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处理技术在船舶智能控制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景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8-161,共4页
为了提高船舶的自主控制能力和运行效率,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船舶智能控制器中的应用。利用摄像机采集船舶图像,获取持续更新的船舶序列图像。采用大津法确定船舶目标提取阈值,利用背景差分法提取船舶图像目标。从船舶图像目标中,提取船... 为了提高船舶的自主控制能力和运行效率,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在船舶智能控制器中的应用。利用摄像机采集船舶图像,获取持续更新的船舶序列图像。采用大津法确定船舶目标提取阈值,利用背景差分法提取船舶图像目标。从船舶图像目标中,提取船舶位置、船舶尺寸、船舶航向角、船舶航行速度,作为船舶智能控制的运动态势参数。利用船舶运动态势参数中的位置矢量与速度矢量,构建船舶的动力学模型、船舶的积分滑模控制面,设计船舶智能控制器,实现船舶航行的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控制船舶,船舶的实际舵角与期望舵角相差较小,可有效提升船舶的自主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智能控制器 背景差分法 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导引术客观化评价的方法及其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颖 王烨 +4 位作者 王智 田思玮 谢继鼎 李抒凝 代金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47-3151,3158,共6页
导引术为许多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提供了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案,为中医特色运动疗法,但尚未形成治疗体系和疗效评价方法。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客观分析导引术习练对人体气血循环和脏腑功能的影响,体表温度变化可反映内在生理病理;脉诊技... 导引术为许多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提供了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案,为中医特色运动疗法,但尚未形成治疗体系和疗效评价方法。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客观分析导引术习练对人体气血循环和脏腑功能的影响,体表温度变化可反映内在生理病理;脉诊技术则通过分析脉象图的变化来评估导引术习练的效果。未来可通过技术整合,并结合体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融合研究,为其客观化评价提供科学支持。结合前期研究基础,深入挖掘脑电、心率变异性等生理心理指标在导引术习练中的变化,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中医现代化与数字化,开发智能化评价体系,为导引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提升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术 运动疗法 红外热成像技术 脉诊仪 客观化评价 中医现代化 智能化 多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运输系统多元异常图像检测研究
3
作者 吕东翰 胡而已 +1 位作者 黄一珀 李汶璋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
煤矿运输系统的异常险情种类繁多、场景多样,煤矿现场异常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异常样本的获取其数量远小于正常样本,造成正负样本不平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球重构数据描述(HRDD)的煤矿运输系统多元异常图像检测方法。在全... 煤矿运输系统的异常险情种类繁多、场景多样,煤矿现场异常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异常样本的获取其数量远小于正常样本,造成正负样本不平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球重构数据描述(HRDD)的煤矿运输系统多元异常图像检测方法。在全卷积数据描述(FCDD)基础上引入图像重构辅助任务,选用均方差损失函数作为图像重构辅助任务的目标函数,将异常图像检测和定位量化为一个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采用无缝融合技术将辅助数据集、异常样本融合到正常样本中,以缩小异常融合样本与正常样本的差异,扩大异常样本总量,平衡异常样本、正常样本的比例。通过多组噪声模拟实验和现场实验证明,以一定概率在抵抗区添加高斯噪声进行增强训练,可提高HRDD模型的抗噪效能、泛化能力、检测准确率等。消融实验结果表明:辅助数据集有效地改善了样本不平衡问题,准确率提高了36.5%;引入图像重构辅助任务可保证深层特征能够准确映射到异常位置,交并比(IoU)提升了33.4%;辅助数据集与图像重构辅助任务之间存在强耦合作用,二者组合使用能进一步激发HRDD算法的性能潜力;添加无缝融合样本、高斯噪声增强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HRDD模型的泛化能力。对照实验结果表明,HRDD算法准确率及IoU均优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FCDD算法,HRDD算法准确率、IoU分别提高了4.6%,7.0%,更适用于煤矿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运输系统 异常图像检测 全卷积数据描述 超球重构数据描述 HRDD 图像重构 无缝融合技术 高斯噪声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激光探测成像通信一体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姜会林 付强 +1 位作者 张雅琳 江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多,对空间碎片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首先介绍了空间碎片的危害和探测意义,分析了探测空间碎片的主要难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碎片的探测难点,提出了一种对空间碎片进行探测与信息传输的新方案,将激光测距、光谱偏振成像、激光通信三种功能融为一体,并进行了关键技术分解和可行性分析,以期为空间碎片探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探测成像通信 一体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群体生长状态实时绘制技术及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汤亮 雷晓俊 +3 位作者 刘小军 孙传范 曹卫星 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135,共8页
为了有效提高小麦群体可视化的真实感与实时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小麦群体生长实时绘制的方法。首先,根据小麦群体形态建成规律,定量分析了小麦群体中个体间差异性。其次,在改进群体显示实时性方面,基于已有的小麦个体生长... 为了有效提高小麦群体可视化的真实感与实时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小麦群体生长实时绘制的方法。首先,根据小麦群体形态建成规律,定量分析了小麦群体中个体间差异性。其次,在改进群体显示实时性方面,基于已有的小麦个体生长可视化,采用细节层次(LOD)模型,根据视点、视角和视线来动态指导空间剖分以及细节层次的选择;采用视域裁剪技术,通过减少被检测节点的数量和提高单个节点视域裁剪的处理速度来提高系统的渲染速度;基于小麦群体中个体器官形态的组成,结合树形多级显示列表技术,通过改进数据结构设计,提高场景的显示效率;在增强群体可视化真实感方面,基于已有的小麦形态模型输出,通过小麦群体中个体间差异性分析研究,采用外部引用和实例化技术,创建互异的个体实例样本,群体绘制时进行随机引用,提高了显示的真实感;最后,进行基于不同技术小麦群体绘制的效率与实例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多技术融合场景绘制算法的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真实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小麦生长可视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实时 图像技术 小麦 群体 多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Pleiades剖析新一代高性能小卫星技术发展 被引量:37
6
作者 徐伟 朴永杰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1期9-19,共11页
综述了著名的新一代极限性能高分辨小卫星Pleiades,说明了该卫星的技术特点,同时给出了其关键技术指标,并且有针对性地剖析了Pleiades在多星组网轨道设计、一体化超分辨焦平面设计、一体化综合电子学设计及敏捷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 综述了著名的新一代极限性能高分辨小卫星Pleiades,说明了该卫星的技术特点,同时给出了其关键技术指标,并且有针对性地剖析了Pleiades在多星组网轨道设计、一体化超分辨焦平面设计、一体化综合电子学设计及敏捷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小卫星新技术发展方向,包括CMOS TDI模式成像技术、高动态范围视频成像技术、基于可重构模块的柔性化集成技术、基于软件总线的星载软件设计技术以及星载一体化设计技术等,为今后我国研发具有更高的地面分辨率、在轨成像效率和成像质量的新一代高性能小卫星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IADES 高性能小卫星 高分辨成像 一体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安全二维码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轶群 魏悦川 +2 位作者 张敏情 周潭平 杨晓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4,共7页
扫码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漏洞已成为电子支付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安全二维码系统。首先,利用集成成像技术生成三维数字水印,作为商家标识;其次,对标识进行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再次,在菲涅耳域,利用安... 扫码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漏洞已成为电子支付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安全二维码系统。首先,利用集成成像技术生成三维数字水印,作为商家标识;其次,对标识进行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再次,在菲涅耳域,利用安全二维码系统把携带有签名信息的三维数字水印,经过压缩编码后隐藏到二维码中。最后,用户扫码识别并提取出隐秘数据,同时验证签名信息,如果验证通过,计算重构并显示出三维数字水印图像,经用户鉴别后确认是否支付,完成双向认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三维数字水印被篡改、伪造、无正当理由式否认等情况。所提方法不仅增强了扫码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便捷性。多个系统参数组合作为密钥,有效地增加了密钥维度,拓宽了密钥空间,增加了攻击的难度,提高了系统安全性与稳健性。双向认证可信的扫码支付既确保了用户个人资金的安全,也维护了商家的信誉和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二维码 三维认证 集成成像技术 三维光学信息隐藏 双向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图像处理的全自动焦度计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俊奇 郭智勇 闫洁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了提高全自动焦度计的测量精度和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测量图形和计算方法。该研究方法是首先利用脉冲恒流驱动的红外光将16点图像经光学系统投射到面阵CCD上,然后经高速CPU系统采集处理,变成二值化图像,最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镜片的屈... 为了提高全自动焦度计的测量精度和适应性,提出了一种测量图形和计算方法。该研究方法是首先利用脉冲恒流驱动的红外光将16点图像经光学系统投射到面阵CCD上,然后经高速CPU系统采集处理,变成二值化图像,最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镜片的屈光参数。实验用标准镜片、划伤镜片和镜片落灰尘进行了测试,同四点测量图像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标准镜片误差小于国家计量规定屈光度检查最小误差±0.06 D,且都符合国家计量标准,划伤镜片和镜片落灰尘时测量精度明显提高,环境适应性也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焦度计 16点图像 最小二乘法 图像自适应积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地形快速移动测量技术 被引量:18
9
作者 申家双 闸旋 +2 位作者 滕惠忠 张靓 叶秋果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2期13-17,22,共6页
为解决海岸带地形变化迅速、测量困难等现实问题,首先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的技术特点,介绍了移动测量系统的组成与涉及的关键技术,然后提出了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海空地一体海岸带机动测量方案,并根据海岸带地形测量的不同需求设计了适应... 为解决海岸带地形变化迅速、测量困难等现实问题,首先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的技术特点,介绍了移动测量系统的组成与涉及的关键技术,然后提出了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海空地一体海岸带机动测量方案,并根据海岸带地形测量的不同需求设计了适应作业的测量平台、作业模式及主要功能,为海岸带、海岛礁地理信息快速更新与应急保障提供了应用参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测量技术 海岸带 地形测量 水深测量 定位定姿系统 可量测实景影像 激光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洁 陈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63-67,共5页
采用前景目标提取的图像风格化绘制算法实现平面设计过程中,没有采用卷积线条的方式模拟真实铅笔线条的绘画过程,缺乏真实感,平面设计效果差。文中研究平面设计中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过程,采用OpenCV软件提供的转换函数将RGB图像转换为YU... 采用前景目标提取的图像风格化绘制算法实现平面设计过程中,没有采用卷积线条的方式模拟真实铅笔线条的绘画过程,缺乏真实感,平面设计效果差。文中研究平面设计中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过程,采用OpenCV软件提供的转换函数将RGB图像转换为YUV图像后,变换并重新整合YUV色彩空间的色度信息与亮度信息,在此基础上使用长度合理的直线卷积核卷积图像梯度图,生成平面设计的铅笔画草图。以真实的铅笔绘画纹理为基础构建铅笔滤镜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与铅笔滤镜算法生成平面设计的铅笔画滤镜,美化平面设计的铅笔画草图创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图像处理技术创作的平面设计作品与铅笔手绘效果接近,平均创作5幅平面设计的铅笔画的耗时约为3.0s,是一种可靠、高效的平面设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铅笔画草图 图像处理技术 滤镜生成 目标提取 信息整合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雷州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龙琴 刘双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98-105,共8页
为解决雷州文化缺乏对外展示传播平台的困境,将三维激光扫描、物联网、多维图像展示、虚拟漫游等技术相结合,采用技术集成理念,详细设计平台架构、功能模块,构建雷州文化空间数据库、知识库,并运用三维图像处理、场景建模、360度全景漫... 为解决雷州文化缺乏对外展示传播平台的困境,将三维激光扫描、物联网、多维图像展示、虚拟漫游等技术相结合,采用技术集成理念,详细设计平台架构、功能模块,构建雷州文化空间数据库、知识库,并运用三维图像处理、场景建模、360度全景漫游等技术对重点文物进行虚拟化展示,实现基于Web的雷州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重点阐述全景漫游、基于文本和内容的图像检索、数据库快速访问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文化 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 技术集成服务 图像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井间电磁场的联合反演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宝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6,共7页
考虑到井间电磁测量信息量的局限性,基于积分方程在发射接收剖面对三维电导率异常体进行近似成像。成像过程中将沿垂直于发射接收剖面方向的成像区域限制在一定范围并假设电导率在该方向不变。成像实例显示,这种剖面成像的精度取决于垂... 考虑到井间电磁测量信息量的局限性,基于积分方程在发射接收剖面对三维电导率异常体进行近似成像。成像过程中将沿垂直于发射接收剖面方向的成像区域限制在一定范围并假设电导率在该方向不变。成像实例显示,这种剖面成像的精度取决于垂直于发射接收剖面方向的成像范围与异常体在该方向实际范围的接近程度。考虑到实际情况下背景层电导率值往往是未知的或虽已知但并不准确,还提出了联合反演方法,以一维反演结果作为初始值,既反演一维背景地层的电导率,也反演三维异常体在发射接收剖面的电导率,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反演实例显示,经过几轮迭代后,背景层电导率分布及异常体在发射接收剖面的电导率分布均大大改善,说明了联合反演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井间电磁场 联合反演方法 电导率 电磁测量 近似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处理集成化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13
作者 展之宏 蒋玉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70,87,共3页
文章基于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以医学影像发生器、影像处理软硬件平台和现代通讯网络为三大核心的现代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集成结构体系,并基于这一集成结构体系实现了数字血管减影(DSA)医学影像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动态医... 文章基于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以医学影像发生器、影像处理软硬件平台和现代通讯网络为三大核心的现代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集成结构体系,并基于这一集成结构体系实现了数字血管减影(DSA)医学影像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动态医学影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海量存储、实时远程传输、实时减影处理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处理 集成 数字血管减影(DSA)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海洋场景构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雪 姜晓轶 康林冲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5-632,共8页
随着传统GIS应用向三维立体方向发展,三维虚拟场景在信息认知、空间规划管理、时空挖掘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Skyline平台集成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纹理特征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三维全景数据和三维模... 随着传统GIS应用向三维立体方向发展,三维虚拟场景在信息认知、空间规划管理、时空挖掘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Skyline平台集成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纹理特征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三维全景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构建了集虚拟海岛海岸带模型、虚拟海底地形模型和虚拟水体模型于一体的虚拟海洋场景,并针对场景构建中涉及的多源影像数据集成技术、多尺度影像实时切片技术和基于OGC服务的数据集成技术开展了研究。构建形成的虚拟海洋场景在海洋应用服务系统中开展了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海洋场景 多尺度影像实时切片技术 多源影像数据集成技术 SKY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和集成学习的鸭梨黑斑病潜育期快速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凡 王文秀 +5 位作者 张宇帆 胡泽轩 赵丹阳 马倩云 石海燕 孙剑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1-1549,共9页
鸭梨黑斑病在感染早期阶段引起感染区域外观的变化很微小,肉眼难以观察,因此对其早期识别仍然是困难的。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和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实现了鸭梨黑斑病的潜育期识别检测。首先,获取健康和不同腐败程度黑斑病鸭梨样品的原... 鸭梨黑斑病在感染早期阶段引起感染区域外观的变化很微小,肉眼难以观察,因此对其早期识别仍然是困难的。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和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实现了鸭梨黑斑病的潜育期识别检测。首先,获取健康和不同腐败程度黑斑病鸭梨样品的原始高光谱图像,基于图像选取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对提取的平均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T)及组合SNV-FD和SNV-SD预处理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法(CARS)提取特征波长的光谱信息。最后基于筛选出的特征信息分别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K最邻近法(KNN)、随机森林(RF)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分类模型。其中,预测效果最好的组合为SNV-FD-LSSVM,SNV-KNN和SNV-FD-RF,准确率分别达到94%, 88%和88%。四种算法建立的模型中,测试集准确率不低于85.00%的个数分别为5、 3、 2和0,因此优选出LS-SVM、 KNN和RF三个分类器用于后续的集成学习。为提高模型准确率,以优选出的LS-SVM、 KNN和RF三种模型作为基分类器构建Stacking学习框架,并与单一分类器建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模型的总体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8.68%,较单一分类器模型提高了4.64%,且对潜育期样品的识别率提高了11%。证实了高光谱成像结合集成学习方法识别潜育期黑斑病鸭梨样品可行;集成模型显著提高了单一模型的准确性;为鸭梨黑斑病早期检测和病害分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为深入研究集成学习算法在光谱定性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鸭梨黑斑病 Stacking集成模型 潜育期 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成像系统中高填充率微透镜阵列的设计与加工 被引量:8
16
作者 孟繁斐 步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30-2138,共9页
针对目前微透镜设计与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尺寸、高填充率的微透镜阵列设计与加工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基于手机屏幕的三维集成成像显示系统。根据焦面模式下的集成成像原理,建立了透镜阵列参数与集成成像显示关键参数的关系... 针对目前微透镜设计与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尺寸、高填充率的微透镜阵列设计与加工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基于手机屏幕的三维集成成像显示系统。根据焦面模式下的集成成像原理,建立了透镜阵列参数与集成成像显示关键参数的关系,并设计了高填充率透镜阵列的孔径与焦距。采用超精密铣削方法加工出金属母板,通过纳米压印和图形转移复制的方法,在涂有UV固化胶的PET透明膜上得到了高填充率的微透镜阵列膜,并将其应用于基于手机显示屏的集成成像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5.7英寸全高清手机屏幕上,直接覆盖孔径为0.526mm、焦距为2mm、填充率为100%的透镜阵列,可以实现立体图像出屏距离达4cm、视场角为12.5°的集成成像显示效果。系统的设计与透镜阵列的制作完全满足集成成像要求,裸眼观看立体图像清晰、逼真,系统集成度高,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镜设计与加工 三维集成成像 微透镜阵列 高填充率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意象空间分析与综合认知水平测度——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宗铭 宋正娜 +1 位作者 梁少民 颜庭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3,共7页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基于调查结果分析校园意象五要素特征,采用地物提及率来绘制受访群体的校园空间认知地图,分析校园意象空间结构特点,构建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建立相应测度模型,探讨不同学生群体认知...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基于调查结果分析校园意象五要素特征,采用地物提及率来绘制受访群体的校园空间认知地图,分析校园意象空间结构特点,构建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建立相应测度模型,探讨不同学生群体认知水平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1)校园空间整体具有较高可意象性,学生群体对校园地物的提及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态势。(2)性别对学生群体综合认知水平影响并不显著;群体综合认知水平在年级和年龄上呈现阶段性波动变化,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呈正比;在居住区域上,西苑学生群体综合认知得分高于东、中苑,各片区群体综合认知水平与其可意象性程度之间产生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空间分析 综合认知 改进熵值法 大学校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丹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传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统运行耗时长,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对象,为此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统。系统硬件以双核TMS320C6657和DDR3⁃1333系列处理器为电路核心,配合高速外部存储器,扩充大数据量的图像传输路径;系统软... 传统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统运行耗时长,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对象,为此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统。系统硬件以双核TMS320C6657和DDR3⁃1333系列处理器为电路核心,配合高速外部存储器,扩充大数据量的图像传输路径;系统软件采用插件式架构开发图像插件、视频插件和声音插件,所有功能模块以插件形式集成于系统主框架中;软、硬件结合完成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统的设计。实验利用图像插件连续发送10个图像数据,分别测试两个系统运行耗时,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统出现3处错误,运行耗时更长;所建系统运行耗时短、检测任务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 图像传输 插件开发 模块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技术分析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慧 黎桂源 +2 位作者 吕国皎 赖丽萍 杨梅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5,共8页
目前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显示技术深受市场欢迎,应用十分广泛,国内外各类近眼显示设备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各类近眼显示设备成像原理和采用的光学元件各有不同。本文对当下各种近眼显示成像技术进行了概括和分类,介绍了目前比较常... 目前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显示技术深受市场欢迎,应用十分广泛,国内外各类近眼显示设备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各类近眼显示设备成像原理和采用的光学元件各有不同。本文对当下各种近眼显示成像技术进行了概括和分类,介绍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类近眼显示光学系统。针对双目视差显示系统、视网膜成像显示系统、集成成像近眼显示系统和全息技术近眼显示系统进行了介绍,深入剖析了几种典型近眼显示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光路结构。提出了一种双目视网膜投影成像三维(3D)显示装置,将双目视差技术与视网膜投影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结构紧凑、无辐辏聚焦冲突、高清晰度的视网膜投影成像立体显示效果。对各类近眼显示技术的发展、更新以及各自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近眼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眼显示技术 头戴显示 双目视差 视网膜成像 集成成像 全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