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ustrial transmiss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metal price shocks in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chain 被引量:1
1
作者 GAO Chuan HUANG Jian-bai +3 位作者 CHEN Jin-yu TANG Wen-yuan WANG Zhi-ping LIU Jing-x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929-2943,共15页
Based on a new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chain and selecting monthly data from February2006to December2015,this paper chooses eight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s to construct a SVAR model reflecting internal relationships ... Based on a new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chain and selecting monthly data from February2006to December2015,this paper chooses eight Chinese industrial sectors to construct a SVAR model reflecting internal relationships among metal chains,analyzes the direct effects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metal prices on output of various links in metal chains,then it investigates the main transmission path of international metal price shocks through decomposing the inflation pressure sources in metal chains.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national metal price shocks not only affect industrial output in a direct way,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 the growth of output through the increased pressure on industrial inflation and then triggering a tightening of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 lack of market demand and the pri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locking,the direct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metal price shocks mainly impact the upstream and midstream industry,while the downstream industry is mainly affected by indirect effects;in addition,the international metal price shocks have spillover effects on the industrial inflation,and transmit along the industry chain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and their strength weakens in sequ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metal prices industry chain SVAR model transmission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engineering Model of Supply Chain of Tea Industry in Yunnan
2
作者 LI Yan-feng 1, JIANG Fa-kui 2 (1. Management Schoo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30-231,共2页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Trade recording to t he statistics of chain’s output of tea, Yunnan province has entered the ranks of the larger ones of the production in China. Yunnan’s tea industry has the natur ...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Trade recording to t he statistics of chain’s output of tea, Yunnan province has entered the ranks of the larger ones of the production in China. Yunnan’s tea industry has the natur al resources and the economic effects envied, on the orther hand, Yunnan’s tea m arket has gradually become less and the economic effects have been poor. Through our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we consider that because the supply chain has seriously been disjointed among production, supply and sale of tea ind ustry in Yunnan, the supply chain of Yunnan’s tea industry need to be reorganize d for th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s tea industry. The essence of reengineering of Yunnan’s tea industrial supply chain is to set u p the model of the trailed operation,to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man agement between the supply chain,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build up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for management of the tea industrial supply chain. The structure of Yunnan’s model of tea industrial supply chain: the model of com mercial flow; the model of logistics flow; the model of information flow and the model of cash flow. The solutions and policies for the reorganization of Yunnan’s tea industrial sup ply chain: planning,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and sales. Set up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ild up the control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planning.Impro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Yunnan’s tea industrial supply chain. Implement the engineering of exporting Yunnan’s tea into the markets of other p rovinces and foreign markets. Have many the channels that raise the funds of dev elopment for Yunnan’s tea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nan tea industry reengineering supply chain building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地球系统的深部过程响应与地表自然灾害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静 孙照通 +4 位作者 王文鑫 李云帅 姚文倩 崔凤珍 刘丛强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2,共16页
地球深部过程对表层地球系统的影响构成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通过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多种机制,深部过程改变了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的深浅部模式,进而对表层地球系统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活... 地球深部过程对表层地球系统的影响构成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通过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多种机制,深部过程改变了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的深浅部模式,进而对表层地球系统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活动通过地形的重塑,调控了流域尺度的侵蚀-沉积过程;(2)火山活动和构造运动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环流格局,在地质时间尺度上驱动了气候变化,其中硅酸盐风化作用在调节大气中CO_(2)浓度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3)深部过程可能引发生态系统演化中的生物灭绝事件,同时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地震和地质灾害通过影响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进一步加剧其不稳定性。随着观测技术的持续进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将继续深入理解表层地球系统对深部过程的响应机制、量化其影响强度、预测自然灾害的演化趋势,以及增强社会-生态系统对灾害的适应能力。本文系统梳理了深部过程-表层系统-社会生态的跨尺度耦合机制,有助于理解地球系统整体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地球系统 地球关键带 构造-气候耦合 自然灾害链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能源产业发展看未来产业生态圈建设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7,共10页
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应用的创新,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与需求之间的互动不断实现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在此过程中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需要与世界共享中国经济的供应链优势;支持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活动... 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应用的创新,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与需求之间的互动不断实现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在此过程中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需要与世界共享中国经济的供应链优势;支持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建立社会化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发挥全产业供应链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新兴技术提供市场需求;突破核心技术,建立基础材料工业;鼓励应用模式创新,以新场景创造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新能源产业 供应链安全 产业生态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城市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马丹 陈思年 +1 位作者 雷乐瑶 贺泽凯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5,共17页
在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CRITIC法测度了中国地级市层面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构建产业链网络经测算得到产业链韧性指数... 在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CRITIC法测度了中国地级市层面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构建产业链网络经测算得到产业链韧性指数,除此之外梳理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的事实,最后通过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首先,在时间趋势上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韧性均呈现上升特征,在空间分布上两者都呈现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低于平均水平。其次,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弱于其他地区。再次,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溢出效应呈现衰减的趋势。基于此,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韧性提升,以及缓解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引导新质生产力能效发挥提供了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韧性 中介效应 遗传寻踪模型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模糊综合评价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松强 戴颖茏 潘杰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8,共13页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兼具高技术、高投入与高风险特征。针对当前产业链韧性不足导致的“断链”风险,从抵抗吸收能力、调整适应能力和恢复更新能力3个维度构建包含9个二级指标及29个三级指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评价体...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兼具高技术、高投入与高风险特征。针对当前产业链韧性不足导致的“断链”风险,从抵抗吸收能力、调整适应能力和恢复更新能力3个维度构建包含9个二级指标及29个三级指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评价体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量化指标权重,揭示各维度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南京江北新区为实证案例,评估其产业链韧性水平。研究表明: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总体韧性表现良好,其中恢复更新能力显著优于抵抗吸收能力与调整适应能力,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现状相符。这个模型突破了传统方法对数据变异和主观判断的依赖,通过SEM-模糊综合评价的融合方法,实现了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与韧性等级的科学划分,为产业链韧性动态监测与精准提升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产业链 产业链韧性 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明贵 倪京生 +1 位作者 罗来文 董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0,共12页
石油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23年约为74%,远超50%的安全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资源获取... 石油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23年约为74%,远超50%的安全线。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资源获取、资源流通与资源转化3个层面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对2000—2021年指标进行评级划分后,分别对指标进行均权与变权综合分析,得出研究期内安全水平变动情况,进一步结合障碍度与贡献度模型分析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研究期内包含四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小周期,同时整个研究期同样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虽然有波动但是围绕中心相对稳定,且波动呈现出周期性波动;(2)资源转化安全是阻碍中国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要因素,这与中国在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位置较低有关,且会影响资源的获取安全与流通安全;(3)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要贡献因素相对复杂,第一周期内流通安全与转化安全为主要贡献因素,第二周期为转化安全,第三周期为流通安全,第四周期内三种因素的贡献度相对持平。针对上述结论,分别从资源获取、资源流通与资源转化三方面出发,为石油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为维护中国石油资源安全提出方向与思路,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参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战略性矿产资源 产业链 供应链 安全评价 蒙特卡洛模拟 贡献度模型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母机正向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传海 宋晋奇 +4 位作者 刘志峰 郭劲言 赵永胜 刘洪强 王军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0,共10页
工业母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机床装备的研发主要采用跟随仿制策略,导致所研制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及仿制对象,因此同期国产机床装备远落后于国际先进产品。为满足... 工业母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机床装备的研发主要采用跟随仿制策略,导致所研制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及仿制对象,因此同期国产机床装备远落后于国际先进产品。为满足机床装备向高端化、自主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亟须开展机床正向设计技术研究,系统性地指导机床的结构优化与创新,突破传统设计方法中“试错迭代”的局限,实现机床性能设计的自主可控。从工业母机运动链设计、静动刚度设计、热平衡设计、机电耦合设计和几何精度设计等方面,综述有关工业母机正向设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指出正向设计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工业母机正向设计技术的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母机 运动链设计 静动刚度设计 热平衡设计 机电耦合设计 几何精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产业链脆弱性测度分析
10
作者 王华 李龙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6,共12页
鉴于台湾地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深度参与,源于其外部风险敬口的产业链脆弱性问题值得关注。基于供应链风险理论和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构造包含外部风险散口大小、结构以及贸易伙伴风险水平三类要素的测度指标。实际测度结果表明,台湾地... 鉴于台湾地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深度参与,源于其外部风险敬口的产业链脆弱性问题值得关注。基于供应链风险理论和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构造包含外部风险散口大小、结构以及贸易伙伴风险水平三类要素的测度指标。实际测度结果表明,台湾地区的产业链脆弱性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外部风险口大小和结构两类要素的影响要强于贸易伙伴风险水平的影响,电子和光学设备、化学品及化学制品、金属及金属制品等制造业是影响整体产业链脆弱性水平的关键产业,而中国内地对台湾地区产业链脆弱性的演化发挥着主导作用。据此判断,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失衡潜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但其通过转变贸易流向来分散外部风险的策略又因扭曲经济原则而前景不明。当下唯有正视两岸关系,不断降低两岸政经风险,才有望实质性地降低产业链脆弱性,并增进其经济稳续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产业链脆弱性 全球生产网络 供应链风险理论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视角下的河北奶业碳排放量测算与预测
11
作者 王蕾 韩杰 +3 位作者 栗茜 金嘉怡 吴希妍 张艳新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3-39,96,共8页
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畜牧生产大省,奶业低碳排放是实现河北省碳中和的重要环节。基于河北省奶业全产业链视角,获取2012-202... 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畜牧生产大省,奶业低碳排放是实现河北省碳中和的重要环节。基于河北省奶业全产业链视角,获取2012-2022年面板数据,采用时序特征法、核密度法分析碳排放现状与动态演进趋势,STIRPAT拓展模型预测2024-2030年碳排放量趋势。结果显示:2012-2023年河北奶业碳排总量呈“相对平稳-急剧下降-缓慢增长”发展趋势;各环节碳排放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奶牛肠胃发酵产生的碳排放量最高,饲料加工运输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最低,饲料作物种植环节、饲料作物加工运输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都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奶牛肠胃发酵环节、粪便管理系统环节、饲养耗能环节及屠宰加工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各环碳排放占比变化差异较大,肠胃发酵过程环节碳排放量占比最大,饲料作物加工运输环节碳排放量占比最小,饲料作物种植环节、饲料作物加工运输环节和奶产品加工环节碳排放量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奶牛肠胃发酵环节、奶牛粪便处理环节和奶牛饲养耗能环节碳排放量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3种不同情景中,基准减排情境的河北省奶业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低碳减排情景Ⅰ的河北奶业碳排放量增速放缓,低碳减排情景Ⅱ的河北奶业碳排放量在2026年开始出现负增长。提出降低饲料植环节的碳排放、强化科技创新,鼓励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奶业养殖技术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全产业链视角 奶业 碳排放 STIRPAT拓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产业链韧性测度评价研究
12
作者 梁姗姗 吕星琪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54,共12页
稀土作为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创新的关键原材料,已成为全球争夺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稀土因其特殊的国际地缘政治意义,使得其产业链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科学评价稀... 稀土作为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创新的关键原材料,已成为全球争夺的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稀土因其特殊的国际地缘政治意义,使得其产业链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科学评价稀土产业链韧性,有助于深入厘清当前中国稀土产业链发展瓶颈,全面、准确掌握其韧性发展现状。基于2000-2022年的相关数据,从韧性的抵御能力、恢复能力、再组织能力和更新能力4个维度构建稀土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并运用指标障碍度模型、指标贡献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韧性的综合得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000-2022年中国稀土产业链韧性处于波动上升的态势;(2)2016年之前,更新能力是稀土产业链韧性的主要障碍因子,而2016年之后,抵御能力成为制约稀土产业链韧性的主要因素;(3)恢复能力和更新能力是促进稀土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4)2000-2022年,稀土产业链韧性各指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虽呈波动上升,但整体仍处于失调状态。研究结果为增强我国稀土产业链韧性提供了企业、行业和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产业链韧性 指标障碍度 指标贡献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RCEP成员国大蒜出口贸易波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13
作者 徐振华 沈伟虹 +2 位作者 刘妍 王哲 杜丽娟 《蔬菜》 2025年第7期19-26,共8页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区域贸易格局迎来重塑契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贸易国,在RCEP成员国大蒜产业供应中占据核心地位,贸易增长潜能巨大。基于2015—2023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大蒜出口数据,结合随...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区域贸易格局迎来重塑契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贸易国,在RCEP成员国大蒜产业供应中占据核心地位,贸易增长潜能巨大。基于2015—2023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大蒜出口数据,结合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系统分析了大蒜出口的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大蒜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市场集中度高,主要出口地区为东南亚国家,2023年我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额占对RCEP成员国出口总额的91.01%;产品结构单一,以保鲜大蒜等初级加工品类为主(占比超90%)。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显著促进中国大蒜出口,共同语言对贸易具有促进作用;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有助于促进两国间贸易量的增加;关税水平、投资自由度和共同边界对两国间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贸易布局与流程和深化区域合作等对策建议,以强化中国与RCEP国家间大蒜贸易纽带,助力我国大蒜产业在国际市场稳健、持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大蒜 出口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 产业链 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时空耦合特征及互动响应关系
14
作者 王兆峰 林鲁雄 陈勤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1,151,共14页
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是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亦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推进方向。以解析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机理为逻辑起点,构建二者综合评估框架,厘清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域旅游业数字化和绿色化水... 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是培育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亦是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的推进方向。以解析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机理为逻辑起点,构建二者综合评估框架,厘清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域旅游业数字化和绿色化水平的时空分异格局,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及空间Markov链揭示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特征,最后利用PVAR模型分析二者的互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旅游业数字化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和“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旅游业绿色化则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南北分异趋势明显,整体差距趋向缩小。②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由2006年“东—中—西”三级格局转向2022年高耦合协调度连片分布格局。③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水平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异质性,即与低耦合协调类型省域相邻时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呈现正向溢出效应。④旅游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存在互动响应关系,均对自身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二者间的冲击效应较弱,且前者对后者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数字化 旅游业绿色化 时空耦合特征 互动响应关系 空间Markov链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BMA方法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程敏 易小凤 王方亮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3,共8页
为了解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相结合对2016-2020年我国48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为了解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相结合对2016-2020年我国48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年48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值介于0.50~0.54之间,技术创新效率有待提升;(2)根据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将样本企业分为四类,8家企业属于高效集约型、12家企业属于低研发高转化型、9家企业为高研发低转化型、19家企业为粗放低效型;(3)成立年限、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研发财力资源投入强度、政府扶持以及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强度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效率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技术创新效率 建筑业 超效率网络SBM模型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集群技术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国锋 吕伟峰 +4 位作者 崔凯 姬泽敏 王恒 何畅 何春雨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8-487,共10页
系统梳理全球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CCUS产业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中国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挑战和对策。全球CCUS产业已明显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北美地区在大规模CO_(2)捕集、... 系统梳理全球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CCUS产业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中国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挑战和对策。全球CCUS产业已明显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北美地区在大规模CO_(2)捕集、长距离管道输送、管网优化和大规模驱油等方面已形成关键技术体系,集群建设较为成熟,且产业模式逐渐由CO_(2)-EOR向地质封存转变。中国CCUS产业各环节发展迅速,目前处于集群化发展初期,面临商业模式缺失、政策保障不足、关键技术相对落后等挑战。未来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推动全流程集群示范项目建设;攻关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加强低成本捕集技术、管网优化技术、驱油和埋存技术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学科建设和校企科研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 产业集群 商业模式 政策保障 全产业链技术 运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达 孙涛 +8 位作者 易丛 高巍 李书兆 吕柏呈 李辉 张玉明 白卓澜泰 王俊荣 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发展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是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降本增效、促进能源结构改革、实现“双碳”愿景的有效途径,因而突破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的海上风电体系成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任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深远... 发展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是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降本增效、促进能源结构改革、实现“双碳”愿景的有效途径,因而突破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的海上风电体系成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任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深远海风电发展挑战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攻关要素,涵盖风力机气动荷载演变机理、半潜型基础的运动抑制、张力腿型基础共振、跨物理场测试等科学问题,风力机气动建模、一体化耦合分析、结构疲劳分析、运动抑制、系泊疲劳分析、动态电缆设计、锚固基础承载力分析、先进材料开发与测试、基础结构大规模定制、集成与海上安装回接、智慧运维等关键技术,一体化耦合设计分析、实时孪生系统等基础软件能力。进一步阐述了浮式基础型式、浮式风力机总体设计、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核心工业软件、高效建造与安装、智能运维等深远海浮式风力机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链、组建深远海风电智能建造与安装产业链、拓展深远海风电产业智能运维体系等发展建议,以为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发展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前瞻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深远海 浮式风力机 一体化耦合分析 技术创新链 安装产业链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琼 李扬 +1 位作者 李茂林 单妮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计量模型后仍成立。异质性... 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计量模型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化对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提出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实施差异化数字发展举措、深化市场化改革进程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产业链韧性 中介效应模型 调节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机理与实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勇民 李沁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F0003,共13页
本文从企业专业化分工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视角,通过选取2014~2022中国资金密集型行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对供应链金融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运营绩效进行了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自身的运... 本文从企业专业化分工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视角,通过选取2014~2022中国资金密集型行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对供应链金融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运营绩效进行了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自身的运营绩效,并且,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供应链金融助力企业运营绩效提升的两个重要途径。本文不仅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为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解释,也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助力企业运营绩效提升的机制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企业运营绩效 企业专业化分工 全要素生产率 资金密集型行业 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替换变量法 缩短样本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发展趋势与融合成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成 聂丽君 李凯帅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7,共13页
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2014—2023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产业数据,构建制造环节和创新环节的复杂网络,探析各城市在制造环节和创新环节的复杂网络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功能;从产业规模、... 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2014—2023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产业数据,构建制造环节和创新环节的复杂网络,探析各城市在制造环节和创新环节的复杂网络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发挥的功能;从产业规模、产业关联、发展活力、发展动力四个维度分析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发展趋势,构建评价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效果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并分析各城市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动态比较不同城市双链发展的规律。结果表明,京津冀制造环节与创新环节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天津为枢纽的发展格局,但整体结构不均衡,存在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京津冀制造环节格局逐渐优化,创新环节对制造环节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但各城市发展差距较大;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成效整体增强,但融合的强度与深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促进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区域内共享平台建设,持续优化改善津冀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创新链 双链融合 复杂网络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