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C2和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iNOS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1
作者 王碧辉 朱玥洁 +3 位作者 张玉莲 吴雨峰 丁剑冰 陈志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8-887,共10页
目的:研究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并基于其构建C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集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研究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并基于其构建C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集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0例CC组织及100例外周血作为CC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经CC筛查为阴性的宫颈组织和100例正常健康个体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mIF)及免疫组化染色(IHC)法检测两组组织中ILC2和MDSC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IL-13和iNOS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C2和MDSC及IL-13和iNOS的表达差异;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其相关性;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来确定ILC2和MDSC及IL-13和iNOS是否为C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利用R软件建立免疫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值)、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来分别评估模型。结果:CC组中ILC2及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iNO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其均呈正相关(均P<0.05);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C2、MDSC及IL-13、iNOS均是C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的CC发病列线图,经过验证提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ILC2和MDSC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13和iNOS在CC组织及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一定的实用性,为C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白细胞介素13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列线图模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康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MPO、NO、iNOS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关丽华 龚玉芳 +1 位作者 张弘 商亚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9-67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结肠康(黄芪、白术、茯苓、延胡索、黄连、三七等)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结肠康(黄芪、白术、茯苓、延胡索、黄连、三七等)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一氧化氮(NO)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颈背部3%恶唑酮致敏2 d,第6天用1.5%恶唑酮灌肠,灌肠当日开始灌胃不同剂量结肠康。灌胃3 d后,处死小鼠,测定结肠组织MPO活性和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NOS蛋白表达。柳氮磺胺吡啶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PO活性显著增加(P<0.01),NO水平、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肠康(6.4、12.8、25.6 g/kg)组和柳氮磺胺吡啶(0.2 g/kg)组均能显著降低MPO活性、NO水平和iNOS蛋白表达(P<0.01);阳性对照药柳氮磺胺吡啶也有相似作用。结论中药复方结肠康对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MPO活性、NO水平、iNOS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康 溃疡性结肠炎 髓过氧化物酶(MPO) 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氧合酶(i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iNOS、e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少军 邱晓青 +2 位作者 孟陆亮 陈健 马燕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1-435,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慈菇消脂丸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 目的观察中药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慈菇消脂丸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脏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镜下可见肝细胞内大量脂滴。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iNOS蛋白表达显著提高,eNOS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肝组织内i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NOS蛋白表达提高;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相比较,中药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结论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菇消脂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翊玲 路苹 +1 位作者 郑梦凝 姚红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的关系,进一步研究sPLA2-X对CVA的影响。方法: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门诊经确诊CV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及同期在我院...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的关系,进一步研究sPLA2-X对CVA的影响。方法: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门诊经确诊CV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及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为CVA治疗前组(41例)和健康对照组23例。CVA治疗前组经规范化治疗3月后成CVA治疗后组(41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IL-17、总IgE的含量;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仪检测FeNO。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VA治疗前组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VA经规范治疗后,CVA治疗后组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及总IgE显著降低,FeNO明显降低、肺功能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治疗前组血清中IL-1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VA治疗前组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FeNO、iNOS、IL-33呈正相关(r=0.854 7、0.622 9、0.644 9、0.778 9,P<0.001),IL-17与血清中sPLA2-X含量无相关性(r=0.058 5,P=0.127 6)。结论:CVA患者为支气管哮喘特殊类型,其血清中sPLA2-X与CysLT、iNOS、IL-33均显著升高,同时FeNO显著升高。经治疗后血清中sPLA2-X、CysLT、iNOS、IL-33显著降低。血清中sPLA2-X含量与CysLT、iNOS、IL-33及FeNO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磷脂酶A2-X 咳嗽变异性哮喘 CysLT半胱氨酰白三烯 白介素33 i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iNOS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敖强 吕德成 +2 位作者 姜长明 关凤林 慈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特点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造成轻、中、重度脊髓急性损伤模型 ,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 (4h、8h、1...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特点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的表达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造成轻、中、重度脊髓急性损伤模型 ,于损伤后不同时间点 (4h、8h、1d、3d、7d、1 4d、2 1d)处死。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NOS、Bax阳性细胞 ,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加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椎板切除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极少量表达iNOS ;损伤后 8小时上述细胞iNOS表达增加 ,7天达高峰 ,1 4天仍较明显 ,2 1天降低。Bax表达及TUNEL标记阳性细胞的时间分布特点与iNOS相似 ,7天达高峰 ,阳性细胞以白质中胶质细胞为主。iNOS表达与脊髓损伤程度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间存在正相关 (r=0 41 4 ,P <0 0 1 ;r=0 854 ,P <0 0 1 )。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iNOS和Bax表达增强 ,凋亡神经细胞大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凋亡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牙周组织内iNOS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宝勇 丁寅 +2 位作者 潘峰 王光 沈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3-545,共3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变化。方法:48只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正常组,每组24只。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于加力后1、2、3、7、14、21d,2组各处死4只动物,制作切片进行i... 目的:研究牙周炎大鼠正畸牙齿移动中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变化。方法:48只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和正常组,每组24只。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分别于加力后1、2、3、7、14、21d,2组各处死4只动物,制作切片进行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较牙周组织中i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加力2、3、7、14、21d时,实验组iNOS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鼠牙周组织炎症使牙齿移动过程中iNOS表达升高,影响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一氧化氮 正畸牙齿移动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HIF-1α、iNOS与GLUT-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茅文斌 邵增务 +1 位作者 裴洪 熊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相关因子。本实验研究三者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相关因子。本实验研究三者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骨肉瘤和10例瘤旁正常骨组织、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HIF-1α、iNOS及GLUT-1蛋白的表达,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4例骨肉瘤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8%(37/64),与对照组12.5%(2/16)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NOS和GLUT-1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9%(46/64)和73.4%(47/6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8.81%和25.0%)(P<0.01);HIF-1α与iNOS表达一致符合率为76.6%(49/64),HIF-1α与GLUT-1表达一致符合率为71.9%(46/64),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且与瘤组织分期显著相关(P<0.05)。MVD平均值为21±8,HIF-1α与iNOS均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两者相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骨肉瘤组织存在HIF-1α、iNOS及GLU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三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HIF-1α与iNOS对促进骨肉瘤血管新生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iNOS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红霞 宋政军 +1 位作者 和水祥 苌新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中环氧化酶2 (Cox 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Cox 2、iNOS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ox 2和iNOS的表达率以... 目的 探讨胃癌中环氧化酶2 (Cox 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Cox 2、iNOS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ox 2和iNOS的表达率以及MVD 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77. 78% vs. 33. 33%, 68. 89% vs. 17. 78%,58.13±19.99vs. 24.02±10.28,P<0.01,P<0.005,P<0.05)。Cox 2 和iNOS均与MVD呈正相关(r=0.63,r=0.54,P<0.05,P<0.05)。Cox 2和iNOS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x 2 和iNOS在胃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两者可能共同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氧化酶-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紫外线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NO/iNOS系统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明亮 张桂英 +4 位作者 易梅 陈潇 李吉 谢红付 陈翔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5-71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以及Griess反应等技术检测UVA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NO生成量。结果: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72 h之内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增加,仅检测到低水平iNOS表达和NO生成,但在5和10 J/cm2剂量UVA照射后各时间点成纤维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随着UVA剂量的增加升高,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和1 J/cm2UVA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且以各剂量UVA照射后24 h时间点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增高最为明显,与同剂量UVA照射后48 h和72 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A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iNOS基因的表达和NO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存活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弱视神经电活动大鼠脑外侧膝状体区iNOS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晓林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观测减弱视神经电活动后外侧膝状体核团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眼球摘除、眼内注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减弱视神经电活动,运用还原型辅酶二-硫辛酸脱氢酶(NADP... 目的:观测减弱视神经电活动后外侧膝状体核团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意义。方法:采用眼球摘除、眼内注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减弱视神经电活动,运用还原型辅酶二-硫辛酸脱氢酶(NADPH-diaphorase,NDP)组化染色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原位分子杂交方法观察外侧膝状体iNOS表达。结果:两种方式减弱视神经电活动后,外侧膝状体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iNOS表达。结论:减弱视神经电活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膝状体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inos 视神经 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鉴定及其在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4
11
作者 姜国建 于仁诚 +2 位作者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2-350,共9页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 ,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 (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 ,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氮唑...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在生物机体免疫 ,特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作用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 (NO)除具有已知的神经传导、松弛平滑肌等功能外 ,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作用。作者通过硝基四氮唑蓝 (NBT)法和血细胞形态观察等方法 ,对中国明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血细胞中存在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 ,通过亚硝酸盐法和L 瓜氨酸法对比 ,研究了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中国明对虾在感染WSSV后 ,iNOS活性在 1 2h内有上升趋势 ,实验 36h后酶活性显著下降 ,至 60h后酶活性降至对照组的一半左右。同时 ,被脂多糖 (LPS)诱导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下降。与此对应的是 ,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病毒的结果显示 :实验 36h后在对虾体内能够检测到白斑综合症病毒。对照组中国明对虾血细胞的iNOS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WSSV在感染中国明对虾初期可以诱导血细胞产生iNOS ,但随着WSSV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大量增殖及其对血细胞的破坏 ,使得iNOS活性显著降低 ,对虾也趋于死亡。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一氧化氮合成酶 白斑综合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脂代谢及血管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邱红梅 杨发建 +3 位作者 张琴 何琦 金磊 杨俊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1-664,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和血管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月建立高脂兔动物模型。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普食组)、高脂模型组、高脂+Ber组[28、112mg/(kg....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er)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和血管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月建立高脂兔动物模型。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普通饲料组(普食组)、高脂模型组、高脂+Ber组[28、112mg/(kg.d)]、高脂+非诺贝特组[30 mg/(kg.d)]。2月后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基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和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B type 1,SR-B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普食组相比,高脂模型组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内膜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形成,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脂+Ber处理组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粥内膜脂质沉积减轻,泡沫细胞明显减少,iNOS和SR-B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Ber具有明显的调血脂和抗血管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NOS和SR-B1基因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动脉粥样硬化 调血脂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B类1型清道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动物疾病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金贵 朱蓓蕾 蒋金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4期41-45,共5页
一氧化氮 ( nitric oxide,NO)是近年来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的无机气体自由基 ,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几乎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影响 ,其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其催化产生的 NO在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动物疾病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自由基产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炅然 胡庭俊 +2 位作者 程富胜 孟聚诚 高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8期41-44,共4页
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0mg/kg)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观察鬼臼多糖(PEP)不同剂量(50,100,200mg/kg和400mg/kg)配合环磷酰胺应用后,对小鼠脾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PEP能... 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0mg/kg)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观察鬼臼多糖(PEP)不同剂量(50,100,200mg/kg和400mg/kg)配合环磷酰胺应用后,对小鼠脾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PEP能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小鼠脾脏XOD、MPO的活性;对脾脏总NOS活性无显著影响,但400mg/kg多糖可降低小鼠脾脏诱导型NOS活性,提示PEP可通过降低免疫抑制小鼠体内自由基产生酶水平而起到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多糖 环磷酰胺 黄嘌呤氧化酶 髓过氧化物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浩 刘开祥 俸军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30-43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高、低剂量TanⅡA3d,每天1次。各组于脑缺血90min再灌注24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结果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轻于低剂量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均降低,高、低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nⅡA可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可降低NOS、i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合酶(NOS)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葱多糖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包美艳 敖长金 +1 位作者 赵飞艳 萨茹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2,共4页
试验研究沙葱多糖(Allium mongolicum regel polysaccharides)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试验设置不同浓度(0—250μg/ml)的沙葱多糖和不同的作用时间(24、48、72h),以MTT... 试验研究沙葱多糖(Allium mongolicum regel polysaccharides)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试验设置不同浓度(0—250μg/ml)的沙葱多糖和不同的作用时间(24、48、72h),以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以培养24h的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微板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NO及iNOS。结果表明,沙葱多糖浓度为50~100μg/ml时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当浓度为150~250μg/ml时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且作用时间为24h时增殖效果最强。较低浓度的沙葱多糖(50~100μg/m1)抑制淋巴细胞分泌NO,随着浓度的加大,NO分泌量增加。沙葱多糖对淋巴细胞内iNOS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沙葱多糖能够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释放NO及iNOS,并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说明沙葱多糖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多糖 绵羊 外周血淋巴细胞 增殖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和L-氨基胍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逊河 邱建华 +4 位作者 王树迎 王翠梅 孙义东 陈丙峰 李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3-487,共5页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兔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以腹腔注射途径给予球虫感染家兔一氧化氮合酶(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兔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以腹腔注射途径给予球虫感染家兔一氧化氮合酶(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家兔球虫感染时肝脏iNOS活性、血清NO浓度、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及其病变计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家兔感染E.stiedai后,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和添加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天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②L-Arg可增强iNOS的活性,促进体内大量生成NO,进而提高家兔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L-AG则降低iNOS的活性,使体内生成的NO减少,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兔球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L-精氨酸 L-氨基胍 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底物、抑制剂及NO供体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逊河 梁京芸 +3 位作者 李太祥 王宪龙 张娜 张鑫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L-精氨酸 硝酸甘油 L-氨基胍 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液对大鼠耳蜗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透射电镜观察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小婉 江英 +1 位作者 仇志强 张小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寻用于观察大鼠耳蜗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及透射电镜检查最适合的固定液配比,简化实验手段。方法将正常大鼠6只(12耳,正常组)和庆大霉素耳中毒模型大鼠6只(12耳,模型组)各分为A、B两组(每... 目的探寻用于观察大鼠耳蜗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及透射电镜检查最适合的固定液配比,简化实验手段。方法将正常大鼠6只(12耳,正常组)和庆大霉素耳中毒模型大鼠6只(12耳,模型组)各分为A、B两组(每组各3只,6耳),A组给予2.5%多聚甲醛-2.5%戊二醛、B组给予4%多聚甲醛-0.5%戊二醛混合液心内灌注耳蜗固定处死,然后进行耳蜗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组耳蜗的染色和电镜固定效果。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的耳蜗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等均有iNOS阳性表达;但正常组及模型组的A组耳蜗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有轻度溶解,背景染色不佳,B组耳蜗组织细胞染色清晰,对比度及透明度好,背景无明显着色。正常组及模型组中A、B两组电镜下耳蜗细胞器等微结构清晰。结论 4%多聚甲醛-0.5%戊二醛混合液心内灌注的方法既能较好地固定大鼠耳蜗细胞器的结构,也能较好的保留iNOS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透射电镜 固定液 庆大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卫红 黄红彦 +3 位作者 崔永华 王瑛 王顺 罗志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6-238,i00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otismedia,SOM)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白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mRNA表达及在SOM发病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与细菌感染和免疫介导的关系。方法随机取45例SOM患者及30例...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otismedia,SOM)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白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mRNA表达及在SOM发病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与细菌感染和免疫介导的关系。方法随机取45例SOM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并抽取SOM患者患耳中耳积液,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NOS-mRNA。结果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未见iNOS-mRNA表达。SO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iNOS-mRNA表达:急性组阳性率为63.64%,镜下阳性细胞率为60.3%;亚急性组阳性率为8.7%,镜下阳性细胞率为72.5%;SOM患者中耳积液iNOS-mRNA表达:急性组阳性率为45.45%,镜下阳性细胞率为80%;亚急性组阳性率为52.17%,镜下阳性细胞率为84%。SO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耳积液中iNOS-mRNA表达高度增强,其中在急性组外周血白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亚急性组,而中耳积液iNOS-mRNA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率在急性组与亚急性组中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iNOS-NO)通路在SOM的发病、中耳积液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