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视频赋能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标 刘冰冰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3,共15页
短视频是我国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重要传播方式,但是对其赋能的研究明显不足。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过程中,耦合要素是内聚力,子产业发展水平是支撑力,注意力规模是拉动力,收益分配是刺激力。短视频传播对文体旅商融合的作用机制包括:化为... 短视频是我国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重要传播方式,但是对其赋能的研究明显不足。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过程中,耦合要素是内聚力,子产业发展水平是支撑力,注意力规模是拉动力,收益分配是刺激力。短视频传播对文体旅商融合的作用机制包括:化为耦合要素,推动业态融合;创造消费热点,助推产业升级;助力价值传递,提升注意力规模;激发情感认同,推动价值变现。文体旅商融合主体需要积极探索技术赋能短视频的方法,提高短视频的传播效能;重视数据资源的获取、分析和创新性应用,提高短视频的传播精度;实施多平台战略,提高短视频内容的传播广度;借力网络意见领袖,创造短视频的传播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旅商融合 短视频 传播平台 内容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空间站工程地面数据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
2
作者 李盛阳 刘云飞 +3 位作者 于海军 邓云紫薇 王博 杨波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60,共10页
面向空间站工程在轨实施阶段长周期运行持续产生的大规模数据汇集处理、存档管理、共享服务、分析利用等需求,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和微服务等云原生技术,打造了新一代基于云平台的地面数据综合管理与服务技术系统,实现了海量多类型工程... 面向空间站工程在轨实施阶段长周期运行持续产生的大规模数据汇集处理、存档管理、共享服务、分析利用等需求,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和微服务等云原生技术,打造了新一代基于云平台的地面数据综合管理与服务技术系统,实现了海量多类型工程数据规范化接入与快速处理、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数据高效在线分发共享与利用以及云上资源、业务的统一可视化监控等复杂的多样化功能。系统性地实现了地面数据系统的整体架构、业务流程、功能与接口等,分析了云资源容器化管理与动态调度、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与访问、数据计算分析引擎和多类型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阐释了云平台运行管理、海量数据管理与服务、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析、云上业务运行可视化监控等典型应用,解决了数据类型多样与接口复杂、大规模数据高效管理与高并发服务、系统迭代频繁与扩展性强、云架构下数据系统运维要求高等系统设计、研制与运行中面临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平台 地面数据系统 云原生技术 数据综合管理 数据共享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柑橘智慧果园信息平台设计与应用
3
作者 莫小香 覃泽林 +5 位作者 柴秀娟 吴赛赛 李敏 阮晓静 黄其椿 曾志康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针对柑橘大数据分散于产业链不同场景、信息孤岛现象显著且阻碍信息共享与利用等问题,设计、构建出高度集成化的广西柑橘智慧果园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多源异构海量数据,融合种植适宜性评价、水肥智... 针对柑橘大数据分散于产业链不同场景、信息孤岛现象显著且阻碍信息共享与利用等问题,设计、构建出高度集成化的广西柑橘智慧果园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多源异构海量数据,融合种植适宜性评价、水肥智慧灌溉、柑橘(果实)目标检测、姿态估计、关键点检测、自动测产、品质自动分级等关键技术,集成智慧耕地、智慧灌溉、智能采摘与品质分级及果园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子系统,实现了果园产前规划、产中管理和产后追溯的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果园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感知与分析,结合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数据资源,构建多维度数据模型体系,广泛覆盖地块属性与生产关联、水肥营养调控、果实品质预测、历史产量分析及病虫害预警等,能够为规范化生产流程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依据,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与应对能力,同时在果园管理决策中展现出实际效用。平台的应用可推动柑橘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研究结果为广西柑橘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柑橘 智慧果园 信息平台 农业数字化 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壮大数字产业集群的推进机制和发展策略
4
作者 李銮淏 夏杰长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5,共1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据要素的海量生成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迭代普及,全球范围内传统产业从单纯性的地理集聚向线上空间和线下实体共生交互的方向变革,演化为由数字产业化集聚和产业数字化集聚构成的数字产业集群形态。数字产业集...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据要素的海量生成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迭代普及,全球范围内传统产业从单纯性的地理集聚向线上空间和线下实体共生交互的方向变革,演化为由数字产业化集聚和产业数字化集聚构成的数字产业集群形态。数字产业集群具有数字产业主导性、数据要素驱动性、平台边界模糊性的内容架构特征以及资源配置虚拟化、空间分布灵活化、产业链条一体化、知识创新外溢化的运行功能属性。我国加速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对于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在提出数字产业集群内容丰富度、系统关联度、要素安全度三大发展维度的基础上,构建数实融合驱动数字产业集群壮大的机制框架。数实融合通过引领集群业态扩张和范式创新、驱动集群主体互通和双线互联、赋能集群要素流动和有效治理,从而驱动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然而,在我国推进数字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数实融合驱动乏力、产业集群监测薄弱、政策引导局部僵化泛化以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已经成为制约数实融合赋能力度和效率的严重梗阻。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健全促进“数”和“实”深度融合机制,创新完善我国数字产业集群的统计体系,动态协调和指导治理双线产业集群,稳步开拓数实融合“外循环”驱动路径,从而进一步深化和畅通数实融合壮大数字产业集群的驱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数字产业 产业集群 数据要素 数字平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GIS10平台的军事地质数据集成建库研究
5
作者 张文华 李娜 +2 位作者 闫加亮 许佳琪 王佳宝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7-874,共8页
随着现代化战场模式的不断演进,军事地质要素作为战场环境的5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军事地质数据是要素的具体承载方式,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促使战场环境的地质数据越来越多,为解决数据多来源、多格式、多比例尺、多类型... 随着现代化战场模式的不断演进,军事地质要素作为战场环境的5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军事地质数据是要素的具体承载方式,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促使战场环境的地质数据越来越多,为解决数据多来源、多格式、多比例尺、多类型数据库集成等瓶颈问题,该文以MapGIS10为基础平台,研究了军事地质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源的统一、数据一致性的维护、异构环境下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等问题。该研究对于军事地质要素展开服务保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军事地质数据 集成建库 MapGIS10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政府建设的病案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建构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郜翀 李云鹏 +1 位作者 马新星 郁文谊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病案数据共享复用成为掣肘医疗健康数据服务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的“瓶颈”,开展病案数据治理研究是应时之举。基于对现有研究及国内外病案数据开发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治理目标... 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病案数据共享复用成为掣肘医疗健康数据服务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的“瓶颈”,开展病案数据治理研究是应时之举。基于对现有研究及国内外病案数据开发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过程、治理要素为框架的病案数据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并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加强病案数据资源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一体化平台构建、制度管理和技术实现双管齐下等实施路径。面向数字政府建设的病案数据治理体系,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跨领域、跨专业的病案数据管理中心,构建医疗机构—病案数据管理中心—数字政府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的病案数据整合、共享和复用,为完善民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病案数据支撑,为数字政府建设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档案 数据治理体系 数字政府 一体化平台 管理中心 多元主体 生态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制”融合对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建民 张慧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2,共10页
“数制”融合凭借数字要素嵌入改变了传统创新范式,为提升产业创新韧性并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系统韧性视角,利用我国2017—2022年制造业时序数据,采用熵权法、PCA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数制”融合对... “数制”融合凭借数字要素嵌入改变了传统创新范式,为提升产业创新韧性并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系统韧性视角,利用我国2017—2022年制造业时序数据,采用熵权法、PCA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数制”融合对创新韧性的影响机制、作用和情境条件。研究发现:“数制”融合对创新韧性效能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而平台数据垄断与数据产权模糊均存在较强的负向调节作用;规制平台垄断和加强数据确权,是“数制”融合对创新韧性赋能作用的情境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对创新韧性有积极作用,但过度对外开放对创新韧性有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制”融合 创新韧性 平台数据垄断 数据产权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与以何赋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锋 范静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100,共12页
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能。本文融合TOE理论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环境资源是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 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能。本文融合TOE理论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环境资源是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基点;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通过资源整合能力、延伸能力、重构能力持续性递进;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推进了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与新质劳动者的形成。其中,新质劳动资料表现为关键性的技术创新,新质劳动对象表现为数据加成下生产对象的时空域扩展,新质劳动者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性、创造性。本文揭露了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路径,旨在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涌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互联网平台 数字经济 数实融合 数字技术 技术创新 数据要素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京沪高铁智能化提升的模数一体化平台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瑞 李平 +3 位作者 侯日根 肖翔 李聪旭 邵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作为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不论是工程建造,还是运营管理,都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示范线和改革的排头兵。经过10余年建设运营,各专业积累了宝贵的运营数据,基于海量数据开展运营、运维一体化的智能... 作为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不论是工程建造,还是运营管理,都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示范线和改革的排头兵。经过10余年建设运营,各专业积累了宝贵的运营数据,基于海量数据开展运营、运维一体化的智能化提升面临迫切需求。通过分析当前高速铁路智能化发展现状,以及京沪高铁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情况,提出京沪高铁在智能化提升方面面临的需求与挑战,通过阐述平台构建原则、平台架构及模数交互过程,构建基于“模数一体,轴面协同”理念的京沪高铁模数一体化平台,打造京沪高铁既有线路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新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智能化应用 模数一体 轴面协同 一体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数一体化平台赋能下的智能高铁2.0关键技术展望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同军 王万齐 +1 位作者 李平 卢文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依托京张高铁重大工程,中国铁路融合应用多项数智化技术形成智能高铁1.0成套技术,并推广应用到多条新建线路。随着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对模型、数据一体化共享和分析的需求日益迫切。分析模数一体化的内涵及关... 依托京张高铁重大工程,中国铁路融合应用多项数智化技术形成智能高铁1.0成套技术,并推广应用到多条新建线路。随着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对模型、数据一体化共享和分析的需求日益迫切。分析模数一体化的内涵及关键,提出由模数汇聚层、模数存储层、模数管理层、模数计算层、模数聚合层等构成的模数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并展望工程智能勘察及生成式设计、全专业智能施工、铁路工程数字孪生、CR450智能动车组、新一代铁路专用移动通信(5G-R)、多源信息感知、传输与融合分析的运营安全防护、基于位移的全行程智能服务(MaaS+)、区域路网的智能综合调度、动车组轮轨一体化智能维修等领跑型关键技术和多项创新型关键技术,可为数字铁路建设、智能高铁2.0科技攻关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2.0 模数一体化平台 数智化 数字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湖仓一体”技术的城轨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升级改造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雁军 光志瑞 +1 位作者 李明华 陈建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了探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最优方案,本文以城轨大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大数据平台所采用的技术与优缺点,重点总结当前阶段“湖仓一... 为了探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最优方案,本文以城轨大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大数据平台所采用的技术与优缺点,重点总结当前阶段“湖仓一体”大数据技术所具备的湖仓一体、流批一体、OLTP+OLAP、多重负载等优点,研究了基于该技术的大数据平台架构升级改造设计要点,并将该技术在北京地铁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升级改造中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湖仓一体”大数据平台技术兼具数据湖的低成本、数据仓库的高性能等优点,解决了原大数据平台在性能、容量与多用途支持上的不足,为城轨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数据平台 升级改造 湖仓一体 流批一体 数据仓库 数据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轨道交通碳普惠应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世爽 杨向民 +1 位作者 张雪梅 吴超然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公众参与低碳出行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实施碳普惠机制是轨道交通企业进行绿色低碳实践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碳普惠政策体系建设情况,结合深圳市碳普惠机制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点,聚焦深圳市“全民... 公众参与低碳出行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实施碳普惠机制是轨道交通企业进行绿色低碳实践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碳普惠政策体系建设情况,结合深圳市碳普惠机制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点,聚焦深圳市“全民碳路”项目,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据聚合平台,系统分析深圳市碳普惠业务模式、方法学、业务流程、数据流转情况,介绍深圳市碳普惠应用平台的系统架构、技术方案以及创新应用实践,提出拓展碳应用场景、创新碳金融产品、跨区域合作的发展思路。为城市轨道交通碳普惠的应用提供深圳经验,对挖掘公众减排潜力、激励市民绿色出行、反哺轨道交通行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碳普惠 数据聚集平台 碳普惠平台 碳交易 低碳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油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倚 侯明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215,共10页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涉及数据类型多、专业知识领域多,常规处理解释工作需借助大量不同的专业软件,工作流程复杂,在油气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使不同专业、单位开展有效的协同研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海上油气勘探开...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涉及数据类型多、专业知识领域多,常规处理解释工作需借助大量不同的专业软件,工作流程复杂,在油气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使不同专业、单位开展有效的协同研究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特点,设计研发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关键技术及系统平台。首先围绕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平台建设目标,提出数据支持、工具支持和协同研究场景3方面建设内容,以及低代码配置化应用构建、油气专业软件数据交换和石油大数据与AI智能应用技术3类关键技术;其次开展了海上协同平台搭建技术研究,包括研究数据应用整合与共享、专业软件与平台基础数据交换、各类型研究辅助工具研发、低代码配置构建协同研究场景建设等功能模块;最后,在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深水区开展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协同研究技术成果有助于实现勘探开发综合研究跨专业、跨单位的一体化协同研究,资料收集工作时间由原来的数天缩短至几分钟,研究工作综合效率提升了2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海上勘探开发数据应用质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本文作为中国海油数智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可为对海上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协同研究技术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勘探开发一体化 协同研究 平台搭建 数据资源 数据交换 低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湖流域三水协同调控决策支持平台
14
作者 杨澜 张万顺 +4 位作者 周奉 彭虹 林亚楠 陈刚 李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53,共8页
流域综合治理/三水协同调控是净化水体水质、消除水体黑臭、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优化水资源调控、改善水环境质量、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必要途径,快速高效精准的决策支持平台是实现流域综合治理/三水协同调控优化决策制定的重要工具/关... 流域综合治理/三水协同调控是净化水体水质、消除水体黑臭、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优化水资源调控、改善水环境质量、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必要途径,快速高效精准的决策支持平台是实现流域综合治理/三水协同调控优化决策制定的重要工具/关键抓手。针对金山湖流域面临的多水共治和水环境水生态安全保障等难题,为实现金山湖流域三水融合协同共治及其靶向精准高效决策,基于“空—地—水”一体化模型体系与流域智慧化管理平台技术成果,提出了决策支持平台体系结构。部署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数据中心、计算中心、控制中心以及业务中心,通过数据融合集成、模型集成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金山湖流域三水协同调控决策支持平台。平台实现了气象、水文和水质等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及交换共享,集成了包括气象、陆地和水体模块的多过程耦合模型的按需调用、智能驱动以及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等多目标协同的调控治理方案设置、过程模拟、效果评估和最优决策等功能。为流域污染负荷控制—水体水力提升—生态功能恢复等多目标统筹、靶向治理的调控方案制定提供精准高效决策等技术服务,提高了流域水量水质水生态协同调控的决策能力与效率,支撑金山湖流域三水量、质、效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湖流域 三水协同共治 靶向精准调控 多源数据融合 综合治理 决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边坡在线监测系统在南泥湖露天钼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林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6,共11页
针对传统人工测量边坡位移数据存在的滞后性和危险性等问题,根据雷达和GNSS监测技术原理,设计了互联网在线监测数据集成总体框架,并对南泥湖矿山采场和排土场高陡边坡位移和爆破振动等指标进行全时段和全方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 针对传统人工测量边坡位移数据存在的滞后性和危险性等问题,根据雷达和GNSS监测技术原理,设计了互联网在线监测数据集成总体框架,并对南泥湖矿山采场和排土场高陡边坡位移和爆破振动等指标进行全时段和全方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监测系统获得的资料信息,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和滑坡诱发因素,据此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建立阈值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预警阈值,能够划分相应的预警等级;该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大面积、非接触、全天时、全天候和早发现的现代化边坡监测目标,比传统人工监测更安全、高效和精准,在灾害预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边坡 在线监测 合成孔径雷达 GNSS监测技术 互联网数据集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桥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7,共9页
针对煤矿灾害监测预警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多源异构、预警结果可视化手段单一、业务流程不畅、数字化决策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该平台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以透明... 针对煤矿灾害监测预警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多源异构、预警结果可视化手段单一、业务流程不畅、数字化决策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该平台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以透明地质系统为井巷工程数据来源,利用智能通风系统进行通风网络解算和通风决策分析,集成各灾害预警系统分析结果和控制策略,从空间和业务2条主线按照“隐蔽致灾因素—安全监测—安全管理—灾害预警—仿真规划—协同控制”进行灾害全链路管控。该平台利用Web API和FIP接口对透明地质系统数据与服务进行集成,基于统一的预警信息描述规范对灾害预警数据进行集成,通过“场景—模型—对象—属性”层级结构的数据对象模型对安全监测数据进行集成,解决了数据一致性难题;从巷道拓扑关系生成、巷道三维模型生成和要素空间关系生成等方面进行井巷工程三维参数化建模,实现了基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的井巷工程自动更新;采用“模型压缩+浏览器端缓存+渲染调度策略优化”,实现了基于WebGL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通过逐级确认的预警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提升了预警结果及处置的可靠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瓦斯、水害、火灾、矿压、粉尘、智能通风等系统数据同步、功能集成、流程衔接和统一可视化,为开展融合透明地质的灾害预警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灾害预警 灾害融合管控平台 统一数字底座 透明地质 数据集成 三维建模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矿山及其两大基础平台建设 被引量:85
17
作者 张申 丁恩杰 +2 位作者 赵小虎 胡延军 胡青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7-1001,共5页
论述了数字矿山与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关系,指出数字矿山与矿山综合自动化从整体概念和要实现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明确提出数字矿山的建设应以统一传输网络平台和统一数据仓库平台为基础,这两大基础平台是跨专业的,各专业均应在这两个平台基... 论述了数字矿山与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关系,指出数字矿山与矿山综合自动化从整体概念和要实现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明确提出数字矿山的建设应以统一传输网络平台和统一数据仓库平台为基础,这两大基础平台是跨专业的,各专业均应在这两个平台基础上来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两大基础平台可从网络结构、数据平台、管理决策等各个层面实现矿山统一软、硬件平台,为进一步实现数字矿山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传输网络平台 数据仓库平台 综合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企业综合数据平台的开发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跃中 阮前途 +2 位作者 曹晋彰 郭创新 曹一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7-43,共7页
实现企业级信息共享和业务集成的前提是建设企业级综合数据平台(integrated data platform,IDP)。文章基于IEC61970/61968CIM/CIS标准,提出了电网公司企业级IDP的总体构架。该IDP包括数据适配器、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实现企业级信息共享和业务集成的前提是建设企业级综合数据平台(integrated data platform,IDP)。文章基于IEC61970/61968CIM/CIS标准,提出了电网公司企业级IDP的总体构架。该IDP包括数据适配器、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及其扩展模型、标准数据服务和管理监控4大模块。以营销应用和设备管理为例,阐述了通过模型类的新建、简化和关联来扩展CIM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利用统一集成总线(unified integrative bus,UIB)开发符合组件接口规范(componen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CIS)的数据接口服务的关键点以及基于IDP的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息模型(CIM)组件接口规范(CIS) CIM扩展模型 综合数据平台(idp) 企业信息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一体化配电网规划设计平台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5
19
作者 宋毅 薛振宇 +4 位作者 滕林 靖海 王哲 汪雄才 高晓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99-2205,共7页
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来源复杂,数据量大,能否实现数据的有效集成,是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针对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集成问题,开展了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梳理了配电网数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 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来源复杂,数据量大,能否实现数据的有效集成,是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针对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集成问题,开展了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首先梳理了配电网数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内存计算+事件驱动架构+大数据"的数据集成技术架构,同时给出数据集成4个环节的数据处理流程。最后依托一体化电网规划设计平台,通过试点验证了数据集成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设计平台 数据集成 事件驱动架构 大数据 数据抽取 数据校验 数据融合 数据化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电网实时数据集成应用综述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丽娟 朱晓燕 赵俊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从电网实时数据中心的形成、集成应用的范围、规范化、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5个方面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电网实时数据的应用成果。调度EMS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及EMS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成为实时数据集成应用的起点。南方电网、浙... 从电网实时数据中心的形成、集成应用的范围、规范化、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5个方面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电网实时数据的应用成果。调度EMS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及EMS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成为实时数据集成应用的起点。南方电网、浙江、江西等已经逐步开展了集数据、模型、图形等为一体的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山东和上海电力公司逐渐出现企业级数据平台的概念,立足于公司整体,数据不仅来源于调度系统,还来源于其他部门、专业的相关系统,且数据平台服务于企业整体,各类信息在企业范围内共享。在实时数据中心的标准规范化问题上,IEC61970在各地的数据中心中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实现了本地调度中心内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不同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架构设计、组件技术的选择、数据模型和全电网模型的设计、图形导入导出以及数据对外接口。从调研分析得出,电网实时数据集成将遵循IEC61970标准并进一步开放接口,在全电网信息集成以及调度级、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协同工作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数据 数据中心 数据整合 调度综合数据平台 标准规范化 IEC619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