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学生自我评估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鹏泽 胡晓玲 李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测评量表进行验证,形成了包含满意度、素养、投入度和结果的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与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1106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整体良好,但学段、地区(城区与非城区)及参与频次不同的学生在成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研究从重视学生跨学科素养培育、关注跨学科教育均衡发展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测评模型 实施成效 柯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学者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因与成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小升 高嘉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受到海外学界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海外学者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实用主义目的,重在剖析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因,评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以及展望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前景。在海外学者看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受到海外学界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海外学者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实用主义目的,重在剖析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因,评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以及展望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前景。在海外学者看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重塑中国城乡关系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是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因。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提振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而且极大地助推了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归因于世界农业发展的日益数字化趋势等因素,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需要解决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需要平衡如土地用途调整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关系。总体来看,海外学者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以肯定为主,并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外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台的部分政策的意图仍存在一定的误解和错误认知,需要在对外传播中主动予以回应、批驳和积极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学者 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动因 实施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效应与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夏英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综合视角测度,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性收入、社区公共服务、乡村治理、非农就业等方面总体福祉效应显现,并探索出多种发展模式及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提升/达成成员福祉?其内在...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综合视角测度,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性收入、社区公共服务、乡村治理、非农就业等方面总体福祉效应显现,并探索出多种发展模式及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提升/达成成员福祉?其内在的实现机制具有决定性影响。受股权形成机制、组织治理机制、收益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叠加作用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受到保护,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得到夯实,成员的收益水平、福利状况和幸福感得到改善提升。进一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重从乡村治理、政策扶持、法制规范等方面入手加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福祉效应 路径及模式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互促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纪海 郭祺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而新质战斗力则是军事力量发展的新方向,强调科技创新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域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等特...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而新质战斗力则是军事力量发展的新方向,强调科技创新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全域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等特征。本研究界定了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的内涵、特征,系统讨论了新兴领域中战略能力生成的机理,借鉴系统耦合理论,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融合互促的“非直接耦合、要素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五种发展模式,提出夯实法治基础、健全组织保障、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工业载体及激发科技动力等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推进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融合互促,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战斗力 生成机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患视角下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旅帆 徐嘉婕 +2 位作者 唐密 彭颖 金春林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共6页
目的从医保、医院和患者三方利益出发,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医保部门掌握DRG实际运行效果提供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目的从医保、医院和患者三方利益出发,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医保部门掌握DRG实际运行效果提供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筛选并修改评价指标,构建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3%和82%,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78。第二轮咨询中,评价指标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的Kendell’s W系数分别为0.517、0.437和0.472(P<0.001)。最终构建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较高,专家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较好,可用于评价DRG试点地区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医疗机构的服务产出和患者的参保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实施效果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成效评估与分析
6
作者 樊荣 魏亮瑜 +7 位作者 彭华 施祖东 陈伟 张良辉 李欣慧 王阳 刘宇 孟留海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全面评估《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贯彻情况与实施5年来所取得的成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广泛收集社会大众、医务人员、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法律专业人员的意见。结果:《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 目的:全面评估《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贯彻情况与实施5年来所取得的成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广泛收集社会大众、医务人员、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法律专业人员的意见。结果:《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5年来,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整体效果突出,约50%的医务人员、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及法律专业人员认为医患矛盾有所缓和、纠纷改善情况显著。结论:《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在构建医疗纠纷预防处理法治体系、形成法治文化氛围、设立纠纷预防为重心、开放全部病历资料、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保障正常医疗秩序、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树立人民调解主渠道、推动专业化鉴定以及强化依法执业红线意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纠纷预防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实施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政府和全社会方法推动生物多样性治理目标实现路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慧 段禾祥 +4 位作者 张风春 刘海鸥 李子圆 张文国 杜乐山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组分的可持续利用、遗传资源获取及其惠益的公平公正分享三大目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进一步强调了平衡且全面实现此三项目标的重要性。近年来,伴随中国作为... 《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组分的可持续利用、遗传资源获取及其惠益的公平公正分享三大目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进一步强调了平衡且全面实现此三项目标的重要性。近年来,伴随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的持续发力,“生物多样性治理”一词的使用频次逐步上升。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屡次重申中国将致力于强化“生物多样性治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系统化的生物多样性治理,均衡地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设定的各项目标,以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和中国的实际国情,基于全政府和全社会方法,本文提出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策略,包括在政府层面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各自职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执行;在社会层面,倡导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地方社区以及广大公众等多个主体,通过紧密的合作、信息的共享以及协同的行动,共同为生物多样性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政府和全社会方法 《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 治理体系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诉闭环管理的医疗风险预警监测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袁蓓 宋世蓓 +2 位作者 姚韵婷 唐潇 马占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投诉闭环管理的医疗风险预警监测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53例患者,观察组由222例实施基于投诉闭环管理的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科室收治的患者组成,对照组由231例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基于投诉闭环管理的医疗风险预警监测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53例患者,观察组由222例实施基于投诉闭环管理的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科室收治的患者组成,对照组由231例实施常规医疗与投诉管理科室收治的患者组成,比较两组风险事件、投诉情况、医疗服务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褥疮、静脉炎、跌倒及其他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科室、辅助科室投诉率及总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沟通问题、医疗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沟通告知、应对能力、专科技能、基础技能、预防感染及总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投诉闭环管理的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可减少风险事件及投诉情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在医院实践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风险预警 投诉闭环管理 实施效果 医疗服务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1”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以扬州大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例
9
作者 刘鹏刚 陈兵 +3 位作者 孙敬 陈帅 秦涛 殷俊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161-164,共4页
“3+2+1”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理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全国涉农高校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手段,相较之前经验和方法得到了极大... “3+2+1”研究性教学是基于理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不断创新,全国涉农高校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手段,相较之前经验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如数字教材、虚拟仿真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经被广泛采纳并受到好评。然而,近年,随着慕课、微课和金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理论课堂的学习气氛越来越好,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越来越高。该课程前期未开展教学改革的2020年和2021年学生平均成绩为74.9分;开展教学改革的2022年和2023年学生平均成绩为83.7分,该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提升8.8分,提高率为11.75%。因此,该研究为后续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 教学模式 课程实施 成果成效 反思心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法》软法性条款的配置与实施研究
10
作者 张康 龚蛟腾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9,共11页
揭示《公共图书馆法》软法性条款的配置逻辑、效力生成路径,可以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法》软法性条款实施效力的强化提供指引。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公共图书馆法》设置的软法性条款,进一步关注生成逻辑、效力运转机制等议题,提出... 揭示《公共图书馆法》软法性条款的配置逻辑、效力生成路径,可以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法》软法性条款实施效力的强化提供指引。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公共图书馆法》设置的软法性条款,进一步关注生成逻辑、效力运转机制等议题,提出效力强化的可行策略。依据性规范效力、领域法的共同属性和国家法立法旨归共同促使《公共图书馆法》配置以倡导性软法条款为主导,涵盖宣示性软法条款、赋权性软法条款、陈述性软法条款、半软法性条款的软法性条款结构。权力主导型压力机制、资源依赖型引导机制和政策协同型保障机制是维持《公共图书馆法》软法性条款效力运行的独特机制。为了推动《公共图书馆法》从“文本的法”走向“实施的法”,应当构建软法性条款和硬法性条款的互动协同机制,以达成良法善治目标、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建设,构筑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激活内生引导型资源,唤醒自我实施机能。图1。表3。参考文献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软法性条款 实施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及修订建议
11
作者 崔阳阳 易华炜 +5 位作者 王玮 陈曦 罗雁莎 王宝成 朱利军 薛亦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55,共8页
殡葬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因污染控制程度较低受到关注,2015年北京市发布实施了地方标准DB11/1203—2015《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解和掌握标准实施效果,提出对后续标准修订的建议,于2020年7—8月对北京市5台火... 殡葬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因污染控制程度较低受到关注,2015年北京市发布实施了地方标准DB11/1203—2015《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解和掌握标准实施效果,提出对后续标准修订的建议,于2020年7—8月对北京市5台火化机和5台遗物祭品焚烧炉有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5个火化车间无组织VOCs排放进行现场检测,与标准实施前的污染排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利用ADMS大气扩散模型模拟了对环境空气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标准实施后北京市火化机、遗物祭品焚烧炉污染控制程度提高,排放水平降低,其中颗粒物排放下降94.1%~97.9%,气态污染物排放下降8.9%~97.7%;但部分污染物仍不能稳定达标,CO和NO_(x)容易超标,主要受火化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影响,可考虑进一步改进燃烧设备和净化装置以提升气态污染物达标水平,火化车间室内环境VOCs平均浓度为1770μg/m^(3),约为标准限值的3倍,须引起关注;标准实施后各项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降低,NO_(x)、SO_(2)、CO和颗粒物最大浓度贡献分别下降了99.1%、99.0%、98.5%和98.3%,下降后浓度分别为0.007、0.003、0.060和0.020μg/m^(3)。建议后续调整基准含氧量,更能反映实际状况;加强烟气净化系统运行维护和无组织排放管理;推动恶臭物质研究,考虑将VOCs排放纳入标准控制指标,探索火葬场飞灰科学处理处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葬场 大气污染 排放水平 环境效益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2
作者 农紫菀 黄六招 +1 位作者 陈武朝 白欣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以广西某三级综合医院为例,分析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实施前后一年的效果,为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医保政策实施前后门诊量、治疗项目等数据进行对比分... 目的以广西某三级综合医院为例,分析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实施前后一年的效果,为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医保政策实施前后门诊量、治疗项目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深度访谈法了解相关群体对ART纳入医保报销政策的评价,以研究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结果政策实施后总门诊量和治疗周期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医保报销范围内的项目治疗周期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夫精人工受精项目增长最为显著;各年龄阶段治疗周期增长幅度不一致,>40岁的患者相较于其他年龄的患者涨幅最大。结论实施ART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后就诊人数显著增加,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就医成本。ART纳入医保报销政策的深入推进还须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加强ART应用的法律与伦理规范建设,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健全全周期生育支持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医保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瓮安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实施效果分析
13
作者 鲁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147-150,共4页
瓮安县于2020年2月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到2023年3月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规划等工作一体化部署模式,形成《瓮安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实现对研究样地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 瓮安县于2020年2月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到2023年3月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规划等工作一体化部署模式,形成《瓮安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实现对研究样地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范围包括瓮安县2个自然保护区、1个风景名胜区、1个森林公园,矢量总面积为31323.3 hm^(2),整合优化后,全县自然保护地体系由自然公园构成,共计2个,总面积为14236.64 hm^(2)。整合优化将5195.57 hm^(2)森林生态空间调入自然保护地范围,整合优化后,全县共有2个自然保护地,分别是瓮安江界河风景名胜区和贵州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均为自然公园,总面积为14236.64 hm^(2)。基于分类定级要求,按一般控制区管理,无核心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地进行综合优化,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区划系统,解决自然保护地重复设置、空间重叠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实施效果 瓮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执行效果研究
14
作者 杨志坚 邹小青 王阳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40-46,52,共8页
期望能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研究提供有力参考。构建该政策执行效果相关文献的政策工具——政策靶点的三维分析框架,使用WPS软件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Z维度,研究者们对3个靶点交叉的相关问题研究极少。X维度,研究者们忽视了... 期望能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研究提供有力参考。构建该政策执行效果相关文献的政策工具——政策靶点的三维分析框架,使用WPS软件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Z维度,研究者们对3个靶点交叉的相关问题研究极少。X维度,研究者们忽视了继续教育阶段和毕业后教育阶段的定向医学生这2个重要的研究对象。Y维度,92.68%的文献仅将定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Z、X二维交叉效应,只有“基层留任意愿相关”的文献主要以继续教育阶段的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Z、Y二维交叉效应,绝大多数文献仅以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X、Y二维交叉效应,绝大多数的文献忽视了乡镇卫生院和区县卫健局这2个重要的作用对象。建议未来该研究的主题可以参考Z维度3个问题的交叉方向,研究对象多考虑继续教育阶段的定向医学生,同时将乡镇卫生院和区县卫健局纳入访谈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政策执行 效果 政策靶点 政策工具 作用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避责与双重反噬:基层防返贫治理中政策空转何以形成?——以H县脱贫人口收入不增反降现象为例
15
作者 黄六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7,共13页
基层政策为何会陷入空转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学界对该问题的产生机制并不明晰。事实上,政策空转不仅涉及基层官员,还涉及中间政府、基层政府以及政策受众。H县防返贫政策案例表明,中间政府与基层政府为了共同应对不确定性的问责风... 基层政策为何会陷入空转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学界对该问题的产生机制并不明晰。事实上,政策空转不仅涉及基层官员,还涉及中间政府、基层政府以及政策受众。H县防返贫政策案例表明,中间政府与基层政府为了共同应对不确定性的问责风险而形成了一种隐性的上下避责联合体,即通过策略模糊和数字生产实现了结果上的确定性。在准完全信息状态下,基层政府与脱贫户之间基于自我利益最大化,通过“拼凑应对”和“理性计算”确保数据认可度并降低数据风险点,共同造就了“合谋的沉默”。这种数字美学反噬了自上而下的事实控制和规范控制,使政策陷入“出力不出功”的空转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返贫治理 政策空转 上下避责 双重反噬 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对负性情绪的持续调节效应:纵向脑电证据
16
作者 李亚琴 代佳佳 +1 位作者 高伟 袁加锦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72-1588,I0001,I0002,共19页
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Implementation Intention-based Reappraisal,IIR)作为一种执行意图(即if-then计划)与适应性认知重评相结合的新自动化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在不增加认知负荷的情况下实现对负面情绪的调节,且该调节效应可以从设... 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Implementation Intention-based Reappraisal,IIR)作为一种执行意图(即if-then计划)与适应性认知重评相结合的新自动化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在不增加认知负荷的情况下实现对负面情绪的调节,且该调节效应可以从设定情境(If情境)泛化到非设定情境。然而,以往研究未关注IIR的泛化效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脑电技术结合图片观看任务,以被试自我报告的效价、唤醒度和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为指标纵向考察IIR对被试当下及未来一周的情绪调节效果。结果显示,在第0~7天,相比控制组,IIR组对设定负性情境(血腥图片)的情绪体验及唤醒水平持续降低;且该调节效应同样稳定出现在对非设定情境(非血腥图片)的唤醒度评价上。同时,在第0天、第3天和第7天,IIR组相比控制组有更小的中央顶区LPP(400~1500ms)波幅和额区LPP(400~1100ms)波幅;且中央顶区LPP波幅与唤醒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说明IIR不仅能长期调节负性情绪并产生泛化效应,且其泛化效果存在一定的持续性。这一研究为IIR在情绪调节领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基于执行意图的认知重评 持续效应 泛化效应 晚期正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17
作者 包水梅 王琦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4,共9页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具体执行过程。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发现,该政策执行可能面临以下困境:政策文本模糊和前瞻性不足影响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研究生教育相关目标群体的认知偏差和参与不足影响政策...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具体执行过程。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发现,该政策执行可能面临以下困境:政策文本模糊和前瞻性不足影响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研究生教育相关目标群体的认知偏差和参与不足影响政策执行过程;教育行政机关、研究生培养单位及产学研实践单位等政策执行组织的资源有限、联动性不足、选择性执行等问题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国家《学位法》立法进程滞后、功利主义教育观念、高校内部文化阻滞和外部评价压力等政策环境制约政策执行效力。未来亟待进一步优化政策顶层设计,提升研究生教育相关目标群体的认同与参与度,重组升级现存教育资源、提升政策执行组织间的联动性并加强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估,通过扭转功利主义读研倾向、以《学位法》支持专业学位科学发展、树立公平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等方式突破政策环境制约,从而助力该政策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分类发展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果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金友 张宏彬 +4 位作者 孙健 王星 张一铭 曹露 陈海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2,共5页
为跟踪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状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应用,对黑龙江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五点取样法实测调查抽样县(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动土情况... 为跟踪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状况,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应用,对黑龙江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五点取样法实测调查抽样县(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动土情况及秸秆覆盖率,调查并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地块与相邻的非保护性耕作地块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采用免耕播种和少耕播种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动土率低于5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占总调研地块的75%,秸秆覆盖率大于30%的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比例占60%;实施免耕或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地块的玉米株高、杂草及病虫发生机率与相邻非保护性耕作地块差异不大,整体效果较好,尤其在遭受大风和强降雨灾害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的玉米抗倒伏优势明显;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机械生产作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在黑龙江省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实施效果 五点取样法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成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戴平 王欣雨 丁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6,共8页
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筛选国外近二十年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评估研究的42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基于评估目的运用多元化研究方法;评估对象包括参与教师、教师同事、学生及管理人员等教师发展利益相关者;评估框架采用有... 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筛选国外近二十年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评估研究的42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基于评估目的运用多元化研究方法;评估对象包括参与教师、教师同事、学生及管理人员等教师发展利益相关者;评估框架采用有效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专业发展评价模型等多项理论与模型;评估内容高度关注教师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与教师发展共同体。基于柯氏评估模型对样本文献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发现大多数项目能有效促进教师知识技能提升与实践行为改变。未来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评估研究需强化实证研究设计,拓展教师发展实施成效的评估视域,运用多元评估方法为展现教师教学发展项目的实施成效提供证据,重视项目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估与长效反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项目 实施成效评估 系统性文献综述法 柯氏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的实施成效与完善之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薛正斌 李昊敏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促进...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地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留任意愿,促进了城乡教师交流,提升了乡村教师培训效果,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有效提升了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管《支持计划》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政策文本缺乏科学合理性、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持计划》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督查机制等,以确保《支持计划》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实施的成效 进一步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