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汉玉 左承基 袁银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102,共6页
发动机怠速自动起停是轻度混合动力车的重要工作模式,它能避免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行,可减少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该文对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G)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起动动力学和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Matlab... 发动机怠速自动起停是轻度混合动力车的重要工作模式,它能避免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行,可减少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该文对集成起动机/发电机(ISG)轻度混合动力车发动机起动动力学和发动机Start/Stop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整车控制器模型,在NEDC循环工况下对发动机和ISG电机的协调输出转矩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进行了发动机起动及整车转鼓对比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Start/Stop系统能保证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正常停机,通过Start/Stop系统的协调控制,发动机在整个循环工况下运转平稳,转矩输出值在低油耗区;和传统车相比,加装Start/Stop系统的轻度混合动力车HC和CO排放下降明显,百公里油耗由8.60L下降到7.30L,节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试验 控制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 起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t-Stop技术的微混轿车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振磊 林逸 龚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对比分析了采用BSG系统混合动力轿车和加装智能启停(Smart Start-Stop)系统轿车的结构及其主要零部件,并介绍了Start-Stop系统工作原理。通过仿真,分别计算了传统车与加装Start-Stop系统轿车在ECE、EUD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 对比分析了采用BSG系统混合动力轿车和加装智能启停(Smart Start-Stop)系统轿车的结构及其主要零部件,并介绍了Start-Stop系统工作原理。通过仿真,分别计算了传统车与加装Start-Stop系统轿车在ECE、EUD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装Start-Stop系统轿车的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智能启停系统 循环工况 燃油经济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汽车发动机start/stop模式的磁流变悬置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召学 杨青桦 +1 位作者 蔡强 刘天琴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共12页
针对汽车在start/stop模式下发动机传递至车身的振动和扭矩过大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惯性通道的流动模式磁流变悬置。在考虑了激励电流对磁流变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和悬置液阻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悬置的阻尼力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 针对汽车在start/stop模式下发动机传递至车身的振动和扭矩过大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惯性通道的流动模式磁流变悬置。在考虑了激励电流对磁流变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和悬置液阻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悬置的阻尼力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在励磁线圈作用下磁流变悬置磁路阻尼通道处的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分析了激励电流和磁路的结构参数对悬置恢复力和可控力的影响规律。并对磁流变悬置进行了性能测试和start/stop模式下的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磁流变悬置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并且能有效地隔离汽车发动机在start/stop模式下的振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悬置 汽车发动机start/stop模式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ISG型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立平 李守成 +1 位作者 吴海啸 岳宏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1年第9期38-41,共4页
以一款正在开发中的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款ISG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和AVL/CRUISE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 以一款正在开发中的ISG型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Start/Stop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款ISG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和AVL/CRUISE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tart/Stop控制能明显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以及舒适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G混合动力 start/stop控制 AVL/CRUISE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启停控制策略及动态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超 张宝瑞 +5 位作者 郭亚龙 刘斌 全向 白文刚 王利民 车得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9-1009,I0016,共12页
为使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发电系统启停兼具安全性与快速性,该文针对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段式的热态启停控制策略。两阶段分别利用阀门联合库存控制负荷策略和改变透平入口... 为使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发电系统启停兼具安全性与快速性,该文针对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段式的热态启停控制策略。两阶段分别利用阀门联合库存控制负荷策略和改变透平入口温度控制负荷策略来实现。并提出系统各设备依次冷态启停的实施方案。利用该文提出的启停控制策略,实现600 MW S-CO_(2)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启停过程。对系统启停过程的安全指标:压缩机喘振裕度、加热器最低流量、管壁温变化速率、工质高低压进行检验,所有安全指标均可得到满足。停机过程所花时间为1.11 h;启动过程所花时间为1.09 h,与文献相比,启动时长缩短0.57 h,停机时长缩短0.83 h,证明该文所设计启停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启停过程 动态特性 库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研究
6
作者 肖云峰 张樱瀚 +2 位作者 张志莲 邓瑞洋 孙鑫悦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为揭示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顶箔与转子接触且顶箔之间相互搭接的几何约束,建立轴承顶箔结构的数学模型,结合圆的参数方程求解顶箔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轴承在启停阶段顶箔半径、厚度和数量对... 为揭示启停阶段多叶型波箔气体动压轴承顶箔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顶箔与转子接触且顶箔之间相互搭接的几何约束,建立轴承顶箔结构的数学模型,结合圆的参数方程求解顶箔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轴承在启停阶段顶箔半径、厚度和数量对展角和安装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箔展角随着顶箔半径的增大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化规律,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加,顶箔展角的最大值逐渐减小且展角的变化范围缩小;顶箔展角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大而减小,且顶箔半径越小,顶箔展角对顶箔厚度的变化越敏感;安装角随着顶箔半径的增大呈抛物线式增加,随着顶箔厚度的增大呈线性减少;顶箔数量的增加会使得顶箔展角减小,但不会对安装角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型波箔轴承 顶箔结构 启停阶段 顶箔展角 安装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全负荷调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乔磊磊 王孝全 +7 位作者 聂浩 柳成亮 魏绍青 郝海俊 李绍军 冯浩 吕俊复 柯希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3,I0015,共11页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 基于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可实现长周期压火热备运行与快速启停,即具备全负荷调峰能力。在某300 MW亚临界CFB锅炉上的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功率能够以10.4%Pe/min的速率快速降至1 MW,后在1%极低负荷率下维持长时间稳定运行,总压火时长超过110 min,压火结束后又能以3.5%Pe/min的速率实现热态再启。压火期间,平均床温以2.2℃/min的速度从800℃降至553℃;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分别下降了165℃和1.7 MPa;各受热面横向温度偏差基本在10℃以内;汽轮机和发电机运行平稳,各项参数都在安全限值以内。扬火瞬时烟气CO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但无爆燃风险。调峰全过程尘硫氮污染物排放小时均值满足超低排放要求。该研究为深入挖掘煤电机组灵活性提供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对高比例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煤电 循环流化床(CFB) 全负荷调峰 快速启停 压火热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特性
8
作者 陈荣洲 刘华良 +3 位作者 陈宣有 张鑫鑫 王鹏飞 赵文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1-347,共7页
为了揭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规律,为水轮机运行故障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以滩坑水电站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平台下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典型启停机工况开展一维仿真计算,并基于多相流模型开展启停工况下不同进口速度及转轮转... 为了揭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规律,为水轮机运行故障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以滩坑水电站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平台下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典型启停机工况开展一维仿真计算,并基于多相流模型开展启停工况下不同进口速度及转轮转速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水轮机压力波动有2种方案,即启动时逐步打开导叶开度以及停机时减小导叶开度后缓慢打开;湍流强度分布随进口流速及转速变化明显,随着水轮机转轮转速增大,该现象尤为明显;由于能耗增加,水轮机出力效率逐渐减小.由于水轮机出口区域水头较高,较容易形成负压或者水流断层的现象,因此,为避免水轮机低流速下转速过高,建议机组避免在低速工况下甩负荷运行.研究结果可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故障预警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启停机过程 压力脉动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启停调峰试验
9
作者 宋海峰 王君峰 +6 位作者 安仲红 兰文祥 常健 郭金亮 郎丽萍 柯希玮 吕俊复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0,共8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FB机组在压火时能够快速达到近零负荷(平均负荷变化率接近10%Pe/min),之后维持热备状态达108 min。压火后,锅炉迅速转入湿态运行,主蒸汽压力以0.13 MPa/min的速度快速下降。通过合理控制给水流量,水冷壁和水冷屏工质温度及壁温均保持稳定。残炭燃烧释放热量使压火期间床温下降缓慢,同时为扬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扬火阶段,机组能够迅速启动,NO_(x)排放质量浓度瞬时峰值达101 mg/m^(3),但小时均值稳定在50 mg/m^(3)以下。在整个试验期间,SO_(2)排放质量浓度始终低于35 mg/m^(3),污染物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汽轮机和发电机在压火热备及启停期间的各项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主蒸汽压力下降速度过快和主蒸汽温度过热度较低是限制本次试验压火时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CFB机组启停调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调峰 压火热备 快速启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启停特性的制氢系统日前生产计划:以东北地区某制氢掺氢系统为例
10
作者 高宇航 魏立新 +2 位作者 许诺 周强 王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21-3729,共9页
氢能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水产生,是一种优秀的二次能源,但其环保性应考虑制氢所用的一次能源以及运输等环节,利用电网无法消纳的弃光电解水制绿氢并掺入天然气中,利用天然气管网输送,可保证氢能的环保清洁。建立了一种考虑质子交换膜(proto... 氢能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水产生,是一种优秀的二次能源,但其环保性应考虑制氢所用的一次能源以及运输等环节,利用电网无法消纳的弃光电解水制绿氢并掺入天然气中,利用天然气管网输送,可保证氢能的环保清洁。建立了一种考虑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槽启停特性的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在处理间歇性能源、氢气需求量波动和时变电价时能够得到最优生产计划,实现时变电价、氢气生产、光伏出力和运行成本四者的平衡;生产计划显示不同时段电解槽负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约束条件中的最低负载,结果表明,待机和空闲状态的比例随着最低负载的降低而降低,运行成本随之也有小幅度减小,当到达临界值6.1%后,运行成本不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PEM电解槽 启停特性 最低负载 生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风电制氢系统:多时间尺度运行策略
11
作者 廖鹏伟 刘庆辉 +4 位作者 潘安 王嘉岳 符小贵 杨思宇 余皓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43-2754,共12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风能的波动性以及负荷不确定性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氢储能作为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平抑波动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风电制氢以满足下游氢气负荷,并针对实际运行中电解槽频...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风能的波动性以及负荷不确定性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氢储能作为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平抑波动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风电制氢以满足下游氢气负荷,并针对实际运行中电解槽频繁启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和电解槽启停特性的多时间尺度系统最优调度策略。该方法集成了电解槽多状态模型和状态切换约束。在日前调度阶段,采用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同时结合电解槽冷热启停特性,以最小化日前运行成本为目标,尝试应对最恶劣情景。在日内调整阶段,基于实时风电数据和日前优化结果,通过模型预测控制(MPC)对系统中的各单元进行动态调整。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聚类获得的典型日场景下进行了电解制氢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调度方案相比,所提方法可将运行成本降低5%~6%,同时大幅减少电解槽的启停次数,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氢 多时间尺度 不确定性 冷热启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效率和启停特性的大规模离网风电制氢多电解槽切换调度策略
12
作者 梁涛 杨文博 +2 位作者 谭建鑫 井延伟 吕梁年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针对大规模离网风电碱性制氢系统中电解槽的宽功率波动适应性及其使用损耗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多台小容量电解槽组合与单台大容量电解槽对宽功率波动的适应能力,建立多台碱性电解槽共用一套气液处理装置(多对一)的离网风电制氢系统,并... 针对大规模离网风电碱性制氢系统中电解槽的宽功率波动适应性及其使用损耗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多台小容量电解槽组合与单台大容量电解槽对宽功率波动的适应能力,建立多台碱性电解槽共用一套气液处理装置(多对一)的离网风电制氢系统,并综合考虑碱性电解槽的效率特性和启停特性,以制氢系统利润最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鹈鹕优化算法(POA)的离网风电制氢多电解槽切换调度策略。对不同的切换调度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多对一离网风电制氢系统采用基于POA的切换调度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宽功率波动,同时减少电解槽启停次数,提高电解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氢 多电解槽 鹈鹕优化算法 宽功率 切换策略 效率特性 启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汽车电堆怠速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李东东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6-1262,共7页
燃料电池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部件,对汽车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燃料电池在启停和怠速工况下容易产生高电势,导致催化层碳腐蚀,严重损害燃料电池的性能。为了有效避免燃料电池在怠速过程中频繁启停,实现燃料电池堆在较低功... 燃料电池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部件,对汽车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燃料电池在启停和怠速工况下容易产生高电势,导致催化层碳腐蚀,严重损害燃料电池的性能。为了有效避免燃料电池在怠速过程中频繁启停,实现燃料电池堆在较低功率需求下的低电压,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在整个怠速过程中,燃料电池堆的平均单电池电压可低至0.2 V,最高不超过0.8 V,可有效保护燃料电池堆,延长燃料电池堆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混合动力系统 启停 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偏航系统启停控制设计研究
14
作者 李亚 何先照 +2 位作者 何俊尉 郭鹏飞 许敏影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497,共5页
基于电机过热过载、疲劳冲击、液压建压特性、电磁刹车磨损等多角度,提出偏航系统启停过程中部件介入合理性的方法。根据现场采集机组实际运行的毫秒级数据,验证偏航启停设计参数的正确性、方法的合理性,提出在偏航系统设计阶段,在部件... 基于电机过热过载、疲劳冲击、液压建压特性、电磁刹车磨损等多角度,提出偏航系统启停过程中部件介入合理性的方法。根据现场采集机组实际运行的毫秒级数据,验证偏航启停设计参数的正确性、方法的合理性,提出在偏航系统设计阶段,在部件寿命校核范畴中,需综合考虑启停的疲劳冲击和偏航数据库中不同风场地形的偏航频次和偏航时长数据;同时还需评估启停过程电磁刹车的摩擦功与电磁刹车达到维护气隙的摩擦功,满足电磁刹车制动气隙调整周期与机组维护周期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航 启停控制 偏航频次 冲击 维护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电池启停循环过程的多物理场建模与数值模拟
15
作者 金泽雨 施美华 李爱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6,共9页
结合等效电路模型和物理化学模型,提出模拟铅酸电池启停循环的多物理场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分析发生在电池内部的循环充放电过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次循环过程中发生的老化现象、正极栅板腐蚀、负极硫酸盐化、氢气氧气逸出造成的失水现... 结合等效电路模型和物理化学模型,提出模拟铅酸电池启停循环的多物理场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分析发生在电池内部的循环充放电过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次循环过程中发生的老化现象、正极栅板腐蚀、负极硫酸盐化、氢气氧气逸出造成的失水现象.通过得到的电池容量衰减曲线,分析电池内部硫酸浓度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利用本模型可进行高效的模拟实验,有利于降低实验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为新电池研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电池 物理化学模型 数值模拟 启停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停过程齿轮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16
作者 涂文兵 胡登亮 +2 位作者 王浩 刘晨露 曹正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当齿轮系统启动或者停止处于非平稳工况时,转速的急剧改变会使其表现出复杂的振动特性,从而对齿轮使用性能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及齿轮啮合误差的影响,建立直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外部载荷和角加速... 当齿轮系统启动或者停止处于非平稳工况时,转速的急剧改变会使其表现出复杂的振动特性,从而对齿轮使用性能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及齿轮啮合误差的影响,建立直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外部载荷和角加速度两个工况参数对其启停过程振动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齿轮系统的非平稳振动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结果表明,在启停过程中,增大载荷、增大角加速度均会加剧齿轮副振动与冲击的程度,并且均会使启动前期的不稳定运动进程提前结束,停止后期的不稳定运动进程延后出现,但启动后期(停止前期)的冲击成分却会分别增多和减少;在频域中,增大外部载荷会增强齿轮系统啮合频率的倍频成分能量但对啮合频率的基频能量没有什么影响,而增大角加速度会使啮合频率的基频和倍频成分能量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系统 动力学 启停过程 短时傅里叶变换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发电机启停调度快速优化方法
17
作者 康赫然 张天闻 +4 位作者 邢敬舒 霍启迪 胡文波 王青 高雯曼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36-440,共5页
针对目前发电机启停调度难以适应新能源和负荷快速变化的问题,在常用的调度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系统安全稳定为约束的发电机启停优化调度模型,并引入粒子群算法,通过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以减少求解所需时间,提高... 针对目前发电机启停调度难以适应新能源和负荷快速变化的问题,在常用的调度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系统安全稳定为约束的发电机启停优化调度模型,并引入粒子群算法,通过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以减少求解所需时间,提高了求解效率。通过IEEE-30节点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验证,提出的发电机启停调度优化方法准确度和效率高。相比于目前发电机启停调度方法,该方法误差在5%以内,计算时间能够节省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发电机启停顺序 潮流优化调度 直流法潮流计算 运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驼峰水位下轴流泵站启停过渡过程机组特性研究
18
作者 汪尚红 曾令银 +4 位作者 王维 曾栋坪 唐正 罗莎 李惠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09,共7页
为探究泵站在新的断流模式下水泵机组顺利启停过渡的超驼峰极限水位,根据带拍门的快速闸门断流新模式,建立对应的超驼峰启停过渡过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启停过渡过程中的轴流泵机组特性曲线,进而确定轴... 为探究泵站在新的断流模式下水泵机组顺利启停过渡的超驼峰极限水位,根据带拍门的快速闸门断流新模式,建立对应的超驼峰启停过渡过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启停过渡过程中的轴流泵机组特性曲线,进而确定轴流泵站可以安全运行的超驼峰极限水位。研究结果表明,在超驼峰水位工况启动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开闸启动模式,闭闸拍门启动的新模式不仅不会出现江水倒灌的情况且机组启动功率更小;两段式关闸有效避免了水泵事故停机进入飞逸工况,保证轴流泵机组运行安全;结合机组启停特性,确定了泵站可以在超驼峰3.30 m的水位时稳定运行。研究结论为轴流泵站在超驼峰水位下启停过渡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驼峰水位 启停过渡过程 闭闸拍门启动 虹吸式出水流道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空调启停时间预测研究
19
作者 王华秋 谭佳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了降低生产车间的空调能耗,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解的通道注意力机制空调启停时间预测模型FDCANet。该模型将输入数据分解为周期性特征与趋势性特征。通过改进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细节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通过特征融合的方式融合内... 为了降低生产车间的空调能耗,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解的通道注意力机制空调启停时间预测模型FDCANet。该模型将输入数据分解为周期性特征与趋势性特征。通过改进通道注意力机制对细节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通过特征融合的方式融合内部特征得到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多个预测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都有更小的误差准确率,MSE、MAE和MAPE平均降低16.67%、5.29%、20.15%,展现出较好的优势,从而更好地预测车间内空调启停时间。使用预测结果后,车间的能耗明显降低,为节能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启停时间 数据分解 通道注意力机制 预测模型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互穿网络HAN基电控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及燃烧启停性能
20
作者 奈慧敏 刘富涵 +4 位作者 王斌 夏德斌 张健 林凯峰 杨玉林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为了探究黏结剂聚乙烯醇(PVA)聚合度、交联剂硼酸(HB)含量、添加剂聚苯胺(PANI)以及壳聚糖(CTS)对硝酸羟胺基电控固体推进剂(HAN-ECSP)力学性能和燃烧启停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胀法制备试样,通过拉伸测试、燃烧启停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XRD... 为了探究黏结剂聚乙烯醇(PVA)聚合度、交联剂硼酸(HB)含量、添加剂聚苯胺(PANI)以及壳聚糖(CTS)对硝酸羟胺基电控固体推进剂(HAN-ECSP)力学性能和燃烧启停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胀法制备试样,通过拉伸测试、燃烧启停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衰减全反射(FTIR-ATR)、光学电子显微镜对力学性能及燃烧启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聚合度PVA结晶度差别不大,PVA聚合度为(2400±50)时,─OH含量相对较多力学性能更好。HB含量影响PVA的交联密度,PVA_(2499)-20%HB致密性相对较差,表面凹陷不平整。PVA_(2499)-18%HB抗拉强度为2.36 MPa,抗拉伸长率为482.92%,力学性能最好,但对铜电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以8%的HB与PVA交联形成第一网络,加入PANI或CTS与PVA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PVA_(2499)-8%HB-2%PANI推进剂抗拉强度为1.03 MPa,抗拉伸长率为432.85%。PVA_(2499)-8%HB-1%CTS推进剂抗拉强度为0.87 MPa,抗拉伸长率为302.28%。添加PANI或CTS的ECSP均可以实现启停,且最高燃烧温度均可以达到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ECSP力学性能 燃烧启停性能 聚乙烯醇聚合度 HB含量 半互穿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