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定植时间、种植密度、整枝方式对产量和综合收益的影响
1
作者 张自启 田永恒 +3 位作者 杨欣欣 汪同财 李亮杰 朱学杰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7-21,28,共6页
为研究设施小果型西瓜套种草莓对产量和收益的影响,优化栽培管理,使小果型西瓜套种草莓种植模式的收益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对小果型西瓜的定植时间、套种密度、整枝方式等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市场价格变化、产量等因素,设... 为研究设施小果型西瓜套种草莓对产量和收益的影响,优化栽培管理,使小果型西瓜套种草莓种植模式的收益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对小果型西瓜的定植时间、套种密度、整枝方式等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市场价格变化、产量等因素,设施小果型西瓜套种草莓栽培模式的综合收益主要受小果型西瓜收益的影响;小果型西瓜的最佳定植时期为每年3月5日—3月15日,最适种植密度为30000株·hm^(-2),最佳整枝方式为1株2蔓,采用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设施小果型西瓜套种草莓种植模式的产量和综合收益。综上,通过优化定植时间、套种密度、整枝方式等栽培措施,可以增加草莓套种小果型西瓜种植模式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 草莓 小果型西瓜 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西瓜间作对辣椒田间小气候、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绍丽 王友平 +4 位作者 张自坤 段青青 李腾飞 张禄祺 常培培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4期61-64,共4页
为探讨辣椒与西瓜的间作效应,在西瓜1.5 m宽行间间作2行辣椒,调查该间作模式下辣椒田间小气候、生长发育和产量,并分析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相比辣椒单作,辣椒与西瓜间作对辣椒田间小气候整体影响不大,但会促进辣椒生长,增加... 为探讨辣椒与西瓜的间作效应,在西瓜1.5 m宽行间间作2行辣椒,调查该间作模式下辣椒田间小气候、生长发育和产量,并分析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相比辣椒单作,辣椒与西瓜间作对辣椒田间小气候整体影响不大,但会促进辣椒生长,增加辣椒鲜质量和干质量,辣椒产量虽有下降,但增收西瓜3361.68 kg/667 m^(2),纯收益增收52.09%。说明,辣椒、西瓜间作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西瓜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定额对西瓜/棉花间作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强小嫚 孙景生 +2 位作者 刘浩 宁慧峰 吴晓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13-119,共7页
该文将膜下滴灌灌水技术集成到西瓜/棉花间作系统中,探讨滴灌灌水定额15、22.5、37.5及30 mm处理(对照)对瓜棉间作作物生长、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37.5 mm西瓜生育前期主蔓最长,棉花全生育期株高最高... 该文将膜下滴灌灌水技术集成到西瓜/棉花间作系统中,探讨滴灌灌水定额15、22.5、37.5及30 mm处理(对照)对瓜棉间作作物生长、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37.5 mm西瓜生育前期主蔓最长,棉花全生育期株高最高,灌水定额22.5 mm西瓜生育中后期主蔓长逐渐变大,灌水定额15 mm全生育期西瓜主蔓长和棉花株高值均最小;间作群体叶面积指数呈双峰曲线变化,共生期内灌水量越大,LAI均值越大,非共生期各水分处理LAI均值无显著差异;灌水定额22.5 mm棉花成铃数最多、最终脱落率最小(59.6%),灌水定额37.5 mm最终脱落率最高(62.3%);灌水定额22.5 mm显著提高了瓜棉间作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西瓜产量为59 697.0 kg/hm2,棉花产量为4 851.2 kg/hm2,水分生产率为28.20元/m3,总产出值高达163 054.8元/hm2。综上可见,该地区瓜棉间作适宜的灌水定额为22.5 mm,全生育期共灌水7次,可实现瓜棉间作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统一,能为该地区瓜棉间作系统科学使用滴灌灌水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灌溉 作物 间作 西瓜 产量 水分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套作模式对连作西瓜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忠廷 刘林德 +4 位作者 郑宪清 李双喜 袁大伟 何七勇 吕卫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在发生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将香葱、芹菜、大蒜三种作物分别与西瓜套作,对西瓜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套作处理均促进了西瓜生长,其株高增长明显,分别为对照的1.82、1.24和1.68倍,套作香葱对提高西瓜... 在发生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将香葱、芹菜、大蒜三种作物分别与西瓜套作,对西瓜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套作处理均促进了西瓜生长,其株高增长明显,分别为对照的1.82、1.24和1.68倍,套作香葱对提高西瓜根系参数效果最好,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67倍。套作香葱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比套作前增加了154.83%,套作芹菜使放线菌数量增加48.00%,套作大蒜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75.01%,套作香葱土壤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提高了1.80倍。套作香葱可有效提高连作西瓜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参数,能显著改善西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区系,从而缓解西瓜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套作 连作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泌物在西瓜/旱作水稻间作减轻西瓜枯萎病中的响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宁 张如 +2 位作者 吴萍 任丽轩 徐国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5-593,共9页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西瓜/旱作水稻间作对西瓜枯萎病和西瓜根系分泌物中酚酸、氨基酸、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n f.sp.niveum,FON)显著提高了西瓜根系分泌物中酚酸...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西瓜/旱作水稻间作对西瓜枯萎病和西瓜根系分泌物中酚酸、氨基酸、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n f.sp.niveum,FON)显著提高了西瓜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的含量,增加了酚酸的种类如香豆酸,当西瓜/旱作水稻间作时,大部分酚酸的分泌量降低。在接种FON的条件下,西瓜/旱作水稻间作较单作显著降低西瓜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接种FON提高了西瓜根系分泌中氨基酸的含量,而在西瓜/旱作水稻间作条件下接种FON时,西瓜根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没有变化。与对照相比,接种FON显著提高了西瓜根系分泌有机酸的量,当西瓜/旱作水稻间作时,大部分有机酸分泌量降低。在接种FON的条件下,西瓜/旱作水稻间作较单作降低了西瓜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含量。总之,接种FON提高了西瓜根系分泌酚酸、氨基酸和有机酸的量,西瓜/旱作水稻间作降低西瓜枯萎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并维持西瓜根系分泌酚酸、氨基酸和有机酸的量不增加,因此,西瓜/旱作水稻间作减轻西瓜枯萎病与西瓜根分泌物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间作 西瓜枯萎病 根系分泌物 酚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文信 陆玉英 +2 位作者 阮经宙 覃斯华 黄金艳 《中国瓜菜》 CAS 2010年第5期9-11,共3页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进行了旱坡地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试验以单种木薯为对照,应用木薯与西瓜、木薯与甜瓜2种套种模式,每种模式设计了木薯与西瓜或甜瓜同期种植、西瓜或甜瓜定植20d...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进行了旱坡地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试验以单种木薯为对照,应用木薯与西瓜、木薯与甜瓜2种套种模式,每种模式设计了木薯与西瓜或甜瓜同期种植、西瓜或甜瓜定植20d后种植木薯、西瓜或甜瓜定植40d后种植木薯3个处理。结果表明,木薯套种西瓜、甜瓜,667m2最高收益分别为1801.71和1954.52元,比对照分别增收1352.88、1504.69元,增产增效显著。不同处理以西、甜瓜定植20d后种植木薯效果最好,可有效解决2种作物间争光抢肥的矛盾,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套种 西瓜 甜瓜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皮无籽西瓜新品种瓜棉套种栽培比较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楠 李平 +7 位作者 戴照义 王运强 邱文兵 胡祯 赵胜杰 路绪强 朱红菊 刘文革 《中国瓜菜》 CAS 2014年第5期46-48,共3页
无籽西瓜瓜棉套种是湖北省荆州地区的主要栽培模式,为了筛选出适合荆州地区栽培的黑皮无籽西瓜新品种,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自育的13个品种(组合)在松滋市八宝镇群星村进行瓜棉套种栽培比较试验,比较各品种间的综合性状。结... 无籽西瓜瓜棉套种是湖北省荆州地区的主要栽培模式,为了筛选出适合荆州地区栽培的黑皮无籽西瓜新品种,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自育的13个品种(组合)在松滋市八宝镇群星村进行瓜棉套种栽培比较试验,比较各品种间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长江1号’、‘长江2号’和‘长江3号’3个黑皮无籽西瓜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湖北省荆州及周边瓜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西瓜 黑皮 瓜棉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陆柳英 陈仲南 +3 位作者 梁华源 谢向誉 曾文丹 严华兵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西瓜 间作套种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砂地籽瓜与花生间作模式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斌 寇燕燕 +3 位作者 刘涛 安力 陈亮 凌文波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39,42,共5页
为了改善甘肃中部地区旱砂地籽瓜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在甘肃省靖远县旱砂地选取了3种花生间作密度(株距40、50、60 cm)进行籽瓜/花生间作模式研究,通过对间作模式下籽瓜和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探究该间作模... 为了改善甘肃中部地区旱砂地籽瓜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在甘肃省靖远县旱砂地选取了3种花生间作密度(株距40、50、60 cm)进行籽瓜/花生间作模式研究,通过对间作模式下籽瓜和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探究该间作模式的可行性及花生适宜间作密度。结果表明:间作花生后,籽瓜的成熟期提前,全生育期缩短,种子的千粒重显著提高,单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下降,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3种花生间作密度下,与单作籽瓜经济效益相比,1 hm2经济收入分别提高6.1%、16.3%和2.3%,增加收入1 064元、2 487元和395元,经济效益明显。旱砂地籽瓜/花生间作模式具有可行性,适宜的花生间作密度为株距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旱砂地 间作密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旱砂地枣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百云 魏天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58-6160,6170,共4页
[目的]为枣瓜间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调查枣树根系、土壤水分、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西瓜根系的垂直分布研究了压沙地枣瓜间作的栽培行间距。[结果]枣树与西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mm的土层中。在试验枣园,8月16日之... [目的]为枣瓜间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调查枣树根系、土壤水分、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西瓜根系的垂直分布研究了压沙地枣瓜间作的栽培行间距。[结果]枣树与西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mm的土层中。在试验枣园,8月16日之前土壤含水量在8%~10%波动;8月16日之后大幅度上升。在整个调查期,2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为:20cm>40cm>60cm。土壤含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行间400cm>行间150cm>行间50cm。2009年,在补水180m3/hm2条件下,西瓜平均产量为10792.5kg/hm2。西瓜中瓤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05%,边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9.9%,西瓜平均产值为6412.5元/hm2。[结论]建议压砂地枣树定植株行距3.0m×8.0m,套种西瓜的株行距为1.6m×2.0m,枣树定植1~2年后套种3行西瓜;定植3~4年后套种2行西瓜,定植5年后不套种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枣树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灌区西瓜套作大豆高产高效模式群体配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光荣 杨国 +3 位作者 张国宏 王立明 杨如萍 杨桂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5-250,共6页
以西北一熟制灌区当前生产中广泛种植且间套作优势明显的西瓜/大豆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5年田间试验,对影响该复合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带幅比、品种、密度及播期4个主要群体配置因子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6 m,西瓜、大... 以西北一熟制灌区当前生产中广泛种植且间套作优势明显的西瓜/大豆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5年田间试验,对影响该复合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带幅比、品种、密度及播期4个主要群体配置因子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6 m,西瓜、大豆带幅比1.2/0.4模式为西瓜套作大豆最优带幅配置;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套作西瓜,大豆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齐黄36、冀豆12和陇黄2号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带幅1.6 m,西瓜、大豆带幅比1.2/0.4模式下,大豆品种齐黄36适宜密度为15万~18万株·hm^-2,适宜播期在5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套作大豆 带幅比 大豆品种 播种密度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旱作区域露地西瓜套作栽培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俭 曲继松 +2 位作者 张丽娟 冯海萍 杨冬艳 《长江蔬菜》 2012年第20期49-51,共3页
为了探索宁夏旱作区域露地瓜菜套作栽培适应性效果,进行了西瓜+辣椒,西瓜+洋葱,西瓜+三叶草3种套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套作对西瓜产量、品质影响不显著,但对西瓜发病率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套作蔬菜具有一定产量和效益,因此露地西... 为了探索宁夏旱作区域露地瓜菜套作栽培适应性效果,进行了西瓜+辣椒,西瓜+洋葱,西瓜+三叶草3种套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套作对西瓜产量、品质影响不显著,但对西瓜发病率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套作蔬菜具有一定产量和效益,因此露地西瓜间套作栽培在宁夏旱作区域极具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西瓜 套作 自然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瓜间套作栽培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阎志红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7-39,共3页
我国西瓜栽培与粮棉油争地现象日趋突出,为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各地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形成一整套瓜粮、瓜棉、瓜菜等间作套种模式。对我国西瓜间套种的发展以及30多年来西瓜间套作的方式和模式加以分析,并对今后的西瓜间作套种... 我国西瓜栽培与粮棉油争地现象日趋突出,为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各地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形成一整套瓜粮、瓜棉、瓜菜等间作套种模式。对我国西瓜间套种的发展以及30多年来西瓜间套作的方式和模式加以分析,并对今后的西瓜间作套种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间套作 现状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西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的优势分析及优化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宝深 黄成东 刘全清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4-7,23,共5页
介绍了河北省曲周县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村民普遍采用的高效耕作模式——小麦-西瓜-玉米间套轮作模式。该模式在原小麦-玉米轮作的基础上可多收一季西瓜而小麦减产不多,玉米几乎不减产,产值较传统的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增收17 385元/hm2。该... 介绍了河北省曲周县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村民普遍采用的高效耕作模式——小麦-西瓜-玉米间套轮作模式。该模式在原小麦-玉米轮作的基础上可多收一季西瓜而小麦减产不多,玉米几乎不减产,产值较传统的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增收17 385元/hm2。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养分综合利用效率和减轻重茬病害,既能增加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粮食基本产量,可在黄淮海平原相似气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小麦 玉米 间套作 高效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旱砂地籽瓜间作花生模式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斌 安力 +1 位作者 寇燕燕 刘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60-64,共5页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旱砂地籽瓜与花生不同间作密度的优越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选取籽瓜种子千粒重、产籽率、种子产量、花生产量、经济效益、产投比6个评价指标,根据试验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根据实际情况,...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旱砂地籽瓜与花生不同间作密度的优越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选取籽瓜种子千粒重、产籽率、种子产量、花生产量、经济效益、产投比6个评价指标,根据试验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不同密度的间作模式效果等级进行判定,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排序。评价结果表明,花生株距为50 cm时的评价结果最佳,未确知综合评价指数为3.26。该方法在评价和优选不同间作模式中更具客观性,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评价因素,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在评价和选择间作最佳栽培密度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测度 旱砂地 间作 籽瓜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银北地区一膜多用地膜西瓜间种花生、红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芳 贾红梅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15-15,26,共2页
从选地、施肥、作畦、种植方式、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宁夏银北地区地膜西瓜间种花生、红薯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瓜 间种 花生 红薯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果园微径流系统间套西瓜试验初报
17
作者 马光跃 桑选民 +3 位作者 卢贵宾 申仲妹 陈红玉 苏志雄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50-52,共3页
在旱平地 6年生苹果园微径流集水区两侧进行了间作西瓜试验。结果表明 :①西瓜每公顷产量 3.4万kg ,经济效益达 2 .73万元 ,比传统间作马铃薯或谷子增收 3~ 4倍 ;②处理与对照的单果重、新梢平均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③处理与对照 0~ 4 ... 在旱平地 6年生苹果园微径流集水区两侧进行了间作西瓜试验。结果表明 :①西瓜每公顷产量 3.4万kg ,经济效益达 2 .73万元 ,比传统间作马铃薯或谷子增收 3~ 4倍 ;②处理与对照的单果重、新梢平均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③处理与对照 0~ 4 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 10 .5 2 %和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苹果园 微径流系统 间套西瓜 微型径流集水保水技术 产流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西瓜对甘蔗产量效益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健 韦星璇 +2 位作者 杨尚东 卢文 谭宏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538,共13页
分析甘蔗间作西瓜对甘蔗产量、总经济效益、根际土壤生态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探究甘蔗间作西瓜模式的生态效应,为进一步推广及应用甘蔗间作西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传统和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间作和单作甘蔗产量、... 分析甘蔗间作西瓜对甘蔗产量、总经济效益、根际土壤生态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探究甘蔗间作西瓜模式的生态效应,为进一步推广及应用甘蔗间作西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传统和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间作和单作甘蔗产量、总经济效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与甘蔗单作(CK)相比,甘蔗间作西瓜(TM)具有提高甘蔗产量和总经济效益的效果;对甘蔗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同时,甘蔗间作西瓜对甘蔗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亦无显著影响。另一方面,门分类水平,甘蔗间作西瓜虽然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其他(others)门类优势细菌的相对丰度占比,但亦缺失了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门类优势细菌的富集;属分类水平,热酸菌属(Acidotherm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norank_o_SC-I-84、Bry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norank_f_DA111、Candidatus_Solibacter、酸杆菌属(Acidibacter)和norank_f_Acidobacteriaceae_Subgroup_1_则是甘蔗单作(CK)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中特有的优势细菌属;与之相比,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norank_f_Anaerolineaceae、unclassified_f_Micrococcaceae、norank_o_JG30-KF-CM45、norank_f_Elev-16S-1332、norank_c_Actinobacteria、卢得曼氏菌属(Luedemannella)、unclassified_f_Intrasporangiaceae、norank_f_Nitrosomonadaceae、unclassified_f_Nocardioidaceae、norank_c_S085和Defluviicoccus则是甘蔗间作西瓜(TM)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中特有的优势细菌属。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甘蔗间作西瓜并没有显著改变甘蔗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的主体功能。与甘蔗单作相比,甘蔗间作西瓜具有提高甘蔗产量和总经济效益的效果;虽然没有显著改变甘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亦没有显著提升甘蔗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以及细菌主体功能,仅改变了部分甘蔗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富集了诸如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等特有的优势细菌属。综上所述,甘蔗间作西瓜有助于提高甘蔗产量和总经济效益,虽不能显著提升甘蔗根际土壤肥力,但亦没有造成甘蔗根际土壤细菌生态功能失衡或劣化,只是改变了部分甘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但间套作西瓜富集的特有优势细菌属,诸如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属细菌是具有增强甘蔗植株抗性功能的有益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甘蔗 西瓜 土壤细菌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栽培模式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攸学松 曾剑波 +5 位作者 朱莉 陈艳利 李云飞 马超 李婷 张莹 《中国果菜》 2019年第12期81-85,共5页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西瓜在北京的栽培历史较长,栽培技术成熟,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优势突出。近年来,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北京西瓜产业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升级,对西瓜的标准化、生态化、优质化和高效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总结了近年... 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西瓜在北京的栽培历史较长,栽培技术成熟,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优势突出。近年来,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北京西瓜产业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升级,对西瓜的标准化、生态化、优质化和高效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西瓜的栽培模式及其应用现状,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技术的应用前景、特点、效益等,旨在为今后北京西瓜生产的调整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栽培技术 基质栽培 间套作 生态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小麦对西瓜生长及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慧芳 别之龙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37,共6页
合理的间作可以有效缓解西瓜连作障碍问题,有利于西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探讨西瓜与小麦间作对西瓜生长的影响,釆用盆栽基质模拟连作土壤,设置小麦和西瓜根系的不同分隔方式(西瓜和小麦根系间作不分隔、用尼龙网分隔、用塑料膜分隔... 合理的间作可以有效缓解西瓜连作障碍问题,有利于西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探讨西瓜与小麦间作对西瓜生长的影响,釆用盆栽基质模拟连作土壤,设置小麦和西瓜根系的不同分隔方式(西瓜和小麦根系间作不分隔、用尼龙网分隔、用塑料膜分隔,单种西瓜为对照,),研究不同分隔方式下间作小麦对西瓜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西瓜定植前接入西瓜专化型尖抱镰刀菌。结果表明,西瓜与小麦根系不分隔处理和用尼龙网分隔处理下西瓜植株的生理参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叶片SOD和CAT活性)、土壤酶活性(蔗糖酶和磷酸酶)、土壤细菌的数量,均优于对照和用塑料膜分隔处理;另一方面,西瓜与小麦根系不分隔处理和用尼龙网分隔处理下西瓜植株POD活性、MDA含量、土壤真菌和尖抱镰刀菌的数量均低于对照和用塑料膜分隔处理;但西瓜和小麦根系不同分隔处理和对照处理西瓜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和干质量)和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无显著差异。综上,小麦与西瓜间作能增强西瓜植株的生理抗性,提高西瓜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小麦 间作 抗氧化酶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