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爱军 张传亮 +1 位作者 黄晓兵 周彩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41,共1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PRRS至今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全面深入理解PRRSV生命周期可以为PRRS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在简述PRRSV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重点对病毒侵入、复制与转录、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组装等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RRSV致病机制及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入侵 复制和转录 翻译及翻译后修饰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编码基因的体外转录及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周雪 高磊 +3 位作者 张瑾宬 袁思凌 操蓉 刘丽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 为获得能表达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体外转录mRNA,将设计、优化并合成的RBD基因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BD;重组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293T后,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RBD的表达;以表达RBD的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包含T7启动子的RBD基因片段作为体外转录模板,之后利用T7转录试剂盒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添加多聚腺苷酸尾后使用R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纯化后的RBD mRNA转染至293T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进行目的蛋白表达鉴定。结果显示,编码RBD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外源蛋白,体外转录获得修饰的RBD mRNA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翻译,表达的RBD蛋白能与抗RBD的单克隆抗体反应,具有免疫反应原性,为SARS-CoV-2 RBD mRNA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刺突蛋白 受体结合结构域 体外转录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重编程调控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付庭吕 熊锐 +1 位作者 李宁 耿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9-713,共5页
炎症反应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涉及多种类型细胞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类似,炎症反应也受糖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参与促炎反应的细胞,如M1型巨噬细胞、Th1和Th17淋巴细胞等通过糖代谢重编程将代谢途径转化为糖酵解,迅速产能刺激炎症... 炎症反应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涉及多种类型细胞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类似,炎症反应也受糖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参与促炎反应的细胞,如M1型巨噬细胞、Th1和Th17淋巴细胞等通过糖代谢重编程将代谢途径转化为糖酵解,迅速产能刺激炎症的发生,而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的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则优先利用脂肪酸氧化或氧化磷酸化产能。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糖代谢重编程对炎症反应不同阶段的作用,以及糖代谢重编程在炎症反应中的多种分子机制,包括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表观遗传调控、转录后调控和翻译后修饰,旨为深入探究糖代谢重编程对炎症反应的具体调控机制及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重编程 炎症反应 代谢中间产物 表观遗传调控 转录后调控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mRNA疫苗转录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4
作者 卢娜 高钰 +3 位作者 赵嘉伟 苏迪 陈家磊 罗忠礼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3-81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合适的非编码序列、信号肽序列和poly A尾部。将构建完成的目的序列克隆到pBluescript II KS(+)载体上,经过载体的线性化单酶切后,在体外进行转录,合成编码FIPV N基因的mRNA,并经过加帽、纯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通过体外转染试验验证抗原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在小鼠体内接种FIPV N-mRNA疫苗后,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琼脂糖凝胶试验表明,设计的mRNA体外转录载体成功制备出稳定单一的mRNA序列。转染进细胞后,可在12~24 h内稳定表达目标抗原蛋白。ELISA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引起了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其特异性抗体、IL-4、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lispot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组脾细胞分泌的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以FIPV N蛋白为抗原的体外转录载体所转录的mRNA疫苗,在细胞内能够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效引起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FIPV N-mRNA疫苗有望成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潜在候选疫苗,mRNA体外转录载体的制备为传染性疾病mRNA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 mRNA疫苗 体外转录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omic-based identification of maternal proteins in mature mouse oocytes 被引量:8
5
作者 Zhang, P. Ni, X.J. Guo, Y. Guo, X. J. Wang, Y. F. Zhou, Z. M. Huo, R. Sha, J. H.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3-1513,共1页
关键词 老鼠 卵母细胞 母体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a Mining Strategy for “Gene Predic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tton Genome
6
作者 KSHIRSAGAR Manali BALASUBRAMANI G SINGH Col Gurmit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8-,共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ward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Gene Prediction".The "Gene Prediction" problem solving undergoes well defined stages starting with a DNA
关键词 data mining CODON DNA GENOME mRNA protein SPLICinG transcription trans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组培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迪 张晓宇 +5 位作者 宋宇鑫 郑东然 田静 李玉花 王宇 吴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植物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展现出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这种潜能被称为植物细胞全能性。基于细胞全能性的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与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植物离体再生过程。其... 植物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展现出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这种潜能被称为植物细胞全能性。基于细胞全能性的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非生物胁迫、植物激素与转录因子协同调控植物离体再生过程。其中,在植物再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转录因子,被称为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关于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离体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众多转录因子被鉴定出来,并在提高植物遗传转化效率的研究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本文按照植物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在植物再生中的功能进行分类梳理,综述近几年植物离体再生过程中信号转导机制,总结植物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在提高植物遗传转化效率方面的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建立有效的无性繁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 组织培养 离体再生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构转录因子生物传感器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子莹 宋晓东 +6 位作者 刘洋儿 吴一凡 朱龙佼 古东月 何国庆 李相阳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3,共14页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侧重于体内构建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基础上,专注于探讨体外构建aTF生物传感器,例如利用无细胞转录翻译体系和兼容性缓冲液体系作为反应载体。本文详细综述了基于aTF体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系统阐述了aTF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包括aTF分子识别机制,等温扩增与CRISPR-Cas两种信号放大策略、光学与电化学两种信号输出方式,以及兼容性缓冲液和无细胞两种传感体系的运用。其次,重点总结了aTF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重金属离子、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源性病原体等食品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深入探讨了aTF生物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拓展其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构转录因子 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构建策略 体外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中转录-翻译耦合的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崇杰 莫日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4,共10页
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等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往往是耦合的,这种耦合通常表现在转录和翻译的互相调控上,如转录极性、转录衰减和转录-翻译速率的同步。间接耦合和物理耦合是耦合的两种模式。由警报素(alarmone)(p)ppGp... 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等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往往是耦合的,这种耦合通常表现在转录和翻译的互相调控上,如转录极性、转录衰减和转录-翻译速率的同步。间接耦合和物理耦合是耦合的两种模式。由警报素(alarmone)(p)ppGpp维持的间接耦合可能需要DksA和TufA蛋白的辅助。物理耦合分为NusG或RfaH因子介导的耦合和非因子条件下产生的“碰撞”耦合。响应于压力的转录或翻译的变化会引发几种耦合模式间的相互转变。耦合对于基因正常表达是必要的,其解除将引发转录终止、R环形成、复制-转录冲突、mRNA切割等不利的事件。结构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已经清晰地展示了部分耦合的表达体(expressome)的结构细节和特征,这些技术联合多组学分析等方法将提供关于耦合的更深层次的见解。重要的是,对耦合的研究或许会为靶向抗菌药物的开发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转录-翻译耦合 RNA聚合酶 核糖体 表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毛壳菌端粒酶的表达纯化及酶学特性分析
10
作者 尹虎 宋泽玉 奚绪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2-541,共10页
为进一步探究端粒酶的酶学特性,以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 Thermo)端粒酶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得到4种不同长度的Thermo端粒酶蛋白,分别与体外转录得到的Thermo端粒酶RNA进行组装。通过端粒酶体外延... 为进一步探究端粒酶的酶学特性,以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 Thermo)端粒酶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得到4种不同长度的Thermo端粒酶蛋白,分别与体外转录得到的Thermo端粒酶RNA进行组装。通过端粒酶体外延伸试验检测组装体的反转录活性,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反转录活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4种不同长度的Thermo端粒酶蛋白重组质粒经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后均可得到相应的Thermo端粒酶蛋白,且纯度均在90%以上;体外孵育试验表明,在10 mmol/L HEPES-KOH(pH 8.0)、1 mmol/L MgCl2、100 mmol/L NaCl、3 mmol/L KCl、体积分数25%Glycerol、10units/μL Rnasin的条件下,端粒酶蛋白与RNA的摩尔浓度比达到1∶1及以上时,两者能有效复合;端粒酶体外延伸试验发现,结构完整的Thermo端粒酶组装体具有很强的反转录活性,可使18nt-DNA引物反复延伸。TEN结构域不完整并未减弱Thermo端粒酶组装体的反转录活性,说明其在反转录过程中未发挥显著作用。T-PK区或TWJ区缺失的组装体均不能使18nt-DNA引物发生延伸,表明RNA结构的完整性是端粒酶发挥反转录功能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端粒酶 蛋白表达纯化 RNA体外转录 反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情境的“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琪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1,共5页
以“帕金森综合征”作为情境载体,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整合知识框架、深入挖掘过程机理,提升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树立结构与功能、稳态与平衡等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培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问题讨论等社会... 以“帕金森综合征”作为情境载体,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整合知识框架、深入挖掘过程机理,提升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树立结构与功能、稳态与平衡等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培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问题讨论等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 翻译 帕金森综合征 真实情境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药敏分析与初步临床应用
12
作者 陈霖 陈寅瑜 +3 位作者 李欣然 葛良玉 王守鹏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此模型对6种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顺铂、紫杉醇、5-FU、西妥昔单抗、阿培利司、Nutlin-3)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对其中4例活检患者参考实验结果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观察两个疗程后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10例OSCC类器官(成功率10/12,83.3%),均可稳定传代、扩增达4代以上,且与亲本肿瘤组织表现出高度一致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在药敏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个体化差异,4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肿瘤控制结果均达到部分缓解标准,与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高度还原了同源亲本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基于该模型的体外药敏实验与相应患者临床治疗反应一致,为建立个性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精准药物治疗新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源性类器官 口腔鳞状细胞癌 体外药敏实验 精准治疗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兔化弱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邓力 张彦明 +2 位作者 李维维 杨幼聪 谭晓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实际应用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猪瘟病毒含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号为AF091507的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株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在其5′非编码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标准品引物、定量...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实际应用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猪瘟病毒含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号为AF091507的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株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在其5′非编码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标准品引物、定量引物)和1条探针(qPCR-P),通过标准品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构建标准品RNA。对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各项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猪瘟兔化弱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法对成品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的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体外转录的标准品RNA,建立了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比RT-nPCR方法的灵敏度高出1个数量级;该法对标准品RN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2拷贝/μL。对1.0×108,1.0×106,1.0×103拷贝/μL 3种稀释度的标准品RNA进行重复性试验,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54%,0.52%和0.39%;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47%,1.85%和1.01%,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对不同厂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中的病毒含量进行测定,可知同一厂家脾淋苗中的病毒含量比细胞苗高出1~2个数量级,而不同厂家同一类型疫苗中病毒含量也有差异,其中脾淋苗差异不大,而细胞苗间的差异较大,最高可达27.2倍。【结论】建立的猪瘟兔化弱毒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为实际工作中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质量监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兔化弱毒 荧光定量PCR 体外转录 标准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D2-43病毒株PrM-E基因的重组SFV的制备及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水平 秦鄂德 +5 位作者 于曼 赵卫 胡志君 苑锡同 范宝昌 杨佩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9-742,共4页
为构建含PrM E基因的重组SFV病毒 ,将含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 E基因的SFV表达载体和辅助载体DNA线性化后 ,进行体外转录 .然后将获得的 2种RNA转录物共转染BHK2 1细胞 ,以RT PCR法证明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重组SFV .进一步将该重... 为构建含PrM E基因的重组SFV病毒 ,将含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 E基因的SFV表达载体和辅助载体DNA线性化后 ,进行体外转录 .然后将获得的 2种RNA转录物共转染BHK2 1细胞 ,以RT PCR法证明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重组SFV .进一步将该重组病毒经蛋白酶激活后可使BHK2 1细胞产生细胞病变 ,并且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在感染细胞内可检测到登革 2型病毒所特有的蛋白 .含我国登革 2型病毒PrM E基因的重组SFV的获得 ,为进一步观察该重组病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2型病毒 重组SFV病毒 PrM-E基因 体外转录 生物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秀惠 严延生 +5 位作者 何爱华 周勇 张红榕 潘伟毅 许江阳 林其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构建肠道病毒71(enterovrius 71,EV71)的感染性克隆,为研究EV71毒力基因及新型疫苗设计等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出EV71FJ08149株全基因组,通过TA克隆组装进TOPO-XL-PCR载体中,获得全长cDNA克隆pFJ08149T5和pFJ0814... 目的构建肠道病毒71(enterovrius 71,EV71)的感染性克隆,为研究EV71毒力基因及新型疫苗设计等建立一个技术平台。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出EV71FJ08149株全基因组,通过TA克隆组装进TOPO-XL-PCR载体中,获得全长cDNA克隆pFJ08149T5和pFJ08149T25。应用T7聚合酶系统在体外将线性化后全长cDNA克隆转录出RNA并转染RD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RT-PCR、序列测定及免疫电镜等对拯救病毒进行鉴定。结果 RNA转染后72h观察到典型的肠道病毒致细胞病变,拯救病毒经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检测鉴定为EV71型,表明已成功构建了EV71感染性克隆。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具有感染性的EV71全长cDNA克隆,为深入研究EV71的致病机制等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感染性克隆 病毒拯救 体外转录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PDS基因VIGS载体构建体系的优化及验证 被引量:5
16
作者 南富波 李淼淼 +2 位作者 王昊龙 刘伟 李卫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1,共7页
为在小麦上进行VIGS体系的优化,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麦PDS基因序列(FJ517553.1)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PDS基因片段,以BSMV:γ-2a为原载体,通过酶切将原载体中的2a基因片段替换为PDS基因片段,构建小麦PDS基因的VIGS重组载体B... 为在小麦上进行VIGS体系的优化,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麦PDS基因序列(FJ517553.1)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PDS基因片段,以BSMV:γ-2a为原载体,通过酶切将原载体中的2a基因片段替换为PDS基因片段,构建小麦PDS基因的VIGS重组载体BSMV:γ-PDS。经测序确认,其与GeneBank中登录的小麦PD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7%。重组载体经本实验室简化改良的方法进行转录模板的处理。与试剂盒所提供的方法相比,本研究将RNA酶孵育处理步骤整合入质粒提取的步骤中,省略了SDS-蛋白酶K孵育处理等步骤,降低了引入新杂质的风险,同时降低了实验成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体外转录的电泳结果表明,体外转录反应的产物浓度大,条带单一,可用于接种实验。抽穗期小麦穗部接种实验及实时定量PCR的结果均表明,小麦内源PDS基因被有效沉默,证实了优化的重组载体BSMV:γ-PDS体系的有效性,奠定了利用VIGS载体侵染抽穗期小麦体系优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体外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牛卵中H1 foo CDS序列的克隆及其mRNA向卵内显微注射 被引量:6
17
作者 云彦 吴苏君 +2 位作者 隋进强 胡勇策 雷安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30-1637,共8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从微量卵中克隆基因的条件,并构建牛H1foo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首先将微量(1~5个)卵母细胞裂解后,用改进的RT-PCR方法扩增内参β-actin基因以检测该方法扩增基因的效率,结果表明单卵扩增成功率为80%以上(10/12),3个、5... 本研究旨在优化从微量卵中克隆基因的条件,并构建牛H1foo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首先将微量(1~5个)卵母细胞裂解后,用改进的RT-PCR方法扩增内参β-actin基因以检测该方法扩增基因的效率,结果表明单卵扩增成功率为80%以上(10/12),3个、5个卵扩增成功率均达100%。利用该体系从微量(5个)牛卵中克隆得到H1fooCDS全长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上公布序列同源性为100%。将牛H1fooCDS连接至pMD19-T载体上,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定向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enus上,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Venus-H1foo。利用脂质体2000将pVenus-H1foo转染Hela细胞,24 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表明其能够正确表达。将H1foo体外转录为mRNA后直接注射卵母细胞,其表达产物能准确定位于卵母细胞及极体的染色体上。结果,成功构建了牛H1foo真核表达载体pVenus-H1foo,为研究该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卵母细胞 RT-PCR 牛H1 foo基因 体外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基因在牛卵成熟中的表达检测及其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贵民 杨文琳 +2 位作者 吴苏君 云彦 雷安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71-108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p21基因在牛卵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首先利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对不同成熟阶段牛卵内p21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然后从牛成纤维细胞中克隆了p21基因并构建pVenus-P21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200... 本研究旨在检测p21基因在牛卵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首先利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对不同成熟阶段牛卵内p21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然后从牛成纤维细胞中克隆了p21基因并构建pVenus-P21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2000介导重组质粒pVenus-P21转染Hela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检测,确认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最后应用体外转录试剂盒将p21-venus体外转录为cRNA,并注射牛卵母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及定位。结果显示,在牛卵体外成熟过程中,各时期均存在p2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Venus-P21能够在Hela细胞中正确表达及定位。p21-venus cRNA显微注射牛卵后其融合蛋白也能实现准确定位,为研究P21在卵母细胞成熟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卵母细胞 P21基因 体外转录 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扩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轶女 胡英考 +1 位作者 张志芳 沈桂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07-914,共8页
RNA扩增是伴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但不仅仅应用于芯片杂交。文章对RNA扩增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mRNA的线性扩增、指数扩增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扩增方法以及优缺点,对microRNA的扩增方法也作了介绍,并对... RNA扩增是伴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但不仅仅应用于芯片杂交。文章对RNA扩增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mRNA的线性扩增、指数扩增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扩增方法以及优缺点,对microRNA的扩增方法也作了介绍,并对将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扩增 体外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芯片 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结构和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鹏 刘淼 +1 位作者 冯利兴 刘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4-1093,共10页
蛋白酶体负责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几乎对生物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具有调控作用.蛋白酶体功能异常能够导致很多疾病.近期,研究者们在蛋白酶体的结构分析和活性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重要的突破.本文综述了有关蛋白酶体结... 蛋白酶体负责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几乎对生物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具有调控作用.蛋白酶体功能异常能够导致很多疾病.近期,研究者们在蛋白酶体的结构分析和活性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重要的突破.本文综述了有关蛋白酶体结构和活性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翻译后修饰、组装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这些对蛋白酶体新的认识将为蛋白酶体相关疾病的研究及相应药物的开发带来新的思路.对于目前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研发本文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结构 转录调控 翻译后修饰 亚基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