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保护红线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影响
1
作者 赵晓冏 苏军德 +1 位作者 刘鹏 马啸宙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空间格局可为生态保护管理政策提供可视化的指导信息。由中国首次提出的生态保护红线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了严格的政策遵循,但目前生态保护红线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影响研究还较少。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空间格局可为生态保护管理政策提供可视化的指导信息。由中国首次提出的生态保护红线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了严格的政策遵循,但目前生态保护红线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影响研究还较少。该研究以甘肃省为例,基于2000-2020年的生态系统格局数据,采用生态服务供需评价矩阵,引入相关供需指数指示生态服务匹配状况,定量评估了甘肃省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0年以来,人类活动较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供需盈余较多,而人类活动较高的甘肃中部和北部绿洲区,供需比较低,处于或接近赤字状态,出现空间上供需错配;(2)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服务赤字总体上均有加剧的趋势,而生态系统服务盈余略有增加,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赤字总体上比省域范围内的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盈余水平下降的区域集中在非生态保护红线区;(3)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H-L、L-L格局,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实施以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模式不平衡在逐渐缩小,但是甘肃省中部依然是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服务供需格局优化和构建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等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指数 梯度分析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97
2
作者 许妍 梁斌 +3 位作者 鲍晨光 兰冬东 于春艳 马明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在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依据生态红线划定目标,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三方面建立了渤海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在ArcGIS支持下,创建了渤海网格空间... 在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依据生态红线划定目标,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三方面建立了渤海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在ArcGIS支持下,创建了渤海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渤海生态红线划定,将渤海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并进一步明确红线区内的生态保护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红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8%,主要分布在大连市西北部海域、辽河口、黄河口等典型河口附近海域、滨州东北部海域及莱州湾、渤海西部沿岸、庙岛群岛等地,这些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特征为珍稀濒危生物保护、湿地生态涵养及自然岸线灾害防护等。黄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4.7%,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外围海域、葫芦岛-秦皇岛-唐山沿岸海域及沧州东北部海域,其保护与管理方向为海洋环境灾害防护及生态恢复与治理。绿线区占整个区域的67.3%,分布在红线区、黄线区的外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指标体系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红线划分的原理、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建龙 刚成诚 +4 位作者 李辉 王钊齐 杨悦 李卉 张艳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57-67,共11页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危险性三方面着手,建立了生态红线划分的三级科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分的方法。在5S技术支持下,创建了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为今后我国城市生态红线区划分和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红线界定 生态红线划分原理 生态红线划分指标体系 生态红利开发 生态红线保护区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因子耐受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小艳 郑剑 +2 位作者 冯建美 陈龙高 陈龙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79,共5页
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对于维护基本生态安全、实现土地综合协调利用与保护、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连云港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目标,应用土地利用生态因子耐受度测算了具体生态限制因子的耐... 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对于维护基本生态安全、实现土地综合协调利用与保护、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连云港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目标,应用土地利用生态因子耐受度测算了具体生态限制因子的耐受度值,据此划定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结果表明:连云港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共计489.67km2,该区域包括了地形地势、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水质与水文条件等所有生态限制因子类型。该文研究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到区域生态环境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和限制作用,满足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划定的需要,并可为其他城市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因子耐受度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尺度两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世梁 赵爽 +4 位作者 成方妍 侯笑云 贾克敬 祁帆 杨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5-1323,共9页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于规范人类活动、控制人类活动强度、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区域自然状况复杂多变,因此环境保护部...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于规范人类活动、控制人类活动强度、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区域自然状况复杂多变,因此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出台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有两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方法,即NPP定量指标法和模型评价法。本研究基于MODIS遥感影像,利用NPP定量指标法对鹤壁市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并与模型评价法进行比较,为选取更为适合该区域的评价方法,及较小尺度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NPP定量指标法和模型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模型评价法对鹤壁市生态系统服务(水土保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高评价区域与生态保护现状较好的区域更为一致(面积重叠比例分别为19%和85%),而NPP定量指标法的评价结果与保护现状并不一致。相对于NPP定量指标法,模型评价法更适合对该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本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为市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模型评价法 NPP定量指标法 生态保护红线 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贾有余 李辉 +3 位作者 王钊齐 杜小龙 杨悦 李建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532,共8页
为了探讨苏州市吴中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选择2000—2015年植被生长最佳时期7—8月的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地表温度、地表裸露度和植被覆盖度4个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因子(Ef... 为了探讨苏州市吴中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选择2000—2015年植被生长最佳时期7—8月的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地表温度、地表裸露度和植被覆盖度4个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因子(Ef,由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归一化得到),并将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5级,对Ef进行slope分析和F显著性检验,探讨7—8月月平均生态因子(珔Ef)和生态因子变化率(ΔEf)的坡向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近16 a来,ΔEf在[-0.08,0.06]之间,研究区总面积43%的区域ΔEf<0,57%的区域ΔEf>0,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呈缓慢变好趋势;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属Ⅱ级(珔Ef为0.700±0.001),属Ⅰ级的有东吴国家森林公园、光福风景名胜区和米堆山生态公益林,属Ⅱ级的有西山风景名胜区、东山风景名胜区、石湖风景名胜区、藏书风景名胜区、渔洋山生态公益林、清明山生态公益林和玉屏山生态公益林,属Ⅲ级和Ⅳ级的分别为木渎风景名胜区和甪直风景名胜区。研究结果既可为苏州市吴中区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又可为将来促进生态红线的智能化动态监测和有效管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空间主成分分析 生态红线保护区 坡向定量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红线管理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双建 杨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69,共5页
我国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成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任务。红线管理成效需评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保护性质是否改变,二是管理要求是否充分执行,三是保护对象是否受到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指标选取... 我国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成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任务。红线管理成效需评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保护性质是否改变,二是管理要求是否充分执行,三是保护对象是否受到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指标选取应符合科学性、主要因素、动态性和简易性四个原则。指标体系框架应同时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其中,过程评价指标按照基础条件、政策执行、管护保障和监测科研四个维度共选取16个指标;结果评价指标按常规指标和特征指标进行分类,常规指标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征指标按照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个方面入手选取指标,并以珊瑚礁生态红线为例构建了具体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生态红线 成效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在高 吴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0-1107,共8页
文章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手段,结合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红线的指标体系,利用生态学定量指标评价方法,划定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红线,为下一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 文章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手段,结合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红线的指标体系,利用生态学定量指标评价方法,划定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红线,为下一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区 指标体系 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在高 吴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2-1415,共4页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和禁止开发区域,文章以GIS系统为手段,结合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的指标体系,利用生态学定量指标评价方法,划定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和禁止开发区域,文章以GIS系统为手段,结合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的指标体系,利用生态学定量指标评价方法,划定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为下一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指标体系 生态保护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红线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晟呈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6期24-29,共6页
长期以来,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由于对城市生态用地概念的界定模糊,理论学界对其内涵难以整合、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对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有效措施,导致我国目前生态空间日益受到威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长期以来,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由于对城市生态用地概念的界定模糊,理论学界对其内涵难以整合、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对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有效措施,导致我国目前生态空间日益受到威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态势。2012年实施的新的城市用地分类,突出了土地的生态价值,但却仍未明确生态用地类型。基于此,并在对天津市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运用LUCC(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土地分类法,ANDERSON(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分类系统)分类法,CORINE(欧盟环境信息协调)分类法等土地分类方法,结合天津市的生态系统,生态空间布局和土地生态功能,研究出适用于规划设计、编制、实施管理的生态用地分类方法,便于城市生态红线规划管理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用地分类 生态用地分类方法 城市生态空间布局 生态红线划定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态功能差异的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雄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生态空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空间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好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不同区域生态空间的环境功能和空间分布类型都存在很... 生态空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空间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好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不同区域生态空间的环境功能和空间分布类型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依据生态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等要求,明晰生态空间的概念、内涵,并以江西省为例,基于区域生态功能差异建立生态空间分类体系,最后从提高认识、遵循自然环境分异规律、制定分类管控机制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分类管控 生态功能 生态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分类的调整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雄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7-151,共5页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内涵、具体...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划分方法和管控思路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各省市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定位,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分级、分类、跨区管控的新思路,以便更好完善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分级、分类、跨区 管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空间规划试点中林地分类标准的应用及其实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耀锋 张晓娟 +3 位作者 李怀珠 岳鹏 郭佳琪 冯仲科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15-17,21,共4页
统一地类标准是编制空间规划的核心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承担中央空间规划改革试点过程中,针对现行体制下林业与国土部门林地标准不一及两部门矢量数据差异较大的现实问题,在参照林业、国土等多个部门地类标准和浙江开化等县(区)空间... 统一地类标准是编制空间规划的核心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承担中央空间规划改革试点过程中,针对现行体制下林业与国土部门林地标准不一及两部门矢量数据差异较大的现实问题,在参照林业、国土等多个部门地类标准和浙江开化等县(区)空间规划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制定了包括林地在内的新地类标准,最终在空间编制规划工作中实现了林地的唯一属性,文中对空间规划新林地分类标准的建立及意义展开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林地分类标准 唯一属性 生态红线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贵州省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寸菲 周汝良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2期71-76,共6页
生态经济评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义生态经济发展指数(EDI)及其计算方法,构建省域尺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指标包括23项,内容涉及农林业经济产值、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治理、城市废弃物处理... 生态经济评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义生态经济发展指数(EDI)及其计算方法,构建省域尺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指标包括23项,内容涉及农林业经济产值、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治理、城市废弃物处理等。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省2011—2015年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2011—2015年生态经济发展指数分别为0.093、0.323、0.427、0.660、0.860,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增强。文中根据生态经济发展评价结果,进一步在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潜力发展、社会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区域排序,研究认为,贵州省应从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加强水土保持治理、落实林业生态红线方面促进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发展指数 主成分分析 山地特色农业 水土保持治理 林业生态红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