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平原绿洲2000-2020年发展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光辉 马亮 刘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基尼系数较高,绿洲面积比值与非农业用水之间匹配程度较差,80%的流域处于轻度与中度开发中,以农耕型流域为主,90%的流域非农业用水在40%以下,城镇化率较低,发展相对迟缓。研究区各流域绿洲面积超载现象严重,以北疆居首的绿洲稳定性呈失稳的态势,整体已不具备开发潜力,各流域目前需要靠跨流域调水维持现状。研究成果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绿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发展指数 绿洲稳定性 水资源承载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2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尹义星 赵荣钦 李中轩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147,共7页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3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2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时空演化 综合指数法 障碍度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可拓物元评价模型的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3
作者 莫崇勋 农颂 +3 位作者 唐玲玲 黄奕 黎禹功 朱翰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41,共12页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 玉林市GDP位于广西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却处于末位,由于区域性缺水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有的城区出现断水或用水高峰期限制供水等现象,已经使玉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对玉林市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基于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18项评价指标,引入博弈论组合赋权思想计算出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对玉林市2010—2020年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玉林市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水资源承载力只在2011年处于较弱承载水平,其他年份均属于中等承载水平;2010、2014和2018年呈现由中等承载向较弱承载等级转化的趋势;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用水率、万元GDP用水量和人口密度,结合玉林市降水量较为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的实际情况,建议将提升玉林市水资源配置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方位提升玉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可拓物元模型 博弈论 组合赋权 主成分分析法 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生态足迹的云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 马巍 +3 位作者 杨燕 韩灵新 王军亮 金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 云南省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准确评估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其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进行测算,通过脱钩模型评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脱钩效应,并结合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揭示近年来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22年云南省水生态足迹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农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比69%左右;②水生态足迹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水生态承载力与水生态盈亏密切相关,多地呈现水生态盈余状态;④水生态足迹广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资源消耗相对稳定,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果较好,呈现强脱钩和弱脱钩两种状态;⑥经济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正向驱动作用,技术效应对水资源消耗起负向驱动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改善云南省的人水关系、促进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维水生态足迹模型 脱钩模型 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 时空分布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及邻近水域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变化特征
5
作者 彭帅 王雪辉 +3 位作者 杜飞雁 黄德练 宁加佳 邱永松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根据1973—2021年珠江口及邻近水域的14个航次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结合鱼类营养级,对珠江口鱼类优势种组成、群落平均营养级和渔业均衡指数等的长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鱼类资源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73—1975年的665... 根据1973—2021年珠江口及邻近水域的14个航次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结合鱼类营养级,对珠江口鱼类优势种组成、群落平均营养级和渔业均衡指数等的长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鱼类资源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73—1975年的665.65 kg·km^(–2)下降至2020—2021年的376.92 kg·km^(–2)。鱼类优势种组成变化较大,呈现出高营养级鱼类向低营养级鱼类的转变,同时高营养级鱼类的优势种数量和总渔获量占比也呈下降趋势。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73—1975年的3.74下降至2020—2021年的3.22,下降速率为0.11 a–10。自1999年实施伏季休渔等海洋渔业管理措施以来,2006—2007年高营养级鱼类的优势种数量和总渔获量占比增加,从而引起了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的大幅回升,随后又逐步降低。渔业均衡指数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并与群落平均营养级和渔业资源的变化密切相关。1986—1987年、2012年和2020—2021年,渔业均衡指数随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和资源密度的降低而下降,1991年和2006—2007年反之。此外,1998—1999年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大幅上升,而渔业均衡指数和资源密度却大幅下降,可能由于1997—1998年高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和1999年重油外泄事件的干扰。研究表明,珠江口渔业资源已被过度捕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优势种 平均营养级 渔业均衡指数 珠江口及临近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期划分下的粮食作物水分供需空间匹配方法
6
作者 赵金玲 董春 杨妍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威胁粮食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粮食作物类别,结合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与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描述农业水资源短缺评估的方法。以湖北省的水稻、玉米和冬小麦为例,利用遥感数据构建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量化全年农业...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威胁粮食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粮食作物类别,结合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与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描述农业水资源短缺评估的方法。以湖北省的水稻、玉米和冬小麦为例,利用遥感数据构建水资源短缺评估综合指数量化全年农业水资源供需关系,采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按作物生育期对水资源短缺情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内水分供需平衡,水稻和玉米水资源短缺,其中水稻孕穗、抽穗期重旱面积占比分别为38.11%、74.09%,乳熟期特旱面积占比37.25%,玉米抽雄吐丝期重旱面积占比57.27%;鄂中部、鄂北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应合理配置种植结构以及水土资源。基于此分析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和发生规律,可以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与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农业水资源 作物需水量 农业干旱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7
作者 张熠 孙培培 王先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3,共5页
为协调湖北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层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突变级数法对2022年湖北省17个市(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对湖北省水... 为协调湖北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层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突变级数法对2022年湖北省17个市(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对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的贡献度差异显著,其中水资源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度相对较高;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在0.7692~0.9352之间,部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阶段(Ⅳ级),承载能力较弱。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与实际状况基本一致,表明模型设定科学合理,可应用于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并为其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突变级数法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不同地貌类型的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晓慧 刘国庆 唐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60,共15页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规律,有助于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水资源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根据1975—2020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数据,对山西省46 a极端降水事件进行筛选,计算出ETCCDMI推荐的10个极端降水...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规律,有助于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水资源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根据1975—2020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数据,对山西省46 a极端降水事件进行筛选,计算出ETCCDMI推荐的10个极端降水指标,采用显著性水平(P_value)、趋势斜率(Slope)、平均值(Mean_value)及中位数(Median_value)等11个特征指标来分析数据的趋势和分布情况,叠加地貌类型计算出相应的极端降水指数特征,分析不同地貌类型下极端降雨事件的强度、分布及趋势变化规律,探讨极端降雨与地貌类型的相关关系,揭示极端降雨在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山西省站点CDD全部呈现降低趋势,达到显著性的站点占比为81%;除CWD以外,其余8个极端降水指标都以正相关站点数较多,PRCPTOT、R10mm、Rx1day与Rx5day正相关站点比例分别达到了74%、74%、69%与67%,但整体显著低;山西省CDD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减少趋势增加,CDD的平均值等6个指标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自北向南梯度式逐渐减少。CV等三个指标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都以东南部阳泉与忻州交界处自北向南辐射减少,山西省北部的干旱情况较南部缓解快;山西省海拔与CDD、CWD、PRCPTOT、R10mm及Rx5day指数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与CDD的Slope、CWD的Median、Ave_Year_Change、Q50值,及RX5day的Min值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44、-0.41、-0.42、-0.41、-0.45),与PRCPTOT及R10mm的Slope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46,0.45),与SDII的6项指标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SDII的影响整体较为显著。【结论】山西省的地形起伏度与极端气候指标的特征值无显著相关性;山西省不同地貌类型区极端降水指数特征指标分布特征不同,低海拔丘陵台地区、小起伏中山、中海拔丘陵台地的各项指标都较为分散,该地貌区内的极端气候指标需要考虑空间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特征指标 地貌类型 山西省 气候变化 生态保护 水资源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河北省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9
作者 杨飒 刘宏权 +2 位作者 魏丽贤 明宇 潘增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微咸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有效利用可以显著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探究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微咸水在农业、... 微咸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有效利用可以显著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探究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微咸水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用水量以及微咸水单方水成本作为投入指标,微咸水替代淡水的占比、微咸水灌溉作物产量变化、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值以及微咸水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测度分析,对2012—2022年间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2012—2022年间,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平均值为0.575,效率较高的微咸水利用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的沧州市和邢台市,其中,黄骅市的综合效率最高,而永清县的综合效率最低;近年来,河北省微咸水资源利用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115,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对其影响较大,而效率变动的驱动作用次之。尽管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但仍存在显著的提升空间和潜力。此外,技术进步在提高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持续增强河北省在微咸水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以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A-PP模型的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类型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林凯 崔东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1,共7页
为科学识别云南省16个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区域类型,提出最优觅食算法(OFA)-投影寻踪(PP)识别模型。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纳污控制红线3个方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利用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 为科学识别云南省16个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区域类型,提出最优觅食算法(OFA)-投影寻踪(PP)识别模型。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纳污控制红线3个方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利用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指标数据及分级标准阈值分别构建基于"三条红线"的投影指标函数,采用OFA分别搜索最优投影向量,并计算各州市综合投影值和各分级标准阈值投影值,利用分级标准阈值投影值对各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类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OFA-PP识别模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识别结果可为云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区域类型 指标体系 最优觅食算法 投影寻踪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慧 孙思奥 +2 位作者 方创琳 周迪 鲍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1461,共11页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 干旱缺水是新疆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用水时空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是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前提。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LMDI)方法,解析1990—2020年新疆用水量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格局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人均用水量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新疆用水总量先升后降,人均用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变化是促使新疆用水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较高的用水强度和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新疆人均用水量远高于中国西北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4)新疆人均用水量空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用水强度、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用水管理政策建议,为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 水资源开发 空间分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修宇 宓金鹏 +1 位作者 李颖博 曹丹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59,共4页
基于灌区水资源安全理论,构建水量、用水效率、生态3个准则层,选取水资源总量、每公顷农田灌溉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生态用水量占比等10个指标,并依据人民胜利渠灌区2015—2020年社会、自然、经济和水资源等相关数据及统计资料... 基于灌区水资源安全理论,构建水量、用水效率、生态3个准则层,选取水资源总量、每公顷农田灌溉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生态用水量占比等10个指标,并依据人民胜利渠灌区2015—2020年社会、自然、经济和水资源等相关数据及统计资料,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对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2016年和2020年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处于基本安全状态,2018年和2019年处于安全状态,2017年处于不安全状态。通过深入辨识分析影响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的各项指标,发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实现水资源供需均衡,是确保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指标体系 熵权法-层次分析法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格局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江楠 吕小瑜 +2 位作者 李伟峰 陈利顶 韩立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8,共11页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解析极端缺水的京津冀城市群内外间及其内部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变化,并揭示其对缓解区域水压力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1)2012—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与外部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城市群内部虚拟水自给量却先减少后增加,2015年后京津冀内部虚拟水贸易增强;(2)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虚拟水流动格局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虚拟水主要由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周边城市流入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且随时间的推移,流动强度和向中心城市的集中程度均不断加强;(3)虚拟水流动明显缓解了京津冀中心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其实际水压力指数比虚拟水流动后的假定水压力指数年均下降12.12%,且下降程度逐年增加,但却加重了周边城市的水资源压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缺水压力,但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虚拟水流动格局优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城市群 不同城市 虚拟水流动 水压力指数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资源联合调配的综合效益评估——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文婷 韩京成 +2 位作者 吴颖菊 曾洁薇 魏加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通过分析城市水资源调配对“系统结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系统梳理水资源联合调配与综合利用的效果,基于层次分析和熵值的综合指数方法构建综合效益的评估体系。以北京市为例,评价2014-2021年多水源联合调配的实施效果。研究表... 通过分析城市水资源调配对“系统结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系统梳理水资源联合调配与综合利用的效果,基于层次分析和熵值的综合指数方法构建综合效益的评估体系。以北京市为例,评价2014-2021年多水源联合调配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北京市水资源调配对系统均衡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此外,综合效益指数的逐年提升表明近年来北京市水资源的联合调配有效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配 评价体系 空间均衡 综合指数 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协同下的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学文 刘小慧 +2 位作者 叶萍萍 王旭峰 张亚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4,共7页
本文基于2009、2012、2015、2018、2021年统计、国土调查和影像数据,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协同分析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1)2009—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 本文基于2009、2012、2015、2018、2021年统计、国土调查和影像数据,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协同分析黄河流域(甘肃段)57个县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结果表明:(1)2009—2021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等级低和较低的县级行政区数量明显减少,等级高和较高的数量增加;(2)黄河流域(甘肃段)水资源承载力为不理想的区域集中位于陇中及陇东,水资源承载力为中等理想、较理想和理想的区域集中在玛曲、碌曲、卓尼及夏河县等甘南高原区域;(3)研究时期内,黄河流域(甘肃段)大部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为稳定或提高,这也反映了近20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水源涵养能力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熵权法 TOPSIS模型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褚家琦 蒋志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1241,共11页
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净碳汇等变量测算构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计算2011—2020年新疆14个行政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值及其分解指数值,绘制标准差椭圆并构建马尔科夫链概率矩阵分析其空间格局变化,并... 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净碳汇等变量测算构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计算2011—2020年新疆14个行政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值及其分解指数值,绘制标准差椭圆并构建马尔科夫链概率矩阵分析其空间格局变化,并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各地州研究期内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均值为0.865;各地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水平、提升效果及速度存在明显差异。(2)研究期内重心坐标始终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内移动,先向东北移动后西南最终又向东北方向折回;较低、较高、高效率类型地区之间具有相互转移或跨类型转移的概率,低效率地区难以快速或跨类型增长。(3)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经济、供水结构对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禀赋与节水设施对农业水资源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绿色高效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空间演变 马尔科夫链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需水的水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澎喆 赵志轩 +3 位作者 吴皓天 金鑫 杨苗 耿雷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共10页
水资源配置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均衡水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户为对象,基于分层需水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提出了刚性需水、弹性需水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 水资源配置是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均衡水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根据新时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以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户为对象,基于分层需水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提出了刚性需水、弹性需水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构建了面向分层需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NSGA-Ⅲ算法与EMW-TOPSIS法求解得到4种效益配置方案;以用水基尼系数表征配置单元间、用水户间的用水公平性,对非劣解集内配置方案的用水公平性进行评价,筛选出兼顾用水公平和效益的均衡配置方案;最后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典型研究区,进行案例应用。结果表明:均衡配置方案下,2025年宁夏全区总缺水量为10.74×10^(8)m^(3),经济效益为2182.6×10^(8)元,污染物排放量为162.78 t,该方案对应的全区用水基尼系数为0.98,配置单元间、不同用水户间用水公平性较高;与现状年相比,均衡配置方案对应的全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0.91×10^(8)m^(3),降幅超过16.1%,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下降1.3%,进一步优化了自治区供水结构。本研究提出的水资源均衡配置思路与方法可为水资源短缺地区均衡配置提供借鉴,也可为新时期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需水量 NSGA-Ⅲ EWM-TOPSIS 用水基尼系数 用水公平性指标 水资源均衡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足迹视角下黄土丘陵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以山西省和顺县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美霞 郭青霞 +1 位作者 丁一 康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从水足迹视角出发,运用CROPWAT及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2010—2019年山西省和顺县乡镇域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和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运用基尼系数及空间失配指数深入研究2010年、2014年、2019年乡镇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并明确调控... 从水足迹视角出发,运用CROPWAT及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2010—2019年山西省和顺县乡镇域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和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运用基尼系数及空间失配指数深入研究2010年、2014年、2019年乡镇域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并明确调控方向。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和顺县作物生产水足迹、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和耕地面积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绿水足迹对各区域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构成贡献最大,占比均超过62.0%;和顺县西部地区作物生产水足迹和耕地的空间聚集性不断增强;和顺县作物生产水足迹、蓝水足迹、绿水足迹与耕地之间的空间失配均逐渐加剧,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分别为中度失配和重度失配,是和顺县未来农业水土资源调控的重点地区;可以将县域10个乡镇分别划分为水源涵养调蓄、水土优化调控与引水节水灌溉3个调控区。总的来说,受社会经济、生产要素投入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和顺县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协调水平处于失衡状态,但在调控区划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工调控,仍可实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协调水平的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水足迹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 基尼系数 空间失配指数 黄土丘陵区 山西省和顺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城市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律文 郭刘超 +2 位作者 房凯 刘亮军 杨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2,140,共7页
为满足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要求,有效保障城市农业、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开展不同规划年各来水条件情景下的节水潜力分析。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标准,在节水潜力计算过程中,基于节水目标与强... 为满足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要求,有效保障城市农业、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开展不同规划年各来水条件情景下的节水潜力分析。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标准,在节水潜力计算过程中,基于节水目标与强度设定了“基本方案”与“节水方案”,以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约束,构建了基于目标控制的节水潜力模型,从农业、第二第三产业、生活3个模块分析规划年宿迁市可节水量。结果表明:采用“节水方案”后,宿迁市基本能够满足水资源供需平衡,在P=95%的来水频率下,仅沭阳县处于轻度缺水状态;在P=50%来水频率下,发展至2025年及2030年,宿迁市全市节水潜力分别可达7.5069亿m^(3)和6.9293亿m^(3);在宿迁市两区三县中,沭阳县可节水量最大,未来应合理规划,充分挖掘地区节水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区域节水潜力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潜力 水资源刚性约束 供需平衡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宿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皖两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研究
20
作者 赵业馨 仇蕾 许长新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4,共9页
在全局视角下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苏皖两省各城市2010—2020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两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苏皖两省及其内部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水... 在全局视角下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苏皖两省各城市2010—2020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两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苏皖两省及其内部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和变动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技术进步指数对苏皖两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和用水结构会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不同的地区,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江苏省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