径导航控制方法——基于机具侧向力限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昊 韩江义 颜兴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37,共6页
拖拉机作为自走式农用动力机械,只有配备相应的农机具才能完成机械作业。近年来,关于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的研究大多将拖拉机看做独立的个体,没有考虑控制过程中农机具的受力情况。为此,以旋耕拖拉机为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拖拉机横向位... 拖拉机作为自走式农用动力机械,只有配备相应的农机具才能完成机械作业。近年来,关于拖拉机自动导航控制的研究大多将拖拉机看做独立的个体,没有考虑控制过程中农机具的受力情况。为此,以旋耕拖拉机为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拖拉机横向位置偏差与旋耕机具侧向受力大小的双目标联合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并应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保证旋耕机具的侧向受力稳定在限值以内,并且拖拉机的路径跟踪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旋耕机组 导航控制 农机具侧向受力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软件刀路仿真设计的叶轮增减材制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庆松 孙文磊 +3 位作者 黎勇 张团 王德安 王云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6-72,共7页
为了研究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在叶轮等工业零件加工制造中的应用,通过使用UG/NX软件建立模型并定义每个加工特征,同时编制了增材与三种减材的刀轨轨迹路径,并优化了切削参数。采用五轴激光沉积增材/高速减材复合制造设备进行了试验验证... 为了研究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在叶轮等工业零件加工制造中的应用,通过使用UG/NX软件建立模型并定义每个加工特征,同时编制了增材与三种减材的刀轨轨迹路径,并优化了切削参数。采用五轴激光沉积增材/高速减材复合制造设备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结合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的优势,显著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加工效率和综合性能。未进行面铣加工的叶片表面粗糙,经过面铣和型腔铣削加工后的叶片表面光洁度显著提高,内部型腔的表面质量亦明显改善。增减材复合加工不仅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还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证明了增减材复合加工技术在复杂零件制造中的巨大潜力,为高质量工业零件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途径,为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复合制造 叶轮制造 刀路轨迹优化 工艺参数优化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