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树芳 王远 +1 位作者 董战峰 钟小剑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08-3521,共14页
本文在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市2007~2021年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及核密度估计刻画了整体及不同地区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研究期... 本文在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市2007~2021年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及核密度估计刻画了整体及不同地区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均值为0.629,且多数时间具有“东部(0.750)>西部(0.584)>中部(0.530)”的特征.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最终呈现“西南—东北”向分布,其空间格局变动较大并逐渐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且多数地区以低效率为主.此外,其基尼系数均值为0.322,总体上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东部地区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高于中西部,超变密度是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整体演进趋势良好,总体上的省域差距在逐渐缩小,东中西地区趋势良好但需注意西部地区分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大.化工产业集聚及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碳排放效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化工产业能源结构影响系数最大为0.9942.因此,政府应将优化化工产业能源结构置于首位,并充分考虑化工产业集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同时加强区域协作,制定地区差异化政策,进而促进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碳 化工产业 碳排放效率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能(水)-减排的我国工业环境友好度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根年 王美红 康国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共6页
从工业生产消耗的两大类资源和三类废物的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环境友好状况的评价体系,运用分指数模型对我国40个工业行业进行基于节能减排和节水减排的产业分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其环境友好度,并进行新的分类... 从工业生产消耗的两大类资源和三类废物的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环境友好状况的评价体系,运用分指数模型对我国40个工业行业进行基于节能减排和节水减排的产业分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定量分析其环境友好度,并进行新的分类.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可以分为高耗能(水)-高污染行业、中耗能(水)-中污染行业和低耗能(水)-低污染行业.环境友好度分别为清洁型行业(0.123~0.2)、轻污染型行业(0.306~0.551)、中污染型行业(0.663~1.058)和重污染型行业(1.123~3.389).这个新的工业方案,建立起工业生产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双向联系,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节水减排 环境友好型社会 产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丁翠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8,共8页
基于2002-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层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 基于2002-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能源消费强度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层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均会导致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但城市化对低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高能源消费强度区域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此外,上一期的能源消费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和技术创新等均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国存在技术创新的反弹性效应且能源价格对技术创新有诱致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能源消费强度 能源价格 技术创新 节约型消费 高耗能产业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如何促进减污降碳:来自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李贵芳 李仟莹 +1 位作者 马栋栋 吴银毫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203,共8页
论文以2001—2021年黄河流域城市群的6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减污降碳指数,厘清并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城市群减污降碳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可以显著实现黄河流域群减污降... 论文以2001—2021年黄河流域城市群的6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减污降碳指数,厘清并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黄河流域城市群减污降碳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可以显著实现黄河流域群减污降碳;(2)稳健性检验中,增加控制变量、替换解释变量以及剔除部分样本的方法均显示基准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3)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人口集聚效应和节能效应来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减污降碳,三种机制的贡献率分别为5.12%、0.56%和3.47%;(4)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除兰西城市群以外,黄河流域其余六大城市群的技术创新均可以显著促进减污降碳,且影响效果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减污降碳 产业结构升级 节能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研究
5
作者 何仁财 曾柳根 +5 位作者 邱小兵 杨乐 邹涛 曹琳 徐协强 康升云 《河北渔业》 2025年第9期20-24,共5页
针对传统鳜鱼(Siniperca chuatsi)养殖模式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环境影响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聚焦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创新装备选型与集成,构建了一套高效、环保、可控的集约化养殖系统。基... 针对传统鳜鱼(Siniperca chuatsi)养殖模式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环境影响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聚焦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创新装备选型与集成,构建了一套高效、环保、可控的集约化养殖系统。基于物质平衡与氨氮平衡原理,建立生物承载量模型,并推导系统设计参数,重点优化低扰动排污装置、循环水过滤—增氧—控温联动装备,并通过固态颗粒物分级处理工艺(预处理—粗过滤—精过滤)实现水质精准调控。试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养殖密度提升至传统模式的3~5倍,且水质指标稳定在鳜鱼适宜生长范围(溶解氧≥5 mg/L、氨氮≤0.5 mg/L)。研究成果为鳜鱼养殖产业的集约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对推动淡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陆基工厂化 循环水养殖 工艺装备 水质调控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2013-2018年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郝宗超 卢中强 +3 位作者 郝大玮 党照亮 段理杰 王高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7-600,605,共5页
水泥生产过程的CO_(2)排放量巨大,因此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备受关注。以中国主要的水泥产品生产基地河南省为调查目标,对2013—2018年河南省水泥行业CO_(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河南省水泥行业CO_(2)排放总量... 水泥生产过程的CO_(2)排放量巨大,因此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备受关注。以中国主要的水泥产品生产基地河南省为调查目标,对2013—2018年河南省水泥行业CO_(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河南省水泥行业CO_(2)排放总量为6435万~7816万t,总体呈现先升后降再平稳的趋势;豫北和豫中是主要贡献地区,CO_(2)排放量占比分别为30.94%~38.46%、34.29%~35.82%,其中新乡市、郑州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居全省前列,CO_(2)排放量分别占15.96%~20.70%、11.92%~14.61%、9.30%~13.57%、11.33%~13.10%;原料分解和化石燃料燃烧是两大主要排放源,CO_(2)排放分别占总排放量的57.87%~58.97%、35.62%~36.89%;纳入碳交易配额的熟料烧成工段CO_(2)排放总量为6269万~7597万t,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国家及河南省相继实施的较为严格的水泥企业错峰生产等措施,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清洁生产改造等行动已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温室气体 排放特征 节能减排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设计的节能规划研究初探--以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节能规划研究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清 徐苗 蓝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72-73,共2页
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和控制中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在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恶化的今天,在城市设计阶段如何进行节能设计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以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城市设计为例,归纳总结规划阶段的四个节能层面:产业层面、场地层面、建筑... 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和控制中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在能源日益减少、环境恶化的今天,在城市设计阶段如何进行节能设计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以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城市设计为例,归纳总结规划阶段的四个节能层面:产业层面、场地层面、建筑层面和使用者行为,并分析几个层面节能研究可行性,探讨城市设计阶段节能规划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节能规划 产业 场地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钢-水热管在石化行业的工业应用
8
作者 周丽纯 汪李胜 颜祥富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0年第6期33-35,48,共4页
通过采用自主开发研究的热管在线氧化除氢技术,热管在使用过程中因不凝气(H_2)的积聚,导致热管失效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用该技术生产的长效钢-水热管,在石油、化工行业已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在相同热管数量下,热风平均温度提高20... 通过采用自主开发研究的热管在线氧化除氢技术,热管在使用过程中因不凝气(H_2)的积聚,导致热管失效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用该技术生产的长效钢-水热管,在石油、化工行业已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在相同热管数量下,热风平均温度提高2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而使用寿命是普通热管两倍以上,取得了节能、降本双重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不凝气 氧化除氢剂 节能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节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艳芹 罗良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8,共17页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推行有助于降低试验区的能源强度,并提升试验区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来促进节能效应的产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有助于改善非资源型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能源强度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促进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推广、挖掘节能效应的驱动力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能源强度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节能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溢出模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梦雯 刘传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节能”与“减排”双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重维度的检验发现,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产业在地区间的布局和对要素吸引力改变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嵌入各个行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为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倒“N”型曲线 空间关联网络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家汽车部件“以竹代塑”示范产业园建设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良 钱家中 徐枞巍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为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打造促进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构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响应“以竹代塑”倡议,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师)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全国首个汽车部件“以竹代塑... 为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打造促进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构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响应“以竹代塑”倡议,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师)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全国首个汽车部件“以竹代塑”示范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产业园建设总体用地约33.3 hm^(2),分2期实施,项目总投资15亿元。在深入调研产业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产业园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6项针对性措施建议,包括将首家“以竹代塑”示范园纳入“节能降碳”政策适用范围,加快“以竹代塑”的标准化建设,建立鼓励“以竹代塑”的政策体系,尽快确立“以竹代塑”产品碳汇方法学,将“以竹代塑”产品开发纳入教育、科技计划,研究解决“以竹代塑”产业资金短缺问题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竹代塑 汽车零部件 产业园 节能降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煤化工气化能耗评价及节能潜力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楚芮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88,共8页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关注的日益增加,煤化工产业正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发展路径的转变,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煤气化作为煤化工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气化效率直接影响煤化工产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以煤气化过程中的物料...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关注的日益增加,煤化工产业正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发展路径的转变,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煤气化作为煤化工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气化效率直接影响煤化工产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以煤气化过程中的物料平衡为基础,通过研究碳、氢、氧元素平衡,热量平衡以及反应平衡常数,阐述了各元素在原料、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副产物之间的转移和分布,并且模拟计算了煤气化产物中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_(2))、氢气(H_(2))等产率;以此作为能耗评价基础,对气化主要能效指标,包括有效气成分、冷煤气效率、气化效率等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煤气化过程中的节能节煤潜力。以水煤浆气化为案例,分析了水煤浆气化过程中物料和能量的流动,并研究了水煤浆气化效率提升的可能性。通过煤制天然气、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和煤制烯烃工艺节能技术路径研究发现,不同煤化工工艺路径只要进行节能降耗优化,均具有节能潜力,同时在煤化工生产企业如果有效进行污染物处理与再利用也能够进一步降低煤耗和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煤化工产业 工艺路径 物料平衡 热平衡 能耗 节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核算方法研究:以湖北省企业为例
13
作者 陈岷轩 杨霞 +1 位作者 张强 洪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45-250,共6页
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是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的重视,VOCs也纳入排污权交易因子中,而排污权的准确核定是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基础。该文总结了现阶段VOCs排污权核定的不同方法,对化工... 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是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的重视,VOCs也纳入排污权交易因子中,而排污权的准确核定是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基础。该文总结了现阶段VOCs排污权核定的不同方法,对化工行业、工业涂装行业、包装印刷行业、防水建筑材料的VOCs排污权核定方法开展研究,探讨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 挥发性有机物 核算方法 重点行业 适用条件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节能: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董锁成 于会录 +3 位作者 李宇 李泽红 李飞 李富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4,共8页
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领域,工业节能则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是不一样的,优化工业结构即增加能耗效率高的行业的比重而降低能耗效率低的行业的比重会产生一定的节能效果;提高工业行业的能耗... 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领域,工业节能则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是不一样的,优化工业结构即增加能耗效率高的行业的比重而降低能耗效率低的行业的比重会产生一定的节能效果;提高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能够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而科技进步则是提高能耗效率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外部性原理说明,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因为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经济活动主体缺乏投资热情,这类经济活动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工业节能如果是存在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则也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现象。工业节能的正外部性会表现在工业节能和工业的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上,即工业节能并不能促进工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两者甚至会有负相关关系。在上述论断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的节能效果以及工业节能和工业利润总额的关系。方便起见,将工业节能的途径区分为结构调整节能和循环经济节能两类,分别探讨两类途径对中国工业节能的作用。依据循环经济与科技变革之间的关系,将工业行业分为A类循环经济行业和B类循环经济行业,并推断A类行业的节能量同利润总额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B类则呈负相关,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技术验证上述论断。如果工业节能具有正外部性,则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该明显多于A类。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果非常微弱,中国工业节能主要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取得的;循环经济具有正外部性,大多数行业的节能量与利润总额呈负相关关系;A类和B类工业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力存在明显差异;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议,政府在推进工业节能工作的时候,应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相比于A类循环经济行业,对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给予更多政策优惠;提供循环经济补助资金和发展循环经济公共技术是提高工业节能效果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节能 工业行业 正外部性 结构节能 循环经济节能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5
作者 陶从喜 赵林 +3 位作者 俞为民 胡芝娟 柴星腾 张福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0-985,共6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泥工业生产节能减排的新型技术与装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有高效节能水泥熟料烧成系统、高效节能粉磨系统、低温余热发电等的技术及装备、以及水泥窑处置固体危险废弃物的技术及装备等,可有效实现水泥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
关键词 水泥工业 节能 减排 废弃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卫红 王建英 +2 位作者 张爱美 刘安国 李娜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67,共7页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系统的协同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节能效率-减排效...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与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系统的协同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节能效率-减排效率系统协同度高于其他系统的协同度;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相关的系统协同度均较低,这与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较低有直接关系,表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中要克服"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使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耗能产业 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霞 叶燕华 +2 位作者 王滋军 孙仁楼 卢吉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4-126,共3页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能耗不断增加,已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势在必行。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由预制构件在现场组装并浇筑部分混凝土叠合而成,具有很好的整体性、抗震性以及卓越的节能环保性能,在很大...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能耗不断增加,已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势在必行。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由预制构件在现场组装并浇筑部分混凝土叠合而成,具有很好的整体性、抗震性以及卓越的节能环保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能耗。探讨了此体系的(主要构件、典型节点、构造措施)设计方法、工厂制作工艺、现场装配施工过程及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建筑事业逐步迈入节能环保、安全耐久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建筑 叠合结构体系 工业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孟伟 冯慧娟 +4 位作者 罗宏 裴莹莹 薛婕 杨占红 吕连宏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剖析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十三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做出研判,确定产业发展的目标和...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剖析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十三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做出研判,确定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工程,提出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环保 产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力产业能效指标的国际对比 被引量:19
19
作者 侯建朝 谭忠富 王绵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0,共5页
电力产业既是能源的生产者,又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电力产业节能在我国能源节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选择电力产业能效的主要代表指标,研究发电、输配电及用电过程的能效,通过与发达国家实证性的对比,揭示我国电力产业在能效方面存在... 电力产业既是能源的生产者,又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电力产业节能在我国能源节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选择电力产业能效的主要代表指标,研究发电、输配电及用电过程的能效,通过与发达国家实证性的对比,揭示我国电力产业在能效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电力产业节能的战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产业 能效指标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爱美 李文瑜 +1 位作者 吴卫红 董雅静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110,129,共5页
近期我国多个城市出现了由雾霾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环境问题形势严峻。做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解决我国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做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文章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 近期我国多个城市出现了由雾霾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环境问题形势严峻。做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解决我国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做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文章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财政补助补贴、税收减免优惠、金融信贷支持、舆论媒体宣传及政府采购支持等;约束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严厉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的行业产品标准、绿色会计制度、产品责任制、税收改革以及道德约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节能减排 激励 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